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5972A -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5972A
CN107155972A CN201710478257.1A CN201710478257A CN107155972A CN 107155972 A CN107155972 A CN 107155972A CN 201710478257 A CN201710478257 A CN 201710478257A CN 107155972 A CN107155972 A CN 107155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water
parts
seawater
wat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82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蔡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 Research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 Research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 Research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 Research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782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5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5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5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包括往淡水养殖池中输送淡水,并在淡水池中养殖淡水鱼;将淡水养殖池中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往转化池中投入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从转化池中捞出,并晒干;将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进行粉碎,形成粉末;将转化池中已捞出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后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入海水养殖池中,搅拌形成人工海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将内陆淡水资源形成人工海水;在淡水海水化过程中,使用废弃农作物产品,一方面用于处理废弃物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水和盐是海水的主要成分,海水中还含有多种无机离子。目前中国内陆淡水湖基本不存在与海水中成分一致的水资源,因而内陆无法养殖海产类生物。而中国内陆的消费者要消费海产时,基本是通过交通运输工具将海产运输至内陆,这将大大增加内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973593A,公布日:2011年2月16日),公开了一种海水晶,将海水晶配置成溶液即行成人工海水;同样,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06534A,公布日:2006年7月26日)公开了一种对虾养殖专用人工海水晶,将此类海水晶配置成溶液即行成可养殖对虾的人工海水。以上两件涉及的海水晶,需要先制备水海水晶,然后再配制成人工海水,采用海水晶制备配制人工海水,一方面,海水晶的制备工艺复杂;另一方面,采用海水晶制备人工海水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海水中的成分分布不均匀等问题,造成海水中的局部区域无法进行海产养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往淡水养殖池中输送淡水,并在淡水池中养殖淡水鱼;
将淡水养殖池中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往转化池中投入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浸泡一定时间;
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从转化池中捞出,并进行晒干;
将已进行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进行粉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
将转化池中已捞出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后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入海水养殖池中,搅拌形成人工海水,海水养殖池中养殖海产生物;
将已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再排入所述淡水养殖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海水淡水化膜;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为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套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套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室;
所述第三过滤室与所述海水养殖池连接;第一过滤室与所述淡水养殖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过滤孔上设有防回流装置;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罩,弹簧和接头;
所述接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防回流罩通过弹簧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防回流罩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防回流罩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包括如下组分的重量份:
稻草10份~21份,西瓜皮5份~9份,柚子皮6.5份~12份,芹菜叶1.5份~2.5份,玉米棒芯16份~25份,玉米茎20份~35份,玉米叶10份~18份,榨菜5份~8份,梧桐叶2.5份~3.5份,番茄叶2.5份~3.5份,黄豆5份~8份;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主要成分包括:
蘑菇培养基30份~42份,草木灰11份~18份,木屑21份~34份,牛粪35份~43份,甘蔗渣5.5份~9.8份,花生壳3.2份~5.6份,蚯蚓粪2.2份~3.6份,烟草灰烬2.5份~3.5份,坚果壳3.5份~6.6份,云母25份~38份,海水淡化过滤物30份~42份。
进一步地,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转化池中浸泡20~30天;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从转化池中捞出后,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10~15天。
进一步地,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中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重量比例为30%~45%:70%~55%;投入转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占转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20%~35%;投入海水养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占海水养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35%~48%。
进一步地,所述淡水池中所养殖的淡水鱼为鲫鱼,鲢鱼,鲤鱼,草鱼,鳜鱼,鳙鱼,鲶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淡水海水转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淡水养殖池,转化池,海水养殖池,晾晒厂和粉碎设备,海水淡化装置;
所述淡水养殖池用于盛放淡水,并养殖淡水鱼;
所述淡水养殖池换水时,将已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在转化池中投放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对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进行浸泡;
所述晾晒厂用于对已浸泡过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进行晾晒;
所述粉碎装置用于对已晒干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物进行粉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
将浸泡过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进海水养殖池中,并搅拌均匀;
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用于将将已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再排入所述淡水养殖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海水淡水化膜;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为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套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套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室;
所述第三过滤室与所述海水养殖池连接;第一过滤室与所述淡水养殖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过滤孔上设有防回流装置;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罩,弹簧和接头;
所述接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防回流罩通过弹簧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防回流罩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防回流罩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通过在淡水养殖池中养殖淡水鱼,将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中,在转化池中浸泡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一段时间后晒干,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将转化池中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并投入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搅拌形成海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可以将内陆淡水资源形成人工海水,用于养殖海产类生物;在淡水海水化过程中,使用废弃农作物产品、废弃菌类培养基等物质,无需直接采用化学物质,一方面用于处理废弃物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海水淡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海水淡化装置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管道 20第二管道 30第三管道
40过滤孔 50海水淡水化膜 60第一过滤室
70第二过滤室 80第三过滤室 90防回流罩
91弹簧 92接头 9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以下3个优选实施例,分别是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
实施例1
淡水养殖池中养殖鲫鱼;
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中的主要成分为:稻草10份,西瓜皮9份,柚子皮12份,芹菜叶2.5份,玉米棒芯25份,玉米茎35份,玉米叶18份,榨菜8份,梧桐叶3.5份,番茄叶3.5份,黄豆8份;
投入转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占转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20%;
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转化池中浸泡20天;
在转化池中浸泡过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太阳光下晾晒10天;
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中的主要成分为:蘑菇培养基30份,草木灰18份,木屑34份,牛粪43份,甘蔗渣5.5份,花生壳3.2份,蚯蚓粪3.6份,烟草灰烬3.5份,坚果壳6.6份,云母38份,海水淡化过滤物42份;
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中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重量比例3:7;
投入海水养殖池的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占海水养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35%。
实施例2
淡水养殖池中养殖鲫鱼、鲢鱼和鲤鱼;
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中的主要成分为:稻草21份,西瓜皮5份,柚子皮6.5份,芹菜叶1.5份,玉米棒芯16份,玉米茎20份,玉米叶10份,榨菜5份,梧桐叶2.5份,番茄叶2.5份,黄豆5份;
投入转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占转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35%;
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转化池中浸泡30天;
在转化池中浸泡过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太阳光下晾晒15天;
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中的主要成分为:蘑菇培养基42份,草木灰11份,木屑21份,牛粪35份,甘蔗渣9.8份,花生壳5.6份,蚯蚓粪2.2份,烟草灰烬2.5份,坚果壳3.5份,云母25份,海水淡化过滤物30份;
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中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重量比例4.5:5.5;
投入海水养殖池的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占海水养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48%。
实施例3
淡水养殖池中养殖草鱼,鳜鱼,鳙鱼,鲶鱼;
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中的主要成分为:稻草15份,西瓜皮7份,柚子皮9份,芹菜叶2份,玉米棒芯18.5份,玉米茎28份,玉米叶14.5份,榨菜6.5份,梧桐叶3份,番茄叶3份,黄豆6.5份;
投入转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占转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27.5%;
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转化池中浸泡25天;
在转化池中浸泡过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太阳光下晾晒13天;
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中的主要成分为:蘑菇培养基35份,草木灰14份,木屑27.5份,牛粪37份,甘蔗渣7份,花生壳4.3份,蚯蚓粪2.8份,烟草灰烬3份,坚果壳5份,云母32份,海水淡化过滤物36份;
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中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重量比例4:6;
投入海水养殖池的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占海水养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41%。
以上3个实施例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均采用如下步骤,如图1所示:
往淡水养殖池中输送淡水,并在淡水池中养殖淡水鱼;
在淡水池中养殖淡水鱼,淡水鱼的排泄物能够为人工海水提供部分有用的化学成分;
将淡水养殖池中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往转化池中投入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浸泡一定时间;
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放在转化池中浸泡,可以使得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中的液态物质扩散到转化池的水中;
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从转化池中捞出,并进行晒干;
将已进行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进行粉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
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并粉碎后,尺寸要达到20微米到60微米之间;
将转化池中已捞出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后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入海水养殖池中,搅拌均匀形成人工海水,海水养殖池中养殖海产生物;
将已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再排入所述淡水养殖池中。
优选地,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海水淡水化膜;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为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套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套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室;
所述第三过滤室与所述海水养殖池连接;第一过滤室与所述淡水养殖池连接。
较佳地,所述过滤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过滤孔上设有防回流装置;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罩,弹簧和接头;
所述接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防回流罩通过弹簧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防回流罩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防回流罩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以上三个实施例获得的人工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含量(100kg海水或人工海水的含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制备的人工海水中的成分及含量与自然海水中的成分及含量相近,同时像汞等有毒物质被排除,适合海产生物的养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淡水海水转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淡水养殖池,转化池,海水养殖池,晾晒厂和粉碎设备,海水淡化装置;
所述淡水养殖池用于盛放淡水,并养殖淡水鱼;
所述淡水养殖池换水时,将已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在转化池中投放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对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进行浸泡;
所述晾晒厂用于对已浸泡过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进行晾晒;
采用太阳光晾晒,节省能源;
所述粉碎装置用于对已晒干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物进行粉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
将浸泡过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进海水养殖池中,并搅拌均匀;
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用于将将已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再排入所述淡水养殖池中。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20和第三管道30;所述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20和第三管道30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管道10与所述第二管道20上均设有过滤孔40,所述过滤孔40的尺寸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道20的外壁上设有海水淡水化膜50;所述第一管道10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为第一过滤室60;所述第一过滤室60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60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10套于所述第二管道20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10与所述第二管道20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70;所述第二过滤室70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20套于所述第三管道30的内部,所述第三管道30与所述第二管道20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室80;
所述第三过滤室80与所述海水养殖池连接;第一过滤室60与所述淡水养殖池连接。
具体实施时,海水养殖池中已经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进入第三过滤室80后,第二真空装置工作,吸附人工海水,人工海水进入第二过滤室70,人工海水中的固体杂质等被第二管道20的外壁上的海水淡水化膜50过滤;人工海水进入第二过滤室70后,第一管道10外壁上的加热器加热至80℃~120℃,冷凝器和第一真空装置工作,第二过滤室70中的人工海水蒸发通过第二管道20的过滤孔40,在第一过滤室60内液化形成淡水,并流入淡水养殖池。第一真空装置与第二真空装置能够独立工作,根据需要调节不同的真空度:当需要将海水淡化形成淡水时,可以调节第一真空装置和第二真空装置,使得第一过滤室的真空度大于第二过滤室的真空度;当不需要将海水淡化时,可以调节第一真空装置和第二真空装置,使得第一过滤室的真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过滤室的真空度,防止淡水养殖池中的淡水倒流进入海水养殖池。
第二过滤室70和海水淡水化膜50上的海水淡化过滤物可以用于制备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孔40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过滤孔上设有防回流装置;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罩90,弹簧91和接头92;
所述接头9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92上设有多个通孔93;
所述防回流罩90通过弹簧91与所述接头92连接;所述防回流罩90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20时,所述弹簧91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防回流罩9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实施时,防回流罩90在弹簧91的作用下贴紧过滤孔40,当第一真空装置和/或第二真空装置工作时,防回流罩90会被吸附,使得防回流罩90不再贴紧过滤孔,人工海水可以通过通孔93进入第二过滤室70,或者水蒸气可以进入第一过滤室60;当不需要进行海水淡化时,第一真空装置和第二真空装置均不工作,防回流罩90在弹簧91的作用下,贴紧过滤孔40,淡水养殖池中的淡水不会回流至海水养殖池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往淡水养殖池中输送淡水,并在淡水池中养殖淡水鱼;
将淡水养殖池中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往转化池中投入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浸泡一定时间;
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从转化池中捞出,并进行晒干;
将已进行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进行粉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
将转化池中已捞出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后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入海水养殖池中,搅拌形成人工海水,海水养殖池中养殖海产生物;
将已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再排入所述淡水养殖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海水淡水化膜;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为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套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套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室;
所述第三过滤室与所述海水养殖池连接;第一过滤室与所述淡水养殖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过滤孔上设有防回流装置;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罩,弹簧和接头;
所述接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防回流罩通过弹簧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防回流罩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防回流罩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包括如下组分的重量份:
稻草10份~21份,西瓜皮5份~9份,柚子皮6.5份~12份,芹菜叶1.5份~2.5份,玉米棒芯16份~25份,玉米茎20份~35份,玉米叶10份~18份,榨菜5份~8份,梧桐叶2.5份~3.5份,番茄叶2.5份~3.5份,黄豆5份~8份;
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主要成分包括:
蘑菇培养基30份~42份,草木灰11份~18份,木屑21份~34份,牛粪35份~43份,甘蔗渣5.5份~9.8份,花生壳3.2份~5.6份,蚯蚓粪2.2份~3.6份,烟草灰烬2.5份~3.5份,坚果壳3.5份~6.6份,云母25份~38份,海水淡化过滤物30份~4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在转化池中浸泡20~30天;将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从转化池中捞出后,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10~1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中已晒干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的重量比例为30%~45%:70%~55%;投入转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重量占转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20%~35%;投入海水养殖池的所述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占海水养殖池中水的重量比例为35%~4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池中所养殖的淡水鱼为鲫鱼,鲢鱼,鲤鱼,草鱼,鳜鱼,鳙鱼,鲶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一种淡水海水转化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淡水养殖池,转化池,海水养殖池,晾晒厂和粉碎设备,海水淡化装置;
所述淡水养殖池用于盛放淡水,并养殖淡水鱼;
所述淡水养殖池换水时,将已养殖过淡水鱼的水排入转化池;并在转化池中投放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对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进行浸泡;
所述晾晒厂用于对已浸泡过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进行晾晒;
所述粉碎装置用于对已晒干的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与淡水海水化混合B物料混合物进行粉碎,形成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
将浸泡过淡水海水化混合A物料的水排入海水养殖池中,将淡水海水化混合粉末投进海水养殖池中,并搅拌均匀;
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用于将将已养殖过海产生物的人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再排入所述淡水养殖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海水淡水化膜;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为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套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套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室;
所述第三过滤室与所述海水养殖池连接;第一过滤室与所述淡水养殖池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淡水海水转化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过滤孔上设有防回流装置;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罩,弹簧和接头;
所述接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防回流罩通过弹簧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防回流罩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防回流罩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CN201710478257.1A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Pending CN107155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8257.1A CN107155972A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8257.1A CN107155972A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5972A true CN107155972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1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8257.1A Pending CN107155972A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淡水海水转化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597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11A (zh) * 1987-10-13 1989-05-24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 膜式蒸馏法
CN1394473A (zh) * 2002-08-01 2003-02-05 洪湖市水利水产名特优养殖基地 利用地下卤水配制河蟹育苗用的海水
CN202366495U (zh) * 2011-11-14 2012-08-08 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 毛细管分子蒸馏器
CN103112911A (zh) * 2013-02-06 2013-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带预热功能的多级管式海水淡化器
CN103478027A (zh) * 2013-08-29 2014-01-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室内人工海水循环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方法
CN103693699A (zh) * 2013-12-17 2014-04-02 北京理工大学 具有自回热功能的多效竖管螺旋亲水透气蒸馏装置
CN203938503U (zh) * 2014-07-02 2014-11-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压力延滞渗透与反渗透的海水淡化装置及其系统
CN104245593A (zh) * 2012-04-10 2014-12-24 Yts科学财富私人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
CN106145416A (zh) * 2016-08-12 2016-11-23 何颖 一种海水综合利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11A (zh) * 1987-10-13 1989-05-24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 膜式蒸馏法
CN1394473A (zh) * 2002-08-01 2003-02-05 洪湖市水利水产名特优养殖基地 利用地下卤水配制河蟹育苗用的海水
CN202366495U (zh) * 2011-11-14 2012-08-08 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 毛细管分子蒸馏器
CN104245593A (zh) * 2012-04-10 2014-12-24 Yts科学财富私人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
CN103112911A (zh) * 2013-02-06 2013-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带预热功能的多级管式海水淡化器
CN103478027A (zh) * 2013-08-29 2014-01-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室内人工海水循环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方法
CN103693699A (zh) * 2013-12-17 2014-04-02 北京理工大学 具有自回热功能的多效竖管螺旋亲水透气蒸馏装置
CN203938503U (zh) * 2014-07-02 2014-11-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压力延滞渗透与反渗透的海水淡化装置及其系统
CN106145416A (zh) * 2016-08-12 2016-11-23 何颖 一种海水综合利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桂君: "《海洋化学知多少》", 31 January 2011,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徐克玷: "《钼的材料科学与工程》", 31 July 2014, 冶金工业出版社 *
马龙滨 等: "《油锯理论与应用》", 30 November 1988,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Effects of addition of maize starch on the yield, water quality and formation of bioflocs in an integrated shrimp culture system
Sandifer et al. Conceptual design of a sustainable pond-based shrimp culture system
CN204518856U (zh) 一种禽畜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CN106688900B (zh) 集生态养殖、种植及粪液处理一体化的循环系统
CN107549126A (zh) 一种利用餐厨剩余食物基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
CN103355235A (zh) 一种小龙虾高效饲料养殖方法
CN104396825A (zh) 一种禽畜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8967085A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106135095B (zh) 基于自然水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10250062B (zh) 一种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5417920B (zh) 猪粪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02846A (zh) 一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5733981A (zh) 微生物生物质、饲料产品/组分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CN107082535A (zh) 畜禽养殖粪便生物处理循环利用工艺
CN103922817A (zh)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转化方法
CN103461240A (zh)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04885982A (zh) 一种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方法
CN103120141A (zh) 南美白对虾与河豚、鲢鱼复合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Azim et al. 1 2 Periphyton-based pond polyculture
CN109329133A (zh) 一种优质尖吻鲈提质增产培育方法
CN101341857A (zh) 海水池塘对虾生态调控养殖方法
CN106219730B (zh) 一种荔枝核资源化应用的方法
CN104782933A (zh) 一种羽状江珧环保饵料的制作方法
CN208234700U (zh) 一种沼液减量化并达标排放的系统
CN114946717B (zh)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