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物料和隔管高效上料及穿线的穿线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穿线设备。
该穿线设备包括物料上料装置、隔管上料装置和穿线装置,其中,
所述物料上料装置包括取物料机构,所述取物料机构被设置为用于将物料转移至料线上;
所述隔管上料装置包括料仓、进料管、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和取隔管机构,所述料仓被设置为用于储存隔管;
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被设置为用于使得隔管进入所述进料管内,所述出料口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进料管内的隔管排出所述进料管;
所述隔管上料驱动机构被设置为驱动所述进料管在所述料仓内运动,以使得所述料仓内的隔管自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进料管;
所述取隔管机构被设置为用于将自所述出料口排出的隔管转移至料线上;
所述穿线装置包括穿线主体、线夹具和中转机构;
所述线夹具安装在所述穿线主体上,所述线夹具包括上线夹爪和下线夹爪,所述上线夹爪和所述下线夹爪分别用于夹持料线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杆和第一中转夹爪,所述第一中转夹爪安装在所述中转杆上;
所述第一中转夹爪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上线夹爪未夹持料线的上端时夹持料线的上端,以配合所述下线夹爪定位料线。
可选地,所述物料上料装置还包括物料传输机构;
所述物料传输机构被设置为用于将待装配的物料传输至所述取物料机构的工作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取隔管机构包括过渡料管和取料夹具;
所述过渡料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以使得自所述出料口排出的隔管进入所述过渡料管;
所述第二开口被设置为用于排出所述过渡料管内的隔管;
所述取料夹具被设置为夹取和转移自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隔管。
可选地,所述过渡料管还包括支撑架和第一检测单元;
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过渡料管上,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被设置为支撑自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隔管;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开口处的隔管;
所述取料夹具包括开闭夹爪,当所述第二开口处存在隔管时,所述开闭夹爪闭合,以夹持隔管。
可选地,所述过渡料管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过渡料管的管壁上的顶紧单元;
所述顶紧单元被设置为用于将与所述第二开口处的隔管相邻的隔管顶紧在所述过渡料管内。
可选地,所述进料管和所述过渡料管之间还设置有隔管支撑机构;
所述隔管支撑机构包括隔环和配合件;
所述隔环安装在所述过渡料管的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隔环固定连接,所述配合件被设置为与所述进料管滑动配合,以支撑所述进料管运动时自所述进料管进入所述过渡料管的隔管。
可选地,所述过渡料管上还设有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安装位置处所述过渡料管内的隔管;
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隔管时,所述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所述进料管。
可选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中转件,所述中转件安装在所述中转杆上;
所述中转件与所述中转杆滑动配合,所述中转件被设置为承接自料线的上端落下的物料或隔管,并将物料或隔管朝向料线的下端的方向转移。
可选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第二中转夹爪,所述第二中转夹爪安装在所述中转杆上;
所述第二中转夹爪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下线夹爪未夹持料线的下端时夹持料线的下端,以配合所述第一中转夹爪定位料线;
所述上线夹爪和所述下线夹爪同步打开或同步闭合。
可选地,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穿线装置驱动机构;
所述穿线主体具有取线工位和装配工位,所述取线工位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线夹具上夹持空料线,所述装配工位被设置为用于往所述线夹具夹持的料线上装配物料和隔管;
所述穿线装置驱动机构被设置为用于驱动所述穿线主体转动,以使得所述线夹具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转换。
可选地,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线拉取机构和线裁切机构;
所述线拉取机构包括线定位件、拉取杆和拉取夹爪,所述线定位件被设置为用于固定缠绕有料线的线圈,所述拉取夹爪与所述拉取杆滑动配合,以将线圈上的料线拉取至与所述下线夹爪相对;
所述线裁切机构被设置为用于截断所述线拉取机构所拉取的料线,以使得所述上线夹爪和所述下线夹爪分别夹持料线的两端;
当所述线夹具位于所述取线工位时,所述线夹具夹持由所述线拉取机构拉取并由所述线裁切机构截断的料线。
可选地,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线打弯机构,所述线打弯机构包括打弯处理部;
所述穿线主体还具有线打弯工位,所述线打弯工位被设置为用于所述打弯处理部将所述线夹具夹持的料线的下端进行打弯处理,以防止物料或隔管自料线的下端掉落。
可选地,所述穿线主体还具有取料工位,所述取料工位被设置为用于取走所述线夹具夹持的满料线。
可选地,所述取料工位至少包括三个;
所述取线工位、所述线打弯工位、所述装配工位和所述取料工位顺次排布;
所述线夹具的数量与所述穿线主体的工位数量相同;
当所述穿线装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穿线主体转动时,所述穿线主体的各工位处均具有所述线夹具。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存在穿线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穿线设备可实现物料和隔管的自动上料,并通过穿线装置将物料和隔管间隔地穿设在料线上,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隔管上料装置的进料管在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料仓内运动,可使得隔管自进料管的进料口进入后,再自出料口排出,从而持续地在进料管的出料口供给隔管。本发明的隔管上料装置可快速高效地实现隔管的上料。
本发明的穿线装置的线夹具的上线夹爪和下线夹爪可分别夹住料线的两端,从而将料线定位在线夹具上。当穿设物料或隔管时,上线夹爪可打开,第一中转夹爪可夹持住料线的上端,此时进入料线的物料或隔管落在第一中转夹爪上。接着上料夹爪夹持住料线的上端,然后第一中转夹爪打开,使得物料或隔管往料线的下端方向降落,从而将物料或隔管穿设在料线上。本发明的穿线装置可快速高效地将物料或隔管穿设在料线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穿线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线设备。如图1至图8所示,该穿线设备包括物料上料装置1、隔管上料装置2和穿线装置3。图9为穿设有物料4和隔管5的料线6的示意图。
物料上料装置1包括取物料机构11。取物料机构11被设置为用于将物料4转移至料线6上。取物料机构11可例如为机械手或机器人等。此外,取物料机构11还可包括可检测物料4是否合格的检测机构等。上述检测机构可包括摄像头。本发明中的料线6可例如为不锈钢丝。
如图2至图4所示,隔管上料装置2包括料仓21、进料管22、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23和取隔管机构24。料仓21被设置为用于储存隔管5。
进料管22上设有进料口221和出料口222。进料口221被设置为用于使得隔管5进入进料管22内,出料口222被设置为用于将进料管22内的隔管5排出进料管22。进料口221可为设置在进料管22上的斜切口,以方便隔管5进入进料管22。出料口222可位于料仓21外,或者与料仓21上的开口相齐平。通常,进料管22内的隔管5按如下方式排布:单个隔管5顺次排布。
隔管上料驱动机构23被设置为驱动进料管22在料仓21内运动,以使得料仓21内的隔管5自进料口221进入进料管22。进料管22的运动方向可选地沿着进料管22的轴向方向运动。隔管上料驱动机构23可例如为气缸或电机等。隔管上料驱动机构23可安装在架设在料仓21上的支架上。
取隔管机构24被设置为用于将自出料口222排出的隔管5转移至料线6上。取隔管机构24可例如为机械手或机器人等。取隔管机构24可将隔管5自隔管上料装置2转移至穿线装置3,并将隔管5穿进料线6。
隔管上料装置2的进料管22在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23的驱动下在料仓21内运动,可使得隔管5自进料管22的进料口221进入后,再自出料口222排出,从而持续地在进料管22的出料口222供给隔管5。出料口222处供给的隔管5可由取隔管机构24转移至穿线装置3夹持的料线6上,并使得隔管5可被穿进料线6。
如图5至图8所示,穿线装置3包括穿线主体31、线夹具32和中转机构33。
线夹具32安装在穿线主体31上。线夹具32的安装可通过本领域熟知的方式实现,本发明对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线夹具32包括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分别用于夹持料线6的上端和下端。线夹具32通过夹持料线6的两端的方式,将料线6定位在穿线主体31上。
穿线主体3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例如,穿线主体31可具有柱状形状,线夹具32的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分别设置在柱状的穿线主体31的两个端面上。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可分别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以夹持或松开料线6。穿线时,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可分别独立控制打开或闭合。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上”、“下”仅仅表示了穿线设备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当对穿线设备进行位移、翻转或者颠倒等操作时,这一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中转机构33包括中转杆331和第一中转夹爪332。第一中转夹爪332安装在中转杆331上。第一中转夹爪332通常可相对于上线夹爪321更靠近料线6的下端。
第一中转夹爪332可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以夹持或松开料线6。第一中转夹爪332被设置为用于在上线夹爪321未夹持料线6的上端时夹持料线6的上端,以配合下线夹爪322定位料线6。也即是,当第一中转夹爪332夹持料线6的上端时,上线夹爪321松开料线6的上端,此时第一中转夹爪332和下线夹爪322分别夹持料线6的两端,从而将料线6定位或固定在穿线主体31。
将物料4和隔管5穿设在料线6上时,料线6的两端先由线夹具32的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夹持,料线6定位在穿线主体31上。物料上料装置1的取物料机构11将物料4转移至料线6位置处。接着第一中转夹爪332夹持住料线6的上端,上线夹爪321打开,取物料机构11将物料4放下以使得物料4进入料线6的上端。此时进入料线6的物料4落在第一中转夹爪332上。然后上料夹爪321夹持住料线6的上端,第一中转夹爪332打开,使得物料4往料线6的下端方向降落,从而将物料4穿设在料线6上。
取隔管机构24可将隔管5自隔管上料装置2的出料口222转移至线夹具32的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夹持的料线6处。接着第一中转夹爪332夹持住料线6的上端,上线夹爪321打开,取隔管机构24将隔管5放下以使得隔管5进入料线6的上端。此时进入料线6的隔管5落在第一中转夹爪332上。然后上料夹爪321夹持住料线6的上端,第一中转夹爪332打开,使得隔管5往料线6的下端方向降落,从而将隔管5穿设在料线6上。
物料4和隔管5的穿设反复操作,使得未穿设有物料4和隔管5的空料线最终变成穿设满物料4和隔管5的满料线。
本发明的穿线设备可实现物料4和隔管5的自动上料,并通过穿线装置3将物料4和隔管5间隔地穿设在料线6上,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隔管上料装置2的进料管22在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23的驱动下在料仓21内运动,可使得隔管5自进料管22的进料口221进入后,再自出料口222排出,从而持续地在进料管22的出料口222供给隔管。本发明的隔管上料装置2可快速高效地实现隔管5的上料。
本发明的穿线装置3的线夹具32的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可分别夹住料线6的两端,从而将料线6定位在线夹具32上。当穿设物料4或隔管5时,上线夹爪321可打开,第一中转夹爪332可夹持住料线6的上端,此时进入料线6的物料4或隔管5落在第一中转夹爪332上。接着上料夹爪321夹持住料线6的上端,然后第一中转夹爪332打开,使得物料4或隔管5往料线6的下端方向降落,从而将物料4或隔管5穿设在料线6上。本发明的穿线装置3可快速高效地将物料4或隔管5穿设在料线6上。
可选地,物料上料装置1还包括物料传输机构12。物料传输机构12被设置为用于将待装配的物料4传输至取物料机构11的工作范围内,使得取物料机构11可将物料传输机构12上的物料4转移至料线6上。物料传输机构12可例如为传输带或传送带等。此外,物料传输机构12可与物料处理设备直接对接。经由物料处理设备前处理完的物料4可直接流转至物料传输机构12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物料转移造成的产品不良和人力损失。
可选地,取隔管机构24包括过渡料管241和取料夹具242。过渡料管24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411和第二开口2412。第一开口2411与出料口222相连通,以使得自出料口222排出的隔管5进入过渡料管241。第二开口2412被设置为用于排出过渡料管241内的隔管5。过渡料管241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隔管5的供给效率,避免隔管5断供。具体实施时,过渡料管241通常可与料仓21或者支架固定连接。此外,过渡料管241可设置为与进料管22同轴,以使得隔管5更容易自进料管22进入过渡料管241。
取料夹具242被设置为夹取和转移自第二开口2412排出的隔管5。取料夹具242可通常多种结构实施。例如,取料夹具242为机械手等。又例如,取料夹具242可包括取料夹爪和旋转摆台,取料夹爪可由旋转摆台带动旋转,以使得隔管5由隔管上料装置2移动至穿线装置3。
进一步地,过渡料管241还包括支撑架2413和第一检测单元2414。
支撑架2413安装在过渡料管241上。支撑架2413的安装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实现。支撑架2413包括与第二开口2412相对设置的支撑板24130,支撑板24130被设置为支撑自第二开口2412排出的隔管5。支撑板34130通常与第二开口24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使得隔管5可露出第二开口2412的同时,隔管5不会从直接掉出过渡料管241。
第一检测单元2414被设置为用于检测第二开口2412处的隔管5。第一检测单元2414可例如为光学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等。
取料夹具242包括开闭夹爪2421。当第二开口2412处存在隔管5时,开闭夹爪2421闭合,以夹持隔管5。更具体地,当第一检测单元2414检测到第二开口2412处存在隔管5时,开闭夹爪2421闭合,以夹持隔管5。当然,如前所述,取料夹具242可具有用于移动开闭夹爪2421的机构,该机构可例如为旋转摆台或机械臂等。
更进一步地,取料夹具242具有工作状态和报警状态。
当开闭夹爪2421闭合,且开闭夹爪2421内夹持有隔管5时,取料夹具242处于工作状态。当开闭夹爪2421闭合,且开闭夹爪2421内未夹持有隔管5时,取料夹具242处于报警状态。由于取料夹具242在转移隔管5的过程中,开闭夹爪2421内夹持的隔管5可能会出现自开闭夹爪2421中掉落的情况。当开闭夹爪2421中的隔管5丢失时,取料夹具242处于报警状态,从而可起到提醒工作人员避免出现隔管5装配错误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可在开闭夹爪2421的两夹爪设置为接触时形成闭合回路,输出导通信号。当开闭夹爪2421内夹持有隔管5时,两夹爪由隔管5隔开处于彼此绝缘的状态。当开闭夹爪2421内未夹持有隔管5时,两夹爪会碰合接触,此时两夹爪形成闭合回路,输出导通信号,取料夹具242报警。
可选地,过渡料管241还包括安装在过渡料管241的管壁上的顶紧单元2415。顶紧单元2415可例如为气缸或液压缸等。顶紧单元2415在过渡料管241上的安装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顶紧单元2415被设置为用于将与第二开口2412处的隔管5相邻的隔管5顶紧在过渡料管241内。顶紧单元2415顶紧的隔管5为过渡料管241内、沿着远离第二开口2412的方向排布的第二个隔管5。顶紧单元2415可将过渡料管241内的隔管5顶紧在过渡料管241内,避免被顶紧的隔管5影响到第二开口2412处的隔管5的夹持。当第二开口2412处的隔管由取料夹具242取走后,顶紧单元2415松开被顶紧的隔管5,使得该松开的隔管降落至第二开口2412处。
可选地,进料管22和过渡料管241之间还设置有隔管支撑机构25。隔管支撑机构25包括隔环251和配合件252。
隔环251安装在过渡料管241的第一开口2411处,配合件252与隔环251固定连接。配合件252与隔环251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配合件252被设置为与进料管22滑动配合,以支撑进料管22运动时自进料管22进入过渡料管241的隔管5。配合件252可例如为套管,该套管与进料管22的内壁或外壁滑动配合。或者,配合件252可例如为滑杆,该滑杆与进料管22的管壁上的豁口滑动配合。隔管支撑机构252的设置可有效防止隔管5自进料管22进入过渡料管241出现堵料现象,也即是,可有效防止隔管5自进料管22进入过渡料管241进出现卡止问题。
更进一步地,进料管22上设有滑槽,滑槽沿着进料管22的运动方向延伸。配合件252包括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杆。滑槽和滑杆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配合件252的内径等于进料管22的内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上述配合件252的内径等于进料管22的内径并不意味着两者的数值完全相同,配合件252的内径等于进料管22的内径之间允许存在着一定的公差。
可选地,过渡料管241上还设有第二检测单元2416。第二检测单元2416被设置为用于检测第二检测单元2416的安装位置处过渡料管241内的隔管5。第二检测单元2416安装在过渡料管241上,其安装方式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第二检测单元2416可例如为光学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等。
当第二检测单元2416检测到隔管5时,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23停止驱动进料管22。第二检测单元2416通常可位于过渡料管241邻近进料管22的一端。当第二检测单元2416检测到安装位置处存在隔管5时,表时过渡料管241内隔管5的数量可满足隔管5上料的需求,此时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23停止驱动进料管22,以避免隔管上料装置驱动机构23的无效工作。
可选地,中转机构33还包括中转件334,中转件334安装在中转杆331上。中转件334可例如为夹爪或板或块。中转件334与中转杆331滑动配合。中转件334被设置为承接自料线6的上端落下的物料4或隔管5,并将物料4或隔管5朝向料线6的下端的方向转移。中转件334的设置可保护物料4或隔管5,避免物料4或隔管5的跌落损伤。
当中转件334为夹爪时,中转件334承接和转移物料4或隔管5时可选地均为闭合状态。当中转件334将物料4或隔管5转移至料线6上的需求位置时,中转件334打开,以将中转件334上的物料4或隔管5放下。
可选地,中转机构33还包括第二中转夹爪333。第二中转夹爪333安装在中转杆331上。第二中转夹爪333被设置为用于在下线夹爪322未夹持料线6的下端时夹持料线6的下端,以配合第一中转夹爪332定位料线6。第二中转夹爪333通常可位于下线夹爪322远离上线夹爪321的一侧。
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同步打开或同步闭合。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同步开闭的设置,可有效降低穿线装置3的成本。多个线夹具32可通过旋转接头进行控制。
第二中转夹爪333可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以夹持或松开料线6。第二中转夹爪333被设置为用于在下线夹爪322未夹持料线6的下端时夹持料线6的下端,以配合第一中转夹爪332定位料线6。第一中转夹爪332和第二中转夹爪333的开闭可独立控制。在此,第一中转夹爪332和第二中转夹爪333分别夹持料线6的上端和下端时,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同步松开料线6的两端,此时料线6由第一中转夹爪332和第二中转夹爪333定位在穿线主体31上。
可选地,穿线主体31上还设有导向板(图中未示出)。导向板被设置为用于对进入线夹具32夹持的料线6的物料4导向。导向板的设置可使得料线6上的物料4规则排列。
可选地,穿线装置3还包括穿线装置驱动机构34。
穿线主体31具有取线工位和装配工位。取线工位被设置为用于在线夹具32上夹持空料线,装配工位被设置为用于往线夹具32夹持的料线6上装配物料4和隔管5。取线工位处可为人工夹持料线6,或者可为自动夹持料线6。空料线是指未装配任何物料4和隔管5的料线6。穿线主体31的工位数量可与线夹具32的数量相同,以使得每个工位上均具有线夹具32。
穿线装置驱动机构34被设置为用于驱动穿线主体31转动,以使得线夹具32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转换。具体实施时,穿线装置驱动机构34可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件,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件来驱动穿线主体31转动。
可选地,穿线装置3还包括线拉取机构35和线裁切机构36。
线拉取机构35包括线定位件351、拉取杆352和拉取夹爪353。线定位件351被设置为用于固定缠绕有料线的线圈。拉取夹爪353与拉取杆352滑动配合,以将线圈上的料线拉取至与下线夹爪322相对。
线裁切机构36被设置为用于截断线拉取机构35所拉取的料线6,以使得上线夹爪321和下线夹爪322分别夹持料线6的两端。线裁切机构36可例如为自动剪刀等。线裁切机构36可将料线裁切为一定长度。
当线夹具32位于取线工位时,线夹具32夹持由线拉取机构35拉取并由线裁切机构36截断的料线6。
可选地,穿线装置3还包括线打弯机构37。线打弯机构37包括打弯处理部(图中未示出)。打弯处理部可例如为具有用于插入料线6孔的块状结构等,更具体地,通过将料线6插入该孔内,翻动料线6或块状结构,即可将料线6的下端打弯。
穿线主体31还具有线打弯工位。线打弯工位被设置为用于打弯处理部将线夹具32夹持的料线6的下端进行打弯处理,以防止物料4或隔管5自料线6的下端掉落。
可选地,穿线主体31还具有取料工位。取料工位被设置为用于取走线夹具32夹持的满料线。满料线是指穿设满物料4和隔管5的料线。
可选地,取料工位至少包括三个。取线工位、线打弯工位、装配工位和取料工位顺次排布。这样,穿线主体31具有六个工位,分别为取线工位、线打弯工位、装配工位和三个取料工位。
线夹具32的数量与穿线主体31的工位数量相同。当穿线装置驱动机构34驱动穿线主体31转动时,穿线主体31的各工位处均具有线夹具32。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取满料线的周期。例如,当三个取料工位上的线夹具32夹持的料线6均为满料线时,可一次性将三个满料线取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