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8833A -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8833A
CN107078833A CN201580057234.2A CN201580057234A CN107078833A CN 107078833 A CN107078833 A CN 107078833A CN 201580057234 A CN201580057234 A CN 201580057234A CN 107078833 A CN107078833 A CN 107078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dma
interlea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72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8833B (zh
Inventor
内山博允
木村亮太
古市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78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8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8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2Reduction of hardware complexity or efficient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2Reduction of hardware complexity or efficient processing
    • H03M13/6505Memory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8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parametrability and configur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28Helical type interlea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42Irregular interleaver wherein the permutation pattern is not obtained by a computation rule, e.g. interleaver based on random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82Interleaver implementations, which reduce the amount of required interleaving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89Interleaver providing variable interleaving, e.g. variable block siz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改进与交织多址接入(IDMA)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利用IDMA与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通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配由无线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方法 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控制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蜂窝系统中的用户的数目已显著增加。因而,日益需求第五代系统。从第四代迁移到第五代需要一些突破(例如,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两者的改进,以及先进的无线电频域处理)。
就改进频谱效率来说,多址接入技术(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MAT)是一项重要要素。作为多址接入技术,交织多址接入(IDMA)、滤波器组多载波(FBM)和非正交多址(NOMA)等已在研究中。尤其是在IDMA系统中,交织使得能够区分不同的用户并有效地消除用户之间的干扰。交织器的设计是IDMA系统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并且已经开发了实现交织器的适当设计的技术。
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进行发送功率控制连同交织模式的选择,以便更有效地消除用户之间的干扰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3-123158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与IDMA相关的技术领域中,期望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改进与IDMA相关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新颖的并且改进了的通信控制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方法和程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与基站进行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通过处理器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与基站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和通过处理器进行控制,以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与基站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按照本公开,能够有助于改进与IDMA相关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注意,上面说明的效果未必是限制性的。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可以获得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或可根据本说明书领会的其它效果中的任何一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与IDMA相关的技术的说明图。
图2是说明与IDMA相关的技术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与IDMA相关的技术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与IDMA相关的技术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小区间干扰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的逻辑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逻辑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的逻辑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0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执行的IDMA通信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12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中执行的交织器分配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中执行的交织器分配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执行的IDMA通信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15是图解说明服务器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6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一例子的方框图。
图17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二例子的方框图。
图18是图解说明智能电话机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9是图解说明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将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有时通过在相同的附图标记之后使用不同的字母来相互区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元件。例如,在必要的情况下,相互区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多个元件(例如,终端设备200A和200B)。然而,当不是特别需要区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多个元件时,只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当不是特别需要相互区分终端设备200A和200B时,各个设备被简单地称为终端设备200。
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介绍
1-1.IDMA
1-2.交织器类型
1-3.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况
2.示例配置
2-1.基站的示例配置
2-2.终端设备的示例配置
2.3.通信控制设备的示例配置
3.操作处理
3-1.上行链路通信
3-2.下行链路通信
4.应用示例
5.结论
<1.介绍>
[1-1.IDMA]
首先参考图1-4,说明与IDMA相关的技术。图1-4是说明与IDMA相关的技术的说明图。
作为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A)之后的5G无线电接入技术之一,非正交多址已引起注意。
在LTE中采用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单载波FDMA(SC-FDMA)中,无线电资源被分配成不会在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之间重叠。注意,无线电资源是用于无线电通信的频率或时间的资源,所述无线电资源包括诸如资源块、子帧和资源元素之类的各种类型。这种分配无线电资源使得无线电资源不重叠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也被称为正交多址。
这里,图1图解说明正交多址中的无线电资源的分配的例子。图1中,水平轴线指示频率,并且分配给不同用户的无线电资源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如图1中图解所示,在正交多址中,例如在频率方向上不同的资源块(RB)可被分配给用户。
相反,在非正交多址中,至少部分重叠的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在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情况下,由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会在无线空间中相互干扰。然而,通过预定的解码处理,接收侧能够获取针对每个用户的信息。理论上已知当适当执行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时,与正交多址相比,非正交多址达到更高的通信能力(或者小区通信能力)。
这里,图2图解说明非正交多址中的无线电资源的分配的例子。图2中,水平轴线指示频率,并且分配给不同用户的无线电资源用不同颜色表示。如图2中图解所示,在非正交多址接入中,例如在频率方向上重叠的资源块可被分配给用户。
IDMA是分类为非正交多址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之一。在IDMA中,为了识别用户信号,用于发送侧设备对发送信号进行的交织处理的不同交织模式被分配给不同用户。接收侧设备通过利用与分配给各个用户的交织模式对应的解交织模式来分别对用户信号解码。IDMA的优点是发送侧设备的信号处理的轻负荷。在从用户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UL)中尤其强调此优点。
这里,图3图解说明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的发送站10的基本示例配置。如图3中图解所示,发送站10包括错误校正编码电路11、交织器(πi)12、数字调制电路13和射频(RF)电路14。错误校正编码电路11对用户i的信息比特串进行错误校正编码。交织器(πi)12(交织器(πi)12是对其进行了针对用户i的交织器设置的交织器)对已经过错误校正编码的信息比特串进行交织处理。数字调制电路13对已经过交织处理的信息比特串进行数字调制。RF电路14对数字调制之后的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并经由天线发送无线电信号。注意,交织器设置是与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设置。
图4图解说明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接收站20的基本示例配置。如图4中图解所示,接收站20包括RF电路21、信号分离电路22和解码电路23。RF电路21对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并把结果信号输出给信号分离电路22。信号分离电路22具有把其中组合了来自多个用户的信号的复合信号分离成针对各个用户的信号的功能,并把通过所述分离获得的每个用户信号输出给对应的解码电路23。例如,解码电路23i包括对其进行了针对用户i的解交织器设置的解交织器(πi -1)24、错误校正解码电路25、和对其进行了针对用户i的交织器设置的交织器(πi)26。被输入来自用户i的用户信号的解码电路23i进行通过解交织器(πi -1)24的解交织处理和通过错误校正解码电路25的解码。当正确进行了解码时,解码电路23i将解码的信号输出为用户i的信息比特串。另外,解码电路23i对解码的信号进行通过交织器(πi)26的交织处理,并把结果信号作为针对用户i的用户信号返回给信号分离电路22。对所有用户信号进行用户信号的这种返回。信号分离电路22利用返回的用户信号再次进行信号分离,并且把分离之后的用户信号再次输出给解码电路23。接收站20重复通过信号分离电路22和解码电路23的信号处理,从而解码用户信号。这种对来自多重信号的用户信号的解码在下面也被称为多用户检测。
在IDMA中,对于进行多用户检测的接收侧,优选地提供一种其中接收侧有效地再生成在发送侧生成的交织模式的机制。特别地,优选地提供一种其中在接收侧需要少量的存储器并且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之间交换少量信令的机制。
[1-2.交织器类型]
IDMA涉及各种交织器类型。交织器类型(意味着交织器的类型)是交织器使用的交织模式的策略。在相同交织器类型的交织模式之间维持相关性特性。相反,在不同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模式之间相关性(correlation)特性是未知的。于是,对于其之间可能发生干扰的用户,优选的是分配相同交织器类型的不同交织模式。
定义交织器类型的主要参数如下。例如,可再现性意味着在接收侧再现发送侧使用的交织器的难度。
-交织器特性
-相关性特性
-交织器的数目
-可再现性
-计算复杂性
-存储器的消耗
-信令开销
下面的表1表示在论文等中讨论的主要交织器类型的列表。
[表1]
如表1中所示,不同的交织器类型在特性和可再现性方面不同。注意在表1中,可再现性被表示成复杂性、存储器和带宽。
[1-3.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况]
图5是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况的说明图。如图5中图解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包括基站100、终端设备200、通信控制设备300和核心网络500。
基站100是为位于小区400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电通信服务,并向终端设备200发送/从终端设备200接收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例如,基站100是蜂窝系统中的演进节点B(eNB)或接入点。基站100连接到核心网络500。核心网络500经由网关设备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PDN)。小区400可按照任意无线电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A)、GSM(注册商标)、UMTS、W-CDMA、CDMA2000、WiMAX、WiMAX2或IEEE802.16之类运行。
终端设备200是由基站100提供无线电通信服务,并向基站100发送/从基站100接收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00是蜂窝系统中的用户终端(用户设备(UE))。
通信控制设备300是协调控制基站100和终端设备200的无线电通信的设备。在图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通信控制设备300是服务器。不限于图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例如,通信控制设备300可以是由宏小区、小小区集群和小小区之一实现的功能,或者可被实现成核心网络500内的任意设备(物理设备或逻辑设备)。
在IDMA中进行交织的目的是使用户之间的干扰随机化。优选地,在发送侧选择的交织模式是使相关性特性相对于其他用户更接近于去相关的交织模式。然而,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在终端设备200自己选择要使用的交织模式的情况下,可能难以维持终端设备200之间有利的相关性特性(去相关)。例如,在终端设备200选择彼此高相关性的交织模式的情况下,会发生干扰,这会使得在充当接收侧的基站100中难以对来自终端设备200的信号进行解码。在终端设备200位于小区边界的情况下,会显著发生这种干扰。
图6是说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小区间干扰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6中图解说明的例子中,基站100A与终端设备200A通信,并且基站100B与终端设备200B通信。终端设备200A和200B位于小区400A和400B的小区边缘。在这样的位置关系中,例如,由终端设备200B发送给基站100B的上行链路流量可能导致与由终端设备200A发送给基站100A的上行链路流量的干扰。不用说,在下行链路通信中也会类似地发生这种干扰。在IDMA通信中,优选的是提供一种减小这种小区间干扰的机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将由终端设备200使用的交织模式,从而避免这种干扰。
另一方面,在5G中,多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和多层网络已在研究中,并且各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和架构可共存。在这种网络中,优选的是实现高灵活性。这里,IDMA通信涉及各种类型的交织器,如表1中所示。为了达到5G中所需的高灵活性,优选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各种类型的交织器都可用的机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将由终端设备200使用的交织器类型,从而实现高灵活性。在下面的说明中,由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的将由终端设备200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中的至少一个的分配也被称为交织器的分配。
<2.示例配置>
现在参考图7-10,将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终端设备200和通信控制设备300的示例配置。
[2-1.基站的示例配置]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的逻辑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如图7中图解所示,基站100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110、通信单元120、存储单元130和控制单元140。
(1)无线电通信单元110
无线电通信单元110是基站100经由其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单元110具有与终端设备200进行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单元110可向终端设备200发送/从终端设备200接收控制信息。例如,基站100把指示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00。如下面将说明的,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存在充当发送侧的终端设备200选择(分配)交织模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通信单元110从终端设备200接收指示终端设备200将使用的交织模式的信息。
(2)通信单元120
通信单元120是基站100经由其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单元120有线或无线地向通信控制设备300发送/从通信控制设备300接收数据。例如,通信单元120把通信控制设备300需要的用于交织器分配处理的信息发送给通信控制设备300,并接收指示分配的交织器的信息。
(3)存储单元130
存储单元130具有存储各种信息的功能。例如,存储单元130存储指示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的信息。
(4)控制单元140
控制单元140充当算术处理设备和控制设备,并按照各种程序控制基站100内的全部操作。
-上行链路通信
例如,控制单元140具有控制上行链路通信中由无线电通信单元110进行的接收处理的功能。
例如,控制单元140按照分配给充当发送侧的终端设备200的交织器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10进行多用户检测,并解码由终端设备200发送的用户信号。注意,指示分配给终端设备200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是从通信控制设备300报告的。指示分配给终端设备200的交织模式的信息在通信控制设备300已进行了该分配的情况下是从通信控制设备300报告的,而在终端设备200已进行了该分配的情况下是从终端设备200报告的。取决于用户信号的解码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控制单元140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10向充当发送侧的终端设备200报告ACK信号(确认)或NACK信号(否定确认)。
-下行链路通信
例如,控制单元140具有控制下行链路通信中由无线电通信单元110进行的发送处理的功能。该功能的说明与下面给出的关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终端设备200的说明类似;因此,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上面已经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的示例配置。
[2-2.终端设备的示例配置]
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的逻辑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如图8中图解所示,终端设备200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存储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
(1)无线电通信单元210
无线电通信单元210是终端设备200经由其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具有与基站100一起进行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可向基站100发送/从基站100接收控制信息。例如,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向基站100发送请求交织器分配的消息。在下面的说明中,该消息也被称为IDMA请求。IDMA请求可以是请求交织器类型的分配的消息,或者可以是请求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的分配的消息。IDMA请求由基站100传递给通信控制设备300。随后,无线电通信单元210从基站100接收指示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的信息。在下面的说明中,包括指示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的信息的消息也被称为IDMA响应。IDMA响应包括指示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或指示分配的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的信息。在终端设备200选择交织模式的情况下,无线电通信单元210把指示终端设备200将使用的交织模式的信息发送给基站100。
(2)存储单元220
存储单元220具有存储各种信息的功能。例如,存储单元220存储指示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的信息。
(3)控制单元230
控制单元230充当算术处理设备和控制设备,并按照各种程序控制终端设备200内的全部操作。
-上行链路通信
例如,控制单元230具有控制上行链路通信中由无线电通信单元210进行的发送处理的功能。
例如,控制单元230具有从多个通信方案中选择最佳通信方案的功能。具体地,控制单元230具有判定是否进行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的功能。控制单元230可基于发送数据的分组大小、上行链路信道质量、调制和编码方式(MCS)索引等,判定是否进行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注意,控制单元230可选择复杂类型的多址接入通信,诸如OFDM-IDMA之类。当判定进行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时,控制单元230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向基站100发送IDMA请求。在上行链路通信中,终端设备200把包括调度请求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发送给基站100。类似地,终端设备200可把包括IDMA请求的UCI发送给基站100。注意,终端设备200是否进行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的判定可由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30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210把诸如发送数据的分组大小、上行链路信道质量和MCS索引之类的信息,经由基站100发送给通信控制设备300。
例如,控制单元230利用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控制交织处理。具体地,控制单元230通过利用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210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此外,控制单元230可通过利用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模式来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210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代替由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的分配,控制单元230自己可选择由无线电通信单元210用于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模式。控制单元230可通过与针对通信控制设备300的方法类似的方法选择(分配)交织模式。用于交织模式分配的方法将作为关于通信控制设备300的说明在后面说明;因此,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在控制单元230选择交织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30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210把包括指示选择的交织模式的信息的消息发送给充当接收侧的基站100。该消息可包含在UCI中。因此,充当接收侧的基站100可发现在发送侧使用的交织模式,并因此能够进行多用户检测。
-下行链路通信
例如,控制单元230具有控制下行链路通信中由无线电通信单元210进行的接收处理的功能。该功能的说明与关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基站100的说明类似;因此,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上面已经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的示例配置。
[2-3.通信控制设备的示例配置]
图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300的逻辑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如图9中图解所示,通信控制设备300包括通信单元310、存储单元320和控制单元330。
(1)通信单元310
通信单元310是通信控制设备300经由其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通信单元310与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单元310直接或间接地向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发送/从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接收数据,其利用IDMA进行发送或接收。
例如,通信单元310接收来自无线电通信设备(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的IDMA请求。IDMA请求的该接收充当使控制单元330进行交织器分配的触发。通信单元310可接收分配处理所需的信息。
例如,通信单元310把包括指示由控制单元330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的消息发送给无线电通信设备。另外,通信单元310把包括指示由控制单元330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的消息发送给无线电通信设备。这些信息条可以作为一个消息被发送或者可以分别发送;在本说明书中,在两种情况下该消息也被称为IDMA响应。当从基站100被发送给终端设备200时,IDMA响应可以利用例如系统信息块(SIB)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发送。更具体地,可以利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物理广播信道(PBCH)来发送IDMA响应。
通信控制设备300可以等同于或者独立于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这里,等同性/独立性包括逻辑等同性/独立性,以及物理等同性/独立性。通信单元310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电路进行向独立设备的发送/从独立设备的接收,并且对于等同设备,在该设备内进行发送和接收。
(2)存储单元320
存储单元320具有存储各种信息的功能。例如,存储单元320存储指示分配给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的交织器的信息。
(3)控制单元330
控制单元330充当算术处理设备和控制设备,并按照各种程序控制通信控制设备300内的全部操作。
例如,控制单元330具有协调控制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的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的功能。具体地,控制单元330向作为IDMA请求的发送源并充当数据发送侧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交织器类型。此外,控制单元330可分配交织模式。通常,当针对交织器类型的输入参数被改变时,生成多个交织模式;于是,控制单元330通过指定用于交织模式的生成的参数来分配交织模式。交织模式分配可由数据发送侧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分配目标无线电通信设备是上行链路通信中充当数据发送侧的终端设备200,并且是下行链路通信中充当数据发送侧的基站100。下面具体说明交织器类型分配和交织模式分配。
(交织器类型分配)
例如,控制单元330分配由分配目标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存在用于由控制单元330分配交织器类型的各种方法。作为这些方法的例子,下面说明静态交织器类型分配和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
-静态交织器类型分配(半静态分配)
例如,控制单元330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属性信息分配交织器类型。下面表示了属性信息的例子。
-能力
存储器、计算的复杂性,等等。
-通信类型
蜂窝、设备到设备(D2D)、机器类型通信(MTC),等等。
-部署类型
宏小区、小小区、毫微微小区(femtocell)、幻小区(Phantom cell)、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等等。
控制单元330从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获取属性信息(上面表示了所述属性信息的例子),并把所述属性信息用作针对交织器类型分配的参数。注意,通信类型可取决于信令信息的数量。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中,控制单元330按照终端设备200的能力分配将由终端设备200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因此,例如,控制单元330可把具有有利特性但是具有大存储器用量或高计算复杂性的交织器类型分配给具有大量存储器和高算术能力的终端设备200。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中,控制单元330按照终端设备200的通信类型分配将由终端设备200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因此,例如,对于其中优选少量的信令信息的通信类型(诸如MTC之类),控制单元330可分配具有少量用于交织模式的生成的信令的交织器类型。
上面说明了静态交织器类型分配。现在,将说明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
-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动态分配)
例如,控制单元330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通信状态分配交织器类型。下面示出了通信状态的例子。
-复用用户的数目(例如,复用UE的数目)
-相邻小区的交织器分配状况
-通信方式
半静态、动态
-是否分组重传,重传方法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要求的吞吐量
-要求的服务质量(QoS)
控制单元330从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获取指示通信状态(上面示出了所述通信状态的例子)的信息,并把所述信息用作针对交织器类型分配的参数。
例如,控制单元330按照复用UE的数目动态分配交织器类型或改变分配。因此,例如,在复用UE的数目较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30可分配不具有有利的相关性特性但是允许容易地生成交织模式的交织器类型。
例如,控制单元330基于相邻小区的交织器分配状况动态分配交织器类型或者改变分配。因此,例如,控制单元330可按照在相邻小区中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分配交织器类型,以便减小小区间干扰。按照相邻小区的交织器分配状况的交织器类型分配在下面参考图10说明。
图10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由基站100A、100B和100C操作的小区400A、400B和400C彼此相邻。在按照相邻小区的交织器分配状况的交织器类型分配中,控制单元330首先设置管理区域。可在一个小区内设置管理区域,或者可以跨多个相邻小区设置管理区域。在图1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单元330跨小区400A、400B和400C设置管理区域600。随后,控制单元330优先向属于设置的管理区域600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因此,在相邻小区之间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由于在相同交织器类型的交织模式之间维持相关性特性,因此能够抑制管理区域600内的小区间干扰。
上面说明了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
(交织模式分配)
控制单元330可分配由分配目标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模式。例如,在进行上面说明的静态或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之后,控制单元330分配所分配的交织器类型中的交织模式。例如,控制单元330利用下面所示的参数进行交织模式分配。
-静态参数
-小区ID、虚拟小区ID、全局小区ID、通信点(发送点)ID
-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
-偏移量(特定于终端设备200)
-系统帧号(SFN),子帧索引
-动态参数
-数据长度、码块长度、码字长度
-资源使用(资源块、资源元素)
-MCS索引、CQI索引、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
-复用用户的数目(例如,复用UE的数目)
-初始主交织器、公共交织器
控制单元330可向被分配相同交织器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不同的交织模式。因此,在被分配相同交织器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之间维持相关性特性,使得干扰被避免。
控制单元330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310把指示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包含在IDMA响应中,并把该IDMA响应发送给分配目标无线电通信设备。要被包含在IDMA响应中的指示交织模式的信息可以是由控制单元330用于交织模式分配的参数。分配目标无线电通信设备可利用包含在IDMA响应中的参数来生成分配的交织模式,并使用该交织模式。注意,交织模式在接收侧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发送侧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处被再现(生成)。
在用于交织模式分配的参数包括在被信号传输的现存控制信息等中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不必包括在IDMA响应中。这种情况下,例如,终端设备200可将包括在IDMA响应中的参数和包括在控制信息中的参数组合起来,以生成分配的交织模式。用于报告交织模式的信令的数量受到限制;因此,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开销受到限制。可包括在被信号传输的现存控制信息等中的参数的例子包括小区ID、RNTI、SFN和子帧索引。
另外在终端设备200分配交织模式的情况下,可类似地进行用于报告交织模式的信令的数量的这种限制。例如,当充当发送侧的终端设备200向充当接收侧的基站100报告指示由终端设备200自己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时,可从待报告的参数中省略包括在以信号表示的现存控制信息等中的参数。这种情况下,例如,基站100可将从终端设备200接收的参数和包括在控制信息中的参数组合起来,以生成分配的交织模式。
上面已经说明了交织模式分配。
另外,在不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侧进行是否进行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的判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30可判定无线电通信设备是否允许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例如,控制单元330可基于由无线电通信设备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分组大小、上行链路信道质量、MCS索引等,判定是否允许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这些信息条连同IDMA请求一起或者与IDMA请求分离地从进行数据发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被接收。除了从无线电通信设备获取的这些信息条之外,控制单元330还可进一步基于例如关于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在相同小区内的另一个终端设备200的信息、或者相邻小区的IDMA执行状况来进行所述判定。
上面已经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300的示例配置。
<3.操作处理>
现在参考图11-14,将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操作处理的例子。
[3-1.上行链路通信]
图11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执行的IDMA通信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11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终端设备200、基站100和通信控制设备300。
首先,在步骤S102中,终端设备200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例如,终端设备200基于发送数据的分组大小、上行链路信道质量、MCS索引等,判定是否进行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在后面说明的步骤S108中,在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的情况下,该步骤可被省略。
随后,在步骤S104中,进行UCI生成处理。例如,终端设备200生成包括IDMA请求和调度请求的UCI。
之后,在步骤S106中,终端设备200把调度请求和IDMA请求发送给基站100。具体地,终端设备200发送在步骤S104中生成的UCI。基站100把接收到的IDMA请求中继给通信控制设备300。
随后,在步骤S108中,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例如,通信控制设备300基于由终端设备200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分组大小、上行链路信道质量、MCS索引等,判定是否允许利用IDMA的信号发送。在上面说明的步骤S102中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的情况下,该步骤可被省略。
随后,在步骤S110中,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交织器分配处理。交织器分配处理将参考图12和13说明;因此,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之后,在步骤S112中,通信控制设备300把IDMA响应发送给基站100。例如,通信控制设备300发送IDMA响应,指示步骤S110中的分配的结果的信息包含在所述IDMA响应中。
随后,在步骤S114中,基站100进行调度处理。例如,基站100按照在步骤S106中接收到的调度请求进行调度。
之后,在步骤S116中,基站100把调度信息和IDMA响应发送给终端设备200。例如,基站100通过利用PDCCH来发送指示步骤S114中的调度的结果的调度信息(调度许可)。该调度信息包括诸如将用于数据发送的RB的位置、调制方案、数据大小、和用于发送功率控制的命令之类的信息。另外,基站100通过利用PDCCH或PBCH来发送在步骤S112中接收到的IDMA响应。
当利用PDCCH时,除了指示交织器类型的信息之外,基站100还可直接向终端设备200报告用于交织模式的生成的参数。另一方面,当利用PBCH时,基站100例如向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200报告将用于交织器类型分配的参数与待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相关联的信息。终端设备200使用报告的信息中与其属性信息或通信状态关联的交织器类型。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200本身可分配交织模式。
随后,在步骤S118中,终端设备200进行IDMA信号生成处理。例如,终端设备200通过利用由包含在步骤S116中接收到的IDMA请求中的信息指示的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来生成经过了针对IDMA的交织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下面,该无线电信号也被称为IDMA信号。
随后,在步骤S120中,终端设备200把在步骤S118中生成的IDMA信号发送给基站100。在终端设备200本身分配交织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00例如把包括指示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的消息包含在UCI中,并把该UCI发送给基站100。
之后,在步骤S122中,基站100进行多用户检测。例如,基站利用由包含在步骤S112中接收到的IDMA请求中的信息指示的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进行信号分离,从而对由终端设备200发送的IDMA信号进行解码。在交织模式由终端设备200分配的情况下,基站100利用由包含在从终端设备200接收的消息中的信息指示的交织模式进行信号分离。
随后,在步骤S124中,取决于对IDMA信号的解码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基站100向终端设备200发送ACK信号或NACK信号。
上面说明了上行链路通信中的IDMA通信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现在参考图12和13,将说明步骤S110中的处理的细节。
(交织器分配处理例子1)
图1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在通信控制设备300中执行的交织器分配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该流程中,采用静态交织器类型分配作为用于交织器类型分配的方法。
如图12中图解所示,首先,在步骤S202中,通信控制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30收集用于交织器类型分配的参数。例如,控制单元330收集终端设备200的属性信息,诸如能力、通信类型或部署类型之类。
随后,在步骤S204中,控制单元330分配交织器类型。例如,控制单元330可把具有有利特性但是具有大存储器用量或高计算复杂性的交织器类型分配给例如具有大量存储器和高算术能力的终端设备200。或者,例如,对于其中优选少量的信令信息的通信类型(诸如MTC之类),控制单元330可分配具有少量用于交织模式的生成的信令的交织器类型。
之后,在步骤S206中,控制单元330判定是否执行交织模式分配。例如,控制单元330在终端设备200进行交织模式分配的情况下判定不执行交织模式分配,而在其他情况下判定执行交织模式分配。
当判定执行交织模式分配时(S206/是),在步骤S208中,控制单元330分配交织模式。例如,控制单元330指定用于交织模式的生成的参数。
随后,在步骤S210中,控制单元330报告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例如,控制单元330控制通信单元310向终端设备200发送IDMA响应,在所述IDMA响应中包含指示分配的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的信息。
当判定不执行交织模式分配时(S206/否),在步骤S212中,控制单元330报告交织器类型。例如,控制单元330控制通信单元310向终端设备200发送IDMA响应,在所述IDMA响应中包含指示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
(交织器分配处理例子2)
图13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300中执行的交织器分配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该流程中,采用动态交织器类型分配作为用于交织器类型分配的方法。
如在图13中图解所示,首先,在步骤S302中,控制单元330选择用于交织器分配的目标小区(扇区)。
随后,在步骤S304中,控制单元330指定与目标小区(扇区)相邻的小区(扇区)。
之后,在步骤S306中,控制单元330设置管理区域。例如,控制单元330把包括目标小区和相邻小区的区设置为管理区域。
随后,在步骤S308中,控制单元330判定在管理区域内的相邻小区中是否执行IDMA。
当判定要执行IDMA时(S308/是),在步骤S310中,控制单元330指定在管理区域内的相邻小区中使用的交织器类型。
之后,在步骤S312中,控制单元330判定在管理区域内的相邻小区中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在管理区域内的目标小区中是否可用。例如,取决于交织器类型中的交织模式的冗余数,在和相邻小区的交织器类型相同的交织器类型被分配给目标小区中的终端设备200的情况下,当能够无重叠地分配交织模式时,控制单元330判定交织器类型可用。或者,例如,控制单元330可根据终端设备200的能力来进行所述判定。
当判定在相邻小区中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在管理区域内的目标小区中可用时(S312/是),在步骤S314中,控制单元330把在相邻小区中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分配给管理区域内的目标小区。
当判定在相邻小区中使用的交织器类型在管理区域内的目标小区中不可用时(S312/否),在步骤S316中,控制单元330把与相邻小区的交织器类型不同的交织器类型分配给管理区域内的目标小区。
当判定在相邻小区中将不执行IDMA时(S308/否),在步骤S318中,控制单元330把任意交织器类型分配给管理区域内的目标小区。
随后,在步骤S320中,控制单元330分配交织模式。此时,控制单元330可向属于相同管理区域的被分配相同交织器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不同的交织模式。因此,在管理区域内被分配相同交织器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之间,维持了相关性特性。这降低管理区域内的小区间干扰。
[3-2.下行链路通信]
图1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执行的IDMA通信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14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终端设备200、基站100和通信控制设备300。注意,下行链路通信不同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地方在于不存在调度请求的发送/接收以及分配目标无线电通信设备是基站100,而在其他方面与上行链路通信相同。
如在图14中图解所示,首先,在步骤S402中,基站100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在后面说明的步骤S406中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的情况下,该步骤可被省略。
随后,在步骤S404中,基站100向通信控制设备300发送IDMA请求。
之后,在步骤S406中,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在上面说明的步骤S402中进行IDMA执行判定处理的情况下,该步骤可被省略。
随后,在步骤S408中,通信控制设备300进行交织器分配处理。
之后,在步骤S410中,通信控制设备300向基站100发送IDMA响应。基站100把接收到的IDMA响应中继给终端设备200。这是为了使终端设备200中的多用户检测成为可能。在基站100分配交织模式的情况下,基站100把指示由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和指示由基站100本身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00。注意,在步骤S416中可进行向终端设备200报告信息。
随后,在步骤S412中,基站100进行调度处理。
随后,在步骤S414中,基站100进行IDMA信号生成处理。例如,基站100通过利用由包含在步骤S410中接收到的IDMA请求中的信息指示的交织器类型和交织模式,来生成经过了针对IDMA的交织处理的IDMA信号。
之后,在步骤S416中,基站100把在步骤S414中生成的IDMA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200。
随后,在步骤S418中,终端设备200进行多用户检测以对由基站100发送的IDMA信号进行解码。
随后,在步骤S420中,取决于对IDMA信号的解码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终端设备200向基站100发送ACK信号或NACK信号。
上面已经说明了下行链路通信中的IDMA通信处理的流程的例子。
<4.应用例>
本公开的技术适用于各种产品。例如,通信控制设备300可被实现成任意种类的服务器,诸如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之类。通信控制设备300可以是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控制模块(诸如,包括单个裸片(die)的集成电路模块、和插入到刀片式服务器的插槽中的卡或刀片之类)。
例如,基站100可被实现成任意类型的演进节点B(eNB),诸如宏eNB和小eNB之类。小eNB可以是覆盖比宏小区更小的小区的eNB,诸如皮eNB、微eNB或者家庭(毫微微)eNB之类。替代地,基站100可被实现成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 B和基地收发机站(BTS)之类。基站100可包括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的主体(也被称为基站设备),和置于与所述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射频拉远头(RRH)。另外,下面将说明的各种类型的终端还可通过临时或半永久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100运行。
例如,终端设备200可被实现成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机、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软件狗(dongle)类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相机之类)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之类)。终端设备200还可被实现成进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终端设备200可以是安装在各个终端上的无线电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片的集成电路模块之类)。
[4-1.关于通信控制设备的应用例]
图15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服务器700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服务器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装置703、网络接口704和总线706。
处理器701可以是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控制服务器700的功能。存储器702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并存储由处理器70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存储装置703可包括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
网络接口704是用于将服务器700连接到有线通信网络705的有线通信接口。有线通信网络705可以是诸如演进分组核心(EPC)之类的核心网络,或者诸如因特网之类的分组数据网络(PDN)。
总线706将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装置703和网络接口704相互连接。总线706可包括两条或更多条总线(诸如高速总线和低速总线之类),其中每条总线具有不同的速度。
图15中图解所示的服务器700可以充当上面参考图9说明的通信控制设备300。例如,通信单元310、存储单元320和控制单元330可由处理器701实现。
[4.2.关于基站的应用例]
(第一应用例)
图16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一例子的方框图。eNB 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各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可经由RF线缆相互连接。
天线810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供基站设备82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eNB 800可包括多个天线810,如图16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天线810可与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相容。尽管图16图解说明其中eNB 800包括多个天线810的例子,不过eNB 800还可包括单个天线810。
基站设备820包括控制器821、存储器822、网络接口823和无线电通信接口825。
控制器821可以是例如CPU或DSP,并运行基站设备8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821根据由无线电通信接口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823传递生成的分组。控制器821可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的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的分组。控制器821可具有执行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无线电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admission)控制和调度之类的控制的逻辑功能。可与附近的eNB或核心网络节点协同地进行所述控制。存储器822包括RAM和ROM,并存储由控制器821执行的程序,以及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发送功率数据和调度数据之类)。
网络接口823是将基站设备820连接到核心网络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821可经由网络接口823与核心网络节点或另一个eNB通信。这种情况下,eNB 800和核心网络节点或另一个eNB可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之类)相互连接。网络接口823还可以是有线通信接口,或者用于无线电回程的无线电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823是无线电通信接口,那么网络接口823可把比由无线电通信接口825使用的频带更高的频带用于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通信接口825支持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高级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案,并经由天线810提供与位于eNB 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电连接。无线电通信接口825一般可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826和RF电路827。BB处理器826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解复用,并进行各层(诸如L1、媒体接入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之类)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BB处理器826可代替控制器821,具有部分或所有上述逻辑功能。BB处理器826可以是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包括配置成执行所述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所述程序可允许改变BB处理器826的功能。所述模块可以是插入到基站设备820的插槽中的卡或刀片。或者,所述模块也可以是安装在所述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827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经由天线81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无线电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如图16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BB处理器826可与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相容。无线电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RF电路827,如图16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RF电路827可与多个天线元件相容。尽管图16图解说明其中无线电通信接口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和多个RF电路827的例子,不过无线电通信接口825还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26或单个RF电路827。
(第二应用例)
图17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二例子的方框图。eNB 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40、基站设备850和RRH860。各个天线840和RRH 860可经由RF线缆相互连接。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可以经由诸如光缆之类的高速线路相互连接。
天线840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供RRH 86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eNB 830可包括多个天线840,如图17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天线840可与eNB 830使用的多个频带相容。尽管图17图解说明其中eNB 830包括多个天线840的例子,不过eNB 830还可包括单个天线840。
基站设备850包括控制器851、存储器852、网络接口853、无线电通信接口855和连接接口857。控制器851、存储器852和网络接口853与参考图16说明的控制器821、存储器822和网络接口823相同。
无线电通信接口855支持诸如LTE或LTE-高级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案,并经由RRH 860和天线840提供与位于对应于RRH 860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接口855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856。除了BB处理器856经由连接接口857连接到RRH 860的RF电路864之外,BB处理器856和参考图16说明的BB处理器826相同。无线电通信接口85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如图17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BB处理器856可与eNB 830使用的多个频带相容。尽管图17图解说明其中无线电通信接口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的例子,不过无线电通信接口855还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56。
连接接口857是用于将基站设备850(无线电通信接口855)连接到RRH 860的接口。连接接口857还可以是用于在将基站设备850(无线电通信接口855)连接到RRH 8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860包括连接接口861和无线电通信接口863。
连接接口861是用于将RRH 860(无线电通信接口863)连接到基站设备850的接口。连接接口861还可以是用于在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电通信接口863经由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通信接口863一般可包括例如RF电路864。RF电路864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经由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通信接口863可包括多个RF电路864,如图17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RF电路864可支持多个天线元件。尽管图17图解说明其中无线电通信接口863包括多个RF电路864的例子,不过无线电通信接口863还可包括单个RF电路864。
图16和17中图解所示的eNB 800和eNB 830可充当上面参考图7说明的基站100。例如,无线电通信单元110、通信单元120、存储单元130和控制单元140可由无线电通信接口825、和无线电通信接口855和/或无线电通信接口863实现。这些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可由控制器821和控制器851实现。
[4.3.关于终端设备的应用例]
(第一应用例)
图18是图解示出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智能电话机900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智能电话机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头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电通信接口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15、一个或多个天线916、总线917、电池918和辅助控制器919。
处理器901可以是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控制智能电话机9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902包括RAM和ROM,并存储由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存储装置903可包括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外部连接接口904是用于把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连接到智能电话机900的接口。
摄像头906包括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之类的图像传感器,并生成捕获的图像。传感器907可包括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之类的一组传感器。麦克风908把输入到智能电话机900的声音转换成音频信号。输入设备909包括例如配置成检测显示设备9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10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之类的屏幕,并显示智能电话机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911把从智能电话机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无线电通信接口912支持诸如LTE和LTE-高级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案,并进行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接口912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BB处理器913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分用,并进行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14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经由天线916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通信接口912也可以是其上集成了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的单片模块。无线电通信接口912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如图18中图解所示。尽管图18图解说明其中无线电通信接口9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的例子,不过无线电通信接口912还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913或单个RF电路9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电通信接口912还可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电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电局域网(LAN)方案之类。这种情况下,无线电通信接口912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电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
天线开关915中的每一个在包含在无线电通信接口912中的多个电路(比如,用于不同的无线电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916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供无线电通信接口912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智能电话机900可包括多个天线916,如图18中图解所示。尽管图18图解说明其中智能电话机900包括多个天线916的例子,不过智能电话机900还可包括单个天线916。
此外,智能电话机900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电通信方案的天线916。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智能电话机900的配置中省略天线开关915。
总线917将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头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电通信接口912和辅助控制器919相互连接。电池918经由图中部分表示成虚线的馈电线向图18中图解所示的智能电话机900的部件供电。辅助控制器9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运行智能电话机900的最低必要功能。
图18中图解所示的智能电话机900可充当上面参考图8说明的终端设备200。例如,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存储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可由无线电通信接口912实现。这些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可由处理器901或辅助控制器919实现。
(第二应用例)
图19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处理器921、存储器9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924、传感器925、数据接口926、内容播放器927、存储介质接口928、输入设备929、显示设备930、扬声器931、无线电通信接口9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36、一个或多个天线937和电池938。
处理器921可以是例如CPU或SoC,并控制汽车导航设备9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922包括RAM和ROM,并存储由处理器92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
GPS模块924利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位置(比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925可包括诸如陀螺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之类的一组传感器。数据接口9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连接到例如车辆内网络941,并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辆速度数据之类。
内容播放器927播放存储在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928中的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之类)中的内容。输入设备929包括例如配置成检测显示设备9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之类的屏幕,并显示导航功能或者播放的内容的图像。扬声器931输出导航功能或播放的内容的声音。
无线电通信接口933支持诸如LTE和LTE-高级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案,并进行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接口933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BB处理器934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解复用,并进行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35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经由天线937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通信接口933可以是其上集成了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的单片模块。无线电通信接口933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如图19中图解所示。尽管图19图解说明其中无线电通信接口9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的例子,不过无线电通信接口933还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934或单个RF电路9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电通信接口933还可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电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电LAN方案。这种情况下,无线电通信接口933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电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
天线开关9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电通信接口933中的多个电路(比如,用于不同的无线电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937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供无线电通信接口933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汽车导航设备920可包括多个天线937,如图19中图解所示。尽管图19图解说明其中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多个天线937的例子,不过汽车导航设备920还可包括单个天线9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920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电通信方案的天线937。这种情况下,可从汽车导航设备920的配置中省略天线开关936。
电池938经由图中部分表示成虚线的馈电线向图19中图解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部件供电。电池938累积从车辆供给的电力。
图19中图解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920可充当上面参考图8说明的终端设备200。例如,无线电通信单元210、存储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可由无线电通信接口933实现。这些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可由处理器921实现。
本公开的技术还可被实现成包括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车辆内网络941和车辆模块942的车辆内系统(或车辆)940。车辆模块9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辆速度、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之类,并把生成的数据输出给车辆内网络941。
<5.结论>
上面参考图1-19,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设备300分配由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因此,各种类型的交织器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可用,这使得能够实现5G中所需的高灵活性。
通信控制设备300可采用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属性信息的静态分配和基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通信状态的动态分配之一作为用于交织器类型分配的方法。由各种方法分配的交织器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可用,这使得能够实现5G中所需的高灵活性。
在交织器类型分配中,通信控制设备300可设置管理区域,并优先向属于该设置的管理区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因此,相同的交织器类型被分配给管理区域内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由于在相同交织器类型的交织模式之间维持相关性特性,因此管理区域内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之间的干扰受到抑制。
通信控制设备300可分配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模式。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在终端设备200自己选择将使用的交织模式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在终端设备200之间维持有利的相关性特性(去相关)。在这点上,通过通信控制设备300集中分配将由终端设备200使用的交织模式可以避免干扰。
上面参考附图,已经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以上例子。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得出各种变型和修改,并应明白所述各种变型和修改自然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由各个设备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可以利用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中的任意一个来实现。构成软件的程序预先包含在例如设置在各个设备之内或之外的存储介质(非暂态介质)中。另外,通过由计算机运行的RAM来读取各个程序,并由诸如CPU之类的处理器执行所述各个程序。
注意,可不必按照在流程图中所示的顺序来执行参考流程图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处理。一些处理步骤可以并行地进行。此外,可以采用一些额外的步骤,或者可以省略一些处理步骤。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或示例性的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即,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获得根据本说明书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其它效果。
另外,还可如下构成本技术。
(1)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与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2)按照(1)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通信单元向无线电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由控制单元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
(3)按照(2)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消息是使用系统信息块(SIB)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发送的。
(4)按照(1)-(3)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属性信息来分配交织器类型。
(5)按照(1)-(4)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通信状态来分配交织器类型。
(6)按照(5)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设置管理区域,并优先向属于设置的管理区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模式。
(8)按照(7)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向被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互不相同的交织模式。
(9)按照(7)或(8)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通信单元向无线电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由控制单元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
(10)按照(9)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指示交织模式的信息是由控制单元用于分配交织模式的参数。
(11)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成进行与基站的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12)按照(1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无线电通信单元向基站发送请求交织器类型的分配的消息。
(13)按照(11)或(1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模式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14)按照(11)或(1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控制单元选择将用于由无线电通信单元进行的交织处理的交织模式。
(15)按照(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向基站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选择的交织模式的信息。
(16)按照(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中。
(17)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与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
通过处理器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18)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进行与基站的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和
通过处理器进行控制,以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19)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与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20)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
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成进行与基站的利用IDMA的无线电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 无线电通信系统
100 基站
110 无线电通信单元
120 通信单元
130 存储单元
140 控制单元
200 终端设备
210 无线电通信单元
220 存储单元
230 控制单元
300 通信控制设备
310 通信单元
320 存储单元
330 控制单元
400 小区
500 核心网络
600 管理区域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通信单元向无线电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由控制单元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信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消息是使用系统信息块(SIB)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发送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属性信息来分配交织器类型。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基于与无线电通信设备相关的通信状态来分配交织器类型。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设置管理区域,并优先向属于设置的管理区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模式。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控制单元向被分配相同的交织器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分配互不相同的交织模式。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通信单元向无线电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由控制单元分配的交织模式的信息。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指示交织模式的信息是由控制单元用于分配交织模式的参数。
11.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与基站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无线电通信单元向基站发送请求交织器类型的分配的消息。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模式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控制单元选择将用于由无线电通信单元进行的交织处理的交织模式。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向基站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选择的交织模式的信息。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中。
17.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
通过处理器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18.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与基站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和
通过处理器进行控制,以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19.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利用交织多址接入IDMA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分配将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IDMA的交织器的交织器类型。
20.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
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与基站利用IDMA进行无线电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通过利用分配的交织器类型的交织器来进行用于IDMA的交织处理。
CN201580057234.2A 2014-10-28 2015-07-30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78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8937 2014-10-28
JP2014-218937 2014-10-28
PCT/JP2015/071689 WO2016067690A1 (ja) 2014-10-28 2015-07-30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8833A true CN107078833A (zh) 2017-08-18
CN107078833B CN107078833B (zh) 2019-11-05

Family

ID=5585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723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78833B (zh) 2014-10-28 2015-07-30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148380B2 (zh)
EP (1) EP3214779A4 (zh)
JP (1) JP6547757B2 (zh)
CN (1) CN107078833B (zh)
MX (1) MX369425B (zh)
RU (1) RU2017113751A (zh)
SG (1) SG11201703226YA (zh)
TW (1) TWI693800B (zh)
WO (1) WO20160676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1703226YA (en) * 2014-10-28 2017-05-30 Sony Corp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EP3328149B1 (en) * 2015-08-28 2019-11-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random access process
CN107465483B (zh) * 2016-06-03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272380B2 (en) 2016-12-13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de block interleaving
US11283540B2 (en) * 2017-10-06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specific interleaving, rate-matching, and/or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9845A1 (fr) * 2006-09-06 2008-03-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réception/transmission
CN103563257A (zh) * 2011-06-03 2014-02-05 Kddi株式会社 交织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153737A1 (zh) * 2013-03-27 2014-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器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3707B2 (ja) * 2005-02-02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インタリーブパターン制御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リーブパターン制御方法
JP4642839B2 (ja) * 2005-03-29 2011-03-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Mimo送信装置、mimo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7924951B2 (en) * 2006-12-14 2011-04-1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154803A1 (en) * 2008-08-13 2010-02-17 Fujitsu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2374317B1 (en) * 2008-12-08 2017-01-25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ies Inc. Uplink control signalling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80384B2 (ja) * 2010-01-28 2013-09-04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3005148A (ja) * 2011-06-15 2013-01-07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3123158A (ja) 2011-12-12 2013-06-20 Kddi Corp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6082288B2 (ja) * 2012-10-16 2017-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055333B2 (ja) * 2013-02-13 2016-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50131013A (ko) * 2013-03-18 2015-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단말로 제어 채널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RU2689308C2 (ru) * 2014-09-25 2019-05-27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SG11201703226YA (en) * 2014-10-28 2017-05-30 Sony Corp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RU2700404C2 (ru) * 2014-11-28 2019-09-16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JP6394348B2 (ja) * 2014-12-11 2018-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80071B2 (ja) * 2014-12-11 2018-08-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80146445A1 (en) * 2015-05-07 2018-05-24 Lg Electronics Inc. Asynchronous multipl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w latency service
WO2016182228A1 (ko) * 2015-05-10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용량의 산발적 패킷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55812B2 (en) * 2016-02-05 201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access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US10708907B2 (en) * 2016-04-19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adaptive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US10616805B2 (en) * 2016-08-11 2020-04-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peration methods of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0863522B2 (en) * 2017-05-03 2020-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low latency and latency tolerant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9845A1 (fr) * 2006-09-06 2008-03-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réception/transmission
CN103563257A (zh) * 2011-06-03 2014-02-05 Kddi株式会社 交织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153737A1 (zh) * 2013-03-27 2014-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器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NGO YOSHIZAWA等: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rference canceller for I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28226A1 (en) 2019-01-24
CN107078833B (zh) 2019-11-05
WO2016067690A1 (ja) 2016-05-06
TW201630356A (zh) 2016-08-16
SG11201703226YA (en) 2017-05-30
EP3214779A1 (en) 2017-09-06
US20170324501A1 (en) 2017-11-09
JP6547757B2 (ja) 2019-07-24
US10567104B2 (en) 2020-02-18
JPWO2016067690A1 (ja) 2017-08-10
EP3214779A4 (en) 2018-08-08
TWI693800B (zh) 2020-05-11
MX369425B (es) 2019-11-08
RU2017113751A (ru) 2018-10-23
US10148380B2 (en) 2018-12-04
MX2017005217A (es)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01423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及び方法
TWI679909B (zh)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US10687217B2 (en)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side and user device side
US202102589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67104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80057664A (ko) 무선 통신 기지국 측 및 사용자 장비 측에서 이용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EP34136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62885A (zh) 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基站、用户设备侧的装置
CN110167143A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586762B2 (ja)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105316A (zh) 装置
CN10981872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65708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729457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5871429A (zh) 协调式多点系统中的传输点指示
CN110166189A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65709A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0313198A (zh) 终端设备、基站,控制设备、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5340305B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终端装置
AU20182905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005351A (zh)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方法及程序
CN109246582A (zh) 电子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200008077A1 (en)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EP341366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1361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