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7158A - 显示器用滤光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用滤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7158A
CN101427158A CNA2007800137981A CN200780013798A CN101427158A CN 101427158 A CN101427158 A CN 101427158A CN A2007800137981 A CNA2007800137981 A CN A2007800137981A CN 200780013798 A CN200780013798 A CN 200780013798A CN 101427158 A CN101427158 A CN 101427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ter
display
film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3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土本达郎
吉田实
桐本高代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27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7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器用滤光器,其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和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满足下述条件:5<Cr<100;Lr<150;50<Ct<100。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兼具优异的透射图像鲜明性和优异的映入防止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Description

显示器用滤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用滤光器。更详细地说,涉及等离子显示器用滤光器。
背景技术
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下面简称“PDP”)上,为了提高PDP的功能而在前面安装有光学滤光器。作为这样的PDP用滤光器所必需的功能可以列举出:(1)赋予膜玻璃制的PDP本体(面板)机械强度;(2)屏蔽PDP释放出的电磁波;(3)屏蔽PDP释放出的红外线;(4)防止外来光线反射;(5)补正色调,等等。现在市场中出现的PDP上安装的PDP用滤光器,是通过叠层分别具有上述(1)~(5)的功能的多个层而形成的。具体地讲,分别使用了用于赋予PDP面板机械强度的玻璃等透明基板;用于屏蔽电磁波的导电性膜;用于屏蔽红外线的红外线吸收膜;用于防止外部光线反射的防反射膜;和用于补正色调的含有在可见光区域中具有吸收的色素的层。
对PDP要求的性能一年比一年严格,对PDP用滤光器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高。其中为了提高画质特性,强烈要求对高对比度化、控制干涉条纹、和减轻荧光灯等在PDP表面的映入等。对于映入的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使构成滤光器的各层间的折射率差尽可能接近零来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滤光器的表面上设置光漫射层使映入像的轮廓不鲜明来解决。关于干涉条纹的控制,已研究通过表面的平滑化、光漫射层的使用等方法来改善。
例如,为了减轻映入,已开发了在上述的光学滤光器的两侧设置防反射层的技术(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减轻映入,同时抑制干涉条纹的发生,已提出了在滤光器的表面上设置具有凹凸结构的光漫射层,使映入像轮廓不鲜明的技术(专利文献2、3)。进而还公开了通过将滤光器直接贴附在PDP面板上来控制面板表面的反射、和滤光器背面的反射,减轻映入的技术(4、5)。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56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2814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1264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5—242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5—2435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专利文献1的技术防反射性能不充分,因而不能期待充分的映入减轻效果。
另外,专利文献2、3的技术,由于滤光器表面的光漫射性的最佳化不充分,所以即使映入减轻的特性良好,但透射光的漫射性高,在PDP画面上映出的图像的鲜明性不好。与之(透射图像鲜明性不好)相反,有时即使透射图像鲜明性良好,也不能使映入的减轻一定良好。
进而,专利文献4、5的技术映入减轻的效果不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射图像鲜明性优异,还兼具非常优异的映入减轻效果(下面称作映入防止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具有下面的构成。即,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是后述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和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满足下述条件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5<Cr<100
Lr<150
50<Ct<100
另外,所述滤光器优选是多个层的叠层体,这些层中的至少一层是光扩散层。
另外,在上述中,所述滤光器优选是多个层的叠层体,这些层之间的界面中的至少一个界面是光扩散性界面。其中,所述光扩散性界面的两侧的层的折射率差优选是0.05~0.3。
另外,在上述中,优选构成滤光器的多个层含有作为相邻两层的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且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的界面是光扩散性界面。其中,优选光扩散性界面形成起伏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的另一个方案是,含有作为相邻两层的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的、由多个层的叠层体制成的显示器用滤光器,该硬涂层和该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差是0.05~0.3,且两层的界面具有起伏宽度1~100μm、起伏长度1~500μm、起伏高度0.05~3.0μm、且起伏密度为50~100%的起伏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器,使用了上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兼具优异的透射图像鲜明性和优异的映入防止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另外,通过使硬涂层与透明树脂层的界面是光扩散性界面,可以提供还具有干涉条纹防止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和映入辉度指数(Lr)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正视图)
图2是表示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和映入辉度指数(Lr)的测定装置的各仪器的位置关系的图(侧视图)
图3是映入辉度分布曲线
图4是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正视图)
图5是表示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的测定装置的各仪器的位置关系的图(侧视图)
图6是透射图像辉度分布曲线
图7是起伏高度的定义
符号说明
1.PDP用滤光器
2.相机
3.丙烯酸板
4.荧光灯
5.在丙烯酸板上映出的荧光灯像
6.在PDP用滤光器上映出的丙烯酸板像(映入像)
7.记录器
8.相机拍摄出的丙烯酸板
9.荧光灯像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图像解析部分)
10.PDP面板
11.黑色图案图像(透射图案图像)
12.相机拍摄出的透射图案图像
13.连接透射图案图像的长边的中心点的直线(图像解析部分)
A: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最大倾斜
B:最大辉度
C:透射图案图像边缘部辉度值
D:最大辉度
E:最小辉度
F:最大辉度与最小辉度之差
G: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最大倾斜
H:极小点
I:极大点
J:起伏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映入防止性能)
如上所述,随着对PDP的性能要求一年比一年严格,对PDP用滤光器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画质特性,减轻在PDP表面上的映入是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强烈要求其改进。关于映入的减轻,理论上认为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实现,即,使构成滤光器的各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尽可能接近零;以及,在滤光器上设置光漫射层,使映入像的轮廓不鲜明,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但折射率差的降低是有限的。另外,在使用光漫射层时,虽然可以减轻映入,但有在PDP画面上显示出的图像鲜明性变得不好的趋势,要形成具有综合平衡的特性并不容易。在要提高综合画质时,人们认为需要减轻在PDP表面上的映入(下文中称作“映入特性”),以及,基于在PDP图面上显示的图像的鲜明性(下文中称作“透射图像鲜明性”)的定量解析而进行滤光器的光学设计。但一直以来,对映入特性仅限于目视评价和光泽度评价,还没有定量解析。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发现了定量评价映入特性和透射图像特性的方法,从而成功开发出同时具有映入减轻效果和透射图像鲜明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具体地讲,本发明的PDP用滤光器,映入特性所涉及的参数即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和映入辉度指数(Lr)、以及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满足下述条件。
5<Cr<100
Lr<150
50<Ct<100
映入像,其轮廓越鲜明,看起来越清楚。另外,映入像,其辉度越大,看起来越清晰。因此,为了减轻映入,就需要降低映入像的轮廓的鲜明性和映入像的辉度两方。本发明中的映入特性的评价,是使用图1、2所示的装置,测定长方形的映入像的辉度分布,绘制出如图3所示辉度曲线,根据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倾斜来评价映入像的轮廓的鲜明性,根据最大辉度评价映入像的辉度。在本发明中,将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倾斜设为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将最大辉度设为映入辉度指数(Lr)。关于Cr和Lr的详细定义,在测定方法的部分中予以说明。
映入轮廓鲜明指数满足5<Cr<100,优选为15<Cr<80,更优选是20<Cr<50。映入辉度指数满足Lr<150,优选Lr<120,更优选Lr<80。
在Cr为100以上时,映入像的轮廓变得清晰,容易看到映入像,所以不优选。另外,在Cr为5以下时,透射图像有劣化的趋势,所以也不是优选的方式。在Lr是150以上时,映入像的辉度过高,容易看到映入像,所以不优选。Lr优选小的值,理论下限是0。
另一方面,透射图像特性轮廓越鲜明,看起来越清楚,所以为了在无损PDP面板上显示的本来的图像的轮廓的情况下得到高鲜明性的透射图像,需要提高轮廓的鲜明性。本发明中的透射图像鲜明性的评价,是使用图4、5所示的装置,测定全黑图案的辉度分布,绘制出如图6所示那样的辉度曲线,从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倾斜来评价透射图像的轮廓的鲜明性。在本发明中,将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倾斜设为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Ct的详细定义在测定方法的部分中予以说明。
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满足50<Ct<100,优选为60<Ct<100,更优选为70<Ct<100。
透射图像鲜明指数,其定义上的最大值是100以下。另外,在透射图像鲜明指数为50以下时,透射图像劣化,PDP面板显示出的鲜明图像有变得混乱的趋势,所以不优选。
另外,映入像,由显示器用滤光器的反射光和面板的反射光形成。面板的反射光由于被显示器用滤光器吸收,所以有可能使显示器用滤光器的透射率下降,从而使映入像的辉度即透射图像鲜明指数下降,结果可以提高映入性能。但在透射率过度下降时,透射图像特性的辉度也降低,图像变暗。此时,为了保持辉度,需要使在PDP面板上显示出的图像变亮,结果消耗的电力变多,所以不能说是优选的方式。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20~60%,更优选是25~50%,进而优选是30~45%。通过具有这样的透射率,可以使映入的减轻和透射像辉度之间的平衡理想。
(关于滤光器的构成)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的优选方式是,多层叠层而成的叠层体。这些层是分别具有特有的功能的功能层。作为这些功能层,可以列举出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紫外线除去层、红外线除去层、电磁波屏蔽层、色调补正层、透明基材层、层间粘合层等。这些功能层的顺序,除了在最外层(观察者侧)配置防反射层以外,没有其他特殊限定,但作为优选方式是,在防反射层的下侧配置硬涂层,进而在下侧配置色调补正层,进而在下侧配置电磁波屏蔽层。在红外线除去层使用红外线吸收剂时,为了防止紫外线造成红外吸收剂的劣化,在红外线除去层的上侧配置紫外线防止层较好。作为优选的叠层顺序,可以例示出,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紫外线除去层/色调补正层/红外线除去层/电磁波屏蔽层/透明基材层、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紫外线除去层/色调补正层/红外线除去层/透明基材层/电磁波屏蔽层、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紫外线除去层/色调补正层/透明基材层/红外线除去层/电磁波屏蔽层、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紫外线除去层/色调补正层/透明基材层/电磁波屏蔽层/红外线除去层等。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可以安装在PDP面板的显示面上使用。这里,在安装在PDP面板的显示面上时,可以将显示器用滤光器直接贴付在该显示面上,也可以使其与该显示面之间空有间隔来设置显示器用滤光器。
(光扩散层、光扩散性界面和界面起伏结构)
显示器用滤光器的优选方式是一种多层的叠层体,具有它们中的至少1层是光扩散层的构成。另一优选方式是一种多层的叠层体,具有这些层之间的至少1个界面是光扩散性界面的构成。要提供映入特性和透射图像鲜明性优异的显示器用滤光器,优选这些方式。
作为光扩散层,可以例示出分散有相对于粘合剂成分具有折射率差的成分的光扩散层等。还可以设置仅具有光扩散功能的层,也可以在上述各功能层的任一个中,分散具有折射率差的成分,使该层除了具有本来的功能以外,还得到了光扩散的功能。作为分散有折射率差的成分的层,有选自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紫外线除去层、红外线除去层、电磁波屏蔽层、色调补正层和透明基材层中的某一层、或层间粘合层等。从不妨碍该层本来的功能,无损生产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在透明树脂层或层间粘合层中分散具有折射率差的成分。作为具有折射率差的成分,可以在不妨碍光学特性的范围内使用各种有机或无机的成分。具体地讲,可以列举出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溶胶、高岭土、滑石、云母、碳酸钙、硫酸钡、炭黑、沸石、氧化钛、金属细粉末等无机粒子;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树脂、酚树脂、硅氧烷树脂、橡胶类树脂等有机粒子。
另外,作为光扩散层,可以使用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后述的起伏结构的层。
另外,光扩散层优选其总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浊度为20%以下,更优选总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浊度为10%以下。通过使用这样的光扩散层,可以抑制图像的分辨性和鲜明性的劣化。
另一方面,作为使多个层之间的界面为光扩散性界面的方式,可以列举出在相邻层的界面设置起伏结构。具体地讲,在多个层之间的界面上形成起伏结构(细微凹凸结构)。起伏结构,起伏宽度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10~60μm,进而优选为10~30μm。起伏长度优选为1~500μm,更优选为10~100μm,进而优选为10~60μm,特别优选为10~30μm。起伏高度优选为0.05~3μm,更优选为0.05~1.5μm,进而优选为0.1~1μm,特别优选为0.1~0.5μm。起伏密度优选为50~100%,更优选为70~90%,进而优选为75~85%。通过形成满足这些特定条件的起伏结构,可以同时得到良好的映入特性和良好的透射图像鲜明性。关于起伏结构的形状,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拍摄的界面结构的照片中,将短轴侧的长度规定为“起伏宽度”,将长轴侧的长度规定为“起伏长度”。在起伏结构接近圆形时,将其直径作为起伏长度和起伏宽度。后文中详细叙述了测定方法。
在起伏宽度或长度小于1μm时,或起伏高度小于0.05μm时,或起伏密度小于50%时,映入抑制效果小,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存在Cr>100的趋势,所以不优选。而在起伏宽度大于100μm时,或起伏长度大于500μm时,由于起伏结构具有透镜效果,会使画面闪耀,所以不优选。另外,在起伏高度为3μm以上时,透射图像鲜明性恶化,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有变成50以下的趋势,所以不优选。
另外,通过不在滤光器的最外层(观察者侧)形成起伏结构,而是在内部的界面上形成起伏结构,可以使表面保持一定的光泽感,同时实现映入的减轻,所以可以制成看起来的印象优异的PDP。
光扩散性界面的两侧的层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5~0.3。折射率差更优选为0.1~0.2。折射率差大于0.3时,发现有光扩散性变强,图像鲜明性恶化的趋势。折射率差小于0.05时,发现有光扩散性变弱,映入减轻效果变小的趋势。另外,该光扩散性界面更优选的方式是由上述起伏结构形成的。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优选具有下述构成,即从最外侧(观察者侧)开始依次配置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这是由于,通过这样构成,可以降低反射率,减轻映入,同时提高表面硬度的缘故。作为该构成存在的问题是,在硬涂层存在厚度偏差时,有时会发生干涉条纹(牛顿环)。但通过使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光扩散性界面,可以抑制干涉条纹的发生。进而,更优选的方式是,该光扩散性界面是由上述起伏结构形成的。在光扩散性界面上形成起伏结构时,起伏高度和起伏密度越大,则对干涉条纹的降低越有益。如果不将起伏结构控制在最合适的值,则滤光器的浊度可能变高,对透射图像鲜明性等画质特性带来不良影响,但通过将起伏宽度、起伏高度、起伏密度限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得到良好的映入特性、良好的透射图像鲜明性,同时抑制干涉条纹。
(起伏结构形成方法)
作为控制起伏结构(细微的凹凸结构)的形状的方式之一,有转印具有凹凸结构的压花辊的表面形状的方法。通过对用于转印凹凸结构的压花辊的表面平均粗糙度进行各种改变,可以控制形成的起伏的宽度、高度、和密度。另外,还可以通过转印时施加的按压压力、和按压温度来控制起伏结构。在欲在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之间形成凹凸结构时,可以通过将凹凸结构转印给透明热塑性膜等透明树脂层上,然后在形成凹凸结构的面上叠层硬涂层,从而得到目标结构。作为在凹凸结构形成中使用的压花辊,可以从具有细凹凸和具有粗凹凸的压花辊中适当选择。另外,作为压花辊的凹凸结构,可以使用图案状、毡状、柱面透镜状或球状的凹凸有规则、或无规则排列而成的结构。作为凹凸结构,可以列举出例如由直径1~100μm、高度0.01~0.5μm的球的一部分形成的凸部或凹部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使用上述压花辊的转印方法是形成起伏结构的有效方法,但要形成均匀的高度较低的凹凸结构,优选使用以下的在线涂布法。在线涂布法,是使用热塑性树脂膜作为透明树脂层,在热塑性树脂膜的成膜工序的过程中涂布涂布剂,进行热塑性树脂膜和涂布层的叠层。在在线涂布法中,通过使用结晶性聚合物作为热塑性树脂,选择成膜条件和涂布剂,可以在热塑性树脂膜和涂布层之间形成控制的起伏结构。
作为使用在线涂布法在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的界面形成起伏结构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对透明树脂层使用聚酯膜的情况予以说明。上述起伏结构,使用在通常的双轴拉伸的聚酯膜上涂布硬涂层,并固化叠层的方法不能实现。作为上述起伏结构的形成方法优选下述方法,即,在结晶取向完成前的已适度结晶化的聚酯膜(通过喇曼法从膜剖面测定的结晶化度为3~25%的状态的聚酯膜)上涂布硬涂层涂布剂,然后进行拉伸和热处理,并根据需要照射紫外线等活性射线。已适度结晶化的聚酯膜,可以通过对熔融挤出的未拉伸膜表面进行加热,沿长度方向拉伸2.5~3.5倍而得到。另外,在膜中添加结晶成核剂、促进结晶化等,形成微晶的方法也是有效的。在涂布硬涂层涂布剂之后,对叠层有未固化状态的硬涂剂的状态的聚酯膜进行宽度方向拉伸。此时,通过调节硬涂层涂布剂的组成,使硬涂层涂布剂在聚酯膜中部分浸透,通过聚酯膜中的浸透部分和非浸透部分的拉伸性的不同来形成起伏结构。将已宽度方向拉伸的膜导入后续的热处理工序,通过在约220℃~245℃左右进行热处理,使硬涂层涂布剂固化形成硬涂层,同时提高硬涂层与基材膜的接合性。热处理时间长的较好,但根据温度,优选为10~40秒钟左右。另外,为了快速成膜,在热量不充分时,有效方法是在热处理后照射紫外线等活性射线,使之固化。
作为形成起伏结构的方法,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有效的方法还有:在已通过单轴拉伸结晶取向的热塑性聚酯膜的一个面上,按压铸型以在表面形成凹凸结构,在得到的膜上涂布硬涂层涂布剂,在220℃~245℃的高温下进行10~40秒钟左右的热处理。
下面,关于界面具有起伏结构的硬涂层/透明树脂层叠层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下文中简称作“PET”)作为透明树脂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将含有0.2质量%的平均粒径0.3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颗粒(特性粘度0.62dl/g)在180℃下真空干燥约2小时充分除去水分。将干燥的PET颗粒供给到挤出机中,在260~300℃的温度下熔融,从T字型的模头吐出成片状,将吐出的片状物在镜面的冷却鼓上冷却固化,得到未拉伸片。为了提高此时的冷却鼓与片状物的密着性,优选使用静电施加法。然后,使用加热至70~120℃的辊组,使得到的未拉伸片沿长度方向拉伸2.5~3.5倍。接着,在这样得到的单轴拉伸的膜的表面上涂布硬涂层涂布剂,然后一边用夹子把持膜两端,一边导入拉幅机。在拉幅机内预热至70~110℃,然后在80~125℃下沿宽度方向拉伸约2~5倍。将已宽度方向拉伸的叠层膜进而在220~245℃的气氛中进行3~10%的松弛处理,同时进行使PET膜的结晶取向和涂膜固化完成的热处理。
下面,对构成显示器用滤光器的各层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透明树脂层)
透明树脂层通常作为用于叠层防反射层、硬涂层、红外线除去层、电磁波屏蔽层等的基材而使用。另外,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成分,还可以起到紫外线除去层的作用。
透明树脂层,优选通过熔融成膜、溶液成膜而得到的膜。作为其具体例,可以列举出由聚酯、聚烯烃、聚酰胺、聚苯硫醚、纤维素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等形成的膜。其中,作为在形成起伏结构的面中使用的透明树脂层的材料,作为优选的,要求透明性、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优异的膜。具体地可以列举出由聚酯、纤维素酯、丙烯酸(聚丙烯酸酯)等形成的膜,其中优选由聚酯或三乙酰基纤维素形成的膜。另外,在聚丙烯酸酯中,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树脂是在光学等方面优异的理想材料。作为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树脂,可以例示出含有10~50质量%的戊二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等。但作为对所有各特性具有平衡性能的树脂,特别优选聚酯。
作为这样的聚酯,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等。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从性能和成本方面考虑最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还可以是2种以上聚酯的混合物。另外,还可以是聚酯共聚物,但在这种情况中,对于已经完成了结晶取向的膜而言,膜结晶化度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进而优选为35%以上。结晶化度小于25%时,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容易变得不充分。结晶化度可以通过喇曼光谱分析法来测定。
在使用上述聚酯时,该聚酯的特性粘度(依照JIS K7367,在25℃的邻氯苯酚中测定)优选为0.4~1.2dl/g,更优选为0.5~0.8dl/g。
在透明树脂层中使用聚酯时,从使膜具有充分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平面性观点来看,优选通过双轴拉伸而结晶取向的膜。这里,通过双轴拉伸进行的结晶取向,是指将未拉伸即结晶取向完成前的热塑性树脂膜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法分别拉伸优选为2.5~5倍左右,然后通过热处理使结晶取向完成,通过广角X射线衍生可显示出双轴取向的图案。
透明树脂层还可以是2层以上的叠层结构的复合体膜。作为复合体膜,可以列举出例如,在内层部设置了实质上不含有粒子的层,在外层部设置了含有细微粒子的层的复合体膜;在内层部含有粒子,在外层部含有细微粒子的叠层体膜;等等。另外,上述复合体膜,内层部和外层部可以是化学种类不同的聚合物,也可以是种类相同的聚合物。但在使用粒子等时,优选限于不影响透明性的程度。
透明树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用途来适当选择,但从机械强度、操作性等方面来看,优选10~500μm,更优选为20~300μm。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特别是光学特性的范围内,在透明树脂层中还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树脂组合物、交联剂等。可以列举出例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或无机粒子(例如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溶胶、高岭土、滑石、云母、碳酸钙、硫酸钡、炭黑、沸石、氧化钛、金属细粉末等)、颜料、染料、抗静电剂、成核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树脂、酚树脂、有机硅树脂、橡胶类树脂、蜡组合物、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羟甲基化或羟烷基化尿素系交联剂、丙烯酰胺、聚酰胺、环氧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各种硅烷偶联剂、各种钛酸酯系偶联剂等。
透明树脂层,其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90%以上,浊度优选为1.5%以下。通过使用这样的透明树脂层,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性和鲜明度。
进而,透明树脂层的透射b值优选为1.5以下。透射b值大于1.5时,透明树脂层本身看起来稍微发黄,所以有时有损图像的鲜明性。
b值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颜色表示方法,b值表示色度。b值是正时表示黄色的色相,是负值时表示蓝色的色相。另外,绝对值越大,表示该颜色的色度越大,颜色越鲜艳,绝对值越小,表示色度越小。b值的调节可以通过例如含有色素来实现。作为色素,可以使用有色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染料等,但从耐气候性优异的角度来看,优选使用镉红、氧化铁红、钼红、钼铬红、氧化铬、维利迪安颜料、钴钛绿、钴绿、钴铬绿、维多利亚绿、群青、群青、普鲁士蓝、柏林蓝、密罗里蓝、钴蓝、青天蓝、钴硅蓝(cobalt silica blue)、钴锌蓝、锰紫、矿紫(Mineral violet)、钴紫等有机颜料。
(硬涂层)
硬涂层,通常在透明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上叠层使用。作为硬涂层的成分,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等热固型或光固型树脂等。如果考虑性能、成本、生产率等方面的平衡,优选使用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由以多官能丙烯酸酯为主成分的固化组合物形成的,多官能丙烯酸酯是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低聚物、或预聚物。这里,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简称。多官能丙烯酸酯在1分子中具有4个以上,更优选具有5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作为这样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可以列举出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醇性羟基的多元醇的羟基、与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酸形成的酯化物等的化合物。
作为具体例可以使用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6-己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
这些多官能丙烯酸酯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硬涂层的构成成分的总量优选为50~90质量%,更优选为50~80质量%。
除了上述化合物以外,为了缓和硬涂层的刚硬性、或缓和固化时的收缩,还优选并用1分子中具有1~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单体。
作为分子内具有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下述化合物:
(a)碳原子数为2~12的烷撑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b)缩水多烷撑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c)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d)双酚A或双酚A的氢化物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2,2’-二(4-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4-丙烯酰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等;
(e)预先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含有2个以上的醇性羟基的化合物反应,将得到的含有末端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与含有醇性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从而得到的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等;以及
(f)1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得到的、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作为分子内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和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仲和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四氢糠基(甲基)丙烯酸酯、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3-甲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5-甲基吡咯烷酮等。这些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
这些1分子内具有1~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硬涂层构成成分的总量,优选为10~40质量%,更优选为20~40质量%。
另外,作为市售的多官能丙烯酸类固化组合物,可以使用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商品名:ダイヤビ一ム(注册商标)系列等)、长濑产业株式会社(商品名:デナコ一ル(注册商标)系列等)、新中村株式会社(商品名:NKエステル(注册商标)系列等)、大日本インキ化学株式会社(商品名:UNIDIC(注册商标)系列等)、东亚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アロニックス(注册商标)系列等)、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商品名:ブレンマ一(注册商标)系列等)、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商品名:KAYARAD(注册商标)系列等)、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商品名:ライトエステル(注册商标)系列,ライトアクリテ一ト(注册商标)系列等)等的产品。
另外,作为硬涂层改性剂,可以使用涂布性改进剂、消泡剂、增稠剂、防静电剂、无机系粒子、有机系粒子、有机系润滑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染料、颜料或稳定剂等。它们可以在不损害热固化反应或光固化反应的范围内添加到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中。
作为使上述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固化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照射作为活性射线的紫外线的方法、高温加热法等。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优选在上述硬涂层组合物中添加光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100重量份,0.01~10重量份是合适的。在使用电子束或γ射线作为固化手段时,没有必要一定添加聚合引发剂。另外,在2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热固化时,没有必要一定添加热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对二甲基苯乙酮、对二甲基氨基苯丙酮、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酰、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甲基苯甲酰基甲酸酯、对异丙基-α-羟基异丁基苯基酮、α-羟基异丁基苯基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羰基化合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等硫化物等。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二叔丁基等过氧化物等。
在进行光固化反应时,作为活性射线,可以使用紫外线、电子束和放射线(α线、β线、γ线等)等可以使丙烯酸系的乙烯基聚合的电磁波。考虑实用方面,紫外线较简便,因而优选。作为紫外线源,可以使用紫外线荧光灯、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氙灯、或碳弧灯等。另外,在照射活性射线时,若在低氧气浓度下照射,则可以有效进行固化。另外,电子束的方式,虽然装置昂贵,需要在惰性气体下进行操作,但考虑可以在涂布层中不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增感剂等,所以是有利的。
在进行热固化反应时,可以列举出下述方法,例如,使用窄缝射嘴向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涂膜上喷射经蒸气加热器、电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或远红外加热器等加热至温度至少为140℃以上的空气或惰性气体。其中,优选使用加热至200℃以上的空气,更优选使用加热至200℃以上的氮气,其固化速度快,所以优选。
在硬涂层形成组合物中,为了防止制造时的热聚合和储存时的暗反应,优选加入对苯二酚、对苯二酚单甲醚、2,5-叔丁基对苯二酚等热聚合防止剂。热聚合防止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0.005~0.05质量%。
在使用在线涂布法在透明树脂层上形成硬涂层时,在硬涂层形成组合物中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较好。不含三聚氰胺系交联剂时,硬涂层与透明树脂层的接合性不充分,进而有时干涉条纹的减轻效果不充分。
对三聚氰胺系交联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与甲醛聚合得到的羟甲基化的三聚氰胺衍生物、羟甲基化的三聚氰胺与低级醇反应得到的部分或完全醚化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另外,作为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可以使用单体、包括2聚体以上的多聚体的缩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在醚化中使用的低级醇,可以使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等。其中,从接合性和干涉条纹的抑制方面考虑,优选羟甲基化三聚氰胺、完全烷基化的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系交联剂的量,从接合性、硬度、和干涉条纹抑制之间的平衡来看,在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为2~40质量%较好,优选5~35质量%,更优选10~30质量%。
另外,为了促进三聚氰胺固化,优选并用酸催化剂。作为酸催化剂,可以优选使用对甲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二甲基吡咯啉酸、乙烯基苯磺酸、和它们的衍生物等。酸催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三聚氰胺系交联剂,以固体成分计,优选为0.05~10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在添加三聚氰胺系交联剂时,从提高接合性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
作为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涂布方法,例如反向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杆涂(rod coating)法、棒涂(bar coating)法模涂法或喷涂法等。
对于硬涂层形成组合物而言,为了使硬涂层表面平滑,优选实用流平剂。作为代表的流平剂可以列举出有机硅系、丙烯酸系、氟系等,在仅要求平滑性时,添加少量有机硅系是有效的。作为有机硅系流平剂,优选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本骨架,附加了聚氧亚烷基的物质(例如ト一レダウコ一ニングシリコ一ン(株)制SH190)。
另一方面,在要在硬涂层上进一步设置叠层膜时,需要不损害叠层膜的涂布性和接合性,此时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流平剂。作为这样的流平剂,优选使用ARUFON—UP1000系列、UH2000系列、UC3000系列(商品名)(东亚合成化学(株)制)等。流平剂的添加量,优选在硬涂层形成组合物中含有0.01~5质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透明树脂层和硬涂层之间不存在接合层。如果存在接合层,则有时与透明树脂层或硬涂层的折射率差会造成干涉条纹发生,或接合层因紫外线而劣化,或在高温多湿状态下接合耐久性不好等。
硬涂层的厚度,可根据用途来决定,通常优选0.1μm~30μm,更优选1μm~15μm,进一步优选2~8μm。硬涂层的厚度小于0.1μm时,即使充分固化,也过薄,所以有表面硬度不充分,容易受伤的趋势。另一方面,硬涂层厚度超过30μm时,有固化时卷曲、或弯折等应力容易造成固化膜破裂的趋势,所以不优选。
(透明基材层)
透明基材层是用于对PDP本身赋予机械强度的层,可以使用无机化合物成型物、有机高分子成型物。
作为无机化合物成型物,可以优选列举出玻璃板等。其厚度通常优选在0.1~10mm的范围,更优选1~4mm。
有机高分子成型物只要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是透明的即可,具体地列举该材料,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聚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丙烯、聚酰亚胺、三乙烯基纤维素等。这些有机高分子成型物,只要主面是平滑的即可,可以是板状(片状),也可以是膜状。在使用片状的有机高分子成型物时,由于其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优异,所以在要求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时是优选的。另外,在使用膜状的有机高分子成型物时,由于具有挠性,各功能层可以通过辊压(roll to roll)法连续形成,所以可以高效且大面积生产长条形叠层体。此时膜的厚度通常是10~250μm。如果膜的厚度小于10μm,则作为基材的机械强度不充分,如果厚度大于250μm,则挠性不充分,所以在将膜卷曲在辊上使用时不合适。
(色调补正层)
色调补正层是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的层,用于补正透射可见光的色调,提高PDP图像特性,更具体地讲,是用于实现高对比度化和高鲜明化。另外,通过色调补正层可以调节显示器用滤光器整体的透射率,起到调节映入性能的作用。
色调补正,是通过选择性地吸收从显示器用滤光器透射出的可见光中的特定波长的可见光来实现的。因此,色调补正层中含有的色素,是可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的物质,色素可以使用染料和颜料中的任一种。其中,“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是指特异性地吸收在可见光的波长区域(波长380~780nm)的光中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被色素特异性吸收的波长区域,可以是仅一个波长区域,也可以是多个波长区域。
作为这样的吸收特定波长的色素,具体地可以列举出偶氮类、缩合偶氮类、酞菁类、蒽醌类、靛蓝类、紫环酮(perinone)类、苝类、二噁嗪类、喹吖啶酮类、次甲基类、阴丹酮类、喹酞酮类、吡咯类、硫靛(thioindigoid)类、金属络合物类等有机颜料、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其中,从耐气候性良好考虑,特别优选酞菁类或蒽醌类色素。另外,色调补正层中可以含有上述色素中的任一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
另外,显示器用滤光器,其透射光有时要求纯正绿(neutral green)或蓝绿。这是由于,在需要维持或提高PDP的发光特性和对比度时,有时优选色度比标准白色还高出一定程度的白色的缘故。在要实现上述要求时,可以使用上述色素。
色调补正层,只要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就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色调补正层,按照其方式以合适的方法形成即可。例如,在采用在粘合剂中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的方式的情况中,只要涂布添加有色素的粘合剂,形成希望厚度的色调补正层即可。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市售的粘合剂,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酯、聚酰胺、聚烯烃、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或有机硅树脂等粘合剂。
在采用对透明树脂层或透明基材层进行着色加工来形成色调补正层的方式的情况中,可以将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直接涂布,或溶解在溶剂中后涂布在透明树脂层或透明基材层上,并干燥,从而形成希望厚度的色调补正层。作为在该目的中使用的溶剂,可以列举出环己酮等酮系溶剂、醚系溶剂、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乙基溶纤剂等醚醇系溶剂、二丙酮醇等酮醇系溶剂、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等。
另外,在色调补正层是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的透明树脂层的情况中,只要将作为透明树脂层原料的热塑性树脂溶解在希望的溶剂中,向其中添加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涂布所得的溶液并干燥,形成具有希望厚度的色调补正层即可。这里使用的溶剂,只要可溶解原料树脂,且可溶解或分散添加的染料或颜料即可。作为在该目的中使用的溶剂,可以列举出环己酮等酮系溶剂、醚系溶剂、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乙基溶纤剂等醚醇系溶剂、二丙酮醇等酮醇系溶剂、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等。
在通过涂布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的溶液、或涂布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和透明树脂层的原料树脂的溶液,来形成色调补正层的方法中,作为涂布法,可以选择例如浸涂法、辊涂法、喷涂法、凹版涂布法、逗点涂布法、模涂法等。这些涂布法可以连续加工,与间歇式的蒸镀法等相比,生产率优异。还可以采用可形成薄且均匀的涂膜的旋涂法。
色调补正层的厚度,为了得到充分的色调补正能力,优选为0.5μm以上。另外,由于光透射性,更具体地讲是可见光透射性优异,所以优选40μm以下,特别优选1~25μm。色调补正层的厚度大于40μm时,在涂布含有色素的溶液以形成色调补正层时,溶剂容易残留,在形成色调补正层时操作困难,所以不优选。
色调补正层,在是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的粘合剂层或透明树脂层时,相对于粘合剂或热塑性树脂,优选含有0.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1质量%以上的色素。另外,为了保持粘合剂层或透明树脂层的物性,优选将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的量控制在10质量%以下。
(红外线除去层)
从PDP释放出的强烈的近红外线作用在遥控器、无线电话等的周围的电子设备上会引起错误的动作,所以需要除去近红外区域的光至实用上没有问题的程度。成为问题的波长区域是800~1000nm,该波长区域中的透射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近红外线除去,通常使用最大吸收波长为750~1100nm的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的色素,具体地讲优选使用聚甲炔、酞菁类、萘酞菁类、金属络合物类、胺鎓盐类、imonium类、diimonium类、蒽醌类、二硫醇金属络合物类、萘醌类、吲哚酚类、偶氮类、三烯丙基甲烷类的化合物等。特别优选金属络合物类、胺鎓盐类、酞菁类、萘酞菁类、或diimonium类。另外,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的色素可以含有任一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
关于近红外线吸收层的结构、形成方法、厚度等,与上述色调补正层同样。另外,近红外线吸收层还可以和色调补正层是同一层,即在色调补正层中可以含有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和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的色素两者,也可以分别设置色调补正层和红外线除去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优选含有0.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2质量%以上。为了保持含有红外线吸收剂的粘合剂层或透明树脂层的物性,优选将具有色调补正能力的色素和近红外线吸收剂的总量控制在10质量%以下。
(Ne除去层)
为了选择性地吸收和减弱在PDP面板内封入的放电气体例如氖和氙两成分气体发出的多余的发光色(主要在560~610nm波长区域),优选在红外线除去层或色调补正层中含有1种或混合含有多种色调补正剂,通过这样的色素构成,可以吸收并减弱PDP显示画面发出的可见光中的、由于放电气体的发光而产生的多余光。结果可以使PDP面板发出的可见光的显示颜色与目标显示色接近,可以显示出自然的色调。
(紫外线除去层)
紫外线除去层具有防止位于比该层更靠近面板侧的色调补正层、红外线除去层等中含有的色素被光劣化的作用。紫外线除去层优选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5%以下。紫外线除去层可以使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透明树脂层或粘合剂层等。作为非常优选的方式,对于从面向观察者的最外侧开始是连续的防反射层/硬涂层/透明树脂层...的构成而言,在透明树脂层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较好。
另外,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层的Tg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如果在Tg低的热塑性树脂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则紫外线吸收剂会向粘合界面或接合界面转移,有可能损害粘合性或接合性。如果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热塑性树脂的Tg为60℃以上,则透明树脂层中紫外线吸收剂移动的可能性降低,在介由层间粘合层与显示器用滤光器的其它构成要素,具体地讲是例如作为透明基材层、色调补正层或防反射层的一部分的其它透明树脂层接合时,不会损害粘合性。
作为构成透明树脂层的Tg为60℃以上的树脂,优选例示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芳香族聚酯、尼龙6、尼龙66为代表的脂肪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其中,优选芳香族聚酯,特别优选可形成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双轴拉伸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优选例示出例如水杨酸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苯并噁嗪酮系化合物、环状亚胺酯系化合物等。从380nm~390nm的紫外线除去性、色调等方面来看,最优选苯并噁嗪酮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更优选与HALS(位阻胺系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等稳定剂并用。
作为苯并噁嗪酮系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例示出2-对硝基苯基-3,1-苯并噁嗪-4-酮、2-(对苯甲酰基苯基)-3,1-苯并噁嗪-4-酮、2-(2-萘基)-3,1-苯并噁嗪-4-酮、2,2’-对苯二(3,1-苯并噁嗪-4-酮)、2,2’-(2,6-亚萘基)二(3,1-苯并噁嗪-4-酮)等。
紫外线除去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为0.1~5质量%,更优选为0.2~3质量%。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0.1~5质量%时,吸收从显示器用滤光器的观察者侧入射的紫外线,从而防止色调补正层中含有的色素的光劣化的效果优异,并且不会损害透明树脂层或粘合层的强度。
对在紫外线除去层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可以例示出在热塑性树脂的聚合工序中添加;在膜成膜前的熔融工序中的热塑性树脂中混合;在双轴拉伸膜中浸渗;等等。特别是,考虑防止热塑性树脂的聚合度下降时,优选在膜成膜前的熔融工序中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入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的混入,可以通过紫外线吸收剂粉末的直接添加法、将含有高浓度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基础聚合物添加到成膜用聚合物中的母炼胶法。
紫外线除去层的厚度优选在5~250μm的范围,更优选在50~200μm,进而优选在80~200μm。紫外线除去层的厚度在5~250μm的范围时,对从显示器用滤光器的观察者侧入射的紫外线的吸收效果优异,并且光透射性,具体地讲是可见光透射性优异。
(防反射层)
防反射层有:在可见光区域折射率低至1.5以下,优选至1.4以下的,由氟系透明高分子树脂或氟化镁、有机硅树脂或氧化硅的膜等形成的光学膜厚为例如1/4波长的单层;由2层以上的折射率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氟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无机化合物,或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树脂、氟树脂等有机化合物的膜多层叠层而成的膜等。作为取得性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的构成,优选从最外层开始叠层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构成。该防反射层通常叠层在硬涂层上。
对防反射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殊限定,考虑成本和性能之间的平衡,优选通过湿式涂布来涂布涂料。作为涂料的涂布方法,优选使用微凹印涂布法(Micro Gravure Coating)、旋涂法、浸涂法、帘涂法(curtain flowcoating)、辊涂法、喷涂法、流涂法等。从涂布厚度的均匀性考虑,优选使用微凹印涂布法。在涂布涂料后,经过加热工序、干燥工序、和使用热和紫外线等进行的固化工序来形成各被膜。
防反射层设置在显示器用滤光器的最外面。因此,如果在用布等擦拭附着在防反射层的表面上的粉尘等时划伤,会造成麻烦,因此优选耐擦伤性为3级以上。进而优选为4级以上。耐擦伤性是使用#0000钢丝绒对防反射层侧表面施加250g的荷重,以行程宽度10cm、速度30mm/秒的方式来回摩擦10次,然后目视观察表面,按照下面的5段来评价划伤物。5级:完全没有划伤。4级:有1~5根伤痕。3级:有6~10根伤痕。2级:有11根以上的伤痕。1级:整个面上有无数个伤痕。
另外,防反射层的表面粗度,其中心线平均粗度Ra优选为0.5~15.0nm,进而最大高度Rmax优选为5~150nm。Ra和Rmax低于该范围时,有时防反射效果变小。而高于该范围时,有时浊度和耐擦伤性变得不好,并且有时难以擦去指纹,所以不优选。
防反射层,只要具有防反射性能就没有特殊限定,下面示出了特别优选的防反射层。
特别优选的防反射层对于波长400~700nm的5°的绝对反射光谱而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1)最低反射率为0.6%以下;(2)最高反射率为2.5%以下;以及(3)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小于2.5%。最低反射率大于0.6%时,防反射功能变得不充分,所以不优选。另外,最高反射率大于2.5%时,在450nm附近或700nm附近的反射率变高,反射光的色调带有蓝色或红色,所以不优选。最低反射率更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3%以下。最高反射率更优选为2.0%以下。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优选小于2.0%,更优选小于1.5%。通过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反射光谱变得更加平坦,色调纯正,所以优选。
对于特别优选的防反射层而言,要使波长为400~700nm时的绝对反射光谱的最低反射率和最高反射率、以及它们的反射率之差在上述范围内,如下那样来调节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
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nL)优选为1.23~1.42,更优选为1.34~1.38。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nH)优选为1.55~1.80,更优选为1.60~1.75。另外,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之间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15以上。
另外,还优选调节硬涂层的折射率。硬涂层的折射率(nG)优选为1.45~1.55。
为了使防反射层得到更平坦的反射光谱,优选使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nH)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dH)的乘积(光学厚度)是要防止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λ)的1/4的1.0~1.7倍那样的厚度(dH),进而优选1.3~1.6倍。光学厚度低于波长(λ)的1.0倍时,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大于2.5%,所以不优选。另一方面,光学厚度大于波长(λ)的1.7倍时,最低反射率高于0.6%,防反射性能变得不充分,所以不优选。这里,要防止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λ)通常优选为450~650nm的范围。
考虑上述优选的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nH)的范围、和要防止反射的波长(λ)时,高折射率层的厚度(dH)优选在100~300nm的范围,更优选在100~200nm的范围。
另一方面,低折射率层的厚度(dL)的优选范围是,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nL)和低折射率层的厚度(dL)的乘积是要防止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λ)的1/4的0.7~1.0倍那样的厚度(dL),更优选0.75~0.95倍。如果考虑这些,则要使防反射层得到更平坦的反射光谱,低折射率层的厚度(dL)优选在70~160nm的范围,更优选在80~140nm的范围,进而优选在85~105nm的范围。
另外,为了得到平坦的反射光谱,优选使高折射率层的厚度(dH)与低折射率层的厚度(dL)之比(dH/dL)是1.0~1.9。dH/dL低于1.0时,最高反射率变得高于2.5%,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大于2.5%,反射光谱变成V型,出现红、蓝的干涉色。另一方面,当dH/dL超过1.9时,尽管可以得到平坦的反射光谱,但最低反射率变成高于0.6%,防反射性能变得不充分。dH/dL更优选为1.1~1.8,进而优选为1.2~1.7,此时可以得到平坦的反射光谱,且最低反射率变低。
显示器用滤光器,容易因为带静电而附着灰尘,另外,当人触碰它时会放电而受到电击,所以优选具有防静电性。为了使高折射率层具有希望水平的防静电性,该层的表面电阻值优选为1×1011Ω/
Figure A200780013798D0029103601QIETU
以下,更优选为1×1010Ω/
Figure A200780013798D0029103601QIETU
以下。
对于防反射层而言,作为高折射率层的构成成分,为了赋予防反射层表面以防静电性,优选分散有金属化合物粒子的树脂组合物。在树脂成分中,(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由于受到活性光线照射会进行自由基聚合,从而提高形成膜的耐溶剂性和硬度,所以优选使用。进而,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由于可以提高耐溶剂性等,所以特别优选。作为优选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乙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三聚异氰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4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作为树脂成分,为了提高金属化合物粒子的分散性,可以使用具有羧基、磷酸基、磺酸基等酸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具体地讲,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富马酸等不饱和羧酸、磷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二苯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等磷酸(甲基)丙烯酸酯、2-磺化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此外,还可以使用具有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等极性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作为金属化合物粒子,优选使用导电性的各种金属氧化物粒子。特别是,优选含有锡的氧化锑粒子(ATO)、含有锌的氧化锑粒子、含有锡的氧化铟粒子(ITO)、氧化锌/氧化铝粒子、氧化锑粒子等。更优选使用含有锡的氧化铟粒子(ITO)。
对于金属化合物粒子而言,优选使用初级粒子平均粒径(通过BET法测定的相当于球的直径)为0.5μm以下的粒子。更优选使用具有0.001~0.3μm,进而优选0.005~0.2μm粒径的粒子。如果平均粒径高于该范围,则生成的被膜(高折射率层)透明性下降。如果平均粒径低于该范围,则金属化合物粒子容易凝聚,生成的被膜(高折射率层)的浊度值增大。
高折射率层的构成成分的配合比例,树脂成分与金属化合物粒子的质量比例[(A)/(B)]优选为10/90~30/70,更优选为15/85~25/75。如果金属化合物粒子在该优选范围内,则得到的膜透明性高,导电性、物理强度、和化学强度良好。
高折射率层的构成成分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电性效果,还可以进一步含有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等导电性聚合物、金属醇盐和螯合物等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形成高折射率层时,还可以使用用于使涂布的树脂成分固化的引发剂。另外,为了防止氧气阻害导致引发剂感度下降,还可以在光聚合引发剂中共存有胺化合物。进而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例如聚合禁止剂、固化催化剂、防氧化剂、分散剂、流平剂、硅烷偶联剂等各种添加剂。另外,为了提高表面硬度,还可以进一步含有烷基硅酸酯类和其水解物、胶态二氧化硅、干式二氧化硅、湿式二氧化硅、氧化钛等无机粒子、分散成胶态的二氧化硅微粒等。
高折射率层,从鲜明性和透明性的观点来看,是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40%以上,进而优选为50%以上的层。
高折射率层,可以优选通过配合溶剂调制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硬涂层上,然后干燥使之固化,从而形成。溶剂是用于改善涂布或印刷操作性,且改善金属化合物粒子的分散性的物质,只要可以使树脂成分溶解,就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有机溶剂。从涂布液的粘度稳定性和干燥性的观点来看,优选沸点为60~180℃的有机溶剂。进而,其中的具有氧原子的有机溶剂与金属化合物粒子的亲和性好,所以优选。作为这样的有机溶剂,具体可以优选列举出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单甲醚、1-甲氧基-2-丙醇、丙二醇单甲醚、环己酮、乙酸丁酯、异丙基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二乙酰丙酮、乙酰丙酮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有机溶剂的量,可以根据涂布方法、印刷方法,以涂布液成操作性好的粘度的方式来配合。通常,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作为涂布液的调制方法,可以采用任意方法,但通常优选下述方法,即将树脂成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该溶液中添加金属化合物粒子,使用颜料分散器、球磨机、砂磨机、三辊机、磨碎机、均质机等分散机来分散,然后添加光聚合引发剂,使之均匀溶解。
低折射率层,是通过涂布由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硅氧烷化合物、固化剂、和溶剂形成的涂料组合物而得到的层,其可以进一步降低折射率,降低表面反射率,所以优选。
低折射率层,为了提高其表面硬度,使耐擦伤性优异,优选使作为基体材料的硅氧烷化合物与二氧化硅微粒牢固结合。为此优选在涂布前的涂料组合物阶段,预先使硅氧烷化合物在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上反应键合。这样的涂料组合物,可以通过在二氧化硅微粒的存在下,使用酸催化剂使硅烷化合物在溶剂中水解,形成硅醇化合物,然后使该硅醇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而得到。
得到的涂料含有作为硅烷化合物的缩合物的硅氧烷化合物。另外,还可以含有硅烷化合物水解而成的,但没有缩合的硅醇化合物。
作为硅烷化合物的具体例,优选使用三氟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烷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等。这些硅烷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为了使折射率降低,优选使用含氟硅烷化合物为必需成分,并将其与其它的选自硅烷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硅烷化合物组合使用。含氟硅烷化合物的量,相对于硅烷化合物的总量,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特别优选为30质量%~60质量%。含氟硅烷化合物的量低于20质量%时,有时低折射率化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当含氟硅烷化合物的量多于80质量%时,有时被膜的硬度下降。
硅氧烷化合物的含量,在形成被膜后,相对于被膜的总量,优选为20质量%~70质量%,特别优选为30质量%~60质量%。通过含有该范围内的硅氧烷化合物,可以降低被膜的折射率,且提高被膜的硬度,所以优选。因此,涂料中硅氧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除了溶剂以外的全部成分优选在上述范围内。
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数均粒径优选为1nm~200nm,特别优选的数均粒径是1nm~70nm。当数均粒径低于1nm时,则有时与基体材料的结合不充分,被膜硬度降低。另一方面,当数均粒径大于200nm时,有时在导入大量粒子时粒子间产生的空隙变少,不能充分发挥低折射率化效果。因此,优选在添加到涂料中之前使用颗粒计数器来测定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另外,还优选在被膜形成后使用扫描电镜或投射电镜测定被膜中的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的方法。
在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数均粒径,优选小于形成的被膜的膜厚。如果大于被膜的膜厚,则二氧化硅微粒在被膜表面露出,不仅有损防反射性,而且被膜的表面硬度和耐污染性降低。
作为在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具有硅醇基的二氧化硅微粒容易与基体硅氧烷化合物反应,所以优选。另外,为了被膜的低折射率化,优选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内部不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一般粒子本身的折射率为1.45~1.50,折射率降低效果小。另一方面,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粒子本身的折射率是1.20~1.40,所以通过导入得到的折射率降低效果大。作为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可以列举出具有被外壳包围的孔洞部的二氧化硅微粒、具有大量孔洞部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粒等。其中,当考虑被膜的硬度时,优选粒子本身强度大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粒。该微粒的折射率更优选为1.20~1.35。另外,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数均粒径优选为5nm~100nm。二氧化硅微粒的折射率可以使用特开2001~233611号公报的第[0034]段中公开的方法来测定。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可以通过例如特开2001~233611号公报的第[0033]~[0046]段中记载的方法、或特许第3272111号公报的第[0043]段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也可以使用一般市售的。
二氧化硅微粒在低折射率层中的含量,相对于被膜形成后的被膜总量,优选为30质量%~80质量%,特别优选为40质量%~70质量%。因此,二氧化硅微粒在涂料中的含量,相对于除了溶剂以外的总成分优选为上述范围。在被膜中含有该范围内的二氧化硅微粒时,不仅可以降低折射率,而且可以提高被膜的硬度。当二氧化硅微粒的含量低于30质量%时,粒子间空隙产生的折射率降低效果变小。另外,当二氧化硅微粒的含量大于80质量%时,在涂膜中出现大量的岛屿现象,被膜硬度降低,另外有时折射率变得不均匀,所以不优选。
另外,上述那样的用于形成低折射率层的涂料组合物,可以通过在二氧化硅微粒的存在下使用酸催化剂,使硅烷化合物在溶剂中水解形成硅醇化合物,然后使该硅醇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而得到。在该水解反应中,优选经1~180分钟,将酸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溶剂中,然后在室温~80℃下反应1~180分钟。通过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可以控制剧烈反应。反应温度更优选为40~70℃。另外,在通过水解反应得到硅醇化合物之后,优选将反应液直接加热至50℃以上且是溶剂沸点以下,在该温度下加热1~100小时进行缩合反应。另外,为了提高硅氧烷化合物的聚合度,还可以再次加热或添加碱性催化剂
作为在水解反应中使用的酸催化剂,可以列举出盐酸、乙酸、甲酸、硝酸、草酸、盐酸、硫酸、磷酸、聚磷酸、多元羧酸或它们的酸酐、离子交换树脂等酸催化剂。特别优选使用了甲酸、乙酸或磷酸的酸性水溶液。作为这些酸催化剂的优选添加量,相对于在水解反应中使用的硅烷化合物的总量,优选为0.05质量%~10质量%,特别优选0.1~5质量%。当酸催化剂的量低于0.05质量%时,有时水解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另外,当酸催化剂的量大于10质量%时,水解反应可能剧烈。
对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考虑涂料组合物的稳定性、润湿性、挥发性等来决定。溶剂不仅可以仅使用一种,而且还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优选使用后述溶剂。
在水解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量,相对于硅烷化合物的总量,优选在50质量%~50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在80质量%~200质量%的范围。当溶剂的量低于50质量%时,反应剧烈,有时凝胶化。另一方面,当溶剂的量多于500质量%时,有时水解不进行。
另外,作为水解反应中使用的水,优选离子交换水。水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硅烷化合物,优选以1.0~4.0摩尔的范围使用。
另外,作为固化剂,可以使用促进涂料组合物固化、或使涂料组合物容易固化的各种固化剂或三元交联剂。作为固化剂的具体例,有含氮有机物、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各种金属的醇盐、各种金属的螯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其聚合物、三聚氰胺树脂、多官能丙烯酸树脂、尿素树脂等。它们可以添加一种或2种以上。其中从固化剂的稳定性、得到的被膜的加工性等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金属螯合物。作为使用的金属螯合物,可以列举出钛螯合物、锆螯合物、铝螯合物、和镁螯合物。其中,为了低折射率化,优选折射率低的铝螯合物和/或镁螯合物。这些金属螯合物,容易通过金属的醇盐与螯合剂反应而得到。作为螯合剂的例子,可以使用乙酰丙酮、苯甲酰基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等β-二酮;乙酰乙酸乙酯、苯甲酰基乙酸乙酯等β-酮酸酯等。作为金属螯合物的优选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氧基铝、三(乙酰乙酸乙酯)铝、乙酰乙酸烷基酯二异丙氧基铝、单乙酰丙酮二(乙酰乙酸乙酯)铝、三(乙酰丙酮)铝等铝的螯合物;乙酰乙酸乙酯单异丙氧基镁、二(乙酰乙酸乙酯)镁、乙酰乙酸烷基酯单异丙氧基镁、二(乙酰丙酮)镁等镁的螯合物。其中,优选三(乙酰丙酮)铝、三(乙酰乙酸乙酯)铝、二(乙酰丙酮)镁、和二(乙酰乙酸乙酯)镁。如果考虑保存稳定性和获得难易,则特别优选三(乙酰丙酮)铝、和三(乙酰乙酸乙酯)铝。添加的固化剂的量,相对于涂料组合物中的硅烷化合物总量,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特别优选为1质量%~6质量%。这里,硅烷化合物总量是指包括全部硅烷化合物、其水解物和其缩合物的量。当含量少于0.1质量%时,得到的被膜硬度降低。另一方面,当含量多于10质量%时,虽然固化充分,得到的被膜硬度提高,但折射率也提高,所以不优选。
进而,在涂料组合物中,优选混合使用大气压下沸点为100~180℃的溶剂和大气压下沸点小于100℃的溶剂。通过含有大气压下沸点为100~180℃的溶剂,可以改进涂液的涂布性,得到表面平坦的被膜。另外,通过含有大气压下沸点小于100℃的溶剂,可以在被膜形成时有效使溶剂挥发,得到硬度高的被膜。即得到表面平坦且硬度高的被膜。
作为大气压下沸点为100~180℃的溶剂,具体可以列举出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等醚类;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乙酸3-甲基-3-甲氧基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乙酸酯类;乙酰丙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戊酮、2-庚酮等酮类;丁醇、异丁醇、戊醇、4-甲基-2-戊醇、3-甲基-2-丁醇、3-甲基-3-甲氧基-1-丁醇、二丙酮醇等醇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其中,特别优选的溶剂的例子,有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二丙酮醇等。
作为大气压下沸点小于100℃的溶剂,可以列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甲乙酮等。它们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
全部溶剂在涂料组合物中的含量,相对于硅烷化合物的总含量,优选在1300质量%~990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1500质量%~6000质量%的范围。当溶剂的总含量少于1300质量%或多于9900质量%时,难以形成规定厚度的被膜。这里,硅烷化合物的总量是包括全部硅烷化合物、其水解物和其缩合物的总量。
(电磁波屏蔽层)
PDP由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从面板产生强烈的泄漏电磁波。近年来,要求除去电子设备发出的泄漏电磁波对人体和其他机器的影响,例如,在日本要求控制在VCCI(电磁干扰控制委员会:voluntary control council forinterference by processing equipment electronic office machine)规定的标准值内。具体地讲,在VCCI中,表示业务用途的限制值A级是放射电场强度小于50d BμV/m,表示生活用途的限制值B级是小于40d BμV/m。由于PDP的放射电场强度在20~90MHz区域内大于50d BμV/m(在对角40英寸型的情况),所以不能在家庭用途中直接使用。因此,需要配置电磁波屏蔽层。要发挥电磁波屏蔽性能,就需要导电性,PDP的电磁波屏蔽所必需的导电性,表面电阻是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6103717QIETU
以下,优选为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6103724QIETU
以下,进而优选为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6103729QIETU
以下。
作为电磁波屏蔽层,可以列举出例如,特开2003-5663号公报公开的导电性膜。在同一公报中,作为导电性膜,列举出了导电性网孔膜和金属透明导电性膜。
金属透明导电性膜,是叠层有透明金属膜的透明树脂层。更具体地讲,是使用溅射法或蒸镀法,在透明的树脂膜上叠层ITO、AZO、AgPd等金属膜而成的膜。这里,金属膜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不同的金属膜叠层而成的。特别是,从电磁波屏蔽性和透明性的观点来看,优选Ag等金属层与ITO交替叠层的膜。
电磁波屏蔽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当选择,作为整体优选为80~400μm。在是透明树脂层上叠层金属膜而成的金属透明导电性膜的情况中,考虑到电磁波屏蔽所必需的导电性,金属膜的厚度优选为100~500nm,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80~300μm。
电磁波屏蔽层的构成材料可以适当选择,在金属透明导电性膜的情况中,作为构成材料使用的金属,可以例示出例如,铜、铝、镍、钛、钨、锡、铅、铁、银、铬等金属,或不锈钢等它们的合金。其中优选铜、不锈钢或铝。另外,作为金属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使用的透明树脂层的树脂,可以使用作为上述透明树脂层的材料所例示出的树脂。
另一方面,对使用导电性网孔膜作为电磁波屏蔽层的情况说明如下。作为网孔形状可以是格状、蜂窝状等的任一种,没有特别限定。在透明树脂层等上形成导电性网孔层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方法。可以列举出例如,(1)通过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等公知的印刷方法在透明树脂层上印刷导电性油墨成图案的方法;(2)通过介由接合剂或粘合剂将由导电性纤维形成的织布与透明树脂层贴合的方法;(3)通过介由接合剂或粘合材料将由铜、铝或镍等形成的金属箔贴合在透明树脂层上,然后形成图案的方法;(4)使用蒸镀、溅射、无电解镀等各种公知的膜形成方法在透明树脂层上由铜、铝或镍等形成金属膜,然后形成图案的方法,等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作为上述的(3)和(4)的图案形成方法,可以列举出例如光刻法。具体地讲,可以在金属箔或金属膜上涂布感光性抗蚀剂、或层合感光性抗蚀剂膜,密着图案掩模,曝光,然后使用显影液显影,形成抗蚀剂图案,进而使用适当的蚀刻液使图案部以外的金属溶出,从而形成希望的导电性网孔膜。
作为导电性网孔膜中的网孔层的厚度,优选为0.5~20μm左右,可以根据所需的电磁波屏蔽能力即导电性、和所需的开口率、以及导电性网孔层的形成方法来决定层厚。上述那样的PDP电磁波屏蔽所需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7103748QIETU
以下,优选为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7103752QIETU
以下,更优选为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7103757QIETU
以下。网孔层的厚度过薄时,导电性不充分,如果过厚,则会导致成本提高,所以优选为5~15μm。
网孔层的图案,线越细,间距越宽,则开口率和透射率变得越高,且不易与显示器的像素相互作用产生莫尔条纹,所以优选。但如果过度提高开口率,则网孔层具有的导电性不充分,所以优选采用的线宽为5~20μm,间距为150~400μm。进而,在网孔图案是例如格状图案的情况中,优选使网孔图案的线相对于像素连成的线具有一定角度(偏角),使网孔与纵横排列配置的显示器像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引起莫尔条纹出现。不引起莫尔条纹出现的偏角,根据像素的间距、网孔图案的间距和线宽而变化。
在网孔层是由铜、铝、镍等金属形成的情况中,优选在其表面和/或该透明树脂层的界面上具有含有黑色颜料或黑色染料的层、或由铬等形成的黑色层。由此可以防止金属造成的反射,得到对比度和分辨性优异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在将网孔层设置在显示器上时,透光部以外的部分,即不是显示部的部分、和边框印刷所遮掩的部分,不必要一定具有网孔图案。这些部分可以是例如,完全金属箔层,而且,当这样的完全部分是黑色时,可以直接作为显示器用滤光器的边框印刷使用,所以优选。
电磁波屏蔽层,可以靠近显示器用滤光器的面板侧形成,也可以靠近观察者侧形成,但由于大多情况中电磁波屏蔽层反射率高,所以优选靠近面板侧形成。另外,在电磁波屏蔽层的靠近观察者侧配置可降低透射率的色调补正层、近红外线除去层,可以降低电磁波屏蔽层的反射光,所以是优选方案。
(层间粘合层)
为了贴合上述的各种功能层,可以使用具有接合性的层间粘合层。作为此时使用的粘合剂,只要是借助其粘合作用使2个物体接合的粘合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由橡胶系、丙烯酸系、有机硅系、或聚乙烯基醚系等形成的粘合剂。
进而,粘合剂可大致分为溶剂型粘合剂和无溶剂型粘合剂。在干燥性、生产性和加工性方面优异的溶剂型粘合剂依然是主要使用的,但近年来,从公害、节约能耗、节约资源、安全性等方面考虑,不断向无溶剂型粘合剂转移。其中,优选使用具有下述特性的活性线固化型粘合剂,所述特性为:通过照射活性射线等可以以秒单位固化,挠性、接合性、耐化学性等优异的特性。
作为活性线固化型丙烯酸系粘合剂的具体例,可以参考日本接着学会编集的「接着
Figure A200780013798D0038101046QIETU
デ一タブック」(接合剂数据手册),日刊工业新闻社1990年发行,第83页~第88页,但并不以此为限。作为市售品的多官能丙烯酸系紫外线固化涂料,可以使用日立化成ポリマノ一株式会社(商品名:XY(注册商标)系列等)、东邦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ハイロック(注册商标)系列等)、株式会社スリ一ボンド(商品名:スリ一ボンド(注册商标)系列等)、东亚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アロンタイト(注册商标)系列等)、セメダイン株式会社(商品名:セメロックス一パ一(注册商标)系列等)等产品。
实施例
关于显示器用滤光器的评价方法说明如下。
(1)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和映入辉度指数(Lr)
关于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和映入辉度指数(Lr)的得到方法,参照图1~3进行说明。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1,按照使PDP用滤光器试样1的观察者最外侧的相反侧的表面面向PDP面板10的方式安装在PDP电视(TH-42PX500,松下电器产业(株)制)上。使PDP面板10与PDP用滤光器试样1的观察者侧的最外层之间的距离为5~10mm。使用荧光灯照明器具(NFH8(荧光灯;8mm荧光灯10WFHL10EX-N)松下电工(株)社制),在丙烯酸板3(スミペックス960浇铸板(黑色)33mm×55mm,住友化学(株)制)上照射荧光灯4的像。使映有荧光灯4的像的丙烯酸板3在PDP用滤光器试样1上映出。使用相机2(Cosmicar电视透镜12.5mm1:1.4(型号XC-HR70);640×480像素;索尼(株)社制),拍摄在该PDP用滤光器试样1的中央部分映出的丙烯酸板3整体的图像6(下面称作映入像)。将相机2的焦点对准映入像6。此时,丙烯酸板3、PDP用滤光器试样1、相机2的位置关系如图1、图2那样设置。图1、图2的白色箭头表示,将荧光灯4在丙烯酸板3上映出,将该丙烯酸板3在PDP用滤光器试样1上映出(映入像6),使用相机拍摄该映入像6。另外,使荧光灯的长度方向、丙烯酸板的短边(33mm的边)和PDP用滤光器试样的长边彼此平行(将该方向作为水平方向)。另外,还使荧光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丙烯酸板3的短边的中心、PDP用滤光器试样1的中心、和相机2的拍摄区域的中心均在与水平方向垂直的平面上那样设置(参照图1)。进而,对于荧光灯而言,调节荧光灯的位置,使映入像6中的荧光灯像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通过相机的拍摄区域的中心。拍摄在暗室中进行,另外,使PDP电视的PDP面板的电源关闭,以不会出现任何影像的方式放置。另外,暗室指的是照度为0.1勒(lux)以下的环境。
将得到的映入像输入图像采集卡Meteor II MultiChannel(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对卡中输入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解析,得到图3所示的映入辉度分布曲线。在图3中,纵轴是各像素辉度的大小,横轴是像素序号。图像解析的过程是,首先使用拍摄软件(Matrox Intellicam for windows ver.2.06(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将映入像输入计算机中,接着使用图像解析软件(Matrox Inspector 3.1(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取映入像中的荧光灯像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辉度数据(参照图1)。另外,对于图像解析软件中的图像解析范围而言,以荧光灯像整体落入图像解析范围内,图像解析的范围的中心与荧光灯像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一致的方式设定。在5点移动并平均这些辉度数值,绘制出辉度分布曲线。
在下面说明的具体例中,设定辉度分布曲线的第1像素的辉度为L1,第2像素的辉度是L2,...,第N像素的辉度为LN。其中,N是辉度分布曲线的像素序号的最大值,取为偶数。另外,将相邻像素的辉度差设为dL1=L1—L2、dL2=L2—L3、···、dLN-1=LN-1—LN
将该辉度分布曲线中像素方向的中心的10个像素的辉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映入辉度指数(Lr)。具体地讲,从L(N/2)-4到L(N/2)+5的平均值是映入辉度指数(Lr)。
另外,将该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最大倾斜值的平均值作为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最大倾斜值是,首先计算出相邻像素的辉度差,以相邻像素的辉度差的绝对值最大的像素为中心,前后5个像素的辉度差的和的绝对值。另外,最大倾斜值的平均值表示在辉度分布曲线中的上升部分的最大倾斜值和下降部分的的最大倾斜值的平均值。具体地讲,在将dL1~dLN/ 2中的绝对值最大的辉度差作为dLi,将dL(N/2)+1~dLN中的绝对值最大的辉度差作为dLj时,将(|dLi-2+dLi-1+dLi+dLi+1+dLi+2|+|dLj-2+dLj-1+dLj+dLj+1+dLj+2|)/2的值作为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
另外,在PDP用滤光器试样的辉度分布测定之前,不设置PDP用滤光器试样而设置标准试样(JIS Z8741所记载的镜面光泽度的标准面(折射率:1.51,入射角60°的光泽度91.5,视感反射率4.1%)),调整相机的曝光,使映入像的辉度分布曲线的最大辉度为220。此时,辉度分布曲线基本呈矩形,但要稍微调节荧光灯照明灯具等的位置使最上部的辉度值变成均匀的220(所得像素是8比特(bit)(256色调梯度))。
(2)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
参照图4~6来说明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的得到方法。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1安装在PDP电视(TH-42PX500,松下电器产业(株)社制)上,使观察者侧最外层的相反侧的表面面向PDP面板10。使PDP面板10与PDP用滤光器试样1的观察者侧的最外层之间的距离为5~10mm。在PDP电视的PDP面板10的中心部分显示出图4所示的图案图像11(白底上的黑色图案:大小5×100mm)。使用相机2(Cosmicar电视透镜12.5mm1:1.4(型号XC-HR70);索尼株式会社制),拍摄该PDP用滤光器试样1透射出的图案图像11(下面称作透射图案图像)。将相机2的焦点对准PDP面板10。另外,将相机2设置在图案图像11的正中面前(参照图4、图5)。图4和5中的白色箭头表示使用相机2拍摄的PDP用滤光器试样1透射出的图案图像(透射图案图像)。
将得到的透射图案图像输入到图像采集卡Meteor II MultiChannel(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中。对卡中输入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解析,得到图6所示的透射图像辉度分布曲线。在图6中,纵轴是各像素辉度的大小,横轴是像素序号。图像解析的过程是,首先使用拍摄软件(Matrox Intellicam forwindows ver.2.06(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将映入像输入计算机中,接着使用图像解析软件(Matrox Inspector 3.1(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取连接透射图像的长边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的辉度数值(参照图4)。
另外,使用图像解析软件进行图像解析的范围是,按照透射图像整体落入图像解析范围内,图像解析范围的中心与透射图案图像的中心一致的方式设定,根据该辉度数据来绘制图6那样的辉度分布曲线。接着,以使图6中的透射图案图像边缘部辉度值的平均值变成最大的方式,在距离透射图案图像的中心位置±5像素(透射图案图像的短边方向)的范围内移动图像解析范围的中心。这里,透射图案图像边缘部的辉度值是指在辉度分布曲线中,透射图案图像的两侧边缘部分所对应的部分的辉度变成极大时的像素。另外,透射图案图像边缘部的辉度值的平均值是指在辉度分布曲线中的两侧的边缘部辉度值的平均值。最后,将透射图案图像边缘部的辉度值的平均值变成最大时的辉度分布曲线规格化,使最大辉度与最小辉度的差变为100,制作规格化辉度分布曲线。
在下面说明的具体例中,将规格化辉度分布曲线的第1像素的辉度设作L1,将第2像素的辉度设作L2,...,将第N像素的辉度设作LN。但N是规格化辉度分布曲线的像素序号的最大值,是偶数。另外,将相邻的像素的辉度差设作dL1=L1—L2、dL2=L2—L3、···、dLN-1=LN-1—LN
将该规格化辉度分布曲线轮廓部的辉度变化的最大倾斜值的平均值作为映入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另外,最小辉度是在规格化辉度分布曲线中的像素方向的中心10个像素的辉度值的平均值。具体地讲,L(N/2)-4~L(N/2)+5的平均值是最小辉度。另外,最大倾斜值是,首先计算出每个像素的辉度变化量,以像素的辉度变化量的绝对值最大的像素为中心,前后5个像素的辉度变化量的和的绝对值。另外,最大倾斜值的平均值表示在规格化辉度分布曲线中上升部分的最大倾斜值与下降部分的最大倾斜值值的平均值。具体地讲,在将dL1~dLN/2中的绝对值最大的辉度变化量作为dLi,将dL(N/2)+1~dLN中的绝对值最大的辉度变化量作为dLj时,将(|dLi-2+dLi-1+dLi+dLi+1+dLi+2|+|dLj-2+dLj-1+dLj+dLj+ 1+dLj+2|)/2的值作为映入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
另外,在PDP用滤光器试样的辉度分布测定之前,不设置PDP用滤光器试样而设置标准试样(JIS Z8741所记载的镜面光泽度的标准面(折射率:1.51,入射角60°的光泽度91.5,视感反射率4.1%)),使用与求出项(1)的映入像的辉度分布曲线的最大辉度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调整相机的曝光,使最大辉度为80(所得像素是8比特(256色调梯度))。
(3)起伏长度、起伏宽
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研究显微镜DMLB HC/ライカマイクロシステムズ制;透射式;光学倍率50倍),来观察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使用数码相机采入1300×1030像素的数字图像。为了赋予起伏结构以对比度,将光学显微镜聚光器的位置设定在最下面的位置。将所得的照片图像以A4尺寸印刷,对200μm×200μm(试样的实际尺寸)的区域中的全部起伏结构分别测定长轴和短轴的长度。从图像的浓淡来确定起伏结构的边界。将滤光器试样0.5m2进行5等分,使用上述方法评价各式样的中心部,求出评价区域中的所有起伏结构的长轴和短轴的平均值。将长轴定义为起伏长度,将短轴定义为起伏宽度。另外,由于滤光器为多层结构,所以有时会出现难以观察起伏结构的情况、和与玻璃贴合而难以切断的情况,此时将形成起伏结构的层剥离然后评价较好。
(4)起伏密度
对项(3)中拍摄到的照片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ver.4.0((株)プラネトロン制)进行图像处理,将在200μm×200μm的视野内的全部面积内起伏结构的面积所占的比例作为起伏密度。具体地讲,将拍摄起伏结构的照片的对象区域中的起伏部分用魔术工具(magic)全部涂黑,将所得照片用扫描仪输入,由此将起伏部分和非起伏部分分成两个数值,通过伪彩色面积(Pseudo—ColorAreas:拟彩色面积比率)处理来计算面积比,将在对象全部区域中起伏部分所占的面积比例作为起伏密度。将0.5m2的滤光器分成5个相等的部分,使用上述方法评价各试样的中心部,求出评价区域中的密度的平均值。在滤光器是多层结构而不易观察起伏结构的情况、以及将具有起伏结构的膜贴合在玻璃上而不易切断的情况中,也可以将形成有起伏结构的层剥离后用于评价。
(5)起伏高度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放置在平滑的金属板上,使用螺旋剃刀S刀片,将刀锋倾斜成与前进方向成30度角,进行切断。在硬涂层与透明树脂层之间具有起伏结构的情况中,从硬涂面的上方切入刀。在具有起伏结构的膜贴合在玻璃上时,可以将具有起伏结构的膜从玻璃上剥离,然后评价。接着,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研究显微镜DMLBHC/ライカマイクロシステムズ制;反射式;设置微分干涉滤光器;光学倍率1000倍)观察剖切面,使用数码相机取1300×1030像素的数码图像。将得到的照片图像在剖面厚度方向放大5倍,以A4尺寸印刷。从连接起伏结构的形状线中的相邻极小点的直线与极大点的最短距离(参照图7)计算出起伏高度。这样测定视野内观察到的全部突起,求出它们的平均值,根据扩大倍率换算出实际尺寸,作为突起高度。另外,界面起伏结构的形状线,可以从剖面的颜色浓度的不同来识别。
(6)折射率的测定
使用旋涂器在硅晶片上涂布将成为测定对象的层的原料涂剂,使其干燥膜厚为0.1μm。接着,使用惰性烘箱INH—21CD(光洋サ一モシステム(株)社制),在130℃下加热固化1分钟(低折射率层的固化条件)得到被膜。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ニコン(株)制:NPDM—1000)对形成的被膜测定633nm下的折射率。
(7)叠层厚度的测定
使用透射电镜(日立制H—7100FA型)以100kV的加速电压观察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出的PDP用滤光器试样的剖面。在使用玻璃基板的滤光器的情况中,从玻璃上剥离后再评价。试样的调制中使用超薄切片法。以10万倍或20万倍的倍率观察,测定各层的厚度。
(8)视感反射率、视感透射率
使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制,UV3150PC),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测定波长300~1300nm范围的从观察者侧入射的光的透射率,求出可见光波长区域(380~780nm)的视感透射率。另外,如下所述,以测定面的5度的入射角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内计算出的单面光线反射率作为视感反射率。
为了消除PDP用滤光器试样的非测定面侧的反射的影响,使用320~400号的耐水砂纸对非测定面进行均匀的粗面化,使60℃的光泽度(JISZ8741)为10以下,然后涂布着色黑色涂料使可见光透射率为5%以下。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的分光立体角,依照JIS Z8701-1999计算出波长380~780nm范围的单面光线反射率。计算式如下所示。
T=K·∫S(λ)·y(λ)·R(λ)·dλ(其中,积分区间为380~780nm)
T:单面光线反射率
S(λ):颜色的表示中使用的标准光的分布
y(λ):XYZ表示体系中的等色系数(color-matching functions)
R(λ):分光立体角反射率
(9)浊度
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制的直读式浊度计算机(NDH2000)进行测定。求出试样的厚度方向的浊度,测定10点取平均值。光源使用D65光源。
(10)PDP目视评价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PDP用滤光器试样安装在PDP电视(TH-42PX-500,松下电器产业(株)社制)上,目视评价映入性、透射图像鲜明性。
(11)干涉条纹的评价
为了消除背面反射的影响,与项(8)的视感反射率测定时同样使用240号的砂纸使测定面(硬涂层面侧)的背面粗面化,然后使用黑色マジックインキ(魔术墨)(注册商标)着色,将调制的试样在暗室中放置在3波长荧光灯(ナショナル パルック3波长形昼白色(F.L 15EX—N 15W))的正下方30cm处,在一边改变视点一边目视试样时,评价是否可看到虹彩图案。
看不到虹彩图案:A
看到非常弱的虹彩图案:B
看到虹彩图案:C。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它们的任何限定。
1.低折射率涂料的调制
(涂料A)
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95.2质量份和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4质量份溶解在丙二醇单甲醚300质量份和异丙醇100质量份中。一边搅拌一边向该溶液中滴加数均粒径为50nm的内部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异丙醇分散型,固体成分浓度:20.5%,触媒化成工业社制)297.9质量份、水54质量份和甲酸1.8质量份,并使反应温度不超过30℃。滴加结束后,将所得溶液在浴温40℃下加热2小时。然后在浴温85℃下将溶液加热2小时,使内温增至80℃,加热1.5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得到聚合物溶液A。
将溶解有三(乙酰丙酮)铝(商品名アルミキレ一トA(W)、川研ファインケミカル(株)社制)4.8质量份的甲醇125质量份的溶液添加到所得的聚合物溶液A中,进而添加异丙醇1500质量份和丙二醇单甲醚250质量份,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制作出低折射率涂料A。
在硅晶片上形成低折射率涂料A的被膜,使用上述方法求出的折射率为1.36。
(涂料B)
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95.2质量份和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4质量份溶解在丙二醇单甲醚300质量份和异丙醇100质量份中。一边搅拌一边向该溶液中滴加水54质量份和甲酸1.8质量份,并使反应温度不超过30℃。滴加结束后,将所得溶液在浴温40℃下加热2小时。然后在浴温85℃下将溶液加热2小时使内温达80℃,加热1.5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得到聚合物溶液。
将溶解有三(乙酰丙酮)铝(商品名アルミキレ一トA(W)、川研ファインケミカル(株)社制)4.8质量份的甲醇125质量份的溶液添加到所得的聚合物溶液中,进而添加异丙醇1500质量份和丙二醇单甲醚250质量份,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制作出低折射率涂料B。
在硅晶片上形成低折射率涂料B的被膜,使用上述方法求出的折射率为1.41。
2.含有色素的涂料的调制
(涂料-1)
将作为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日本化药(株)制KAYASORB(注册商标)IRG-050的14.5质量份、日本触媒(株)制イ一エクスカラ一(注册商标)IR—10A的8质量份、以及作为在593nm处具有主吸收峰的有机色素的山田化学工业(株)制TAP-2的2.9质量份搅拌混合并溶解在甲乙酮2000质量份中。将该溶液与作为透明高分子树脂粘合剂溶液的日本触媒(株)制ハルスハイブリッド((注册商标)IR—G205(固体成分浓度为29%溶液)2000质量份搅拌混合,制作出涂料-1。
3.硬涂膜的制作
(HC涂料1)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混和物(KAYARAD(注册商标)-DPHA:日本化药(株)制)70质量份、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M-350:东亚合成(株)制)25质量份、完全烷基化的三聚氰胺(サイメル(注册商标)C303:日本サイテックインダストリノ一ズ(株)制)5质量份、和磷酸系催化剂(キャタリスト296—9:日本サイテックインダストリ一ズ(株)制)1质量份混合,制作出涂布组合物(HC涂料1)。在硅晶片上形成HC涂料1的被膜,在230℃下加热固化1分钟,然后按照上述方法求出折射率,为1.52。
(HC1~6、HC8~10)
将不含填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做“PET”)(特性粘度0.63dl/g)碎片在180℃下充分真空干燥3小时,然后供给挤出机。将PET碎片在285℃下熔融,然后从T型模挤出成片状,使用静电附加浇铸法卷附在表面温度为25℃的镜面浇铸鼓上,冷却固化,得到未拉伸片。将这样得到的未拉伸片在加热到95℃的辊组中沿着长度方向拉伸3.5倍,得到单轴拉伸膜。使用模涂方式在该单轴拉伸膜的一个面上涂布上述的HC涂料1。一边用夹子把持涂布有HC涂料1的膜的两端,一边导入80~100℃的预热区,接着在90~100℃的加热区中沿宽度方向拉伸3.0~4.0倍。进而,接连着进行5%的宽度方向的松弛处理,同时在230℃的热处理区域中进行17秒钟的热处理使涂膜固化和热固定,从而得到了总厚度为125μm,硬涂层厚度为10μm,硬涂层的折射率为1.52,PET基材的折射率为1.64的硬涂膜。在所得的硬涂膜的硬涂层与PET层的界面上形成了起伏结构。用于得到硬涂膜HC1~6、HC8~10的成膜条件、和所得硬涂膜的硬涂层与PET层的界面的起伏结构的数据示于表1中。
(HC7)
使用光学用聚酯膜(東レ制ルミラ一(注册商标)U46、厚度100μm),并使用微凹印涂布器在易接合面上涂布被异丙醇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为30%的市售硬涂剂(JSR制,デソライト(注册商标)Z7528)。在80℃下干燥1分钟,然后照射1.0J/cm2的紫外线使硬涂剂固化,从而制作出形成有厚度5μm的硬涂层的硬涂膜HC7
4.防反射层的制作
(AR1)
使用微凹印涂布器在硬涂膜的硬涂层形成面上涂布被异丙醇稀释成固体成分浓度为8%的市售高折射率·防静电涂料(JSR制オプスタ一(注册商标)TU 4005)。在120℃下干燥1分钟,然后照射1.0J/cm2的紫外线使高折射率·防静电涂料固化,从而在硬涂层上形成了折射率为1.65、厚度为135nm的高折射率层。
接着,使用微凹印涂布器在上述高折射率层形成面上涂布上述的低折射率涂料A。接着,在130℃下干燥1分钟使之固化,从而在高折射率层上形成折射率为1.36、厚度为90nm的低折射率层,由此制作出防反射膜(将该由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形成的防反射层设为AR1)。
(AR2)
除了使用低折射率涂料B作为低折射率涂料以外,其他与AR1同样在硬涂膜上设置防反射层(将该防反射层设为AR2)。
5.红外线除去层的制作
(NIR1)
在防反射膜的防反射层形成面上贴合作为保护膜的サンエ一科研制サニテクト(注册商标)(厚度50μm)。进而,使用模涂器在防反射层相反侧的基材膜的面上涂布含有有机色素的涂料-1,在120℃下干燥,形成厚度10μm的红外线除去层,从而制作出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将该红外线除去层设作为NIR1)。
(NIR2)
使用光学用聚酯膜(東レ制ルミラ一(注册商标)U46、厚度100μm),在易接合面上使用模涂器涂布含有有机色素的涂料-1,在120℃下干燥,形成厚度为10μm的红外线除去层,制作出红外线除去膜(将该红外线除去膜设作NIR2)。
6.色调补正层的制作
(色调补正层1)
使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中含有有机系色调补正色素。调节各标准中的色素添加量使最终的滤光器的视感透射率为30%。
(色调补正层2)
使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中含有有机系色调补正色素。调节各标准中的色素添加量使最终的滤光器的视感透射率为40%。
7.电磁波屏蔽层
(EMI1)
使用光学用聚酯膜(東レ制ルミラ一(注册商标)U46、厚度100μm),在易接合面上介由接合剂贴合两面已黑化处理的厚度为10μm的铜箔。使用光刻法,保留周边部,将铜箔图案化,形成线宽10μm,间距300μm,偏角为40°的格状,从而形成导电性网孔层。在所得网孔部分上,保留周边部而叠层20μm的透明丙烯酸系树脂层,从而制作出电磁波屏蔽膜(EMI1)。
8.光扩散层的制作
(光扩散1)
将不含填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3dl/g)碎片在180℃下充分真空干燥3小时,然后通过挤出机在285℃熔融后从T型模挤出成片状,在25℃的浇铸鼓上静电附加浇铸得到未拉伸片。将得到的未拉伸片预热至80℃,在90℃下通过辊拉伸沿长度方向拉伸3.5倍。然后一边用夹子把持两端,一边导入90℃的预热区,接着在100℃的加热区中沿宽度方向拉伸3.3倍。进而,接连着进行5%的宽度方向的松弛处理,同时在230℃的热处理区域中进行17秒钟的热处理,从而得到厚度120μm的聚酯膜。将该膜通过设置有加热到150℃的铸型的辊(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为Ra3.0)与后辊之间,以线压100N/cm按压设置有铸型的辊,从而在膜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起伏结构。起伏结构的宽度为40μm,高度为2.0μm,起伏密度为90%。
(光扩散2)
除了使铸型辊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设作5.0μm以外,与(光扩散1)同样得到表面具有起伏结构的膜。起伏结构的宽度为40μm,高度为2.7μm,起伏密度为90%。
(光扩散3)
使用了東レ株式会社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商品名:T60;厚度125μm)。浊度值为2.0%。
[实施例1]
在上述硬涂膜(HC1)的硬涂面上如上那样叠层防反射层(AR1),得到防反射膜。在所得防反射膜的防反射面的相反面上按照上述方法叠层红外线除去层(NIR1),制作出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使用上述含有色调补正色素的粘合剂(色调补正层1)将所得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接着,在玻璃基板的相反面(没有贴合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的面)上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贴合上述电磁波屏蔽膜(EMI1),使基材面为玻璃侧,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从而制作出表2所示构成的PDP用滤光器。
表3示出了制作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视感反射率是0.9,浊度是6.0%,视感透射率是30%,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是25,映入辉度指数(Lr)是70,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是70,安装到PDP电视上进行目视评价,结果映入少,透射图像非常鲜明。
[实施例2~9]
除了如表2那样更改PDP用滤光器的各构成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PDP用滤光器。制作出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如表3所示。任一个滤光器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均是本发明所要求范围内的值,安装到PDP电视上进行目视评价,结果映入少,透射图像非常鲜明。
[实施例10~11]
除了如表2那样更改PDP用滤光器中的各构成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PDP用滤光器。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在所得的滤光器的电磁波屏蔽层贴合侧的表面上,在实施例10中贴合叠层有AR1的HC7,在实施例11中贴合叠层有AR1的HC5,并均使防反射面为外侧,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从而制作出表2所示构成的PDP用滤光器。
表3示出了制作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任一个滤光器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均是在本发明所要求范围内的值,安装到PDP电视上进行目视评价,结果映入少,透射图像非常鲜明。
[实施例12~13]
如上所述那样,在上述的硬涂膜(HC2)的硬涂面上叠层防反射层(AR1),得到防反射膜。在所得膜的防反射面相反的面上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贴合玻璃基板,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
接着,在玻璃基板的相反面(没有贴合防反射膜的面)上,使用上述含有色调补正色素的粘合剂(色调补正层1)贴合上述的红外线除去膜NIR2,使基材面为玻璃侧,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在实施例12中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贴合电磁波屏蔽膜(EMI1)使基材面为NIR层侧,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从而制作出表2所示构成的PDP用滤光器。在这里得到的滤光器的EMI1侧贴合叠层有AR1的CH7,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从而制作出实施例13的PDP用滤光器。表2示出了这些滤光器的构成。
表3示出了制作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任一个滤光器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均是本发明所要求范围内的值,安装到PDP电视上进行目视评价,结果映入少,透射图像非常鲜明。
[实施例14]
如上所述那样,在上述的硬涂膜(HC2)的硬涂面上叠层防反射层(AR1),得到防反射膜。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在所得膜的防反射面的相反面上贴合玻璃基板,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
接着,在玻璃基板的相反面(没有贴合防反射膜的面)上,使用上述含有色调补正色素的粘合剂(色调补正层1)贴合电磁波屏蔽膜EMI1,使基材面为玻璃侧,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最后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贴合上述红外线除去膜NIR2使基材面为EMI层侧,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从而制作出表2所示构成的PDP用滤光器。
表3示出了制作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该滤光器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均是本发明所要求范围内的值,安装到PDP电视上进行目视评价,结果映入少,透射图像非常鲜明。
[实施例15~17]
在上述的硬涂膜(HC7)的硬涂面上如上述那样叠层防反射膜(AR1),得到防反射膜。在所得防反射膜的防反射面相反的面上,按照上述方法叠层红外线除去层(NIR1),制作出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使用上述含有色调补正色素的粘合剂(色调补正层2)将所得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
接着,在玻璃基板的相反面(没有贴合防反射·红外线除去膜的面)上,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贴合上述光扩散层,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其中,在实施例15中,以起伏结构面为玻璃基板侧的方式贴合(光扩散1),在实施例16中,以起伏结构面是玻璃基板侧的方式贴合(光扩散2),在实施例17中贴合(光扩散3)。
最后使用丙烯酸系透明粘合剂,以基材面为光扩散层侧的方式贴合电磁波屏蔽膜(EMI1),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压力:0.5MPa,温度70℃,处理时间:1小时),从而制作出表2所示构成的PDP用滤光器。
表3示出了制作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任一个滤光器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均是本发明所要求范围内的值,安装到PDP电视上进行实际目视评价,结果映入少,透射图像非常鲜明。
[比较例1~5]
除了如表2那样改变PDP用滤光器中使用的各构成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PDP用滤光器。
表3示出了制作的PDP用滤光器的特性。比较例1和2中由于没有使映入减轻的光扩散层,所以Cr、Lr值大,可以明显观察到映入。比较例3和4尽管具有起伏结构的光扩散性界面,但其光扩散效果小,Cr、Lr在本发明的范围外,映入特性不好。另一方面,比较例5的起伏高度过高,所以Ct小,透射图像鲜明性不好。
表1
Figure A200780013798D00541
表2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5层 第6层 第7层 第8层
实施例1 AR1 HC1 NIR1 色补正1 玻璃 EMI1
实施例 AR1 HC2 NIR1 色补正1 玻璃 EMI1
实施例3 AR1 HC3 NIR1 色补正1 玻璃 EMI1
实施例4 AR1 HC4 NIR1 色补正1 玻璃 EMI1
实施例5 AR1 HC5 NIR1 色补正1 玻璃 EMI1
实施例6 AR1 HC6 NIR1 色补正1 玻璃 EMI1
实施例7 AR1 HC2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实施例8 AR1 HC3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实施例9 AR1 HC5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实施例10 AR1 HC5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HC7 AR1
实施例11 AR1 HC7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HC5 AR1
实施例12 AR1 HC2 玻璃 色补正1 NIR2 EMI1
实施例13 AR1 HC2 玻璃 色补正1 NIR2 EMI1 HC7 AR1
实施例14 AR1 HC2 玻璃 色补正1 EMI1 NIR2
实施例15 AR1 HC7 NIR1 色补正2 玻璃 光扩散1 EMI1
实施例16 AR1 HC7 NIR1 色补正2 玻璃 光扩散2 EMI1
实施例17 AR1 HC7 NIR1 色补正2 玻璃 光扩散3 EMI1
比较例1 AR1 HC7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比较例2 AR2 HC7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比较例3 AR1 HC8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比较例4 AR1 HC9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比较例5 AR1 HC10 NIR1 色补正2 玻璃 EMI1
表3
Figure A200780013798D00561
产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兼具优异的透射图像鲜明性和优异的映入防止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另外,通过使硬涂层与透明树脂层的界面是光扩散性界面,可以提供还具有干涉条纹防止性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器,特别适合作为等离子显示器用滤光器。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兼具优异的透射图像鲜明性和优异的映入防止性的等离子显示器。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器用滤光器,其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和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满足下述条件:
5<Cr<100;
Lr<150;
50<Ct<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映入轮廓鲜明指数(Cr)、映入辉度指数(Lr)、和透射图像鲜明指数(Ct)满足下述条件:
15<Cr<80;
Lr<120;
60<Ct<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滤光器是多个层的叠层体,这些层中的至少一层是光扩散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滤光器是多个层的叠层体,这些层之间的界面中的至少一个界面是光扩散性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光扩散性界面的两侧的层的折射率差是0.05~0.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构成所述滤光器的多个层作为相邻两层含有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的界面是所述光扩散性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4~6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光扩散性界面具有起伏宽度1~100μm、起伏长度1~500μm、起伏高度0.05~3.0μm、且起伏密度50~100%的起伏结构。
8.一种显示器用滤光器,是含有多个层的叠层体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说的多个层的叠层体作为相邻两层含有硬涂层和透明树脂层滤光器,该硬涂层和该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差是0.05~0.3,且两层的界面具有起伏宽度1~100μm、起伏长度1~500μm、起伏高度0.05~3.0μm、且起伏密度为50~100%的起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8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透明树脂层是聚酯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所述聚酯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11.一种等离子显示器,使用了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器。
CNA2007800137981A 2006-04-19 2007-04-18 显示器用滤光器 Pending CN1014271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5308/2006 2006-04-19
JP2006115308 2006-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7158A true CN101427158A (zh) 2009-05-06

Family

ID=3862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137981A Pending CN101427158A (zh) 2006-04-19 2007-04-18 显示器用滤光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30835A1 (zh)
EP (1) EP2017654A1 (zh)
JP (1) JPWO2007123138A1 (zh)
KR (1) KR20090017478A (zh)
CN (1) CN101427158A (zh)
TW (1) TW200745590A (zh)
WO (1) WO200712313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7384A (zh) * 2012-03-12 2013-01-09 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警戒链监控装置
CN111310642A (zh) * 2015-10-16 2020-06-1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及光学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2462463A (zh) * 2019-09-09 2021-03-09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防反射红外截止滤光器涂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3193B2 (en) * 2009-03-31 2012-07-17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Targets, fixtures, and workflows for calibrating an endoscopic camera
CN102279428A (zh) * 2010-06-11 2011-12-14 德国弗拉贝格有限公司 镜子元件
JP5765052B2 (ja) * 2011-05-13 2015-08-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光学装置
KR101526650B1 (ko) * 2012-11-21 2015-06-05 (주)엘지하우시스 광학특성이 우수한 반사방지 필름
KR101495770B1 (ko) * 2012-12-28 2015-02-2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승객감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402500B2 (ja) * 2014-06-16 2018-10-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鮮明度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KR102411372B1 (ko) * 2015-01-30 2022-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우징, 하우징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6796443B2 (ja) * 2016-09-27 2020-12-0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選択吸収樹脂積層体
JP7067077B2 (ja) * 2018-01-18 2022-05-16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2111B2 (ja) 1993-08-06 2002-04-08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低屈折率膜形成用塗料、帯電防止・反射防止膜および帯電防止・反射防止膜付き透明積層体並びに陰極線管
KR100335346B1 (ko) * 1997-11-11 2002-06-20 이사오 우치가사키 전자파차폐성접착필름,이필름을채용한전자파차폐성어셈블리및표시소자
JP2000156182A (ja) 1998-11-20 2000-06-06 Fujitsu General Ltd Pdpのフィルタ装置
JP4046921B2 (ja) 2000-02-24 2008-02-13 触媒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カ系微粒子、該微粒子分散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被膜付基材
JP2001281411A (ja) 2000-03-30 2001-10-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EP1157990A3 (en) * 2000-05-22 2003-12-10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Squarylium dye and filter for display device
JP2003005663A (ja) 2001-06-26 2003-01-08 Asahi Glass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機能性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パネル
JP4377578B2 (ja) 2001-12-17 2009-12-0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55106A (ja) * 2002-03-06 2003-09-10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KR20040051320A (ko) * 2002-12-12 2004-06-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4295045A (ja) * 2003-03-28 2004-10-21 Daicel Chem Ind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3989B2 (ja) * 2003-05-08 2009-0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475016B2 (ja) * 2003-06-30 2010-06-09 東レ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395349B2 (ja) * 2003-09-29 2010-01-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の光学フィルムを具備する光学表示装置
JP2005243509A (ja) 2004-02-27 2005-09-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フィルタ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JP4483346B2 (ja) 2004-02-27 2010-06-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部材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KR20060000775A (ko) * 2004-06-29 2006-01-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중영상 저감을 위한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채용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6058616A (ja) * 2004-08-20 2006-03-0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防眩フィルムの選択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7384A (zh) * 2012-03-12 2013-01-09 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警戒链监控装置
CN111310642A (zh) * 2015-10-16 2020-06-1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及光学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1310642B (zh) * 2015-10-16 2024-04-0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及光学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2462463A (zh) * 2019-09-09 2021-03-09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防反射红外截止滤光器涂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5590A (en) 2007-12-16
KR20090017478A (ko) 2009-02-18
EP2017654A1 (en) 2009-01-21
US20090230835A1 (en) 2009-09-17
WO2007123138A1 (ja) 2007-11-01
JPWO2007123138A1 (ja) 200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7158A (zh) 显示器用滤光器
KR100846269B1 (ko) 반사방지성형품과 그 제조방법, 반사방지성형품용 금형 및전사재
TWI431338B (zh) 偏光板及使用它之液晶顯示裝置
JP5365197B2 (ja) 近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及び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
TWI240233B (en) Front plate for plasma display and plasma display
US20100196655A1 (en) Display-use filter
CN101897247A (zh) 光学滤波器、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以及具有该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
CN101512621B (zh) 显示器用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WO2005088587A1 (ja) 透明積層体
KR20100114832A (ko) 정보 보안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013234A (en) Filter for displayer
EP1891470A2 (en) Fabrication of front filter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8158023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109231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CN107076889A (zh) 反射膜
JPWO2018110422A1 (ja) 加飾フィルム、及び加飾成型体
JP2012226163A (ja) 装飾用フィルム、前面板、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前面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197847A (ja) 複合光学フィルタ
TW200821618A (en) Filter for plasma displayer
JP523937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249882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11039196A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フィルタ
JP2008249880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フィルタ
JP2010048854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KR101023252B1 (ko) 적층전사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