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3613B - 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3613B
CN107083613B CN201710071705.6A CN201710071705A CN107083613B CN 107083613 B CN107083613 B CN 107083613B CN 201710071705 A CN201710071705 A CN 201710071705A CN 107083613 B CN107083613 B CN 107083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m
state
warp
stop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17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3613A (zh
Inventor
山根政男
志武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83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3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3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3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18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44Automatic stop motions acting on defective operation of loom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02Avoiding starting mark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6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using particular methods of stopping
    • D03D51/08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using particular methods of stopping stopping at definite point in weaving cycle, or moving to such point after sto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织机中,在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在从最初的停止时刻起将经纱开口装置的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使主轴反转,在产生了停止原因的织造周期使织机处于待机状态;操作者在待机状态下操作反转按钮,使主轴反转而使织机成为不良纬纱被引出的引出状态;在织机成为引出状态后即操作者进行不良纬纱的抽出作业后进行的按钮操作而将经纱开口装置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使主轴反转,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本发明可在经纱开口装置具有平整功能但不具备纬纱去除装置的织机中尽量防止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产生停止段,并容易进行停止时的不良纬纱的去除以外的作业。

Description

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所述织机具备经纱开口装置,所述经纱开口装置以所述织机的主轴为驱动源并以与所述主轴的旋转连动的方式被驱动,并且,所述经纱开口装置具有伴随所述主轴的反转而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的平整功能,所述织机由操作者进行产生引纬不良时的不良纬纱的抽出。
背景技术
在织机中,在产生了成为停止原因的引纬不良的情况下,织机停止,之后进行成为引纬不良的不良纬纱的去除等修补作业。而且,该修补作业结束后,织机进行针对预先设定的再起动的动作(起动动作),之后被再次起动。但是,在不具备自动地进行上述不良纬纱的去除的(自动)纬纱去除装置的织机、即由操作者进行不良纬纱的抽出的织机中,有在伴随产生引纬不良的织机的最初的停止(一次停止)后,为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所有的经纱在相同高度位置齐平的状态)而使织机成为待机状态的情况。而且,在该情况下,对该机器的经纱赋予开口运动的经纱开口装置为具有用于实现该平整状态的平整功能的结构。而且,在该织机中,以伴随从上述一次停止开始的反转动作,经纱成为平整状态的方式驱动经纱开口装置,在该经纱被平整状态下,织机再次停止(二次停止)而成为上述待机状态。
而且,在操作者进行修补作业时,首先解除该平整状态,之后,使织机反转,进行用于使不良纬纱在织口露出的所谓引出的操作,在该被引出的状态(引出状态)下通过手工操作进行抽出不良纬纱的作业。另外,根据需要,有时也同样地进行在不良纬纱之前引纬的纬纱的抽出作业。然后,在完成该不良纬纱等的抽出作业后,伴随上述的规定的起动动作再次起动织机。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针对这种织机的从上述一次停止起的再起动的再起动准备的动作(方法)。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动作是经纱开口装置为电子多臂开口装置的织机的再起动准备动作。而且,也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在具备电子多臂开口装置的织机中,在从上述的待机状态进行上述修补作业时,首先进行主轴1旋转量的织机的正转动作,伴随该织机的正转,进行经纱的平整状态的解除,之后,为了上述引出而进行织机的反转。
另外,在织机中,有时如上所述的引纬不良与经纱断头同时产生。这种情况例如是指作为产生了经纱断头的结果是经纱松弛,在经纱开口内引纬的纬纱与该经纱接触,也产生引纬不良的情况。即,在该情况下,在织机中,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同时产生,由于该两个停止原因,织机成为停止的状态。而且,在该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在经纱成为平整状态的织机的待机状态下进行经纱断头的修补,之后,进行用于修补伴随如上所述的平整状态的解除的引纬不良的操作。
但是,在这些情况下,作为为了使从上述一次停止开始的经纱成为平整状态而进行反转、进行为了解除平整状态的正转及为了上述引出的反转的结果,在处于非织造状态的织机中,在直至不良纬纱的上述引出期间,对织布的织口重复进行多次打纬的动作。因此,织造中的织布产生横档(停止段)的可能性高。于是,为了排出这种停止段产生的可能性,考虑在伴随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将织机设定为上述的平整功能无效(OFF)。
但是,在如上所述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全部情况下,若将织机停止时的平整功能设定为无效,在如上所述的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同时产生的情况下,由于经纱未成为平整状态,因此难以进行经纱断头的修补。其原因是,在修补经纱断头时,在经纱成为在同一平面上齐平的状态下容易进行断头的经纱的发现或对该断头的经纱的修补,但在经纱不齐平的状态(开口的状态)下,有时难以发现该断头的经纱,另外该断头的经纱的修补也会成为其它经纱修补的障碍而难以进行。
另外,在引纬不良造成的织机停机时,在进行了去除不良纬纱的修补作业后,有时会出现因某种理由而不能马上进行再起动,需要将织机设定为待机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该待机状态下,期望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但是,如上所述,在进行了使平整功能无效的设定的情况下,不能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于是,也考虑在进行了去除不良纬纱的修补作业后变更平整功能的设定而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在再起动之前再次变更(返回)设定而使平整功能无效。但是,这样的操作导致作业繁杂,并且,操作者也有可能忘记返回设定而在平整功能有效的状态下再次起动织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168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经纱开口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平整功能并且不具备上述纬纱去除装置的织机中,尽可能地排除在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产生如上所述的停止段的可能性,并且寻求容易对该停止时的不良纬纱的去除以外的作业进行操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织机中,在停止原因包含所述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在从最初的停止时刻起将所述经纱开口装置的所述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使所述主轴反转,在产生了停止原因的织造周期,使织机处于待机状态,通过操作者在该待机状态下操作反转按钮使所述主轴反转而使织机成为不良纬纱被引出的引出状态,在织机成为上述引出状态后即操作者进行不良纬纱的抽出作业后进行的按钮操作而将所述经纱开口装置的所述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使所述主轴反转,从而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再起动准备方法也可以是,伴随在所述待机状态下由操作者进行的反转按钮的操作,输出平整指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在使经纱开口装置的平整功能无效的状态下,使织机向从最初的停止时刻、即产生了停止指令信号的时刻以后的织机的惯性旋转后的最初的停止时刻(所谓的一次停止的时刻)起设为待机状态的相位进行反转。由此,能够将用于从该待机状态引出不良纬纱的织机的操作设定为仅仅是使织机反转的操作,而不必伴随平整状态的解除,因此,在织机中不必进行该平整状态的解除动作,产生停止段的可能性相应地降低。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该引纬不良的修补作业(不良纬纱的去除作业)之后,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直接可以使织机成为待机状态,或者在产生了经纱断头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进行切断经纱的修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织机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织机及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3是有关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中的选择图案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起动准备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起动准备方法的其它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织机,2—主轴,5—综片,6—筘,7—综框,8—探纬器,10—经纱断头传感器,15a—微动按钮,15b—反转按钮,17—输入设定器,21—主控制装置,23—电子多臂开口装置,23a—多臂控制装置,23b—开口驱动部,25—主轴驱动部,CF—织口,MM—主电机,Lc—平整指令,Rc—反转指令,Ss—停止信号,Sy—纬纱检测信号,St—经纱断头检测信号,T—经纱,Y—纬纱,W—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织机1的整体的结构。在织机1中,多条经纱T从经轴3以片状被送出,经过后罗拉4后,通过多个综片5及筘6到达织物W的织口CF。另外,送出该经纱T的经轴3以送经电机M2为驱动源,该送经电机M2基于主轴2的转速、预先设定的织布W的设定纬纱密度、检测出的经纱T的张力等控制其驱动,使得经纱T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设定张力从经轴3被送出。但是,主轴2通过主电机MM按照预先设定的转速被旋转驱动。
另外,供经纱T插通的各综片5被各自对应的综框7支撑,该各综框7通过经纱开口装置在上下方向上被往复驱动。而且,利用引纬机构(图示省略)向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驱动各综框7(综片5)而形成的经纱T的开口内引纬纬纱Y,并且利用筘6将该纬纱Y向织口CF打纬,由此形成织布W。
之后,该织布W经过导纱辊9、服卷辊11及压纱辊12、12被导向卷布辊13,由该卷布辊13进行卷取。此时,织布W通过旋转驱动服卷辊11而被牵引,以与基于该牵引的送经速度相对应的纬纱密度进行织造。而且,该服卷辊11以卷取电机M1为驱动源,该卷取电机M1基于主轴2的转速、预先设定的织布W的设定纬纱密度来控制其驱动,使得织造的织布W的纬纱密度与设定纬纱密度一致。
图2是表示织机1的控制结构的框图,织机1具备主控制装置21。该主控制装置21包含存储部21a,在该存储部21a中设定有包含主轴2的设定转速、上述的织布W的设定纬纱密度、经纱T的设定张力等的织造条件。而且,在该主控制装置21连接有控制上述的主电机MM的驱动的主轴控制部25、控制送经电机M2的驱动的送经控制装置27及控制卷取电机M1的驱动的卷取控制装置2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述的各综框7(综片5)赋予开口运动的经纱开口装置是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以下也简称为“多臂开口装置”。)23。顺便指出,该多臂开口装置是通过按照预先设定的开口图案切换对每个综框设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状态来驱动各综框,以使织机的每个织造周期的各综框的上下位置(有关经纱T的最大开口时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成为开口图案上所设定的位置的开口装置。其中,所谓织造周期是指主轴2每旋转一圈所重复的织造动作的1单位,1织造周期相当于主轴2的旋转角度(以下也称为“曲柄角度”。)0°至360°(下一曲柄角度0°)。另外,所谓开口图案是将每个织造周期的各综框的上述上下位置设定为织制组织的1个重复的图案,后述的选择图案是该1织造周期的各综框的上下位置的设定状态。
因此,多臂开口装置23具备多臂控制装置23a和开口驱动部23b,其中,多臂控制装置23a设定用于实现应织造的织布W的织制组织的开口图案,开口驱动部23b包含含有螺线管或摆动杆、选择杆等的驱动机构,即以与各综框7对应的形式设置有多个的驱动机构(图示省略)。而且,多臂开口装置23在该多臂控制装置23a中与主控制装置21连接。
此外,关于该多臂开口装置23,其结构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省略其详细的结构的图示及说明,多臂开口装置23构成为,开口驱动部23b中所包含的各驱动机构具有与主轴2连接并通过主轴2的旋转而被摆动驱动的摆动杆,通过该摆动杆的摆动进行综框7的上述上下位置的变更。即,多臂开口装置23成为在驱动综框7之后,以主轴2为驱动源,以与主轴2的旋转连动的方式来驱动的结构。而且,多臂开口装置23的开口驱动部23b的各驱动机构经由公知的驱动传递机构(图示省略)与对应的综框7连结。
而且,在该多臂开口装置23中,(与众所周知的多臂开口装置相同)基于多臂控制装置23a中设定的开口图案,按照该开口图案中的每个织造周期的选择图案在每个织造周期产生螺线管的选择指令,通过该选择指令设定开口驱动部23b内的各驱动机构的螺线管的励磁状态,由此,各综框7在各织造周期内成为位于开口图案上所设定的开口位置(上述上下位置)的状态。但是,在多臂开口装置23中,按照其与该机构的关系,上述选择指令的产生比开口图案所设定的织造周期先行1周期左右而进行(图3)。
另外,织机1中,作为一般的织机的结构要件,包含检测如上所述被引纬的纬纱Y的探纬器8及用于检测经纱T的切断(经纱断头)的经纱断头传感器10,该探纬器8及经纱断头传感器10分别与主控制装置21连接。而且,主控制装置21基于在各织造周期的每次引纬时输入的来自探纬器8的纬纱检测信号Sy,判定是否成功引纬,在检测到引纬未能正确地进行的引纬不良的情况下,对主轴控制部25输出停止指令信号Ss。同样地,主控制装置21在检测到经纱断头时,伴随经纱断头传感器10产生的经纱断头检测信号St的输入,对主轴控制部25输出停止指令信号Ss。
然后,伴随该停止指令信号Ss的输入,为了使主轴2的旋转停止,主轴控制部25使对主轴2施加制动的制动装置(图示省略)工作,并且执行使主电机MM停止的停止控制。由此,织机1在主轴控制部25伴随上述的停止指令信号Ss的产生而进行的织机1的停止操作开始后,经过主轴2惯性旋转约1圈的制动期间而成为停止状态。另外,在该制动期间中,织机1成为引纬禁止状态,使得即使曲柄角度达到引纬开始角度也不执行引纬。
进而,织机1不仅具备使处于停止状态的织机1起动时所操作的运转按钮或使连续运转中的织机1停止时所操作的停止按钮,还具备使处于停止状态的织机1的主轴2微动正转时所操作的微动按钮15a、及使处于停止状态的织机1的主轴2低速反转时所操作的反转按钮15b。此外,织机1具备输入设定器17,该输入设定器17具备显示画面(例如触摸面板式的显示画面),上述的运转按钮、停止按钮以及微动按钮15a、反转按钮15b,例如以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等形式被设于该输入设定器17上。顺便指出,该输入设定器17用于设定上述的织造条件等,并且可以显示工作信息或停机信息等织机1的信息。
另外,在伴随如上所述的引纬不良、经纱断头等停止原因的产生的织机1停止时,该停止原因被显示在上述的输入设定器17的显示画面上,以便操作者能够掌握该停止原因。因此,在与经纱断头同时产生引纬不良而织机1停止的情况下,从经纱断头传感器10对主控制装置21输出经纱断头检测信号St,主控制装置21检测经纱断头的产生,并且基于来自探纬器8的纬纱检测信号Sy,主控制装置21检测引纬不良的产生,随之,主控制装置21在输入设定器17上显示该两种停止原因。由此,操作者能够掌握该停止原因。
在如上所述的织机1中,在织造中产生了引纬不良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该引纬不良产生的织造周期中的设定的引纬期间结束后的规定定时(例如曲柄角度290°),从主控制装置21输出上述的停止指令信号Ss。随之,主轴控制部25进行上述停止控制,织机1在从产生该停止指令信号Ss的时刻起,在经过了主轴2旋转1圈左右的制动期间的曲柄角度(例如300°),成为暂时性的最初停止(一次停止)的状态。
而且,从该一次停止的状态开始,伴随织机1的反转动作等进行成为引纬不良的原因的不良纬纱的去除。但是,本发明是以织机不具备自动去除(抽出)不良纬纱的纬纱去除装置、即由操作者进行产生引纬不良时的不良纬纱的抽出的形式为前提,本实施例的织机1也不具备该纬纱去除装置。因此,织机1在直至抽出不良纬纱的操作者到来的期间被设为待机状态。
因此,织机1自动执行从上述一次停止的状态起,主轴2仅反转1圈左右的反转动作,在上述一次停止的一个织造周期之前的织造周期(产生引纬不良(停止原因)的织造周期)中的例如曲柄角度300°附近停止(二次停止),成为等待操作者的到来的待机状态。此外,经轴3(送经电机M2)及服卷辊11(卷取电机M1)在织造中与主轴2(主电机MM)被同步驱动,在其停止中的织机1的反转动作时(或正转动作时),也与主轴2(主电机MM)被同步地反转(或正转)驱动与该主轴2(主电机MM)的反转量(或正转量)相对应的量。
另外,在织机1中,在织造中产生了经纱断头的情况下,由于该经纱断头的修补通常也由操作者进行,所以织机1自动地执行从上述一次停止的状态开始的反转动作,成为在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下的上述待机状态。
但是,在织机1从其上述一次停止至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的反转动作(以下也称为“一次反转”。)时,在该一次反转时的多臂开口装置23进行的综框7的驱动按照织造时的上述选择图案进行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多臂开口装置23的多臂控制装置23a中产生的上述选择指令成为图3中如中段所示的形式。
另外,一般的多臂开口装置具备从织机的停止状态起的、伴随作为其驱动源的主轴的反转而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的平整功能。详细而言,一般的多臂开口装置具有如下功能:从停止的状态起,作为其驱动源的主轴反转时,如图3的下段所示,将在多臂控制装置中产生的选择指令设为使与该织机停止的织造周期相对的上述选择图案反转的所谓反转图案的功能。由此,通过在像这样将选择指令设为依据上述反转图案的指令的状态下使主轴反转,实现经纱的平整状态。因此,将该多臂开口装置的选择指令设为上述反转图案的功能成为该多臂开口装置的平整功能。此外,该平整功能通过对多臂控制装置输出平整指令而变得有效(将选择指令设为依据反转图案的指令的状态)。
而且,在织机1中,关于上述一次反转时的那种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使其有效还是无效,除根据停止原因(引纬不良、经纱断头、其它等)设定以外,还可以根通过输入设定器17来设定。而且,主控制装置21按照该设定,在上述一次停止的时刻进行平整指令Lc的输出。
顺便指出,在产生经纱断头时,该经纱断头的修补作业通常由操作者进行。因此,在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下的待机状态下,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因此,该输入设定器17中的设定对停止原因为经纱断头的情况设定为平整功能有效。由此,在织机中,在织造中产生了经纱断头的情况下,伴随来自经纱断头传感器10的经纱断头检测信号St的输入,主控制装置21在上述一次停止时对多臂控制装置23a输出平整指令Lc。随之,在上述一次反转时,多臂控制装置23a中产生的选择指令为依据上述反转图案的指令,作为其结果,经纱T在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下的上述待机状态成为被平整的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在现有不具备纬纱去除装置的织机中,即使在产生引纬不良时,在上述一次反转时,也与经纱断头时同样地控制多臂开口装置,以使经纱在上述待机状态下成为被平整状态。即,在现有的织机中,在产生引纬不良时的上述一次反转时,在将多臂开口装置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通过主轴的反转进行织机的反转动作。
与之相对,在本发明中,在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情况下,织机在将多臂开口装置的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向从上述一次停止起的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上述待机状态)进行反转动作(上述一次反转),在进行了伴随不良纬纱的去除的修补作业(不良纬纱去除作业)之后,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对于这样的本发明,以下,在织机1中,作为停止原因包含引纬不良的情况,以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均产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4)。
在织机1中,在织造中(织机的运转中)产生了经纱断头的情况下,该经纱断头被经纱断头传感器10检测到,从经纱断头传感器10向主控制装置21输出经纱断头检测信号St。由此,主控制装置21检测到产生了经纱断头。另外,在伴随该经纱断头而产生了引纬不良的情况下,基于每次引纬时从探纬器8向主控制装置21输出的纬纱检测信号Sy,在主控制装置21中检测引纬不良的产生。而且,主控制装置21基于这种经纱断头及引纬不良的产生的检测,在产生了该经纱断头及引纬不良的织造周期的规定的定时(例如曲柄角度290°),向主轴控制部25输出停止指令信号Ss。另外,主控制装置21伴随该经纱断头及引纬不良的产生的检测,对输入设定器17输出用于显示该停机原因的显示指令。由此,在输入设定器17的显示画面上显示该停机原因。
主轴控制部25伴随来自主控制装置21的停止指令信号Ss的输入,执行上述的织机1(主轴2)的停止操作。由此,织机1经过上述制动期间,成为在产生了停止原因的织造周期(以下也称为“产生周期”。)的下一织造周期的目标停止角度(例如曲柄角度300°)下的上述一次停止的状态。
而且,在主轴2完全停止而成为上述一次停止的状态的时刻,主控制装置21对主轴控制部25输出用于使主轴2向成为上述待机状态的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例如上述产生周期的曲柄角300°)反转的反转指令。由此,执行由主轴2的反转引起的织机1的反转动作,织机1成为等待操作者的到来的上述待机状态。
但是,如上所述,该向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的上述一次反转在多臂开口装置23中平整功能被设定为无效的状态下进行。即,在本实施例中,关于使该上述一次反转时的上述的停止原因除外的平整功能有效或无效的设定,对于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同时产生的情况,进行使平整功能无效的设定。而且,随之,织机1朝向上述产生周期的反转动作以在该上述产生周期的各综框7的上述上下位置成为按照织造时的选择图案的位置的方式进行。
之后,当操作者来到织机1时,操作者进行将不良纬纱从织布W抽出的不良纬纱去除作业。为此,操作者操作反转按钮15b,使织机1进行反转动作,以使织机1成为不良纬纱在织口CF露出(引出)的状态。由此,织机1执行使主轴2反转的反转动作(二次反转)。
另外,本实施例的织机1构成为,伴随该上述待机状态下的反转按钮15b的操作,主控制装置21对多臂开口装置23的多臂控制装置23a输出平整指令Lc。换言之,主控制装置21构成为,在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同时被检测到的情况下,伴随上述二次停止后最初进行的反转按钮15b的操作,对多臂控制装置23a输出平整指令。因此,如上所述,在处于上述待机状态的织机1中,当操作反转按钮15b时,从主控制装置21对多臂控制装置23a输出平整指令Lc。而且,随之,多臂控制装置23a变为平整功能有效的状态,且成为将在该时刻产生的选择指令设为依据上述反转图案的指令的状态。由此,上述二次反转在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有效的状态下进行。
此外,如上所述,多臂开口装置23构成为,在每个织造周期变更用于驱动开口驱动部23b的综框7的状态(驱动状态),以使各综框7被带到与上述选择图案相对应的上述上下位置。而且,用于变更该开口驱动部23b的驱动状态的控制基于在相对于开口图案上所设定的织造周期先行1周期左右的时刻在多臂控制装置23a中产生的选择指令来进行,在织机1的反转动作(主轴2的反转)时也相同。
因此,如上所述,在操作反转按钮15b的时刻(上述产生周期的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产生的选择指令被设定为依据上述反转图案的指令,由此,伴随主轴2的反转,在上述产生周期的1周期前的织造周期,以各综框7的上述上下位置成为依据上述反转图案的位置的方式反转驱动多臂开口装置23。即,例如,当从上述待机状态至上述产生周期的1周期前的织造周期的经纱T成为最大开口的曲柄角度(180°)使主轴2连续地反转时,在上述产生周期的曲柄角度180°,各综框7成为与织造时的该织造周期的上述选择图案相对应的上述上下位置,进而,以在上述产生周期的1周期前的织造周期的曲柄角度180°下各综框7成为与上述反转图案相对应的上述上下位置的方式驱动多臂开口装置23。
但是,如上所述,首先,为了进行不良纬纱去除作业,在不良纬纱被引出的时刻、即在上述产生周期曲柄角度成为180°的时刻上述二次反转暂时停止,织机1成为以该曲柄角度停止的状态(三次停止)。之后,在该上述三次停止的状态(不良纬纱被引出的引出状态)下,在织机1中,操作者进行上述的不良纬纱去除作业。
然后,在该作业结束后,由操作者再次操作反转按钮15b,由此,再次开始使上述的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有效的状态下的上述二次反转。之后,该上述二次反转持续至在上述产生周期的1周期前的织造周期的终期所设定的曲柄角度(例如曲柄角度300°),并且在该曲柄角度停止上述二次反转。由此,在该织机1停止(四次停止)的状态下,成为经纱T被平整的状态(平整状态)。
然后,在织机1中,在这样使经纱T成为平整状态的上述四次停止的状态下,操作者进行经纱断头的修补作业。而且,该经纱断头的修补作业结束后,伴随由操作者操作运转按钮,在织机1中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起动动作(详情省略)后,再次起动织机,重新开始织造运转。
这样,根据以上说明的再起动准备方法,在织机1中,由于直至成为上述待机状态的上述二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为止的反转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进行,所以之后进行的用于引出不良纬纱的织机的反转操作不必伴随平整状态的解除来进行。由此,尽可能地减轻停止段的产生。进而,如上所述,在不仅产生引纬不良还产生了经纱断头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该经纱断头的修补作业,与之相对,在织机1中,由于从上述二次停止起的上述二次反转是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在不良纬纱去除作业(上述三次停止)后的上述四次停止的状态下,经纱T成为容易进行修补作业的被平整状态。由此,容易进行该经纱断头的修补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方式,也可以以如下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实施。
(1)在上述实施例中,从使织机1成为上述待机状态的上述二次停止至不良纬纱被引出的上述三次停止的反转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进行。即,以如下方式构成主控制装置21:为了该反转而操作反转按钮15b,随之,从主控制装置21向多臂开口装置23(多臂控制装置23a)输出用于将多臂开口装置23设为平整功能有效的状态的平整指令Lc。但是,本发明中,从该上述待机状态至引出不良纬纱的织机1的反转动作是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进行,代替此,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进行。
更详细而言,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在上述待机状态下由操作者操作反转按钮15b,也不必从主控制装置21输出平整指令Lc,向织机1的上述三次停止的曲柄角度的反转动作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在该织机1的反转动作时反转驱动多臂开口装置23,以便按照织造时的选择图案将综框7带到上下位置。
而且,在上述三次停止的状态下进行了不良纬纱去除作业后,在本发明中,进行用于使经纱T成为平整状态的操作,但在该操作时,首先,将织机1正转驱动至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有效的曲柄角度,即比该上述三次停止的织造周期(上述产生周期)的曲柄角度360°小的曲柄角度。顺便指出,该织机1的正转驱动例如通过操作微动按钮15a来进行。
而且,该正转驱动结束后,为了使织机1进行朝向上述实施例中所说的上述四次停止的曲柄角度的反转动作,操作者进行反转按钮15b的操作。而且,在该例中,以伴随在该时刻的反转按钮15b的操作,主控制装置21输出朝向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指令Lc的方式构成主控制装置21。因此,朝向该上述四次停止的曲柄角度的织机1的反转动作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进行。由此,作为直至上述四次停止的曲柄角度为止织机1进行反转动作的结果,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在该曲柄角度下,经纱T成为被平整状态。
此外,在该例中,关于从上述三次停止起的正转驱动,也可以伴随在上述三次停止的状态下操作反转按钮15b,织机1自动地正转驱动至上述的曲柄角度。在该情况下,只要以伴随在该时刻的反转按钮15b的操作,主控制装置21对主轴控制部25输出正转指令的方式构成主控制装置21即可。另外,在该情况下,与该正转驱动连续地进行织机1的反转驱动,并且,伴随该反转按钮15b的操作,从主控制装置21朝向多臂开口装置23输出平整指令Lc。
(2)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同时产生而织机1停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不限于这种经纱断头和引纬不良同时产生的情况。例如,在作为停止原因仅产生了引纬不良的情况下,也有要求在进行了该不良纬纱去除作业之后,为使经纱T成为平整的状态而使织机成为待机状态的情况。而且,在假定为这种情况时,只要也应用本发明即可。
此外,在该情况下,由于织机1本身不能掌握这种不良纬纱去除作业后的待机状态的请求,所以关于使上述的上述一次反转时的停止原因之外的平整功能有效或无效的设定,对停止原因为引纬不良的情况,进行将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设定。而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的例子,即使在上述二次停止的状态下操作反转按钮15b,也不必从主控制装置21输出平整指令Lc,而且,在进行了上述三次停止的状态下的不良纬纱去除作业后操作运转按钮的情况下,在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起动动作后再次起动织机1,且在操作了反转按钮15b的情况下,只要在将多臂开口装置23的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进行之后的织机1的反转动作即可。
(3)关于对综框(综片)赋予开口运动的经纱开口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织机1采用电子多臂开口装置23作为该经纱开口装置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用本发明的织机不限于像这样采用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作为经纱开口装置,也可以采用以主轴为驱动源,并且按照所设定的编织花样的图案(选择图案)驱动各综片的电子提花机开口装置作为经纱开口装置。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任何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

1.一种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所述织机具备经纱开口装置,所述经纱开口装置以所述织机的主轴为驱动源并以与所述主轴的旋转连动的方式被驱动,并且,所述经纱开口装置具有伴随所述主轴的反转而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的平整功能,所述织机由操作者进行产生引纬不良时的不良纬纱的抽出,所述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停止原因包含所述引纬不良的织机停止时,在从最初的停止时刻起将所述经纱开口装置的所述平整功能设为无效的状态下使所述主轴反转,在产生了停止原因的织造周期,使所述织机处于待机状态;
通过操作者在该待机状态下操作反转按钮使所述主轴反转而使所述织机成为不良纬纱被引出的引出状态;
在所述织机成为上述引出状态后即所述操作者进行不良纬纱的抽出作业后进行的按钮操作而将所述经纱开口装置的所述平整功能设为有效的状态下使所述主轴反转,从而使经纱成为平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伴随在所述待机状态下由所述操作者进行的所述反转按钮的操作,输出平整指令。
CN201710071705.6A 2016-02-12 2017-02-09 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 Active CN107083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4858 2016-02-12
JP2016024858A JP6612644B2 (ja) 2016-02-12 2016-02-12 織機の再起動準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3613A CN107083613A (zh) 2017-08-22
CN107083613B true CN107083613B (zh) 2020-06-05

Family

ID=57995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1705.6A Active CN107083613B (zh) 2016-02-12 2017-02-09 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05758B1 (zh)
JP (1) JP6612644B2 (zh)
CN (1) CN1070836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9063B2 (ja) * 2019-01-22 2022-10-24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ル織機における起動制限方法及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5264B2 (ja) 1992-10-02 2001-05-14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起動方法
JP4909652B2 (ja) * 2005-12-14 2012-04-04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
JP5398176B2 (ja) * 2008-02-07 2014-01-2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緯入れ状況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5758A3 (en) 2017-09-13
EP3205758B1 (en) 2020-10-07
JP6612644B2 (ja) 2019-11-27
CN107083613A (zh) 2017-08-22
JP2017141530A (ja) 2017-08-17
EP3205758A2 (en)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966540A (ja)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緯糸欠点織込み防止方法
CN107083613B (zh) 织机的再起动准备方法
EP1862573B1 (en) Operational-error preventing device for loom
EP1798321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oom
JPH06158476A (ja) 織機の起動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織機
JP2906716B2 (ja) 織機における織段発生防止装置
JP4651082B2 (ja) パイル経糸張力の調整方法
JP7159063B2 (ja) パイル織機における起動制限方法及び装置
JPH04281046A (ja) 織機における織段発生防止装置
EP1439250B1 (en) Loom with filling bar preventing function
EP1541731B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weft bars in a loom
JPH0754244A (ja) 織機停止方法
JPH07126962A (ja) 遊星歯車式耳組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375458B2 (ja)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開口制御方法
JP5137302B2 (ja) 織機の運転装置
JP3377749B2 (ja) 織機の開口制御装置
JPH06116841A (ja) 織機の起動方法
JPH0424250A (ja) 織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131867A (ja) 織機の織段防止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491257A (ja) 織機の停止方法と、それを利用する織機の運転方法
JP2002275743A (ja) 織機における織段発生防止方法
JPH09111596A (ja) 織段防止方法
JP2004353163A (ja) 織機の運転方法および織機の運転装置
JPH06264338A (ja) 織機の運転開始方法
JPH11107134A (ja) 織機の不良糸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