CN107359430B - 一种终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9430B
CN107359430B CN201710487750.XA CN201710487750A CN107359430B CN 107359430 B CN107359430 B CN 107359430B CN 201710487750 A CN201710487750 A CN 201710487750A CN 107359430 B CN107359430 B CN 107359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feed point
metal feed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77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59430A (zh
Inventor
钟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77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9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9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9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59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9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结构,用于提高终端壳体的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结构包括:主板;壳体,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且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相接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接触,使得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导通,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多个弹片,而且有助于提高终端壳体的利用率,降低终端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日趋小巧的体积和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被用户广泛使用;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也使得该领域成为最具市场前景和最具创新意识的领域。目前,终端上都有天线、按键、喇叭等模块,这些模块上都设置有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FPC),即天线FPC、按键FPC、喇叭FPC;天线FPC、按键FPC、喇叭FPC通过手工贴在终端前壳,但是这些需要和终端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导通。
现有技术中,天线FPC、按键FPC、喇叭FPC一般安装在终端的前壳上,为了保证整机在装配时,位于前壳上的天线FPC、按键FPC、喇叭FPC等能够与主板PCB导通,在天线FPC、按键FPC、喇叭FPC和主板之间通过金属弹片来连接,图1示例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和主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金属弹片001焊接在主板002上,进而实现柔性电路板003与主板002的导通。目前,在终端结构中,有时候需要10个以上的金属弹片来实现天线FPC、按键FPC、喇叭FPC等与主板FPC之间的导通。
现有技术中通过金属弹片的连接结构,一方面需要的金属弹片较多,造成贴片的数量增多,增加终端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终端的结构空间对弹片选型有较大的限制,高度较小的弹片的可靠性差,而且通过弹片的连接结构容易松动,不耐用。即,在现有技术中的终端的壳体的结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结构,用于提高终端壳体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结构,包括:主板;壳体,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且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相接触。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壳体的至少一个凸出部上,且与主板相接触。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任两个凸出部之间包括空隙;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凸起;其中,第一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第二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不连接;凸起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凸起;其中,第一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第二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凸起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包括三个凸出部;柔性电路板贴在三个凸出部的每个凸出部的凸弧面上;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包括三个金属馈点区;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三个凸出部上,且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与主板接触。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的侧面的投影是向主板方向凸起的弧线。
可选地,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的面积不小于面积阈值;柔性电路板的材质的柔软性小于柔软性阈值。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结构包括主板;壳体,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位于主板和壳体之间的柔性电路板FPC,柔性电路板FPC贴在壳体的顶面,且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接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接触,使得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导通,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多个弹片,而且有助于提高终端壳体的利用率,降低终端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和主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终端包括:主板101;壳体102,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103;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104,且柔性电路板104与主板101相接触。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接触,使得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导通,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多个弹片,而且有助于提高终端壳体的利用率,降低终端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的侧面的投影是向主板方向凸起的弧线。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的面积不小于面积阈值;柔性电路板的材质的柔软性小于柔软性阈值。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面积越大,柔软性越好,柔性电路与壳体粘贴的越牢固,柔性电路板越不容发生翘曲。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本发明实施例子中壳体以及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凸出部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壳体的至少一个凸出部上,且与主板相接触。柔性电路板上的金属馈点区与主板接触,实现主板和柔性电路板的导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任两个凸出部之间包括空隙。凸出部之间的包括空隙,可以有效防止金属馈点区出现短路的问题。可选地,至少一个凸出部包括三个凸出部;柔性电路板贴在三个凸出部的每个凸出部的凸弧面上;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包括三个金属馈点区;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三个凸出部上,且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与主板接触。图3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壳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壳体包括凸出部103、凸出部103a和凸出部103b,三个凸出部的结构相同;以凸出部103b为例说明,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包括第一端105、第二端107以及凸起106;其中,第一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第二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不连接;即第二端处于自由状态;凸起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图4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终端包括主板101;壳体102,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103;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104,且柔性电路板104与主板101相接触。
可选地,壳体包括三个凸出部;柔性电路板贴在三个凸出部的每个凸出部的凸弧面上;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包括三个金属馈点区;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三个凸出部上,且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与主板接触。图5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壳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壳体102包括凸出部103、凸出部103a和凸出部103b,三个凸出部的结构相同,以凸出部103b为例说明。凸出部103b包括第一端105、第二端107以及凸起106;其中,第一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第二端与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凸起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凸出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壳体均连接,可以提高凸出部的与壳体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通孔,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的应力,有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翘曲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平板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简称PMP)、导航装置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终端。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贴在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接触,使得柔性电路板FPC与主板导通,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多个弹片,而且有助于提高终端壳体的利用率,降低终端的生产成本。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属于所述壳体的一部分、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的侧面的投影是向所述主板方向凸起的弧线;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每个凸出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凸起;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非凸出部不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非凸出部连接,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贴在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接触,其中,贴在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
所述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凸出部上,且与所述主板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中的任两个凸出部之间包括空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包括三个凸出部;
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在所述三个凸出部的每个凸出部的凸弧面上;
所述至少两个金属馈点区包括三个金属馈点区;
所述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贴在所述三个凸出部上,且所述三个金属馈点区中的每个金属馈点区与所述主板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面积不小于面积阈值;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材质的柔软性小于柔软性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CN201710487750.XA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终端结构 Active CN107359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7750.XA CN107359430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终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7750.XA CN107359430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终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9430A CN107359430A (zh) 2017-11-17
CN107359430B true CN107359430B (zh) 2020-10-16

Family

ID=6027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7750.XA Active CN107359430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终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9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1996B (zh) * 2018-01-17 2020-08-1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智能手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650Y (zh) * 2005-01-15 2006-05-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398Y (zh) * 2002-08-23 2003-07-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JP4080411B2 (ja) * 2003-10-17 2008-04-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回路体用接続端子の組付け方法
CN2760791Y (zh) * 2004-12-15 2006-02-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760797Y (zh) * 2004-12-15 2006-02-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807513Y (zh) * 2005-06-13 2006-08-1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CN101350462B (zh) * 2007-07-21 2011-06-29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601266U (zh) * 2010-01-08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终端
CN205565054U (zh) * 2016-03-03 2016-09-07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与侧面金属壳的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650Y (zh) * 2005-01-15 2006-05-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9430A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8405B2 (en) Speak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CN105072220A (zh) 电子设备及按键安装结构
US8030584B2 (en) Side key modu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7862361B2 (en) Electrical flex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5225872A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180035532A1 (en) Electronic Terminal
CN107359430B (zh) 一种终端结构
CN10507182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8808021B2 (en) Securing structure having a housing with a latching patch latching with and pressing a securing member
CN20479256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211915U (zh) 三向弹片及电子设备
US8723066B2 (en) Dome switch device
CN102833373B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
CN212783872U (zh) 一种连接器与主板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5196071U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3050951A (zh) 电子保护装置
CN107580091B (zh) 终端设备
CN201403265Y (zh) 支架与pcb板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178875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244644B (zh)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US11158932B2 (en) Full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thereof
CN110247216B (zh) 电子设备
CN216214210U (zh) 电子设备
CN214896556U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模组结构
CN10613125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