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66C - 图象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象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66C
CN1071466C CN95102691.7A CN95102691A CN1071466C CN 1071466 C CN1071466 C CN 1071466C CN 95102691 A CN95102691 A CN 95102691A CN 1071466 C CN1071466 C CN 10714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transfer member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26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58A (zh
Inventor
富木圣
山本武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3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7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ias applied in the transfer ni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承载调色剂图象的图象承载部件,和一个与图象承载部件一起形成一个缝隙的转印部件,用于在该缝隙将图象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其中一个施加到转印部件上的与正常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电压,转印调色剂图象到记录材料上。其中开始施加电压到转印部件上与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该缝隙之间的时间是根据记录材料的类型受到控制的。

Description

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诸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更为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包括接触型转印部件的图象形成设备,作为一个转印部件,用于将形成在一个图象承载部件上的可见图象(调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图象承载部件通过与记录材料接触使记录材料带电。
在常规的光电图象形成设备或静电图象形成设备中,利用电晕放电(电晕充电器)的转印设备被广泛地用作转印装置,用来将形成在诸如光敏或介电材料的图象承载材料上的可见图象(调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材料,诸如纸上。
以电晕为基础的转印设备作为通过不使与记录材料接触将该记录材料充电到一个预定电位,转印形成在图象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象到记录材料上是有效的。然而,为了实现电晕放电,必须应用相当高的电压,这就要求一个高压电源。另外,在电晕放电期间,存在一个产生臭氧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已经开发出了不同型式的图象形成设备,这些设备使用一种接触型转印装置,这种装置要求较低的电压。一般来讲,这种接触充电型转印装置包括一个充电部件,诸如一个导电的滚或刷,该滚或刷使与记录材料的反面相接触,其中在图象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象通过对这个充电部件施加较低的转印偏压就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因为这种低电压应用的要求,该接触充电型转印装置享有各种优点。例如,它的电源可以在体积、重量、以及成本上减小,另外,臭氧量也减小了。结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图4是一种常规的光电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表示出一个作为图象承载部件的光敏鼓31和作为转印部件的转印滚32。在调色剂图象被形成在感光鼓31上以后,该调色剂图象在一个缝隙部分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该缝隙部分是由转印滚32压在感光鼓31上形成的。在图象转印期间,一个具有极性相反于调色剂图象极性的电压由电源33施加到转印滚32上。
一般来说,转印偏压恰好在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前施加,或恰好到达时施加,和恰好在记录材料P移出该转印缝隙N的瞬间结束或紧在其后结束。
还一般来说,从一个图象形成操作的开始(复印操作开始)直至转印操作的开始的期间;从一次转印操作的终了到下一次转印操作的开始的期间;和从该转印操作的终了到该图象形成操作终了(复印操作终了)的期间的全部,或一部分或各部分期间,一个具有预定电平和与转印偏压相反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滚上,以便使粘附在转印滚上的调色剂跳跃到感光鼓上,清洁该转印滚(下文称为清洁偏压)。
然而,在转印滚上的调色剂是不能被清洁偏压完全清洁掉的。例如,在一次卡住以后紧接着所进行的图象形成操作期间,要注意由于机械故障或类似故障所用记录材料在某一特定位置经常被卡住,有时遗留在转印滚上的调色剂会粘附在记录材料的背面,将其弄脏(下文称为背面弄脏)。当利用明信片或卡片作为记录介质比使用普通标准尺寸纸时,背面弄脏更严重。更具体地讲,当一种不规范的纸(特殊纸),例如,诸如明信片或商业卡的非常小的记录媒介纸时,诸如用于OHP的透明高电阻率记录材料的卡片或纸的厚记录材料纸被用作记录材料时,背面弄脏常常更明显。
对于上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似乎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当调色图象被转印到一个特殊纸上时,与利用普通纸相比记录材料的转印电流下降,因此,更容易残留调色剂在转印滚上,诸如调色剂充电不充分或者调色剂被带上与正常带电相反的极性,从而粘附到转印纸的背面。
如果打算清除这个问题,可能的办法是当使用特殊纸,诸如卡片时,增加比使用普通纸低的偏压,以便保证转印电流的适当的量。然而,这种解决办法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由于该增加的转印电流,这种方法导致在鼓的纸离开通过部分增加鼓的损伤。
在另一方面,诸如公开在美国专利No.5253022中的一种方法业已公知,其中在调色剂图象进行转印操作之前,反向充电的调色剂被从转印滚转印到光感鼓上。但是,当经常进行这种反向充电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第一次转印的材料上形成图象,换言之,对于第一次复印要求较长的时间。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转印材料背面弄脏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无论哪种转印材料的类型都能防止转印材料背面弄脏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该设备能够防止调色剂被充电为相反于正常充电的调色剂的极性,从而防止调色剂粘附到转印材料的背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该设备能够在图象转印之前,将粘附在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转印到一个图象承载部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该设备能够尽可能多地减少在转印材料上形成图象所要求的时间。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当结合各附图研究了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以后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当转印偏压开始施加的时间和当记录材料到达转印缝隙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记录材料厚度、记录材料尺寸,和在一种非图象形成方法中转印偏压施加的持续期之间关系的图。
图4是一种常规图象形成设备的图象转印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对于普通纸模式和特殊纸模式对转印滚施加偏压定时的一个定时图。
图6是包括一个给纸盒和一个手动给纸架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设备中靠近图象承载部件的剖面图。正如在以后将更为详细地描述那样,这个图象形成设备是一种光电图象形成设备,包括一个用于给图象承载部件充电的充电设备和一个用于将形成在该图象承载部件上调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设备,其中两个设备是接触充电型的。
更具体地讲,该图象形成设备包括一个光敏鼓1作为图象承载部件,该部件由该图象形成设备的一个未予说明的主框架(下文称为设备主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光敏鼓1是一个圆筒形光电光敏部件,包括由铝、铁等制造的基本上导电接地的基本部件1b,和例如形成在基本部件1b外表面的固有光导材料的光导层1a组成。它还包括一个配置在中心的支撑轴1c,和被未表示出来的驱动装置在箭头R1方向围绕支撑轴1c被旋转驱动。
在光敏鼓1的上面,配置有一个主充电设备2。主充电设备2通过与鼓1相接触,将光敏鼓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到一个预定的电平和极性,和其整个形状是圆滚形的(下文称为“充电滚”)。充电滚2包括一个被安排在中心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滚2c(金属芯),和形成在其外表面的导电层2b,和覆盖在层2b的外表面上的电阻层2a1和2a2。平行于光敏鼓1被旋转地支撑的滚2利用金属芯2c的每一端由未表示出的支承部件25支撑,和在光敏鼓1的箭头R1方向旋转时,以箭头R2的方向旋转。支承部件25由诸如一个弹簧的压力装置产生的压力下,压向光敏鼓1,因此在充电滚2的表面的电阻层2a1通过预定的接触压力保持与光敏鼓1的表面接触。充电滚2的金属芯2c被连接到连到一个电源10的电接点10a。在该实施例中,一个由电源10提供的直流-1300V的偏压被加到充电滚2上,从而光敏鼓1的表面被均匀地充电到-700V。
在相对于光敏鼓1的旋转方向的充电滚2的下方设置一个曝光装置3。曝光装置3例如通过狭缝曝光原来的图象,和响应于通过这种曝光获得的信息在光敏鼓1的表面形成一个静电潜象。顺便说说,该曝光装置3可以是一个激光扫描器。
在曝光装置3的下侧设置一个显影设备5。显影设备5包括存放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5b和用于将显影剂粘附到静电潜象上的显影筒5a。在显影剂容器5a中的显影剂当显影筒5a在箭头R5方向旋转时被包覆到显影筒5a的表面以一个预定厚度,从而被传送到显影筒5a直接朝着光敏鼓1的一个显影位置。在显影位置上,调色剂被从显影筒5a转移到光敏鼓1上和被粘附到在光敏鼓1的静电潜象上。结果,通过粘附调色剂,静电潜象被转变为一个可见图象(调色图象)。此时,调色剂已被充电为一个预定的极性,和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色剂被充电到正的(通常的)极性。
在光敏鼓1的下面,在显影设备5的下侧设置一个滚形转印设备6(下文称为“转印滚”)。转印滚6包括一个连接到电源11的导电材料的滚(金属芯)6a,和形成在滚6a的外表面的导电的筒形层6b。利用金属芯6a被支承部件25支撑,转印滚6被与光敏鼓1平行地支撑,和以箭头R6方向旋转。该支承部件25在由诸如弹簧的压力部件产生的压力下,将该转印滚压向光敏鼓1,从而转印滚6的导电层6a在维持一个预定的接触压力下保持与光敏鼓1的表面接触。因此,在光敏鼓1与转印滚6之间形成一个转印缝隙N。在转印缝隙N中,由一个未表示出的馈纸机构在箭头K的方向被馈给的记录材料P以与光敏鼓1的旋转同步的情况下被传送。当记录材料P被夹紧时,通过该转印缝隙N,该缝隙使记录材料的正面与光敏鼓1相接触和其反面与转印滚相接触,而被向前传送。当通过缝隙N的通道期间,由电源11提供的具有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被施加到记录材料P的反面,直接将记录材料P的反面充电到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结果,在光敏鼓1上的调色剂图象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正面。如果打算驱动充电滚2和转印滚6,它们可以利用连接到金属芯2c和6a的齿轮和诸如连接到齿轮上的马达的驱动装置来驱动。
通过调色剂图象转印的记录材料P与光敏鼓1分离和被传送到未表示出的图象固定装置,在该装置中调色剂图象被固定到记录材料P上。然后,当完成在主框架上的复印后该记录材料P被放电。当各图象以多层方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或被转印到该记录材料P的两面时,记录材料P利用循环装置通过由光敏鼓1和其他部件组成的图象形成部分被循环。
在图象转印以后,不希望有的诸如粘附在光敏鼓1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杂物由清洁器7予以去除,和而后,光敏鼓1由放电设备9放电,准备其下一次图象形成过程。
作为转印滚6的导电层6a的材料,是利用EPDM(乙烯丙烯二烯烃单体),8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BR(丁二烯橡胶),或含有独立的小组织或连续的小组织,其中电阻率在107-1010欧姆/厘米;直径为20毫米;和轴向长度为300毫米。
另外,为了防止或减小在图象转印期间出现的记录材料的背面弄脏,采取以下的测量:施加到转印滚6的转印偏压被设置到对应于记录材料P的厚度d控制的恒定电压之下(恒定电压在图象显影期间具有与调色剂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和施加偏压开始与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即,在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前施加到转印滚6上的具有相反于调色剂的电压极性的电压的时间长度是变化的。
在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传送方向(箭头K1的方向)的转印缝隙N的下侧,设置一个厚度检测装置,该装置由一对记录滚20,直流电源21,测量装置22等组成。当一个电压加在滚对之间时,利用该厚度检测装置对当前通过的记录材料进行所有所需记录材料厚度的检测。此外,如上文所述,转印滚6的金属芯6a的每个端,可旋转地由支承部件25支撑,和每个支承部件25在由诸如弹簧的压力部件产生的压力下,压该支承部件25朝向光敏鼓1的表面。因此,转印滚6的导电表面6b以维持一个预定水平的恒定压力的方式,保持与光敏鼓1的表面接触。
另外,记录滚20的记录材料传送定时是由控制电路23响应于从厚度测量装置得到的数据控制的,因此,转印偏压施加的开始和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是变化的。例如,记录材料P的厚度d厚,转印偏压施加的开始和记录材料P到达之间的时间t就被延长,和相反,当记录材料P的厚度薄,该时间就被缩短。这里应当注意到,根据开始图象形成数据在光敏鼓1上静电图象形成的定时还按照这个记录材料的传送定时受到控制。
图2是表示记录材料P的厚度d,最佳转印偏压施加的开始与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图象形成设备的图象形成速度是100毫米/秒。
这些数据被事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和转印偏压施加的开始与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响应于由测量装置22检测的记录材料P的厚发是变化的,因此甚至当利用具有厚的厚度d的卡片纸的记录材料时也能形成未弄脏的理想的图象。更具体地讲,甚至当利用卡片纸当作记录材料时,通过延长时间t,被反向充电的调色剂可以满意地从转印滚转印到光敏鼓上。另一方面,当普通薄纸被用作记录材料时,同样也不被弄脏。因此,时间t可以被缩短,减少图象形成所要求的时间(第一次复印的时间)。
在这个实施例中,时间t根据记录材料厚度被调整,而且可以随着记录材料的尺寸和电阻值数据而改变(电阻数据是利用设置在该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得到的)。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得到上述数据,检测装置被设置在该图象形成设备中,但是该数据可以由计算机、信息处理器等等从外部输入。另外,时间t可以根据诸如记录材料厚度、电阻率值等等来改变,这些数据是由用户通过控制面板选择的。
表示在下面的是转印材料的类型是由用户通过表示在图1中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面板从外部输入的。在这种情况中,用户可以通过外部输入转印材料类型到该设备中,在普通纸模式与特殊纸模式之间选择。普通纸模式是利用普通纸作为转印材料,和特殊纸模式是利用明信片、用于OHP的透明树脂纸、或卡片纸作为转印材料。
图5是对于普通纸和特殊纸模式用于转印滚的转印偏压施加时间图。
当选择普通纸模式时,粘附到转印滚6上的正常调色剂被一个电场清除,其中从转印滚6转印到光敏鼓1的正常调色剂(带正电的调色剂)是在复印键被按下以后的一个预定时间长度形成的。此时,一个+10μmA电流(清洁偏压是在+2.5KV至+3.0KV范围)被提供给转印滚6,增强清洁的操作。在清洁偏压被施加到转印滚6等效于两个转印滚6的全旋转期间之后,所施加到转印滚6的电压被转换到转印操作的负侧,在这段操作期间范围在-3.5KV到4.0KV的电压被加到转印滚6上(转印滚6被置于该恒定电压控制下)。在该负压开始施加到转印滚6开始之后的时间A,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转印缝隙N。随着记录材料P通过缝隙N,调色剂的图象从光敏鼓1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时间A对于电源11的电压上升和稳定是必须的,和其持续期基本上等于转印滚6的全旋转周期的一半。在普通纸模式中,记录材料的背面不大可能被弄脏,甚至当相反极性充电的调色剂被粘附到转印滚上时;因此,实质上不会将粘附在转印滚上相反充电的调色剂转印到光敏鼓;换言之,时间A可以被显著地缩短。结果,按复印键和图象形成的完成之间的时间(第一次复印时间)可以被缩短。另外,转印滚没有不必要的充电光敏鼓;因此,减小了光敏鼓的损伤。
当选择特殊纸模式时,与在普通纸模式中所形成的一样的电场,其中正常调色剂是在复印键被按下以后形成一段预定时间长度被从转印滚转印到光敏鼓上的。按下复印键和清洁偏压加到转印滚6上开始之间的时间;和清洁偏压加到转移滚6上的持续期(等于转移滚的两个完全的旋转周期)无论选择普通纸模式或特殊纸模式哪种模式都是相同的。在施加到转移滚6清洁偏压以后,施加到转移滚6的电压被转换到用于图象转移的负侧。在图象转移期间,转移滚6被置于-3.5KV到-4.0KV电压范围的恒定电压控制之下。在负电压施加到转移滚6开始以后的时间B,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转移缝隙N,和当记录材料P通过缝隙N时,调色图象从光敏鼓上被转移到记录材料上。在时间B期间,形成起转移粘附在转移滚6上的反向充电的调色剂(充负电的调色剂)到光敏鼓1上的作用的电场。时间B比时间A长,和其持续期等于两个完全的转移滚的旋转周期。在特殊纸模式中,如果反向充电的调色剂粘附到转移滚上,记录材料的背面可能被弄脏。因此,在时间B的持续期,通过反转光敏鼓1,反向充电的调色剂粘附到转移滚上,可以防止记录材料的背面弄脏。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该设备被设计得记录滚20对的记录材料传送定时和由电源11施加电压到转移滚6的持续期是响应于纸模式选择受控制电路控制的。另外,参照图5,在清洁偏压施加到转移滚期间,时间A和时间B,光敏鼓的表面电位被设置在-300V。
实施例2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厚度检测装置和尺寸检测装置与在第一实施例一样也设置在图象形成设备中,和记录材料P的传送定时是根据随转印偏压施加的开始与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t变化的两种信息类型受到控制的。
图3是表示记录材料P的厚度d、尺寸(确定的复印宽度)L、和最佳转印偏压施加开始与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图3中,以尺寸L(以1c的鼓的纸的方向,即垂直于图1的负面的方向)标注出三种不同的尺寸:100mm(等效于明信片的长度);210mm(等效于A4纸的长度);和297mm(等效于A3纸的长度)。
当调色剂图象被转印到小尺寸(确定的复印宽度)的记录材料时,例如,明信片等,光敏鼓1与转印滚6进行彼此直接接触,结果减小了流过记录材料的电流,这样容易引起记录材料背面弄脏。
这个实施例防止了这种类型的背面弄脏,和还防止当使用正常尺寸记录材料,诸如A3尺寸的记录材料或薄纸时由于过量的持续期t引起的鼓的损伤。此外,这个实施例可以缩短第一次复印时间。
在这个实施例中,时间t是根据记录材料的厚度和尺寸(确定的复印宽度)信息被调整的。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记录材料的电阻值的信息可被用于设置厚度和尺寸信息或可以用于与它们结合在一起改变时间t。
实施例3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在图象形成设备中在多个记录材料馈给装置之中选择一个具体馈给装置时,转印偏置施加的开始与记录材料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t时是被转换的。
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图象形成设备。在这个实施例中的图象形成设备使用了一种如图6所示称为盒式馈给系统,其中记录材料P被装在一个专用的盒34中。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以盒为基础的馈给装置,在图象形成期间用于从盒34传送记录材料到转印缝隙N,和一个手动馈给装置,用于从一个手动架上传送记录材料,这里用户手动地放置记录材料。当明信片或卡片纸用作记录材料时,利用手动馈给装置。当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或类似物选择手动馈给装置时,转印偏压施加的开始和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t被自动地改变。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利用以盒34为基础的记录材料馈给装置时,时间t减少到50毫秒,和当利用手动馈给装置时,时间t增加到630毫秒(等效为约一个转换滚的全旋转周期)。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特殊纸,诸如明信片、卡片纸、OHP纸等被用作记录材料时,利用手动馈给装置。利用这种安排,在图象形成操作期间的记录材料背面弄脏可以以低成本被满意地防止。另外,当利用普通纸时,由于利用以盒式为基础的馈给装置,第一次复印时间被缩短,和此时,可以减少鼓的损伤。
另外,记录材料尺寸检测装置和/或电阻率值检测装置可以增加到这个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用于得到该设备控制的信息。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手动馈给装置时,时间t的持续期被设置为约等于转印滚的一个全旋转周期的长度,但是时间t最好长于一个全旋转周期。
另外,当使用手动馈给装置时,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对于特殊纸模式的定时时序,和当使用以盒为基础的馈给装置时,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对于纸模式的定时时序。
利用上述安排的构造,当小记录材料,厚记录材料,或具有高电阻率值的记录材料被用作记录介质时和通过特殊记录材料馈给装置诸如手动馈给装置馈给时,由转印设备施加转印偏压的开始和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转印缝隙N之间的时间与当利用盒式馈给普通纸相比可以被延长。因此,相反充电的调色剂或类似物被引起跳跃到光敏鼓上,清洁了转印滚,或者不足充电的调色剂或类似残留被满意地吸引到转印滚上,这样可以防止或足够地减少记录材料的背面弄脏。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通过根据记录材料的类型调整记录材料到达转印位置之间施加到转印部件上的电压的持续期,可以防止记录材料的背面弄脏。
虽然本发明结合公开在这里的结构已进行了描述,但不仅限于该所描述的细节和本申请试图覆盖那些可以纳入下附权利要求的改进的目的或范围之中的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27)

1.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承载调色剂图象的光敏旋转部件(1);和
转印部件(6),用于与所述光敏旋转部件(1)共同构成一缝隙(N),用于从所述光敏旋转部件(1)上将调色剂图象转印到一个记录材料(P)上,在该缝隙(N)中,一个极性相反于正常调色剂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转印部件上(6),转印调色剂图象到该记录材料(P)上;
其中电压施加到所述转印部件(6)的开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是至少响应记录材料(P)的尺寸、厚度和电阻率之一受到控制的。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该时间是在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前,而无论记录材料(P)的类型。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当一种特殊类型纸被用作记录材料时,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比当使用普通纸时的时间长。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是一个旋转部件(32),和当使用特殊纸时,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至少等于所述转印部件(6)的一个全旋转周期。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当使用普通纸作为记录材料(P)时,开始施加电压的时间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之间的时间短于所述转印部件(6)的一个全旋转周期。
6.按照权利要求2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是一个旋转部件,和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响应于记录材料的类型,或者至少等于所述转印部件(6)的一个全旋转周期,或者短于所述转印部件(6)的一个全旋转周期。
7.按照权利要求2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在应用转印电压之前形成一电场,该电场用于将所述转印部件(6)上淀积的调色剂移动所述光敏部件(1)上。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无论记录材料的类型,电场形成的时间总是相同的。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是一个旋转部。
10.按照权利要求1到3或5到9任意一个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被设置为与光敏旋转部件(1)相接触。
11.按照权利要求4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被设置为与光敏旋转部件(1)相接触。
12.按照权利要求3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特殊类型纸是一种明信片。
13.按照权利要求3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特殊类型纸是一种透明树脂材料纸。
14.按照权利要求2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是响应于记录材料(P)的尺寸、顾度、和电阻率至少之一而受到控制的。
15.一种图象形成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承载调色剂图象的光敏旋转部件(1);和
转印部件(6),用于与所述光敏旋转部件(1)共同构成一个缝隙(N)和用于从所述光敏旋转部件(1)上将调色剂图象转印到一个记录材料(P)纸上,在该缝隙(N)中,其中一个极性相反于正常调色剂的极性电压被施加到所述转印部件(6)上,转印调色剂图象到该记录材料(P)上;
多个记录材料馈给装置,用于馈给记录材料(P)到该缝隙(N),和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是响应于在所述多个馈给装置之中所选择的馈给装置而受到控制上。
16.按照权利要求14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施加到所述转印部件(6)的电压的时间是在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前,无论在所述多个馈给装置中选择馈给装置的类型。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多个馈给装置包括一个手动馈给装置和一个以盒为基础的馈给装置,和当记录材料(P)是通过手动馈给装置馈给时,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比当记录材料(P)是通过盒式馈给装置馈给的时间要长。
18.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是一个旋转的部件,和当记录材料(P)是通过手动馈送装置馈给的时,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至少等于所述转印部件(6)的一个完全旋转周期。
19.按照权利要求17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当记录材料(P)是通过盒式馈给装置馈给的时,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D)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短于所述转印部件(6)一个完全旋转周期。
20.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转印部件(6)是一个旋转部件,和开始施加电压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该缝隙(N)之间的时间响应于在多个馈给装置之中选择的馈给装置设置为或者至少等于所述转印部件(6)的一个完全旋转周期,或者短于所述转印部件的一个完全旋转周期。
21.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起转印具有与调色剂图象相同充电极性的调色剂从所述转印部件(6)到光敏旋转部件(1)作用的电场是在开始施加电压之前形成的。
22.按照权利要求20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电场被形成的时间总是相同的,而无论在多个馈给装置中选择的馈给装置的类型。
23.按照权利要求14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是一个旋转部件。
24.按照权利要求14-17或19-21任意一个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被设置为与所述光敏旋转部件(1)相接触。
25.按照权利要求18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转印部件(6)被设置为与所述光敏旋转部件(1)相接触。
26.按照权利要求16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通过手动馈给装置馈给的特殊类型纸是明信卡。
27.按照权利要求16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通过手动馈给装置馈给的特殊类型纸是透明树脂材料的纸。
CN95102691.7A 1994-03-11 1995-03-11 图象形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0714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1114/94 1994-03-11
JP4111494 1994-03-11
JP041114/1994 1994-03-11
JP044185/95 1995-03-03
JP044185/1995 1995-03-03
JP7044185A JP3066945B2 (ja) 1994-03-11 1995-03-03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8A CN1143758A (zh) 1997-02-26
CN1071466C true CN1071466C (zh) 2001-09-19

Family

ID=2638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2691.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1466C (zh) 1994-03-11 1995-03-11 图象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504565A (zh)
JP (1) JP3066945B2 (zh)
KR (1) KR0146750B1 (zh)
CN (1) CN107146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2169A (ja) * 1995-01-23 1996-08-0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3460425B2 (ja) * 1995-03-16 2003-10-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193807B1 (ko) 1995-10-20 1999-06-15 윤종용 용지감지에 따른 전사전압 자동변경장치 및 그 방법
KR0174700B1 (ko) * 1996-03-28 1999-04-01 김광호 전사전압 조정장치
JP3630903B2 (ja) * 1997-02-07 2005-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014158A (en) * 1997-04-29 2000-01-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Transfer roller electrical bias control
US5966559A (en) * 1997-09-23 1999-10-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and accomodating different thickness paper stocks in an electrostatographic machine
JP3466924B2 (ja) * 1998-06-08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985679B2 (en) * 2002-02-06 2006-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operation for special sheets
JP4323973B2 (ja) * 2004-02-04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29548A (ja) * 2006-11-24 2008-06-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85763A (ja) * 2013-03-25 2014-10-02 Taiho Kogyo Co Ltd バランスウェイ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99075A (ja) * 1987-10-12 1989-04-17 Tokyo Electric Co Ltd 乾式電子写真装置
US5194902A (en) * 1988-05-16 1993-03-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ransfer unit
JPH02212866A (ja) * 1989-02-14 1990-08-24 Nippon Kentetsuku Kaishiya Ltd 転写装置
US5253022A (en) * 1989-05-18 1993-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69026199T2 (de) * 1989-11-16 1996-09-05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US5150165A (en) * 1990-04-10 1992-09-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transfer member
JP3131286B2 (ja) * 1992-05-27 2001-01-3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プリン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7302008A (ja) 1995-11-14
US5504565A (en) 1996-04-02
JP3066945B2 (ja) 2000-07-17
KR0146750B1 (ko) 1998-12-01
CN1143758A (zh) 1997-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92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performing improved cleaning and discharging operations on image forming associated members
CN134187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1466C (zh) 图象形成设备
EP0899625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4870466A (en) Cleaning device having fur brush, scavenger roller and scraper for electrostatic recorder
US92682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bias voltage supply devices
US6081679A (en) Method of cleaning residual toner from drum and rollers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945202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39848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084488C (zh) 带有显像剂清除部件的导电刷充电装置
JP2509283B2 (ja) 接地装置
JP42082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472607A (zh) 转印部件清洁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58087A (zh) 成像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4027964A (en) Apparatus for interposition environment
CN1088655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1558C (zh) 具有感光鼓和显影辊的成像装置
US5970296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291287C (zh) 清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158746B2 (en) Xerographic printer having a semiresistive rotatable brush in the transfer zone
JPH11125977A (ja) ベルト転写装置
CN1467579A (zh) 成像设备
EP1310836B1 (en) Transfer apparatus
JPH10786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9009C (zh) 用于显像辊的刮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282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