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7238B - 电机端盖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端盖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7238B
CN107147238B CN201710328509.2A CN201710328509A CN107147238B CN 107147238 B CN107147238 B CN 107147238B CN 201710328509 A CN201710328509 A CN 201710328509A CN 107147238 B CN107147238 B CN 107147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end cover
motor
groove
cage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85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7238A (zh
Inventor
白晓乐
高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285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7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7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其中,该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端面板以及设于端面板周缘的侧面板,端面板和侧面板围合形成一底部开口、用以容置鼠笼转子的容置腔;端面板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散热入口,散热入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鼠笼转子的内腔;端面板于凹槽的外侧和/或侧面板上设有散热出口,散热出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鼠笼转子的外周与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本发明通过于电机端盖上设置散热入口和散热出口,有效增强电机整体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电机端盖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鼠笼转子的电机,通常会面临电机散热差的问题,该问题会使电机整体温度过高并可能导致电机被烧坏;现有技术提出在电机端盖的侧壁上开孔以增强电机散热的技术方案,然而,如此设置未考虑电机内部的气流流向,以致其对电机整体散热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端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未合理设置散热孔,以致电机整体的散热性能仍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端面板以及设于所述端面板周缘的侧面板,所述端面板和侧面板围合形成一底部开口、用以容置所述鼠笼转子的容置腔;
所述端面板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散热入口,所述散热入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内腔;所述端面板于所述凹槽的外侧和/或所述侧面板上设有散热出口,所述散热出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外周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底中部向上凸设有轴承座,所述散热入口为多个环绕所述轴承座的周缘均匀设置的第一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包括以所述轴承座的轴心为圆心的第一圆弧边和第二圆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圆弧边和第二圆弧边对应两端的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
所述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的弧长相等、凸弧方向相反。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总面积占所述凹槽的槽底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为40%~50%。
优选地,所述端盖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的外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侧壁,多个所述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端面板包括环绕所述凹槽设置的环形面板,所述散热出口包括设于所述环形面板上的多个第二散热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出口孔环绕所述环形面板的轴线均匀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总面积占所述环形面板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为25%~35%。
优选地,所述侧面板为环形侧板,所述散热出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中部的多个第三散热孔,以及设于所述环形侧板的下周缘处的多个散热缺口。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和多个所述散热缺口的总面积占所述环形侧板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机,包括鼠笼转子和电机端盖,该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端面板以及设于所述端面板周缘的侧面板,所述端面板和侧面板围合形成一底部开口、用以容置所述鼠笼转子的容置腔;
所述端面板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散热入口,所述散热入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内腔;所述端面板于所述凹槽的外侧和/或所述侧面板上设有散热出口,所述散热出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外周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
所述鼠笼转子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散热入口孔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内腔,所述散热出口孔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外周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于端盖本体顶部的端面板中部设置凹槽,并于槽底设置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内腔的散热入口,于端面板位于凹槽外侧和/或侧面板上设置散热出口,散热出口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外周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如此,鼠笼转子转动带动外部的低温空气通过散热入口被吸入鼠笼转子的内腔,再从鼠笼转子的外周吹出,并通过散热出口排出容置腔,在此过程中,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与容置腔内的高温空气和高温结构充分接触,产生热交换,从而有效降低容置腔内的温度,达到对电机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机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机端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机端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环形面板、第一环台面以及凹槽的槽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电机端盖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1292516040000031
Figure BDA000129251604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机。
参照图1和图2,该电机包括上下盖合设置的两电机端盖1、设于两电机端盖1之间的鼠笼转子2以及沿上下向穿设两电机端盖1、鼠笼转子2的中部的转轴3;可以理解,电机工作时,鼠笼转子2转动带动转轴3转动,电能在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也会转化为热能,即在鼠笼转子2和转轴3的转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此,为了避免热量积累导致电机温度过高,被烧坏,要求电机能迅速将热量传递至外界;为了增强电机的散热性能,该电机提出一种电机端盖1,以下将描述该电机端盖1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图1中上方的电机端盖1为例,参照图1至图3,该电机端盖1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端面板11以及设于端面板11周缘的侧面板12,端面板11和侧面板12围合形成一底部开口、用以容置鼠笼转子2的容置腔13;
端面板11的中部设有凹槽111,凹槽111的槽底设有散热入口,散热入口连通外部空气和鼠笼转子2的内腔;端面板11于凹槽111的外侧和/或侧面板12上设有散热出口121,散热出口121连通外部空气和鼠笼转子2的外周与容置腔13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
可以理解,图1中上方的电机端盖1和下方的电机端盖1共同完全容置鼠笼转子2;电机工作时,鼠笼转子2的内腔产生负压,对外部空气形成吸力,以使外部空气通过散热入口进入容置腔13,随后鼠笼转子2的轮面将吸入的外部空气吹出,最后外部空气通过散热出口121排出容置腔13。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于端盖本体顶部的端面板11中部设置凹槽111,并于槽底设置连通外部空气和鼠笼转子2的内腔的散热入口,于端面板11位于凹槽111外侧和/或侧面板12上设置散热出口121,散热出口121连通外部空气和鼠笼转子2的外周与容置腔13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如此,鼠笼转子2转动带动外部的低温空气通过散热入口被吸入鼠笼转子2的内腔,再从鼠笼转子2的外周吹出,并通过散热出口121排出容置腔13,在此过程中,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与容置腔13内的高温空气和高温结构充分接触,产生热交换,从而有效降低容置腔13内的温度,达到对电机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凹槽111的槽底中部向上凸设有轴承座113(供转轴3穿设),散热入口为多个环绕轴承座113的周缘均匀设置的第一散热孔112。具体地,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沿D1方向(对于下方的电机端盖1为沿D2方向)进入鼠笼转子2的内腔;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电机端盖1采用拉伸工艺制成,可以理解,拉伸工艺件的结构强度较低,故为了避免散热入口的开口过大,而进一步降低电机端盖1的整体结构强度,采用多个第一散热孔112的方式实现外部空气与鼠笼转子2内腔的连通。当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电机端盖1也可由模具制造工艺制成。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112的数量为8个,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112的数量也可为其他数值,本设计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第一散热孔112包括以轴承座113的轴心为圆心的第一圆弧边112a和第二圆弧边112b,以及连接第一圆弧边112a和第二圆弧边112b对应两端的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112d;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112d的弧长相等、凸弧方向相反。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有效利用凹槽111槽底的环形面积区域,在避免过度降低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第一散热孔112的进气量。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112也可为圆孔、矩形孔等。
进一步地,参照图6,凹槽111的槽底在中部凸设轴承座113后形成一环形面,该环形面的面积为S1,多个第一散热孔112的总面积占环形面的面积S1的百分比为40%~50%。可以理解,多个第一散热孔112的总面积占环形面的面积S1的百分比过大,则会大大降低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以致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稍微受到磕碰,即会受损,影响电机的实用性;多个第一散热孔112的总面积占环形面的面积S1的百分比过小,则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容置腔13内散热的外部空气过少,而影响电机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4,端盖本体还包括设于凹槽111内的多个加强筋114,加强筋114的一端连接于轴承座113的外周、另一端连接于凹槽111的槽侧壁,多个加强筋114与多个第一散热孔112交错设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能有效提高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14设有8个。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11内还可设有其他用于提升结构强度的结构。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端面板11包括环绕凹槽111设置的环形面板115,散热出口121包括设于环形面板115上的多个第二散热孔121a,多个第二散热出口121孔环绕环形面板115的轴线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孔121a与第一散热孔112的形状一致;具体地,容置腔13内的热空气通过第二散热孔121a沿D3方向(对于下方的电机端盖1为沿D4方向)排出容置腔13;可以理解,与散热入口设置为多个第一散热孔112的目的相同,散热出口121包括多个第二散热孔121a也是为了有效降低开口对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而多个第二散热孔121a环绕环形面板115的轴线均匀设置,则是为了容置腔13内各个位置出风均匀,避免某一位置的热空气无法排出,而导致该位置处的结构过热。本实施例中,端面板11还包括连接环形面板115的内缘和凹槽111的槽侧壁的外缘的第一环台面(图未示),当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时候实施例中,环形面板115的内缘也可直接连接于凹槽111的槽侧壁的外缘。
进一步地,参照图6,环形面板115的面积为S2,多个第二散热孔121a的总面积占环形面板115的面积S2的百分比为25%~35%。可以理解,多个第二散热孔121a的总面积占环形面板115的面积S2的百分比过大,则会大大降低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以致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稍微受到磕碰,即会受损,影响电机的实用性;多个第二散热孔121a的总面积占环形面板115的面积S2的百分比过小,则会导致单位时间内从容置腔13内排出的热空气过少,而影响电机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7,侧面板12为环形侧板,散热出口121还包括设于环形侧板中部的多个第三散热孔121b,以及设于环形侧板的下周缘处的多个散热缺口121c。本实施例中,第三散热孔121b为圆孔;具体地,容置腔13内的热空气通过第三散热孔121b沿D5方向(对于下方的电机端盖1为沿D6方向),以及散热缺口121c沿D7方向排出容置腔13;可以理解,如此,以更好地实现热空气的排出,提升散热效果,同时,设置散热缺口121c的方式几乎不会对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总成影响。本实施例中,环形侧板的底端还设有多个连接部14,以连接图1中下方的电机端盖1,优选地,该连接部14为设有连接孔的连接凸耳;另外,环形侧板与环形面板115之间还设有一第二环台面(图未示),当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时候实施例中,环形侧板也可直接连接于环形面板115。
进一步地,环形侧板的面积为S3,多个第三散热孔121b和多个散热缺口121c的总面积占环形侧板的面积S3的百分比为10%~15%。可以理解,多个第三散热孔121b的总面积占环形侧板的面积S3的百分比过大,则会大大降低电机端盖1的结构强度,以致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稍微受到磕碰,即会受损,影响电机的实用性;多个第三散热孔121b的总面积占环形侧板的面积S3的百分比过小,则会导致单位时间内从容置腔13内排出的热空气过少,而影响电机的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机端盖,用于具有鼠笼转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端面板以及设于所述端面板周缘的侧面板,所述端面板和侧面板围合形成一底部开口、用以容置所述鼠笼转子的容置腔;
所述端面板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散热入口,所述散热入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内腔;所述端面板于所述凹槽的外侧和所述侧面板上设有散热出口,所述散热出口用以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外周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
所述侧面板为环形侧板,所述散热出口包括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下周缘处的多个散热缺口,以及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中部的多个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散热缺口间隔设置;
所述环形侧板的底端还设有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缺口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中部向上凸设有轴承座,所述散热入口为多个环绕所述轴承座的周缘均匀设置的第一散热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包括以所述轴承座的轴心为圆心的第一圆弧边和第二圆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圆弧边和第二圆弧边对应两端的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
所述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的弧长相等、凸弧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总面积占所述凹槽的槽底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为40%~5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的外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侧壁,多个所述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板包括环绕所述凹槽设置的环形面板,所述散热出口包括设于所述环形面板上的多个第二散热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出口孔环绕所述环形面板的轴线均匀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总面积占所述环形面板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为25%~3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和多个所述散热缺口的总面积占所述环形侧板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鼠笼转子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所述鼠笼转子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散热入口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内腔,所述散热出口连通外部空气和所述鼠笼转子的外周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围合成的空间。
CN201710328509.2A 2017-05-11 2017-05-11 电机端盖和电机 Active CN107147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8509.2A CN107147238B (zh) 2017-05-11 2017-05-11 电机端盖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8509.2A CN107147238B (zh) 2017-05-11 2017-05-11 电机端盖和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238A CN107147238A (zh) 2017-09-08
CN107147238B true CN107147238B (zh) 2020-06-23

Family

ID=5977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8509.2A Active CN107147238B (zh) 2017-05-11 2017-05-11 电机端盖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7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2589A (zh) * 2020-10-22 2021-02-05 浙江科宁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防止温升的内转子电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3258U (zh) * 2010-10-01 2011-04-27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05691612U (zh) * 2016-05-23 2016-11-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调试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4315U (zh) * 2010-03-30 2010-12-15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端盖
CN202840788U (zh) * 2012-09-27 2013-03-27 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拉伸端盖
CN104167852A (zh) * 2013-05-20 2014-11-26 湖州佳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电机结构
CN104184243A (zh) * 2013-05-24 2014-12-03 湖州佳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电机的后端盖结构
CN204947780U (zh) * 2015-09-22 2016-01-06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前端盖
CN105827054A (zh) * 2016-03-17 2016-08-03 周利 自散热通风的电动机
CN205725328U (zh) * 2016-04-25 2016-11-23 浙江伊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吸油烟机电机
CN205753742U (zh) * 2016-05-16 2016-11-30 南昌富亿达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电机端盖
CN205945330U (zh) * 2016-08-24 2017-02-08 厦门市勤贤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散热端盖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3258U (zh) * 2010-10-01 2011-04-27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05691612U (zh) * 2016-05-23 2016-11-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调试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238A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3706B (zh) 无刷直流外转子电机用轴流风扇
EP3232538B1 (en) Rotor assembly and motor including same
CN107147238B (zh) 电机端盖和电机
CN109831053A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101728886A (zh) 散热风扇及其定子
CN217883071U (zh) 电机
CN211530940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05355993U (zh) 电机转子
CN210509721U (zh) 限位支撑装置、风机和空调器
TW202027386A (zh) 馬達及具有該馬達之吊扇
CN215072014U (zh) 电机及电动设备
CN112524061A (zh) 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
CN110829654A (zh) 一种电机转子
CN214101059U (zh) 端盖和具有其的电机
CN213279293U (zh) 电机定子散热结构及电机
CN218678637U (zh) 端盖、电机及电动设备
CN214101127U (zh) 电机
CN215762325U (zh) 一种风机模组及其外转子送风组件
CN109058081A (zh) 一种空压机的散热结构
CN114337048B (zh)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空压模块集成型电机
CN210404869U (zh) 一种转子冲片、转子铁芯及水泵电机
CN214626714U (zh) 用于电机的水套结构及电机
CN220252532U (zh) 一种散热风扇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10769418U (zh) 风扇以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