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7964A - 拖拉机的机罩 - Google Patents

拖拉机的机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7964A
CN107107964A CN201580057779.3A CN201580057779A CN107107964A CN 107107964 A CN107107964 A CN 107107964A CN 201580057779 A CN201580057779 A CN 201580057779A CN 107107964 A CN107107964 A CN 107107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opening portion
engine
way
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77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川义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07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9/00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1Tractors

Abstract

在具有上罩(21)和一对下罩(22)的拖拉机(1)的机罩(2)中,所述上罩(21)设为:从前端点(Ua)至斜后方的中点(Ub)形成有中心线(CL),隔着该中心线(CL)具备两个开口部(21ha、21hb)。此外,所述开口部(21ha、21hb)设为:其一边以沿着所述中心线(CL)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拖拉机的机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的机罩。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农田中使用的拖拉机(例如专利文献1)。这种拖拉机在前部设有机罩,在该机罩容纳有发动机。机罩具有上罩和一对下罩。
再者,要求机罩供空气从该机罩的外部向内部、或者从内部向外部通过。这是为了将机罩的外部的空气供给至发动机,并且,防止发动机的热聚集在机罩的内部。但是,当在机罩设有开口部时,有时机罩的刚性会因该开口部的形状等而降低。因此,寻求一种使空气流动性提高,并且维持较高的刚性的机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30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空气流动性提高,并且维持较高的刚性的机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拖拉机的机罩,具有上罩和一对下罩,其中,
所述上罩从前端点至斜后方的中点形成有中心线,隔着该中心线具备两个开口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在第一方案的机罩中,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中心线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的机罩中,
在所述上罩以从所述前端点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轮廓线,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轮廓线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在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机罩中,
在所述上罩以从所述中点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边线,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边线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是:在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机罩中,
在所述下罩嵌入有灯单元,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灯单元的端线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是一种拖拉机,
具备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机罩。
发明效果
作为本申请发明效果,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上罩从前端点至斜后方的中点形成有中心线,隔着该中心线具备两个开口部。由此,相关机罩能确保开口面积较大,因此空气流动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中心线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的中心线部分发挥作为支柱(构造柱)的功能,因此能维持较高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上罩以从前端点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轮廓线。然后,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轮廓线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的轮廓线部分发挥作为横梁(构造梁)的功能,因此能维持较高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上罩以从中点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边线。然后,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边线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的边线部分发挥作为横梁(构造梁)的功能,因此能维持较高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下罩嵌入有灯单元。然后,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灯单元的端线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的灯单元的后缘与开口部的一边对齐,因此能提高审美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本发明的拖拉机具备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机罩。由此,本拖拉机在上述方面比以往的拖拉机更占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拖拉机的图。
图2是从图1的箭头X观察的图。
图3是从图1的箭头Y观察的图。
图4是从图1的箭头Z观察的图。
图5是表示机罩的图。
图6是从图5的箭头X观察的图。
图7是从图5的箭头Y观察的图。
图8是从图5的箭头Z观察的图。
图9是表示机罩中的空气流的图。
图10是从图9的箭头X观察的图。
图11是从图9的箭头Y观察的图。
图12是从图9的箭头Z观察的图。
图13是表示机罩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14是将开口部的周围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能应用于所有的农业机械车辆、建筑机械车辆。
首先,对拖拉机1进行简单说明。
图1表示拖拉机1。图2是从图1的箭头X观察的图,图3是从图1的箭头Y观察的图。此外,图4是从图1的箭头Z观察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示出了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拖拉机1主要由车架11、发动机12、变速器13、前桥14以及后桥15构成。此外,在拖拉机1除了设有保护操作员免受风雨的驾驶室16,还设有保护发动机12免受风雨的机罩2。
车架11形成拖拉机1的骨架。以下所说明的发动机12等装配于车架11。
发动机12将使燃料燃烧而得到的热能转换为动能。就是说,发动机12通过燃烧燃料产生旋转动力。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动机12连接有控制装置。当操作员操作油门踏板时,控制装置根据其操作来变更发动机12的运转状态。此外,在发动机12具备排气净化装置12E。排气净化装置12E使排气所包含的粒子(PM)、一氧化碳(CO)、烃(HC)氧化。
变速器13将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前桥14或后桥15。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经由连结机构输入至变速器13。需要说明的是,在变速器13具备无级变速装置。当操作员操作变速杆时,无级变速装置根据其操作来变更变速器13的工作状态。
前桥14将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前轮胎141。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经由变速器13输入至前桥14。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桥14并列设置有转向装置。当操作员操作驾驶盘时,转向装置根据其操作来变更前轮胎141的转向角。
后桥15将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后轮胎151。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经由变速器13输入至后桥15。需要说明的是,在后桥15设有PTO输出装置。当操作员操作开关时,PTO输出装置向所牵引的作业机械输入旋转动力。
接着,对机罩2进行说明。
图5表示机罩2。图6是从图5的箭头X观察的图,图7是从图5的箭头Y观察的图。此外,图8是从图5的箭头Z观察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示出了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机罩2具有上罩21和一对下罩22。此外,机罩2在其前表面具有前格栅23。
上罩21是覆盖发动机12的上方的外装零件。上罩21从其前端点Ua隆起至斜后方的中点Ub,在中点Ub的后方,描绘出直至后端点Uc的平滑曲线。而且,上罩21从其前端点Ua向侧方变宽,描绘出以侧端点Uw为最大宽度部分的平滑曲线(外形线:以下设为“轮廓线OL”)。需要说明的是,在上罩21,从前端点Ua直至中点Ub形成有特征线(设计线:以下设为“中心线CL”),以从中点Ub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特征线(设计线:以下设为“边线SL”)。开口部21ha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中心线CL的左侧,开口部21hb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中心线CL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开口部21ha、21hb由冲孔板21p覆盖。
下罩22是覆盖发动机12的侧方的外装零件。下罩22从其前端点La向侧方变宽,描绘出以侧端点Lw为最大宽度部分的平滑曲线。而且,下罩22的上半部分以向外侧鼓起的曲面为基调,与此相对,下罩22的下半部分以向内侧凹陷的曲面为基调。需要说明的是,在下罩22形成有从前端点La通过侧端点Lw的特征线(设计线:以下设为“下边线LL”)。开口部22ha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下边线LL的上侧,开口部22hb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下边线LL的下侧。需要说明的是,开口部22ha、22hb由冲孔板22p覆盖。
前格栅23是覆盖发动机12的前方的外装零件。前格栅23是在格栅框架23f贴合有冲孔板23p的构造。格栅框架23f具有:从其规定点Sp向斜上方延伸的横梁部23fL、23fR以及从其规定点Sp向下方延伸的支柱部23fP。横梁部23fL、23fR以及支柱部23fP随着远离规定点Sp而逐渐变细,与框架部23fG相连。开口部23ha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支柱部23fP的左侧,开口部23hb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支柱部23fP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开口部23ha、23hb由冲孔板23p覆盖。冲孔板23p覆盖如下三处:由横梁部23fL、23fR以及框架部23fG所围成的范围;由横梁部23fL、支柱部23fP以及框架部23fG所围成的范围;由横梁部23fR、支柱部23fP以及框架部23fG所围成的范围。另外,前格栅23的上部两侧形成为与远光灯单元24的形状相匹配。此外,前格栅23的下部两侧形成为与近光灯单元25的形状相匹配。
另外,在上罩21的上部装配有大致I字形的中心标记31。此外,在前格栅23的前表面,以覆盖横梁部23fL、23fR以及支柱部23fP的方式装配有大致呈Y字形的前脸(frontmask)32。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心标记31和前脸32实施具有光泽的镀敷处理。这是为了采用优异的设计(design),并且给第三者强烈的印象。
接着,对通过设置开口部21ha、21hb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9表示机罩2中的空气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示出了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图中的箭头Fa、Fb、Fc表示从机罩2的外部向内部供给的空气流。此外,图中的箭头Fd表示从机罩2的内部向外部排出的空气流。箭头Fa、Fb、Fc、Fd示于图8至图12。
如上所述,机罩2设有多个开口部21ha、21hb、22ha……。因此,机罩2能供空气从该机罩2的外部向内部,或者从内部向外部通过。
在本机罩2中,开口部21ha、21hb隔着中心线CL配置(参照图5至图8)。开口部21ha、21hb从机罩2的前表面至侧面形成得较大。
若具体说明,则开口部21ha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中心线CL的左侧。开口部21ha以其右边沿着中心线CL、其下边沿着轮廓线OL的方式设计。而且,开口部21ha以其上边沿着边线SL、其左边沿着远光灯单元24的端线EL的方式设计。需要说明的是,端线EL是指沿着远光灯单元24的后缘形状向上方延长的直线(参照图7)。
另一方面,开口部21hb呈大致菱形地形成于中心线CL的右侧。开口部21hb以其左边沿着中心线CL、其下边沿着轮廓线OL的方式设计。而且,开口部21hb以其上边沿着边线SL、其右边沿着远光灯单元24的端线EL的方式设计。需要说明的是,端线EL是指沿着远光灯单元24的后缘形状向上方延长的直线(参照图7)。
远光灯单元24嵌入至下罩22的前侧上部,设计成在前后方向较长。上罩21并不支承远光灯单元24等构造体,因此在设置开口部等时,设计上的自由度较高。根据这样的理由,在本机罩2,将开口部21ha、21hb设于上罩21,并且确保开口面积较大。
如上所述,上罩21从前端点Ua至斜后方的中点Ub形成有中心线CL,隔着该中心线CL具备两个开口部21ha、21hb。由此,相关机罩2能确保开口面积较大,因此空气流动性提高。
在此,对从开口部21ha、21hb、22ha……通过的空气流进行说明。
图10是从图9的箭头X观察的图,图11是从图9的箭头Y观察的图。此外,图12是从图9的箭头Z观察的图。另外,图13表示机罩2的内部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示出了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首先,事先对机罩2的内部构造进行简单说明。在机罩2的内部容纳有发动机12。然后,在发动机12的前方配置有:空气过滤器12A、中间冷却器12I、油冷却器12O、散热器12R。
空气过滤器12A对向发动机12供给的空气进行过滤。空气过滤器12A通过使空气从滤纸通过来对该空气进行过滤。空气过滤器12A为大致圆筒状,其中心轴相对于左右方向平行装配。
中间冷却器12I对由涡轮增压器加压后的空气进行冷却。中间冷却器12I通过使空气从具备放热孔的管通过来对该空气进行冷却。中间冷却器12I为大致长方体状,其芯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装配。此外,在本拖拉机1,中间冷却器12I配置于空气过滤器12A的后方。
油冷却器12O对因发动机12而受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油冷却器12O通过使润滑油从具备放热孔的管通过来对该润滑油进行冷却。油冷却器12O为大致长方体状,其芯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装配。此外,在本拖拉机1,油冷却器12O配置于中间冷却器12I的前下方。
散热器12R对因发动机12而受热的制冷剂(冷却水)进行冷却。散热器12R通过使制冷剂从具备放热孔的管通过来对该制冷剂进行冷却。散热器12R为大致长方体状,其芯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装配。此外,在本拖拉机1,散热器12R配置于中间冷却器12I的后方。需要说明的是,在散热器12R装配有风扇护罩12S。
另外,在散热器12R的侧方配置有调整板26。若具体说明,则在散热器12R的侧方配置有左右一对风量调整板261、262。
风量调整板261以覆盖设于右侧的下罩22的各开口部22ha、22hb的后缘部分的方式装配。风量调整板261配置于风扇护罩12S的前方,采用易于将空气流(冷却风)引入至该风扇护罩12S内的构成。就是说,风量调整板261能防止空气流(冷却风)滞留在风扇护罩12S的侧方,能有效地将空气流(冷却风)引导至风扇护罩12S的吸入部分。
风量调整板262以覆盖设于左侧的下罩22的开口部22hb的后侧半部分的方式装配。风量调整板262配置于风扇护罩12S的前方,采用易于将空气流(冷却风)引入至该风扇护罩12S内的构成。就是说,风量调整板262能防止空气流(冷却风)滞留在风扇护罩12S的侧方,能有效地将空气流(冷却风)引导至风扇护罩12S的吸入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风量调整板262设有多个开口孔262a,适当地调节空气流(冷却风)的流量。
另外,在发动机12的侧方配置有引导板27。若具体说明,则在发动机12的侧方配置有左右一对下方引导板271、272。此外,在发动机12的左侧方配置有下方引导板273。而且,在发动机12的左侧方配置有侧方引导板274。
下方引导板271以覆盖从车架11的上端至发动机罩29的下端的开放部分的方式装配。下方引导板271从风扇护罩12S的下方向后方延伸设置,采用将空气流(冷却风)从该风扇护罩12S导向发动机12的构成。就是说,下方引导板271能防止空气流(冷却风)从车架11与发动机罩29的间隙跑出,能有效地将空气流(冷却风)从风扇护罩12S向发动机12引导。需要说明的是,下方引导板271固定于装配在车架11的托座的上表面。
下方引导板272以覆盖从车架11的上端至发动机罩29的下端的开放部分的方式装配。下方引导板272从风扇护罩12S的下方向后方延伸设置,采用将空气流(冷却风)从该风扇护罩12S导向发动机12的构成。就是说,下方引导板272能防止空气流(冷却风)从车架11与发动机罩29的间隙跑出,能有效地从风扇护罩12S向发动机12引导空气流(冷却风)。需要说明的是,下方引导板272固定于装配在车架11的托座的上表面。
下方引导板273以覆盖从车架11的上端至发动机罩29的下端的开放部分的方式装配。下方引导板273从支承发动机12的前部脚体11S向后方延伸设置,采用沿着发动机12的侧面引导空气流(冷却风)的构成。就是说,下方引导板273能防止空气流(冷却风)从车架11与发动机罩29的间隙跑出,能以沿着发动机12的侧面的方式有效地引导空气流(冷却风)。需要说明的是,下方引导板273固定于装配在车架11的前部脚体11S的上表面。
侧方引导板274以从车架11的上端覆盖由风扇护罩12S与空气软管12H所围成的空间部分的方式装配。侧方引导板274从风扇护罩12S的侧下方向后方延伸设置,采用将空气流(冷却风)从该风扇护罩12S导向发动机12的构成。就是说,侧方引导板274能对形成于风扇护罩12S的后方的空气流(冷却风)进行整流,能有效地从风扇护罩12S向发动机12引导空气流(冷却风)。需要说明的是,侧方引导板274固定于装配在车架11的下方引导板271的上表面。
如以上所述,由箭头Fa表示的空气流穿过开口部21ha、21hb向内部供给。相关空气流被风扇护罩12S、引导板27所引导,并引导至发动机12的周围。此外,由箭头Fb表示的空气流穿过开口部22ha、22hb向内部供给。相关空气流被调整板26、风扇护罩12S、引导板27所引导,并引导至发动机12的周围。而且,由箭头Fc表示的空气流穿过开口部23ha、23hb向内部供给。相关空气流被调整板26、风扇护罩12S、引导板27所引导,并引导至发动机12的周围。然后,这些空气流以沿着发动机12的方式被引导板27引导,之后穿过从车架11的上端至发动机罩29的下端的开放部分,向外部排出(参照箭头Fd)。此外,相关空气流穿过作为冲孔板的发动机罩29,向外部排出。
而且,另外,在发动机12的侧方配置有遮蔽板28。若具体说明,则在发动机12的左侧方配置有侧方遮蔽板281。
侧方遮蔽板281以覆盖构成发动机12的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排气连接管以及EGR冷却器的方式装配。侧方遮蔽板281以覆盖涡轮增压器等的方式大范围地延伸设置,采用使该涡轮增压器等维持高温来防止排气净化装置12E的再生能力的降低的构成。就是说,侧方遮蔽板281能防止热量从涡轮增压器等跑出,能使向排气净化装置12E输送的废气为高温来维持净化率。此外,侧方遮蔽板281能降低对周围的热影响,并防止作为电气设备的起动器等的故障。而且,能防止机罩6变为高温,并防止烫伤等伤害。需要说明的是,侧方遮蔽板281固定于设在发动机12的凸台(boss)。
接着,对能维持较高的机罩2的刚性的理由进行说明。
图14表示将开口部21ha、21hb的周围放大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示出了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由两个开口部21ha、21hb所夹的部分折曲并形成有中心线CL。因此,与平坦形状相比,相关部分(以下,称为“中心线部分21Fc”)的断面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 of area)的值大且强度高。此外,中心线部分21Fc为向前上方缓缓弯曲的形状,因此能使该中心线部分21Fc所承受的载荷分散。就是说,能避免中心线部分21Fc的端部的应力集中。
如此,本机罩2的开口部21ha邻接于强度高的中心线部分21Fc。即,开口部21ha以其右边沿着中心线CL的方式配置。此外,开口部21hb邻接于强度高的中心线部分21Fc。即,开口部21hb以其左边沿着中心线CL的方式配置。
如上所述,开口部21ha、21hb以其一边沿着中心线CL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2的中心线部分21Fc发挥作为支柱(构造柱)的功能,因此能维持较高的刚性。
此外,各开口部(21ha、21hb的任一个)的下方的部分折曲并形成有轮廓线OL。因此,与平坦形状相比,相关部分(以下,称为“轮廓线部分21Fo”)的断面惯性矩的值大且强度高。此外,轮廓线部分21Fo为向前侧方缓缓弯曲的形状,因此能使该轮廓线部分21Fo所承受的载荷分散。就是说,能避免轮廓线部分21Fo的端部的应力集中。
如此,本机罩2的开口部21ha邻接于强度高的轮廓线部分21Fo。即,开口部21ha以其下边沿着轮廓线OL的方式配置。此外,开口部21hb邻接于强度高的轮廓线部分21Fo。即,开口部21hb以其下边沿着轮廓线OL的方式配置。
如上,开口部21ha、21hb以其一边沿着轮廓线OL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2的轮廓线部分21Fo发挥作为横梁(构造梁)的功能,因此能维持较高的刚性。
而且,各开口部(21ha、21hb的任一个)的上方的部分折曲并形成有边线SL。因此,与平坦形状相比,相关部分(以下,称为“边线部分21Fs”)的断面惯性矩的值大且强度高。此外,边线部分21Fs为向前侧方缓缓弯曲的形状,因此能使该边线部分21Fs所承受的载荷分散。就是说,能避免边线部分21Fs的端部的应力集中。
如此,本机罩2的开口部21ha邻接于强度高的边线部分21Fs。即,开口部21ha以其上边沿着边线SL的方式配置。此外,开口部21hb邻接于强度高的边线部分21Fs。即,开口部21hb以其上边沿着边线SL的方式配置。
如上所述,开口部21ha、21hb以其一边沿着边线SL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关机罩2的边线部分21Fs发挥作为横梁(构造梁)的功能,因此能维持较高的刚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利用于机罩的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 拖拉机
11 车架
12 发动机
13 变速器
14 前桥
15 后桥
16 驾驶室
2 机罩
21 上罩
21ha 开口部
21hb 开口部
21Fc 中心线部分
21Fo 轮廓线部分
21Fs 边线部分
22 下罩
23 前格栅
CL 中心线
OL 轮廓线
SL 边线

Claims (6)

1.一种拖拉机的机罩,具有上罩和一对下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罩从前端点至斜后方的中点形成有中心线,隔着该中心线具备两个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的机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中心线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的机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罩以从所述前端点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轮廓线,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轮廓线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拉机的机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罩以从所述中点向侧方变宽的方式形成有边线,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边线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拉机的机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罩嵌入有灯单元,
所述开口部以其一边沿着所述灯单元的端线的方式配置。
6.一种拖拉机,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罩。
CN201580057779.3A 2014-10-24 2015-10-21 拖拉机的机罩 Pending CN1071079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7862 2014-10-24
JP2014-217862 2014-10-24
PCT/JP2015/079754 WO2016063927A1 (ja) 2014-10-24 2015-10-21 トラクタのボンネ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964A true CN107107964A (zh) 2017-08-29

Family

ID=5576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7779.3A Pending CN107107964A (zh) 2014-10-24 2015-10-21 拖拉机的机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7424B2 (zh)
EP (1) EP3210858B1 (zh)
JP (1) JP6109341B2 (zh)
KR (1) KR101943777B1 (zh)
CN (1) CN107107964A (zh)
WO (1) WO20160639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10858B1 (en) * 2014-10-24 2019-08-14 Yanmar Co., Ltd. Tractor bonnet
USD976968S1 (en) * 2019-03-22 2023-01-31 Deere & Company Work vehicle hood
JP2022101318A (ja) * 2020-12-24 2022-07-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862A (zh) * 2000-09-14 2002-04-03 迪尔公司 发动机罩总成
JP2005306055A (ja) * 2004-04-16 2005-11-04 Kubota Corp トラクタ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EP1652756A2 (en) * 2004-10-29 2006-05-03 Deere & Company Vehicle Hood
CN101253063A (zh) * 2005-08-29 2008-08-27 洋马株式会社 拖拉机
JP2010274894A (ja) * 2009-06-01 2010-12-0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作業車輌
US20140070569A1 (en) * 2011-03-11 2014-03-13 Agco International Gmbh Engine Hood Arran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8622A (en) * 1969-06-30 1971-12-21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Engine hood for a truck
DE3621915A1 (de) * 1986-06-30 1988-01-07 Deere & Co Aufhaengung eines schwenkteils
USD310374S (en) * 1988-03-31 1990-09-04 Deere & Company Tractor for lawns, gardens, or the like
US4889203A (en) * 1988-08-12 1989-12-26 J. I. Case Company Composite engine enclosure
US5645133A (en) * 1995-07-17 1997-07-08 Deere & Company Pivotable hood structure
USD381341S (en) * 1995-07-17 1997-07-22 Deere & Company Outer surface of a tractor hood
IT1311365B1 (it) * 1999-12-17 2002-03-12 New Holland Italia Spa Cofano per macchine movimento terra.
US6447152B1 (en) * 2000-05-24 2002-09-10 Deere & Company Wide-angle headlighting and sidelighting assembly
EP1203684A3 (en) 2000-11-03 2004-02-11 Arctic Cat Inc. Air intake system for a vehicle
USD466531S1 (en) * 2001-09-13 2002-12-03 Deere & Company Hood surface
JP3801475B2 (ja) * 2001-09-21 2006-07-26 株式会社クボタ 芝刈り機の冷却用空気取り入れ構造
US6910545B2 (en) * 2001-10-19 2005-06-28 Deere & Co. Hinge assembly for utility vehicle hood
USD537454S1 (en) * 2005-08-10 2007-02-27 Kubota Corporation Tractor
JP5435965B2 (ja) 2009-01-15 2014-03-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
US8800703B2 (en) * 2011-07-26 2014-08-12 Paccar Inc Hood mount assembly
EP2906461B1 (en) * 2012-10-15 2018-03-28 Husqvarna AB Outdoor power equipment hood hinge
US20140231161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hood extractor
JP6096616B2 (ja) * 2013-07-24 2017-03-1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ー
JP6132799B2 (ja) * 2014-03-28 2017-05-2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1514791S (zh) * 2014-06-12 2017-12-25
US10689039B2 (en) * 2014-06-30 2020-06-23 Yanmar Co., Ltd. Hood and tractor equipped with hood
EP3210858B1 (en) * 2014-10-24 2019-08-14 Yanmar Co., Ltd. Tractor bonnet
US10059192B2 (en) * 2015-06-17 2018-08-28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ir flow in an engine compartment of an off-road vehicle
JP6448507B2 (ja) * 2015-10-20 2019-01-0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862A (zh) * 2000-09-14 2002-04-03 迪尔公司 发动机罩总成
JP2005306055A (ja) * 2004-04-16 2005-11-04 Kubota Corp トラクタ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EP1652756A2 (en) * 2004-10-29 2006-05-03 Deere & Company Vehicle Hood
CN101253063A (zh) * 2005-08-29 2008-08-27 洋马株式会社 拖拉机
JP2010274894A (ja) * 2009-06-01 2010-12-0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作業車輌
US20140070569A1 (en) * 2011-03-11 2014-03-13 Agco International Gmbh Engine Hood Arran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63927A1 (ja) 2017-04-27
EP3210858B1 (en) 2019-08-14
WO2016063927A1 (ja) 2016-04-28
JP6109341B2 (ja) 2017-04-05
EP3210858A4 (en) 2017-10-18
KR20170071605A (ko) 2017-06-23
US10377424B2 (en) 2019-08-13
US20170313362A1 (en) 2017-11-02
KR101943777B1 (ko) 2019-01-29
EP3210858A1 (en) 201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4754B (zh) 作业车辆
CN104428525B (zh) 骑乘式车辆的进气管
US9944168B2 (en) Industrial vehicle
JP4429429B2 (ja) 自動2輪車のカウリング装置
DE102006060488B4 (de) Struktur eines Turboladeluftkühlers für Motoren
CN107107964A (zh) 拖拉机的机罩
CN106794756A (zh) 作业车辆
CN105517848B (zh) 作业车辆
JP6566817B2 (ja) 作業車
EP2042415B1 (en) Motorcycle having a cowl structure
DE102016012796A1 (de) Fahrzeug mit Fahrsattel
CN107757725A (zh) 汽车的整流构造
KR102089930B1 (ko) 작업 차량
JP5837777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397769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06414136A (zh) 作业车辆
DE102016012823A1 (de) Fahrzeug mit fahrsattel
AT512808B1 (de) Fahrzeug
JP2018003681A (ja) 作業車両
EP2638253A2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JP2008267325A (ja) 車両用インタークーラの配管構造
JP735702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3465973A (zh) 内导流车身及其三轮车
JP310967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オイルタンク
AT512639A4 (de) 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