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2050B -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2050B
CN107162050B CN201710418888.4A CN201710418888A CN107162050B CN 107162050 B CN107162050 B CN 107162050B CN 201710418888 A CN201710418888 A CN 201710418888A CN 107162050 B CN107162050 B CN 107162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acidic amino
solution
dehydrated alcohol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88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62050A (zh
Inventor
洪樟连
王晓青
李成园
史振宇
支明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7104188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2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2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2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62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2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5/00Compounds of zirconium
    • C01G25/02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0Solid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以无机锆盐作为锆源,将其溶于无水乙醇中;以酸性氨基酸作凝胶促进剂,并将其溶在无水乙醇/盐酸的溶液中,搅拌至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2)将配制好的酸性氨基酸/盐酸溶液迅速加入到无机锆盐/无水乙醇溶液中,快速搅拌,密封后放入烘箱中,得到湿凝胶;3)将湿凝胶进行老化;4)以无水乙醇、二氧化碳为超临界流体介质,对老化后的湿凝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处理,最后得到块状氧化锆气凝胶。通过调节无机锆盐和酸性氨基酸的比例,可以成功制备出低密度(0.05‑0.30g/cm3)、高比表面积(100‑1000m2/g)、高孔隙率(95‑99%)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

Description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气凝胶因其高比表面积、低密度、高孔隙率、低热导率等特点,在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气体过滤材料等诸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氧化锆的具有块体材料熔点高(约2700℃)、室温热导率低(约2.4/mK)的优点,成为突破目前氧化硅气凝胶1000℃耐温极限、发展新一代耐更高温度、轻质高效隔热材料的首选和理想材料体系。按照氧化锆气凝胶的表观存在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粉末状(无内部结构自持力,结构单元纳米颗粒之间结合强度差)和块状(有内部结构自持力,结构单元纳米颗粒之间结合强度高)两类。
与1931年发明至今制备与应用研究已经成熟、容易获得块状且具有良好块体强度的氧化硅气凝胶相比,发明较晚的氧化锆气凝胶极易形成粉末状的颗粒气凝胶,这种粉末状氧化锆气凝胶无法满足耐高温隔热材料长期使用时必须解决的良好块体机械强度和块体结构自持性等特性要求。剖析氧化硅气凝胶成块性好强度性能优良、氧化锆气凝胶容易粉化强度差的材料性能差异明显的结构起因不难发现:氧化硅是无机物中最好的玻璃网络结构剂,具有凝胶阶段形成三维空间连续网络的配位结构属性,因此在凝胶阶段三维连续网络结构基础上可发展成为具有良好颗粒结合强度的块体气凝胶材料;与此明显不同的是,氧化锆配位结构属性无法形成三维空间连续网络结构,因此在其凝胶老化过程中极易发育成为“颗粒之间游离度高、颗粒粒界结合强度很弱”的氧化锆纳米颗粒松散堆积结构,这种配位结构的内禀特性是粉末状氧化锆气凝胶的主要起因,致使氧化锆气凝胶材料外观上通常呈现粉末状,很难获得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块体氧化锆气凝胶材料。
针对上述氧化锆气凝胶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材料制备、结构调控入手获得具有块体外观且机械性能改善的气凝胶材料。自1976年氧化锆气凝胶发明之后至今,不少研究者从锆源(有机锆源和无机锆源)、凝胶促进剂、以及溶胶-凝胶工艺的调控角度入手,开展了块状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制备。
目前报道较多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一般均以有机锆盐为前驱体,通过有机锆盐在特定环境下的水解-聚合反应过程,调控其凝胶网络结构形成参数和气凝胶结构单元纳米颗粒的结合强度,来获得块体氧化锆气凝胶材料。天津大学李晓雷课题组于2012年11月27日申请了采用有机锆为原料制备块体氧化锆气凝胶的发明专利《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焦玉娜,李晓雷,季惠明,孙晓红,王庆浦,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2012.11.27,中国,CN103011280B],该专利2015年1月14日获授权。同济大学沈军课题组于2013年10月8日申请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沈军,祖国庆,王文琴,邹丽萍,连娅,一种高比表面积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方法,2013.10.08,中国,CN103523829A],采用苯胺-丙酮原位生成“具有可控缓释水”的溶胶-凝胶法,有效控制了正丁醇锆原料的水解速率,辅以老化过程中的液相沉积手段在氧化锆颗粒表面形成包覆层等措施,获得了密度0.245g/m2的块状气凝胶材料。随后发表论文[G.Q.Zu,J.Shen,W.Q.Wang,L.P.Zou,Y.Lian,Z.H.Zhang,B.Liu and F.Zhang,Robust,Highly Thermally Stable,Core-ShellNanostructured Metal Oxide Aerogels as High-Temperature ThermalSuperinsulators,Adsorbents,and Catalysts.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4,26,5761-5772.]指出在纳米氧化锆颗粒表面沉积包覆层措施,可提升氧化锆气凝胶强度和耐温性能。2013年等[H.S.Brandt,B.Milow,S.Ichilmann,M.Steinhart andL.Ratke,Zirconia-based Aerogels via Hydrolysis of Salts and Alkoxides:TheInfluence of the synthesis procedure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aerogels,AsianJournal of Chemistry,2013,8,2211-2219]采用正丙醇锆、正丁醇锆两种有机锆醇盐为前驱体原料,经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直径4cm左右、比表面积分别为150-200m2/g、277-314m2/g的块状气凝胶。
有机锆原料价格昂贵,不利于制备的气凝胶材料产业化应用。因此,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无机锆盐为原料制备氧化锆气凝胶、直至获得块体材料的研究受到了关注。2001年Gash课题组[A.E.Gash,T.M.Tillotson,J.H.Satcher,Jr.,J.F.Poco,L.W.Hrubesh,R.L.Simpson,Use of epoxides in the sol-gel synthesis of porous iron(III)oxidemonoliths from Fe(III)salts,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1,13 999-1007]首次报道了一种以金属无机盐为前驱体,通过滴加环氧丙烷化合物(propylene epoxide,简写为PO)作为凝胶促进剂的溶胶-凝胶方法,并成功制备一系列金属氧化物气凝胶。为了克服无机锆源无法发生连续水解-缩聚的问题,通过滴加环氧丙烷的方法来解决:主要原理是无机锆原料的金属锆离子在溶液中会形成[M(H2O)m]n+形式的水合离子并给出质子,利用添加的环氧化合物作为“质子清除剂”与质子作用发生开环反应,使溶液的pH值升高,由此促进了[M(H2O)m]n+水合离子的一系列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了由纳米颗粒堆积而成的湿凝胶,通过干燥处理进而得到氧化物气凝胶。因此,环氧化合物在这类方法中可被认为是凝胶促进剂,促使了金属无机盐溶胶向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湿凝胶的转变。在此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将此类方法应用于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例如浙江大学洪樟连课题组以ZrO(NO3)2·6H2O为锆源,通过滴加环氧丙烷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目前文献报道的最低密度(0.03g/cm3)的四方相块状氧化锆气凝胶(洪樟连,沈亚妮.超低密度块状全稳定氧化锆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2013.01.10,中国,CN103130271B)。天津大学李晓雷课题组于2012年7月23日申请了采用无机锆(ZrOCl2)为原料,通过滴加环氧丙烷的方法制备的40mm直径、密度0.151-0.197g/cm3的国家发明专利(冯琬评,李晓雷,季惠明,孙晓红,王庆浦,一种氧化锆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2012.07.23,中国,CN102765755A)。2014年Chen Xiaohong等[L.Zhong,X.H.Chen,H.H.Song,K.Guo,Z.J.Hu,Synthesis of monolithic zirconia aerogel via a nitricacid assisted epoxide addition method,RSC Advances,2014,4,31666-31671]以ZrOCl2·8H2O为前驱体,硝酸为催化剂,环氧丙烷(PO)为凝胶促进剂,以乙醇或乙醇/去离子水作溶剂,制备了块状氧化锆气凝胶;并研究了不同摩尔量的硝酸/去离子水对湿凝胶形成过程和气凝胶性质的影响。
上述采用有机锆源、无机锆源的两类制备方法均存在本质缺点和问题。一方面,有机锆盐在有水存在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水解,所以其储存及反应的准备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水分,这就给反应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加上有机锆盐价格昂贵,醇盐水解反应速率难以控制等缺点,使得它不适合作为大规模工业生产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另一方面,虽然以无机金属盐作前驱体,通过滴加环氧化合物作为凝胶促进剂的工艺可以制备一系列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铬,氧化镍,氧化铁、氧化锆等,且生产成本比以有机醇盐作为前驱体的方法大幅度降低,但是所用到的一系列环氧化物,其中包括:环氧丙烷PO、2,3-环氧丁烷、1,2-环氧丁烷、缩水甘油、环氧氯丙烷、环氧氟丙烷、环氧溴丙烷、氧杂环丁烷TMO和3,3-二甲基乙氧DMO等对环境都是有害的,并且这些原料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十分危险。
针对目前制备氧化锆气凝胶方法的上述问题,如果能发现一种以廉价无机锆盐为前驱体原料,并采用低毒性、低危险性、低污染性的新型凝胶促进剂来制备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对于实现氧化锆气凝胶块体材料的大规模制备及其工业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2015年浙江大学洪樟连课题组首次提出了以柠檬酸作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新方法(洪樟连,张志毅,支明佳,张凡,刘斌,詹万初;采用无机盐原料的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中国,CN104772084A,并在2017年4月20日授权),随后发表了论文[Z.Y.Zhang,Q.Y.Gao,Y.Liu,C.M.Zhou,M.J.Zhi,Z.L.Hong,F.Zhang,B.Liu,Afacile citric acid assisted sol-gel method for preparing monolithic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aerogel,RSC Advances,2015,5,84280-84283]。在该方法中,采用ZrOCl2·8H2O为锆源,以柠檬酸作凝胶促进剂成功制备了块状的钇稳定氧化锆气凝胶材料。此种制备工艺具有原料成本低廉,凝胶促进剂安全无毒的优点。
本发明申请的制备方法以进一步寻找廉价、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的氧化锆块状气凝胶材料制备工艺和气凝胶材料为研究目标,从调控无机锆盐原料溶胶-凝胶工艺与凝胶结构,以及氧化锆气凝胶材料产物特性的角度出发,首次将酸性氨基酸作为凝胶促进剂引入到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工艺中,避免了环氧化合物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所采用的金属无机锆盐和酸性氨基酸,具有价格便宜、成本低廉,环境稳定性好,且原料十分易得的优点。采用此种制备工艺,可以制备直径为4cm、厚度为2cm左右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材料,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锆气凝胶材料中的结构单元纳米颗粒间的结合力较强,具有良好的结构自持能力。所制备而得的氧化锆气凝胶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特征,可适用于催化剂、催化剂载体、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等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无机锆盐为前驱体原料,以酸性氨基酸为新型凝胶促进剂制备块体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反应简单、安全无毒的特点。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无机锆盐溶于无水乙醇中,配置锆盐前驱体,其中锆盐浓度为0.1-3.0mol/L;
2)将氨基酸溶于无水乙醇/盐酸溶液中,配置酸性氨基酸溶液;
3)将上述的酸性氨基酸溶液以体积比为1/30-1/6加入到锆盐前驱体溶液中,快速搅拌,密封后放入25-70℃环境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得到湿凝胶;
4)在25-70℃温度下将所得的湿凝胶浸没在老化液中,老化处理2-7d;所述的老化液为无水乙醇或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溶液;
5)将老化处理后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采用乙醇或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介质,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乙醇超临界干燥的温度为260-300℃,保温时间为10-120min,压力为7-12MPa;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的温度为45-75℃,保温时间为90-150min,压力为10-15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获得块状氧化锆气凝胶。
所采用的无机锆盐为ZrOCl2·8H2O,ZrO(NO3)2·6H2O,ZrCl4,Zr(SO4)2·4H2O中的任意一种。所采用的酸性氨基酸为L-天冬氨酸和L-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老化处理所采用的老化液中无水乙醇和正硅酸四乙酯的体积比为4/1-1/1。所述的酸性氨基酸溶液中,氨基酸浓度为0.1-2.0mol/L;所述的无水乙醇/盐酸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2.4mol/L。
本发明以无机锆盐为前驱体、以酸性氨基酸L-天冬氨酸或L-谷氨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具有密度低(0.05-0.3g/cm3)、孔隙率高(95-99%)、比表面积大(100-1000m2/g)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表观照片。
图2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比表面积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1)配置锆盐前驱体溶液:将1.93g ZrOCl2·8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其中[Zr4+]=0.1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配置凝胶促进剂溶液:将L-天冬氨酸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L-天冬氨酸酸浓度为0.1mol/L的溶液。
(3)将10mL的上述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的锆盐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放入60℃的烘箱中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V/V=1/1)的玻璃皿中,密封后放入40℃的烘箱中老化5d。
(6)将老化后所得到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采用超临界乙醇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超临界干燥温度为260℃,保温时间为60min,压力为7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即得到块状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267g/cm3、比表面积为240m2/g、孔隙率为94.5%。
实施例2
(1)配置锆盐前驱体溶液:将8.89g ZrOCl2·8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其中[Zr4+]=0.46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天冬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L-天冬氨酸浓度为0.5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8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室温下即可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V/V=4:1)的玻璃皿中,在40℃的烘箱中老化5d。
(6)将老化后所得到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无水乙醇气氛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超临界干燥温度为260℃,保温时间为80min,压力为8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即得到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097g/cm3、比表面积为460m2/g、孔隙率为98.4%。
实施例3
(1)配置锆盐前驱体溶液:将19.32g ZrO(NO3)2·6H2O和1.7g Y(NO3)3·6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其中[Zr4+]=1mol/L,[Y3+]=0.16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天冬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0.8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6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放入60℃的烘箱中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V/V=7:3)的玻璃皿中,在40℃的烘箱中老化5d。
(6)将老化后所得到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采用超临界乙醇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超临界干燥温度为270℃,保温时间为90min,压力为9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即得到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255g/cm3、比表面积为260m2/g、孔隙率为95.8%。
实施例4
(1)配置前驱体溶液:将33.39g ZrO(SO4)2·4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其中[Zr4+]=1.5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谷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1.2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4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放入60℃的烘箱中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玻璃皿中,放入40℃的烘箱中进行老化5d。
(6)将老化后所得到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无水乙醇气氛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超临界干燥温度为280℃,保温时间为100min,压力为10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即得到氧化锆气凝胶。
实施例5
(1)配置前驱体溶液:将38.65g ZrOCl2·8H2O和1.7g Y(NO3)3·6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Zr4+]=2mol/L,[Y3+]=0.32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谷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1.5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2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室温下即可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V/V=3:1)的玻璃皿中,在40℃的烘箱中老化5d。
(6)将老化后所得到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无水乙醇气氛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超临界干燥温度为300℃,保温时间为120min,压力为12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即得到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092g/cm3、比表面积为470m2/g、孔隙率为97.9%。
实施例6
(1)配置前驱体溶液:将38.65g ZrOCl2·8H2O和1.7g Y(NO3)3·6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Zr4+]=2mol/L,[Y3+]=0.32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谷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1.5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2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室温下即可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V/V=3:1)的玻璃皿中,在40℃的烘箱中老化5d。
(6)将老化后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待高压反应釜的温度达到45℃时,将CO2泵入高压反应釜,待高压反应釜压力达到10MPa时,体系达到超临界状态;维持90min;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CO2,得到钇稳定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129g/cm3、比表面积为350m2/g、孔隙率为93.5%。
实施例7
(1)配置前驱体溶液:将41.93g ZrCl4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其中[Zr4+]=3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天冬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2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2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室温下即可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V/V=2:1)的玻璃皿中,在40℃的烘箱中老化5d。
(6)将老化后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待高压反应釜的温度达到60℃时,将CO2泵入高压反应釜,待高压反应釜压力达到12MPa时,体系达到超临界状态;维持120min;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CO2,得到钇稳定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117g/cm3、比表面积为430m2/g、孔隙率为96.8%。
实施例8
(1)配置前驱体溶液:将33.39g ZrO(SO4)2·4H2O加入到60mL无水乙醇中,其中[Zr4+]=1.5mol/L,用保鲜膜密封,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L-谷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盐酸溶液(盐酸的浓度为2.4mol/L)中配制1.2mol/L的凝胶促进剂溶液。
(3)将4mL凝胶促进剂溶液加入步骤(1)中的60mL前驱体溶液中,搅拌1min至均匀,形成溶胶。
(4)将上述溶胶倒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密封,放入60℃的烘箱中形成湿凝胶。
(5)将湿凝胶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玻璃皿中,放入40℃的烘箱中进行老化5d。
(6)将老化后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待高压反应釜的温度达到75℃时,将CO2泵入高压反应釜,待高压反应釜压力达到15MPa时,体系达到超临界状态;维持150min;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CO2,得到钇稳定氧化锆气凝胶。
(7)所得到的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密度为0.098g/cm3、比表面积为480m2/g、孔隙率为97.6%。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举例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无机锆盐溶于无水乙醇中,配置锆盐前驱体,其中锆盐浓度为0.1-3.0mol/L;
2)将酸性氨基酸溶于无水乙醇/盐酸溶液中,配置酸性氨基酸溶液;
3)将上述的酸性氨基酸溶液以体积比为1/30-1/6加入到锆盐前驱体溶液中,快速搅拌,密封后放入25-70℃环境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得到湿凝胶;
4)在25-70℃温度下将所得的湿凝胶浸没在老化液中,老化处理2-7 d;所述的老化液为无水乙醇或无水乙醇/正硅酸四乙酯溶液;
5)将老化处理后的湿凝胶放入到超临界干燥装置的高压反应釜中,采用乙醇或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介质,进行超临界干燥,其中乙醇超临界干燥的温度为260-300℃,保温时间为10-120 min,压力为7-12 MPa;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的温度为45-75℃,保温时间为90-150 min,压力为10-15 MPa;干燥结束后,放出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获得块状氧化锆气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无机锆盐为ZrOCl2·8H2O, ZrO(NO3)2·6H2O, ZrCl4,Zr(SO4)2·4H2O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酸性氨基酸为L-天冬氨酸和L-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老化液中无水乙醇和正硅酸四乙酯的体积比为4/1-1/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氨基酸溶液中,酸性氨基酸浓度为0.1-2.0 mol/L;所述的无水乙醇/盐酸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2.4 mol/L。
CN201710418888.4A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Active CN107162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8888.4A CN107162050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8888.4A CN107162050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2050A CN107162050A (zh) 2017-09-15
CN107162050B true CN107162050B (zh) 2019-04-16

Family

ID=5982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8888.4A Active CN107162050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2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0623A (zh) * 2022-01-17 2022-03-15 滁州学院 点击反应制备块状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CN114671452B (zh) * 2022-03-03 2023-09-01 滁州学院 一种以环氧化合物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铈气凝胶的方法
CN114772637A (zh) * 2022-04-15 2022-07-22 滁州学院 一种制备不同微观形貌二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CN114873640A (zh) * 2022-04-15 2022-08-09 滁州学院 一种制备纤维状二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7367A2 (en) * 2001-12-27 2003-07-17 Aerogel Composite, Llc Aerogel and metallic compositions
CN102765755A (zh) * 2012-07-23 2012-11-07 天津大学 一种氧化锆块体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3523829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同济大学 一种高比表面积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772084A (zh) * 2015-03-31 2015-07-15 浙江大学 采用无机盐原料的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536655A (zh) * 2015-12-11 2016-05-04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凝胶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CN105712400A (zh) * 2016-04-27 2016-06-2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制备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7367A2 (en) * 2001-12-27 2003-07-17 Aerogel Composite, Llc Aerogel and metallic compositions
CN102765755A (zh) * 2012-07-23 2012-11-07 天津大学 一种氧化锆块体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3523829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同济大学 一种高比表面积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772084A (zh) * 2015-03-31 2015-07-15 浙江大学 采用无机盐原料的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536655A (zh) * 2015-12-11 2016-05-04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凝胶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CN105712400A (zh) * 2016-04-27 2016-06-2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制备氧化锆气凝胶材料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facile citric acid assisted sol–gel method for preparing monolithic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aerogel;Zhiyi Zhang等;《RSC Adv.》;20150930;84280–84283
A Sol–Gel Route To Synthesize Monolithic Zinc Oxide Aerogels;Yanping P. Gao等;《Chem. Mater.》;20071108;6007–6011
Preparation of the Precursor of the Zirconium Oxide in EDTA-Ammonia Solution by the Sol-Gel Method;Maw-Ling Wang等;《Ind. Eng. Chem. Res.》;19971231;2149-215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2050A (zh) 2017-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2050B (zh) 一种以酸性氨基酸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CN104772084B (zh) 采用无机盐原料的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3657623B (zh) 微球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2923A (zh) 一种连续制备硼掺杂SiO2气凝胶的方法
CN107662944B (zh) 纳米氧化锆制备方法
CN110668452A (zh) 一种由粉煤灰制备SiO2-Al2O3复合气凝胶材料的方法
Walker et al. Zirconia aerogel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Review of synthesis,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CN103691421A (zh) 一种CeVO4微米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A facile citric acid assisted sol–gel method for preparing monolithic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aerogel
CN102295304A (zh) 一种拟薄水铝石及微晶刚玉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53140B (zh) 一种铁酸镧纳米盘的制备方法
CN103537237A (zh) 一种Fe3O4@C@PAM核壳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49589A (zh) 一种丝蛋白调控的α型三氧化二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6752B (zh) 一种制备四方相氧化锆纳米棒的方法
CN105384762B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的合成方法
CN106315690A (zh) 一种多孔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06946282A (zh) 一种多孔铈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620134A (zh) 一种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697789A (zh) 一种尖晶石型磁性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30271B (zh) 超低密度块状全稳定氧化锆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0505A (zh) 一种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167A (zh) 一种制备片状氧化铝粉末的方法
CN105585035A (zh) 一种氧化铝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082298A (zh) 一种铈铋复合氧化物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53032B (zh) 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块复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