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448A -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448A
CN107208448A CN201680008235.2A CN201680008235A CN107208448A CN 107208448 A CN107208448 A CN 107208448A CN 201680008235 A CN201680008235 A CN 201680008235A CN 107208448 A CN107208448 A CN 107208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losing
roller unit
guid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82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448B (zh
Inventor
冈田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8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4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4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chains or cables
    • E05F15/646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chains or cables allowing or involving a secondary movement of the wing, e.g. rotational or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6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slidable; fold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pported at the bottom
    • E05D15/0665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pported at the bottom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1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 E05D15/1042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 E05D15/1047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4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chains or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5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1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 E05D15/1042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 E05D2015/1055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with slanted or curved track sections or c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包括:底座托架(2),该底座托架(2)对滑动门进行支承;电缆保持件(11),该电缆保持件(11)与底座托架(2)一体地设置,并对各电缆(112)、(113)的电缆边端(112a)、(113a)进行保持;以及电缆引导件(40),该电缆引导件(40)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电缆保持件(11),并对各电缆(112)、(113)进行引导,电缆引导件(40)以使各电缆(112)、(113)与底座托架(2)分开的方式形成,构成为通过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来承受因各电缆(112)、(113)的张力而施加于电缆引导件(40)的载荷。

Description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5年2月4日在日本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5-020267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驱动装置,在货车(日文:ワゴン車)、单厢式车(日文:ワンボック車)等车辆中,通过电动机对使设于车辆主体的侧部的上下车用的开口部打开、关闭的滑动门进行驱动,以提高乘坐人员上下车时的便利性。
滑动门经由辊单元以自由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在沿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上。在导轨的前方设有向车室内侧弯曲形成的弯曲部。此外,滑动门在处于全闭状态时因辊单元被引导至弯曲部,从而以与车辆主体的侧面成为共面的方式被拉入到车辆主体的内侧。
两条电缆的一端与辊单元连接。上述两条电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构成为分别单独对两条电缆的另一端进行拉伸。当电缆被拉伸时,辊单元会沿导轨滑动移动,以进行滑动门的开闭动作。
在此,在辊单元被引导至导轨的弯曲部时,电缆的配线路径长度(周长)会变长。为了抑制这种电缆的配线路径长度的变化,较为理想的是,使各电缆的位置尽可能地靠近导轨。
因而,为了使连接到辊单元的两条电缆的一端侧接近于导轨一侧,公开了一种设置电缆引导件(电缆支承体)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电缆引导件设于辊单元。由于各电缆的张力作用于电缆引导件,因此,需要用于对各电缆进行保持的刚性。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设置用于对电缆引导件进行保持的安装护耳(日文:取付けタブ)。安装护耳与辊单元的主体部一体设置,并通过对该主体部的一部分进行加工而形成。藉此,确保安装护耳的刚性,并且确保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358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驱动装置中,为了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而设置安装护耳,进而存在为了提高该安装护耳的刚性而在加工上花费工时的可能性。
此外,为了实施花费工时的加工,不仅会使辊单元的组装性变差,而且存在使辊单元变得大型化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能提高组装性,并且能抑制大型化。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辊单元将滑动门支承成能沿设于车辆主体的导轨滑动,并且使一端与用于使上述滑动门自动打开、关闭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开放用电缆和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辊单元包括:托架,该托架以跨及上述导轨和上述滑动门的方式设置,并在与上述车辆主体相反一侧的端部处对上述滑动门进行支承;辊,该辊设于上述托架的上述滑动门一侧的端部,并在上述导轨内滚动;电缆保持件,该电缆保持件与上述托架一体地设于上述托架的上述滑动门一侧的端部,并分别对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进行保持;以及电缆引导件,该电缆引导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上述电缆保持件,并对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进行引导,上述电缆引导件以使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与上述托架分开的方式形成,上述辊单元构成为通过上述电缆保持件和上述托架来承受因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的张力而施加于上述电缆引导件的载荷。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除了底座托架、电缆保持件之外,能仅成型电缆引导件,因此,能节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时。此外,由于只要将电缆引导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即可,因此,无需对电缆保持件、托架实施花费工时的加工,从而能提高辊单元的组装性。
此外,电缆引导件形成为使各电缆与托架分开,并构成为通过电缆保持件和托架来承受因各电缆的张力而施加的载荷。因而,为了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无需过度地提高电缆引导件自身的刚性。藉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并且能抑制辊单元的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电缆引导件配置在安装于上述电缆保持件的上述开放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安装于上述电缆保持件的上述封闭用电缆的另一端之间,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分别以在上述电缆引导件上交叉的状态被上述电缆引导件引导。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将两个电缆聚拢而与托架分开。因而,与使两个电缆分别单独地与托架分开的情况相比,能节省用于使两个电缆与托架分开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能自由转动地保持于上述电缆保持件。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提高各电缆的配线自由度。因而,例如,还能在将各电缆端的另一端暂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之后,通过绕转托架来使两个电缆交叉。因而,能使辊单元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电缆引导件包括:引导件主体,该引导件主体对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进行引导,并沿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的配线方向形成得较长;以及两个脚部,两个上述脚部从上述引导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两端向上述托架分别延伸。
如上所述,由于在电缆引导件设有两个脚部,因此,能利用这两个脚部来使施加于引导件主体的载荷分散。因而,无需将引导件主体的刚性提高到必要以上,其结果是,能使电缆引导件小型化。
此外,能通过脚部来抑制电缆引导件的松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电缆引导件的上述脚部包括防脱部,该防脱部被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与上述电缆保持件夹持,或者是被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与上述托架夹持。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通过防脱部来防止安装于电缆保持件的电缆引导件的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在上述引导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两端设有电缆导入部,该电缆导入部将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向上述引导件主体引导。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在对各电缆进行配线时,容易地将上述电缆向引导件主体引导。此外,由于通过设置电缆导入部来对各电缆的移位进行限制,因此,能防止在使辊单元动作时各电缆与电缆保持件发生刮蹭。因而,还能防止各电缆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电缆导入部设于上述引导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两端且上述引导件主体的短边方向两端,并且沿上述长边方向且向上述托架倾斜地延伸。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使电缆导入部可靠地夹在电缆保持件与各电缆之间。因而,还能可靠地防止各电缆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分别包括柱状的电缆边端,上述电缆保持件包括:电缆边端保持部,该电缆边端保持部配置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上述张力的一侧;以及电缆钩部,该电缆钩部配置于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上述电缆边端保持部相反的一侧,通过上述电缆边端保持部和上述电缆钩部来夹持各上述电缆边端的外周部。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使将各电缆的另一端安装于电缆保持件的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电缆钩部将两个侧壁沿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的配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配置,两个上述侧壁间的距离设定成能供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插通的距离,在上述两个侧壁上的、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上述张力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切口,该切口能供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从上述侧壁的板厚方向外侧向板厚方向内侧插通。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将各电缆的电缆边端容易地组装于电缆钩部。此外,在两个侧壁的、与各电缆的施加有张力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供电缆插通的切口,因此,能防止因上述切口而使电缆边端从电缆钩部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在上述电缆引导件形成有爪部,该爪部能与上述电缆钩部卡合。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将电缆引导件可靠地安装于电缆保持件。此外,能可靠地防止电缆引导件从电缆保持件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爪部形成为对上述切口和上述侧壁的内表面侧的上述切口的角部进行覆盖。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防止电缆在切口中发生刮擦而导致电缆损伤的情况。尤其,通过利用爪部来对电缆容易刮擦而损伤的侧壁的内表面侧的切口的角部(边缘)进行覆盖,从而能可靠地防止电缆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电缆引导件的上述脚部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一起保持于上述电缆保持件,在上述脚部设有防脱防止机构,该防脱防止机构防止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从上述脚部脱落。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防止各电缆的另一端从电缆保持件的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分别包括柱状的电缆边端,在上述电缆引导件的上述脚部形成有供上述电缆边端插入的插入孔,使上述脚部的上述插入孔的、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上述张力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起到上述防脱防止机构的作用。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使各电缆向电缆保持件的安装操作变得容易,同时能可靠地防止各电缆的另一端从电缆保持件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辊单元中,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通过上述电缆引导件,以比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更向上述导轨一侧偏置的形态进行配线。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使各电缆尽可能地靠近导轨。因而,能抑制在辊单元沿导轨滑动移动时,电缆的配线路径长度在上述滑动移动的中途发生变化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辊包括:水平辊,该水平辊的转轴沿着铅垂方向;以及垂直辊,该垂直辊的转轴沿着水平方向,上述电缆引导件配置于上述垂直辊与上述导轨之间。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将电缆引导件配置于辊单元的轨道上、即各电缆的配线路径上。因而,能防止对各电缆施加多余的力。
此外,能使各电缆有效地靠近导轨,因此,能可靠地抑制在辊单元沿导轨滑动移动时电缆的配线路径长度在上述滑动移动的中途发生变化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辊单元的基础上,上述垂直辊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与上述电缆保持件一体设置的支轴,上述电缆引导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上述支轴,上述电缆引导件形成为围绕上述垂直辊的周围且上述装拆方向一侧开口,在上述电缆引导件的与上述托架相反的一侧配线有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可靠地防止垂直辊与各电缆发生干涉,并能防止各电缆受到损伤。
此外,能抑制异物向垂直辊的侵入。因而,能抑制因异物引起的垂直辊的异声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中,包括:上述所记载的辊单元;以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上述开放用电缆和上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一端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提供一种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其能抑制在辊单元沿导轨滑动移动时电缆的配线路径长度在上述滑动移动的中途发生变化的情况。
此外,提供一种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其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能提高组装性,并且能抑制大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除了底座托架、电缆保持件之外,能仅成型电缆引导件,因此,能节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时。此外,由于只要将电缆引导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即可,因此,无需对电缆保持件、托架实施花费工时的加工,从而能提高辊单元的组装性。
此外,电缆引导件形成为使各电缆与托架分开,并构成为通过电缆保持件和托架来承受因各电缆的张力而施加的载荷。因而,为了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无需过度地提高电缆引导件自身的刚性。藉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并且能抑制辊单元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滑动门朝车辆主体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从上侧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单元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下侧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单元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引导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上侧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辊单元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下侧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辊单元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引导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从下侧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辊单元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A向视图。
图17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引导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缆引导件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辊单元的俯视图。
图20是从下侧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辊单元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22是从滑动门一侧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23是从中心导轨一侧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0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车辆)
图1是装载有本发明的滑动门自动开闭装置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滑动门朝车辆主体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车辆的地面一侧仅称为下侧,将车辆的顶板一侧仅称为上侧,将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仅称为前方,将行进方向后方仅称为后方等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车辆100的车辆主体101的侧部设有滑动门103,该滑动门103用于将车辆主体101的开口部102打开、关闭。该滑动门103以分别能自由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轨104、下轨105和中心轨106,其中,上述上轨104配置于开口部102的上侧,上述下轨105配置于开口部102的下侧,上述中心轨106配置于开口部10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处且配置于开口部102的后方侧。
如图2所示,中心轨106是直线状的直线部106a和弯曲部106b一体成型而成的构件,其中,上述直线部106a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述弯曲部106b相对于直线部106a向车室内侧弯曲形成。中心轨106以使弯曲部106b朝向前方侧的状态固定于车辆主体101。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上轨104和下轨105也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和相对于该直线部向车室内侧弯曲形成的弯曲部构成。
在滑动门103的后端部的、与中心轨106对应的部位处设有中心臂107。该中心臂107的前端经由辊单元1自由滑动地支承于中心轨106。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滑动门103的前方的上端部设有上臂,而在滑动门103的前方的下端部设有下臂。此外,上臂的前端经由辊单元能自由滑动地支承于上轨104。另一方面,下臂的前端经由辊单元能自由滑动地支承于下轨105。作为安装于上述上轨104及下轨105的辊单元,能采用与安装于中心轨106的辊单元1相同结构的构件。
在此,在车辆100装载有用于使滑动门103自动打开、关闭的滑动门自动关闭装置110。滑动门自动开闭装置110是所谓的电缆式的自动开闭装置。滑动门自动开闭装置110包括:驱动单元111,该驱动单元111配置于中心轨10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且配置于车辆主体101的内部;开放用电缆112,该开放用电缆112将驱动单元111与辊单元1的后部连接;以及封闭用电缆113,该封闭用电缆113将驱动单元111与辊单元1的前部连接。
此外,在中心轨106的后端设有开侧带轮114。另一方面,在中心轨106的前端设有关侧带轮115。此外,开放用电缆112以一端经由开侧带轮114连接于驱动单元111,另一端连接于辊单元1的方式遍及辊单元1和驱动单元111进行配线。另一方面,封闭用电缆113以一端经由关侧带轮115连接于驱动单元111,另一端连接于辊单元1的方式遍及辊单元1和驱动单元111进行配线。
驱动单元111包括电动机116、未图示的电缆驱动机构和控制装置117,该控制装置117用于进行电动机116的驱动控制。此外,通过使被控制装置117控制的电动机116正反旋转,从而使未图示的电缆驱动机构驱动,以牵引开放用电缆112和封闭用电缆113。藉此,滑动门103经由辊单元1沿各轨104~16滑动移动。接着,自动地进行滑动门103的开闭动作。
在此,若在滑动门103处于打开状态时牵引封闭用电缆113,则辊单元1会被引导至中心轨106的弯曲部106b,并且辊单元(均未图示)会被引导至上轨104和下轨105的弯曲部。此外,滑动门103被从车辆主体1的外侧倾斜地拉入车室内侧,然后与车辆主体101的侧面成为共面而被关闭。
(第一实施方式)
(辊单元)
图3是从上侧对辊单元1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从下侧对辊单元1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如图3、图4所示,辊单元1具有底座托架2,该底座托架2的一端安装于中心臂107的前端。底座托架2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构件,具有截面形成为大致L字状的底座主体3。底座主体3由纵壁3a和横壁3b构成,其中,上述纵壁3a沿上下方向延伸,上述横壁3b从上述纵壁3a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弯曲延伸。此外,以使纵壁3a朝向车辆主体101一侧、即中心轨106一侧的状态配置。
在底座主体3的横壁3b的一侧向上方弯曲延伸有立起壁4,另外,在上述立起壁4的上端以与横壁3b平行且相对的方式弯曲延伸有舌片部5。由上述横壁3b、立起壁4和舌片部5,构成截面呈大致コ字状的容纳部6,在此收纳有从滑动门103延伸的中心臂107。
此外,在横壁3b和舌片部5上形成有插通孔8,该插通孔8能供未图示的轴沿上下方向插入。此外,底座托架2和中心臂107经由未图示的轴连接。即,底座托架2采用能以轴7为中心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中心臂107。
另一方面,在纵壁3a的上端的宽度方向两端,朝向中心轨106一侧(图3的靠近纸面侧)、即车辆主体101一侧(参照图2)弯曲延伸有辊安装座9a、9b。在各辊安装座9a、9b分别设有收纳于中心轨106的水平辊10a、10b。各水平辊10a、10b分别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轴20a、20b,该支轴20a、20b从辊安装座9a、9b向上侧突出设置。此外,在底座主体3的纵壁3a的辊安装座9a、9b的下侧设有电缆保持件11。
(电缆保持件)
图5是电缆保持件11的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电缆保持件11是用于将圆柱状的电缆边端112a和圆柱状的电缆边端113a固定于辊单元1的构件,其中,上述电缆边端112a设于开放用电缆112的另一端,上述电缆边端113a设于封闭用电缆113的另一端。电缆保持件11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过焊接等而与底座托架2一体化。
电缆保持件11具有保持件底座12,该保持件底座12沿底座托架2的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保持件底座12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并由底壁12a和两个侧壁12b构成,其中,上述底壁12a与底座托架2相接,两个上述侧壁12b从底壁12a的短边方向两侧立起形成。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的长边方向仅称作长边方向,将底壁12a的短边方向仅称作短边方向来进行说明。
底壁12a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形成向上下方向稍许隆起形成的底座扩大部31。在上述底座扩大部31形成有在壁厚方向上贯穿的大致长圆形状的通孔32。
此外,各侧壁12b的、与底座扩大部31对应的位置被较大地切开,且上述侧壁12b的被切开的部位和底座扩大部31设为垂直辊配置部33。
如图3、图4中详细所示,在垂直辊配置部33设有垂直辊21,该垂直辊21收纳于中心轨106。垂直辊21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轴21a。上述支轴21a以从保持件底座12的底壁12a向中心轨106一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即,支轴21a的基端经由形成于保持件底座12的底壁12a的通孔32而固定于底座托架2。
这样,设于辊单元1的水平辊10a、10b的支轴20a、20b与垂直辊21的支轴21a设置成相互大致正交。即,水平辊10a、10b在对辊单元1的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同时,在中心轨106内滚动。另一方面,垂直辊21承受施加于辊单元1的载荷,并在将该载荷传递至中心轨106的同时,在中心轨106内滚动。
如图3~图5所示,长边方向两端侧的侧壁12b的高度H1设定成与垂直辊21的中心轨106一侧的端面的高度大致相同。此外,电缆保持件11的在短边方向上相对的侧壁12b间的宽度W4(参照图5)设定为能供各电缆112、113插通的宽度。此外,长边方向两端侧的侧壁12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俯视观察时呈大致C字状,并由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构成,其中,上述电缆边端保持部34分别位于长边方向中央侧,上述电缆钩部35位于长边方向两端侧。
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的相互在长边方向上相对的侧面形成为圆弧状。此外,电缆边端保持部34的前端部34a和电缆钩部35的前端部35a呈朝向相互在长边方向上相对的方向突出的形状。
因而,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协动,以在侧壁12b中央的大部分形成电缆边端插入孔36,该电缆边端插入孔36供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此外,电缆边端保持部34的前端部与电缆钩部35的前端部间形成有切口37。此外,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缆保持件11安装有电缆引导件40。
(电缆引导件)
图6是电缆引导件40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电缆引导件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3、图4、图6、图7所示,电缆引导件40是用于对固定于电缆保持件11的各电缆112、113各自的电缆边端112a、113a一侧的配线方向进行引导的构件。电缆引导件40由树脂或金属形成,具有以沿电缆保持件11的长边方向较长的方式形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引导件主体41。
引导件主体41的短边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设定成与电缆保持件11的短边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大致相同。此外,引导件主体4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1设定成与两个电缆边端保持部34的前端部34a间的长度L2大致相同,其中,两个上述电缆边端保持部34配置于电缆保持件11的长边方向两侧。
此外,如图3、图4详细所示,以跨及配置于长边方向两侧的两个电缆边端保持部34的中心轨106一侧的端部间的方式载置有引导件主体41。即,引导件主体41成为从中心轨106一侧覆盖垂直辊21的状态。
在引导件主体41的垂直辊21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部41a,该凹部41a用于避免与该垂直辊21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在引导件主体41的中心轨106一侧沿长边方向形成有引导槽42。引导槽42的底面由在长边方向上连续的、平滑的面形成,并且与在电缆保持件11的短边方向上相对的侧壁12b间的间隙连通。在这种引导槽42中布线有各电缆112、113。因而,能不对各电缆112、113施加负担地进行配线,从而各电缆112、113在配线时不会被切割。
在引导件主体41的长边方向两端一体成型有分别向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一侧突出的脚部43。脚部43的壁厚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设定成与电缆保持件11的侧壁12b间的宽度W4大致相同,或是比电缆保持件11的侧壁12b间的宽度W4稍小。此外,各脚部43被插入到电缆保持件11的侧壁12b间,且各脚部43的前端与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抵接。在各脚部43的长边方向两端侧的侧面以与电缆保持件11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圆弧面43a。上述圆弧面43a也构成电缆边端插入孔36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在将电缆引导件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的状态下,在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插入有套环44。接着,各电缆边端112a、113a隔着上述套环44被插入。换言之,隔着套环44,通过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来夹持电缆边端112a、113a。
套环44是由树脂形成为圆筒状的构件。套环44在轴向一端形成有凸缘部44a。此外,在套环44的轴向另一端形成有未图示的爪部。此外,从套环44的爪部一侧将上述套环44插入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于是,套环44发生弹性变形,在贯穿电缆边端插入孔36时,爪部与电缆边端插入孔36的周缘部卡合。即,套环44通过凸缘部44a和未图示的爪部而配合固定于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
此外,在套环44的周壁沿轴向形成有切口44b。另一方面,在电缆保持件11的电缆边端保持部34与电缆钩部35间形成有切口37。因而,在隔着套环44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时,各电缆112、113不会与电缆保持件11的侧壁12b及套环44碰撞而造成阻碍。
在此,在将各电缆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时,最初,分别将规定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位于与对应的电缆112、113的拉出方向相反一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
即,在图4中,开放用电缆112朝左方被拉出,上述开放用电缆112的电缆边端112a被插入到两个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右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
另一方面,在图4中,封闭用电缆113朝右方被拉出,上述封闭用电缆113的电缆边端113a被插入到两个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左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
在将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状态下,各电缆112、113a位于电缆保持件11的短边方向中央处、即在电缆保持件11的短边方向上相对的侧壁12b间的间隙处。此外,从各电缆边端112a、113a拉出的各电缆112、113以在电缆引导件40上交叉的形态收纳于引导槽42中。
在此,在电缆引导件40的脚部43形成有圆弧面43a,因此,当在将电缆引导件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的状态下,将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时,脚部43的前端处于被电缆边端112a、113a和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夹持的状态。藉此,能防止电缆引导件40从电缆保持件11脱落的情况。即,电缆引导件40的脚部43的前端起到防脱部43b的作用,该防脱部43b防止电缆引导件40从电缆保持件11脱落。
(辊单元的组装方法和辊单元的作用)
接着,对辊单元1的组装方法和辊单元1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预先将水平辊10a、10b和垂直辊21组装于底座托架2。然后,将电缆引导件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将套环44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此时,使形成于套环44的切口44b的位置与电缆保持件11的切口37的位置对齐,并将套环44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
接着,将各电缆112、113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
此时,首先,将底座托架2设为与常规的定向上下颠倒的方向。接着,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位于对应的电缆112、113的拉出方向一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然后,通过将底座托架2绕转到常规的定向,从而使各电缆112、113在电缆引导件40上处于交叉的状态,并被收纳于电缆引导件40的引导槽42中。
即,在图4中,开放用电缆112朝左方被拉出,上述开放用电缆112的电缆边端112a处于被插入到两个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右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4中,封闭用电缆113朝右方被拉出,上述封闭用电缆113的电缆边端113a处于被插入到两个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左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状态。此外,从各电缆边端112a、113a拉出的各电缆112、113以在电缆引导件40上交叉的形态收纳于引导槽42中。
在此,在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的状态下,各电缆边端112a、113a能相对于电缆边端插入孔36自由转动。因而,在将底座托架2绕转到常规的定向时,电缆边端112a、113a发生转动,从而能在各电缆112、113不发生缠绕的情况下容易地交叉。
此外,各电缆112、113的长度以底座托架2在常规的定向(各电缆112、113在电缆引导件40上交叉的状态)下确定尺寸。因而,在将电缆边端112a、113a分别插入到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时(底座托架2的定向处于上下颠倒的方向时),各电缆112、113处于松弛的状态。因而,能在未对各电缆112、1113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分别将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各电缆边端插入孔36中。藉此,能容易地进行上述电缆边端112a、113a的插入操作。
在将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并将底座托架2的定向设为常规的定向之后,将辊单元1安装于中心轨106。藉此,完成辊单元1的组装。
在此,收纳于电缆引导件40的引导槽42的部位的电缆112、113与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相比,向与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开的方向错开。换言之,收纳于电缆引导件40的引导槽42的部位的电缆112、113以与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相比更向中心轨106一侧偏置的形态进行布线。
因而,当向各电缆112、113施加张力时,朝向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一侧的按压力会作用于引导件主体41。上述按压力分散于脚部43,接着,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按压力。
此外,收纳于电缆引导件40的引导槽42的部位的电缆112、113以与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相比向中心轨106一侧偏置的形态进行布线。因而,能使各电缆112、113尽可能地靠近上述中心轨106。
此外,由于各电缆112、113在电缆引导件40上交叉,因此,当向各电缆112、113施加张力时,各电缆边端112a、113a会对电缆边端保持部34进行按压。即,电缆边端保持部34通过将在长边方向上与电缆钩部35相对的侧面形成为圆弧状,从而承受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载荷,并对上述电缆边端112a、113a进行保持。另一方面,电缆钩部35以防止电缆边端112a、113a从电缆边端保持部34脱落的方式起作用。
这样,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能装拆的方式将电缆引导件40设于电缆保持件11。因而,除了底座托架2及电缆保持件11之外,能仅成型电缆引导件40,因此,能节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时。此外,由于仅将电缆引导件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即可,因此,能无需对电缆保持件11、底座托架2实施花费工时的加工。
此外,电缆引导件40构成为使各电缆112、113的位置与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相比,更向与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开的方向错开。即,电缆引导件40使各电缆112、113的位置与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相比更朝中心轨106一侧偏置。因而,即使在中心轨106由直线部106a和弯曲部106b构成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辊单元1的滑动位置来抑制各电缆112、113的配线路径长度发生变化。
此外,电缆引导件40使各电缆112、113从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分开(上推),因此,在向各电缆112、113施加张力时,因该张力而使电缆引导件40受到按压。此外,施加于上述电缆引导件40的按压力由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
即,构成为使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施加于电缆引导件40的载荷。因而,为了提高电缆引导件40对各电缆112、113的保持刚性,无需过度地提高电缆引导件40自身的刚性。藉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提高电缆引导件40对各电缆112、113的保持刚性,并且能抑制辊单元1的大型化。
此外,电缆引导件40由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引导件主体41和突出形成于上述引导件主体41的长边方向两端的脚部43构成。因而,能通过脚部43来分散因各电缆112、113的张力而施加于引导件主体41的载荷。藉此,无需将引导件主体41的刚性提高到必要以上,其结果是,能使电缆引导件40小型化。
此外,能通过脚部43来抑制电缆引导件40的松动。
此外,在电缆引导件40的脚部43形成构成电缆边端插入孔36的一部分的圆弧面43a,并使脚部43的前端夹持在电缆边端112a、113a与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之间。藉此,使电缆引导件40的脚部43的前端起到防脱部43b的作用,该防脱部43b防止电缆引导件40从电缆保持件11脱落。因而,能防止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的电缆引导件40的脱落。
此外,各电缆112、113以在电缆引导件40上交叉的方式配线。因而,能使用一个电缆引导件40,使两个电缆112、113缠绕并与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开。藉此,与分别使两个电缆112、113单独地与底座托架2分开的情况相比,能节省空间。
此外,分别将圆柱状的电缆边端112a、113a设于各电缆112、113的另一端,并经由上述电缆边端112a、113a使电缆保持件11与各电缆112、113连接。因而,上述电缆边端112a、113a会相对于电缆保持件11绕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轴自由转动。
因而,在组装辊单元1时,能暂时将底座托架2的定向设为与常规的定向上下颠倒的方向,并在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组装于上述底座托架2之后,将底座托架2绕转而成为常规的定向。这样,绕转底座托架2也能防止各电缆112、113发生缠绕。藉此,在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组装于电缆保持件11时,能预先使各电缆112、113挠曲,并能使辊单元1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电缆保持件11的侧壁12b由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构成。此外,电缆边端保持部34承受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载荷,并对上述电缆边端112a、113a进行保持。另一方面,位于与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载荷施加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电缆钩部35以防止电缆边端112a、113a从电缆边端保持部34脱落的方式起作用。
这样,通过在侧壁12b上按作用划分以形成电缆边端保持部34和电缆钩部35,从而能使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的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电缆引导件40形成为上述电缆引导件40的引导件主体41从中心轨106一侧覆盖垂直辊21。即,电缆引导件40的引导件主体41配置在垂直辊21与中心轨106之间。
因而,能将电缆引导件40配置于辊单元1的轨道上、即各电缆112、113的配线路径上。其结果是,能防止多余的力施加于各电缆112、113。此外,能使各电缆112、113有效地接近于中心轨106,因此,能可靠地抑制各电缆112、113的配线路径长度因辊单元1的滑动位置而发生变化。
(第二实施方式)
(辊单元)
接着,根据图8~图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标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亦是如此)。
图8是从上侧对辊单元201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3对应。图9是从下侧对辊单元201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4对应。图10是电缆保持件211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5对应。图11是电缆保持件240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6对应。图12是表示将电缆引导件2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211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7对应。
如图8~图12所示,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11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211的形状不同这一点;以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0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240的形状不同这一点。
(电缆保持件)
如图8~图10所示,电缆保持件211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过焊接等而与底座托架2一体化。
电缆保持件211具有保持件底座212,该保持件底座212沿底座托架2的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保持件底座212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并由底壁212a和两个侧壁212b构成,其中,上述底壁212a与底座托架2相接,两个上述侧壁212b从底壁212a的短边方向两侧立起形成。
在此,侧壁212b不像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包括电缆钩部35,仅包括电缆边端保持部34。在电缆边端保持部34形成有圆弧面34b,该圆弧面34b相当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边端插入孔36的一部分。
(电缆引导件)
如图8、图9、图11、图12所示,电缆引导件240由树脂形成,一体成型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引导件主体241和脚部243,其中,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上述引导件主体241以沿电缆保持件211的长边方向较长的方式形成,上述脚部243从引导件主体241的长边方向两端突出。引导件主体241的短边方向(图11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5设定成与电缆保持件211的短边方向(图1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大致相同。
在此,脚部243一体成型有脚部主体251和防脱防止机构252,其中,上述脚部主体251配置于两个脚部243相互相对的一侧,上述防脱防止机构252配置于与相互相对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脚部主体251相当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脚部43。即,当将电缆引导件2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211时,处于脚部主体251被插入到电缆保持件211的侧壁212b之间(电缆边端保持部34之间)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比电缆保持件211的侧壁212b更靠长边方向外侧,配置有防脱防止机构252。
防脱防止机构252的壁厚方向的宽度W6设定成与引导件主体241的短边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5相同。此外,防脱防止机构252比脚部主体251更向车外侧(底座托架2一侧)突出形成。防脱防止机构252距脚部主体251的突出高度H1设定成与保持件底座212的底壁212a的壁厚T1大致相同。即,若将电缆引导件2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211,则防脱防止机构252的前端与底座支架2抵接。
在脚部243的中央部、即脚部主体251与防脱防止机构252的边界部处,形成有电缆边端插入孔236。在将电缆引导件2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211的状态下,电缆边端插入孔236形成为其内周缘沿电缆边端保持部34的圆弧面34b。
此外,在防脱防止机构252的与引导件主体241的引导槽42对应的部位处形成有辅助槽242。辅助槽242形成为与引导槽42相连,且与引导槽42相反的一侧与电缆边端插入孔236相连。此外,辅助槽242向电缆保持件211的底壁12a一侧(图11的车外侧)延伸设置,并从脚部243的前端的稍微紧前向下侧弯曲形成。因而,如图9详细所示,在脚部243下侧的面形成有切口253,该切口253从电缆边端插入孔236向斜外侧延伸。
(辊单元的组装方法和辊单元的作用)
接着,对辊单元201的组装方法和辊单元201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将水平辊10a、10b和垂直辊21预先组装于底座托架2这一点上,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相同的。
首先,将电缆引导件2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211,将套环44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236中。此时,将形成于套环44的切口44b的位置与电缆保持件211的切口253的位置对齐,并将套环44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236中。
接着,将各电缆112、113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236中。此时,从电缆保持件211的切口253一侧,并且以使各电缆112、113穿过上述切口253的方式将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
此外,在将各电缆112、113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236时,首先将底座托架2设为与常规的定向上下颠倒的方向。接着,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位于对应的电缆112、113的拉出方向一侧的电缆边端插入孔236中。然后,通过将底座托架2绕转到常规的定向,从而成为使各电缆112、113在电缆引导件240上交叉的状态,并收纳于电缆引导件240的引导槽42中。
在将各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到电缆边端插入孔236中的状态下,各电缆边端112a、113a能相对于电缆边端插入孔236自由转动。因而,在将底座托架2绕转到常规的方向时,电缆112a、113a转动。
此外,在电缆保持件211的防脱防止机构252形成有与引导件主体241的引导槽42连通的辅助槽242。因而,能将穿过切口253的各电缆112、113卷绕于引导槽42。藉此,能使各电缆112、113在不发生缠绕的情况下容易地交叉。
在将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于电缆保持件211,并将底座托架2的定向设为常规的定向之后,将辊单元201安装于中心轨106。藉此,完成辊单元1的安装。
在此,收纳于电缆引导件240的引导槽42的部位的电缆112、113与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相比,更向与电缆保持件2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开的方向错开。换言之,收纳于电缆引导件240的引导槽42的部位的电缆112、113以比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更向中心轨106一侧偏置的形式进行配线。
因而,当向各电缆112、113施加张力时,朝向电缆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一侧的按压力会作用于引导件主体41。上述按压力分散于脚部243,而且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按压力。
此外,收纳于电缆引导件240的引导槽42的部位的电缆112、113以比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的位置更向中心轨106一侧偏置的形式进行配线,因此,能使各电缆112、113尽可能地靠近上述中心轨106。
此外,各电缆112、113在电缆引导件40上交叉,因此,当向各电缆112、113施加张力时,各电缆边端112a、113a会对电缆边端保持部34进行按压。即,电缆边端保持部34通过将在长边方向上与电缆钩部35相对的侧面形成为圆弧状,从而承受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载荷,并对上述电缆边端112a、113a进行保持。
在此,电缆引导件240的脚部243由脚部主体251和防脱防止机构252形成,其中,在上述脚部243的中央部、即脚部主体251与防脱防止机构252的边界部处,形成有电缆边端插入孔236。此外,在上述电缆边端插入孔236中插入有电缆边端112a、113a,因此,脚部主体251一侧成为施加于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载荷的方向。上述载荷由电缆保持件211的线端部保持部34承受,因此,脚部主体251以防止电缆引导件240从电缆保持件211脱落的方式起作用。
另一方面,位于与施加于电缆边端112a、113a的载荷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防脱防止机构252以防止电缆边端112a、113a从脚部主体251脱落的方式起作用。这样,通过电缆保持件211的电缆边端保持部34、电缆引导件240的脚部主体251、防脱防止机构252和电缆边端112a、113a分别协作,从而实现一体化。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电缆保持件211的侧壁212b仅形成电缆边端保持部34,而没有形成电缆钩部35。另一方面,由脚部主体251和防脱防止机构252构成电缆引导件240的脚部243,并使防脱防止机构252具有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钩部35的作用。
因而,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能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由脚部主体251和防脱防止机构252构成脚部243,从而能在抑制辊单元201的大型化的同时,提高电缆引导件240的刚性。
(第三实施方式)
(辊单元)
接着,根据图13~图1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3是从下侧对辊单元301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4对应。
如图13所示,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11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311的形状不同这一点;以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0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340的形状不同这一点。
(电缆保持件)
图14是电缆保持件311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5对应。
如图13、图14所示,电缆保持件311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过焊接等而与底座托架2一体化。
电缆保持件311具有保持件底座312,该保持件底座312沿底座托架2的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保持件底座312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并由底壁312a和两个侧壁312b构成,其中,上述底壁312a与底座托架2相接,两个上述侧壁312b从底壁312a的短边方向两侧立起形成。
由于底壁312a的形状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底壁12a相同,因此,标注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底壁12a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另一方面,长边方向两端侧的侧壁312b的形状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形状不同。以下,对侧壁312b的形状进行具体说明。
侧壁312b的高度H2设定成与垂直辊21的中心轨106一侧的端面的高度大致相同。此外,侧壁312b以在上下方向俯视观察时长边方向外侧开口的方式形成为大致C字状。此外,侧壁312b分别由电缆边端保持部334和电缆钩部335构成,其中,上述电缆边端保持部334位于长边方向中央侧,上述电缆钩部335位于长边方向两端侧。
在各侧壁312b中的、构成电缆钩部335的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切口337。藉此,电缆边端保持部334和电缆钩部335整体呈大致C字状。此外,各电缆112、113经由电缆钩部335的切口337从各侧壁312b的上下方向外侧插入到内侧。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缆保持件311安装有电缆引导件340。
(电缆引导件)
图15是电缆引导件340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的A向视图。图17是表示将电缆引导件3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311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与前述的图7对应。
如图15、图16所示,电缆引导件340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0相同。因而,对于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0相同形状的部位,标注与该电缆引导件40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另外,如图16详细所示,在形成于引导件主体41的引导槽42的长边方向两端形成有一根各电缆112、113程度的电缆槽42a。上述电缆槽42a形成于引导槽42的短边方向大致中央处。此外,电缆槽42a的短边方向的宽度W7设定成两根各电缆112、113程度的宽度。由于形成有电缆槽42a,因此,被引导至引导槽42的各电缆112、113不会在引导槽42上错开。
在此,如图15、图1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340的引导件主体41的长边方向两端且引导件主体41的短边方向两端一体成型有电缆导入部345。这一点是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0不同的一点。
电缆导入部345在沿引导件主体41的长边方向,且向底座主体3的纵壁3a倾斜地弯曲的同时延伸。换言之,电缆导入部345在沿比电缆钩部335的切口337更靠中心轨106一侧的形状倾斜地弯曲的同时延伸。此外,各电缆导入部345的前端的位置形成为与切口337的靠中心轨106一侧的内侧面337a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在各电缆导入部345的上下方向外侧的面形成有凹部346。凹部346形成为与电缆保持件311的侧壁312b的中心轨106一侧的形状对应。凹部346的上下方向的面346a形成为与脚部43的面成为共面。藉此,如图17详细所示,当将电缆引导件340安装于电缆保持件311时,会成为侧壁312b的中心轨106一侧的一半被插入到上述电缆引导件340的凹部346中的状态。
换言之,侧壁312b的中心轨106一侧的一半成为外周面与内侧面分别被电缆导入部345覆盖的状态,其中,侧壁312b各自的内侧面在上下方向上相对。
在此,在电缆导入部345的前端一体成型有爪部347,该爪部347能与电缆钩部335的切口337卡合。爪部347以从电缆导入部345的前端对切口337的中心轨106一侧的内侧面337a进行覆盖的方式延伸。藉此,切口337的内侧面337a和切口337的电缆导入部345一侧的角部(边缘)337b成为被电缆导入部345覆盖的状态。
这样,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340的引导件主体41的长边方向两端且引导件主体41的短边方向两端,一体成型有电缆导入部345。因而,在对各电缆112、113进行配线时,电缆引导部345成为引导件,从而能容易地将各电缆112、113引导至引导件主体41的引导槽42。
而且,电缆导入部345以对电缆保持件311的侧壁312b的靠中心轨106一侧的一半中的外周面与内侧面进行覆盖的方式延伸形成,其中,上述侧壁312b各自的内侧面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因而,通过设置电缆导入部345来对各电缆112、113的移位进行限制,因此,能防止在使辊单元301动作时各电缆112、113与电缆保持件311刮蹭的情况。因而,还能防止各电缆112、113的损伤。
此外,在各侧壁312b中的构成电缆钩部335的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切口337。换言之,在各侧壁312b的、与各电缆112、113的施加张力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切口337。因而,在辊单元301动作时,能防止各电缆112、113经由切口337脱开。也就是说,各电缆112、113朝与切口337相反的一侧被拉伸,因此,各电缆112、113不会靠近切口337一侧。因而,能防止各电缆112、113从切口337脱落的情况。
此外,在电缆导入部345的前端一体成型有爪部347,该爪部347能与电缆钩部335的切口337卡合。因而,能将电缆引导件340可靠地安装于电缆保持件311。此外,还能防止电缆引导件340从电缆保持件311脱落。
此外,爪部347以从电缆导入部345的前端对切口337的靠中心轨106一侧的内侧面337a进行覆盖的方式延伸。藉此,切口337的内侧面337a和切口337的电缆导入部345一侧的角部(边缘)337b成为被电缆导入部345覆盖的状态。因而,能防止各电缆112、113在切口337处发生刮擦而使各电缆112、113损伤的情况。
尤其,各电缆112、113容易与切口337的电缆导入部345一侧的角部337b刮擦而损伤。通过利用爪部347对这种电缆导入部345一侧的角部337b进行覆盖,从而能可靠地防止各电缆112、113的损伤。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着,根据图18、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8是从中心轨106一侧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缆引导件340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其与前述的图16对应。图19是从中心轨106一侧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辊单元301进行观察的俯视图。
如图18、图19所示,形成于变形例的电缆引导件340的引导槽42的电缆槽42a并非形成于引导槽42的短边方向大致中央处,而是靠引导槽42的短边方向一侧形成。
因而,如图19所示,各电缆112、113以在引导槽42内规整地排列的状态进行配线。藉此,电缆112、113彼此不会发生缠绕或刮擦,从而能防止电缆112、113的损伤。此外,还能防止因电缆112、113彼此刮擦而产生的异声。
(第四实施方式)
(辊单元)
接着,根据图20~图23,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0是从下侧对辊单元401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如图20所示,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11的形状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411的形状不同这一点;以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0的形状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缆引导件440的形状不同这一点。
(电缆保持件)
图21是电缆保持件411的立体图。
如图20、图21所示,电缆保持件411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过焊接等而与底座托架2一体化。电缆保持件411具有保持件底座412,该保持件底座412沿底座托架2的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
保持件底座412的中央的大部分并非像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底座12那样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而是形成为平坦的板状。在上述平坦的板状的部位以向上下方向稍许隆起的方式形成有底座扩大部431。此外,在上述底座扩大部431形成有在壁厚方向上贯穿的大致长圆形状的通孔32。
在底座扩大部431设有垂直辊21。上述垂直辊21的结构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垂直辊21相同。因而,电缆保持件411和供垂直辊21枢轴支撑的支轴21a经由底座扩大部431的通孔32而一体化。此外,以底座扩大部431形成为平坦的板状的程度,在上述底座扩大部431与垂直轴21之间形成有间隙K。
在保持件底座412的长边方向两端且短边方向两侧分别立起设置有第一侧壁412a、第二侧壁412b。各侧壁412a、412b的高度H3设定成与垂直辊21的中心轨106一侧的端面的高度大致相同。此外,在电缆保持件411的短边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412a与第二侧壁412b间的宽度W8设定为能供各电缆112、113插通的宽度。
两个侧壁412a、412b中的配置于上侧的第一侧壁412a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此外,在第一侧壁412a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电缆边端插入孔436,该电缆边端插入孔436能供电缆边端112a、113a插入。此外,第一侧壁412a以电缆边端插入孔436为中心,长边方向中央侧起到电缆边端保持部434a的作用。而长边方向两端侧起到电缆钩部435a的作用。
两个侧壁412a、412b中的、配置于下侧的第二侧壁412b形成为在沿上下方向俯视观察时呈大致C字状。第二侧壁412b由电缆边端保持部434b和电缆钩部435构成,其中,上述电缆边端保持部434b位于长边方向中央侧,上述电缆钩部335位于长边方向两端侧。
电缆边端保持部434b和电缆钩部435b整体呈大致C字状,因此,在第二侧壁412b中的、构成电缆钩部435b的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切口437。各电缆112、113经由上述切口437从第二侧壁412b的上下方向外侧插入到内侧。此外,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缆保持件411安装有电缆引导件440。
(电缆引导件)
图22是从滑动门103一侧对电缆引导件440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图23是从中心轨106一侧对电缆引导件440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图24是图20的B向视图。
如图20、图22~图24所示,电缆引导件440形成为围绕垂直辊21的周围,且形成为在下侧具有开口部440a。
在电缆引导件440的滑动门103一侧的壁面440b以向下侧突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一对凸部450a、450b。上述一对凸部450a、450b间的宽度W9设定为与支轴21a的轴径大致相同或是稍许大于支轴21a的轴径的程度。此外,一对凸部450a、450b的车内外方向的厚度T2设定成比电缆保持件411的底座扩大部431与垂直辊21间的间隙K稍小的程度。
因而,电缆引导件440以一对凸部450a、450b夹持在电缆保持件411的底座扩大部431与垂直辊21之间的形态且以一对凸部450a、450b在径向上夹住支轴21a的形态被安装。
此外,在一对凸部450a、450b的前端分别一体成型有舌片部451a、451b。各舌片部451a、451b以向相互相对的一侧且沿支轴21a的周围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各舌片部451a、451b的前端间的宽度W10设定成比支轴21a的轴径小。
在此,各舌片部451a、451b分别以能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因而,即使各舌片部451a、451b的前端间的宽度W10设定得比支轴21a的轴径小,在将各舌片部451a、451b按压于支轴21a时,各舌片部451a、451b也会发生弹性变形。即,电缆引导件440能相对于支轴21a(与支轴21a一体化后的电缆保持件411)装拆,且配合固定于支轴21a。
此外,电缆引导件440的与各凸部450a、450b相反一侧的壁面440c整体向下侧延伸设置。在上述延伸设置的部位的中心轨106一侧的外表面,沿电缆保持件411的长边方向形成有引导槽442。引导槽442并排配置有两条电缆槽443a、443b,两条上述电缆槽443a、443b以与各电缆112、113的直径对应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壁面440c的长边方向两端侧,以向底座托架2一侧倾斜的方式形成有锥形部444。更详细而言,锥形部444形成为沿将上述锥形部444的顶点444P与各电缆112、113的电缆边端112a、113a的中心P1连接的直线TL。
此外,在电缆引导件440的开口部440a一端的、两个壁面440b、440c之间,延伸形成有一对侧壁452a、452b。藉此,垂直辊21的除了下侧的一部分的大半被电缆引导件440覆盖。
因而,根据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能通过电缆引导件440可靠地防止垂直辊21与各电缆112、113发生干涉的情况,并能防止各电缆112、113损伤的情况。此外,能抑制异物从外部向垂直辊21的侵入。因而,能抑制因异物引起的垂直辊21的异声的产生。
此外,在电缆引导件440的壁面440c形成有锥形部444。因而,在电缆引导件440的引导槽442平滑地配置有各电缆112、113。也就是说,能抑制各电缆112、113过度地折曲。因而,能防止各电缆112、113的损伤。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各结构组合来构成辊单元。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各电缆112、113在电缆引导件40、240上交叉,并使这些电缆112、113聚拢到一起,通过电缆引导件40使这些电缆向中心轨106一侧偏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针对每根电缆112、113设置电缆引导件,并使电缆112、113分别单独地偏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各电缆112、113不交叉,而是原样地将各电缆112、113朝向各自的拉伸方向拉出。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电缆保持件11、21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至少具有保持件底座12、212的侧壁12b即可。在不具有底壁12a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焊接等将侧壁12b直接接合于底座托架2。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构成为通过底座托架2和电缆边端112a、113a来夹持电缆引导件40、240的脚部43、243(脚部主体251)的前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圆柱状的电缆边端112a设于开放用电缆112的另一端,将圆柱状的电缆边端113a设于封闭用电缆113的另一端,并将这些电缆边端112a、113a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2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电缆边端112a、113a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柱状,只要构成为各电缆112、113的另一端能自由转动地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211即可。例如,也可以经由代替圆柱状的球状的电缆边端,将各电缆112、113的另一端安装于电缆保持件11、21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辊单元,由于除了底座托架、电缆保持件之外,能仅成型电缆引导件,因此,能节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时。此外,由于只要将电缆引导件安装于电缆保持件即可,因此,无需对电缆保持件、托架实施花费工时的加工,从而能提高辊单元的组装性。
此外,电缆引导件形成为使各电缆与托架分开,并构成为通过电缆保持件和托架来承受因各电缆的张力施加的载荷。因而,为了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无需过度地提高电缆引导件自身的刚性。藉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提高电缆引导件对电缆的保持刚性,并且能抑制辊单元的大型化。
(符号说明)
1、201、301、401……辊单元;
2……底座托架(托架);
10a、10b……水平辊;
11、211、311、411……电缆保持件;
12b、212b、312b……侧壁;
21……垂直辊;
34、334……电缆边端保持部;
35、335……电缆钩部;
236……电缆边端插入孔(插入孔);
40、240、340、440……电缆引导件;
41……引导件主体;
43、243……脚部;
43b……防脱部;
101……车辆主体;
103……滑动门;
106……中心轨(导轨);
110……滑动门自动开闭装置(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111……驱动单元(驱动装置);
112……开放用电缆;
112a、113a……电缆边端;
113……封闭用电缆;
251……脚部主体;
252……防脱防止机构;
337、437……切口;
337b……角部;
345……电缆导入部;
347……爪部;
412a……第一侧壁(侧壁);
412b……第二侧壁(侧壁);
440a……开口部。

Claims (17)

1.一种辊单元,所述辊单元将滑动门支承成能沿设于车辆主体的导轨滑动,并且使一端与用于使所述滑动门自动打开、关闭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开放用电缆和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辊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该托架以跨及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动门的方式设置,并在与所述车辆主体相反一侧的端部处对所述滑动门进行支承;
辊,该辊设于所述托架的所述滑动门一侧的端部,并在所述导轨内滚动;
电缆保持件,该电缆保持件与所述托架一体地设于所述托架的所述滑动门一侧的端部,并对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进行保持;以及
电缆引导件,该电缆引导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所述电缆保持件,并对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进行引导,
所述电缆引导件以使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与所述托架分开的方式形成,
所述辊单元构成为通过所述电缆保持件和所述托架来承受因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的张力而施加于所述电缆引导件的载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引导件配置在安装于所述电缆保持件的所述开放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安装于所述电缆保持件的所述封闭用电缆的另一端之间,
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分别以在所述电缆引导件上交叉的状态被所述电缆引导件引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能自由转动地保持于所述电缆保持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引导件包括:
引导件主体,该引导件主体对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进行引导,并沿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的配线方向形成得较长;以及
两个脚部,两个所述脚部从所述引导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两端向所述托架分别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引导件的所述脚部包括防脱部,该防脱部被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缆保持件夹持,或者是被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夹持。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两端设有电缆导入部,该电缆导入部将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向所述引导件主体引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导入部设于所述引导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两端且所述引导件主体的短边方向两端,并且沿所述长边方向且向所述托架倾斜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分别包括柱状的电缆边端,
所述电缆保持件包括:
电缆边端保持部,该电缆边端保持部配置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所述张力的一侧;以及
电缆钩部,该电缆钩部配置于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所述电缆边端保持部相反的一侧,
通过所述电缆边端保持部和所述电缆钩部来夹持各所述电缆边端的外周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钩部将两个侧壁沿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的配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配置,
两个所述侧壁间的距离设定成能供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插通的距离,
在两个所述侧壁上的、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所述张力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切口,该切口能供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从所述侧壁的板厚方向外侧向板厚方向内侧插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缆引导件上形成有爪部,该爪部能与所述电缆钩部卡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部形成为对所述切口和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侧的所述切口的角部进行覆盖。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引导件的所述脚部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一起保持于所述电缆保持件,
在所述脚部设有防脱防止机构,该防脱防止机构防止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从所述脚部脱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分别包括柱状的电缆边端,
在所述电缆引导件的所述脚部形成有供所述电缆边端插入的插入孔,
使所述脚部的所述插入孔的、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所述张力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起到所述防脱防止机构的作用。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通过所述电缆引导件,以比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另一端更向所述导轨一侧偏置的形态进行配线。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包括:
水平辊,该水平辊的转轴沿着铅垂方向;以及
垂直辊,该垂直辊的转轴沿着水平方向,
所述电缆引导件配置于所述垂直辊与所述导轨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辊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与所述电缆保持件一体设置的支轴,
所述电缆引导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所述支轴,
所述电缆引导件形成为围绕所述垂直辊的周围且所述装拆方向一侧开口,
在所述电缆引导件的与所述托架相反的一侧配线有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
17.一种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单元;以及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开放用电缆和所述封闭用电缆各自的一端连接。
CN201680008235.2A 2015-02-04 2016-01-21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8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0267 2015-02-04
JP2015020267 2015-02-04
PCT/JP2016/051669 WO2016125590A1 (ja) 2015-02-04 2016-01-21 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開閉体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448A true CN107208448A (zh) 2017-09-26
CN107208448B CN107208448B (zh) 2018-11-02

Family

ID=5656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82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8448B (zh) 2015-02-04 2016-01-21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3288B2 (zh)
JP (1) JP6335339B2 (zh)
CN (1) CN107208448B (zh)
WO (1) WO201612559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703A (zh) * 2019-09-24 2019-12-20 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 摆臂式滑移门机构和应用其的移动机械
CN113276642A (zh) * 2021-06-29 2021-08-2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拉索安装结构、汽车和汽车滑门拉索的安装方法
CN114635618A (zh) * 2020-12-15 2022-06-17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有带快速连接式联接装置的线缆系统的动力滑动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5919B2 (ja) * 2017-04-10 2021-01-20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開閉体駆動装置
JP6887884B2 (ja) * 2017-06-02 2021-06-16 株式会社ミツバ 車両用開閉装置
WO2022150022A1 (en) * 2021-01-06 2022-07-14 Çeli̇kform Gestamp Otomoti̇v A. Ş. A pre- assembled roller for sliding door systems
CN114215441A (zh) * 2021-12-17 2022-03-22 中山市福瑞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淋浴房结构的下滑轮防脱结构
CN114439332B (zh) * 2022-01-05 2024-02-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滑门铰链机构及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142A (zh) * 2000-07-06 2002-01-30 马尔提马蒂克公司 自动滑动门的开/关系统
JP2003314143A (ja) * 2002-04-23 2003-11-06 Oi Seisakusho Co Ltd ケーブルエンドの連結用ホルダー
US20090241425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Jean-Louis Robalo Sliding door carriage, sliding door driving system, vehicl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sliding door driving system
CN101932464A (zh) * 2008-02-28 2010-12-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JP2011074585A (ja) * 2009-09-29 2011-04-14 Nissan Motor Co Ltd オートスライドドアの駆動ブラケット構造
CN102080484A (zh) * 2009-11-27 2011-06-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JP2012188887A (ja) * 2011-03-11 2012-10-04 Nissan Motor Co Ltd オート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2012193515A (ja) * 2011-03-15 2012-10-11 Mitsuba Corp ローラ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3561B2 (ja) * 2003-02-27 2009-06-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開閉装置
JP2006348668A (ja) * 2005-06-17 2006-12-28 Mitsuba Corp スライドドア開閉装置
WO2008039753A2 (en) * 2006-09-26 2008-04-03 Strattec Power Acces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liding door mechanism
KR100946496B1 (ko) * 2008-07-25 2010-03-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안전장치가 구비된 슬라이드 도어 구조
US8485587B2 (en) * 2011-12-19 2013-07-16 Honda Motor Co., Ltd. Upper roller assembly for a sliding vehicle closure
JP5712952B2 (ja) * 2012-03-01 2015-05-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KR101519247B1 (ko) * 2013-11-29 2015-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슬라이드 도어 장치
US9238399B2 (en) * 2014-04-11 2016-01-19 Aisin Technical Center Or America, Inc. Slide structure for power slide door and cable assembly method for slide door center
JP6446724B2 (ja) * 2014-08-06 2019-01-09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開閉装置
JP6446723B2 (ja) * 2014-08-06 2019-01-09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開閉装置
JP6446722B2 (ja) * 2014-08-06 2019-01-09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142A (zh) * 2000-07-06 2002-01-30 马尔提马蒂克公司 自动滑动门的开/关系统
JP2003314143A (ja) * 2002-04-23 2003-11-06 Oi Seisakusho Co Ltd ケーブルエンドの連結用ホルダー
CN101932464A (zh) * 2008-02-28 2010-12-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US20090241425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Jean-Louis Robalo Sliding door carriage, sliding door driving system, vehicl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sliding door driving system
JP2011074585A (ja) * 2009-09-29 2011-04-14 Nissan Motor Co Ltd オートスライドドアの駆動ブラケット構造
CN102080484A (zh) * 2009-11-27 2011-06-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JP2012188887A (ja) * 2011-03-11 2012-10-04 Nissan Motor Co Ltd オート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2012193515A (ja) * 2011-03-15 2012-10-11 Mitsuba Corp ローラユニッ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703A (zh) * 2019-09-24 2019-12-20 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 摆臂式滑移门机构和应用其的移动机械
CN114635618A (zh) * 2020-12-15 2022-06-17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有带快速连接式联接装置的线缆系统的动力滑动门组件
CN113276642A (zh) * 2021-06-29 2021-08-2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拉索安装结构、汽车和汽车滑门拉索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25590A1 (ja) 2016-08-11
US20180023332A1 (en) 2018-01-25
JPWO2016125590A1 (ja) 2017-10-12
JP6335339B2 (ja) 2018-05-30
US10443288B2 (en) 2019-10-15
CN107208448B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448A (zh)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US7586038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7825339B2 (en) Protector
US9485881B2 (en) Inverter cover
JP5229172B2 (ja) アース端子の固定構造
US11136809B2 (en) Window regula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EP2509165B1 (en) Vehicle-side connector
KR100890747B1 (ko) 커넥터 연결 구조체, 클램핑 부재, 및 커넥터 연결구조체를 장착하는 방법
US11136803B2 (en) Window regula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20200131834A1 (en) Window regula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20140190366A1 (en) Vehicle pick-up and delivery device and track-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vided therewith
JP3897352B2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CN104509233A (zh) 带馈送器
US20110240202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insulation cap
JP2007317402A (ja) コネクタ及び鏡面角度調整装置
JP2019142404A (ja) 台車と車体との間の配線支持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JP5081519B2 (ja) プロテクタ
JP4757731B2 (ja) ヘッドレスト用配線構造
KR20180047644A (ko) 호스 체결장치
CN207550649U (zh) 一种自动售冰机的吸袋夹袋机构
JP4817868B2 (ja) 布線装置および布線前処理方法
JP2009248676A (ja) 車両シートにおける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04032946A (ja) 電気接続箱の固定構造
CN111605491A (zh) 连接端子的配置结构
JP6682999B2 (ja) 車両の配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