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5301A - 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5301A
CN107085301A CN201710032314.3A CN201710032314A CN107085301A CN 107085301 A CN107085301 A CN 107085301A CN 201710032314 A CN201710032314 A CN 201710032314A CN 107085301 A CN107085301 A CN 107085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rib
surface part
hea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23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5301B (zh
Inventor
镰仓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85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5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5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5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G02C11/10Electronic devices other than hearing a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12Nose pads; Nose-engaging surfaces of bridges or rims
    • G02C5/126Nose pads; Nose-engaging surfaces of bridges or rims exchangeable or otherwise fitted to the shape of the nos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14Side-members
    • G02C5/16Side-members resilient or with resilient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6Shades; shields; Obturators, e.g. with pinhole, with slo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69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means other than the external wa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0/00Generic mechan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groups G02C1/00 - G02C5/00 and G02C9/00 - G02C13/00 and their subgroups
    • G02C2200/08Modular frames, easily exchangeable frame parts and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侧部的强度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该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图像;框架部件,其支承显示部;以及壳体部件,其安装于框架部件,框架部件具有:支承部,其支承显示部;以及侧面部,其从支承部的一端向与支承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突出,壳体部件与侧面部组合而形成收纳空间,上述收纳空间收纳有助于显示部的图像的显示的被收纳部件,侧面部具有:第一肋,其沿第一方向延伸突出;以及第二肋,其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突出。

Description

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佩戴于用户的头部,以该用户能够视觉辨认图像的方式显示图像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即所谓的头戴式显示器(HMD:Head Mounted Display)。作为像这样的头戴式显示器,公知一种虚像显示装置,其具备使用户的右眼视觉辨认右眼用的图像(虚像)的第一显示装置、使该用户的左眼视觉辨认左眼用的图像(虚像)的第二显示装置以及支承这些第一显示装置以及第二显示装置的框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虚像显示装置中,框部具备框架以及保护器。其中的框架具有沿左右的横向延伸的正面部与沿前后的进深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面部,且是由压铸铝等金属材料形成的U字形的部件。
在如这样的框架中的从正面部的左端部到左侧的侧面部的部分亦即侧端部螺纹固定有构成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光学部件以及第一像形成主体部,在从正面部的右端部到右侧的侧面部的部分亦即侧端部螺纹固定有构成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光学部件以及第二像形成主体部。而且,在左侧的侧端部安装有覆盖第一像形成主体部的外装部件,在右侧的侧端部安装有覆盖第二像形成主体部的外装部件。
此外,第一像形成主体部具有形成图像光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配置于镜筒内并对该图像光进行投射的投射透镜,第一光学部件具有使被投射的图像光在内部反射并且将该图像光导向观察者的眼睛的棱镜状的导光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0112号公报。
然而,因为头戴式显示器佩戴于用户的头部,所以为了减少该用户的负担,要求轻型。
对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虚像显示装置中,考虑将上述侧端部形成为较薄,以实现虚像显示装置的轻型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侧端部的强度降低,所以存在若从外侧施加冲击则侧端部变形的可能性。
因此,要求能够提高头戴式显示器的侧部的强度的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侧部的强度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图像;框架部件,其支承上述显示部;以及壳体部件,其安装于上述框架部件,上述框架部件具有:支承部,其支承上述显示部;以及侧面部,其从上述支承部的一端向与上述支承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突出,上述壳体部件与上述侧面部组合而形成收纳空间,上述收纳空间收纳有助于上述显示部的上述图像的显示的被收纳部件,上述侧面部具有:第一肋,其沿第一方向延伸突出;以及第二肋,其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突出。
在用户佩戴如这样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例如,支承部位于用户的前面,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用户的太阳穴对置。
根据上述一方式,框架部件的侧面部具有沿相互交叉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延伸突出的第一肋以及第二肋。据此,即使在对该侧面部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利用第一肋以及第二肋的至少一方,也能够克服该冲击引起的侧面部的变形。因此,能够提高侧面部的强度。另外,由此,能够将与上述壳体部件组合的侧面部形成为较薄,所以能够实现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轻型化。除此之外,能够将上述收纳部件的部位(以下,称为收纳部)形成为较薄,所以能够提高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佩戴感。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第一肋以及上述第二肋交叉。
根据如这样的构成,与第一肋以及第二肋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部相对于上述冲击的强度。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被收纳部件被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并包括向上述显示部投射上述图像的图像投射部,上述壳体部件具备:第一壳体,其与上述第一肋以及上述第二肋的至少任一个卡合,并从上侧覆盖上述图像投射部;以及第二壳体,其从下侧覆盖上述图像投射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利用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从上下覆盖图像投射部,所以能够可靠地保护该图像投射部。另外,第一壳体与第一肋以及第二肋的至少任一个卡合,所以能够沿着侧面部配置第一壳体。因此,除了能够容易地实施第一壳体向侧面部的连接之外,与分离配置第一壳体与侧面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上述收纳部轻薄化。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图像投射部具有收纳对上述图像进行投射的透镜的镜筒,上述框架部件具有供所述镜筒固定用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配置于相对于所述镜筒的上侧,上述第二壳体位于相对于上述镜筒的下侧,上述第二壳体具有固定于上述镜筒的第二固定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镜筒被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框架部件,第二壳体被第二固定部固定于镜筒。据此,经由镜筒,能够将第二壳体固定于框架部件。因此,能够将第二壳体稳定地固定于框架部件。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壳体部件具备第三壳体,其从外侧覆盖上述第二壳体,并且与上述第一壳体以及上述侧面部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在由侧面部、第一壳体以及第三壳体围起的收纳空间内收纳镜筒。而且,这些侧面部、第一壳体以及第三壳体被相互连接,所以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该收纳空间内。因此,除了能够抑制尘埃附着于收纳于镜筒的透镜等而使图像劣化之外,还能够可靠地保护该镜筒。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框架部件具有固定上述第一壳体、上述第二壳体以及上述第三壳体的壳体固定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固定于框架部件,所以能够稳定地配置这些壳体。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壳体固定部位于上述第一肋以及上述第二肋的至少任一处。
根据这样的构成,无需在框架部件另外设置壳体固定部。因此,除了能够简化上述收纳部的内部构成之外,还能够将该收纳部小型化。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第一方向沿着上述侧面部从上述支承部延伸突出的方向,上述第一壳体具有抵接部,上述抵接部与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突出的上述第一肋相抵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使第一壳体的抵接部与第一肋相抵接,能够可靠地并且容易地沿着侧面部配置该第一壳体。因此,能够简化第一壳体的配置,进而简化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组装。
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框架部件为上述支承部以及上述侧面部被一体化的金属制部件。
根据这样的构成,作为金属制部件的框架部件具有与由树脂等形成的情况相比高的强度,所以能够将具有上述第一肋以及第二肋的侧面部形成为更薄。因此,除了能够将收纳部,进而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轻型化之外,还能够将该收纳部构成为较薄,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佩戴感。另外,支承部以及侧面部被一体化,从而它们的接缝不会露出,所以能够使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D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HMD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取下了上述实施方式的上部壳体以及下部壳体的HMD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取下了上述实施方式的上部壳体以及下部壳体的HMD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框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框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板支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板支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下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13是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部、控制部以及壳体部件相对于框架主体的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HMD的外观构成
图1以及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D1的外观的立体图。若进行详述,则图1是从前方观察该HMD1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该HMD1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D(Head Mounted Display:头戴式显示器)1为一种透视型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佩戴于用户的头部来使用,以该用户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显示图像,并且使外部光透射而能够对外界进行观察。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HMD1具备框架2与分别支承于框架2的拍摄装置8(图1)以及两个光学装置9R、9L。除此之外,HMD1构成为能够在框架2装卸鼻托NP(图2)、透镜支架LH(图1)以及遮挡部件SD(图1)。
而且,虽详细后述,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D1的特征之一为,在构成框架2的框架主体3的侧面部32R、32L的用户侧的内表面32A具有沿着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突出的肋321~325,由此,提高该侧面部32R、32L的强度。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主视观察佩戴了HMD1的用户的情况下,将HMD1的被观察的一侧作为前面侧(或者前方),将相反一侧作为背面侧(或者后方)。另外,HMD1的上侧以及下侧与该用户的上侧以及下侧相对应,HMD1的右侧以及左侧与佩戴了该HMD的用户的右侧以及左侧相对应。
而且,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以及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中的、+Z方向作为从背面侧朝向前面侧的方向,将+Y方向作为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而记载,将+X方向作为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将+Z方向的相反方向作为-Z方向。-Y方向以及-X方向也相同。
鼻托的构成
如图2所示,鼻托NP以能够从背面侧插拔的方式被设置于框架主体3上的位于后述的导光部件97R、97L之间的佩戴部311。该鼻托NP在佩戴HMD1时从左右夹持用户的鼻子(与鼻翼对应的部位),由此,抑制该HMD1向左右偏移,向下方偏移。
透镜支架的构成
如图1所示,透镜支架LH具有无镜腿的眼镜那样的构成。该透镜支架LH保持视力矫正用的左右的透镜(省略图示),并以能够从背面侧插拔的方式设置于上述佩戴部311。
遮挡部件的构成
如图1所示,遮挡部件SD以夹持导光部件97R、97L并在与上述鼻托NP以及透镜支架LH相反的一侧亦即正面侧覆盖该导光部件97R、97L的方式能够装卸地安装于上述佩戴部311。该遮挡部件SD遮挡入射至导光部件97R、97L的外光的至少一部分而不易看到外界,由此,提高所显示的图像的视觉辨认性。
框架的简要构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框架2具有眼镜的框架那样的构成,如上述那样,除了支承拍摄装置8以及光学装置9R、9L之外,还安装有上述鼻托NP、透镜支架LH以及遮挡部件SD。该框架2具有从上方观察具有大致呈U字形的框架主体3、安装于该框架主体3的壳体部件4R、4L以及分别设置于该框架主体3的镜腿TMR、TML。
这些中的右侧的镜腿TMR以及左侧的镜腿TML为悬架于用户的耳朵来支承HMD1的部位。这些镜腿TMR、TML以能够向用户侧弯曲的方式连接于在框架主体3设置的支承部35R、35L。使这些镜腿TMR、TML与对应的侧面部32R、32L大致平行地拉伸,从而能够将该镜腿TMR、TML挂在用户的左右耳上,进而能够将HMD1佩戴于头部。另一方面,在用户没有佩戴HMD1的情况下,使镜腿TMR、TML向内侧弯曲,从而能够折叠该镜腿TMR、TML。
此外,镜腿TMR、TML由嵌入有向用户侧的面以及与用户侧相反一侧的面分别露出的剖面H型的橡胶等弹性部件的板构成。这样的板能够由合成树脂、钛等金属形成。此外,弹性部件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构成,可以粘合或者嵌合于板的用户侧的面以及与用户侧相反一侧的面的每一个,也可以仅设置于这些面的任一个。
框架主体3相当于本发明的框架部件。该框架主体3具有沿着用户的前额的正面部31以及从该正面部31的左右的两端向与该正面部31交叉的背面侧(用户的后方)延伸突出并沿着用户的左右太阳穴的侧面部32R、32L。该框架主体3为正面部31以及侧面部32R、32L被形成为一体的金属制的一体成型品。
正面部31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部,且是框架主体3的沿着左右方向的部位。该正面部31除了支承作为配置于用户的左右眼前的显示部的导光部件97R、97L之外,还利用位于被支承的导光部件97R、97L之间的上述佩戴部311对鼻托NP、透镜支架L以及遮挡部件SD进行支承。另外,正面部31的左侧端部31L以及右侧端部31R从上方观察向后侧呈圆弧形弯曲,在右侧端部31R配置有后述的拍摄装置8。而且,侧面部32R从右侧端部31R向后方延伸突出,侧面部32L从左侧端部31L向后方延伸突出。
侧面部32R与壳体部件4R组合而构成收纳部HPR,上述收纳部HPR具有收纳空间S,其在内部收纳构成光学装置9R的右侧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图3以及图4)。
同样地,侧面部32L与壳体部件4L组合而构成收纳部HPL,上述收纳部HPL具有收纳空间S,其在内部收纳构成光学装置9L的左侧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
后述这些侧面部32R、32L以及壳体部件4R、4L。
拍摄装置的构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拍摄装置8设置于框架主体3。具体地说,拍摄装置8设置于正面部31的右侧端部31R。该拍摄装置8具有嵌入该右侧端部31R的拍摄部以及发光部和覆盖这些拍摄部以及发光部并安装于框架主体3的外表面的罩81。
这些中的罩81由透光性的树脂形成,作为在上述右侧端部31R埋入有立方体形状的罩81那样的形状而被视觉辨认。
拍摄部配置为拍摄方向朝向前面侧,并经由安装于罩81的透光性部件82对用户的前方的区域进行拍摄。
发光部配置为光的射出方向朝向右方。该发光部报告拍摄装置8的动作状态,在拍摄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点亮。在这样的发光部点亮时,从该发光部射出的光能够经由罩81从外部确认。
这样的拍摄装置8被配置于收纳部HPR内的控制部96控制,除了输出拍摄图像之外,发光部的点亮状态也被该控制部96控制。
这里,若作为保护罩发挥功能的透光性部件82为圆形,则拍摄装置8的外观完全成为照相机的外观,例如,即使拍摄部不进行动作,也可能会给予周围“照相机朝向自身”的不安感。为了缓解这样的不安感,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透光性部件82形成为矩形状,从而拍摄装置8不易被理解为照相机。此外,作为透光性部件82,能够实现拍摄装置8的防水以及防尘,并且若表面不易受损伤等,则也可以形成作为透镜发挥功能的构成。
光学装置的构成
图3以及图4是从背面侧上方以及背面侧下方分别观察取下了构成壳体部件4R的上部壳体5R以及下部壳体7R的HMD1的立体图。此外,在图3以及图4中,省略镜腿TML、TMR的图示。
光学装置9R位于框架2的右侧,光学装置9L位于左侧。这些光学装置9R、9L将与从外部被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显示为能够由用户视觉辨认。如图3以及图4所示,这些中的光学装置9R具有分别配置于将侧面部32R与壳体部件4R组合而构成的收纳部HPR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和支承于上述正面部31的导光部件97R。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主要对光学装置9R进行说明,但是光学装置9L也与光学装置9R镜面对称,具有与该光学装置9R相同的图像投射部91、控制部96以及导光部件97L。
图像投射部的构成
图5是从与图像光的投射侧相反一侧(背面侧)的上方观察图像投射部91的立体图,图6是从图像光的投射侧(正面侧)的下方观察图像投射部91的立体图。此外,在图5以及图6中,图示图像形成装置92的框体,省略显示面板的图示。
各光学装置9R、9L的图像投射部91向对应的导光部件97R、97L投射图像光(形成图像的光),且是分别收纳于对应的收纳部HPR、HPL的被收纳部件之一。如图5以及图6所示,该图像投射部91构成为将图像形成装置92以及投射光学装置93相互组合且被一体化的单元。
图像形成装置92是在控制部96的控制下,形成与从外部经由电缆CB被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光的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装置9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等自发光型显示面板构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图像形成装置92也能够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光源与使用了透射式或者反射式的液晶面板、MEMS镜等微镜的器件等的光调制装置的组合而构成。
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92与框架主体3(后述的固定部320或侧面部32R、32L)被未图示的热传导部件连接。由此,能够将在图像形成装置92产生的热传导至作为向外部露出的金属制部件的框架主体3,从而能够利用该框架主体3向外部散热。
投射光学装置93将由图像形成装置92形成的图像光向对应的导光部件97R、97L射出。该投射光学装置93构成为具备多个透镜94与收纳该多个透镜94的镜筒95的透镜组件。此外,若能够将从图像形成装置92入射的图像光导向导光部件97R、97L,则也可以代替该多个透镜的至少一个,而采用棱镜(投射棱镜)。
该镜筒95除了如图5所示在上端面95A具有作为螺纹孔的固定部951之外,还如图6所示在下端面95B具有作为螺纹孔的固定部952。而且,如图3所示,镜筒95通过固定部951固定于框架主体3的固定部33。如图4所示,在镜筒95的固定部952安装有基板支架6R。即,包括镜筒95的图像投射部91从下侧被基板支架6R覆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光学装置9L的图像投射部91也从下侧被相同的基板支架覆盖。
构成光学装置9L的控制部96根据经由连接于左侧的收纳部HPL的电缆CB从外部被供给的图像信号,使同样地构成光学装置9L的图像形成装置92动作。另外,构成光学装置9R的控制部96经由通过上述正面部31与导光部件97R、97L之间的信号线(省略图示),根据从光学装置9L的控制部96被输入的图像信号,使同样地构成光学装置9R的图像形成装置92动作。这些控制部96也是分别被收纳于上述收纳部HPR、HPL的被收纳部件之一。
此外,在光学装置9R的控制部96安装有对上述拍摄装置8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右侧的导光部件97R以及左侧的导光部件97L分别构成本发明的显示部。这些导光部件97R、97L配置于用户的左右眼前,而将从对应的图像投射部91被射出的图像光导向用户的左眼以及右眼。
具体地说,导光部件97R使从光学装置9R的图像投射部91被投射的右眼用的图像光在界面进行内表面反射,向中央侧行进,利用设置于与用户的右眼对应的位置的半透射层导向右眼。将左眼用的图像光导向左眼的导光部件97L也相同。
这些导光部件97L、97R分别由在可见光区域表示较高的透光性的树脂(例如环烯烃聚合物)形成。因此,用户能够经由配置于左右眼前的导光部件97R、97L对外界进行观察。
侧面部的构成
图7以及图8是表示框架主体3的立体图。具体地说,图7是从背面侧上方观察构成框架主体3的侧面部32R的内表面32A的立体图,图8是从背面侧下方观察该侧面部32R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框架主体3具有正面部31以及左右的侧面部32R、32L。
如图7以及图8所示,侧面部32R具有从用户侧的内表面32A立起并与上述右侧端部31R的上表面连接的固定部320、同样地从内表面32A分别立起的肋321~325以及防水部件34。
固定部3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位于上述正面部31的右侧端部31R的背面侧,且从该正面部31的上端面31A向下方下降的部位。该固定部320是沿着左右方向的平面部(沿XZ平面的平面部)。
该固定部320除了具有供旋合于配置于该固定部320的下方的镜筒95的固定部951的螺钉从上方插通的孔部3201之外,还在固定部320的前面侧的缘部具有用于对上部壳体5R进行定位的突出部3202。
这样的固定部320从侧面部32R的内表面32A突出,所以也能够称为是突出量较大的肋。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侧面部32L也具有相同的固定部320。
肋321、32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肋,沿着侧面部32R从正面部31延伸突出的方向(第一方向)延伸突出。具体地说,肋321在侧面部32R的上端附近的位置与上述固定部320连续,并延伸突出至背面侧的端部附近的位置。即,该肋321与固定部320一并沿着侧面部32R从正面部31的延伸突出方向从该侧面部32R的前面侧的端部向背面侧延伸突出。
肋322形成于侧面部32R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且形成于背面侧的位置。
肋323~32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肋,沿着与侧面部32R从正面部31延伸突出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延伸突出。具体地说,肋323连接肋321的背面侧的端部与肋322的前面侧的端部。肋324从肋322的背面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突出,肋325从该端部向下方延伸突出。这些肋324、325与将镜腿TMR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部35R连接。即,支承部35R与侧面部32R形成为一体。
这样的肋321~325具有提高侧面部32R的强度的功能。
这些中的肋322、324、325具有固定壳体部件4R的壳体固定部。
具体地说,肋322所具有的壳体固定部3221为供插通基板支架6R并旋合于上部壳体5R的螺纹孔516(图9)的螺钉插通的孔部。
肋324所具有的壳体固定部3241为供插通上部壳体5R的螺钉从背面侧进行旋合的螺纹孔。
肋325所具有的壳体固定部3251为供插通上部壳体5R以及下部壳体7R的螺钉旋合的螺纹孔。
这样,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的各自的背面侧端部被侧面部32R的位于背面侧的肋322、324、325固定。
在上述肋321~325中的相互被连接的肋321~324与固定部320形成有槽部GR。详细来说,在上述固定部320与同该固定部320连接且直至侧面部32R的背面侧端部的肋321~324的各上表面形成有槽部GR,上述槽部GR沿着侧面部32R从正面部31的延伸突出方向,且该槽部GR的内表面与内表面32A连接。即,槽部GR遍及从侧面部32R的正面部31侧的端部至与该正面部31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此外,如图7所示,槽部GR的前侧的基端部为固定部320的突出部3202附近的位置。
在上述内表面32A的大致中央突出地设置有被基板支架6R所具有的钩形部613(图10)卡止的卡合部326。另外,在正面部31的右侧端部31R的内表面同样地形成有被基板支架6R所具有的钩形部64(参照图10)卡止的卡合部312。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与侧面部32R具有镜面对称构造的侧面部32L也具有上述固定部320、肋321~325以及卡合部326,在左侧端部31L的内表面突出地设置有与卡合部312相同的卡合部。
防水部件34形成为包围支承于正面部31的导光部件97R的右侧的端部的周围的框形,安装于该端部,从右侧端部31R配置于正面部31的中央附近的位置。该防水部件34抑制在导光部件97R与框架主体3之间产生尘埃、液体侵入的间隙。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导光部件97L的左侧的端部的周围也设置有框状的防水部件34。
壳体部件的构成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与侧面部32R组合而构成收纳部HPR的壳体部件4R具有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另外,与侧面部32L组合而构成收纳部HPL的壳体部件4L也具有与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分别具有镜面对称构造的上部壳体5L、基板支架(省略图示)以及下部壳体7L。
上部壳体的构成
图9是在侧面部32R侧从下方观察上部壳体5R的立体图。
上部壳体5R是从上方覆盖图像投射部91(镜筒95)的部件,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壳体。如图9所示,该上部壳体5R具有:上表面部51,其与侧面部32R连接;侧面部52,其从该上表面部51的用户侧的端部垂下,并与侧面部32R对置;以及背面部53,其与这些上表面部51以及侧面部52交叉。
上表面部51在与侧面部52侧相反一侧的端缘具有沿该端缘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511。另外,上表面部51在该端缘的背面侧的部位具有比突出部511进一步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512。这些中的突出部511的前端面在上部壳体5R与侧面部32R组合时,被插入分别形成于上述固定部320以及肋321的槽部GR内,而与该槽部GR的底部相抵接。另外,突出部512被插入形成于上述肋323、322的槽部GR内,该突出部512的正面侧的端缘513以及下侧的端缘514与形成于这些肋323、322的槽部GR的底部抵接。即,这些突出部511、512是向下方一体地突出的凸条,被插入形成于固定部320以及肋321~324的槽部GR,而与该槽部GR的底部抵接。即,突出部511、512为相对于肋323、322的抵接部。此外,沿着上下方向的端缘513也可以不抵接于槽部GR的对置的部位的底面。
在上表面部51的内表面(朝向下方的内表面)形成有从该内表面突出的凸台515,在该凸台515形成有螺纹孔516。
在上表面部51的前面侧的端缘形成有凹部517。在上部壳体5R与框架主体3组合时,在该凹部517嵌入有上述固定部320的突出部3202,由此,上部壳体5R被定位。
侧面部52具有钩形部521、突出部522、523以及孔部524。
钩形部521以朝向下方的方式形成于侧面部52的内表面52A(与侧面部32R对置的内表面52A)。该钩形部521与基板支架6R卡合。
突出部522形成为从侧面部52的正面侧下端部向正面侧突出。
突出部523从该突出部522的前端部向侧面部32R侧突出。该突出部523为与下部壳体7R组合的部位。
孔部524形成于该突出部523,供插通下部壳体7R并旋合于基板支架6R的螺钉从下方插通。
这样的侧面部52的下端部525在上部壳体5R与下部壳体7R组合时,与该下部壳体7R的外侧台阶部73的上表面73A(图12)抵接。
背面部53在上部壳体5R与侧面部32R组合时,相对于上述肋324、325位于背面侧。该背面部53除了在大致中央具有凹部531之外,还在上下夹持该凹部531的位置具有两个孔部532、533。
凹部531为用于使与侧面部32R的肋324、325连接的支承部35R向外部露出的凹部。
孔部532、533中的位于上方的孔部532为供固定于上述壳体固定部3241的螺钉插通的孔部,通过将该螺钉固定于壳体固定部3241,而将上部壳体5R固定于侧面部32R。
位于下方的孔部533为供固定于上述壳体固定部3251的螺钉插通的孔部,该螺钉除了插通孔部533之外,还插通下部壳体7R的孔部78(图12)。
基板支架的构成
图10是从背面侧上方观察基板支架6R的立体图,图11是从背面侧下方观察该基板支架6R的立体图。
基板支架6R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壳体,且是固定于镜筒95并从下方覆盖该镜筒95的部件。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该基板支架6R形成为右侧的端缘沿着侧面部32R,左侧以及背面侧的端缘沿着上部壳体5R的左侧以及背面侧的端缘,且周缘向上方立起的框状。该基板支架6R的宽度尺寸(宽度方向亦即+X方向的尺寸)小于上述上部壳体5R的同一方向的宽度尺寸,该基板支架6R配置于由上部壳体5R与侧面部32R围起的空间内。
这样的基板支架6R具有:固定部61、开口部62、63、钩形部64、螺纹孔65、凹部66、突出部67、孔部68以及下端部69。
固定部6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固定部。该固定部61在基板支架6R的大致中央形成为平板状,且是除了在上表面61A侧固定于上述镜筒95之外,还在下表面61B侧配置控制部96的部位。在该上表面61A的大致中央朝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具有孔部612的凸台611。从下方插通该孔部612的螺钉被固定于上述镜筒95的固定部952,从而在镜筒95固定有基板支架6R。
另外,在上表面61A突出地设置有作为定位部的钩形部613。该钩形部613卡止框架主体3的上述卡合部326。
开口部62相对于固定部61位于正面侧。在该开口部62插通有挠性印刷基板FPC(图13),其包括连接于配置在固定部61的下方的控制部96的上述信号线以及从拍摄装置8延伸突出的信号线。
开口部63相对于固定部61位于背面侧。在该开口部63插通有从与上述镜筒95一体化的图像形成装置92延伸突出并与控制部96连接的信号线(省略图示)。
钩形部64是位于基板支架6R的正面侧端部的定位部。该钩形部64卡止上述卡合部312(图7以及图8)。
螺纹孔65形成于该钩形部64附近。在该螺纹孔65固定有从下方插通下部壳体7R的孔部76(图12)以及上部壳体5R的孔部524(图9)的螺钉。
凹部66形成于形成有该螺纹孔65的部位的下表面侧。在该凹部66嵌入有上部壳体5R的突出部523(图9)。
突出部67位于基板支架6R的背面侧,从形成于基板支架6R的周缘的立起部向上方突出。该突出部67在基板支架6R与侧面部32R组合时,与上述肋322的下表面(图7)抵接。
孔部68形成于突出部67。在该孔部68从下方插通有插通上述壳体固定部3221(图7以及图8)并固定于上部壳体5R的螺纹孔516(图9)的螺钉。
下端部69从基板支架6R的与周缘相比稍靠内侧的部位向下方突出,如图4所示,包围配置于上述固定部61的下方的控制部96的周围(±X方向以及±Z方向的周围)。该下端部69位于比供控制部96配置的下表面61B进一步靠下方,该下端部69的前端面69A(下端部69的朝向下方的面)与下部壳体7R的后述的内侧台阶部72(图12)抵接。
下部壳体的构成
图12是从背面侧上方观察下部壳体7R的立体图。
下部壳体7R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壳体。该下部壳体7R是从下方覆盖基板支架6R,并且与上部壳体5R以及侧面部32R组合而构成收纳部HPR的外缘的部件。
如图12所示,下部壳体7R与基板支架6R的外形形状相同地,形成为右侧的端缘沿着侧面部32R,左侧以及背面侧的端缘沿着上部壳体5R的左侧以及背面侧的端缘的形状。除此之外,下部壳体7R的背面侧的端部形成为朝向上方倾斜。
这样的下部壳体7R具有:立起部71、内侧台阶部72、外侧台阶部73、切口74、平坦部75、孔部76、立起部77以及孔部78。
立起部71从下部壳体7R的底面7A(与基板支架6R对置的对置面)的周缘向上方立起。该立起部71形成为与从上方观察上述基板支架6R的外缘形状大致一致的外缘形状。此外,在该下部壳体7R与侧面部32R卡合时,下部壳体7R的右侧(+X方向侧)的立起部71的外侧的侧面与该侧面部32R的内表面32A的下端部抵接。
内侧台阶部72在立起部71的内侧形成为上表面位于比该立起部71的上端更靠下侧,并且位于比下部壳体7R的底面7A(朝向上侧的面)更靠上侧。在该内侧台阶部72的上表面抵接有基板支架6R的下端部69(图10以及图11)的下端面,由此,在基板支架6R的固定部61的下表面61B与下部壳体7R的底面7A之间形成有供上述控制部96配置的配置空间。即,基板支架6R的下端部69被收纳于立起部71内,由此,不仅该控制部96的周围被包围,该控制部96还被固定部61(图10以及图11)从上方覆盖,被底面7A从下方覆盖。
外侧台阶部73在下部壳体7R的立起部71的外侧形成为上表面位于比该立起部71的上端更靠下侧,并且位于比下部壳体7R的下表面7B(朝向下侧的面)更靠上侧。在该外侧台阶部73的上表面抵接有上部壳体5R的侧面部52的下端部525(参照图9)。由此,除了能够不使下部壳体7R与上部壳体5R以及侧面部32R的接缝显眼之外,还能够抑制在它们之间产生间隙。
切口74在下部壳体7R的正面侧端部切开立起部71的一部分而形成。
平坦部75位于相对于该切口74的下部壳体7R的内侧。在该平坦部75与基板支架6R的凹部66(参照图11)之间配置有经由切口74被插入的上部壳体5R的突出部523(参照图9)。
孔部76形成于平坦部75,从下方插通该孔部76的螺钉插通在突出部523形成的孔部524,并固定于在基板支架6R形成的螺纹孔65(参照图11)。由此,在前面侧固定有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
立起部77从下部壳体7R的背面侧端部向上方立起。
孔部78形成于该立起部77。在该孔部78插通有插通了上部壳体5R的孔部533(图9)的螺钉,该螺钉被固定在位于上述肋325的壳体固定部3251(图7以及图8)。
图像投射部、控制部以及壳体部件相对于框架主体的安装
图13是对光学装置9R所具有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和壳体部件4R相对于框架主体3的安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当在上述的框架主体3安装光学装置9R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和壳体部件4R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首先,将从上方插通侧面部32R的固定部320的孔部3201的螺钉固定于镜筒95的固定部951。由此,在该固定部320固定有图像投射部91。
接下来,相对于图像投射部91(镜筒95)从下侧固定基板支架6R。具体地说,以作为定位部的钩形部613、64卡止框架主体3的卡合部326、312的方式将基板支架6R安装于框架主体3。在该状态下,突出部67的上端与肋322的下表面抵接。在这样的状态下,将从下方插入孔部612的螺钉固定于镜筒95的固定部952。由此,以从下方覆盖图像投射部91的方式在该图像投射部91固定有基板支架6R,并且相对于框架主体3临时固定(定位)基板支架6R。
此后,在基板支架6R的固定部61的下表面61B配置控制部96。此时,将插通了开口部62的挠性印刷基板FPC连接于该控制部96,并且将插通了开口部63的图像形成装置92的信号线(省略图示)连接于控制部96。
而且,以从上侧覆盖图像投射部91的方式安装上部壳体5R,并且以从下侧覆盖基板支架6R的方式安装下部壳体7R,除了使这些上部壳体5R以及下部壳体7R相互组合之外,还固定于侧面部32R。
此时,以上部壳体5R的突出部511、512与形成于侧面部32R的固定部320以及肋321~323的槽部GR的底部抵接的方式使该上部壳体5R从用户侧与侧面部32R组合。由此,支承部35R的基端部(与肋324连接的部分)位于凹部531内,另外,突出部523位于基板支架6R的凹部66内。
在该状态下,将螺钉从下方插通基板支架6R的孔部68与壳体固定部3221(图7以及图8),将该螺钉固定于上部壳体5R的螺纹孔516(图9)。由此,在背面侧固定有侧面部32R、上部壳体5R以及基板支架6R。
另外,通过将插入上部壳体5R的孔部532的螺钉固定于肋324的壳体固定部3241,从而在侧面部32R固定有上部壳体5R。
另一方面,以使下部壳体7R的内侧台阶部72的上表面与基板支架6R的下端部69的下端面抵接,并且使上部壳体5R的下端部525的下端缘与外侧台阶部73抵接的方式,使下部壳体7R与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侧面部32R组合。
在该状态下,将螺钉从下方插入下部壳体7R的孔部76,使该螺钉在插通上部壳体5R的孔部524后,固定于基板支架6R的螺纹孔65,从而使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在框架主体3的前面侧一体化。
另外,将螺钉插入上部壳体5R的孔部533,使该螺钉在插通下部壳体7R的孔部78后,固定于肋325的壳体固定部3251。由此,在背面侧,上部壳体5R以及下部壳体7R固定于侧面部32R。
通过这样的工序,能够在框架主体3安装光学装置9R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和壳体部件4R。
此外,在框架主体3安装光学装置9L的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和壳体部件4L的情况也能够通过相同的工序进行实施。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D1,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侧面部32R具有:肋321、322,它们沿着侧面部32R从正面部31延伸突出的方向延伸突出;以及肋323~325,它们沿着与该延伸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突出。据此,在对侧面部32R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利用肋321~325的至少任一个,能够克服该冲击引起的侧面部32R的变形。因此,能够提高侧面部32R的强度。此外,由于上述固定部320也作为肋发挥功能,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部32R的强度。
另外,通过提高侧面部32R的强度,能够将该侧面部32R形成为较薄。因此,除了能够实现HMD1的轻型化之外,还能够将收纳部HPR形成为较薄,因此能够提高HMD1的佩戴感。
利用具有与侧面部32R相同的构成的侧面部32L,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沿着侧面部32R从正面部31延伸突出的方向的肋321、322与肋323~325交叉。即,肋321、322与肋323被连接,肋322与肋324、325被连接。据此,与分离配置各肋321~325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部32R相对于上述冲击的强度。
光学装置9R具备被收纳于将侧面部32R与壳体部件4R组合而构成的收纳空间S,并向作为显示部的导光部件97R投射图像的图像投射部91。而且,壳体部件4R具备:上部壳体5R,其与固定部320以及肋321~323抵接,并且从上方覆盖图像投射部91;以及基板支架6R,其从下方覆盖图像投射部91。据此,能够利用上部壳体5R以及基板支架6R可靠地保护图像投射部91。另外,上部壳体5R与固定部320以及肋321~323抵接,从而能够沿着侧面部32R可靠地配置上部壳体5R。因此,除了能够容易地实施上部壳体5R向侧面部32R的连接之外,与分离配置上部壳体5R与侧面部32R的情况相比,还能够将收纳部HPR轻薄化。
利用具有与侧面部32R以及壳体部件4R相同的构成的侧面部32L以及壳体部件4L,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图像投射部91具备投射光学装置93,其具有收纳投射图像的透镜94的镜筒95。而且,框架主体3具有固定部320,其位于相对于该图像投射部91的上侧,并对镜筒95进行固定。另外,基板支架6R具有固定部61,其位于相对于图像投射部91的下侧,并固定于镜筒95的固定部951。据此,能够相对于框架主体3固定镜筒95,相对于该镜筒95固定基板支架6R。因此,能够将基板支架6R稳定地固定于框架主体3。
壳体部件4R除了具备上部壳体5R以及基板支架6R之外,还具备从外侧覆盖该基板支架6R,并且与上部壳体5R以及侧面部32R连接的下部壳体7R。据此,能够在由侧面部32R、上部壳体5R以及下部壳体7R围起的收纳空间S内收纳包括镜筒95的图像投射部91。而且,这些侧面部32R、上部壳体5R以及下部壳体7R相互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该收纳空间S内。因此,除了能够抑制尘埃附着于收纳于镜筒95的透镜94等而使图像劣化之外,还能够可靠地保护该镜筒95。
框架主体3具有固定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的壳体固定部3221、3241、3251。据此,能够将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可靠地固定于框架主体3。因此,能够稳定地配置这些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
壳体固定部3221、3241、3251位于肋322、324、325。据此,无需在框架主体3另外设置用于固定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的壳体固定部。因此,除了能够简化收纳部HPR的内部构成之外,还能够将该收纳部HPR小型化。
利用具有与侧面部32R以及壳体部件4R相同的构成的侧面部32L以及壳体部件4L,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形成于侧面部32R的肋321、322沿着侧面部32R从作为支承部的正面部31延伸突出的方向延伸突出,上部壳体5R具有作为与该肋321、322相抵接的抵接部的突出部511、512。据此,通过使该突出部511、512与肋321、322抵接,能够沿着侧面部32R可靠地配置上部壳体5R。因此,能够简化上部壳体5R的配置,进而简化HMD1的组装。另外,由于与肋321、322正交的肋323和上部壳体5R的突出部512抵接,所以能够沿着侧面部32R不晃动地配置上部壳体5R。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上部壳体5R的配置,进而简化HMD1的组装。
利用具有与侧面部32R以及壳体部件4R相同的构成的侧面部32L以及壳体部件4L,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框架主体3是正面部31以及侧面部32R、32L被一体化的金属制部件。据此,框架主体3与由树脂等形成的情况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由此能够将具有上述肋321~325的侧面部32R、32L形成为更薄。因此,能够使收纳部HPR、HPL,进而HMD1进一步轻型化。除此之外,由于能够将收纳部HPR、HPL构成为较薄,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HMD1的佩戴感。另外,正面部31以及侧面部32R、32L被一体化,从而它们的接缝不会露出。因此,能够使HMD1的外观变得良好。
实施方式的变形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也包含于本发明。
在上述HMD1中,侧面部32R除了肋321~325之外,还具有也作为肋发挥功能的固定部320。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侧面部32R只要为具有沿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延伸突出的肋的构成,则不问该肋的数量以及延伸突出方向。另外,沿一个方向延伸突出的肋与沿其他方向延伸突出的肋也可以不被连接。另外,这样的肋位于侧面部32R的用户侧的内表面32A,但是也可以位于与用户侧相反一侧的外表面,也可以分别位于内表面32A以及外表面。侧面部32L也相同。
在上述HMD1中,作为显示部,采用导光部件97R、97L,其将从收纳于收纳部HPR、HPL的图像投射部91被投射的图像光导向用户的眼睛。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该显示部也可以是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即,也能够在封闭型的HMD使用本发明。另外,代替导光部件97R、97L,也可以采用反射部件作为显示部,上述反射部件使由图像投射部91投射的图像向用户的眼睛反射。
另外,收纳于收纳部HPR、HPL内的部件可以不是图像投射部91以及控制部96,也可以仅为这些中的一方。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显示部的动作所需的控制电路、电源等其他的部件。
另外,在HMD1中,构成为与该用户的左眼以及右眼对应地具备光学装置9R、9L,它们具有与用户的眼睛对应地配置的导光部件97R、97L。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仅具备光学装置9R、9L中的任一方的HMD。
在上述HMD1中,侧面部32R、32L在与壳体部件4R、4L组合而构成的收纳部HPR、HPL中,位于与用户侧相反的一侧。即,侧面部32R、32L构成收纳部HPR、HPL的外侧的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该侧面部32R、32L也可以位于用户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壳体部件4R、4L安装于与用户侧相反的一侧,即,在外侧安装于框架主体3。
在上述HMD1中,与侧面部32R组合的壳体部件4R构成为具备作为第一壳体的上部壳体5R、作为第二壳体的基板支架6R以及作为第三壳体的下部壳体7R。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收纳有助于导光部件97R、97L处的图像显示的部件(例如图像投射部91、控制部96),则壳体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而不具有第三壳体。壳体部件4L也相同。
在上述HMD1中,框架主体3具有对镜筒95进行螺纹固定的固定部320,基板支架6R具有相对于镜筒95被固定的固定部61。然而,并不局限于此,镜筒95可以固定于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也可以不固定于镜筒95。即,镜筒95只要固定于收纳部HPR、HPL内,则也可以固定于任意的部件。
另外,具有镜筒95的投射光学装置93与图像形成装置92一体化,而构成图像投射部91,因此该图像投射部91也可以固定于固定部320,也可以在该图像投射部91固定有基板支架6R。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92与投射光学装置93也可以不被一体化。
在上述HMD1中,使固定上部壳体5R、基板支架6R以及下部壳体7R的壳体固定部3221、3241、3251位于肋322、324、325。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在框架主体3中,固定上述的壳体固定部也可以位于任意处。此外,只要壳体固定部位于包括侧面部32R、32L的框架主体3的背面侧的部位,则能够以不妨碍图像投射部91向导光部件97R、97L的图像投射的方式构成以及配置壳体固定部。
在上述HMD1中,作为第一壳体的上部壳体5R具有作为与形成于侧面部32R的固定部320以及肋321~323抵接的抵接部的突出部511、512。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该抵接部所抵接的肋也可以为固定部320以及肋321~325的任一个。在上部壳体5L以及侧面部32L中也相同。此外,若抵接部与沿着侧面部32R、32L从作为支承部的正面部31延伸突出的方向的肋抵接,则能够沿着侧面部32R、32L容易配置上部壳体5R、5L。
另一方面,在壳体部件4R、4L也可以没有与形成于侧面部32R、32L的肋321~325相抵接的抵接部。
在上述HMD1中,框架主体3为正面部31以及侧面部32R、32L被一体化的金属制部件。然而,并不局限于此,框架主体3也可以由树脂形成,正面部31与侧面部32R、32L也可以被螺钉等固定件相互连结。即,框架主体3也可以不是金属制的一体成形品。
在上述HMD1中,构成为能够利用鼻托NP、透镜支架LH与镜腿TMR、TML将该HMD1佩戴于用户的头部。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利用带等佩戴部件,将框架主体3或者支承框架主体3的支承部件佩戴于用户的头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该佩戴部件也可以从收纳部HPR、HPL的背面侧延伸突出,框架主体3也可以连接于固定在用户的头部的固定部件。
在上述HMD1中,构成光学装置9L、9R的控制部96控制图像投射部91的动作,即图像形成装置92的图像形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像构成上述光学装置9R的控制部96那样,执行拍摄装置8的动作控制(包括发光部的点亮),也可以使用由外部供给的电力,实施保持于框架2的电池的充电控制,另外,也可以控制与其他的HMD1等图像显示装置、图像供给装置等的电子设备的通信。即,收纳于收纳部HPR、HPL内的控制部96所执行的处理也可以为其他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对图像形成装置92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于其他的位置。
另外,控制部96并不局限于印刷基板,也可以是挠性印刷基板,也可以是具有运算处理电路等的电路元件的控制单元。即,只要执行规定的控制,则不在乎本发明的控制部的构成。
符号说明
1…HMD(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2…框架;3…框架主体(框架部件);31…正面部(支承部);312…卡合部;31L…左侧端部;31R…右侧端部;32L、32R…侧面部;320…固定部(第一固定部);3201…孔部;321、322…肋(第一肋);323~325…肋(第二肋);3221、3241、3251…壳体固定部;326…卡合部;4L、4R…壳体部件;5L、5R…上部壳体(第一壳体);511…突出部(抵接部);512…突出部(抵接部);523…突出部;525…下端部;531…凹部;532、533…孔部;6R…基板支架(第二壳体);61…固定部(第二固定部);61B…下表面;612…孔部;613…钩形部;62、63…开口部;64…钩形部;65…螺纹孔;66…凹部;68…孔部;69…下端部;7L、7R…下部壳体(第三壳体);71…立起部;72…内侧台阶部;73…外侧台阶部;76…孔部;78…孔部;9L、9R…光学装置;91…图像投射部(被收纳部件);92…图像形成装置;93…投射光学装置;94…透镜;95…镜筒;951…固定部;96…控制部(被收纳部件);97L、97R…导光部件(显示部);CB…电缆;FPC…挠性印刷基板;HPR、HPL…收纳部;S…收纳空间。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部,其显示图像;
框架部件,其支承所述显示部;以及
壳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部件,
所述框架部件具有:
支承部,其支承所述显示部;以及
侧面部,其从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向与所述支承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突出,
所述壳体部件与所述侧面部组合而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收纳有助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图像的显示的被收纳部件,
所述侧面部具有:
第一肋,其沿第一方向延伸突出;以及
第二肋,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以及所述第二肋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收纳部件被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并包括向所述显示部投射所述图像的图像投射部,
所述壳体部件具备:
第一壳体,其与所述第一肋以及所述第二肋的至少任一个卡合,并从上侧覆盖所述图像投射部;以及
第二壳体,其从下侧覆盖所述图像投射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投射部具有镜筒,所述镜筒收纳投射所述图像的透镜,
所述框架部件具有供所述镜筒固定用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配置于相对于所述镜筒的上侧,
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相对于所述镜筒的下侧,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镜筒。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件具备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从外侧覆盖所述第二壳体,并且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侧面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件具有壳体固定部,所述壳体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第三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肋以及所述第二肋的至少任一处。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沿着所述侧面部从所述支承部延伸突出的方向,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突出的所述第一肋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件为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侧面部被一体化的金属制部件。
10.一种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部,其显示图像;
框架部件,其支承所述显示部;以及
壳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部件,
所述框架部件具有:
支承部,其支承所述显示部;以及
侧面部,其从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向与所述支承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突出,
所述侧面部具备肋,所述肋在与所述支承部交叉的方向,从所述支承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侧面部的端部,与所述壳体部件卡合,而固定所述壳体部件。
CN201710032314.3A 2016-02-15 2017-01-16 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085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6430A JP6686504B2 (ja) 2016-02-15 2016-02-15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16-026430 2016-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5301A true CN107085301A (zh) 2017-08-22
CN107085301B CN107085301B (zh) 2021-01-05

Family

ID=5955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2314.3A Active CN107085301B (zh) 2016-02-15 2017-01-16 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5104B2 (zh)
JP (1) JP6686504B2 (zh)
CN (1) CN10708530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047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0955046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以及罩部件
CN111240017A (zh) * 2020-02-19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1736340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1751992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4428402A (zh) * 2020-10-29 2022-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和虚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2142B1 (en) 2015-02-26 2018-10-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for a near-eye display
US10650552B2 (en) 2016-12-29 2020-05-12 Magic Le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gmented reality
EP3343267B1 (en) 2016-12-30 2024-01-24 Magic Leap, Inc. Polychromatic light out-coupling apparatus, near-eye display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out-coupling polychromatic light
US10401956B2 (en) * 2017-05-11 2019-09-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frared eye-tracking in high ambient light conditions
US10578870B2 (en) 2017-07-26 2020-03-03 Magic Leap, Inc. Exit pupil expander
CN109445094B (zh) * 2017-08-23 2022-07-26 弗莱克斯有限公司 光投射引擎附接和对准
KR20230152180A (ko) 2017-12-10 2023-11-02 매직 립, 인코포레이티드 광학 도파관들 상의 반사―방지 코팅들
US11187923B2 (en) 2017-12-20 2021-11-30 Magic Leap, Inc. Insert for augmented reality viewing device
US10755676B2 (en) 2018-03-15 2020-08-25 Magic Leap, Inc. Image correction due to deformation of components of a viewing device
JP2021525902A (ja) 2018-05-30 2021-09-27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Magic Leap,Inc. 小型の可変焦点構成
JP7319303B2 (ja) 2018-05-31 2023-08-01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レーダ頭部姿勢位置特定
EP3804306B1 (en) 2018-06-05 2023-12-27 Magic Leap, Inc. Homography transformation matrices based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of a viewing system
JP7421505B2 (ja) 2018-06-08 2024-01-24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化された表面選択設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向設置を用いた拡張現実ビューア
WO2020010097A1 (en) 2018-07-02 2020-01-09 Magic Leap, Inc. Pixel intensity modulation using modifying gain values
US11510027B2 (en) 2018-07-03 2022-11-22 Magic Le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US11856479B2 (en) 2018-07-03 2023-12-26 Magic Le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along a route with markers
US11624929B2 (en) 2018-07-24 2023-04-11 Magic Leap, Inc. Viewing device with dust seal integration
EP3827224B1 (en) 2018-07-24 2023-09-06 Magic Leap, Inc. Temperature dependent calibration of movement detection devices
JP7401519B2 (ja) 2018-08-02 2023-12-19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頭部運動に基づく瞳孔間距離補償を伴う視認システム
US10795458B2 (en) 2018-08-03 2020-10-06 Magic Leap, Inc. Unfused pose-based drift correction of a fused pose of a totem in a user interaction system
JP2020071299A (ja) * 2018-10-30 2020-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JP7472127B2 (ja) 2018-11-16 2024-04-22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画像鮮明度を維持するための画像サイズによってトリガされる明確化
CN113518961A (zh) 2019-02-06 2021-10-19 奇跃公司 限制由多个处理器产生的总热量的基于目标意图的时钟速度确定和调整
CN113544766A (zh) 2019-03-12 2021-10-22 奇跃公司 在第一和第二增强现实观看器之间配准本地内容
EP3963565A4 (en) 2019-05-01 2022-10-12 Magic Leap, Inc.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PROCEDURES
EP4004630A4 (en) 2019-07-26 2022-09-28 Magic Leap, Inc.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AND METHODS
JP7375373B2 (ja) * 2019-08-28 2023-1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装着型表示装置
EP4058979A4 (en) 2019-11-15 2023-01-11 Magic Leap, Inc. VIEWING SYSTEM FOR USE IN A SURGICAL ENVIRONMENT
JP2022131032A (ja) * 2021-02-26 2022-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モジュール及び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US11818331B2 (en) * 2021-11-19 2023-11-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isplay headse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202A (ja) * 1994-12-27 2000-11-30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5125222A (ja) * 2013-12-26 2015-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9422A (en) * 1993-04-12 1996-07-23 Virtual Vision, Inc.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
EP0679919B1 (en) * 1994-04-21 2000-07-12 Sega Enterprises, Ltd. Head mounted display
JP4447999B2 (ja) * 2004-10-01 2010-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頭部装着装置および頭部装着システム
JP4958599B2 (ja) * 2007-03-29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頭部装着型の映像表示装置
JP6244631B2 (ja) * 2013-02-19 2017-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202A (ja) * 1994-12-27 2000-11-30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5125222A (ja) * 2013-12-26 2015-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047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0955046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以及罩部件
CN110955046B (zh) * 2018-09-27 2022-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以及罩部件
CN111736340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1751992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1240017A (zh) * 2020-02-19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WO2021164437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5016122A (zh) * 2020-02-19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4428402A (zh) * 2020-10-29 2022-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和虚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4428402B (zh) * 2020-10-29 2023-07-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和虚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86504B2 (ja) 2020-04-22
JP2017147521A (ja) 2017-08-24
US10025104B2 (en) 2018-07-17
US20170235147A1 (en) 2017-08-17
CN107085301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5301A (zh) 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JP6686505B2 (ja)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JP6686503B2 (ja)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EP3248044B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with stress-resistant components
US11428943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10955048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JP4887907B2 (ja) 映像表示装置
US9465217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11123517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07621697B (zh) 显示装置和头戴式图像显示装置
US10502961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2159681A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2018046387A (ja)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JP675304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JP6337466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WO2019077975A1 (ja) 映像表示装置と光学シースルーディスプレイ
US10921603B2 (en) Wearable device
EP3522524B1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US11215835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JP2013044870A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カメラ
CN117590600A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US20200103662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54996A1 (en) Nonintrusive head-mounted device
JP2024027468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88723A (ja) ウェアラブル機器の取付構造、支持フレーム及び取付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