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7216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7216B
CN110247216B CN201910502510.1A CN201910502510A CN110247216B CN 110247216 B CN110247216 B CN 110247216B CN 201910502510 A CN201910502510 A CN 201910502510A CN 110247216 B CN110247216 B CN 110247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elastic
contact
main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25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7216A (zh
Inventor
曾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25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7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7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7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01R12/718Contact members provided on the PCB without an insulating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主板和多个器件,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弹片,弹片包括主体部和多个弹性部,主体部与主板连接;各弹性部均包括连接端和接触端,连接端弹性连接主体部,并使接触端经由收容空间而由主体部不同的表面伸出,以使多个触点分别与不同器件馈电连接,或与同一器件的不同部位馈电连接。主板通过弹片可以实现与多个不同功能的器件之间的电信号传导,或者与同一器件不同部位的电信号传导,在保证主板与器件之间电信号传导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主板与器件之间连接弹片的数量,以有效地降低主板上安装空间的使用率,节约主板的布置空间,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中主板整体布置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电子设备中均设有多种金属元器件,以实现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在电子设备的内部,通常设置弹片使金属元器件与主板连接,以实现电信号的传导。
但是多个金属元器件需要对应设置多个弹片,每个弹片均需要占用主板上的焊盘空间,导致主板空间使用率低,主板布置不灵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中,不同金属元器件与主板实现电信号传导时,需要设置的弹片数量较多,导致主板空间使用率低,主板布置不灵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板和多个器件,多个所述器件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主体部和弹性部,主体部内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主体部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表面,其中一所述表面与所述主板连接;弹性部设有多个,各所述弹性部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接触端,所述接触端上凸设有触点;多个所述弹性部的连接端均弹性连接所述主体部,并使所述接触端经由所述收容空间而由所述主体部不同的表面伸出,从而使所述接触端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存在高度差,以使多个所述触点分别与不同所述器件馈电连接,或与同一所述器件的不同部位馈电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主板通过弹片可以实现与多个不同功能的器件之间的电信号传导,或者与同一器件不同部位的电信号传导,在保证主板与器件之间电信号传导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主板与器件之间连接弹片的数量,以有效地降低主板上安装空间的使用率,节约主板的布置空间,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中主板整体布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内部结构另一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电子设备;10、壳体;20、主板;30、器件;31、金属部分;311、第一金属区;312、第二金属区;32、塑胶部分;30a、第一器件;31a、支架;311a、金属部分;312a、塑胶部分;30b、第二器件;31b、金属部分;32b、塑胶部分;40、弹片;41、主体部;410、收容空间;411、固定板;412、安装板;413、第一侧板;414、第二侧板;415、连接板;416、凸沿;42、弹性部;42a、第一弹性部;42b、第二弹性部;421、连接端、422、接触端;423、触点;424、连接段;425、过渡段;426、延伸段;427、接触段;428、加强段;4281、延伸分段;4282、抵接分段;429、挡止臂。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申请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有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包括壳体10、主板20以及多个器件30。其中,主板20和多个器件30均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壳体10可用于防止灰尘、水汽等侵蚀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20为电路板,其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等。器件30可以为中框、喇叭、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天线等功能器件30,不同的器件30具有不同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弹片40,弹片4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其用于实现主板20与器件30之间的电连接,以进行电信号的传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片40包括主体部41和多个弹性部42。其中,主体部41的内部设有收容空间410,该主体部41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表面,其中一表面与主板20连接。
多个弹性部4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421和接触端422,接触端422上凸设有触点423。多个弹性部42的连接段424均弹性连接主体部41,并使接触端422经收容空间410而由主体部41的不同表面伸出,从而使接触端422与主体部41之间存在高度差,以使多个触点423分别与不同器件30馈电连接,或与同一器件30的不同部位馈电连接。
例如,主板20与喇叭通过弹片40实现电信号传导时,弹片40的主体部41与主板20固定,多个弹性部42的触点423可以同时与喇叭上的接触端子连接,以增强电连接的可靠性。弹性部42的触点423与接触端子馈电连接后,主板20与喇叭之间可进行电信号的传导,以使喇叭在传输变化的电流作用下,而发出不同频率和不同响度的声音,以用于播放音乐或发出警报提醒等。
又如,主板20还可以通过弹片40实现与喇叭和中框的电信号传导。其中,弹片40的主体部41与主板20连接,弹片40的其中一弹性部42的触点423与喇叭上的接触端子连接,另一弹性部42的触点423与中框的接触端子连接,从而使喇叭和中框能够分别在电子设备100中行使不同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41呈近似箱形结构。该主体部41包括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固定板411、安装板412以及侧板。其中,固定板411与安装板412相对设置,固定板411的外表面用于与主板20固定。固定板411可以与主板20焊接固定,也可以直接卡接固定在主板20上。
本实施例的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413和第二侧板414。第一侧板413和第二侧板414相对设置,两个侧板连接固定板411和安装板412,以共同围合形成主体部41内部的收容空间410。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与侧板相邻的两个侧面设有缺口。此外,本实施例的主体部41还包括连接板415,连接板415设置在收容空间410中。连接板415与第一侧板413和第二侧板414平行,该连接板415的外侧与主体部41一侧面的缺口对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弹片40包括两个弹性部42,两个弹性部42分别为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其中,第一弹性部42a的接触端422由安装板412的表面伸出,第二弹性部42b的接触端422由侧板的表面伸出。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部4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424、过渡段425、延伸段426以及接触段427。
其中,连接段424即为弹性部42的连接端421,该连接段424的端部与主体部41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段424呈C型结构,以使弹性部42与主体部41之间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过渡段425为弧形段,该过渡段425布置在收容空间410中,过渡段425连接在连接段424与延伸段426之间,使连接段424与延伸段426之间呈圆弧过渡。
延伸段426为平直段,该延伸段426由过渡段425背离连接段424的一端倾斜延伸出主体部41的表面,以使延伸段426的端部与主体部41之间存在高度差。接触段427即为弹性部42的接触端422,该接触段427设置在延伸段426远离过渡段425的一端。本实施例的接触段427呈半圆弧形,其由延伸段426的端部朝向靠近主体部41的方向弯曲而成。接触段427背离主体部41的一侧凸设有触点423,以用于与器件30馈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弹性部42a,其连接段424的端部弹性连接在固定板411的侧面,该连接段424由固定板411的一侧朝向靠近安装板412的方向弯曲。过渡段425则由连接段424的端部朝向靠近固定板411方向弯曲,以加强弹性部42相对于主体部41发生的弹性形变。
延伸段426从安装板412的表面延伸出收容空间410,该延伸段426的端部与安装板412的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接触段427由延伸段426的端部朝向靠近安装板412的方向弯曲。本实施例的安装板412对应第一弹性部42a的延伸段426的位置处设有缺口,一方面可便于延伸段426的伸出,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弹片40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计。
如图4所示,对于第二弹性部42b,其连接段424的端部弹性连接在连接板415靠近主体部41缺口的一侧,该连接段424由连接段424的外侧朝向靠近第一侧板413的方向弯曲,过渡段425则由连接段424的端部朝向靠近连接板415的方向弯曲。延伸段426由第一侧板413的表面伸出,该延伸段426的端部与第一侧板413的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第一侧板413对应第二弹性部42b中延伸段426的位置处设有缺口。接触段427设置在延伸段426的端部,并由延伸段426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一侧边的方向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分别由主体部41的安装板412和第一侧板413的表面伸出,即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中的延伸段426相对主体部41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以使两个弹性部42上的触点423能够与电子设备100内部的不同器件30馈电连接,或者与同一器件30的不同位置馈电连接。
进一步地,仍一并参阅图2、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均还包括加强段428,加强段428由接触段427背离延伸段426的一端朝向收容空间410的内部延伸。
该加强段428包括延伸分段4281和抵接分段4282,其中延伸分段4281为平直段,该延伸分段4281由接触段427的端部倾斜延伸至收容空间41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分段4281与接触段427以及延伸段426大致呈V形结构。抵接分段4282连接在延伸分段4281背离接触段427的一端,抵接分段4282呈弧形,该抵接分段4282的表面用于与主体部41的内表面相抵触。
在第一弹性部42a中,抵接分段4282由延伸分段4281的端部朝向靠近固定板411的方向弯曲,该抵接分段4282的表面用于与固定板411的内表面相抵触。
当第一弹性部42a的触点423与器件30接触时,触点423被器件30按压。连接段424处发生弹性形变,连接段424和过渡段425均朝向靠近固定板411的方向弯曲,使得延伸段426以及延伸分段4281一并朝向固定板411倾斜,以使抵接分段4282的表面与固定板411的内表面相抵触。
抵接分段4282与固定板411相接触时,抵接分段4282发生弹性形变,以向延伸分段4281施加回弹力。回弹力由延伸分段4281传递至接触段427的触点423上,使触点423进一步压紧器件30,从而使第一弹性部42a与器件30之间的接触连接更为紧密。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部42a还包括挡止臂429,挡止臂429设置在延伸分段4281位于收容空间410内部部分的两侧,挡止臂429与第一弹性部42a的延伸分段4281呈十字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42a的加强段428对应设置在连接板415和第二侧板414之间。连接板415和第二侧板414靠近安装板412的边缘均朝向延伸分段4281弯折形成凸沿416,该凸沿416用于与第一弹性部42a的挡止臂429相抵触。
当抵接分段4282发生弹性形变而向延伸分段4281施加回弹力时,挡止臂429能够与凸沿416相抵触,以限制抵接分段4282的弹性形变量,从而保证第一弹性部42a发生有效的弹性形变,并确保第一弹性部42a与器件30之间不会因回弹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以进一步增强弹片40与器件30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二弹性部42b中,抵接分段4282由延伸分段4281的端部朝向靠近连接板415的方向弯曲,该抵接分段4282的表面用于与连接板415的表面相抵触。
当第二弹性部42b的触点423与器件30接触时,触点423被器件30按压。连接段424处发生弹性形变,连接段424和过渡段425均朝向靠近连接板415的方向弯曲,使得延伸段426以及延伸分段4281一并朝向连接板415倾斜,以使抵接分段4282的表面与连接板415的表面相抵触。
抵接分段4282与连接板415相接触时,抵接分段4282发生弹性形变,以向延伸分段4281施加回弹力。回弹力由延伸分段4281传递至接触段427的触点423上,使触点423进一步压紧器件30,从而使第二弹性部42b与器件30之间的接触连接更为紧密。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部42b还包括挡止臂429,挡止臂429设置在延伸分段4281位于收容空间410内部部分的两侧,挡止臂429与第二弹性部42b的延伸分段4281呈十字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42b的加强段428对应设置在安装板412和固定板411之间。安装板412和固定板411靠近第一侧板413的边缘均朝向延伸分段4281弯折形成凸沿416,该凸沿416用于与第二弹性部42b的挡止臂429相抵触。
当抵接分段4282发生弹性形变而向延伸分段4281施加回弹力时,挡止臂429能够与凸沿416相抵触,以限制抵接分段4282的弹性形变量,从而保证第二弹性部42b发生有效的弹性形变,并确保第二弹性部42b与器件30之间不会因回弹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以进一步增强弹片40与器件30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分别由主体部41的安装板412和第一侧板413的表面伸出,即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中的延伸段426相对于主体部41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以使两个弹性部42上的触点423能够与不同器件30或同一器件30的不同部位紧密接触,以实现可靠地馈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弹片40在使用时,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上的触点423能够分别与两个不同功能的器件30馈电连接,也能够与同一器件30的不同部位馈电连接。
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中,主板20通过弹片40可以同时实现与第一器件30a和第二器件30b进行电信号传导。其中,第一器件30a为喇叭,第二器件30b为中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器件30a和第二器件30b还可为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其他功能部件,如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器件30a包括支架31a,该支架31a包括金属部分311a和塑胶部分312a。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器件30b也包括金属部分31b和塑胶部分32b。
主板20位于第一器件30a和第二器件30b之间,主板20与第一器件30a、第二器件30b之间构成安装空间。弹片40设置在该安装空间中,其中,弹片40的主体部41与主板20对应,第一弹性部42a与第一器件30a对应,第二弹性部42b与第二器件30b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的固定板411连接在主板20的表面,第一弹性部42a上的触点423与第一器件30a中支架31a的金属部分311a相抵接,第二弹性部42b上的触点423与第二器件30b的金属部分31b相抵接。
第一弹性部42a上的触点423与第一器件30a中支架31a的金属部分311a相抵接时,触点423被第一器件30a按压,第一弹性部42a的连接段424处发生弹性形变,并使延伸段426和延伸分段4281一并朝向固定板411倾斜,以使抵接分段4282与固定板411的内表面相抵触。抵接分段4282与固定板411抵触而发生弹性形变,以向第一弹性部42a的延伸分段4281施加回弹力,延伸分段4281将回弹力传递至第一弹性部42a的触点423上,使得第一弹性部42a抵紧第一器件30a的金属部分311a,从而实现主板20与第一器件30a之间的电信号传导。
主板20与第一器件30a,即喇叭之间电信号导通后,喇叭在传输变化的电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频率和不同响度的声音,从而使喇叭实现播放音乐或发出警报提醒的功能。
第二弹性部42b上的触点423与第二器件30b的金属部分31b相抵接时,触点423被第二器件30b按压,第二弹性部42b的连接段424处发生弹性形变,并使延伸段426和延伸分段4281一并朝向连接板415倾斜,以使抵接分段4282与连接板415的表面相抵触。抵接分段4282与连接板415相抵触而发生弹性形变,以向第二弹性部42b的延伸分段4281施加回弹力,延伸分段4281将回弹力传递至第二弹性部42b的触点423上,使得第二弹性部42b抵紧第二器件30b的金属部分31b,从而实现主板20与第二器件30b之间的电信号传导,以使中框在电子设备100中能够行使相应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弹片40可实现主板20同时与两个不同功能器件30电信号传导,在保证主板20与器件30之间电信号传递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弹片40使用的数量,降低主板20上安装空间的使用率,节约主板20的布置空间,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中主板20布置的灵活性。
参阅图6,在该电子设备100中,主板20还可以通过弹片40实现与一个器件30不同部位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器件30为中框。中框包括金属部分31和塑胶部分32,其中,中框的金属部分31包括第一金属区311和第二金属区312。
可以理解的是,该器件30还可以为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其他功能部件,如喇叭、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等。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20布置在中框的金属部分31和塑胶部分32之间,且主板20与第一金属区311和第二金属区312之间构成装配空间。本实施例的弹片40设置在该装配空间中,该弹片40的主体部41与主板20对应,第一弹性部42a与第一金属区311对应,第二弹性部42b与第二金属区312对应。
具体地,主体部41的固定板411连接在主板20的表面,第一弹性部42a上的触点423与中框的第一金属区311相抵接,第二弹性部42b上的触点423与中框的第二金属区312相抵接。
第一弹性部42a的触点423和第二弹性部42b的触点423分别被第一金属区311和第二金属区312按压,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的连接段424处均发生弹性形变,使延伸段426和延伸分段4281倾斜,以使抵接分段4282发生弹性形变,而将回弹力通过延伸分段4281传递至触点423上,从而使第一弹性部42a和第二弹性部42b的触点423分别抵紧中框的第一金属区311和第二金属区312,以实现主板20与中框之间的电信号传导。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20通过弹片40可以与中框的不同部分进行馈电连接,有效地增强了主板20与中框之间电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够减少中框与主板20之间连接的弹片40数量,以降低主板20上安装空间的使用率,节约主板20的布置空间,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中主板20整体布置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弹片40中,主体部41与弹性部42可以一体成型,即弹片40可以由坯材经过多次冲压制得。弹片40可以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以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较优的导电性。该弹片40的表面可以镀镍和镀锡等,以提高弹片40自身的耐腐蚀性。
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中,弹片40除上述所示的包括两个弹性部42之外,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的弹性部42。多个弹性部42的延伸段426可以由主体部41不同的表面伸出,以使触点423与电子设备100内部不同器件30馈电连接,或与同一器件30的不同部位馈电连接。弹性部42上触点423与器件30之间实现馈电连接的方式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弹性部42中延伸段426由主体部41延伸出收容空间410的表面可以是固定板411的表面、安装板412的表面、第一侧板413的表面、第二侧板414的表面以及与两个侧板相对的缺口处。本实施例的主体部41为其他形状的结构时,延伸段426伸出收容空间410的表面还可以是主体部41上沿其他不同方向延伸的表面。
综上,对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主板通过弹片可以实现与多个不同功能的器件之间的电信号传导,或者与同一器件不同部位的电信号传导,在保证主板与器件之间电信号传导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主板与器件之间连接弹片的数量,以有效地降低主板上安装空间的使用率,节约主板的布置空间,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中主板整体布置的灵活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申请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板和多个器件,多个所述器件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
主体部,其内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主体部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表面,其中一所述表面与所述主板连接;
弹性部,设有多个,各所述弹性部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接触端,所述接触端上凸设有触点;多个所述弹性部的连接端均弹性连接所述主体部,并使所述接触端经由所述收容空间而由所述主体部不同的表面伸出,从而使所述接触端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存在高度差,以使多个所述触点分别与不同所述器件馈电连接,或与同一所述器件的不同部位馈电连接;
所述主体部包括固定板、安装板以及侧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所述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侧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所述主板固定;
其中一所述弹性部的连接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该弹性部的接触端由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伸出,以使所述接触端上的触点与所述器件馈电连接;
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中,该连接板与所述侧板平行;
其中另一所述弹性部的连接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该弹性部的接触端由其中一所述侧板的表面伸出,以使所述接触端上的触点与所述器件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部均包括:
连接段,其端部与所述主体部弹性连接;
延伸段,由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伸出;
过渡段,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中,该过渡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延伸段之间;
接触段,连接在所述延伸段背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凸设有所述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还包括加强段,所述加强段由所述接触段的端部向所述收容空间内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段包括延伸分段和与所述延伸分段相连接的抵接分段,所述延伸分段背离所述抵接分段的一端与所述接触段的端部连接,所述抵接分段的表面用于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还包括挡止臂,所述挡止臂设置在所述延伸分段的两侧;所述挡止臂布置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内部,该挡止臂用于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为中框,该中框包括金属部分和塑胶部分,所述金属部分包括第一金属区和第二金属区,所述弹片中两个弹性部上的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区和所述第二金属区馈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包括中框和喇叭,所述弹片中两个弹性部上的触点分别与所述中框的金属部分和所述喇叭的金属部分馈电连接。
CN201910502510.1A 2019-06-11 2019-06-1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247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2510.1A CN110247216B (zh) 2019-06-11 2019-06-1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2510.1A CN110247216B (zh) 2019-06-11 2019-06-1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216A CN110247216A (zh) 2019-09-17
CN110247216B true CN110247216B (zh) 2021-06-01

Family

ID=6788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2510.1A Active CN110247216B (zh) 2019-06-11 2019-06-1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72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5726B2 (en) * 2015-03-19 2017-06-20 Molex, Llc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5752677U (zh) * 2016-06-07 2016-11-30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连接器
CN208028258U (zh) * 2018-02-07 2018-10-30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结构
CN109755776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216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1290B2 (en) Battery connector
US7164091B2 (en) Circuit board associated electrical switch
CN111585072B (zh) 电子设备
CN107706578B (zh) 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
CN117374624A (zh) 弹片、电路板组件、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装配方法
US8822842B2 (en) EMI shielding gasket
EP2139075A2 (en) Press-fit contact,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ss-fit contact
CN107681312B (zh) 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
KR101572971B1 (ko) 클립형 표면 실장 접속단자
CN110098504B (zh) 导电装置及终端
CN110247216B (zh) 电子设备
US11317216B2 (en) Speaker
CN113054427B (zh) 电子设备
CN108040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067952B (zh)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受话器组件
CN111244644B (zh)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JP3035544B1 (ja) コネクタタ―ミナル
CN212434860U (zh) 天线弹片、天线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6850424U (zh) 触点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8005252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回地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7199843A (zh) 金属弹片及电子设备
CN210404271U (zh) 桥接片以及移动终端
CN219040710U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20774789U (zh) 一种卧式安装连接器用的单向双触点端子
CN220492241U (zh) 弹片、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