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0028A - 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0028A
CN107250028A CN201680010645.0A CN201680010645A CN107250028A CN 107250028 A CN107250028 A CN 107250028A CN 201680010645 A CN201680010645 A CN 201680010645A CN 107250028 A CN107250028 A CN 107250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cabin
connecting portion
linking part
sid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06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0028B (zh
Inventor
山田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dan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dan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dano Ltd filed Critical Tadan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50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0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0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0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 B62D33/063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52Details of compartments for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or of operator's stands or cabins
    • B66C13/54Operator's stands or cab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66C23/42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with jibs of adjustable configuration, e.g. fold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movable, tiltable or pivoting, e.g. movable seats, dampening arrangements of ca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Jib Crane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具备行驶车、被支撑在旋转台(6)上的作业部、驾驶室(3)以及连结部(2),连结部(12)具有连结部主体(13)和转动控制部(14),其中,连结部主体(13)将旋转台(6)与驾驶室(3)连结,并且被设置为能够通过与旋转台(6)的台侧连接部(13a)和与驾驶室(3)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3b)进行转动,转动控制部(14)以在连结部主体(13)转动的范围始终与连结部主体(13)相交叉的方式延伸,且将旋转台(6)与驾驶室(3)连结,并且被配置为能够通过与旋转台(6)的台侧连接部(14a)和与驾驶室(3)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4b)进行转动,台侧连接部(13a)与台侧连接部(14a)之间的距离和驾驶室侧连接部(13b)与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台侧连接部(13a)至驾驶室侧连接部(13b)为止的长度和台侧连接部(14a)至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为止的长度相同。

Description

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尤其涉及具有用于对行驶车和作业部进行操作的驾驶室的作业车。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将驾驶室和作业部配置在设置于行驶车的上侧的旋转台上的作业车。例如,起重机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行驶车的旋转台,在该旋转台的上侧配置有驾驶室和起重部。起重部以伸缩自如的方式构成并且当起重作业结束时收缩并沿着行驶车放倒。由此,能够使行驶车稳定地行驶。
此处,起重部一般形成得比行驶车长,因此,当将起重部沿着行驶车放倒时,成为其前端部从行驶车的前部突出的状态。因此,在起重机在道路上行驶时,存在起重部的前端部妨碍在驾驶室内进行操作的作业者的视线这样的问题。例如,在起重机进入交叉路口时,若起重部的前端部位于驾驶室与信号灯之间,则驾驶室内的作业者有可能无法清楚地确认信号灯。
因此,作为保持行驶时的驾驶室内的作业者的视线清楚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旋转式挖掘机,通过旋转臂以能够朝向上部旋转体的后部旋转的方式支撑驾驶室。在该旋转式挖掘机中,当在道路上行驶时,通过使驾驶室旋转至上部旋转体的后部,从而能够防止作业机妨碍驾驶室内的作业者的视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58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式挖掘机中,驾驶室以支撑旋转臂的一个支柱为中心以较大的旋转半径进行转动。因此,需要在驾驶室的周围确保较大的空间,以防与驾驶室发生接触,很难有效利用驾驶室的周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驾驶室的周围有效利用的作业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作业车具备:行驶车;作业部,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行驶车的上侧的旋转台,并且被支撑在旋转台上进行作业;驾驶室,安装于旋转台,用于操作行驶车以及作业部;以及连结部,以能够改变驾驶室的朝向的方式连结于旋转台;连结部具有连结部主体和转动控制部,其中,连结部主体将旋转台与驾驶室连结,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利用与旋转台连接的台侧连接部以及与驾驶室连接的驾驶室侧连接部进行转动,转动控制部以在连结部主体转动的范围始终与连结部主体相交叉的方式延伸而将旋转台与驾驶室连结,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利用与旋转台连接的台侧连接部以及与驾驶室连接的驾驶室侧连接部进行转动,连接部主体的台侧连接部与转动控制部的台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和连结部主体的驾驶室侧连接部与转动控制部的驾驶室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连结部主体的台侧连接部至驾驶室侧连接部为止的长度和转动控制部的台侧连接部至驾驶室侧连接部为止的长度相同。
此处,优选连结部主体连接于驾驶室的重心附近而支撑驾驶室。
另外,优选连结部主体在约90度的范围转动。
另外,优选驾驶室设置于作业部的侧面,并且,在一侧部具有用于作业者出入的门,连结部在以门与作业部对置的方式改变驾驶室的朝向的情况下,使驾驶室转动,使得在门与作业部之间空出用于作业者通过的间隔。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的作业车,利用连结部主体和转动控制部而相对于旋转台改变驾驶室的朝向,因此,能够有效利用驾驶室的周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业车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将驾驶室与旋转台连结的连结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驾驶室呈行驶姿态的起重机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旋转台与驾驶室在一个位置处连结并使驾驶室转动时的轨迹的图。
图5是示出将旋转台与驾驶室利用连结部主体和转动控制部进行连结并使驾驶室转动时的轨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业车的结构。该作业车是具有行驶车1、配置在行驶车1的上侧的起重部2、配置在行驶车1的上侧的驾驶室3的起重机。
行驶车1用于支撑起重部2以及驾驶室3并且在道路等上行驶,具有外伸支架4以及车轮5。
外伸支架4用于支撑起重作业中的起重机的姿态,分别设置于行驶车1的前部以及后部。外伸支架4通过从行驶车1朝向侧面伸出并且使其前端部接地,从而支撑起重机。
车轮5设置于分别配置在行驶车1的前部以及后部的外伸支架4之间。
起重部2进行起重作业,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行驶车1的上侧的旋转台6、以能够起伏的方式安装于旋转台6的起重臂7、配置于起重臂7的前端部的吊钩8。此处,在图1中,将起重臂7的前端方向作为作业方向,并且,将起重臂7的后端方向作为行驶车1的行进方向。
旋转台6具有配置于驾驶室3的下侧的驾驶室支撑部9、竖立设置于驾驶室3的侧面的支架10。驾驶室支撑部9具有平板形状,以从支架10的下部朝向侧面伸出的方式配置而从下侧支撑驾驶室3。支架10支撑起重臂7,以能够起伏的方式安装起重臂7的后端部。该驾驶室支撑部9和支架10以在行驶车1的上侧一同旋转的方式设置。
起重臂7以从支架10朝向作业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并且,伸缩自如地构成。起重臂7以如下长度形成,即,在以最大程度收缩的状态沿着行驶车1的上表面放倒时前端部从行驶车1的后部突出、即朝向作业方向侧突出。
驾驶室3供作业者进行行驶车1和起重部2的操作,配置于起重部2的侧面。此处,驾驶室3以前部3a朝向起重部2的作业方向的作业姿态P1配置。在该作业姿态P1下,在驾驶室3的与起重部2的侧部相对置的右侧部设置有供作业者出入的门11。
在图2中示出驾驶室3和起重部2的俯视图。此处,在图2中除去行驶车1以及起重臂7等而仅示出主要部分。
如图2所示,驾驶室3经由连结部12被连结于旋转台6的驾驶室支撑部9。连结部12以延伸至驾驶室3的下侧的方式配置,以能够改变驾驶室3的朝向的方式与驾驶室支撑部9连结。具体而言,连结部12具有:连结部主体13,以大致沿着驾驶室支撑部9的上表面的方式朝向侧面延伸而将驾驶室支撑部9与驾驶室3连结;转动控制部14,以与连结部主体13交叉的方式朝向侧面延伸而将驾驶室支撑部9与驾驶室3连结。
连结部主体13支撑驾驶室3并且使其在水平面内转动,并且形成为宽度较大,具有:将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驾驶室支撑部9的上部的台侧连接部13a;将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驾驶室3的底部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3b。台侧连接部13a配置在旋转台6的支架10的附近,驾驶室侧连接部13b配置在驾驶室3的重心附近。这样,通过将连结部主体13配置为从支架10的侧部附近朝向侧方延伸,从而将驾驶室3配置于远离支架10的侧部的位置。
转动控制部14控制连结部主体13所进行的驾驶室3的转动,具有:将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驾驶室支撑部9的上部的台侧连接部14a;将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驾驶室3的底部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4b。台侧连接部14a配置在驾驶室3与支架10之间,驾驶室侧连接部14b配置在驾驶室3的左侧部附近。
该台侧连接部14a和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以在连结部主体13转动的范围转动控制部14始终与连结部主体13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将连结部主体13夹持的位置。
具体地说,以如下的方式配置:从台侧连接部14a至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为止的距离与从驾驶室侧连接部14b至连结部主体13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3b为止的距离相等。进而以如下的方式配置:转动控制部14的台侧连接部14a至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为止的长度,与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至驾驶室侧连接部13b为止的长度相等。
这样,通过配置台侧连接部14a和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从而能够使转动控制部14随着连结部主体13的转动进行转动。此处,连结部主体13在配置于驾驶室支撑部9内的转动驱动部15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转动驱动部15与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连接,并且,与未图示的油压回路部连接,从油压回路部供给液压油,由此,经由台侧连接部13a驱动连结部主体13进行转动。
接着,对于与连结部12的转动相伴的驾驶室3的朝向的改变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驾驶室3从作业姿态P1转动约180度,变为前部3a朝向行驶车1的行进方向、即起重臂7的后端方向的行驶姿态P2。
此时,如图4所示,在利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个连结部E在一个位置处以可转动的方式将驾驶室3与驾驶室支撑部9之间连结的情况下,与连结部E围绕自身的轴进行旋转相伴地驾驶室3沿着由一定的旋转半径构成的轨迹Ta转动。
相对于此,当利用连结部12的连结部主体13和转动控制部14,利用交叉连杆机构将驾驶室支撑部9与驾驶室3之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时,如图5所示,伴随着连结部主体13使驾驶室3从作业姿态P1转动至行驶姿态P2,连接于驾驶室3的左侧部附近的转动控制部14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以靠近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的方式移动。由此,在行驶姿态P2下,驾驶室侧连接部14b移动至连结部主体13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3b与台侧连接部13a的中间部附近。
这样,伴随着连结部主体13的转动,使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以靠近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快速地朝向支架10侧拉动驾驶室3的与驾驶室侧连接部14b相连接的左侧部,能够使驾驶室3以较小的旋转半径所构成的轨迹Tb进行转动。此外,在驾驶室3呈行驶姿态P2时将转动控制部14配置为与连结部主体13相交叉,由此,能够在连结部主体13转动的范围保持转动控制部14始终与连结部主体13交叉的状态。
接着,对该一个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使驾驶室3为作业姿态P1,以由外伸支架4支撑起重机的状态进行由起重部2进行的起重作业。此时,如图2所示,连结部12的连结部主体13以从起重部2的支架10的侧部附近朝向侧面延伸的方式设置,伴随于此,驾驶室3配置于远离支架10的侧部的位置。
在作业姿态P1下,与支架10的侧部相对置的驾驶室3的右侧部设置有门11,将驾驶室3配置于远离支架10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经由门1进出驾驶室3的作业者的通道。另外,能够抑制支架10的侧部妨碍在驾驶室3中进行操作的作业者的视线,能够在清楚地从驾驶室3确认安装于起重臂7的前端的吊钩8的同时对起重部2进行操作。
当利用起重部2进行的起重作业结束时,起重臂7收缩而沿着行驶车1的上表面放倒,并且,将外伸支架4收纳在行驶车1中。此处,起重臂7的前端部从行驶车1的后部突出,若以驾驶室3保持作业姿态P1不变而使行驶车1朝向起重臂7的前端方向行驶,则起重臂7的前端部有可能妨碍在驾驶室3内进行操作的作业者的视线。
因此,如图3所示,将驾驶室3的朝向从作业姿态P1改变为行驶姿态P2。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转动驱动部15使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围绕其轴进行旋转,由此,使连结部主体13以使驾驶室侧连接部13b朝向起重部2的后部侧移动的方式进行转动。追随着该连结部主体13的转动,以与连结部主体13相交叉的方式配置的转动控制部14也进行转动,在作业姿态P1下配置于驾驶室3的左侧部附近的转动控制部14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以靠近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的方式移动。
这样,伴随着连结部主体13的转动,驾转动控制部14的驶室侧连接部14b以靠近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快速地朝向支架10侧拉动驾驶室3的与驾驶室侧连接部14b相连的左侧部,因而能够使驾驶室3以较小的旋转半径所构成的轨迹Tb进行转动。
此时,由于连结部主体13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3b配置于驾驶室3的重心附近,因而能够可靠地支撑驾驶室3,能够稳定地进行驾驶室3的转动。
这样,转动控制部14的驾驶室侧连接部14b位于连结部主体13的台侧连接部13a附近,由此,使驾驶室3的朝向变为相对于作业姿态P1转动180度的行驶姿态P2。此时,优选连结部主体13从作业姿态P1至行驶姿态P2在约90度的范围转动,由此,能够可靠地将驾驶室3的朝向从作业姿态P1变为行驶姿态P2。
当驾驶室3的朝向变为行驶姿态P2时,通过作业者的操作使行驶车1朝向起重臂7的后端方向行驶。此时,起重臂7的前端部位于驾驶室3的后方,因此,能够保持在驾驶室3内进行操作的作业者的视线清楚。
此处,如图3所示,优选利用连结部12将驾驶室3的朝向改变,使得前部3a从起重部2的支架10的后部突出。这样,使驾驶室3的前部3a从支架10的后部突出,由此,驾驶室3内的作业者能够在清楚地确认行驶车1的行进方向的同时进行行驶车1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连结部主体13和转动控制部14使驾驶室3以较小的旋转半径进行转动,因此,在改变驾驶室3的朝向时无需在周围确保较大的空间以防与驾驶室3接触,能够有效利用驾驶室3的周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结部12设置于具有起重部2的起重机,但是,只要是具有支撑在旋转台6上进行作业的作业部的作业车,便能够同样地进行设置,例如,能够设置于挖掘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1 行驶车
2 起重部
3 驾驶室
3a 驾驶室的前部
4 外伸支架
5 车轮
6 旋转台
7 起重臂
8 吊钩
9 驾驶室支撑部
10 支架
11 门
12 连结部
13 连结部主体
13a 台侧连接部
13b 驾驶室侧连接部
14 转动控制部
14a 台侧连接部
14b 驾驶室侧连接部
15 转动驱动部
P1 作业姿态
P2 行驶姿态
Ta、Tb 驾驶室的轨道
E 连结部。

Claims (4)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行驶车;
作业部,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行驶车的上侧的旋转台,并且被支撑在所述旋转台上进行作业;
驾驶室,安装于所述旋转台,用于操作所述行驶车以及所述作业部;以及
连结部,以能够改变所述驾驶室的朝向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旋转台,
所述连结部具有:连结部主体,,将所述旋转台与所述驾驶室连结,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利用与所述旋转台连接的台侧连接部以及与所述驾驶室连接的驾驶室侧连接部进行转动;以及转动控制部,以在所述连结部主体转动的范围始终与所述连结部主体相交叉的方式延伸而将所述旋转台与所述驾驶室连结,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利用与所述旋转台连接的台侧连接部以及与所述驾驶室连接的驾驶室侧连接部进行转动,
所述连结部主体的所述台侧连接部与所述转动控制部的所述台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连结部主体的所述驾驶室侧连接部与所述转动控制部的所述驾驶室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所述连结部主体的所述台侧连接部至所述驾驶室侧连接部为止的长度和所述转动控制部的所述台侧连接部至所述驾驶室侧连接部为止的长度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主体连接于所述驾驶室的重心附近而支撑所述驾驶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主体在约90度的范围转动。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驾驶室设置于所述作业部的侧面,并且,在一侧部具有用于作业者出入的门,
所述连结部在以所述门与所述作业部对置的方式改变所述驾驶室的朝向的情况下,使所述驾驶室转动,使得在所述门与所述作业部之间空出用于作业者通过的间隔。
CN201680010645.0A 2015-02-27 2016-01-05 作业车 Active CN1072500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8254 2015-02-27
JP2015038254A JP6435921B2 (ja) 2015-02-27 2015-02-27 作業車
PCT/JP2016/050145 WO2016136279A1 (ja) 2015-02-27 2016-01-05 作業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0028A true CN107250028A (zh) 2017-10-13
CN107250028B CN107250028B (zh) 2018-07-03

Family

ID=5678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645.0A Active CN107250028B (zh) 2015-02-27 2016-01-05 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8174B2 (zh)
EP (1) EP3263506B1 (zh)
JP (1) JP6435921B2 (zh)
CN (1) CN107250028B (zh)
WO (1) WO20161362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738A (zh) * 2017-02-10 2017-04-26 福建正方机械有限公司 混凝土湿喷机驾驶舱掉头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3276A1 (de) * 1991-11-21 1993-05-26 Krupp Industrietechnik Gmbh Fahrzeugkran
JP3485019B2 (ja) * 1999-03-29 2004-01-1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取付装置
CN201362557Y (zh) * 2009-01-21 2009-12-16 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司机室具有俯仰功能的小吨位履带起重机
JP4699583B2 (ja) * 1999-12-28 2011-06-15 株式会社加藤製作所 ホイールクレーン
JP5121350B2 (ja) * 2007-08-10 2013-01-16 株式会社タダノ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203187311U (zh) * 2013-04-24 2013-09-11 福建省威盛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可翻转的伸缩臂吊装车
JP2014097881A (ja) * 2012-11-15 2014-05-29 Tadano Ltd ブーム式作業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38017B1 (zh) * 1973-07-16 1976-04-30 Poclain Sa
US4436169A (en) * 1982-01-25 1984-03-13 Fmc Corporation Elevating and tilting mechanism for crane cab
JPS6158271U (zh) 1984-09-18 1986-04-19
JPH0731793U (ja) * 1993-11-26 1995-06-16 東洋運搬機株式会社 フォークリフト
US5865264A (en) * 1996-09-03 1999-02-02 Caterpillar Inc. Tractor having a cab riser bracket assembly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of mounting the bracket assembly on the tractor
US10173867B2 (en) * 2014-02-07 2019-01-08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Tilting cab mechanism for a cra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3276A1 (de) * 1991-11-21 1993-05-26 Krupp Industrietechnik Gmbh Fahrzeugkran
JP3485019B2 (ja) * 1999-03-29 2004-01-1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取付装置
JP4699583B2 (ja) * 1999-12-28 2011-06-15 株式会社加藤製作所 ホイールクレーン
JP5121350B2 (ja) * 2007-08-10 2013-01-16 株式会社タダノ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201362557Y (zh) * 2009-01-21 2009-12-16 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司机室具有俯仰功能的小吨位履带起重机
JP2014097881A (ja) * 2012-11-15 2014-05-29 Tadano Ltd ブーム式作業車
CN203187311U (zh) * 2013-04-24 2013-09-11 福建省威盛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可翻转的伸缩臂吊装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36279A1 (ja) 2016-09-01
EP3263506A1 (en) 2018-01-03
CN107250028B (zh) 2018-07-03
JP6435921B2 (ja) 2018-12-12
EP3263506A4 (en) 2018-10-24
US10358174B2 (en) 2019-07-23
EP3263506B1 (en) 2020-03-18
US20180029850A1 (en) 2018-02-01
JP2016160012A (ja) 2016-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4667A (zh) 轮式装载机以及轮式装载机的控制方法
CN103608242A (zh) 用于控制工程机械的方法和工程机械
CN108689341A (zh) 具有牵引功能的多功能货车叉车
CN203998714U (zh) 一种自行驶半挂式起重机
CN107250028A (zh) 作业车
CN205203265U (zh) 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该悬挂结构的三轮车
CN103429443A (zh) 增强了缓冲功能的拖拉机
CN112119001B (zh) 用于产生用于露天开采的可移动系统的运动的方法
CN108189931A (zh) 一种上下坡车身水平输送机构
JP6324266B2 (ja) 軌陸車の軌道上進行方向表示装置
CN207565730U (zh) 清运车辆
US10793205B2 (en)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rotational motion in a vehicle or mobile working machine
US20170203623A1 (en) Wheel suspension device
CN209008576U (zh) 具有转向架的车辆
CN107902406A (zh) 一种转向节反向装夹搬运机构
CN216659474U (zh) 一种跨越式桥面公铁两用车
CN203047011U (zh) 一种多功能低窄巷道运输车辆
CN107934760A (zh) 一种转向节反向吊具
CN203112365U (zh) 直臂式随车起重机用高位操作装置
CN107902404A (zh) 一种转向节正向吊具
CN205501923U (zh) 一种铲雪车
CN101831926A (zh) 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
CN207810681U (zh) 一种转向节正向装夹搬运机构
CN207810680U (zh) 一种转向节反向装夹搬运机构
CN107879289A (zh) 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