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4552A -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4552A
CN107234552A CN201710385670.3A CN201710385670A CN107234552A CN 107234552 A CN107234552 A CN 107234552A CN 201710385670 A CN201710385670 A CN 201710385670A CN 107234552 A CN107234552 A CN 107234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gent
layer
anti oxidation
oxid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56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34552B (zh
Inventor
王荣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mang Composite Material S&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gnan New Composite Grinding Material And Produc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gnan New Composite Grinding Material And Produc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gnan New Composite Grinding Material And Produc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856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4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4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34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4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24D11/001Manufacture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09D1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9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lignin-containing materials
    • C09D197/02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e.g. wood, straw or bagas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0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加强了砂布的实用性,省时省力,高效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砂纸砂布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砂纸砂布的需要也更加广泛,人们需要更高水平的砂布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特别是适用于金属,木材,电子行业的打磨;但由于常规砂纸砂布产品,防水抗氧化的效果较差,在囤积砂布砂纸的过程中容易受潮湿环境影响导致大量砂布砂纸的毁坏,大大增加了报废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砂布性能优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砂布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1-19份,碳化硅微粉:17-21份,氟化石墨:7-10份,黑碳化硅:15-18份,细晶氧化铝:8-13份,碳酸亚丙脂:2-9份,乙酸甲酯:3-8份,三氯乙烯:10-13份,苯乙烯:11-14份,分散剂:8-14份,成膜助剂:11-19份,消泡剂:9-14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2-9份,聚氨酯:12-19份,晶型改性剂:5-9份,载体:11-13份,无碱玻纤:3-9份,改性氨基硅油:16-19份,氨基硅乳:9-13份,固化剂:13-18份,偶联剂:3-9份,阻燃剂:7-11份;
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8-12份,填料:5-10份,石灰粉:9-14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18份,硅烷偶联剂:12-19份,木质纤维粉:18-22份,碳纤维粉:4-9份,气相缓蚀剂:9-13份,粘结剂:7-13份,消光剂:6-10份,辅料:18-20份,固化剂:6-13份,消泡剂:5-9份;
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7-11μm;氟化石墨粒径为2-5μm;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为磷酸三酯;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5-18%,铈:7-10%,镨:12-14%,钕:2-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1份,碳化硅微粉:17份,氟化石墨:7份,黑碳化硅:15份,细晶氧化铝:8份,碳酸亚丙脂:2份,乙酸甲酯:3份,三氯乙烯:10份,苯乙烯:11份,分散剂:8份,成膜助剂:11份,消泡剂:9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2份,聚氨酯:12份,晶型改性剂:5份,载体:11份,无碱玻纤:3份,改性氨基硅油:16份,氨基硅乳:9份,固化剂:13份,偶联剂:3份,阻燃剂:7份;
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8份,填料:5份,石灰粉:9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硅烷偶联剂:12份,木质纤维粉:18份,碳纤维粉:4份,气相缓蚀剂:9份,粘结剂:7份,消光剂:6份,辅料:18份,固化剂:6份,消泡剂:5份;
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7μm;氟化石墨粒径为2μm;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为磷酸三酯;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5%,铈:7%,镨:12%,钕:2%,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前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9份,碳化硅微粉:21份,氟化石墨:10份,黑碳化硅:18份,细晶氧化铝:13份,碳酸亚丙脂:9份,乙酸甲酯:8份,三氯乙烯:13份,苯乙烯:14份,分散剂:14份,成膜助剂:19份,消泡剂:14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9份,聚氨酯:19份,晶型改性剂:9份,载体:13份,无碱玻纤:9份,改性氨基硅油:19份,氨基硅乳:13份,固化剂:18份,偶联剂:9份,阻燃剂:11份;
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12份,填料:10份,石灰粉:14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8份,硅烷偶联剂:19份,木质纤维粉:22份,碳纤维粉:9份,气相缓蚀剂:13份,粘结剂:13份,消光剂:10份,辅料:20份,固化剂:13份,消泡剂:9份;
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11μm;氟化石墨粒径为5μm;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为磷酸三酯;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8%,铈:10%,镨:14%,钕: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前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防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以及碳化硅微粉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氟化石墨,通过水浴加热至60-75℃,并将电动搅拌机的转速设置为550-600r/min,聚合反应30-40min后,用恒压漏斗滴加助溶剂,控制在10min滴加完毕,然后平衡33-45min;
(二)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恒压滴定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黑碳化硅、细晶氧化铝、碳酸亚丙脂、乙酸甲酯、三氯乙烯以及苯乙烯单体混合后用乳化剂进行乳化,采用磁力搅拌机预乳化25-35min,然后在采用数显高速分散剂进行高速预乳化,速度设定为1500-1700r/min,接着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装进恒压滴定漏斗,控制在1h内滴加完,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升温到85℃,保温2-3h后降温出料,最后加入分散剂、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搅拌至合适黏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三)向环氧二丙烯酸酯加入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40-45min,搅拌速度为500-600r/min,然后加入载体、无碱玻纤以及改性氨基硅油,搅拌30-40min,搅拌速度为800-88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氨基硅乳以及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25-35min,搅拌速度为900-950r/min,最后添加适量偶联剂以及阻燃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四)将制备好的甲组份与乙组份相互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水层;
其中,环氧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的质量比为3:5:11,乳化剂为乳化剂ER-30和乳化剂SR-10按质量比1.5:2的混合物,助溶剂为乙醇或丙二醇甲醚。
前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抗氧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抗氧化层;
(二)去离子水、填料与石灰粉单体共聚反应从而制得抗氧化层的基料,然后在基料中混入钙锌复合稳定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搅拌40-45min,搅拌速度为880-900r/min;
(三)向步骤(二)中依次加入木质纤维粉、碳纤维粉、气相缓蚀剂以及粘结剂搅拌,搅拌时间为50-85min,搅拌速度为650-700r/min,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消光剂,搅拌均匀;
(四)向搅拌均匀后的产物中投入辅料、固化剂以及消泡剂并送入反应釜反应,反应时间为80-90min,加热温度为90-95℃,反应后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抗氧化层;
(五)调节 PH 值:加入中和化合物,调节涂料的 PH 值为 7-8,其中中和化合物为盐酸或氢氧化钠;
(六)检测,出成品。
前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用合适的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刷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粘结制备好的防水层,然后烘干20-30min,烘干温度为65-75℃;
(二)在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以及下防水层的下表面上均涂刷上粘结剂,待半干时涂覆上制备好的抗氧化层,然后烘干50-60min,烘干温度为45-50℃;
(三)待步骤(二)中的抗氧化层未完全干时继续涂刷粘结剂,边刷边将磨料层的磨料颗粒铺设于抗氧化层的外表面,用75-85℃的热风吹干燥,然后涂覆覆胶,使覆胶嵌于磨料颗粒中,在80-90℃的温度下固化45-60min;
在散布磨料颗粒时具体为:磨料颗粒盛于手用筛中,旋振筛子,使磨料颗粒借助自身的重量,均匀地嵌于水平摆放着的抗氧化层表面的粘结剂上;
(四)对步骤(三)中形成磨料层后的基体依次进行后固化工序、揉曲带水工序、激光切割工序、基材防形变处理工序和存储工序进而制得研成品。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设计的砂布每层与每层之间均涂覆有粘结剂,加固了砂布的层状结构,该砂布中设有防水层以及抗氧化层,有效的提高了砂布的实用性,降低了报废量,本发明中抗氧化层采用聚合反应制得,在不改变原料单体组成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乳胶粒的结构来提高防水层的性能,稳定了砂布总体的性能,并且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1份,碳化硅微粉:17份,氟化石墨:7份,黑碳化硅:15份,细晶氧化铝:8份,碳酸亚丙脂:2份,乙酸甲酯:3份,三氯乙烯:10份,苯乙烯:11份,分散剂:8份,成膜助剂:11份,消泡剂:9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2份,聚氨酯:12份,晶型改性剂:5份,载体:11份,无碱玻纤:3份,改性氨基硅油:16份,氨基硅乳:9份,固化剂:13份,偶联剂:3份,阻燃剂:7份;
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8份,填料:5份,石灰粉:9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硅烷偶联剂:12份,木质纤维粉:18份,碳纤维粉:4份,气相缓蚀剂:9份,粘结剂:7份,消光剂:6份,辅料:18份,固化剂:6份,消泡剂:5份;
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7μm;氟化石墨粒径为2μm;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为磷酸三酯;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5%,铈:7%,镨:12%,钕:2%,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防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以及碳化硅微粉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氟化石墨,通过水浴加热至60℃,并将电动搅拌机的转速设置为550r/min,聚合反应30min后,用恒压漏斗滴加助溶剂,控制在10min滴加完毕,然后平衡33min;
(二)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恒压滴定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黑碳化硅、细晶氧化铝、碳酸亚丙脂、乙酸甲酯、三氯乙烯以及苯乙烯单体混合后用乳化剂进行乳化,采用磁力搅拌机预乳化25min,然后在采用数显高速分散剂进行高速预乳化,速度设定为1500r/min,接着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装进恒压滴定漏斗,控制在1h内滴加完,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升温到85℃,保温2h后降温出料,最后加入分散剂、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搅拌至合适黏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三)向环氧二丙烯酸酯加入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500r/min,然后加入载体、无碱玻纤以及改性氨基硅油,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氨基硅乳以及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最后添加适量偶联剂以及阻燃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四)将制备好的甲组份与乙组份相互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水层;
其中,环氧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的质量比为3:5:11,乳化剂为乳化剂ER-30和乳化剂SR-10按质量比1.5:2的混合物,助溶剂为乙醇或丙二醇甲醚;
抗氧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抗氧化层;
(二)去离子水、填料与石灰粉单体共聚反应从而制得抗氧化层的基料,然后在基料中混入钙锌复合稳定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880r/min;
(三)向步骤(二)中依次加入木质纤维粉、碳纤维粉、气相缓蚀剂以及粘结剂搅拌,搅拌时间为50min,搅拌速度为650r/min,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消光剂,搅拌均匀;
(四)向搅拌均匀后的产物中投入辅料、固化剂以及消泡剂并送入反应釜反应,反应时间为80min,加热温度为90℃,反应后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抗氧化层;
(五)调节 PH 值:加入中和化合物,调节涂料的 PH 值为 7,其中中和化合物为盐酸或氢氧化钠;
(六)检测,出成品;
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用合适的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刷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粘结制备好的防水层,然后烘干20min,烘干温度为65℃;
(二)在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以及下防水层的下表面上均涂刷上粘结剂,待半干时涂覆上制备好的抗氧化层,然后烘干50min,烘干温度为45℃;
(三)待步骤(二)中的抗氧化层未完全干时继续涂刷粘结剂,边刷边将磨料层的磨料颗粒铺设于抗氧化层的外表面,用75℃的热风吹干燥,然后涂覆覆胶,使覆胶嵌于磨料颗粒中,在80℃的温度下固化45min;
在散布磨料颗粒时具体为:磨料颗粒盛于手用筛中,旋振筛子,使磨料颗粒借助自身的重量,均匀地嵌于水平摆放着的抗氧化层表面的粘结剂上;
(四)对步骤(三)中形成磨料层后的基体依次进行后固化工序、揉曲带水工序、激光切割工序、基材防形变处理工序和存储工序进而制得研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9份,碳化硅微粉:21份,氟化石墨:10份,黑碳化硅:18份,细晶氧化铝:13份,碳酸亚丙脂:9份,乙酸甲酯:8份,三氯乙烯:13份,苯乙烯:14份,分散剂:14份,成膜助剂:19份,消泡剂:14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9份,聚氨酯:19份,晶型改性剂:9份,载体:13份,无碱玻纤:9份,改性氨基硅油:19份,氨基硅乳:13份,固化剂:18份,偶联剂:9份,阻燃剂:11份;
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12份,填料:10份,石灰粉:14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8份,硅烷偶联剂:19份,木质纤维粉:22份,碳纤维粉:9份,气相缓蚀剂:13份,粘结剂:13份,消光剂:10份,辅料:20份,固化剂:13份,消泡剂:9份;
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11μm;氟化石墨粒径为5μm;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为磷酸三酯;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8%,铈:10%,镨:14%,钕: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防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以及碳化硅微粉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氟化石墨,通过水浴加热至75℃,并将电动搅拌机的转速设置为600r/min,聚合反应40min后,用恒压漏斗滴加助溶剂,控制在10min滴加完毕,然后平衡45min;
(二)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恒压滴定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黑碳化硅、细晶氧化铝、碳酸亚丙脂、乙酸甲酯、三氯乙烯以及苯乙烯单体混合后用乳化剂进行乳化,采用磁力搅拌机预乳化35min,然后在采用数显高速分散剂进行高速预乳化,速度设定为1700r/min,接着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装进恒压滴定漏斗,控制在1h内滴加完,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升温到85℃,保温3h后降温出料,最后加入分散剂、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搅拌至合适黏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三)向环氧二丙烯酸酯加入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45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然后加入载体、无碱玻纤以及改性氨基硅油,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88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氨基硅乳以及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35min,搅拌速度为950r/min,最后添加适量偶联剂以及阻燃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四)将制备好的甲组份与乙组份相互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水层;
其中,环氧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的质量比为3:5:11,乳化剂为乳化剂ER-30和乳化剂SR-10按质量比1.5:2的混合物,助溶剂为乙醇或丙二醇甲醚;
抗氧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抗氧化层;
(二)去离子水、填料与石灰粉单体共聚反应从而制得抗氧化层的基料,然后在基料中混入钙锌复合稳定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搅拌45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
(三)向步骤(二)中依次加入木质纤维粉、碳纤维粉、气相缓蚀剂以及粘结剂搅拌,搅拌时间为85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消光剂,搅拌均匀;
(四)向搅拌均匀后的产物中投入辅料、固化剂以及消泡剂并送入反应釜反应,反应时间为90min,加热温度为95℃,反应后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抗氧化层;
(五)调节 PH 值:加入中和化合物,调节涂料的 PH 值为 8,其中中和化合物为盐酸或氢氧化钠;
(六)检测,出成品。
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用合适的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刷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粘结制备好的防水层,然后烘干30min,烘干温度为75℃;
(二)在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以及下防水层的下表面上均涂刷上粘结剂,待半干时涂覆上制备好的抗氧化层,然后烘干60min,烘干温度为50℃;
(三)待步骤(二)中的抗氧化层未完全干时继续涂刷粘结剂,边刷边将磨料层的磨料颗粒铺设于抗氧化层的外表面,用85℃的热风吹干燥,然后涂覆覆胶,使覆胶嵌于磨料颗粒中,在90℃的温度下固化60min;
在散布磨料颗粒时具体为:磨料颗粒盛于手用筛中,旋振筛子,使磨料颗粒借助自身的重量,均匀地嵌于水平摆放着的抗氧化层表面的粘结剂上;
(四)对步骤(三)中形成磨料层后的基体依次进行后固化工序、揉曲带水工序、激光切割工序、基材防形变处理工序和存储工序进而制得研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5份,碳化硅微粉:19份,氟化石墨:8份,黑碳化硅:16份,细晶氧化铝:11份,碳酸亚丙脂:8份,乙酸甲酯:6份,三氯乙烯:12份,苯乙烯:13份,分散剂:12份,成膜助剂:15份,消泡剂:12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7份,聚氨酯:13份,晶型改性剂:6份,载体:12份,无碱玻纤:5份,改性氨基硅油:17份,氨基硅乳:12份,固化剂:14份,偶联剂:5份,阻燃剂:9份;
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10份,填料:7份,石灰粉:12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5份,硅烷偶联剂:16份,木质纤维粉:20份,碳纤维粉:5份,气相缓蚀剂:12份,粘结剂:12份,消光剂:8份,辅料:19份,固化剂:10份,消泡剂:7份;
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10μm;氟化石墨粒径为3μm;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为磷酸三酯;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7%,铈:8%,镨:13%,钕:3%,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防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以及碳化硅微粉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氟化石墨,通过水浴加热至65℃,并将电动搅拌机的转速设置为570r/min,聚合反应35min后,用恒压漏斗滴加助溶剂,控制在10min滴加完毕,然后平衡40min;
(二)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恒压滴定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黑碳化硅、细晶氧化铝、碳酸亚丙脂、乙酸甲酯、三氯乙烯以及苯乙烯单体混合后用乳化剂进行乳化,采用磁力搅拌机预乳化30min,然后在采用数显高速分散剂进行高速预乳化,速度设定为1600r/min,接着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装进恒压滴定漏斗,控制在1h内滴加完,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升温到85℃,保温2.5h后降温出料,最后加入分散剂、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搅拌至合适黏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三)向环氧二丙烯酸酯加入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42min,搅拌速度为550r/min,然后加入载体、无碱玻纤以及改性氨基硅油,搅拌35min,搅拌速度为85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氨基硅乳以及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930r/min,最后添加适量偶联剂以及阻燃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四)将制备好的甲组份与乙组份相互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水层;
其中,环氧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的质量比为3:5:11,乳化剂为乳化剂ER-30和乳化剂SR-10按质量比1.5:2的混合物,助溶剂为乙醇或丙二醇甲醚。
抗氧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抗氧化层;
(二)去离子水、填料与石灰粉单体共聚反应从而制得抗氧化层的基料,然后在基料中混入钙锌复合稳定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搅拌42min,搅拌速度为890r/min;
(三)向步骤(二)中依次加入木质纤维粉、碳纤维粉、气相缓蚀剂以及粘结剂搅拌,搅拌时间为60min,搅拌速度为670r/min,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消光剂,搅拌均匀;
(四)向搅拌均匀后的产物中投入辅料、固化剂以及消泡剂并送入反应釜反应,反应时间为85min,加热温度为92℃,反应后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抗氧化层;
(五)调节 PH 值:加入中和化合物,调节涂料的 PH 值为 8,其中中和化合物为盐酸或氢氧化钠;
(六)检测,出成品。
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用合适的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刷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粘结制备好的防水层,然后烘干25min,烘干温度为70℃;
(二)在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以及下防水层的下表面上均涂刷上粘结剂,待半干时涂覆上制备好的抗氧化层,然后烘干55min,烘干温度为47℃;
(三)待步骤(二)中的抗氧化层未完全干时继续涂刷粘结剂,边刷边将磨料层的磨料颗粒铺设于抗氧化层的外表面,用80℃的热风吹干燥,然后涂覆覆胶,使覆胶嵌于磨料颗粒中,在85℃的温度下固化45-60min;
在散布磨料颗粒时具体为:磨料颗粒盛于手用筛中,旋振筛子,使磨料颗粒借助自身的重量,均匀地嵌于水平摆放着的抗氧化层表面的粘结剂上;
(四)对步骤(三)中形成磨料层后的基体依次进行后固化工序、揉曲带水工序、激光切割工序、基材防形变处理工序和存储工序进而制得研成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其特征在于: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所述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所述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所述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所述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所述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1-19份,碳化硅微粉:17-21份,氟化石墨:7-10份,黑碳化硅:15-18份,细晶氧化铝:8-13份,碳酸亚丙脂:2-9份,乙酸甲酯:3-8份,三氯乙烯:10-13份,苯乙烯:11-14份,分散剂:8-14份,成膜助剂:11-19份,消泡剂:9-14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2-9份,聚氨酯:12-19份,晶型改性剂:5-9份,载体:11-13份,无碱玻纤:3-9份,改性氨基硅油:16-19份,氨基硅乳:9-13份,固化剂:13-18份,偶联剂:3-9份,阻燃剂:7-11份;
所述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8-12份,填料:5-10份,石灰粉:9-14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18份,硅烷偶联剂:12-19份,木质纤维粉:18-22份,碳纤维粉:4-9份,气相缓蚀剂:9-13份,粘结剂:7-13份,消光剂:6-10份,辅料:18-20份,固化剂:6-13份,消泡剂:5-9份;
所述的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7-11μm;所述的氟化石墨粒径为2-5μm;所述的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酯;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所述的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5-18%,铈:7-10%,镨:12-14%,钕:2-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其特征在于: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所述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所述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所述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所述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所述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1份,碳化硅微粉:17份,氟化石墨:7份,黑碳化硅:15份,细晶氧化铝:8份,碳酸亚丙脂:2份,乙酸甲酯:3份,三氯乙烯:10份,苯乙烯:11份,分散剂:8份,成膜助剂:11份,消泡剂:9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2份,聚氨酯:12份,晶型改性剂:5份,载体:11份,无碱玻纤:3份,改性氨基硅油:16份,氨基硅乳:9份,固化剂:13份,偶联剂:3份,阻燃剂:7份;
所述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8份,填料:5份,石灰粉:9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硅烷偶联剂:12份,木质纤维粉:18份,碳纤维粉:4份,气相缓蚀剂:9份,粘结剂:7份,消光剂:6份,辅料:18份,固化剂:6份,消泡剂:5份;
所述的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7μm;所述的氟化石墨粒径为2μm;所述的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酯;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所述的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5%,铈:7%,镨:12%,钕:2%,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其特征在于: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层包括基体、防水层、抗氧化层、磨料层以及粘结剂,所述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防水层相连接,所述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与下防水层的下表面均与抗氧化层相连接,所述上抗氧化层的上表面与下抗氧化层的下表面均连接设有磨料层,所述每一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连接;所述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1:2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19份,碳化硅微粉:21份,氟化石墨:10份,黑碳化硅:18份,细晶氧化铝:13份,碳酸亚丙脂:9份,乙酸甲酯:8份,三氯乙烯:13份,苯乙烯:14份,分散剂:14份,成膜助剂:19份,消泡剂:14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二丙烯酸酯:9份,聚氨酯:19份,晶型改性剂:9份,载体:13份,无碱玻纤:9份,改性氨基硅油:19份,氨基硅乳:13份,固化剂:18份,偶联剂:9份,阻燃剂:11份;
所述抗氧化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去离子水:12份,填料:10份,石灰粉:14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8份,硅烷偶联剂:19份,木质纤维粉:22份,碳纤维粉:9份,气相缓蚀剂:13份,粘结剂:13份,消光剂:10份,辅料:20份,固化剂:13份,消泡剂:9份;
所述的碳化硅微粉为黑碳化硅且粒径为11μm;所述的氟化石墨粒径为5μm;所述的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均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固化剂均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中的一种;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酯;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所述的气相缓蚀剂为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肉桂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硝基苯甲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琥珀酸盐、6-羟甲基-氨基苯并噻唑马来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8%,铈:10%,镨:14%,钕: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聚芳醚砜酮改性树脂以及碳化硅微粉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氟化石墨,通过水浴加热至60-75℃,并将电动搅拌机的转速设置为550-600r/min,聚合反应30-40min后,用恒压漏斗滴加助溶剂,控制在10min滴加完毕,然后平衡33-45min;
(二)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恒压滴定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黑碳化硅、细晶氧化铝、碳酸亚丙脂、乙酸甲酯、三氯乙烯以及苯乙烯单体混合后用乳化剂进行乳化,采用磁力搅拌机预乳化25-35min,然后在采用数显高速分散剂进行高速预乳化,速度设定为1500-1700r/min,接着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装进恒压滴定漏斗,控制在1h内滴加完,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升温到85℃,保温2-3h后降温出料,最后加入分散剂、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搅拌至合适黏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三)向环氧二丙烯酸酯加入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40-45min,搅拌速度为500-600r/min,然后加入载体、无碱玻纤以及改性氨基硅油,搅拌30-40min,搅拌速度为800-88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氨基硅乳以及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25-35min,搅拌速度为900-950r/min,最后添加适量偶联剂以及阻燃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四)将制备好的甲组份与乙组份相互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水层;
其中,所述的环氧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以及晶型改性剂的质量比为3:5:11,所述的乳化剂为乳化剂ER-30和乳化剂SR-10按质量比1.5:2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溶剂为乙醇或丙二醇甲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抗氧化层;
(二)去离子水、填料与石灰粉单体共聚反应从而制得抗氧化层的基料,然后在基料中混入钙锌复合稳定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搅拌40-45min,搅拌速度为880-900r/min;
(三)向步骤(二)中依次加入木质纤维粉、碳纤维粉、气相缓蚀剂以及粘结剂搅拌,搅拌时间为50-85min,搅拌速度为650-700r/min,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消光剂,搅拌均匀;
(四)向搅拌均匀后的产物中投入辅料、固化剂以及消泡剂并送入反应釜反应,反应时间为80-90min,加热温度为90-95℃,反应后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抗氧化层;
(五)调节 PH 值:加入中和化合物,调节涂料的 PH 值为 7-8,其中中和化合物为盐酸或氢氧化钠;
(六)检测,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用合适的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刷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粘结制备好的防水层,然后烘干20-30min,烘干温度为65-75℃;
(二)在上防水层的上表面以及下防水层的下表面上均涂刷上粘结剂,待半干时涂覆上制备好的抗氧化层,然后烘干50-60min,烘干温度为45-50℃;
(三)待步骤(二)中的抗氧化层未完全干时继续涂刷粘结剂,边刷边将磨料层的磨料颗粒铺设于抗氧化层的外表面,用75-85℃的热风吹干燥,然后涂覆覆胶,使覆胶嵌于磨料颗粒中,在80-90℃的温度下固化45-60min;
在散布磨料颗粒时具体为:磨料颗粒盛于手用筛中,旋振筛子,使磨料颗粒借助自身的重量,均匀地嵌于水平摆放着的抗氧化层表面的粘结剂上;
(四)对步骤(三)中形成磨料层后的基体依次进行后固化工序、揉曲带水工序、激光切割工序、基材防形变处理工序和存储工序进而制得研成品。
CN201710385670.3A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234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5670.3A CN107234552B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5670.3A CN107234552B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4552A true CN107234552A (zh) 2017-10-10
CN107234552B CN107234552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985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5670.3A Active CN107234552B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455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8495A (zh) * 2017-12-06 2018-04-03 博维恩冷冻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绝缘电泵及其表面热处理改性工艺
CN107933175A (zh) * 2017-12-04 2018-04-20 成都杰雷遮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设有压胶层的防水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55474A (zh) * 2017-12-15 2018-04-24 苏州威斯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智能车载充电器
CN109229721A (zh) * 2018-10-29 2019-01-18 南京德荣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碎防变形吸塑包装周转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071A (zh) * 2020-07-17 2020-10-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材料的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2740A (zh) * 2020-12-01 2021-04-23 江苏启航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潮砂纸的生产工艺
CN115122247A (zh) * 2022-07-05 2022-09-30 凯诺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腻子打磨砂纸及使用该砂纸的腻子打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78408A (en) * 1942-07-15 1946-06-27 Carborundum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brasive-coated sheets or belts
CN105500225A (zh) * 2015-12-25 2016-04-20 江苏锋芒复合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综合性能复合研磨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38179A (zh) * 2015-12-24 2016-05-04 江苏锋芒复合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高效超强研磨砂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85027A (zh) * 2016-12-15 2017-04-26 苏州富艾姆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紫外光固化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78408A (en) * 1942-07-15 1946-06-27 Carborundum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brasive-coated sheets or belts
CN105538179A (zh) * 2015-12-24 2016-05-04 江苏锋芒复合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高效超强研磨砂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00225A (zh) * 2015-12-25 2016-04-20 江苏锋芒复合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综合性能复合研磨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85027A (zh) * 2016-12-15 2017-04-26 苏州富艾姆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紫外光固化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175A (zh) * 2017-12-04 2018-04-20 成都杰雷遮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设有压胶层的防水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68495A (zh) * 2017-12-06 2018-04-03 博维恩冷冻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绝缘电泵及其表面热处理改性工艺
CN107955474A (zh) * 2017-12-15 2018-04-24 苏州威斯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智能车载充电器
CN109229721A (zh) * 2018-10-29 2019-01-18 南京德荣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碎防变形吸塑包装周转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071A (zh) * 2020-07-17 2020-10-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材料的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071B (zh) * 2020-07-17 2022-03-1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材料的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2740A (zh) * 2020-12-01 2021-04-23 江苏启航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潮砂纸的生产工艺
CN115122247A (zh) * 2022-07-05 2022-09-30 凯诺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腻子打磨砂纸及使用该砂纸的腻子打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4552B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4552A (zh) 一种高强度防水抗氧化酚醛树脂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6751B (zh) 复合改性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6188A (zh) 环境友好的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163894A (zh) 一种高强度快干防水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8860A (zh) 一种有色金属磨削用抗堵塞磨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56389A (zh) 一种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混凝土
CN107381611B (zh) 一种人造石材用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树脂基人造石材
CN113072868A (zh) 一种人防用耐磨、防水滑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3706A (zh) 一种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310B (zh) 一种油漆类专用改性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478A (zh) 棉帆布胶鞋围条粘合用水性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9142B (zh) 一种高强度环氧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4702A (zh) 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
CN112851268A (zh) 负氧离子发光uhpc板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CN107030619A (zh) 一种高效研磨砂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05713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高强度环氧树脂混凝土材料
CN106479343A (zh) 一种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08146B (zh) 一种黑刚玉砂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9130A (zh) 一种结晶硅微粉的生产方法
CN106398613A (zh) 一种复合增韧改性环氧结构胶的制备方法
CN113480696B (zh) 硅烷共聚改性叔醋乳液、其制备方法及可再分散乳胶粉
CN110105024A (zh) 普通混凝土
CN110372284A (zh) 一种瓷砖粘胶泥
CN110194658A (zh) 一种陶粒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9624A (zh) 一种活性高纯结晶硅微粉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2

Address after: 212200 Huangshantao Farm, Yangzho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Fengmang Composite Material S&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2200 Huangshantao, Xinba Town, Yangzho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Jiangnan new composite grinding material and Produc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