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8169A - 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8169A
CN107108169A CN201480084295.3A CN201480084295A CN107108169A CN 107108169 A CN107108169 A CN 107108169A CN 201480084295 A CN201480084295 A CN 201480084295A CN 107108169 A CN107108169 A CN 107108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unit
pair
car bottom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42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丸山直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0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8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具有:轿厢底单元(4),其具有安装一对侧面壁的一对侧面安装部(420),该一对侧面壁从轿厢底(41)的轿厢底设计面(41a)向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地设置;以及轿厢顶单元(6),其具有设置于上框架(60)的顶(61)。在水平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420)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顶(61)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并且被设定成比上框架(60)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短。在铅直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420)的长度被设定成比顶(61)的长度长。在出货运输时,当在轿厢底单元(4)上载置了轿厢顶单元(6)时,上框架(60)的下表面与一对侧面安装部(420)的上表面抵接,且彼此相对的轿厢底设计面(41a)与顶设计面(610a)分离地配置。顶(61)以嵌套状态收纳在一对侧面安装部(420)之间。

Description

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电梯轿厢的部件中的、适合轿厢底及轿厢顶的包装及运输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将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包装成一体进行运输时,必须防止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设计面损伤。因此,以往公知如下的出货形式:在轿厢底单元之上载置木材,在轿厢底单元的上方形成空间,在此基础上,在轿厢底单元之上重叠轿厢顶单元,并装载于运输用的集装箱。而且,还公知:为了抑制重叠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在运输用的集装箱内沿水平方向移动,在运输用的集装箱内沿水平方向设有木材制的止动件。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出货形式中,木材介于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之间。因此,包装后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高度提高,装载于运输用的集装箱时的容积率增加。由此,存在运输花费的费用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缩小包装轿厢底单元和轿厢顶单元时的体积且抑制运输花费的费用增加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具有:轿厢底单元,其具有轿厢底和一对侧面安装部,该一对侧面安装部从轿厢底的轿厢底设计面的端部向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地设置,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对侧面壁安装于该一对侧面安装部;以及轿厢顶单元,其具有上框架和顶,上框架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与轿厢底隔开距离地配置,顶在使顶设计面与轿厢底设计面相对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框架,并与一对侧面壁紧固,在水平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并且被设定成比上框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短,在铅直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的长度被设定成比顶的长度长,在出货运输时,当在轿厢底单元上载置了轿厢顶单元时,上框架的下表面与一对侧面安装部的上表面抵接,且彼此相对的轿厢底设计面与顶设计面分离地配置,并且顶以嵌套状态收纳在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轿厢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将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运输至井道内,其中,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是在轿厢底单元上载置轿厢顶单元,在上框架的下表面与一对侧面安装部的上表面抵接、且彼此相对的轿厢底设计面与顶设计面分离地配置、并且顶以嵌套状态收纳在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连结部件紧固而成的,轿厢底单元具有轿厢底和一对侧面安装部,一对侧面安装部从轿厢底的轿厢底设计面的端部向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地设置,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对侧面壁安装于一对侧面安装部,轿厢顶单元具有上框架和顶,上框架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与轿厢底隔开距离地配置,顶在使顶设计面与轿厢底设计面相对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框架,并与一对侧面壁紧固;使所运输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的连结部件从轿厢底单元的下端部突出;使用从轿厢底单元的下端部突出的连结部件的下端部处安装的水平调整顶起部,进行轿厢底单元的水平调整;向从水平调整后的轿厢底单元离开的方向吊装轿厢顶单元;以及在被吊装的轿厢顶单元与轿厢底单元之间安装立柱。
并且,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具有:轿厢底单元,其具有轿厢底和一对侧面安装部,该一对侧面安装部从轿厢底的轿厢底设计面的端部向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地设置,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对侧面壁安装于该一对侧面安装部;轿厢顶单元,其具有上框架和顶,上框架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与轿厢底隔开距离地配置,顶在使顶设计面与轿厢底设计面相对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框架,并与一对侧面壁紧固;以及多根立柱,它们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连接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并且被设定成比上框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短,在铅直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的长度被设定成比顶的长度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结构:顶能以嵌套状态收纳在设置于轿厢底的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并且轿厢底设计面与顶设计面彼此相对,且能在彼此隔开距离的状态下被收纳。其结果是,能得到可以减小包装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时的体积、并抑制包装材料及运输花费的费用增加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顶单元及轿厢底单元的轿厢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轿厢底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轿厢顶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出货形式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从箭头V方向观察图4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出货形式的状态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以轿厢底单元与连结部件的一条边的紧固部为中心轴而使连结部件旋转180°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顶单元及轿厢底单元的轿厢架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图1的箭头A方向为轿厢的宽度方向、图1的箭头B方向为轿厢的进深方向、图1的箭头C方向为轿厢的高度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对导轨1彼此隔开距离地配置在井道内。一对导轨1沿着轿厢的高度方向、即沿着铅直上方配置。此外,一对导轨1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
在一对导轨1之间设置有形成轿厢的轿厢架2。轿厢架2具有:轿厢下梁3,其水平地设置在一对导轨1之间;轿厢底单元4,其支承于轿厢下梁3;多根立柱5,其沿着轿厢的高度方向立起组装于轿厢底单元4;以及轿厢顶单元6,其跨设于所有立柱5的上端部之间。
此外,在轿厢的除去轿厢出入口7侧的侧面安装有未图示的侧壁。以下,沿着轿厢的进深方向从轿厢出入口7观察轿厢时,将形成轿厢的两侧面的一对侧壁称作侧面壁,将形成轿厢的背面的侧壁称作背面壁。
轿厢下梁3沿着轿厢的宽度方向配置。在轿厢下梁3设置有多个紧急停止装置30。
紧急停止装置30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分别设置于轿厢下梁3的两端部。即,在图2中,设置有两个紧急停止装置30。
当由控制装置判断为限速器检测出的轿厢在井道内移动的速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时,各紧急停止装置30进行把持导轨1的动作。轿厢通过各紧急停止装置30的把持动作而相对于导轨1保持停止。另外,限速器及控制装置均未图示。
图2是示出图1的轿厢底单元4的立体图。而且,图2是以图2的箭头A与图1的箭头A对应、图2的箭头B与图1的箭头B对应的方式使图1旋转而得的。如图1及图2所示,轿厢底单元4具有:一对底框架侧梁40,其固定在轿厢下梁3上;轿厢底41,其配置在一对底框架侧梁40之间;以及多个壁安装板42,其设置于轿厢底41。
一对底框架侧梁40分别沿着轿厢的进深方向配置。在一对底框架侧梁40分别设置有具有导靴的下部引导装置43、以及固定立柱5的多个立柱安装部44。另外,图2中未图示下部引导装置43。
下部引导装置43分别被配置成能够在与对应的导轨1的突出部嵌合的状态下相对于导轨1滑动。在轿厢的进深方向上,一对底框架侧梁40各自相对于导轨1的安装位置通过下部引导装置43与导轨1的突出部嵌合来确定。
立柱安装部44在轿厢的进深方向上设置在一对底框架侧梁40各自的两端部。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一对底框架侧梁40分别两两地设置有共计四个立柱安装部44。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各立柱安装部44的上部具有截面大致矩形的板部44a,各立柱安装部44的下部具有截面大致L字型的L字板部44b。各立柱5通过沿着立柱安装部44的L字板部44b固定,而被安装成分别相对于轿厢底单元4的底框架侧梁40、及后述的轿厢顶单元6的侧梁600垂直。
轿厢底41安装于一对底框架侧梁40之间。由此,轿厢底41在各下部引导装置43与导轨1嵌合的状态下被水平地配置。在轿厢底41的位于轿厢出入口7的下部的部分设置有地坎安装用的台阶41b。
壁安装板42具有:一对侧面安装部420,其安装一对侧面壁;以及背面安装部421,其安装背面壁。一对侧面安装部420分别以从轿厢底41的轿厢底设计面41a沿着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的方式安装于轿厢底41。而且,各侧面安装部420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侧面安装部420沿着各轿厢的进深方向配置。
背面安装部421安装在一对底框架侧梁40各自的轿厢进深方向端部、和未设置台阶41b的轿厢底41。而且,背面安装部421沿着轿厢的宽度方向配置。由此,壁安装板42设置于除轿厢出入口7之外的所有的面。
此时,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背面安装部421的上端部处于与各个侧面安装部420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或者比各个侧面安装部420的上端部接近轿厢底设计面41a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背面安装部421的上端部处于与各个侧面安装部420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
各个立柱5的下端部安装于立柱安装部44。在图1中,立柱5由配置在接近轿厢出入口7的位置的一对前柱5a、以及相比于前柱5a在轿厢的进深方向上远离轿厢出入口7的一对后柱5b构成。
图3是示出图1的轿厢顶单元6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以图3的箭头A与图1的箭头A对应、图3的箭头B与图1的箭头B对应的方式使图1旋转而得的。如图1及图3所示,轿厢顶单元6具有:上框架60,其设于各立柱5的上端部;以及顶61,其设于上框架60。
上框架60具有:侧梁600,其沿着轿厢的进深方向分别连接前柱5a及后柱5b的端部之间;以及前梁601、后梁602和中间梁603,它们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连接侧梁600之间。
侧梁600以与底框架侧梁40平行的方式固定于立柱5。而且,侧梁600为截面大致U字型,在使开放部彼此对置的状态下固定于立柱5。
在侧梁600设置有具有导靴的上部引导装置62。上部引导装置62与下部引导装置43结构相同,且被配置成能够在与对应的导轨1的突出部嵌合的状态下相对于导轨1滑动。即,在轿厢的进深方向上,各侧梁600相对于导轨1的位置通过上部引导装置62与导轨1的突出部嵌合来确定。
上部引导装置62以连结下部引导装置43与上部引导装置62的假想直线平行于各立柱5的方式配置于侧梁600。由此,在下部引导装置43及上部引导装置62与导轨1嵌合的状态下,各立柱5被配置成与导轨1平行,并且底框架侧梁40及侧梁600被配置成相对于导轨1垂直。
导轨1沿着铅直方向配置。因此,在下部引导装置43及上部引导装置62嵌合的状态下,各立柱5的长度方向为铅直方向,底框架侧梁40及侧梁600各自的长度方向为水平。
前梁601将侧梁600的固定于各个前柱5a的上端部之间的端部之间连接起来。在图1中,前梁601为截面大致L字型的板。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前梁601的长度被设定成比侧梁600的长度短。此外,前梁601以前梁601的L字型部的沿着水平方向的水平面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比侧梁600的下方的水平面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安装于侧梁600。
后梁602将侧梁600的固定于各个后柱5b的上端部之间的端部之间连接起来。后梁602是一部分为截面大致L字型的部件,L字型的一方的板沿着轿厢的高度方向、即铅直方向配置,另一方的板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后梁602以后梁602的L字型部的沿着水平方向的水平面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与侧梁600的下方的水平面为同一平面状的方式安装于侧梁600。
中间梁603将侧梁600的中间附近连接起来。具体而言,中间梁603沿着轿厢的宽度方向配置在连结各上部引导装置62之间的直线上。在图3中,中间梁603为截面大致U字型的部件,在使开放部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固定于侧梁600。
顶61配置在一对侧梁600之间。而且,顶61具有顶主体610、以及包围顶主体610的周围的顶安装部611。在图1中,沿着轿厢的高度方向观察顶61时,顶主体610为矩形的板,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是下方的面为顶设计面610a、上方的面为盖面的单板顶。另外,顶设计面610a如后述的图5所示。
顶安装部611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以从顶主体610的周围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而且,顶安装部611具有:垂直面部611a,其从顶主体610的周缘部沿着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以及水平面部611b,其从垂直面部611a的上端部在水平方向上以远离顶主体610的方式突出。
因此,顶安装部611成为截面大致L字型。另外,垂直面部611a及水平面部611b如后述的图4所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顶主体610及顶安装部611设为十字型的一块板,通过弯折作为顶主体610的部分的周缘部而形成顶安装部611。
除轿厢出入口7侧的垂直面部611a之外的垂直面部611a成为一对侧面壁的上端部及背面壁的上端部的紧固部。此时,垂直面部611a与一对侧面壁及背面壁的设计面侧紧固。此外,轿厢出入口7侧的垂直面部611a成为未图示的门挡柱、门套柱以及楣板等的紧固部。
水平面部611b在载置于后梁602的L字型部的水平面及侧梁600的轿厢高度方向下方的水平面上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顶61被安装于上框架60。
此处,在轿厢的宽度方向、即水平方向上,顶61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图3的距离D)被设定成比轿厢底41的侧面安装部420之间的距离(图2的距离E)短。即,距离D与距离E的关系为距离D<距离E。另外,距离E优选被设定为距离D加上两倍的侧面壁的轿厢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长度。
而且,在轿厢的宽度方向、即水平方向上,上框架60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图3的距离F)被设定成比轿厢底41的侧面安装部420之间的距离(图2的距离E)长。即,距离E与距离F的关系为距离E<距离F。
而且,在轿厢的高度方向、即铅直方向上,顶安装部611的垂直面部611a的长度(图3的长度G)被设定成比轿厢底41的侧面安装部420的长度(图2的长度H)短。即,长度G与长度H的关系为长度G<长度H。
接着,对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的出货形式、即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的出货形式的立体图。此外,图5是示出从箭头V方向观察图4的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的出货形式的状态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如图4及图5所示,在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中,对于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在使轿厢底设计面41a与顶设计面610a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在轿厢底单元4上直接重叠轿厢顶单元6。
此处,顶61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D被设定成比侧面安装部420之间的距离E短,因此顶61收纳在由侧面安装部420及背面安装部421包围的空间内。
而且,上框架60之间的距离F被设定成比侧面安装部420之间的距离E长,因此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侧梁600的下表面成为与侧面安装部420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即,上框架60成为载置于侧面安装部420及背面安装部421的上端部的状态。此时,顶安装部611的长度G被设定成比侧面安装部420的长度H短,因此彼此相对的顶设计面610a和轿厢底设计面41a成为分离的状态。
即,顶单元6的顶61相对于由轿厢底单元4的侧面安装部420及背面安装部421包围的部分成为嵌套状态。由此,即使直接重叠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也能够防止顶设计面610a及轿厢底设计面41a损伤。
此外,为了对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保持,设置有多个连结部件8。各连结部件8为截面大致L字型的板状。在与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紧固的连结部件8的L字型的一条边8a沿着连结部件8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图4中为三个)安装孔80。
安装孔80设置在与设于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的立柱5的安装孔(部件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另外,关于安装孔80,在与设于侧梁600的立柱5的安装孔及设于底框架侧梁40的立柱5的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各设置一个即可,至少设置2个即可。此处,在设于底框架侧梁40的立柱5的安装孔的位置安装有立柱安装部44。
通过从连结部件8侧拧紧螺栓,各连结部件8能够紧固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所述螺栓贯通设于侧梁600的立柱5的安装孔、设于底框架侧梁40的立柱5的安装孔、和安装孔80。
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与所有的立柱5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结部件8,因此设置有4个连结部件8。这样,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在重叠的状态下,利用立柱5的安装孔被连结部件8彼此紧固,从而能形成为一体的出货形式。
此处,如图4所示,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连结部件8的长度被设定成比出货形式下的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的分离的两端部之间的长度小。
另外,连结部件8不限于4个,只要能保持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重叠的状态,可以是1~3个、或5个以上。此外,将部件安装孔作为立柱5的安装孔,但只要是能够在轿厢的高度方向上连结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的孔即可,例如可以是各引导装置43、62的安装孔。
此外,在连结部件8的L字型的另一条边8b安装有在组装轿厢时用于使轿厢底单元4取得水平的水平调整顶起部9。
水平调整顶起部9具有:筒部90,其沿着连结部件8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结部件8的另一条边8b;以及螺栓部91,其能够向筒部90内拔插。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5所示,筒部90设置在当连结部件8紧固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时的顶单元6侧的连结部件8的另一条边8b的端部。此外,在筒部90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螺栓孔。
螺栓部91具有通过相对于筒部90的螺栓孔旋转而能够向筒部90拔插的顶起主体(未图示)以及螺栓头部91a。螺栓部91通过相对于筒部90调节顶起主体的拔插状态,能够调节螺栓头部91a与筒部90的距离。
在图5中,螺栓头部91a设置在当连结部件8紧固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的状态时的、顶单元6侧的不从连结部件8的另一条边8b的端部突出的位置。
接下来,对在井道内将成为出货形式的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组装成轿厢的轿厢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一体化的出货形式的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运入井道内。此时,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以外的形成轿厢的部件也被运入。
接着,在解除轿厢顶单元6与连结部件8的一条边8a的紧固的状态下,使用抬升设备等抬升轿厢底单元4。此时,轿厢顶单元6仍然载置于轿厢底单元4。
在抬升轿厢底单元4后,以轿厢底单元4与连结部件8的一条边8a的紧固部为中心轴,使连结部件8旋转180°。图6是示出以轿厢底单元4与连结部件8的一条边8a的紧固部为中心轴而使连结部件8旋转180°的动作的示意图。
使连结部件8旋转的方向是图6的箭头K所示的方向。这是因为,在连结部件8使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紧固的状态时,L字板部44b的轿厢顶单元6侧的端部与连结部件8的一条边8a的远离轿厢顶单元6的端部抵接。
使连结部件8旋转180°,则水平调整顶起部9从上方移动至下方。在该状态下,将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安置于井道底坑面,或者安置在临时安置于井道底坑面的未图示的底梁临时安置框架上。在该状态下,调整螺栓部91的位置,使得轿厢底单元4成为水平。即,螺栓部91能够从连结部件8的下端部沿着铅直方向伸缩。
之后,吊装轿厢顶单元6,在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之间安装立柱5、侧面壁、背面壁等形成轿厢的部件,从而将轿厢安装在井道内。由此,轿厢制造完成。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1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中,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成为在使轿厢底设计面与顶设计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在轿厢底单元上直接载置轿厢顶单元的状态。
此时,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于轿厢底且安装轿厢的侧面壁的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长。而且,在水平方向上,轿厢顶单元的上框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距离长。并且,在铅直方向上,一对侧面安装部的长度被设定成比顶的长度长。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顶在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成为嵌套状态,并且在彼此相对的轿厢底设计面与顶设计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其结果是,不使木材介于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之间,就能够使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直接重叠而成为一体。
而且,由于能够使轿厢顶单元直接载置在轿厢底单元上,因此能抑制包装后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高度增高。其结果是,能减小重叠包装后的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的体积。
在以往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中,必须根据运输用的集装箱的大小来形成防止重叠的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水平移动的木材制的止动件。由此,存在以下问题:导致止动件的费用增加,并且由于止动件的重量而导致运输费也增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中,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重叠的状态由连结部件进行保持。由此,重叠的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通过连结部件阻止与轿厢底单元相对的轿厢顶单元。其结果是,不必在运输用的集装箱设置与集装箱的大小相应的木材制的止动件,能够抑制止动件引起的费用增加。
此外,连结部件被设定成在铅直方向上不会从重叠的轿厢底单元与轿厢顶单元的分离的两端部之间突出的大小,因此连结部件比与运输用集装箱的大小相应的木材制的止动件质量轻。由此,能抑制包装材料的重量引起的运输费的增加。
此外,在连结部件上,在轿厢底单元上重叠了轿厢顶单元的状态下与设置于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现有的其他部件组装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由此,不必另外在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设置连结部件用的安装孔,因此也能抑制轿厢底单元及轿厢顶单元的制造成本增加。
并且,在连结部件设置有能够进行运入井道内的轿厢底单元的水平调整的水平调整顶起部。其结果是,能够节省操作人员将水平调整用的工具带入安装现场的工夫,并且也能节省准备水平调整用的工具的工夫。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水平调整顶起部9的结构具有筒部90及螺栓部91。但是,水平调整顶起部9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是能调整比以轿厢底单元4与连结部件8的一条边8a的紧固部为中心轴旋转180°后的连结部件8的下端部靠下方的距离的部件,则未特别限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水平调整顶起部9设置在当连结部件8紧固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时的顶单元6侧的连结部件8的另一条边8b的端部。但是,水平调整顶起部9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也可以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连结部件8的期望的位置。此时,为了对轿厢底单元4进行水平调整,一度将水平调整顶起部9从连结部件8拆下,并再次安装于旋转180°后的连结部件8的下端部。
并且,水平调整顶起部9也可以设置在当连结部件8紧固轿厢底单元4与轿厢顶单元6时的轿厢底单元4侧的连结部件8的另一条边8b的端部。此时,为了对轿厢底单元4进行水平调整,一度将连结部件8从轿厢底单元4及轿厢顶单元6拆下,并将连结部件8再次安装于轿厢底单元4,使得水平调整顶起部9到达下端部。

Claims (7)

1.一种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该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具有:
轿厢底单元,其具有轿厢底和一对侧面安装部,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从所述轿厢底的轿厢底设计面的端部向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地设置,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对侧面壁安装于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以及
轿厢顶单元,其具有上框架和顶,所述上框架在所述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轿厢底隔开距离地配置,所述顶在使顶设计面与所述轿厢底设计面相对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上框架,并与所述一对侧面壁紧固,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所述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并且被设定成比所述上框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在铅直方向上,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的长度被设定成比所述顶的长度长,
在出货运输时,当在所述轿厢底单元上载置了所述轿厢顶单元时,所述上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的上表面抵接,且彼此相对的所述轿厢底设计面与所述顶设计面分离地配置,并且所述顶以嵌套状态收纳在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其中,
所述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还具有连结部件,对于在所述出货运输时以所述嵌套状态被收纳的所述轿厢底单元和所述轿厢顶单元,所述连结部件沿着所述高度方向将所述轿厢底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轿厢顶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紧固起来,其中,
所述连结部件在与所述轿厢底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及所述轿厢顶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处分别设置的部件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沿用所述部件安装孔将所述轿厢底单元和所述轿厢顶单元紧固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其中,
所述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还具有水平调整顶起部,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具有能够从所述连结部件的一端部沿着铅直方向伸缩的顶起主体,当所述轿厢底单元及所述轿厢顶单元被运入到井道内时,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能够调整所述轿厢底单元的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其中,
在所述轿厢底单元上载置有所述轿厢顶单元的状态下,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设置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轿厢顶单元侧的端部,
在拆下所述轿厢顶单元与所述连结部件的紧固部并松开所述轿厢底单元与所述连结部件的紧固部的状态下,以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轿厢底单元的紧固部为中心轴转动了所述连结部件时,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移动至比所述轿厢底单元靠下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其中,
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期望的位置,
在以所述连结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轿厢底单元相比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将所述连结部件安装于所述轿厢底单元的状态下,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被安装于所述连结部件的下端部。
6.一种轿厢制造方法,该轿厢制造方法使用了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所述轿厢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在出货运输时,以使所述上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的上表面抵接、且彼此相对的所述轿厢底设计面与所述顶设计面分离地配置的方式,在所述轿厢底单元上载置所述轿厢顶单元而成为所述嵌套状态,然后通过所述连结部件沿着所述高度方向将所述轿厢底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轿厢顶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紧固起来,形成所述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
将形成的所述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运输至井道内;
从所述轿厢顶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拆下所运输的所述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的所述连结部件,并且重新紧固所述连结部件,使得所述连结部件的下端部从所述轿厢底单元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
使用从所述轿厢底单元的下端部突出的所述连结部件的下端部处安装的所述水平调整顶起部,进行所述轿厢底单元的水平调整;
向从水平调整后的所述轿厢底单元离开的方向吊装所述轿厢顶单元;以及
在被吊装的所述轿厢顶单元与所述轿厢底单元之间安装立柱。
7.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具有:
轿厢底单元,其具有轿厢底和一对侧面安装部,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从所述轿厢底的轿厢底设计面的端部向轿厢的高度方向突出地设置,在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对侧面壁安装于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
轿厢顶单元,其具有上框架和顶,所述上框架在所述轿厢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轿厢底隔开距离地配置,所述顶在使顶设计面与所述轿厢底设计面相对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上框架,并与所述一对侧面壁紧固;以及
多根立柱,它们在所述轿厢的高度方向上连接所述轿厢底单元与所述轿厢顶单元,其中,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所述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并且被设定成比所述上框架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在铅直方向上,所述一对侧面安装部的长度被设定成比所述顶的长度长。
CN201480084295.3A 2014-12-25 2014-12-25 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Pending CN1071081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84286 WO2016103391A1 (ja) 2014-12-25 2014-12-25 エレベータかご用部品の組立体、かご製造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8169A true CN107108169A (zh) 2017-08-29

Family

ID=5614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4295.3A Pending CN107108169A (zh) 2014-12-25 2014-12-25 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23602B2 (zh)
CN (1) CN107108169A (zh)
DE (1) DE112014007283T5 (zh)
WO (1) WO20161033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9205A (zh) * 2017-12-20 2021-02-02 东莞市鑫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伸缩侧壁组件及伸缩轿厢
CN115298127A (zh) * 2020-04-03 2022-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安装用作业平台装置以及电梯安装用作业平台装置的设置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4544A1 (ja) * 2019-12-20 2021-06-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りかご、エレベーター及び固定ブラケット
US11267678B2 (en) * 2020-03-23 2022-03-08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car installation including car roof safety latch
KR20230111204A (ko) 2020-11-30 2023-07-25 인벤티오 아게 리프트 카용 플로어 및 리프트 카의 설치 방법
CN112623914B (zh) * 2020-12-17 2022-07-15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及轿厢结构
WO2023021651A1 (ja) * 2021-08-19 2023-02-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6386A (en) * 1980-12-22 1982-08-0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odule type elevator car
JPS6445253A (en) * 1987-08-10 1989-0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ransport case of elevator apparatus
JPH05201664A (ja) * 1992-01-28 1993-08-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乗かご構成機器の梱包方法
CN101018730A (zh) * 2004-09-09 2007-08-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模块化的电梯轿厢
CN101687613A (zh) * 2007-10-18 2010-03-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6386A (en) * 1980-12-22 1982-08-0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odule type elevator car
JPS6445253A (en) * 1987-08-10 1989-0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ransport case of elevator apparatus
JPH05201664A (ja) * 1992-01-28 1993-08-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乗かご構成機器の梱包方法
CN101018730A (zh) * 2004-09-09 2007-08-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模块化的电梯轿厢
CN101687613A (zh) * 2007-10-18 2010-03-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9205A (zh) * 2017-12-20 2021-02-02 东莞市鑫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伸缩侧壁组件及伸缩轿厢
CN115298127A (zh) * 2020-04-03 2022-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安装用作业平台装置以及电梯安装用作业平台装置的设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23602B2 (ja) 2017-11-01
DE112014007283T5 (de) 2017-10-12
WO2016103391A1 (ja) 2016-06-30
JPWO2016103391A1 (ja)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8169A (zh) 电梯轿厢用部件的组装体、轿厢制造方法以及电梯轿厢
US8075237B2 (en) Multi-level vehicle lift
CN106427734A (zh) 一种立柱起竖车
US10538415B2 (en) Ceiling unit and elevator car including ceiling unit
CN102268858B (zh) 一种悬浇拱桥的挂篮
CN206231292U (zh) 一种立柱起竖车
CN201321601Y (zh) 一种驮架结构
CN206035507U (zh) 一种矩形箱涵及隧道施工用台车
CN102921994B (zh) 一种船舶艉部镗孔平台
CN204804360U (zh) 高空预制板安装机
CN103556708A (zh) 简易房框架结构
CN208784201U (zh) 一种双t板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货架
CN105245168A (zh) 一种光伏安装设备
CN206186864U (zh) 一种设置有抱箍组件的立柱起竖车
KR20190034817A (ko) 중량물 이동용 이동선
KR20190034818A (ko) 교량 시공방법
CN206091471U (zh)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
CN103711147B (zh) 沉管内压载水箱的安装方法
JP6320242B2 (ja) 仮設柱の設置方法
KR200461507Y1 (ko) 파형강판을 이용한 이동식 대차
CN105923558A (zh) 高压电网下声屏障板吊装机
CN208023608U (zh) 一种后浇带可周转钢通道支模体系
CN112627843A (zh) 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
CN206562280U (zh) 缓冲式四柱举升机
CN114059770B (zh) 一种施工人货梯基础托换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28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