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7586B -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7586B
CN107117586B CN201710280364.3A CN201710280364A CN107117586B CN 107117586 B CN107117586 B CN 107117586B CN 201710280364 A CN201710280364 A CN 201710280364A CN 107117586 B CN107117586 B CN 107117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oxide powder
dispersibilit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0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7586A (zh
Inventor
张乐
魏帅
杨浩
周天元
高光珍
王骋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ZHONGDA QUARTZ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ZHONGDA QUARTZ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ZHONGDA QUARTZ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ZHONGDA QUARTZ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803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17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1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7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7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7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4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4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45After-treatment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pulverising, drying, decreasing the acid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4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8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ompounds, e.g. of salts or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该方法进行分步球磨,将球磨过程与粉体煅烧过程产生的团聚现象联系起来,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一般化学沉淀法制备的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提高,尤其适用于粒径分在20~200nm的前驱体,提高了粉体的分散性;采用分步球磨,在粉体煅烧过程中可能产生团聚的温度点进行球磨改性,大大降低了粉体团聚程度;避免了使用复杂了仪器以及有害化学试剂,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所处理的氧化物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粒径均匀性以及极大的球形度,完全可以适用于涂料、催化剂、透明陶瓷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纳米粉体制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热潮的不断兴起,无机氧化物粉体的超细化研究也如火如荼。与大尺寸材料相比,纳米颗粒所具备的“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在力学、光学、磁学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表现出独特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工、航天、医药、电子、机械、陶瓷等领域,其综合性高,涉及面宽,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新领域,超细粉体材料己成为人类世纪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湿化学方法具有勿需苛刻的物理条件、易扩大、产物组分含量易精确控制、可实现分子或原子尺度水平上的混合、产物粒径分布窄和形貌规整等特点,最适于用来制备纳米氧化物粉体。但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的超细粉体,从反应成核、晶核生长到前驱体的洗涤、干燥和煅烧等每一个阶段均有可能产生颗粒的团聚。即纳米粒子重新聚集成较大的粒子,使得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失效。因此,提高粉体的分散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粉体技术的关键。
机械球磨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分散方法,但是传统的球磨只是单纯的研究球磨时间、球磨转速以及球磨改性剂,没有将球磨过程与粉体煅烧过程联系起来,实验结果并不理想。由于超细粉体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化学活性高,极易产生团聚,因此,现有的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超细粉体团聚的问题。提高超细氧化物粉体的分散性并使粉体粒径分布更均匀。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学沉淀法得到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2~3.5):(3~5)加入到球磨罐中;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1.5)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100~30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10~48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物前驱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除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的氧化物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氧化物前驱体中位径为2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表面活性改性剂选自六偏磷酸钠、异丙醇胺、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表面活性改性剂加入的量为氧化物前驱粉体质量的0.1~2.5%。
进一步的,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球磨机为行星式球磨机或卧式球磨机。
进一步的,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中的低于成相温度为300~600℃。
进一步的,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4)中的氧化物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100~300nm。
进一步的,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第一次球磨时间优选为15~36h。
发明方案详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化学沉淀法得到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1:(1.2~3.5):(3~5)的质量比加入到球磨罐中;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1.5)配置。在转速为100~30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10~48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物前驱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出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同样不加入表面活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的氧化物粉体。
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超细氧化物前驱体中位径位20~200nm。
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表面活性改性剂为六偏磷酸钠、异丙醇胺、油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表面活性改性剂加入的量为氧化物粉体质量的0.1~2.5%。
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机为行星式球磨机或者是卧式球磨机。
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低于成相温度为300~600℃。
优选步骤4)制得的氧化物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100~300nm。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由于进行分步球磨,将球磨过程与粉体煅烧过程产生的团聚现象联系起来,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一般化学沉淀法制备的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提高,尤其适用于粒径分在20~200nm的前驱体,提高了粉体的分散性。
2)、本发明方法采用分步球磨,在粉体煅烧过程中可能产生团聚的温度点进行球磨改性,大大降低了粉体团聚程度。
3)、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使用复杂了仪器以及有害化学试剂,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4)、本发明方法所处理的氧化物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粒径均匀性以及极大的球形度,完全可以适用于涂料、催化剂、透明陶瓷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分步球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方法。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将中位径为50nm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1:1.8:3的质量比加入到球磨罐中;按氧化物粉体质量的0.16%加入异丙醇胺;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5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12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卧式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15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其整体球磨过程见附图1。
2)将步骤1)所得的前驱体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350℃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出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同样不加入表面改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20nm氧化物粉体。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将中位径为100nm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1:2.5:3.5的质量比加入到球磨罐中;按氧化物粉体质量的2%加入六偏磷酸钠;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20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卧式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20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所得的前驱体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500℃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出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同样不加入表面活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80nm氧化物粉体。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将中位径为160nm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1:3.2:4.8的质量比加入到球磨罐中;按氧化物粉体质量的1.5%加入异丙醇胺;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2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28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卧式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12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所得的前驱体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300℃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出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同样不加入表面改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60nm氧化物粉体。
实施例4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将中位径为200nm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1:1.2:4.8的质量比加入到球磨罐中;按氧化物粉体质量的1%加入异丙醇胺;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2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28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卧式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48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所得的前驱体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400℃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出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同样不加入表面改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60nm氧化物粉体。
实施例5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将中位径为20nm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1:1.2:4.8的质量比加入到球磨罐中;按氧化物粉体质量的1.8%加入油酸;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2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30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卧式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24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所得的前驱体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500℃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出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同样不加入表面改性剂,即得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00nm氧化物粉体。

Claims (8)

1.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学沉淀法得到的氧化物前驱体按粉体:无水乙醇:氧化铝小球的质量比为1:(1.2~3.5):(3~5)加入到球磨罐中;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其中氧化铝小球按Φ5mm:Φ3mm=2:(1~1.5)的质量比配置;在转速为100~300r/min的球磨条件下,在球磨机上进行第一次10~48h球磨后,烘干得到氧化物前驱粉体;
2)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物前驱粉体在低于成相温度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中间相氧化物粉体;
3)将步骤2)煅烧所得的中间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二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烘干后在马弗炉中煅烧除去残留的杂质,并使粉体成相;
4)将步骤3)煅烧所得的纯相氧化物粉体按步骤1)进行第三次球磨,但不加入表面活性改性剂,即得氧化物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氧化物前驱体中位径为2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表面活性改性剂选自六偏磷酸钠、异丙醇胺、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表面活性改性剂加入的量为氧化物前驱粉体质量的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球磨机为行星式球磨机或卧式球磨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低于成相温度为300~6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氧化物粉体的平均粒径为100~3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第一次球磨时间为15~36h。
CN201710280364.3A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Active CN107117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0364.3A CN107117586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0364.3A CN107117586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7586A CN107117586A (zh) 2017-09-01
CN107117586B true CN107117586B (zh) 2019-05-31

Family

ID=59724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0364.3A Active CN107117586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17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0356B (zh) * 2017-09-27 2019-12-24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提高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5274A (zh) * 2013-05-15 2013-08-28 江粉磁材(武汉)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铁氧体噪声抑制片的制备方法
CN103387762A (zh) * 2013-08-13 2013-11-13 武汉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溶剂型透明纳米隔热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47367A (zh) * 2015-12-15 2016-02-24 营口镁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镁微粉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5274A (zh) * 2013-05-15 2013-08-28 江粉磁材(武汉)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铁氧体噪声抑制片的制备方法
CN103387762A (zh) * 2013-08-13 2013-11-13 武汉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溶剂型透明纳米隔热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47367A (zh) * 2015-12-15 2016-02-24 营口镁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镁微粉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7586A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nivasakan et al. Synthesis of monoclinic and cubic ZrO2 nanoparticles from zircon
CN101746825B (zh) 一种制备橄榄球状介孔BiVO4的有机溶剂-水热法
CN107151029B (zh) 一种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的溶胶-水热法制备工艺
CN110203969A (zh) 一种高分散四方相纳米氧化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218A (zh) 一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1462B (zh) 一种微纳二氧化锡实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8546118B (zh) 一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陶瓷
CN107342435B (zh)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Dang et al. A promising tritium breeding material: Nanostructured 2Li2TiO3-Li4SiO4 biphasic ceramic pebbles
CN113277859B (zh) 一种纳米包覆氧化铝颗粒及用其制备的高纯抗热震氧化铝陶瓷材料
CN102350508B (zh) 一种掺杂钨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4439276B (zh) 一种快速制备中空多孔二氧化硅/银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产品
CN109721357A (zh) 一种单分散粒度可控的纳米钇稳定的氧化锆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Coprecipitation Synthesis of MgO‐Doped ZrO2 Nano Powder
CN113479918A (zh) 一种纳米球形α-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
CN102795664A (zh) 一种粒径可控的介孔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117586B (zh) 一种提高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物粉体分散性的方法
CN103991897B (zh) 一种平行六面体状的氧化锌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8120A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分散焙烧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658107A (zh) 一种纳米级单分散球形α-氧化铝低成本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Miao 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titania-coated ultrafine diamond abrasive particles
CN108083334A (zh) 一种单分散球形纳米二氧化锆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37233A (zh) 一种一步硫化法合成二氧化钛与二硫化钛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217720A (zh)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钛酸钡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Kim et al. Effect of Drying Method on the Synthesis of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Powders by Co-Precipi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2

Address after: 221400 Gaoliu Tow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Xinyi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YI ZHONGDA QUARTZ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1116 No. 101 Shanghai Road, Tong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dispersion of oxide powder prepar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Pledgee: Xinyi sub branch of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XINYI ZHONGDA QUARTZ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