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5337A - 空调的送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的送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5337A
CN107255337A CN201710375498.3A CN201710375498A CN107255337A CN 107255337 A CN107255337 A CN 107255337A CN 201710375498 A CN201710375498 A CN 201710375498A CN 107255337 A CN107255337 A CN 107255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uman body
air outlet
warm area
comfortable w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54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5337B (zh
Inventor
刘卫兵
耿宝寒
朱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54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5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5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5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5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5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空调包括上下排列的用于向室内送风的上风机和下风机,上风机匹配至少一个上送风口,下风机匹配至少一个下送风口,送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均以最高转速运行;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

Description

空调的送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空调向室内送风的方式比较固定,或者为朝某一方向定向吹风,或通过自动控制导风板或摆叶循环扫风,或根据人感传感器使风躲避人体,避免直吹人体造成不舒适。总之,现有空调的送风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空调送风的智能化,实现按需送风和柔和送风,增强用户的舒适性。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空调包括上下排列的用于向室内送风的上风机和下风机,上风机匹配至少一个上送风口,下风机匹配至少一个下送风口,送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
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均以最高转速运行;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
可选地,检测室内空间的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所在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下送风口朝上送风以与上送风口的出风相混合。
可选地,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定向送风。
可选地,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进行最大范围扫风。
可选地,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下送风口朝上定向送风,使上送风口进行最大范围扫风。
可选地,上送风口处和下送风口处各自安装有用于引导送风方向的多个水平延伸的横摆叶和多个竖直延伸的竖摆叶。
可选地,检测室内人体表面温度Ta和人体位置的步骤包括:检测室内人数;若人数为一人,以该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若人数为多人,在制冷模式下以表面温度最高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在制热模式下表面温度最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
可选地,制冷舒适温区为18至22℃;制热舒适温区为22至26℃。
可选地,上送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下送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两个上送风口和一个下送风口沿竖向直线排列。
可选地,上风机和下风机均为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
本发明的空调的送风方法中,空调根据人体的表面温度确定最需要送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温度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来调节两个风机的转速,实现两个风机风量的智能调节,使风量大小更加匹配室内的风量需求,节约了风机耗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的送风方法中,空调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表面温度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来调节送风口的风向,实现风向的智能调节,在送风需求人体制冷(或制热)需求较大时将风重点吹向人体附近,实现快速制冷(或制热);在送风需求人体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即制冷(或制热)需求较小时使送风口正常扫风,兼顾整个室内空间;在送风需求人体无制冷(或制热)需求时,使下送风口朝上送风,在躲避人体的同时将上送风口的出风冲向两侧,避免人体被风直吹引起不舒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在制冷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在制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可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其包括壳体,两个风机(包括竖向排列的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多个送风口(包括至少一个上送风口112、114和至少一个下送风口116),人体检测装置200以及控制装置。其中,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两个风机单独运行互不影响。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设置在壳体前侧的前面板110上,上送风口112、114用于与上风机410匹配,使上风机410的风经上送风口112、114吹向室内,下送风口116用于与下风机420匹配,使下风机 420的风经下送风口116吹向室内。两个风机位于前面板110的后方,风道组件120设置在风机与前面板110之间,用于引导风向。
壳体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壳体内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通过与室外机的冷凝器、压缩机以及节流装置构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在两个风机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壳体,与蒸发器换热后降温(制冷时)或升温(制热时)后,经送风口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送风口的数量可为两个分别为上送风口112和上送风口114,下送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为下送风口116。两个上送风口112、114和一个下送风口116沿竖向直线排列。如此,上风机410因对应两个上送风口112、114,可使其额定功率较大,下风机420对应两个下送风口116可使其额定功率较小。如图1和图2中,可使三个送风口的出风面积相同,使上风机410的额定功率为下风机420的两倍。另外,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均为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可使上风机410的电机411位于上风机 411的顶部,使下风机420的电机421位于下风机420的底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通过控制两个风机的开闭即可实现三个风量挡的送风模式的切换,风量从小到依次为:仅开启下风机420的模式、仅开启上风机410的模式以及同时开启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模式。并且,在这三种风量挡送风模式下,再通过改变风机的风速,能够获取更加多样的送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竖向排列的多个送风口,能够在竖向方向上基本覆盖人体的活动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空调仅在前侧顶部设置一个送风口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范围更大(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如此)。特别是在制热模式下,因热风具有上升趋势,现有技术通常仅设置一个位置较高的送风口不便于向下送热风,使室内底层空间的制热效果较差。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利用最下方的送风口对底层空间输送热风,满足底层空间的制热需求。
人体检测装置200配置成检测室内人体信息,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人体检测装置200可为激光红外温度传感器或其他非接触式能够检测人数和人体位置的温度传感器。人体检测装置200可设置在前面板110上。
控制装置与人体检测装置200电连接,配置成接收人体信息,并以此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人体,定义为送风需求人体,将送风需求人体的表面温度记为Ta。
具体地,使人体检测装置200配置成检测室内人数。控制装置根据室内人数以及每个人的表面温度确定送风需求人体。即:若室内存在一人,以该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若室内存在多人,在制冷模式下以表面温度最高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在制热模式下表面温度最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
控制装置预先定义制冷舒适温区和制热舒适温区,例如定义制冷舒适温区为18至22℃(包括端点),制热舒适温区为22至26℃(包括端点)。控制装置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表面温度Ta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调节两个风机的转速。可使两个风机均具有两个挡位的转速,例如具有高转速可为950rpm,低转速可为750rpm。两个风机的转速调节具体方式为:
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均以最高转速(如950rpm)运行,以实现快速的制冷或制热,使送风需求人体的表面温度快速到达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使其更快地进入舒适状态。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410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420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如750rpm),使两个风机实现差速运行,以适当减小两个风机的总风量,减小风机能耗。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如750rpm)。因此时人体已经处于过冷(制冷模式)或过热而(制热模式)状态,因此,无需再针对人体进行制冷,只需使两个风机以低速运行维持室内温度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可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表面温度Ta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智能调节两个风机的风向,在送风需求人体制冷(或制热)需求较大时将风重点吹向人体附近,实现快速制冷(或制热);在送风需求人体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即制冷(或制热)需求较小时使送风口正常扫风,兼顾整个室内空间;在送风需求人体无制冷(或制热) 需求时,使下送风口116朝上送风,在躲避人体的同时将上送风口112、114 的出风冲向两侧,避免人体被风直吹引起不舒适。
具体地,上送风口112、114处和下送风口116处可各自安装有用于引导送风方向的多个水平延伸的横摆叶322、324、326和多个竖直延伸的竖摆叶312、 314、316。多个横摆叶322、324、326相互平行,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其同步自转,以实现上下摆风。多个竖摆叶312、314、316相互平行,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其同步自转,以实现左右摆风,横摆叶和竖摆叶相结合能够实现风向的较大范围的调节,摆叶的驱动装置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风向调节的具体方式为:
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以实现送风需求人体的快速制冷或制热。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可为以送风需求人体为中心半径为R(R可为1m)的圆形区域。优选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定向送风,即横摆叶和竖摆叶保持不动,使冷风或热风集中吹向最需要的区域。当然,也可使横摆叶和竖摆叶摆动实现扫风,但扫风范围仅局限在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而不是最大范围扫风。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优选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进行最大范围扫风,以兼顾整个室内区域的制冷/制热需求。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可以使空调的出风更加分散,具体可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116 口的扫风方向不同,如一个从左向右扫风,另一个从右向左扫风。或者使两个送风口均左向右扫风(或均从右向左扫风),但使其扫风步调不同,对于某一区域,使两者的风先后通过,避免两者同时刻朝向同一部位送风,造成冷量/ 热量分配不均。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下送风口116朝上送风以与上送风口112、114的出风相混合。优选使下送风口116朝上定向送风,使上送风口112、114进行最大范围扫风。如此,可使下送风口116的风向上吹送,冲散上送风口112、114的风,达到一种混合送风的效果,避免风直吹人体。
本发明的空调根据人体的表面温度确定最需要送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温度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来调节两个风机的转速,实现两个风机风量的智能调节,使风量大小更加匹配室内的风量需求,节约了风机耗能。而且,本发明仅以送风需求人体(为一个人) 的温度和位置控制风量和风向,控制逻辑相对简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以上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送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检测室内人体信息,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
在上述步骤还可检测室内人数,根据室内人数以及每个人的表面温度确定送风需求人体。即:若室内存在一人,以该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若室内存在多人,在制冷模式下以表面温度最高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在制热模式下表面温度最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
步骤S304,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均以最高转速运行;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410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420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
在上述步骤中,可定义制冷舒适温区为18至22℃(包括端点),制热舒适温区为22至26℃(包括端点)。并且,可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分别具有两个转速挡,上述最高转速为高挡位(如950rpm),低于最高转速为低挡位(如750rpm)。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在制冷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可采用下述步骤进行送风。
步骤S402,检测室内人数、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
步骤S404,判断人数是否为一人,如人数为一人,执行步骤S406,如人数为多人,执行步骤S408。
步骤S406,确定室内仅有的一个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将其表面温度作为 Ta。
步骤S408,以表面温度最高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将表面温度作为Ta。
步骤S410,判断Ta是否处于制冷舒适温区间,如是,执行步骤S412,如否,执行步骤S414。
步骤S412,使上风机410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420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
在上述步骤中,优选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进行最大范围扫风,以兼顾整个室内区域的制冷需求,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 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可以使空调的出风更加分散,具体可使两个送风口的扫风方向不同,如一个从左向右扫风,另一个从右向左扫风。或者使两个送风口均左向右扫风(或均从右向左扫风),但使其扫风步调不同,对于某一区域,使两者的风先后通过,避免两者同时刻朝向同一部位送风,造成冷量分配不均。
步骤S414,判断Ta是否低于制冷舒适温区间,如是,执行步骤S416,如否,执行步骤S418。
步骤S416,Ta低于制冷舒适温区间,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使下送风口116朝上送风以与上送风口112、114的出风相混合。
在上述步骤中,可使下送风口116朝上定向送风,使上送风口112、114 进行最大范围扫风。如此,可使下送风口116的风向上吹送,冲散上送风口112、 114的风,达到一种混合送风的效果,避免风直吹人体。
步骤S418,Ta高于制冷舒适温区间,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均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
在上述步骤中,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可为以送风需求人体为中心半径为R(R可为1m)的圆形区域。优选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定向送风,即横摆叶和竖摆叶保持不动,使空调的风集中吹向最需要的区域。当然,也可使横摆叶和竖摆叶摆动实现扫风,但扫风范围仅局限在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而不是最大范围扫风。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在制热流程图。空调的制热模式与制冷模式类似,下面进行简单介绍。空调处于制热模式下,可采用下述步骤进行送风。
步骤S502,检测室内人数、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
步骤S504,判断人数是否为一人,如人数为一人,执行步骤S506,如人数为多人,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6,确定室内仅有的一个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将其表面温度作为 Ta。
步骤S508,以表面温度最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将表面温度作为Ta。
步骤S510,判断Ta是否处于制热舒适温区间,如是,执行步骤S512,如否,执行步骤S514。
步骤S512,使上风机410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420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
在上述步骤中,优选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进行最大范围扫风,以兼顾整个室内区域的制热需求。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 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可以使空调的出风更加分散,具体可使两个送风口的扫风方向不同,如一个从左向右扫风,另一个从右向左扫风。或者使两个送风口均左向右扫风(或均从右向左扫风),但使其扫风步调不同,对于某一区域,使两者的风先后通过,避免两者同时刻朝向同一部位送风,造成热量分配不均。
步骤S514,判断Ta是否高于制热舒适温区间,如是,执行步骤S516,如否,执行步骤S518。
步骤S516,Ta高于制热舒适温区间,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使下送风口116朝上送风以与上送风口112、114的出风相混合。
在上述步骤中,可使下送风口116朝上定向送风,使上送风口112、114 进行最大范围扫风。如此,可使下送风口116的风向上吹送,冲散上送风口112、 114的风,达到一种混合送风的效果,避免风直吹人体。
步骤S518,Ta低于制热舒适温区间,使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均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
在上述步骤中,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可为以送风需求人体为中心半径为R(R可为1m)的圆形区域。优选使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定向送风,即横摆叶和竖摆叶保持不动,使空调的风集中吹向最需要的区域。当然,也可使横摆叶和竖摆叶摆动实现扫风,但扫风范围仅局限在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而不是最大范围扫风。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所述空调包括上下排列的用于向室内送风的上风机和下风机,所述上风机匹配至少一个上送风口,所述下风机匹配至少一个下送风口,所述送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
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均以最高转速运行;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所述下风机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检测室内空间的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所在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均朝向所述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下送风口朝上送风以与所述上送风口的出风相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均朝向所述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定向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进行最大范围扫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下送风口朝上定向送风,使所述上送风口进行最大范围扫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所述上送风口处和所述下送风口处各自安装有用于引导送风方向的多个水平延伸的横摆叶和多个竖直延伸的竖摆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检测室内人体表面温度Ta和人体位置的步骤包括:
检测室内人数;
若人数为一人,以该人体为所述送风需求人体;
若人数为多人,在制冷模式下以表面温度最高的人体为所述送风需求人体,在制热模式下表面温度最低的人体为所述送风需求人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所述制冷舒适温区为18至22℃;
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为22至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所述上送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送风口的数量为一个;
两个所述上送风口和一个所述下送风口沿竖向直线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方法,其中
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均为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
CN201710375498.3A 2017-05-24 2017-05-24 空调的送风方法 Active CN107255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5498.3A CN107255337B (zh) 2017-05-24 2017-05-24 空调的送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5498.3A CN107255337B (zh) 2017-05-24 2017-05-24 空调的送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5337A true CN107255337A (zh) 2017-10-17
CN107255337B CN107255337B (zh) 2020-02-04

Family

ID=6002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5498.3A Active CN107255337B (zh) 2017-05-24 2017-05-24 空调的送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5337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79A (zh) * 2019-05-29 2019-10-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736140A (zh) * 2019-10-10 2020-01-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779089A (zh) * 2018-07-12 2020-02-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110779088A (zh) * 2018-07-12 2020-02-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11125634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推荐端、接收端、舒适温区的推送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780241A (zh) * 2020-06-08 2020-10-1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CN112413827A (zh) * 2020-11-23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及其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4688611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83439A (zh) * 2022-08-05 2022-10-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风口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8847A1 (ja) * 2008-02-08 2009-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空気調和機
CN203628857U (zh) * 2013-10-23 2014-06-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上下出风落地式空调器
CN105627505A (zh) * 2015-12-02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6052040A (zh) * 2016-07-04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440043A (zh) * 2016-10-19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8847A1 (ja) * 2008-02-08 2009-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空気調和機
CN203628857U (zh) * 2013-10-23 2014-06-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上下出风落地式空调器
CN105627505A (zh) * 2015-12-02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6052040A (zh) * 2016-07-04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440043A (zh) * 2016-10-19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9089A (zh) * 2018-07-12 2020-02-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110779088A (zh) * 2018-07-12 2020-02-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111256347B (zh) * 2018-11-30 2022-09-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推荐端、接收端、舒适温区的推送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25634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推荐端、接收端、舒适温区的推送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332679A (zh) * 2019-05-29 2019-10-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332679B (zh) * 2019-05-29 2021-09-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736140A (zh) * 2019-10-10 2020-01-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736140B (zh) * 2019-10-10 2022-01-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780241A (zh) * 2020-06-08 2020-10-1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CN111780241B (zh) * 2020-06-08 2022-09-13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CN112413827A (zh) * 2020-11-23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及其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4688611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88611B (zh) * 2020-12-28 2023-11-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83439A (zh) * 2022-08-05 2022-10-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风口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5337B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5307A (zh) 空调
CN107255337A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
CN107367018B (zh) 立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166532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97818B (zh) 壁挂式空调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WO2021088470A1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8386907B (zh) 壁挂式空调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WO2019047859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0787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2235734B (zh) 空调
CN109751736A (zh)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CN108151150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71556U (zh) 室内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6958867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81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6958868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2350198U (zh) 立柜式空调器
JP550723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64287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12073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CN109751665A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855267A (zh) 空调的自动扫风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07143914A (zh) 空调
CN105180286A (zh) 一种天井机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9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