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1127U - 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1127U
CN214101127U CN202022592469.2U CN202022592469U CN214101127U CN 214101127 U CN214101127 U CN 214101127U CN 202022592469 U CN202022592469 U CN 202022592469U CN 214101127 U CN214101127 U CN 214101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holes
end cap
electric machin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24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亚运
吕琢
李德生
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924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1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1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1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和端盖,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端盖内具有容纳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端盖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面包括在内外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内壁面外侧,在正交于转轴的轴向上的投影面上,所述扇叶的外侧面的投影在内外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壁面的投影内。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用单相感应电机在转子的端部设置有扇叶,以形成离心式风扇。风扇转动时,电机内的气体可以通过转子中间的通孔和气隙以及端盖端面的上的通孔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从而降低电机内部的温度。但由于扇叶设置在转子的端部,其尺寸和位置均受到限制。
相关技术中,通风孔设于端盖的端面或侧壁上,在电机运转时,电机内部的气流受通风孔的风道阻力较大,且由于扇叶在设计转速下旋转无法克服风道阻力,导致风量较小,电机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机,该电机的散热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转轴的周壁相连,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端盖,所述端盖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端盖的第一端敞开设置以使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开口,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端盖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面包括在内外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内壁面外侧,在正交于转轴的轴向上的投影面上,所述扇叶的外侧面的投影在内外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壁面的投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端盖的第二端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且在正交于转轴的轴向上的投影面上,扇叶的外侧面的投影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通风孔的第一内壁面的投影内。在电机工作时,电机内的转轴带动扇叶旋转,扇叶旋转时会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因此,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通孔直接吸入至电机内部,换言之,电机外部的气流可以不受第一通孔的内壁面的阻挡就可以直接进入至电机内部,从而减小了风道阻力,提升了电机内部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扇叶的外侧面在同一第一圆周面上,第一圆周面的半径为r1,第一内壁面为弧形面,且多个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壁面在同一第二圆周面上,第二圆周面的半径为R1,且r1<R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壁面为弧形面,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内壁面在同一第三圆周面上,所述第三圆周面的半径为R2,R2<r1<R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直线形、曲线形或多段折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内外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包括周壁和底壁,所述周壁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底壁设在所述周壁的第一端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一端,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周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凸包,所述凸包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包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交错且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内具有转子腔,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配合在所述转子腔内,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转子铁芯上且与所述转子铁芯同轴布置,所述扇叶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第一端环和第二端环,所述第一端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端,所述扇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均为多个,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一端环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一扇叶沿所述第一端环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第二端环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二扇叶沿所述第二端环的周向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具有所述容纳腔且均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盖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二端,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出所述第一端盖且与所述第一端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包括本体和安装脚,所述容纳腔设在所述本体内,且所述本体的第一端敞开设置,所述安装脚设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上设有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贯通所述安装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端盖的周向间隔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第一端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端盖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第二端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转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转子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铁芯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定子铁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端盖、11、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11、本体;112、第一通孔;1111、第二圆周面;1112、第三圆周面;1113、第一内壁面;1114、第二内壁面;113、第二通孔;114、第三通孔;115、容纳腔;1151、底壁;1152、周壁;116、安装脚;1161、安装孔;117、凸包;
2、转子组件;21、转子铁芯;211、第一端环;212、第二端环;22、转轴;23、扇叶;231、第一扇叶;232、第二扇叶;233、第一圆周面;234、第四圆周面;
3、定子组件;31、定子铁芯;32、转子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包括转子组件2和端盖1,转子组件2包括转轴22和多个扇叶23,其中多个扇叶23均与转轴22的周壁相连,且多个扇叶23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
端盖1内具有容纳腔115,端盖1的第一端(如图3中端盖1的下端)敞开设置以使容纳腔115的第一端(如图3中容纳腔115的下端)开口。转轴22沿其轴向(如图2中的上下方向)可转动地穿设在端盖1上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15内。
如图3和图4所示,端盖1的第二端(如图3中端盖1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与容纳腔115连通,第一通孔112的内壁面包括在内外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内壁面1113和第二内壁面1114,第一内壁面1113位于第二内壁面1114外侧,第一通孔112为多个,多个第一通孔112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正交于转轴22的轴向(如图2中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面上,扇叶23的外侧面的投影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内壁面1113的投影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内外方向”中的由内向外的方向为:由端盖1的中心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内外方向”中的由外向内的方向为:由端盖1的外周沿其径向朝端盖1的中心延伸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在电机工作时,电机内的转轴22带动扇叶23旋转,扇叶23旋转时会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因此,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12直接吸入至电机内部,换言之,电机外部的气流可以不受第一通孔112的内壁面的阻挡就可以直接进入至电机内部,从而减小了风道阻力,提升了电机内部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通孔112为四个,四个第一通孔112沿转轴22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第一通孔112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扇形,第一通孔112邻近容纳腔115中心的曲面为第一内壁面1113,第一通孔112远离容纳腔115中心的曲面为第二内壁面1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多个扇叶23的外侧面在同一第一圆周面233上,第一圆周面233的半径为r1,第一内壁面1113为弧形面,且多个第一通孔112的第一内壁面1113在同一第二圆周面1111上,第二圆周面1111的半径为R1,且r1<R1。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内壁面1114为弧形面,且多个第一通孔112的第二内壁面1114在同一第三圆周面1112上,第三圆周面1112的半径为R2,R2<r1<R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圆周面233位于第二圆周面1111和第三圆周面1112所围成的区域内。
优选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多个扇叶23的内侧面在同一第四圆周面234上,第四圆周面234的半径为r2,R2<r2<R1。换言之,第一圆周面233和第四圆周面234均位于第二圆周面1111和第三圆周面1112所围成的区域内。可以理解的是,在端盖1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第一通孔112所限定的第一圆周面233尽可能的大,第一通孔112所限定的第四圆周面234尽可能的小,以使第一通孔112的面积足够大,进而提高电机内部的进风量,改善电机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端盖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113,第二通孔113与容纳腔115连通,第二通孔113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113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具体地,第二通孔113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通孔112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设置第二通孔113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机内部的通风量,改善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将第二通孔113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通孔112的外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端盖1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端盖1包括底壁1151和周壁1152,周壁1152围成容纳腔115,底壁1151设在周壁1152的第一端(如图3中周壁1152的上端)以封闭容纳腔115的一端,第一通孔112设在底壁上。周壁1152上设有第三通孔114,第三通孔114为多个,多个第三通孔114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在周壁1152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114,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机内部的进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端盖1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凸包117,凸包117为多个,多个凸包117与第一通孔112沿转轴22的周向交错且等间隔布置。具体地,凸包117上贯穿有螺纹孔,连接件适于穿过螺纹孔以连接端盖1与其他零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至图9所示,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3,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铁芯31和绕组(图中未示出),绕组设在定子铁芯31的周壁,且定子铁芯31内具有转子腔32。转子组件2还包括转子铁芯21,转子铁芯21配合在转子腔32内,转轴22穿设在转子铁芯21上且与转子铁芯21同轴布置,扇叶23设在转子铁芯21的端部。
具体地,如图6所示,转子组件2还包括第一端环211和第二端环212,第一端环211设在转子铁芯21的第一端,第二端环212设在转子铁芯21的第二端,扇叶23包括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均为多个。第一扇叶231与第一端环211相连,且多个第一扇叶231沿第一端环211的周向布置,第二扇叶232与第二端环212相连,且多个第二扇叶232沿第二端环212的周向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扇叶231沿远离第一端环211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扇叶232沿远离第二端环212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从而方便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在制造过程中顺利脱模。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扇叶231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和第二扇叶232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可以为直线形、曲线形或多段折线形。
可选地,扇叶23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直线形,例如,扇叶23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矩形,由于扇叶23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近似为直线形。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扇叶23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曲线形,例如,扇叶23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扇形,由于扇叶23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近似为圆弧形。
可选地,扇叶23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多段折线形,例如,扇叶23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由多个矩形段组成,多个矩形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相连,且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具有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端盖1包括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均具有容纳腔115且均设有第一通孔112,第一端盖11安装于定子铁芯31的第一端(如图1中定子铁芯31的上端),第二端盖12安装于定子铁芯31的第二端(如图1中定子铁芯31的下端)。
转轴22的第一端(如图1中转轴22的上端)穿出第一端盖11且与第一端盖11可转动地连接,转轴22的第二端(如图1中转轴22的下端)与第二端盖12可转动地连接。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可以为转轴22提供转动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端盖11包括本体111和安装脚116,容纳腔115设在本体111内,且本体111的第一端敞开设置,安装脚116设在本体111的第一端(如图3中本体111的下端),且安装脚116从第一端盖1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安装脚116上设有沿转轴22的轴向贯通安装脚116的安装孔1161,安装孔1161内安装有可以与定子铁芯31连接的螺栓,安装孔1161为多个,多个安装孔1161沿端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设置多个沿端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安装孔1161,可以提高第一端盖11与定子铁芯31的连接强度。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电机。
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电机包括端盖1、定子组件3和转子组件2。端盖1包括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铁芯31,转子组件2包括转轴22、转子铁芯21、绕组、第一端环211、第二端环212、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
如图1所示,第一端盖11安装于定子铁芯31的上端,第二端盖12安装于定子铁芯31的下端,转轴22的上端穿出第一端盖11且与第一端盖11可转动地连接,转轴22的下端与第二端盖12可转动地连接。绕组设在定子铁芯31的周壁,定子铁芯31内具有转子腔32,转子铁芯21配合在转子腔32内。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12、定子铁芯31和转轴22均位于同一轴线。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均具有容纳腔115,容纳腔115内安装有定子组件3和转子组件2。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均设有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与容纳腔115连通。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端盖11的上端具有多个第一通孔112,第二端盖12的下端具有多个第一通孔112。
如图3至图5所示,在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中,多个第一通孔112均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通孔112的内壁面包括在容纳腔115的径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内壁面1113和第二内壁面1114,第一内壁面1113位于第二内壁面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内壁面1113为多个第一通孔112所围成的外轮廓面,第二内壁面1114为多个第一通孔112所围成的内轮廓面。
如图6所示,第一端环211设在转子铁芯21的上端,第二端环212设在转子铁芯21的下端。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均为多个。第一扇叶231与第一端环211的周壁相连,且多个第一扇叶231沿第一端环211的周向布置,第二扇叶232与第二端环212的周壁相连,且多个第二扇叶232沿第二端环212的周向布置。
第一扇叶231沿远离第一端环211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扇叶232沿远离第二端环212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的横截面均为扇形,且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的尺寸大小均相同。
如图4所示,在正交于转轴22的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的外侧面的投影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内壁面的投影内。
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的外侧面均在同一第一圆周面233上,第一圆周面233的半径为r1,第一内壁面1113为弧形面,且多个第一通孔112的第一内壁面1113在同一第二圆周面1111上,第二圆周面1111的半径为R1,且r1<R1。
如图4所示,第二内壁面1114为弧形面,且多个第一通孔112的第二内壁面1114在同一第三圆周面1112上,第三圆周面1112的半径为R2,R2<r1<R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圆周面233位于第二圆周面1111和第三圆周面1112所围成的区域内。
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扇叶231和第二扇叶232的内侧面均在同一第四圆周面234上,第四圆周面234的半径为r2,R2<r2<R1。换言之,第一圆周面233和第四圆周面234均位于第二圆周面1111和第三圆周面1112所围成的区域内。可以理解的是,在端盖1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第一通孔112所限定的第一圆周面233尽可能的大,第一通孔112所限定的第四圆周面234尽可能的小,以使第一通孔112的面积足够大,进而提高电机内部的进风量,改善电机的散热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端盖11包括本体111和安装脚116,容纳腔115设在本体111内,且本体111的第一端敞开设置,安装脚116设在本体111下端,且安装脚116从第一端盖1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本体111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安装脚116从本体111的下端的外周沿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且安装脚116的外轮廓大致为三角形。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脚116上设有沿转轴22的轴向贯通安装脚116的安装孔1161,安装孔1161内安装有可以与定子铁芯31连接的螺栓,安装孔1161为多个,多个安装孔1161沿端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端盖11的上端和第二端盖12的下端均设有第二通孔113,第二通孔113与容纳腔115连通,第二通孔113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113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具体地,第二通孔113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通孔112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设置第二通孔113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机内部的通风量,改善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第二通孔113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通孔112的外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端盖1的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的侧壁均设有第三通风孔114,第三通风孔114为多个,多个第三通风孔114沿转轴22的周向间隔布置。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端盖11的上端面和第二端盖12的下端面均设有凸包117,凸包117为多个,多个凸包117与第一通孔112沿转轴22的周向交错且等间隔布置,并且凸包117上贯穿有螺纹孔,以用于电机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转轴的周壁相连,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端盖,所述端盖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端盖的第一端敞开设置以使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开口,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端盖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面包括在内外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内壁面外侧,
在正交于转轴的轴向上的投影面上,所述扇叶的外侧面的投影在内外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壁面的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扇叶的外侧面在同一第一圆周面上,所述第一圆周面的半径为r1,所述第一内壁面为弧形面,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壁面在同一第二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周面的半径为R1,且r1<R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壁面为弧形面,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内壁面在同一第三圆周面上,所述第三圆周面的半径为R2,R2<r1<R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扇叶的内侧面在同一第四圆周面上,所述第四圆周面的半径为r2,R2<r2<R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直线形、曲线形或多段折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内外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周壁和底壁,所述周壁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底壁设在所述周壁的第一端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一端,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周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凸包,所述凸包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包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转轴的周向交错且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内具有转子腔,
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配合在所述转子腔内,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转子铁芯上且与所述转子铁芯同轴布置,所述扇叶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第一端环和第二端环,所述第一端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端,所述扇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均为多个,
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一端环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一扇叶沿所述第一端环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第二端环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二扇叶沿所述第二端环的周向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具有所述容纳腔且均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盖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二端,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出所述第一端盖且与所述第一端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本体和安装脚,所述容纳腔设在所述本体内,且所述本体的第一端敞开设置,所述安装脚设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上设有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贯通所述安装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端盖的周向间隔布置。
CN202022592469.2U 2020-11-10 2020-11-10 电机 Active CN214101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2469.2U CN214101127U (zh) 2020-11-10 2020-11-10 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2469.2U CN214101127U (zh) 2020-11-10 2020-11-10 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1127U true CN214101127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2469.2U Active CN214101127U (zh) 2020-11-10 2020-11-10 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1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03812B1 (en) Contra-rotating axial blower
EP2400157B1 (en) Centrifugal fan
TWI516684B (zh) 離心式風扇
CN214101127U (zh) 电机
CN112383172A (zh) 电机
US11149749B2 (en) Impeller, impeller blade wheel, air-blow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ir-blowing device
CN111053476A (zh) 刀组件和具有其的料理机
CN211530940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07061324B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160150137A (ko) 통풍 시트용 블로워의 임펠러
CN112600357A (zh) 一种电机及其电机风冷结构
CN108930659B (zh) 风扇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112072854A (zh) 一种电机
CN113824249A (zh) 一种电机
CN214256039U (zh) 电机
CN112737181A (zh) 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及电机
CN112752908A (zh) 具有双旋转翼的空气循环器
CN216216374U (zh) 电机及电器
CN219345031U (zh) 一种手持风扇的进风网结构
CN219639119U (zh)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叶
CN217036846U (zh) 内转子电机
CN21882927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112524061A (zh) 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
CN218829277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