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8568B -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8568B
CN107178568B CN201710565051.2A CN201710565051A CN107178568B CN 107178568 B CN107178568 B CN 107178568B CN 201710565051 A CN201710565051 A CN 201710565051A CN 107178568 B CN107178568 B CN 107178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holder
reset portion
block
inter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50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8568A (zh
Inventor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650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8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8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8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8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8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06Noise or vibration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及电动车制动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碟刹制动钳组件能源利用率较低以及噪音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包括弹簧片,该弹簧片能可靠的固定住制动片,避免制动片在制动钳组件中由于晃动而发出异响;当制动结束时,弹簧片的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本发明提供的制动装置由于包括上述的制动钳组件,因此也具有减小噪音、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及电动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碟刹制动钳组件的制动片回位原理是制动卡钳卸压时,制动钳活塞靠活塞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恢复自动回位(单边回位量0.2-0.3mm),而制动片是靠与制动盘转动摩擦将制动片甩开,制动盘与制动片间存在拖滞力矩,影响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能源利用率,且现有制动钳弹簧片只是起到辅助制动片保持直立的作用,并不能起到制动片自动回位或分离作用。因此行驶过程中或轮子空转时的制动片与制动盘会存在擦盘声或异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动钳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碟刹制动钳组件能源利用率较低以及噪音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制动钳组件的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动钳组件,其包括壳体,壳体具备有容纳腔。制动片,两个制动片相对设置在容纳腔内,两个制动片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用于驱动制动片相互靠近的活塞,两个活塞分别设置在制动片相背离的一侧。位于两个制动片之间的弹簧片,弹簧片包括连接部,以及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其中,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相互远离。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包括有弹簧片,且弹簧片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且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其中,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相互远离。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当开始制动时,制动片带动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相互靠近,当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制动片具备支撑板以及凸设在支撑板上的制动部;制动部与支撑板形成位于制动部两侧的凹陷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一支腿;第一支腿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第一支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二支腿;第二支腿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第二支腿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其中,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分别卡接于凹陷空间内;两个制动部分别位于第二容纳空间以及第三容纳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弹簧片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设置在连接部相对的两侧;第一限位件与壳体连接;第二限位件与制动片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一限位板整体为弯折状,第一限位板的凸起面靠近连接部,第一限位板与连接部位于同一高度;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弯钩状,第一连接段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第一限位板与壳体连接。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二连接段;第二限位板整体为弯折状,第二限位板的凸起面远离连接部,第二限位板位于连接部水平面的下方;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弯钩状,第一连接段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第二限位板抵接于制动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均倾斜设置;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其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恢复力,并在外力消失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制动片与第二限位板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板相配合的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制动钳组件还包括滑动轴;滑动轴贯穿制动片、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并与壳体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活塞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一种制动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制动钳组件,该制动装置还包括制动盘,制动盘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包括有弹簧片,且弹簧片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且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其中,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相互远离。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当开始制动时,制动片带动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相互靠近,当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制动装置,包括上述的制动钳组件,因此也具有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的弹簧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的弹簧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装置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制动钳组件;100-制动片;102-第一容纳空间;110-支撑板;112-凹槽;120-制动部;130-凹陷空间;200-活塞;210-密封圈;300-弹簧片;310-连接部;320-第一复位部;321-第一支腿;322-第二容纳空间;323-第一连接板;324-第一连接腿;330-第二复位部;331-第二支腿;332-第三容纳空间;333-第二连接板;334-第二连接腿;340-第一限位件;342-第一限位板;344-第一连接段;350-第二限位件;352-第二限位板;354-第二连接段;400-滑动轴;500-壳体;20-制动装置;600-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10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10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钳组件10,其包括制动片100、活塞200、弹簧片300、滑动轴400以及壳体500。壳体500具备有容纳腔。两个制动片100相对设置在容纳腔内,两个制动片100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02。两个活塞200分别设置在制动片100相背离的一侧,弹簧片300位于两个制动片1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片100具备支撑板110以及凸设在支撑板110上的制动部120;制动部120与支撑板110形成位于制动部120两侧的凹陷空间130。将制动片100设置为包括支撑板110以及凸设在支撑板110上的制动部120,是为了便于制动部120更好地制动,在制动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贴合制动盘,实现快速制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制动片100设置为包括支撑板110以及凸设在支撑板110上的制动部120,是为了便于制动部120更好地制动,在制动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贴合制动盘,实现快速制动的效果。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制动片100设置为其他形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10的弹簧片3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10的弹簧片3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弹簧片300包括连接部310,以及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310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100。其中,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10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100相互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由同一金属板件折弯形成。将连接部31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由同一金属板件折弯形成,可增大弹簧片300自身稳定性,提高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的抗疲劳性,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部31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由同一金属板件折弯形成,可增大弹簧片300自身稳定性,提高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的抗疲劳性,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连接部31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关于连接部310对称。将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设置关于连接部310对称,是为了保证在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可在相同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两侧弹开制动片100,以使制动片100与制动盘快速脱离,避免由于回复力的不同,而引起弹簧片300偏移,出现单侧制动片100不能够快速脱离制动盘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设置关于连接部310对称,是为了保证在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可在相同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两侧弹开制动片100,以使制动片100与制动盘快速脱离,避免由于回复力的不同,而引起弹簧片300偏移,出现单侧制动片100不能够快速脱离制动盘的现象。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采用其他的位置关系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部320在远离连接部310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一支腿321;第一支腿321向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延伸;两条第一支腿321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322。第二复位部330在远离连接部310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二支腿331;第二支腿331向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延伸;两条第二支腿331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332。其中,第一支腿321以及第二支腿331分别卡接于凹陷空间130内;两个制动部120分别位于第二容纳空间322以及第三容纳空间332内。使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31位于制动片100的凹陷空间130,可保证在制动结束后,快速地分离制动片100与制动盘;有效地避免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31,在制动时,干扰制动片100接触制动盘;同时,可避免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31干涉制动盘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31位于制动片100的凹陷空间130,可保证在制动结束后,快速地分离制动片100与制动盘;有效地避免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31,在制动时,干扰制动片100接触制动盘;同时,可避免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31干涉制动盘的转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复位部320与第二复位部330设置为其他形状,以及采用其他方式实现第一支腿321以及第二支腿331与制动片10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部32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2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23两侧第一连接腿324;第一连接板323远离第一连接腿324的一端与连接部310相连;第一连接腿324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支腿321连接。第二复位部330还包括第二连接板33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33两侧第二连接腿334;第二连接板333远离第二连接腿334的一端与连接部310相连;第二连接腿334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支腿331连接。第一复位部32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2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23两侧第一连接腿324,是为了提高第一复位部320的灵活性,在第一复位部320受到的压力消失时,第一连接板323以及第一连接腿324可快速带动第一支腿321回复原位,进而带动制动片100快速脱离制动盘。同理第二复位部330包括第二连接板33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33两侧第二连接腿334,也可提高第二复位部330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部32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2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23两侧第一连接腿324,是为了提高第一复位部320的灵活性,在第一复位部320受到的压力消失时,第一连接板323以及第一连接腿324可快速带动第一支腿321回复原位,进而带动制动片100快速脱离制动盘。同理第二复位部330包括第二连接板33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33两侧第二连接腿334,也可提高第二复位部330的灵活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设置为其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均倾斜设置;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其中,第一连接腿324和第二连接腿334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外力消失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将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均倾斜设置;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可在相同的压力情况下,增大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的变形量,进而增大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的弹性势能,加速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迫使制动片100快速脱离制动盘,可有效地提高摩托车和电动车的能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摩托车和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均倾斜设置;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可在相同的压力情况下,增大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的变形量,进而增大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的弹性势能,加速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迫使制动片100快速脱离制动盘,可有效地提高电动车的能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连接腿324与第二连接腿334采用其他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片3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340以及第二限位件350;第一限位件340与第二限位件350设置在连接部310相对的两侧;第一限位件340与壳体500连接;第二限位件350与制动片100连接。设置第一限位件340以及第二限位件350是为了使制动片100紧靠在壳体500内侧,可有效地避免制动片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中晃动,从而产生制动片100与壳体500的撞击声。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限位件340以及第二限位件350是为了使制动片100紧靠在壳体500内侧,可有效地避免制动片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中晃动,从而产生制动片100与壳体500的撞击声。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一限位件340以及第二限位件350,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来避免制动片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中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包括第一限位板342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段344;第一限位板342整体为弯折状,第一限位板342的凸起面靠近连接部310,第一限位板342与连接部310位于同一高度;第一连接段344设置为弯钩状,第一连接段344远离第一限位板342的一端与连接部310相连;第一限位板342与壳体500连接。第二限位件350包括第二限位板352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二连接段354;第二限位板352整体为弯折状,第二限位板352的凸起面远离连接部310,第二限位板352位于连接部310水平面的下方;第一连接段344设置为弯钩状,第一连接段344远离第一限位板342的一端与连接部310相连;第二限位板352抵接于制动片100。第一限位件340的第一限位板342搭设在制动组件的壳体500上,第二限位件350的第二限位板352抵接于制动片100的上端,滑动轴400为支点,可使制动片100产生一个旋转力,迫使制动片100紧靠在制动钳组件10的壳体500内侧,可有效地避免制动片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中晃动,从而产生制动片100与壳体500的撞击声。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40的第一限位板342搭设在制动组件的壳体500上,第二限位件350的第二限位板352抵接于制动片100的上端,滑动轴400为支点,可使制动片100产生一个旋转力,迫使制动片100紧靠在制动钳组件10的壳体500内侧,可有效地避免制动片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中晃动,从而产生制动片100与壳体500的撞击声。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限位件340以及第二限位件350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均倾斜设置;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其中,第一连接段344和第二连接段354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恢复力,并在外力消失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将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均采用倾斜设置,且在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可有效地利用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的结构特征,迫使第二限位板352向制动片100施加预紧力,使制动片100一侧紧贴在壳体500上,避免因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的撞击声。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均采用倾斜设置,且在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可有效地利用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的结构特征,迫使第二限位板352向制动片100施加预紧力,使制动片100一侧紧贴在壳体500上,避免因制动片100与壳体500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的撞击声。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连接段344与第二连接段354采用其他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片100与第二限位板352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板352向配合的凹槽112。在制动片100与第二限位板352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板352向配合的凹槽112是为了更好地使第二限位板352抵接制动片100,有效地避免第二限位板352发生滑动,导致第二限位板352向制动片100施加的预紧力丧失;有效地增加第二限位板352与制动片10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第二限位板352在制动片100回位过程中也有一定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动片100与第二限位板352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板352向配合的凹槽112是为了更好地使第二限位板352抵接制动片100,有效地避免第二限位板352发生滑动,导致第二限位板352向制动片100施加的预紧力丧失;有效地增加第二限位板352与制动片100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制动片100上不设置与第二限位板352向配合的凹槽112,或者采用其他结构来防止第二限位板352发生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钳组件10包括滑动轴400;滑动轴400贯穿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并与壳体500连接。采用滑动轴400贯穿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便于实现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沿滑动轴400往复运动,同时对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起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滑动轴400贯穿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便于实现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沿滑动轴400往复运动,同时对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起导向作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其他结构连接制动片100、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200与壳体500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10。在活塞200与壳体500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10。是为了防止壳体500内的液压油经活塞200壁外侧泄漏,同时,在制动结束时,密封圈210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迫使活塞200自动回位(回位量单边0.2-0.3mm),同时制动片100在弹簧片300的作用下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10,包括有弹簧片300,且弹簧片300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310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在远离连接部310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且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100。其中,第一复位部320和第二复位部330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10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100相互远离。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10安装在制动钳制动组件中,当开始制动时,制动片100带动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相互靠近,当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320以及第二复位部330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100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装置20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制动装置20,包括制动盘600以及上述的制动钳组件10;制动盘60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2内。由于该制动装置20包括上述的制动钳组件10,因此也具备有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备有容纳腔;
制动片,两个所述制动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两个所述制动片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
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片相互靠近的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动片相背离的一侧;
位于两个所述制动片之间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包括连接部,以及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复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制动片;
其中,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所述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所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所述制动片相互远离;
所述弹簧片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制动片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限位板整体为弯折状,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凸起面靠近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连接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弯钩状,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限位板整体为弯折状,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凸起面远离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部水平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弯钩状,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限位板抵接于所述制动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片具备支撑板以及凸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制动部;所述制动部与所述支撑板形成位于所述制动部两侧的凹陷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所述第一支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二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所述第二支腿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支腿以及所述第二支腿分别卡接于所述凹陷空间内;两个所述制动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以及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均倾斜设置;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恢复力,并在所述外力消失时在所述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片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相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钳组件还包括滑动轴;所述滑动轴贯穿所述制动片、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8.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盘以及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钳组件;所述制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CN201710565051.2A 2017-07-12 2017-07-12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Active CN107178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5051.2A CN107178568B (zh) 2017-07-12 2017-07-12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5051.2A CN107178568B (zh) 2017-07-12 2017-07-12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8568A CN107178568A (zh) 2017-09-19
CN107178568B true CN107178568B (zh) 2019-05-28

Family

ID=59837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5051.2A Active CN107178568B (zh) 2017-07-12 2017-07-12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85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5919B (zh) * 2018-12-18 2023-11-14 沃尔沃卡车集团 车轮制动装置
CN112677949B (zh) * 2021-01-06 2021-10-22 深圳市简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式制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6882Y (zh) * 2005-11-15 2006-12-13 亨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片的复位构造
CN202326854U (zh) * 2011-11-17 2012-07-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块总成复位机构
CN104819229A (zh) * 2015-05-18 2015-08-0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钳盘式制动器
CN105020305A (zh) * 2015-07-22 2015-11-04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气压盘式制动器及其摩擦片主动回位方法
CN105909699A (zh) * 2016-06-18 2016-08-31 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 一种碟刹制动片簧
CN205895983U (zh) * 2016-08-22 2017-01-18 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钳弹簧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0767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Fong-Chou Wan Four-piston hydraulic brake for bik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6882Y (zh) * 2005-11-15 2006-12-13 亨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片的复位构造
CN202326854U (zh) * 2011-11-17 2012-07-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块总成复位机构
CN104819229A (zh) * 2015-05-18 2015-08-0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钳盘式制动器
CN105020305A (zh) * 2015-07-22 2015-11-04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气压盘式制动器及其摩擦片主动回位方法
CN105909699A (zh) * 2016-06-18 2016-08-31 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 一种碟刹制动片簧
CN205895983U (zh) * 2016-08-22 2017-01-18 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钳弹簧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8568A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62104A1 (zh) 制动钳弹簧片和制动钳总成
CN107178568B (zh)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CN202381593U (zh) 一种双缸液压浮动钳盘式制动器
CN201434075Y (zh) 集装式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CN101839293B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机构
CN103122957A (zh) 一种改进的双轭板固定钳盘式制动器
CN201661634U (zh) 新型弹性结构刹车片
CN105151948B (zh) 低噪音高强度的空心电梯导轨
CN201221492Y (zh) 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CN206904117U (zh) 制动片复位装置及限位装置
US10851858B2 (en) Vehicle disc brake
CN103738450A (zh)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208546458U (zh) 一种摩擦片装置及制动器
CN202867852U (zh) 一种减少端面变形的新型机械密封
KR20170139879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215214472U (zh) 一种低拖滞制动钳总成
CN203638031U (zh)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104455447A (zh) 液压密封件
CN104895966B (zh) 驻车卡钳用带弹性压脚挡圈
CN204512250U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用制动块卡簧
CN102032292A (zh) 精确调整式制动器
CN201190752Y (zh) 一种液压制动钳
CN109826959A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安装组件
CN203809540U (zh) 一种离合器及汽车
CN109099055B (zh) 推力轴承及其插装式防脱落推力瓦固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