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6889A - 反射膜 - Google Patents

反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6889A
CN107076889A CN201580056297.6A CN201580056297A CN107076889A CN 107076889 A CN107076889 A CN 107076889A CN 201580056297 A CN201580056297 A CN 201580056297A CN 107076889 A CN107076889 A CN 107076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lectance coating
reflectivity
white substrate
substr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62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细井康平
金井慎郎
金井慎一郎
多田博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76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4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8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构件、具备高反射率、高耐久性、且低成本、色度良好的光反射膜,该光反射膜利用反射膜而形成,所述反射膜依次具有白色基材层、金属薄膜层和保护层,该白色基材层设置于反射使用面侧,其中,从所述白色基材层侧对该反射膜照射光时,下述所示的Δb为1.0%以上且小于4.0%,并且以下述所示的Δa与所述Δb之比表示的反射率提高度(Δa/Δb)为1.3以上且3.0以下,其中,Δa为所述白色基材层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Δb为所述反射膜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Description

反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膜。更具体而言,涉及液晶显示器等电子器件用显示装置的反射板等所使用的反射膜。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光学构件、液晶显示器、照明器具、太阳能电池等所使用的光反射体,已知有散射型光反射膜及镜面反射型光反射膜等,所述散射型光反射膜的代表是通过将无机粒子、有机粒子分散于塑料膜中而得到的白色膜,所述镜面反射型光反射膜的代表是通过形成由铝、银等金属的薄膜构成的金属反射层而得到的镜面膜。
在液晶显示器用途,从液晶电视等超过50英寸的大型液晶显示器至手机等便携用途的5英寸以下的小型液晶显示器,遍及多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小型显示器而言,在因图像显示装置自身的小型化/轻质化而要求光反射膜的薄层化的同时,也渴望有助于实现电池长寿命化的背光节电化的高效率的光反射膜。
另外,作为便携用途,具体而言有手机、车载用显示器等,由于它们被设想为在室外使用,而且原本就存在来自LED光源的辐射热的影响,因此,光反射膜要求在高温环境下具有高耐久性。即,对于上述的光反射膜而言,需要抑制高温条件下的反射率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869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4-23954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031653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35616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128908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126236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0-193494
专利文献8:WO2005-03987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精密地调节膜厚,交替地叠层折射率不同的2种透明聚酯层而进行超多层化,从而在宽范围的波长区域内实现高效的光反射,进而通过添加剂等赋予耐久性,但其需要高度的超多层薄膜化技术,结果是成为极其昂贵的物品。
作为更廉价且具有一定的高反射率的膜,通常已知有如下膜:将氧化钛等的微粉状填充剂分散于多环式及脂肪族的聚酯、聚烯烃等树脂基质中和/或对该膜进行拉伸,由此进行多孔化并在膜内形成折射率不同的树脂/空气/微粉状填充剂的结构而得到的白色膜(专利文献2~4);通过蒸镀或溅射等在塑料、金属板等适当的基材上形成银或铝等反射率高的金属薄膜而得到的金属薄膜镜面反射膜(专利文献5或6)。白色膜虽然耐久性、机械强度优异,但反射率不足,特别是在进行薄膜化时,漏光变得明显,反射率极端降低。另一方面,对于金属薄膜镜面膜而言,虽然即使对膜进行薄膜化也能够期待高反射特性,但从该金属表面容易劣化的观点考虑,存在耐久性变差,而且由于均匀反射全部波长的金属的特征而相对发黄的问题。
另外,还提出了将该白色膜与镜面反射膜适当组合而成的反射膜(专利文献7或8)。然而,提出的任何物品的反射率均与实现近年所要求的高亮度相差甚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更廉价地提供一种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具有高反射率、高亮度且高耐久性,而且反射光具有良好的色度(可以抑制反射光的发黄)。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基于通常期待高反射率的银薄膜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以下见解。
(1)为了使银薄膜为高反射率,优选不实施表面涂敷。
(2)然而,银薄膜在空气中慢慢地发生氧化、硫化,导致反射率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在银薄膜的表面设置保护层。
(3)另一方面,在银薄膜的表面设置保护层时,导致反射光的亮度降低。
(4)另外,即使在银薄膜的表面设置保护层,也无法充分地抑制色度的变黄。
鉴于上述见解,发明人等进一步深入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上述那样将高耐久性的白色基材、金属薄膜层和保护层适当地进行组合,并将白色基材侧作为反射面侧,而且使对2种给定波长的光的反射率之差(Δb)为一定范围内,由此能够完全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为一种反射膜,其依次具有白色基材层、金属薄膜层和保护层,该白色基材层设置于反射使用面侧,在从上述白色基材层侧对该反射膜照射光的情况下,下述所示的Δb为1.0%以上且小于4.0%,且以下述所示的Δa与上述Δb之比表示的反射率提高度(Δa/Δb)为1.3以上且3.0以下。
Δa:上述白色基材层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Δb:上述反射膜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适于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构件、具有高反射率、高亮度、高耐久性、且低成本、色度良好的光反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反射膜的层结构的说明图。图1(a)示出了依次形成了白色基材层1、金属薄膜层3、保护层4的叠层体。图1(b)示出了依次形成了白色基材层1、中间层2、金属薄膜层3、保护层4的叠层体。
图2是示出550nm的反射率与亮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450nm和750nm的反射率之差(Δb)与y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白色基材层
2:中间层
3:金属薄膜层
4: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反射膜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反射膜。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反射膜能够采取的形态,优选为膜状或片状。一般来说,“膜”是指,与长度及宽度相比,厚度极小,且最大厚度可任意限定的薄且平的产品,其通常以卷的形式供给(日本工业标准JISK6900);一般来说,“片”是指,在JIS定义上,薄且平(相对于长度和宽度而言,其厚度较小)的制品。但是,片与膜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在本发明中,没有必要在文字上将两者区分开,因此在本发明中,称作“膜”时也包括“片”,称作“片”时也包括“膜”。
1.反射膜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反射膜(以下,有时记为本反射膜)依次具有白色基材层1、金属薄膜层3和保护层4,该白色基材层1设置于反射使用面侧,其特征在于,从白色基材层1侧对该反射膜照射光的情况下,下述所示的Δb为1.0%以上且小于4.0%,并且以下述所示的Δa与上述Δb之比表示的反射率提高度(Δa/Δb)为1.3以上且3.0以下。
Δa:上述白色基材层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Δb:上述反射膜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1.1.白色基材层
白色基材层的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树脂和填充剂。热塑性树脂及填充剂没有特别限定。白色基材层对波长550nm的光的反射率优选为95%以上。更优选为9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7%以上。550nm的反射率小于95%时,形成叠层结构的反射膜的反射率不能获得足够高的值,有时相应地亮度也降低。
构成白色基材层的热塑性树脂只要能够保持反射性及优异的耐久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含氟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等各种热塑性树脂。需要说明的是,热塑性树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当中,例如在重视反射特性、生产成本、耐水解性等的情况下,优选选择由聚烯烃形成的膜。作为聚烯烃类树脂层,例如可以列举选自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等聚丙烯树脂、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树脂、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等环烯烃类树脂、乙丙橡胶(EPR)、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等烯烃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聚烯烃树脂。这些当中,从机械性质、柔软性等方面考虑,优选聚丙烯树脂(PP)、聚乙烯树脂(PE)、环烯烃类树脂,其中,从耐热性优异、弹性模量等机械特性高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聚丙烯树脂(PP)、环烯烃类树脂(COC,COP)。
另一方面,在重视膜的刚性、耐热性的情况下,优选选择由聚酯形成的膜。其中,在重视耐热性、耐水解性等的情况下,优选选择芳香族聚酯,可以列举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中的至少一种聚酯树脂。
作为填充剂,可以举出无机微粉体、有机微粉体等。作为无机微粉体,可以列举例如: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硫酸镁、硫酸钡、硫酸钙、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氢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二氧化硅、云母、滑石、高岭土、粘土、玻璃粉、石棉粉、沸石、硅酸白土等。可以使用上述任意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考虑到与构成本反射片的热塑性树脂的折射率差,优选折射率大的填充剂,特别优选使用折射率为1.6以上的碳酸钙、硫酸钡、氧化钛或氧化锌。
在仅考虑对上述波长550nm的光的反射率、反射光的亮度的情况下,只要增加白色基材层的厚度即可。然而,为了应对近年来对薄膜化的要求,白色基材层需要尽可能地减薄。而且,在本发明中,需要如后面所述那样,作为反射膜整体,上述Δb满足给定的值。在考虑到以上情况时,白色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其下限更优选为5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70μm以上,其上限更优选为1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20μm以下。其中,在白色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以上时,能够制成具备更高反射率的反射膜。另一方面,在白色基材层的厚度为140μm以下时,Δa/Δb为更好的值,能够制成虽然薄但具备优异的性能的反射膜。
白色基材层可以在内部具有空隙。在具有空隙的情况下,空隙在白色基材层中所占的比例(空隙率)优选为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特别优选为20%以上。在空隙率为5%以上时,树脂中的折射率较高的填充剂与折射率较低的空气层直接接触的界面面积增加,由此能够使白色基材层的反射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从白色基材层的机械强度、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上述空隙率优选为50%以下。在白色基材层的内部形成空隙的方法是公知的。例如,可以向构成白色基材层的热塑性树脂中添加填充剂而制成基材层(基材膜),并且将该基材层(基材膜)至少在单向进行拉伸。为了使白色基材层的内部空隙率为希望的范围,以面积倍率计优选拉伸至5倍以上,更优选拉伸至7倍以上。另外,优选在双向进行拉伸。
本发明的反射膜通过白色基材层和在该白色基材层的与反射使用面相反侧的面一侧设置金属薄膜层,即使在反射膜总体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高亮度。从上述观点考虑,只要白色基材层的厚度比率相对于本反射膜的全部层厚为70%以上,就可以因与金属薄膜层的协同效应而得到足够的亮度及反射率。从上述观点考虑,白色基材层的厚度比率相对于本反射膜的总层厚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特别优选为92.4%以上、最优选为93.5%以上,其上限优选为99.5%以下、更优选为9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8%以下、特别优选为97.4%以下、最优选为97.2%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反射膜通过白色基材层和在该白色基材层的与反射使用面相反侧的面一侧设置金属薄膜层,即使在白色基材层对550nm光的透射率在某种程度上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高亮度。只要白色基材层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1.0%以上,就能够因与金属薄膜层的协同效应而得到足够的亮度及反射率。从上述观点考虑,白色基材层对550nm光的透射率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以上,其上限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下、特别优选为3.1%以下。
1.2.金属薄膜层
本发明的反射膜在白色基材层的背面侧,即,在白色基材层的与反射使用面相反侧的面具有金属薄膜层。金属薄膜层可以通过蒸镀金属来形成,例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离子化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来形成。作为蒸镀金属材料,只要是反射率高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通常优选银、铝等,其中特别优选银。或者,从耐腐蚀性的观点考虑,也优选使用银的合金。可以列举例如银与选自Cu、Au、Ni、Pd、Pt、Ru、Rh、In、Al、Si、Mn、Zr、Sn、Bi、Ge、Ti、Cr、Mo、V、Nb、Ta、Hf、W、Co、Ge中的1种以上的合金。另外,金属薄膜层可以是金属的单层品、叠层品或者是金属氧化物的单层品、叠层品,也可以是金属的单层品与金属氧化物的单层品形成的2层以上的叠层体。金属薄膜层的厚度根据形成层的材料、层形成法等而有所不同,优选为10nm~3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20nm~200n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40nm~150n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60nm~120nm的范围内。金属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以上时,可以得到足够的反射率。另一方面,在金属薄膜层的厚度超过300nm的情况下,未观察到反射率的进一步提高,而生产效率降低,因此不优选。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下面叙述的Δb,优选对金属薄膜层的厚度与白色基材层的厚度的比率进行调整。对于本发明的反射膜而言,在将金属薄膜层的厚度设为X(μm)、将白色基材层的厚度设为Y(μm)时,厚度比(X/Y)优选为5.0×10-5以上且7.5×10-3以下,其下限更优选为1.0×10-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10-4以上、特别优选为8.6×10-4以上,其上限更优选为5.0×1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10-3以下、特别优选为2.0×10-3以下。
1.3.中间层
在本发明中,上述金属薄膜层设在白色基材层的背面侧。作为在白色基材层的背面侧设置金属薄膜层的方法,可以列举各种方法。特别优选如图1(b)所示那样将金属薄膜层3隔着中间层2设置于白色基材层1的背面侧。
1.3.1.平滑涂层
例如,在白色基材层的表面设置平滑涂层的基础上,用溅射法等使金属蒸镀于该平滑涂层的表面,由此可以将金属薄膜层设置于白色基材层的背面侧。即,本发明的白色基材层可以在设有金属薄膜层一侧的面上具有平滑涂层。此时,平滑涂层可降低设有金属薄膜层一侧的表面粗糙度,起到赋予更进一步提高反射率效果的作用。从该观点考虑,在白色基材层设置该平滑涂层时,设有金属薄膜层一侧的表面粗糙度(Ra)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下。
平滑涂层可以是以各种固化树脂作为主体的层、以无机氧化物(玻璃、陶瓷等)作为主体的层。或者可以是由硅晶片形成的层。特别是从易于设置在白色基材层的表面、通过赋予某种程度的柔软性而提高与金属薄膜层的密合性、以及使操作性也优异的观点考虑,平滑涂层优选为以各种固化树脂作为主体的层,特别优选以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1种以上作为主体的层。为了不损害本反射膜的反射率及亮度,优选平滑涂层的总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
“作为主体”是指占层的构成成分中50质量%以上,优选占80质量%以上,更优选占90质量%以上。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除了上述各种固化树脂、金属氧化物以外,平滑涂层中还可以含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平滑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平滑涂层的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1μm以上,特别优选为2μm以上。平滑涂层的厚度过小时,有时难以使白色基材层的表面充分平滑化。平滑涂层的厚度过大时,有时因涂布不均/形成不均反而使平滑性变差。
1.3.2.粘接层或粘合层
或者,将形成了金属薄膜层的膜与白色基材层隔着粘接层或粘合层进行叠层,由此也可以在白色基材层的背面侧设置金属薄膜层。
在将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隔着粘接层或粘合层进行叠层的情况下,优选设置总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的粘接层或粘合层。粘接层或粘合层的总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时,不损害本反射膜的反射率及亮度。从该观点考虑,更优选总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粘接层或粘合层是指为了确保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的密合而设置的层,包括满足该定义的任意层。上述粘接层或粘合层可以列举例如:氨基甲酸酯类、丙烯酸类、橡胶类、聚硅氧烷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环氧类、聚乙酸乙烯酯类、乙烯基烷基醚类、含氟类的粘接层或粘合层。其中,优选满足上述希望的总光线透射率的粘接层或粘合层,更优选包含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粘合层。
1.3.3.空气层
在本发明中,作为在白色基材层的背面侧设置金属薄膜层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设置平滑涂层的方式、设置粘接层或粘合层的方式。例如,在本发明中,可以在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之间具有空气层。空气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0.2μm以上且5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该空气层可以仅通过将金属薄膜层与白色基材层叠合而设置,或者通过在反射膜的实际使用面积中0.1%~50%的范围内将金属蒸镀层与白色基材层粘接而设置。上述范围更优选为0.1%~30%,进一步优选为0.1%~10%。通过在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之间存在空气层,可以使亮度及反射率更进一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只要满足希望的反射率及Δb,也可以在白色基材层的表面直接设置金属薄膜层,而不用夹隔着上述那样的中间层。但是,在设有上述那样的中间层的情况下,可以更容易满足希望的反射率及Δb。
1.4.保护层
为了保护金属薄膜层,本发明的反射膜在金属薄膜层的背面侧、即膜的与反射使用面相反侧具有保护层。形成保护层的材料只要能够防止金属薄膜层的腐蚀、且与金属薄膜层的密合性良好即可,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任意的树脂的涂料。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由氨基类树脂、氨基醇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尿素-三聚氰胺类树脂、环氧树脂、含氟类树脂、聚碳酸酯、硝化纤维素、乙酸纤维素、醇酸类树脂、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等单独形成的树脂涂料,或者使用由它们的混合物形成的树脂涂料。所述涂料可以将上述树脂分散于水、溶剂等溶剂中而形成。另外,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增塑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溶剂,通常可以使用与涂料所使用的溶剂相同的溶剂。
保护层例如利用凹版涂布法、辊涂法、浸涂法等通常的涂布方法将根据需要用适当溶剂等将上述涂料稀释而成的涂料涂布于金属薄膜层的整个面并使其干燥(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使其固化)而形成。
也可以利用涂料涂布以外的方法来形成保护层。作为用于此的保护层形成方法,可以列举例如膜的贴合、以及其它材料蒸镀、溅射等。如上所述,在膜的表面形成了金属薄膜层的基础上叠层白色基材层的情况下,膜本身起到保护层的作用。
保护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μm~200μm的范围内。只要保护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上,就能够均匀地包覆金属薄膜层的表面,从而可充分发挥形成了保护层的效果。另外,在膜本身起到保护层的作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调整保护层的厚度并根据用途、目的来调整本反射膜的总厚度。
保护层可以通过添加无机或有机微粒而使其着色。通过使保护层着色,能够防止从金属薄膜层漏过的少许漏光。另外,不仅能够防止将金属薄膜层误用作反射使用面的失误,还能够抑制金属薄膜层的闪亮。此外,还可以将该保护层作为印刷层而有效利用。从上述观点考虑,可以使用在保护层用树脂材料中预先混合下述物质并使其分散而成的材料,所述物质为例如: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石膏、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滑石、硅酸钙、碳酸镁、炭黑、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苝黑、钛黑、酞菁黑、活性炭、铁酸盐、磁铁矿、氧化铬、氧化铁、二硫化钼、铬络合物、复合氧化物系黑色色素等无机颜料、以及丙烯酸类、聚苯乙烯类、聚氨酯类、酰胺类、聚碳酸酯类、聚硅氧烷类、尿素-甲醛水溶液类、三聚氰胺类等的有机树脂粒子、铝粉、黄铜粉、铜粉等金属粉末、颜料、染料等油墨组合物等。相对于保护层的固体成分,上述无机或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10~4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对于保护层而言,优选其背面侧、即膜的与反射使用面相反侧由硬涂层构成。利用硬涂层,可以更适当地防止金属薄膜层的剥离、对膜的物理性损伤、金属薄膜层的腐蚀。作为硬涂层的具体例子,优选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酸盐化合物、聚硅氧烷类树脂等。硬涂层的厚度可以考虑保护层整体的厚度而确定。
1.5.层结构
如果举例本发明的反射膜的层结构,则可以列举:白色基材层/平滑涂层/金属薄膜层/保护层、白色基材层/粘合层或粘接层/金属薄膜层/保护层、白色基材层/空气层/金属薄膜层/保护层、或者白色基材层/平滑涂层/空气层/金属薄膜层/保护层等层结构。其中,白色基材层被设置于光照射侧。另外,本发明的反射膜还可以在这些层之间具有其它层,白色基材层、金属薄膜层、保护层等也可以分别独立地由多个层构成。
为了获得希望的反射率,优选本发明的反射膜的厚度至少为45μm以上,更优选为5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上。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近年来对薄膜化的要求,优选更薄的反射膜,优选其上限为25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μm以下。
对于本发明而言,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在各层配合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水解剂、润滑剂、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白色颜料、荧光增白剂、以及其它添加剂。
1.6.反射膜的特性
1.6.1.反射率
对于本发明的反射膜而言,从白色基材层侧照射光时,优选对波长550nm的光的反射率为98%以上,更优选为9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以上。如图2所示,550nm的反射率例如与用作液晶显示器的构件的背光灯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值相关,550nm的反射率为98%以上时,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值也增高,能够赋予液晶显示器足够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对于散射型反射膜和镜面反射型反射膜而言,由于分光装置内的积分球的灵敏度不同,因此不能单纯比较两者之间的反射率的绝对值。
1.6.2.反射率差(Δb)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反射膜而言,将反射膜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定义为Δb。此时,上述Δb需要为1.0%以上且小于4.0%。如图3所示,本发明人等发现,450nm的反射率与750nm的反射率之差(Δb)与测定亮度时得到的色度中的y值相关。这里,在450nm的反射率与750nm的反射率之差小于1.0%时,从实用性的观点考虑,变得过于发黄。从上述观点考虑,该反射率之差更优选为1.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另一方面,关于该反射率之差的上限,其为4.0%以上时,基本上观察不到亮度提高的效果。另外,在Δb为4.0%以上的情况下,在白色基材层和金属薄膜层为必须要件的本发明中,金属薄膜层的特性基本上不发挥作用。即,存在无法得到作为反射膜的高反射率等的隐患。从上述观点考虑,更优选小于3.5%,进一步优选小于3.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y值是指后面叙述的亮度测定法、即在将本反射膜用于显示器的背光灯时与亮度值同时测定的CIE表色系统的色度坐标中x及y中的y,在该xy色度坐标的一定范围(x、y:0.28~0.35)内,x及y的值越大,意味着越带有黄色,因此,为了方便起见,用y值的大小来评价黄色度。
1.6.3.反射率提高度(Δa/Δb)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反射膜而言,将白色基材层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定义为Δa。在本发明中,用上述Δa与上述Δb之比表示的反射率提高度(Δa/Δb)为1.3以上且3.0以下。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的协同效果。
即,上述(Δa/Δb)为1.3以上时,能够充分获得使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叠层而带来的亮度提高效果。从上述观点考虑,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上。另一方面,通过使其上限为3.0以下,发黄被抑制,可以得到色度良好的反射膜。从上述观点考虑,更优选为2.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6以下。
本反射膜对波长550nm的光的透射率优选小于1.0%。通过使总光线透射率小于1.0%,能够高效地反射背光灯的光,可以使亮度提高,而且还可以提高显示对比度。从上述观点考虑,更优选小于0.5%,进一步优选小于0.3%,特别优选小于0.1%。
1.6.4.耐久性
本反射膜的耐久性通过计算在恒温槽内于80℃条件下保持240小时的高温处理前后对波长5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而求出。上述反射率之差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下。通过使上述反射率之差为0.5%以下,在例如暴露于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时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而亮度不降低。
2.反射膜的制造方法
以下,举一个例子对本反射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制造方法的任何限定。
首先,在构成白色基材层的热塑性树脂中配合填充剂,并根据需要配合其它添加剂等,制作树脂组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将填充剂等加入热塑性树脂中,并利用螺旋式混合机、转鼓、亨舍尔混合机等混合,然后使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等在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混炼,由此得到各层用树脂组合物。或者,也可以预先制备在热塑性树脂中高浓度配合了填充剂等的所谓的母炼胶,对该母炼胶与树脂进行混合,得到希望浓度的树脂组合物。
接着,将如上所述得到的基材用树脂组合物熔融,形成为膜状。作为在形成为膜状的方法,通常优选使用吹塑成型法、使用T型模头的挤出成型法。具体而言,在根据需要对基材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干燥后,供给于挤出机,加热至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熔融。或者,也可以不使树脂组合物干燥而供给至挤出机,但在不使其干燥的情况下进行熔融挤出时,优选使用真空排气口。然后,将熔融的基材层用树脂组合物从T型模头的狭缝状喷出口挤出,使其密合固化于冷却辊,形成浇铸片。
优选白色基材层至少在单轴方向进行拉伸,进一步优选在双轴方向进行拉伸。拉伸可以通过辊、拉幅机、充气、管膜法、气芯等进行。例如,可以利用辊在MD方向进行拉伸后,利用拉幅机在TD方向进行拉伸,也可以通过管膜法进行双轴拉伸。接着,根据需要进行热定形,从而可以得到白色反射膜。
接下来,根据需要将平滑涂层用树脂涂料涂布于白色基材层上,使其干燥或固化。在该平滑涂层上形成金属薄膜层。然后,通过在金属薄膜层上形成保护层而得到反射膜(白色基材层/平滑涂层/金属薄膜层/保护层)。
或者,另行在保护层上形成金属薄膜层。接着,根据需要隔着粘接剂或粘合剂等使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叠层。或者,仅使金属薄膜层与白色基材层叠合,或者通过在上述反射膜的实际使用面积中0.1%~10%的范围内将金属蒸镀层与白色基材层粘接而夹隔着空气层使其叠层。
实施例
下面,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任何实施例和比较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示出的测定值及评价如以下所示进行。
(测定及评价方法)
1.反射率
反射膜的反射率通过以下方式测定:使用Hitachi High-Technologies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UV-4000”(商品名),在以用氧化铝制标准构成板校正过的反射率作为标准(100%)的条件下,在300nm-800nm的波长范围(0.5nm单位)进行了测定。
2.反射率提高度的计算
通过上述反射率测定读取450nm和750nm的反射率,将单独的白色基材的450nm的反射率与750nm的反射率之差作为Δa,将本反射膜的450nm的反射率与750nm的反射率之差作为Δb,计算出反射膜的反射率提高度(Δa/Δb)。
3.透射率
分别测定“单独的白色基材层的光透射率”及“作为反射膜整体的光透射率”。具体而言,使用Hitachi High-Technologies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UV-4000”(商品名),以用氧化铝制标准构成板校正过的透射率作为标准(100%),将膜样品插入光路中,由此测定了300nm-800nm波长范围(0.5nm单位)的膜样品的透射率。
4.亮度/y值
使用本反射膜样品作为液晶显示器(Century公司制造的“PLUS ONE”8英寸,型号:LCD8000V)的背光灯单元的反射膜,利用亮度计(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型号:CA-2000)测定了距该显示器45cm处的9点平均亮度值及y值。
5.耐久性
测定膜样品的反射率,在恒温槽内于80℃条件下保持240小时作为高温试验,然后再次测定反射率。计算出高温试验前后550nm的反射率之差,基于下述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
◎:高温处理前后550nm的反射率之差在0.3%以内
○:高温处理前后550nm的反射率之差在0.5%以内
×:高温处理前后550nm的反射率之差超过0.5%
6.银层的剥离强度
将Cellotape(注册商标、Nichiban公司制造、CT405AP-18)在膜样品的涂层面上粘贴10cm,沿180°方向快速剥离,对银层的剥离情况进行了评价。
◎:涂层完全未剥离的水平。
○:涂层基本上未剥离,实际使用上不存在问题的水平
×:涂层大幅剥离的水平
(实施例1)
(白色基材层)
白色基材层使用厚度100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 II R20”)。
(金属薄膜层的形成)
用棒涂机将树脂溶液(油墨)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Diafoil T600E25”、厚度25μm)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上作为平滑涂层,并使其干燥/固化,形成了厚度2μm的平滑涂层,所述树脂溶液(油墨)是以质量比率1∶1混合电子束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与稀释溶剂MIBK,并将树脂固体成分比率调整至50质量%而得到的。通过溅射法在平滑涂层的表面形成作为金属薄膜层的厚度120nm的银薄膜层,得到了银薄膜。
(反射膜的制作)
在上述白色基材层上涂布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并进行干燥,形成粘合层(厚度2μm),以上述银薄膜的银薄膜面为粘合层侧的方式进行叠合,用手压辊进行层压,由此制作了厚度为129.12μm的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用棒涂机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白色基材层涂布树脂溶液(油墨),并使其干燥/固化,形成了厚度2μm的平滑涂层,所述树脂溶液(油墨)是以质量比率1∶0.03∶1混合电子束固化型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及稀释溶剂MIBK,并将树脂固体成分比率调整至50质量%而得到的。通过溅射法在平滑涂层的表面形成作为金属薄膜层的厚度120nm的银薄膜层,在银薄膜层的表面上形成与上述平滑涂层相同的层作为保护层,制作了厚度为104.12μm的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以仅使白色基材层与银薄膜叠合的状态制成厚度为130.12μm的反射膜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其中,空气层为3μm。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将白色基材层变更为厚度70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 II R20”),得到了厚度为100.12μm的反射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其中,空气层为3μm。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将白色基材层变更为厚度80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 II R20”),得到了厚度为111.12μm的反射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除了在实施例5中未设置平滑涂层而直接进行银蒸镀以外,同样地进行加工,得到了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除了使金属薄膜层为厚度60nm的银薄膜层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在实施例2中,用棒涂机在保护层上进一步涂布树脂溶液(油墨),并使其干燥/固化,设置了厚度2.0μm的硬涂层,所述树脂溶液(油墨)是以质量比率1∶0.3∶0.02∶3混合电子束固化型丙烯酸树脂、氧化钛、光引发剂和稀释溶剂MIBK,并将树脂固体成分比率调整至50质量%而得到的。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除了使白色基材层为聚酯类白色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rorE80E”)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除了使金属薄膜层为厚度120nm的铝薄膜层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对于厚度100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II R20”)单独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对于厚度70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 IIR20”)单独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3)
对于厚度80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 IIR20”)单独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4)
对于实施例1所示的银薄膜单独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5)
除了未对银薄膜面设置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对于得到的反射膜,以银薄膜面作为反射使用面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6)
将白色基材层变更为厚度225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 II R20”),得到了厚度为229.12μm的反射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反射膜。对得到的反射膜进行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7)
对于厚度225μm的聚烯烃类白色基材(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umirexII R20”)单独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8)
对于实施例9中的厚度80μm的聚酯类白色基材单独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参考例1)
对利用了折射率不同的2种透明聚酯层的超多层型反射膜(3M公司制造、商品名“ESR-80”)进行了上述所示的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模拟试验)
如表3所示变更白色基材层的厚度,使用光线跟踪模拟软件(产品名:LightTools)测定了450nm、750nm、550nm的反射率。将根据各反射率的值得到的Δa、Δb及Δa/Δb的值示于表3。
表1
表2
表3
作为参考,对于实施例1~10、比较例1~8及参考例1,将550nm的反射率与亮度的关系示于图2,将Δb与y值的关系示于图3。
<考察>
由表1表明,各实施例的膜的反射率、亮度、色度(黄色化的降低)、耐久性均良好。另一方面,对于作为单独的白色基材层的比较例1、作为将其薄膜化而成的膜的比较例2及比较例3而言,反射率降低,相应地亮度也降低。另外,对于作为单独的银薄膜的比较例4的膜而言,黄色增强,耐久性变差。另外可知,对于在白色基材层设置平滑涂层,蒸镀银,并从银薄膜层面进行特性评价的比较例5而言,黄色程度极强,亮度也降低。
另外,根据表3可知,相对于特定的金属薄膜层的厚度,通过适当变更白色基材层的厚度,能够将本发明的反射膜的Δa、Δb及Δa/Δb的值调整至合适的范围,结果是能够使反射率、亮度、色度(黄色化的降低)变得良好。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廉价地提供高反射率、高亮度且高耐久性、同时反射光具有良好的色度(可以抑制反射光发黄)的反射膜。本发明的反射膜可以良好地用于替代以往昂贵的超多层的反射膜,例如,可以良好地用作液晶显示器等电子器件用显示装置的反射构件。在该情况下,即使不重新设计LED光源、光学膜,也能够确保良好的光反射特性。

Claims (9)

1.一种反射膜,其依次具有白色基材层、金属薄膜层和保护层,该白色基材层设置于反射使用面侧,其中,
从所述白色基材层侧对该反射膜照射光时,
下述所示的Δb为1.0%以上且小于4.0%,而且以下述所示的Δa与所述Δb之比表示的反射率提高度(Δa/Δb)为1.3以上且3.0以下,
Δa:所述白色基材层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Δb:所述反射膜对波长450nm的光的反射率与其对波长750nm的光的反射率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中,所述白色基材层对波长550nm的光的反射率为9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膜,其中,所述白色基材层对波长55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其中,所述白色基材层的厚度比率为所述反射膜的厚度的5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其在所述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之间包含总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的粘接层或粘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其在所述白色基材层与金属薄膜层之间具有空气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其中,在所述白色基材层中,在设有金属薄膜层一侧的面具备平滑涂层,且该平滑涂层的设有金属薄膜层一侧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0n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200μm。
9.一种电子器件用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
CN201580056297.6A 2014-11-07 2015-11-05 反射膜 Pending CN1070768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7013 2014-11-07
JP2014227013 2014-11-07
JP2015193746 2015-09-30
JP2015-193746 2015-09-30
PCT/JP2015/081219 WO2016072472A1 (ja) 2014-11-07 2015-11-05 反射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6889A true CN107076889A (zh) 2017-08-18

Family

ID=5590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6297.6A Pending CN107076889A (zh) 2014-11-07 2015-11-05 反射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072472A1 (zh)
KR (1) KR102452766B1 (zh)
CN (1) CN107076889A (zh)
TW (1) TWI670178B (zh)
WO (1) WO20160724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741780U (zh) 2019-09-06 2020-10-23 3M创新有限公司 背光源、显示系统和光学漫反射膜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9872A1 (ja) * 2003-10-27 2005-05-06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反射フィルム
WO2006043626A1 (ja) * 2004-10-21 2006-04-27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鏡面反射フィルム
CN101057164A (zh) * 2004-11-16 2007-10-17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脂肪族聚酯类树脂反射膜和反射板
JP2008083648A (ja) * 2006-09-29 2008-04-10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反射片及びその反射片を使用した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2010128087A (ja) * 2008-11-26 2010-06-10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積層金属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175B2 (ja) 1991-01-22 1996-02-21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反射板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
JP3769842B2 (ja) 1996-11-05 2006-04-26 東レ株式会社 金属蒸着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デンサ
JPH10193494A (ja) 1997-01-16 1998-07-28 Oike Ind Co Ltd 拡散反射フィルム
JP2002333511A (ja) * 2001-05-09 2002-11-22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光反射用樹脂製フィルム
JP4914562B2 (ja) 2003-06-19 2012-04-11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2006023488A (ja) * 2004-07-07 2006-01-26 Panac Co Ltd 積層反射板3
TW200617532A (en) * 2004-10-01 200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4110482B2 (ja) * 2004-10-21 2008-07-02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鏡面反射フィルム
JP4888990B2 (ja) 2004-10-26 2012-02-29 尾池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用反射体
WO2006054475A1 (ja) * 2004-11-16 2006-05-26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反射フィルム及び反射板
US7557989B2 (en) 2005-06-03 2009-07-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flective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10149447A (ja) * 2008-12-26 2010-07-08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1170295A (ja) * 2010-02-22 2011-09-01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光反射板
JP5805951B2 (ja) 2010-07-16 2015-11-10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反射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9872A1 (ja) * 2003-10-27 2005-05-06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反射フィルム
CN1871122A (zh) * 2003-10-27 2006-11-29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反射膜
WO2006043626A1 (ja) * 2004-10-21 2006-04-27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鏡面反射フィルム
CN101057164A (zh) * 2004-11-16 2007-10-17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脂肪族聚酯类树脂反射膜和反射板
JP2008083648A (ja) * 2006-09-29 2008-04-10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反射片及びその反射片を使用した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2010128087A (ja) * 2008-11-26 2010-06-10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積層金属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72472A1 (ja) 2016-05-12
KR102452766B1 (ko) 2022-10-07
TWI670178B (zh) 2019-09-01
JPWO2016072472A1 (ja) 2017-08-17
TW201622980A (zh) 2016-07-01
KR20170080578A (ko) 2017-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51446A1 (en) Low reflection film, optical sensing kit using same, and low reflection molded body
CN101836136B (zh)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667134B (zh) 量子點保護膜、使用其之量子點薄膜及背光單元
CN105793034A (zh) 波长转换片材用保护膜、波长转换片材及背光单元
EP2107966B1 (en) Multi-layer screen composites
WO2021176967A1 (ja) 低反射遮光層用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低反射遮光層及び低反射遮光層積層体
WO2021176966A1 (ja) 低反射材
JP2008181097A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WO2018066401A1 (ja) 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1427158A (zh) 显示器用滤光器
JP4962768B2 (ja) 光拡散シート
TW201901193A (zh) 層積遮光薄膜,以及使用其的光學機器用遮光環,透鏡單元及攝影機模組
EP3779524A1 (en) Light-shielding film for optical equipment and light-shielding laminated film for optical equipment, light-shielding ring for optical equipment using same, diaphragm member for optical equipment, shutter member for optical equipment, lens unit, and camera module
CN107076889A (zh) 反射膜
WO2018180303A1 (ja) 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19155361A1 (en) Heat-stretchable decorative film for light projection and article to which same is bonded
JP7396803B2 (ja) レンズ用スペーサ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積層遮光部材、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200821618A (en) Filter for plasma displayer
WO2019240003A1 (ja) 光学特性制御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24018661A (ja) 反射フィルム、捲回体及び電子デバイス用表示装置
JP2020157671A (ja) 光源からの光を透過する性能を有する加飾用積層体、及び該加飾用積層体を含む照明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