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8279U -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8279U
CN210118279U CN201920176748.5U CN201920176748U CN210118279U CN 210118279 U CN210118279 U CN 210118279U CN 201920176748 U CN201920176748 U CN 201920176748U CN 210118279 U CN210118279 U CN 210118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fan assembly
fan
motor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67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陈良锐
张滔
袁宏亮
蔡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67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827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4120 priority patent/WO202015543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8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8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风叶包括轮毂和多片叶片,轮毂内具有安装腔,以适于收容电机的至少部分,叶片设于轮毂的外周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叶,通过在轮毂上设置安装腔以用于收容电机,不但可以缩小风叶与电机装配后的整体体积,还可以避免电机过多的暴露于风道内部,从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

Description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前家电行业一般使用的风机类型较多,且每一种类型的风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有些风机在转速相当的情况下,风量大,噪声低,但是风压很小,遇到出风口后端阻力大的情况下排风效果差甚至会出现倒流,有些风机在同转速下风量小、体积大。在不降低风机的出风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风机的出风噪音,缩小风机的体积,是需要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叶,所述风叶具有体积小、出风量大、出风噪音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具有如上所述的风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具有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如上所述风道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包括:轮毂,所述轮毂内具有安装腔,以适于收容电机的至少部分;多片叶片,所述叶片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通过在轮毂上设置安装腔以用于收容电机,不但可以缩小风叶与电机装配后的整体体积,还可以避免电机过多的暴露于风道内部,从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所述轮毂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2,其中0.15≤D2/D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2与D1的比值满足:0.3≤D2/D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5≤H/D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H与D1的比值满足:0.1≤H/D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内具有轴套和连接部,所述轴套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轴套的一端的端面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轴套的另一端的端面位于所述安装腔外,所述轴套适于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以驱动所述轮毂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所述一端的端面到所述轮毂的朝向所述电机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其中0.2≤L1/H≤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到所述轮毂的背离所述电机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其中0.25≤L2/H≤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轴套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的表面具有避让槽,以用于避让所述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呈筒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如上所述的风叶,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叶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通过在轮毂上设置安装腔以用于收容电机,也就是说,在轮毂的轴线方向上,电机的至少部分与轮毂重合,由此可以减小风机组件在轮毂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风机组件的整体体积,避免电机过多的暴露于风道内部,进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安装板和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风道安装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通过在轮毂上设置安装腔以用于收容电机,也就是说,在轮毂的轴线方向上,电机的至少部分与轮毂重合,由此可以减小风机组件在轮毂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风机组件的整体体积,避免电机过多的暴露于风道内部,进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安装板设有围板,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围板连接,所述围板限定出风道,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3,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25≤L3/D1≤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3与D1的比值满足:0.035≤L3/D1≤0.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安装板设有第一风道件和第二风道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多组,且分别为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沿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间隔开,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4,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25≤L4/D1≤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件包括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围板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风道件包括第二电机支架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围板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叶片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31,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叶片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32,其中L32>L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叶片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5,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1≤L5/D1≤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5与D1的比值满足:0.02≤L5/D1≤0.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安装板还包括第三风道件,所述第三风道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三风机组件,所述第三风机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且间隔开,所述第三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三风道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电机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电机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的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风道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轮毂上设置安装腔以用于收容电机,也就是说,在轮毂的轴线方向上,电机的至少部分与轮毂重合,由此可以减小风机组件在轮毂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风道部件的整体体积,避免电机过多的暴露于风道内部,进而可以降低空调器的出风噪音,提升空调器的出风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风叶9,
轮毂91,安装腔911,轴套912,连接部913,避让槽914,
叶片92,
风机组件910,电机9103,动力输出轴9104,
第一风机组件9101,第二风机组件9102,
风道部件900,
风道安装板920,电机支架921,围板922,风道923,
第一风道件930,
第一电机支架9211,第一围板9221,第一风道9231,
第二风道件940,
第二电机支架9212,第二围板9222,第二风道9232,
第三风道件950,第三风机组件960,
空调器9100,机壳9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9、风机组件910、风道部件900及空调器9100。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9100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9100,例如空调柜机、空调挂机,也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9100,例如窗式空调器9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9,包括轮毂91和多片叶片92。
具体而言,轮毂91可以呈筒状,轮毂91内具有安装腔911以适于收容电机9103的至少部分。可以理解的是,电机9103的一部分或者电机9103的整机可以收容到安装腔911内,例如,如图7所示,电机9103的部分结构收容到安装腔911内。
一方面,可以避免电机9103过多的暴露于风道923内部,由此可以减小风叶9与风道92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升风叶9的直径,进而可以增大风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同等风量的条件下,直径越大的风机所需要的转速越低,故风叶9的噪音越小,由此还可以降低出风噪音。另一方面,可以缩小风叶9与电机9103装配后的整体体积,优化空调器9100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布局。如图1所示,叶片92设于轮毂91的外周壁,多个叶片92沿轮毂9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9,通过在轮毂91上设置安装腔911以用于收容电机9103,不但可以缩小风叶9与电机9103装配后的整体体积,还可以避免电机9103过多的暴露于风道923内部,从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轮毂91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2,其中0.15≤D2/D1≤0.6。由此可以更好地收容电机9103,使安装腔911内可以收容更多型号的电机9103,从而壳体提升风叶9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经过试验验证,当D2与D1的比值满足:0.3≤D2/D1≤0.5时,风叶9对电机9103的收容效果更好。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风叶9的出风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叶片92的高度为H,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5≤H/D1≤0.5。需要说明的是,叶片92的高度是指叶片92上任意两点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最大距离。进一步地,经过试验验证,当H与D1的比值满足:0.1≤H/D1≤0.2时,风叶9在出风量一定的条件下,风叶9的体积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轮毂91内具有轴套912和连接部913。其中,轴套912通过连接部913与轮毂91连接,轴套912的一端的端面位于安装腔911内,轴套912的另一端的端面位于安装腔911外,轴套912适于与电机9103的动力输出轴9104连接,以驱动轮毂91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轴套912的一端的端面到轮毂91的朝向电机9103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叶片92的高度为H,其中0.2≤L1/H≤1.2。需要说明的是,叶片92的高度是指叶片92上任意两点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最大距离。由此,可以更好地收容电机9103,使安装腔911内可以收容更多型号的电机9103。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套912的另一端的端面到轮毂91的背离电机9103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叶片92的高度为H,其中0.25≤L2/H≤0.63。需要说明的是,叶片92的高度是指叶片92上任意两点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一方面,不但可以增强风叶9的结构强度,还可以缩小轮毂91的结构尺寸,使安装腔911的空间更大,以适于收容较大体积的电机9103,从而壳体提升风叶9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部913可以为多个,多个连接部913可以沿轴套912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由此可以增强轴套912与轮毂9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例中,连接部913可以呈条状。一方面,可以降低风叶9的重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连接部913阻挡气流,从而可以使气流可以更加顺畅地从轮毂91结构处通过,进而可以提升风叶9的出风量,降低出风噪音。
为了能够使安装腔911可以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以用于收容电机9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7所示,连接部913的朝向安装腔911内部的表面具有避让槽914,以用于避让电机9103。
如图3-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910,包括电机9103和如上所述的风叶9。具体而言,电机9103的至少部分位于风叶9的安装腔91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910,通过在轮毂91上设置安装腔911以用于收容电机9103,也就是说,在轮毂91的轴线方向上,电机9103的至少部分与轮毂91重合,由此可以减小风机组件91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风机组件910的整体体积,避免电机9103过多的暴露于风道923内部,进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910可以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900,包括风道安装板920和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910,风机组件910与风道安装板92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风道安装板920可以用于支撑风机组件910,例如,风机组件910的电机9103可以与风道安装板920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900,通过在轮毂91上设置安装腔911以用于收容电机9103,也就是说,在轮毂91的轴线方向上,电机9103的至少部分与轮毂91重合,由此可以减小风机组件91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风机组件910的整体体积,避免电机9103过多的暴露于风道923内部,进而可以降低出风噪音,提升出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风道安装板920设有围板922,电机9103通过电机支架921与围板922连接,围板922限定出风道923,风机组件910位于风道923内。由此,可以提升风机组件910与风道安装板92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叶片92与电机支架92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3,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25≤L3/D1≤0.15。由此,一方面可以减小风道部件90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叶片92与电机支架921之间发生干涉或碰撞,从而可以降低风道部件900的运行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当风道不变时,风叶离风道的距离越小,风叶直径越大,风量就越大。在同等风量的条件下,直径越大的风机所需要的转速越低,故风叶9的噪音越小,由此还可以降低出风噪音。同时,通过上述尺寸的改进,可以缩小风叶与风道的距离,从而可以缩小风道间隙漏风区域,进而可以增大风机的做功能力。
进一步地,经过试验验证,当L3与D1的比值满足:0.035≤L3/D1≤0.06时,当风道部件90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一定时,风道部件900的运行噪音更小,叶片92与电机支架921之间发生干涉或碰撞的可能性更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7所示,风道安装板920可以设有第一风道件930和第二风道件940,风机组件910可以包括多组,且分别为第一风机组件9101和第二风机组件9102,第一风机组件9101与第二风机组件9102沿轮毂91的旋转轴线间隔开,第一风机组件9101与第一风道件930连接,第二风道件940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9102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安装板920上可以设置多个风道件,以用于安装多个风机组件910。这里,对多个风机组件910的排列顺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些实例中,多个风机组件910可以在风道安装板920上间隔排布;再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风机组件910可以层叠设置,在其中多个风机组件910的风道923彼此连通,多个风机组件910在其中一个轮毂91的轴线方向上层叠设置。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第一风机组件9101与第二风机组件910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4,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25≤L4/D1≤0.16。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风道部件90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7所示,第一风道件930可以包括第一电机支架9211和第一围板9221,第一风机组件9101的电机9103与第一电机支架9211连接,第一围板9221限定出第一风道9231,第一风机组件9101位于第一风道9231内。第二风道件940可以包括第二电机支架9212和第二围板9222,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电机9103与第二电机支架9212连接,第二围板9222限定出第二风道9232,第二风机组件9102位于第二风道9232内,第二风道9232与第一风道9231连通。由此,便于将第一风机组件9101和第二风机组件9102沿着轮毂91轴线方向装配。例如,5所示,第一围板922与风道安装板920连接,第二围板922与风道安装板920连接,由此可以将第一风道件930和第二风道件940安装至风道安装板920上。
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风道部件90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出风方向上,第一风机组件9101位于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下游,第一风机组件9101的叶片92与第一电机支架921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31,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叶片92与第二电机支架921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32,其中L32>L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叶片92与第二风道9232的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5,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1≤L5/D1≤0.09。由此,不但可以增大出风量,还可以减小风道部件900的结构尺寸。进一步地,L5与D1的比值满足:0.02≤L5/D1≤0.03。经过试验验证,当L5与D1的比值满足:0.02≤L5/D1≤0.03时,在风叶9转速相同的条件下,风机组件910的出风量更大,出风噪音更小。
需要说明的是,当风道不变时,风叶离风道的距离越小,风叶直径越大,风量就越大。在同等风量的条件下,直径越大的风机所需要的转速越低,故风叶9的噪音越小,由此还可以降低出风噪音。同时,通过上述尺寸的改进,可以缩小风叶与风道的距离,从而可以缩小风道间隙漏风区域,进而可以增大风机的做功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道安装板920还可以包括第三风道件950,第三风道件950与第一风道件930沿上下方向间隔开。风机组件910包括第三风机组件960,第三风机组件960的旋转轴线与第一风机组件9101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第三风机组件960与第三风道件950连接。由此,可以在同一风道安装板920上设置多个风道,从而可以增加风道数量,提升出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出风方向上,第一风机组件9101位于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下游,第一风机组件9101的电机9103位于对应的安装腔911的深度大于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电机9103位于对应的安装腔911的深度。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空调器9100的内部结构,选择合理的避让,例如,在出风方向上的两个电机设置不同的安装深度,一方面可以使位于上游的电机于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电机9103与空调器9100内部具有合理的避让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缩短位于下游的电机于第二风机组件9102的电机9103的安装深度(这里的“深度”是指电机在出风方向上位于安装腔911内的距离),从而可以节省安装空间。
如图8、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9100,包括如上所述的风道部件900。
具体地,空调器9100可以包括机壳9110,机壳9110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部件900可以设在出风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9100,通过在轮毂91上设置安装腔911以用于收容电机9103,也就是说,在轮毂91的轴线方向上,电机9103的至少部分与轮毂91重合,由此可以减小风机组件91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风道部件900的整体体积,避免电机9103过多的暴露于风道923内部,进而可以降低空调器9100的出风噪音,提升空调器9100的出风量。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9100。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叶片92的高度为H,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为测试H及D1对空调器9100风量噪音的影响,以D1=360mm、800方风量为例进行测试,实验如下:
表1
Figure BDA0001964099560000101
由上表可知,当0.05≤H/D1≤0.5时,空调器9100的出风噪音小、能耗低。当0.05≤H/D1≤0.5时,还可以减小风叶9的体积。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叶片92的高度为H,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第一风机组件9101与第二风机组件910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4。为测试L4对空调器9100噪音的影响,以D1=360mm、H=44mm、1200方风量为例进行测试,实验如下:
表2
由上表可知,当0.025≤L4/D1≤0.16时,空调器9100的出风噪音小、能耗低。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在轮毂9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叶片92的高度为H,叶片92上与轮毂91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参考圆的直径为D1,叶片92与电机支架92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3。
为测试L3对空调器9100噪音的影响,以D1=360mm、H=44mm、1200方风量为例进行测试,实验如下:
表3
Figure BDA0001964099560000111
对于L3而言,经过理论及测试验证,L3越小,同转速的风机组件的风量越大,同风量下风机噪音越低,但是考虑到装配、运输及风机运行可能存在的误差或变形,为了避免风叶与风道内壁干涉,L3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由于360mm的电机支架921制造公差为±2mm,所以,当L3=2mm时,容易导致风叶与电机支架921内壁之间发生干涉。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L3≥3mm。
从表3可以看出,当L3=15mm时,其对应的噪音值为51.3dB,极为接近50dB,所以在此,L3在3mm至15mm范围内为较佳值。
另外,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L3由2mm逐渐增加至10mm过程中,噪音值上升缓慢,而当L3由8mm增加至10mm时,噪音值增长较快,基于此,优选6mm≤L3≤10mm,mm,最佳为7mm。
进一步地,当0.025≤L3/D1≤0.15时,一方面可以减小风道部件90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叶片92与电机支架921之间发生干涉或碰撞,从而可以降低风道部件900的运行噪音。更进一步地,其中0.025≤L3/D1≤0.15。由此,一方面可以减小风道部件900在轮毂9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叶片92与电机支架921之间发生干涉或碰撞,从而可以降低风道部件900的运行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6)

1.一种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内具有安装腔,以适于收容电机的至少部分;
多片叶片,所述叶片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壁,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
所述轮毂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2,其中0.15≤D2/D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D2与D1的比值满足:0.3≤D2/D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
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5≤H/D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H与D1的比值满足:0.1≤H/D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具有轴套和连接部,所述轴套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轴套的一端的端面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轴套的另一端的端面位于所述安装腔外,所述轴套适于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以驱动所述轮毂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所述一端的端面到所述轮毂的朝向所述电机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
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其中0.2≤L1/H≤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到所述轮毂的背离所述电机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
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其中0.25≤L2/H≤0.6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轴套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的表面具有避让槽,以用于避让所述电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呈筒状。
12.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风叶,所述风叶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叶,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叶的安装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
14.一种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安装板;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风道安装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安装板设有围板,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围板连接,所述围板限定出风道,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3,
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25≤L3/D1≤0.1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3与D1的比值满足:0.035≤L3/D1≤0.06。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安装板设有第一风道件和第二风道件,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多组,且分别为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沿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间隔开,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4,
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25≤L4/D1≤0.16。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包括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围板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所述第二风道件包括第二电机支架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围板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下游,
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叶片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31,
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叶片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32,其中L32>L31。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叶片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5,
所述叶片上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相距最远的点位于参考圆上,所述参考圆的直径为D1,其中0.01≤L5/D1≤0.09。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5与D1的比值满足:0.02≤L5/D1≤0.03。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安装板还包括第三风道件,所述第三风道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三风机组件,所述第三风机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且间隔开,所述第三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三风道件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电机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电机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的深度。
2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2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部件。
CN201920176748.5U 2019-01-30 2019-01-30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118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6748.5U CN210118279U (zh) 2019-01-30 2019-01-30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PCT/CN2019/084120 WO2020155430A1 (zh) 2019-01-30 2019-04-24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6748.5U CN210118279U (zh) 2019-01-30 2019-01-30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8279U true CN210118279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1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6748.5U Active CN210118279U (zh) 2019-01-30 2019-01-30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8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4533A (zh) * 2019-01-30 2019-06-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4533A (zh) * 2019-01-30 2019-06-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76352A (en) Blower unit
CN205945353U (zh) 一种自散热电机和无人机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01639437U (zh) 一种电机风扇
CN107061324B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375327U (zh) 机壳及风冷电机
CN212511458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770167U (zh) 一种纺织机齿轮箱
CN210201641U (zh) 电机散热结构
CN210669788U (zh) 一种风冷轴向磁场盘式电机
US20180271345A1 (en) Steam cleaner
CN216390684U (zh) 一种紧凑型电机设备
CN220252532U (zh) 一种散热风扇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18151510U (zh) 多级风机
CN214949403U (zh)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155198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8009433U (zh) 料理机底座以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CN218850558U (zh) 一种水泵用电机
CN218598449U (zh)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风管机
CN214366855U (zh) 组合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CN216131142U (zh) 风扇的叶轮、风扇及空调器
CN217849107U (zh) 一种采用双风道冷却方式的发电机
CN213744053U (zh) 蜗壳及离心风机
CN214837367U (zh) 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18644534U (zh) 一种用于内转子电机的轴流风机风机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