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9874B - 打开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开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9874B
CN107109874B CN201480084034.1A CN201480084034A CN107109874B CN 107109874 B CN107109874 B CN 107109874B CN 201480084034 A CN201480084034 A CN 201480084034A CN 107109874 B CN107109874 B CN 107109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element
door
interconnecting piece
shutter member
dri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40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9874A (zh
Inventor
田村俊辅
大川慎太郎
竹中寿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09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9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05B83/38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for pillar-less vehicles, i.e. vehicles where a front and a back door engage each other in the clos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 B60J5/047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with two doors open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
    • B60J5/0479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with two doors open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 without B-pillar or releasable B-pillar, i.e. the pillar is moving with d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 B60J2005/0475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due to absence of the B-pil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在控制进入板门(3)的打开的打开控制装置(1)中,通过处于关闭状态的主门(2)推进的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与用于将伴随所述进入板门(3)的打开操作来操作的驱动杆(40)和解除锁定部(10a,10b)的锁定的被驱动杆(4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2)直接接触,以移动所述连接杆(52)。其中所述连接杆(52)具有包括连接位置并且在其中维持所述驱动杆(40)与所述被驱动杆的连接的位移区域θ1。当所述可动元件(31)位于突出位置时,所述连接杆(52)在所述位移区域θ1内朝向未连接位置侧移动,并且随着所述可动元件(31)被推进,所述连接杆移动到所述未连接位置。

Description

打开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闭元件的打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诸如机动车辆等车辆中,有时例如采用双开门作为侧门。在采用双开门的侧门中,当关闭主门(前座用的门)时,进入板门(后座用的门)配合地紧固在门框中并锁定在关闭状态。只有当打开主门时才能打开进入板门,并且主门构造成先于进入板门打开(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进入板门包括将进入板门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门闩装置和将在用于打开进入板门的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传递到门闩装置以解除门闩装置对进入板门的锁定的连接单元。
连接单元具有与打开手柄连接的打开杆、与门闩装置连接的释放杆、配置在进入板门和主门的邻接部并且伴随主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操作杆以及经由诸如杆或缆线等连接件与操作杆连接的锁定杆。
经由连接件与操作杆连接的锁定杆与伴随主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操作杆联动,以在主门保持打开的情况下将打开杆和释放杆连接在一起并且在主门保持关闭的情况下解除打开杆和释放杆的连接。
在主门保持关闭的情况下,在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未传递到门闩装置,由此维持门闩装置对进入板门的锁定。只有在主门保持打开的情况下,在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才会传递到门闩装置,由此解除门闩装置对进入板门的锁定,从而允许打开进入板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进入板门还包括将进入板门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门闩装置和将在用于打开进入板门的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传递到门闩装置以解除门闩装置对进入板门的锁定的门闩切换装置。
门闩切换装置具有与打开手柄连接的基杆、与门闩装置连接的门闩杆、配置在进入板门和主门的邻接部并且伴随主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检测杆以及检测杆与其直接邻接的中间元件。
检测杆与其直接邻接的中间元件与伴随主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检测杆互锁,并且构造成在主门保持打开的情况下将基杆和门闩杆连接在一起并且在主门保持关闭的情况下解除基杆与门闩杆的连接。
在主门保持关闭的情况下,在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未传递到门闩装置,由此维持门闩装置对进入板门的锁定。只有在主门保持打开的情况下,在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才会传递到门闩装置,由此解除门闩装置对进入板门的锁定,从而允许打开进入板门。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No.420499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公开JP-A-2014-9524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进入门板中,响应于主门的打开而将打开杆和释放杆连接在一起的锁定杆以及伴随主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操作杆经由连接件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连接打开杆和释放杆以及解除打开杆和释放杆的连接之间以确定的方式进行切换,不仅需要设定针对连接件的长度的公差,而且需要将连接件的纵向尺寸严格地控制到所设定的公差。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进入门板中,响应于主门的打开而将基杆和门闩杆连接在一起的中间元件以及伴随主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检测杆彼此直接邻接而不涉及连接件。这不仅消除了考虑减少构成部件数量的必要性,而且消除了考虑针对连接件的长度的公差的必要性,由此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然而,由于构成其中配置有中间元件和检测杆的进入板门的结构元件的尺寸误差,所以会有在中间元件和检测杆的各个邻接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担忧。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进入门板中,伴随主门的关闭来操作的检测杆由中间元件偏置,从而伴随主门的打开而恢复到其原始状态。然而,如果在中间元件和检测杆的各个邻接部之间产生了间隙,则使检测杆独立于中间元件移动。
于是,如果检测杆构造成独立于中间元件移动,那么检测杆不能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并且伴随主门的关闭的检测杆的操作变得不确定,从而导致在进行将基杆与门闩杆连接在一起以及解除基杆和门闩杆的连接之间的切换中产生问题的担忧。另外,存在由于伴随主门的关闭来操作的检测杆与中间元件碰撞而产生撞击声的担忧。
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操作可靠性的打开控制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在辅助开闭元件上并且构造成控制所述辅助开闭元件的打开的打开控制装置,所述辅助开闭元件跟随主开闭元件的打开而打开,所述打开控制装置包括:构造成在其中所述辅助开闭元件相对于框架元件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锁定部;设置在所述辅助开闭元件与所述主开闭元件的邻接部并且具有在突出位置和推进位置之间可移动的可动元件的检测部,通过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主开闭元件将所述可动元件从所述突出位置推进到所述推进位置;与所述辅助开闭元件的打开操作联动的驱动部;由所述驱动部操作并且构造成将所述锁定部从所述锁定状态转换到所述解锁状态的被驱动部;在其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被驱动部连接在一起而使得所述驱动部的操作被传递到所述被驱动部的连接位置和未连接位置之间可移动的连接部;和将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未连接位置朝向所述连接位置偏置的第一偏置元件,其中所述可动元件与所述连接部直接邻接以使所述连接部移动,和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包括所述连接位置并且所述连接部在其中维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被驱动部的连接的位移区域,当所述可动元件停留在所述突出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位移区域内朝向所述未连接位置侧移动,并且随着所述可动元件被推进到所述推进位置,所述连接部移动到所述未连接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操作可靠性的打开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打开控制装置的例子的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打开控制装置的锁定部的构成的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打开控制装置的检测部的构成的图。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打开控制装置的中继部的构成的图。
图5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中继部的构成的图。
图6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中继部的构成的分解图。
图7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中继部的操作的图。
图8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中继部的操作的图。
图9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中继部的操作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中继部的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打开控制装置的例子的构成。
打开控制装置1控制车辆侧门的进入板门(后座用的门)3的打开。本实施方案的车辆的侧门由主门(前座用的门)2和进入板门3构成。在主门2的车辆前侧的前边缘部设有铰链,并且在进入板门3的车辆后侧的边缘部设有铰链。因此,主门2和进入板门3构成双开门。
打开控制装置1配置在进入板门3上,并且构造成使得当关闭主门2时进入板门3配合地紧固在车体的门框中并锁定在关闭状态,并且只有当打开主门2时才能打开进入板门3,从而允许先于进入板门3打开主门2。
打开控制装置1包括可以在其中进入板门3在关闭状态下锁定在门框中的锁定状态和其中可以打开进入板门3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进入板门3的状态的锁定部10a,10b、检测主门2是否被打开或关闭的检测部11以及将在用于打开进入板门3的打开手柄上进行的操作传递到锁定部10a,10b以解除锁定部10a,10b对进入板门3的锁定的中继部12。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在进入板门3的车辆上侧的上边缘部设有一个锁定部10a,在进入板门3的车辆下侧的边缘部设有另一个锁定部10b。因此,进入板门3在上下的两个位置处锁定在门框处。
图2示出了锁定部10a,10b的构成。
锁定部10a,10b各自具有对设置在门框上的撞针20进行锁定的门闩21、与门闩21配合以维持门闩21对撞针20的锁定的棘轮22以及与棘轮22配合的棘轮杆23。棘轮杆23通过诸如杆或缆线等连接件24与中继部12连接。
当操作打开手柄以打开进入板门3时,连接件24由中继部12拉动,由此棘轮杆23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伴随棘轮杆23的转动棘轮22从门闩21脱离,并且允许门闩21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转动,由此解除门闩21对撞针20的锁定。这使得能够打开进入板门3。
图3示出了检测部11的构成。
检测部11配置在进入板门3的车辆前侧的边缘部和主门2的邻接部。
检测部11具有固定到进入板门3的结构元件的基板30和可摆动地支撑在基板30上的可动元件31。在可动元件31上设有被按压部32和作用部33。被按压部32从进入板门3突出,以压靠进入板门3与主门2的车辆后侧的边缘部的邻接部。作用部33收容在进入板门3的内部并且作用在中继部12上。
可动元件31支撑在基板30上,以在其中被按压部32从进入板门3突出的突出位置P1和其中被按压部32朝向进入板门3的内部推进的推进位置P2之间可摆动。通过弹簧(第二偏置元件)34使可动元件31从推进位置P2朝向突出位置P1偏置。在可动元件31上设有阻挡件35。阻挡件35与基板30邻接,以将由弹簧34偏置的可动元件31保持在突出位置P1。阻挡件35的外周由缓冲材料36覆盖,并且缓冲材料36减小了当阻挡件35与基板30邻接时所产生的撞击声。
当关闭主门2时,主门2按压从进入板门3突出的被按压部32,由此可动元件31从突出位置P1移动到推进位置P2,而当打开主门2时,可动元件31从推进位置P2返回到突出位置P1。可动元件31从突出位置P1到推进位置P2和从推进位置P2到突出位置P1的移动经由作用部33传递到中继部12。
图4~图6示出了中继部12的构成。
中继部12具有与打开手柄的操作联动的驱动部40、将驱动部40的动作传递到锁定部10a,10b的被驱动部41、将驱动部40和被驱动部4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42、对连接部42进行偏置的弹簧(第一偏置元件)43和固定到进入板门3的结构元件的基板44。
驱动部40构造成可摆动地支撑在基板44上的杠杆,并且被驱动部41也构造成可摆动地支撑在基板44上的杠杆。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驱动部(以下称为驱动杆)40和被驱动部(以下称为被驱动杆)41以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由共用的枢轴45支撑。通过同轴地配置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可以使中继部12小型化。
驱动杆40经由诸如杆或缆线等连接件46与打开手柄连接。伴随打开手柄的操作来推动或拉动连接件46,由此使驱动杆40在当未操作打开手柄时所处的第一位置和当操作打开手柄以打开进入板门3时所处的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在驱动杆40中设有绕着枢轴45以圆弧状延伸的切口47,并且在基板44上设有阻挡件48,以与切口47配合。通过切口47和阻挡件48来限制驱动杆40的摆动。当驱动杆40停留在第一位置时,切口47的一个周向端部47a与阻挡件48邻接,而当驱动杆40停留在第二位置时,切口47的另一个周向端部47b与阻挡件48邻接。
被驱动杆41通过连接件24与锁定部10a,10b连接。
在被驱动杆41中设有绕着枢轴45以圆弧状延伸的收容孔50,并且基板44的阻挡件48收容在收容孔50中。通过收容孔50和阻挡件48来限制被驱动杆41的摆动。被驱动杆41可以在其中收容孔50的一个周向端部50a与阻挡件48邻接的第一位置和其中收容孔50的另一个周向端部50b与阻挡件48邻接的第二位置之间摆动。通过其一端固定到基板44的弹簧51使被驱动杆41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偏置。
连接部42包括可摆动地支撑在基板44上的连接杆52和可摆动地支撑在连接杆52上的臂部53。
在臂部53的摆动端设有与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配合的连接销54。在驱动杆40上设有钩部55,钩部55从枢轴45径向延伸并且径向向外打开。在被驱动杆41中设有引导孔56,并且引导孔56也从枢轴45径向延伸。当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杆40的钩部55和被驱动杆41的引导孔56配置成彼此重叠。
连接销54穿过被驱动杆41中的引导孔56插入以与被驱动杆41配合。连接销54可以伴随着连接杆52的转动和臂部53相对于连接杆52的转动而在引导孔56的枢轴45侧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移动。连接杆52可以在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近端的连接位置和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远端的未连接位置之间摆动。
然后,随着驱动杆40上的钩部55和被驱动杆41中的引导孔56彼此重叠,连接销54伴随着连接杆52和臂部53的转动而朝向引导孔56的近端侧移动并进入钩部55,从而与驱动杆40配合。由于连接销54进入钩部55以与驱动杆40配合,所以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经由连接销54连接在一起。
连接杆52由弹簧43从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远端的未连接位置朝向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近端的连接位置偏置。在基板44上设有阻挡件57,以将从未连接位置偏置到连接位置的连接杆52保持在连接位置,并且在连接杆52上设有邻接片58以与阻挡件57邻接。
在连接杆52上设有接收部59,并且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的作用部33与接收部59直接邻接。当关闭主门2时,可动元件31从突出位置P1转动到推进位置P2,此时,可动元件31在使作用部33在接收部59上滑动的同时推进接收部59。接收部59被这样推进的连接杆52抵抗弹簧43的偏置而朝向未连接位置转动。
优选地,在接收部59上滑动的作用部33形成为球状。这降低了滑动阻力,另外,在不改变作用部33与接收部59的接触部分的情况下,滑动阻力变得稳定,从而可以使可动元件31平稳地操作。
图7和图8示出了当打开主门2时中继部12的操作。
在图7中,打开主门2,并且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配置在突出位置P1中。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配置在各自的第一位置,并且驱动杆40上的钩部55和被驱动杆41中的引导孔56彼此重叠。另外,邻接片58与基板44上的阻挡件57邻接,并且连接杆52由弹簧43朝向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近端的连接位置P3偏置,由此连接销54进入钩部55以与驱动杆40配合,并且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经由连接销54连接在一起。
当操作打开手柄以打开进入板门3时,如图8所示,驱动杆40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并移动到第二位置。由于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经由连接销54连接在一起,所以被驱动杆41也与驱动杆40一起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并移动到第二位置。随着被驱动杆41转动,将被驱动杆41与锁定部10a,10b各自连接的连接件24被拉动,由此解除锁定部10a,10b对进入板门3的锁定,从而允许打开进入板门3。
图9和图10示出了当关闭主门2时中继部12的操作。
在图9中,关闭主门2,并且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配置在推进位置P2。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配置在各自的第一位置,并且驱动杆40上的钩部55和被驱动杆41中的引导孔56彼此重叠。然而,其中由配置在推进位置P2的可动元件31推进接收部59的连接杆52移动到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远端的未连接位置P4。因此,连接销54从钩部55脱离并且从驱动杆40松开,使得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不连接在一起。
当操作打开手柄以打开进入板门3时,如图10所示,虽然驱动杆40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以移动到第二位置,但是未与驱动杆40连接的被驱动杆41留在第一位置,从而维持锁定部10a,10b对进入板门3的锁定。
这里,参照图7,驱动杆40上的钩部55可以与从配置在被驱动杆41中的引导孔56的近端的连接销54的位置作为起点朝向引导孔56的远端在预定的纵向范围内移动的连接销54配合。即,连接杆52可以从其中连接销54配置在引导孔56的近端的连接位置P3在预定的转动区域θ1内维持驱动杆40与被驱动杆41的连接。
然后,当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配置在突出位置P1时,可动元件31与连接杆52的接收部59直接邻接,以使接收部59推进。其中接收部59被这样推进的连接杆52在其中可以维持驱动杆40与被驱动杆41的连接的转动区域θ1的范围内抵抗弹簧43的偏置而从连接位置P3朝向未连接位置P4移动角度θ2。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响应于主门2的打开而将驱动杆40与被驱动杆4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2和伴随主门2的打开和关闭来操作的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直接邻接,所以与其中经由连接件将连接杆52和可动元件31连接在一起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构成部件的数量,另外,可以消除考虑连接件的长度的公差的必要性。此外,可以降低打开控制装置1的制造成本。
此外,即使在检测部11和中继部12固定到其上的进入板门3的结构元件中发生尺寸误差,也可以通过由弹簧43偏置的连接杆52的自调节来维持连接杆52和可动元件31之间的接触,由此连接杆52和可动元件31始终一起移动。这允许连接杆52将驱动杆40和被驱动杆41的连接状态在连接状态和未连接状态之间以可靠的方式切换。另外,可以防止可动元件31与连接杆52的碰撞,从而避免产生撞击声。
随着打开主门2,配置在推进位置P2的检测部11的可动元件31被由中继部12的弹簧(第一偏置元件)43偏置的连接杆52向后推回到突出位置P1。然而,在该打开控制装置1中,在检测部11上单独地设有使可动元件31朝向突出位置P1偏置的弹簧(第二偏置元件)34(参照图3)。因此,可动元件31由弹簧34偏置而返回到突出位置P1。
优选地,偏置连接杆52的弹簧43的偏置力大于偏置可动元件31的弹簧34的偏置力,使得基于弹簧43的偏置的连接杆52的转动速度变为等于或大于基于弹簧34的偏置的可动元件31的转动速度。这可以维持连接杆52和可动元件31之间的接触。
因此,虽然已经参考具体的实施方案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除了侧门之外的由双开门构成的车辆的后门。
附图标记列表
1 打开控制装置
2 主门(主开闭元件)
3 进入板门(辅助开闭元件)
10a 锁定部
10b 锁定部
11 检测部
12 中继部
30 基板(支撑元件)
31 可动元件
33 作用部(邻接部)
34 弹簧(第二偏置元件)
35 阻挡件
36 缓冲材料
40 驱动杆
41 被驱动杆
42 连接部
43 弹簧(第一偏置元件)
52 连接杆
53 臂部
54 连接销
55 钩部
56 引导孔
59 接收部(被邻接部)

Claims (4)

1.一种设置在辅助开闭元件上并且构造成控制所述辅助开闭元件的打开的打开控制装置,所述辅助开闭元件跟随主开闭元件的打开而打开,所述打开控制装置包括:
构造成在其中所述辅助开闭元件相对于框架元件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锁定部;
设置在所述辅助开闭元件与所述主开闭元件的邻接部并且具有在突出位置和推进位置之间可移动的可动元件的检测部,通过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主开闭元件将所述可动元件从所述突出位置推进到所述推进位置;
与所述辅助开闭元件的打开操作联动的驱动部;
由所述驱动部操作并且构造成将所述锁定部从所述锁定状态转换到所述解锁状态的被驱动部;
在其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被驱动部连接在一起而使得所述驱动部的操作被传递到所述被驱动部的连接位置和未连接位置之间可移动的连接部;和
将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未连接位置朝向所述连接位置偏置的第一偏置元件,
其中所述可动元件与所述连接部直接邻接以使所述连接部移动,
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包括所述连接位置并且所述连接部在其中维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被驱动部的连接的位移区域,当所述可动元件停留在所述突出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位移区域内朝向所述未连接位置侧移动,并且随着所述可动元件被推进到所述推进位置,所述连接部移动到所述未连接位置,
其中所述可动元件包括通过与可移动地支撑所述可动元件的支撑元件邻接而将所述可动元件维持在所述突出位置的阻挡件,和
其中所述阻挡件的外周由缓冲材料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部还包括将所述可动元件从所述推进位置朝向所述突出位置偏置的第二偏置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开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偏置元件的偏置力大于第二偏置元件的偏置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开控制装置,
其中与所述连接部邻接的可动元件的邻接部形成为球状,所述可动元件的邻接部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中的被邻接部上可滑动。
CN201480084034.1A 2014-12-15 2014-12-15 打开控制装置 Active CN107109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83140 WO2016098158A1 (ja) 2014-12-15 2014-12-15 開放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874A CN107109874A (zh) 2017-08-29
CN107109874B true CN107109874B (zh) 2019-05-17

Family

ID=5612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4034.1A Active CN107109874B (zh) 2014-12-15 2014-12-15 打开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4700B2 (zh)
CN (1) CN107109874B (zh)
WO (1) WO20160981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98647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upplemental active lock mechanism for center-opening door assembly
KR20200145971A (ko) * 2019-06-21 2020-12-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의 개폐 순서 제약이 없는 잠금장치
JP7070861B2 (ja) * 2019-09-13 2022-05-1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の操作中継装置
WO2022125638A1 (en) * 2020-12-09 2022-06-16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Modular individually operable vehicle do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47775A (en) * 1925-04-06 1925-07-28 Nat Lock Washer Co Combined sash holder and window release
US2030630A (en) * 1935-05-06 1936-02-11 William A Gram Doorlatch
US2169535A (en) * 1937-08-19 1939-08-15 Hancock Mfg Company Lock
JPH08338166A (ja) * 1995-06-13 1996-12-24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スライド扉用ロック装置のチャイルドロック
US5803516A (en) * 1996-08-01 1998-09-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atch assembly
GB0121928D0 (en) * 2001-09-12 2001-10-31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An aperture closure system
DE10253636B4 (de) 2002-11-13 2005-09-08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Kraftfahrzeugtür
US6848737B2 (en) * 2002-12-02 2005-02-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cess door release handle
JP2005016149A (ja) * 2003-06-26 2005-01-20 Fuji Kiko Co Ltd ロック機構
JP4204996B2 (ja) 2004-02-17 2009-01-07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パネルドア用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JP4210228B2 (ja) * 2004-02-27 2009-01-14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後側ドア用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JP4584103B2 (ja) * 2005-09-30 2010-11-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7950704B2 (en) * 2008-02-19 2011-05-3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Cancel lever for clam shell vehicle doors
JP5809431B2 (ja) * 2011-04-01 2015-11-10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12111133A1 (de) * 2011-11-28 2013-05-29 U-Shin Ltd. Türverriegelungssystem
JP6020059B2 (ja) * 2012-11-09 2016-11-02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副開閉体のラッチ切替装置
CN203050275U (zh) * 2013-01-09 2013-07-10 宁波虎王保险箱有限公司 防振开启电子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874A (zh) 2017-08-29
WO2016098158A1 (ja) 2016-06-23
US10954700B2 (en) 2021-03-23
US20170342751A1 (en)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9874B (zh) 打开控制装置
US8646816B2 (en) Multistage door lock
CN113463990B (zh) 用于车门的锁定装置及用于打开车门的锁定装置的方法
CN101184900B (zh) 通用侧门锁
CN104806089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闩锁组件
CN103269902B (zh) 折叠式座椅靠背的锁定装置
US10214944B2 (en) Opening-and-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JP2000500835A (ja) 車両のドアロック作動装置
US10626640B2 (en) Vehicle door operation device
US9970220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EP2369103A2 (en) Double-locking door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2000325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bypass feature in a latch
CN107201855A (zh) 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JP5718147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システム
JPH10317756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KR101154300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의 록킹 컨트롤러
CN101694055A (zh) 门锁定开关及利用门锁定开关的衣物处理装置
JP502870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KR101273515B1 (ko) 자동차 트렁크 리드 랫치 어셈블리
CN102858565B (zh) 车门锁闩
JP6837507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02321694A (ja) 航空機のドア構造におけるドア側のセーフティロック機構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9927524B (zh) 车辆用滑动门装置
EP1176272A2 (en) An actuator
CN103510770B (zh) 门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