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8031U - 机械式双动碟刹 - Google Patents

机械式双动碟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8031U
CN203638031U CN201420009307.3U CN201420009307U CN203638031U CN 203638031 U CN203638031 U CN 203638031U CN 201420009307 U CN201420009307 U CN 201420009307U CN 203638031 U CN203638031 U CN 203638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housing
driving disk
friction lining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93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OYSUN BI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OYSUN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OYSUN BI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OYSUN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093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8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8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80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双动碟刹,它包括碟盘和卡钳,卡钳包括壳体、支架和连接部件,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驱动臂和驱动盘,驱动臂和驱动盘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驱动臂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盘的轴向运动的驱动部件,驱动盘的端面安装有第一摩擦片,壳体上安装有第二摩擦片,碟盘设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活动连接在壳体上并可相对于驱动盘轴向移动的连接座,驱动盘的靠近驱动部件的一端设有环状凸沿,连接座和环状凸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两个摩擦片同时向碟盘移动,制动时碟盘不需要发生形变,可以避免碟盘变形而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

Description

机械式双动碟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双动碟刹。
背景技术
机械式碟刹包括碟盘和卡钳两部分,碟盘安装在自行车花鼓上,碟盘与车轮同步转动,卡钳主要包括壳体和支架,支架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壳体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的设有两个连接座,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座与壳体相固定,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摩擦片,两个摩擦片中的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连接在设置于壳体上的驱动机构上,碟盘设置于两个摩擦片之间,使用时,通过拉动刹车线来带动驱动机构动作来使驱动机构上的摩擦片向固定不动的摩擦片移动,驱动机构上的摩擦片先接触碟盘并压迫碟盘使得碟盘变形,直到碟盘接触到固定不动的摩擦片,使得碟盘被两个摩擦片夹紧,从而产生制动效果,松开刹车线后,驱动机构上的摩擦片和碟盘复位,自行车可以正常行驶。这种机械式碟刹长期使用后,碟盘容易变形,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变形后的碟盘在转动过程中容易与摩擦片发生接触,这样就会阻碍自行车的正常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使得两个摩擦片同时向碟盘移动,制动时碟盘不需要发生形变,可以避免碟盘变形而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的机械式双动碟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式双动碟刹,它包括碟盘和卡钳,卡钳包括壳体、用于与车体相固定的支架和用于连接支架和壳体的连接部件,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驱动臂、驱动盘和用于使驱动盘移动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驱动臂和驱动盘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驱动臂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盘的轴向运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壳体之间为轴向静止的周向转动配合,驱动盘的端面安装有第一摩擦片,壳体上安装有与第一摩擦片配合的第二摩擦片,碟盘设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活动连接在壳体上并可相对于驱动盘轴向移动的连接座和用于在连接座和壳体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后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驱动盘的靠近驱动部件的一端设有环状凸沿,连接座和环状凸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垫圈沿周向呈波浪形,弹性垫圈具有三个弧形凸起和三个弧形凹槽,相邻两个弧形凸起之间设有一个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座包括活动套接在驱动盘上的套环部、分别连接在套环部两端的两个支撑部和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部上的两个连接部,弹性垫圈设置于环状凸沿与套环部之间,两个支撑部分别穿设在壳体上且与壳体轴向间隙配合,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支架的两端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制动时,通过刹车线拉动刹车臂转动,刹车臂转动时通过驱动部件带动驱动盘轴向移动,驱动盘轴向移动时,弹性垫圈发生形变,而由于连接座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在驱动部件向驱动盘施加作用力时,驱动部件会受到驱动盘的反作用力,使得驱动部件带动壳体向驱动盘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驱动盘移动时带动第一摩擦片移动,壳体移动时带动第二摩擦片移动,这就使得在制动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可以同时向碟盘移动来夹紧碟盘,实现制动效果,这样,在制动时,碟盘就不会受压变形,可以避免该机械式双动碟刹长期使用后碟盘变形,避免了碟盘变形后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接触到摩擦片而阻碍自行车的正常行驶的情况。
而波浪形的弹性垫圈可以使得弹性垫圈与驱动盘的接触面为平面,可以使得驱动部件对驱动盘施加作用力时,驱动盘受力均匀,可以避免由于弹性垫圈与驱动盘接触面不平整而使驱动盘移动时产生偏斜的情况,而且波浪形的弹性垫圈的弹性形变量较大,变形后容易恢复,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弹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驱动部件和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101、驱动臂;102、驱动盘;1021、环状凸沿;103、第一摩擦片;104、第二摩擦片;105、转动盘;106、第一复位弹簧;107、第二复位弹簧;108、钢球;109、滑槽;110、支撑螺钉;111、间隙;2、支架;3、连接座;301、套环部;302、支撑部;303、连接部;4、弹性垫圈;401、弧形凸起;402、弧形凹槽;5、碟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式双动碟刹包括碟盘5和卡钳,碟盘5安装在自行车花鼓上,碟盘5与车轮同步转动,卡钳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卡钳包括壳体1、用于与车体相固定的支架2和用于连接支架2和壳体1的连接部件,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驱动臂101、驱动盘102和用于使驱动盘102移动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106,驱动臂101和驱动盘102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驱动臂10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盘102的轴向运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壳体1之间为轴向静止的周向转动配合,驱动盘102的端面安装有第一摩擦片103,壳体1上安装有与第一摩擦片103配合的第二摩擦片104,壳体1包括上壳体和钳体盖,第二摩擦片104安装在钳体盖上,驱动盘2安装在上壳体内,碟盘5设于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活动连接在壳体1上并可相对于驱动盘102轴向移动的连接座3和用于在连接座3和壳体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后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07,驱动盘102的靠近驱动部件的一端设有环状凸沿1021,连接座3和环状凸沿102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4,壳体1上旋合有一支撑螺钉110,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上端与环状凸沿1021的下端面相抵,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下端与支撑螺钉110相抵,第二复位弹簧107的上端与套环部301的下端面相抵,第二复位弹簧107的下端与支撑螺钉110相抵。
参照图4,所述的连接座3包括活动套接在驱动盘102上的套环部301、分别连接在套环部301两端的两个支撑部302和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部302上的两个连接部303,弹性垫圈4设置于环状凸沿1021与套环部301之间,两个支撑部301分别穿设在壳体1上且与壳体1轴向间隙配合,也就是说支撑部301与壳体1之间留有间隙111,支撑部301可在间隙111内来回滑动,使得连接座3与壳体1之间可沿驱动盘102的轴向方向产生位移,两个连接部303分别与支架2的两端连接。
参照图5,所述的弹性垫圈4沿周向呈波浪形,弹性垫圈4具有三个弧形凸起401和三个弧形凹槽402,相邻两个弧形凸起401之间设有一个弧形凹槽402。
参照图6,所述的驱动部件为一转动盘105,转动盘105通过螺钉与驱动臂101固定,驱动臂101转动时带动转动盘105同步转动,转动盘105的下端面和环状凸沿1021的上端面设有相配合的滑槽109,滑槽109的深度从滑槽109的一端到滑槽109的另一端逐渐变深,每组滑槽109内均设有一钢球108,当转动盘105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钢球10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钢球108从滑槽109的深度较深的一端向滑槽109的深度较浅的一端移动,使得驱动盘10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向下移动,当转动盘105复位后,驱动盘102受到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作用力而向上移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制动时,通过刹车线拉动刹车臂101转动,刹车臂101转动时带动转动盘105转动,转动盘105通过钢球108向驱动盘10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驱动盘102向下移动,驱动盘102向下移动时,弹性垫圈4发生形变,而由于连接座3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在转动盘105通过钢球108向驱动盘10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转动盘105会受到驱动盘102的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转动盘105带动壳体1向上移动,驱动盘102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一摩擦片103向下移动,壳体1向上移动时带动第二摩擦片104向上移动,这就使得在制动时,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可以同时向碟盘5移动来夹紧碟盘5,实现制动效果。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机械式双动碟刹,它包括碟盘(5)和卡钳,卡钳包括壳体(1)、用于与车体相固定的支架(2)和用于连接支架(2)和壳体(1)的连接部件,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驱动臂(101)、驱动盘(102)和用于使驱动盘(102)移动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106),驱动臂(101)和驱动盘(102)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驱动臂(10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盘(102)的轴向运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壳体(1)之间为轴向静止的周向转动配合,驱动盘(102)的端面安装有第一摩擦片(103),壳体(1)上安装有与第一摩擦片(103)配合的第二摩擦片(104),碟盘(5)设于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活动连接在壳体(1)上并可相对于驱动盘(102)轴向移动的连接座(3)和用于在连接座(3)和壳体(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后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07),驱动盘(102)的靠近驱动部件的一端设有环状凸沿(1021),连接座(3)和环状凸沿(102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双动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垫圈(4)沿周向呈波浪形,弹性垫圈(4)具有三个弧形凸起(401)和三个弧形凹槽(402),相邻两个弧形凸起(401)之间设有一个弧形凹槽(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双动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3)包括活动套接在驱动盘(102)上的套环部(301)、分别连接在套环部(301)两端的两个支撑部(302)和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部(302)上的两个连接部(303),弹性垫圈(4)设置于环状凸沿(1021)与套环部(301)之间,两个支撑部(301)分别穿设在壳体(1)上且与壳体(1)轴向间隙配合,两个连接部(303)分别与支架(2)的两端连接。
CN201420009307.3U 2014-01-08 2014-01-08 机械式双动碟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8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9307.3U CN203638031U (zh) 2014-01-08 2014-01-08 机械式双动碟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9307.3U CN203638031U (zh) 2014-01-08 2014-01-08 机械式双动碟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8031U true CN203638031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930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8031U (zh) 2014-01-08 2014-01-08 机械式双动碟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80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8450A (zh) * 2014-01-08 2014-04-23 宁波久和车业有限公司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106926963A (zh) * 2017-03-17 2017-07-07 林海 分体双动式制动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8450A (zh) * 2014-01-08 2014-04-23 宁波久和车业有限公司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106926963A (zh) * 2017-03-17 2017-07-07 林海 分体双动式制动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6435U (zh) 弹性浮动结构刹车片
CN102242784B (zh) 停车制动器
CN103738450A (zh)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105020301B (zh) 浮动式钳盘制动器
CN104254705A (zh) 盘式制动器
CN204308008U (zh) 一种刚柔复合的径向分块压边装置
CN203638031U (zh)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204852088U (zh) 浮动式钳盘制动器
CN202194935U (zh) 球头总成
CN104653663A (zh) 具有多垫的电动机驱动的制动器
JP6612321B2 (ja) 車のブレーキ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1129379Y (zh) 驻车卡钳
CN203892408U (zh) 一种后制动器结构
CN202418346U (zh) 一种压簧式制动卡钳
JP2014085010A (ja) ディスク型駐車ブレーキシーリング部材
CN104088935A (zh) 带有轴承限位结构的气压盘式制动器压力臂
CN211343802U (zh) 一种专用于驻车制动的电子驻车制动卡钳
CN203641343U (zh) 手动驻车制动钳
CN102330762B (zh) 一种采用钕铁硼磁铁的刹车装置
CN206708267U (zh) 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卡钳
CN203402350U (zh) 一种机械式碟式刹车器
CN204127171U (zh) 带有轴承限位结构的气压盘式制动器压力臂
CN204437263U (zh) 动车用防尘圈
CN204312593U (zh) 一种制动间隙可调制动装置
CN205446482U (zh) 一种汽车制动钳导向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