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5766B - 立式全旋梭 - Google Patents
立式全旋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75766B CN107075766B CN201580057253.5A CN201580057253A CN107075766B CN 107075766 B CN107075766 B CN 107075766B CN 201580057253 A CN201580057253 A CN 201580057253A CN 107075766 B CN107075766 B CN 1070757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huttle
- yarn
- bobbin case
- downstream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8—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05B57/10—Shuttles
- D05B57/14—Shuttles with rotary hook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28—Applications of bobbins for storing the lower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为了防止断纱和纱卷绕的产生,在内梭(3)的内周部(17),靠近落针孔(11)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地设置有比与内周部(17)内切的虚拟圆柱面向半径方向外方凹进的纱线退让凹部(1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所具备的立式全旋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立式全旋梭记载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该现有技术的立式全旋梭具备:固定在缝纫机的下轴、具有梭尖部的外梭,以收容于外梭的状态保持的内梭,拆装自由地安装于内梭的梭心罩,以及卷绕下纱、收容于梭心罩的梭心。
缝纫机的缝制动作开始时,下轴围绕水平的旋转轴线沿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驱动、并且反复进行缝纫针沿与下轴的旋转轴线垂直的轴线靠近和离开上述旋转轴线的动作。穿插到缝纫针中的缝线被梭尖捕捉,形成缝线环,该缝线环边沿内梭的表面移动边进行穿线,通过这样缝线与从内梭引出到缝纫机头上的针板的针孔的下纱接合,在被缝制物上形成接缝。
内梭具有:近似圆柱状的周壁部,与周壁部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相连、沿一条直径线方向延伸形成底部的桥接部,朝周壁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侧竖设在桥接部上的柱螺栓(stud),与周壁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侧相连、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向外的凸缘,以及从周壁部的外周面突出、沿周方向延伸的近似C字形的轨条。
在周壁部上形成穿插缝纫针的落针孔,内梭被基端部联接在缝纫机的机体上的制动部件阻止旋转,阻止跟随外梭旋转,以便使该落针孔总是配置在缝纫针的轴线上。
为了允许从梭心罩引出的下纱通过,周壁部在从落针孔d向外梭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约90°的范围具有薄壁形状的薄壁部分。通过在周壁部设置这样的薄壁部分,确保在梭心罩的外周部与内梭的内周部之间下纱能够顺畅通过的空隙,防止下纱产生不希望的张力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14375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前述现有技术中,如果缝纫机的缝制动作停止,则缝纫针的往复位移动作和外梭的旋转动作停止,但由于下纱在缝制过程中伴随接缝的前进而被从梭心罩拉出,因此梭心在下纱的输出所引起的拉伸力的作用下在梭心罩内旋转。即使缝制动作停止、缝纫针的往复位移动作和外梭的旋转动作停止,梭心也在惯性的作用下旋转,下纱从梭心罩排出。从梭心罩排出的下纱在松弛的状态下停留在内梭的内周部与梭心罩的外周部之间的前述狭窄的空隙内。因此,当下一个缝制动作开始时,空隙内的下纱不能顺畅地引出而产生缠结,产生断纱和纱卷绕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能够防止断纱和纱卷绕的产生的立式全旋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立式全旋梭,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梭,固定于围绕与安装缝纫针的针杆的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驱动的下轴,具有使顶端部朝向上述下轴的旋转方向下游侧、成为尖细形状的梭尖部;
内梭,围绕上述旋转轴线旋转自由地保持于上述外梭,具有形成了穿插上述缝纫针的落针孔的周壁部,在该周壁部的内周面上的上述落针孔的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纱线退让凹部;
梭心罩,拆装自由地安装于上述内梭;以及
梭心,收容于上述梭心罩,用于卷绕下纱。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纱线退让凹部随着从上述落针孔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变浅。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纱线退让凹部随着从上述落针孔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变深。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梭心罩具有向外的壁部,该向外的壁部在上述梭心罩安装于上述内梭的状态下,从上述纱线退让凹部延伸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且从上述内梭的开口端侧对上述梭心罩与上述内梭之间进行覆盖。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内梭具有向内的壁部,该向内的壁部在上述梭心罩安装于上述内梭的状态下,从上述纱线退让凹部延伸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且从上述内梭的开口端侧对上述梭心罩与上述内梭之间进行覆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内梭中设置纱线退让凹部,因此与在内梭的内周部和梭心罩的外周部之间没有设置纱线退让凹部的区域相比,能够获得宽阔的空隙。因此,当缝制动作停止时,由于梭心在惯性作用下旋转而引出到内梭的内周部与梭心罩的外周部之间的下纱能够以松弛的状态停留在纱线退让凹部与梭心罩的外周部之间宽阔的空隙内。由此,当再次开始缝制动作时,停留在空隙内的下纱不会缠结而被顺畅地引出,能够防止断纱和纱卷绕的产生。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纱线退让凹部随着到旋转方向下游侧而变浅,因此能够由下游侧底面部将进入到纱线退让凹部与梭心罩的外周部之间的空隙的下纱向落针孔一侧引导,防止下纱滞留在空隙内而变成了高密度,能够更顺畅地从空隙将下纱排出。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纱线退让凹部随着到旋转方向下游侧变深,因此能够由上游侧底面部将进入纱线退让凹部与梭心罩的外周部之间的空隙的下纱向离开落针孔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引导,防止下纱滞留在空隙内而变成了高密度,能够更顺畅地从空隙将下纱排出。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梭心罩设有向外的壁部,因此在下纱松弛之际,能够阻止下纱没有完全收容到纱线退让凹部内而从内梭与梭心罩之间突出,防止下纱与穿线的上纱干涉,防止上纱的张力不希望地变化。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内梭设有向内的壁部,因此在下纱松弛之际,能够阻止下纱没有完全收容到纱线退让凹部内而从内梭与梭心罩之间突出,防止下纱与穿线的上纱干涉,防止上纱的张力不希望地变化。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从下述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中应该弄得更清楚。
图1为从正面一侧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所具备的内梭3的剖视图;
图2为立式全旋梭1的主视图;
图3为从图2的剖面线Ⅱ-Ⅱ看立式全旋梭1的剖视图;
图4为内梭3的立体图;
图5为内梭3的左侧视图;
图6为内梭3的主视图;
图7为从图6的剖面线Ⅶ-Ⅶ看内梭3的剖视图;
图8为内梭3的纱线退让凹部18附近的放大主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a所具备的内梭3a、梭心4和梭心罩5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为立式全旋梭1a所具备的内梭3a的剖视图;
图11为从图10的剖面线Ⅺ-Ⅺ看内梭3a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再另外的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b所具备的内梭3b的立体图;
图13为内梭3b的剖视图;
图14为从图12的剖面线ⅩⅣ-ⅩⅣ看内梭3b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再另外的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c的主视图;
图16为立式全旋梭1c所具备的内梭3c的剖视图;
图17为从图16的剖面线ⅩⅦ-ⅩⅦ看内梭3c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再另外的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d的立体图;
图19为立式全旋梭1d所具备的内梭3d的剖视图;
图20为从图19的剖面线ⅩX-ⅩX看内梭3d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
图1为从正面一侧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所具备的内梭3的剖视图,图2为立式全旋梭1的主视图,图3为从图2的剖面线Ⅱ-Ⅱ看立式全旋梭1的剖视图。图4为内梭3的立体图,图5为内梭3的左侧视图。图1表示从图5的剖面线Ⅰ-Ⅰ看内梭3的剖面。
本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包含外梭2、内梭3、梭心4和梭心罩5。外梭2固定在围绕与能够拆装地同轴安装缝纫针6的针杆7的轴线L1垂直的旋转轴线L2沿箭头A方向旋转驱动的下轴8上。外梭2具有将顶端部朝向下轴8的旋转方向A的下游侧、成为尖细形状的梭尖部9。
内梭3嵌入外梭2内,未图示的制动部件的凸部与凹部10嵌合,阻止内梭3的旋转。内梭3具有:形成穿插缝纫针6的落针孔11的周壁部12,与周壁部12的轴线方向的一端相连、沿一条直径线方向延伸的被称为“桥”的底部13,朝周壁部12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垂直地竖设在底部13的中心的柱螺栓(stud)14,与周壁部12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侧相连、沿半径方向向外扩展形成的凸缘部15,以及从其外周面突出地形成在周壁部12上的轨条16。
外梭2和内梭3由例如渗碳淬火碳钢构成,通过热处理变成硬度达650HV以上。并且,梭心4和梭心罩5为钢制或不锈钢制。
在凸缘部15上形成前述凹部10,前述落针孔11形成在凹部10的背后侧即周壁部12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并由凹部10限定,在嵌合前述未图示的制动部件的凸部的嵌合空间形成面向旋转方向A的下游侧开放的下纱引导槽35。从梭心罩5的周壁部与设置在该周壁部上的夹线弹簧(日:糸調子ばね)33之间引出的下纱21穿插到下纱引导槽35中,穿线时,即使悬挂在设置于缝纫机头上的针板的针孔36中的下纱21在从凹部10脱落而脱离之前的期间内因未图示的纱线切断刀进行的切断动作等而松弛,也被保持在嵌入下纱引导槽35内的状态,防止从凹部10飞出到外部。
在这样的内梭3中,在周壁部12的落针孔11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内周部17,设置向比与内周部17内切的虚拟圆柱面靠半径方向外方侧即外周侧凹进的纱线退让凹部18。有关该纱线退让凹部18的详情后述。
梭心罩5拆装自由地安装于内梭3,卷绕有也称为“梭心纱”的下纱21的梭心4被収容在梭心罩5中。在梭心罩5上形成用于允许缝纫针6下降的第1缺口22。该缺口22在梭心罩5的周壁部上沿轴线方向延伸形成。与第2缺口23相连。
在内梭3的内周部17上设置一对突起部24。这些突起部24与隔着缺口23相对的梭心罩5的周壁部的内面接触。由此,在将梭心罩5安装到内梭3之际,不仅引导梭心罩5向内梭3的插入,还与锁止机构25一起防止梭心罩5与内梭3相互的角度位移。
锁止机构25包含操作杆26和卡合片27,通过卡合片27与内梭3中形成的卡合凹处28卡合,阻止内梭3与梭心罩5的角度位移,并且将梭心罩5卡止于内梭3,防止它抜出,且在更换梭心4时,解除梭心罩5与内梭3的卡止状态,使梭心罩5能够从内梭3脱离。
图6为内梭3的主视图,图7为从图6的剖面线Ⅶ-Ⅶ看内梭3的剖视图,图8为内梭3的纱线退让凹部18附近的放大主视图。纱线退让凹部18具有:随着从落针孔11到旋转方向A下游侧而远离虚拟圆柱面、朝半径方向外方弯曲成凸形从而变深的上游侧底面部31,与上游侧底面部31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端部相连、随着从落针孔11到旋转方向A的下游侧而靠近虚拟圆柱面、朝半径方向外方弯曲成凸形从而变浅的下游侧底面部32。
包含这些上游侧底面部和下游侧底面部32地构成由半径R1的正圆柱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底面部30。在虚拟圆柱面的内径D1为22.8mm以上、27.6mm以下的情况下,半径R1选择2mm以上、8mm以下。这种情况下,起点P1设定在离开包括针杆7的轴线L1和下轴8的旋转轴线L2的假想一平面向旋转方向A的下游侧的角度θ1的位置上。并且,上游侧底面部31与下游侧底面部32的拐点即中点P2设定在离开假想一平面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角度θ2的位置上。而且,终点P3设定在离开假想一平面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角度θ3的位置上。角度θ1为20°以上、40°以下,角度θ2为30°以上、60°以下,角度θ3为40°以上、70°以下。
由于在内梭3的内周部17上形成这样的纱线退让凹部18,因此与在内梭3的内周部17和梭心罩5的外周部之间没有设置前述的纱线退让凹部18的区域即比角度θ3靠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区域相比,能够获得宽阔的空隙。因此,当缝制动作停止而使针杆7的上下运动和下轴8的旋转停止时,由于梭心4的惯性作用下的旋转,而在内梭3的内周部17与梭心罩5的外周部之间,从夹线弹簧33与梭心罩5的外周部之间引出的下纱21能够以松弛的状态进入纱线退让凹部18与梭心罩5的外周部之间的宽阔空隙内并停留在此。
由此,当再次开始缝制动作时,停留在宽阔空隙的下纱21不会缠结而顺畅地引出,能够防止断纱和纱卷绕的产生。
并且,由于纱线退让凹部18具有下游侧底面部32,因此能够借助下游侧底面部32将进入纱线退让凹部18与梭心罩5的外周部之间的宽阔空隙中的下纱21向落针孔11一侧即旋转方向A的上游侧引导,防止下纱21滞留在宽阔空隙内而变成了高密度。由此,能够更顺畅地从宽阔的空隙将下纱21排出。
图9为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a所具备的内梭3a、梭心4和梭心罩5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0为立式全旋梭1a所具备的内梭3a的剖视图,图11为从图10的剖面线Ⅺ-Ⅺ看内梭3a的剖视图。图10表示从图11的剖面线Ⅹ-Ⅹ看内梭3a的剖面。另外,与前述实施形态相对应的部分添加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a包含外梭2、内梭3a、梭心4和梭心罩5而构成。在内梭3a的凸缘部15,在由凹部10规定的嵌合空间形成面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开放的下纱引导槽35,在下纱引导槽35内形成面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开放的纱线退让凹部18a。
纱线退让凹部18a从下纱引导槽35连到旋转方向A下游侧,从正面看形成在比落针孔11靠旋转方向A的下游侧。由于在内梭3a中形成这样的纱线退让凹部18a,因此与前述实施形态一样,在穿线时,即使下纱21在从凹部10脱落而脱离之前的期间因纱线切断刀进行的切断动作等而松弛,也能够从下纱引导槽35向纱线退让凹部18a内的空间退避,能够抑制下纱21从凹部10突出。
图12为本发明再另外的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b所具备的内梭3b的立体图,图13为内梭3b的剖视图,图14为从图12的剖面线ⅩⅣ-ⅩⅣ看内梭3b的剖视图。图13表示从图14的剖面线Ⅷ-Ⅷ看内梭3b的剖面。另外,与前述实施形态相对应的部分添加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b包含外梭2、内梭3b、梭心4和梭心罩5而构成。在内梭3b的凸缘部15,在由凹部10规定的嵌合空间形成面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开放的下纱引导槽35,在下纱引导槽35形成面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开放的第1纱线退让凹部18b1,在周壁部12的落针孔11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内周部17上形成向比与该内周部内内切的虚拟圆柱面向半径方向外方侧凹进的第2纱线退让凹部18b2。在本实施形态中。包含第1纱线退让凹部18b1和第2纱线退让凹部18b2而构成纱线退让凹部。
第1纱线退让凹部18b1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端部用旋转轴线L2方向的底部13与第2纱线退让凹部18b2连通,当下纱21像前述那样松弛时,下纱引导槽35内的下纱21进入第1纱线退让凹部18b1,当生成更大的松弛时,进入第2纱线退让凹部18b2而退避,能够防止下纱21从凹部10突出。
图15为表示本发明再另外的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c的主视图,图16为立式全旋梭1c所具备的内梭3c的剖视图,图17为从图16的剖面线ⅩⅦ-ⅩⅦ看内梭3c的剖视图。图16表示从图17的剖面线ⅩⅥ-ⅩⅥ看内梭3c的剖面。另外,与前述实施形态相对应的部分添加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c包含外梭2、内梭3c、梭心4和梭心罩5c构成。在内梭3c中形成与前述图1~图8所示实施形态的内梭3中形成的纱线退让凹部18相同的纱线退让凹部18c。在梭心罩5c的周壁部,在该梭心罩5c安装于内梭3c的状态下,在从纱线退让凹部18c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端部附近跨域预先确定的角度θ11,以延伸到旋转方向A下游侧、部分覆盖内梭3c的开口端周缘部的方式形成向梭心罩5c的半径方向外方突出的向外的壁部37。在图15中,为了使图示变得容易,向外的壁部37添加了斜线表示。
向外的壁部37的与旋转轴线L2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T1为约1mm,角度θ11选定为15°以上、35°以下。并且,向外的壁部37在一半径线上从梭心罩5c的周壁部的外周面突出的高度H1选定为1mm以上、1.5mm以下,以不与内梭3c接触从而干涉的方式设定。
通过使用具有这样的向外的壁部37的梭心罩5c,在下纱21像前述那样松弛之际,能够阻止下纱21没有完全收容到由纱线退让凹部18形成的凹处内而从内梭3c与梭心罩5c之间突出到内梭开放端侧(图15的与图面垂直的近身侧),防止与穿线的上纱(上纱环)干涉,能够防止下纱21和上纱的不希望的张力变化。
图18为表示本发明再另外的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d的立体图,图19为立式全旋梭1d所具备的内梭3d的剖视图,图20为从图19的剖面线ⅩⅩ-ⅩⅩ看内梭3d的剖视图。图18为了使图示变得容易,省略表示了外梭2,图19表示从图20的剖面线ⅪⅩ-ⅪⅩ看内梭3d的剖面。另外,与前述实施形态相对应的部分添加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立式全旋梭1d包含外梭2、内梭3d、梭心4和梭心罩5c而构成。内梭3d具有:与前述纱线退让凹部18同样的纱线退让凹部18d;以及向内的壁部38,该向内的壁部38以堵塞间隙的方式形成在该内梭3d的开口端周缘部的内周,该间隙从纱线退让凹部18d的旋转方向A下游侧的端部附近跨越预先确定的角度θ12地延伸到旋转方向A下游侧、一直到从内梭3d的开口端周缘部的内周安装的梭心罩5的周壁部的外周面附近。在图18中为了使图示变得容易,向内的壁部38添加了斜线表示。
向内的壁部38的与旋转轴线L2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T2为约1mm,角度θ12选定在10°以上、30°以下。并且,向内的壁部38的一半径线上的从内梭3d的开口端周缘部的内周面突出的高度H2选定在1mm以上、1.5mm以下,不与梭心罩5接触干扰地设定。
通过使用具有这样的向内的壁部38的内梭3d,在下纱21像前述那样松弛之际,能够阻止下纱21没有完全收容到由纱线退让凹部18d形成的凹处内而从内梭3d与梭心罩5之间突出到内梭开放端侧(图19的左侧),防止与穿线的上纱(上纱环)干涉,能够防止下纱21和上纱的不希望的张力变化。
并且,由于纱线退让凹部18具有上游侧底面部,因此能够借助上游侧底面部31将进入纱线退让凹部18与梭心罩5的外周部之间的宽阔空隙中的下纱21向离开落针孔11的方向即向旋转方向A下游侧引导,能够防止下纱21滞留在宽阔的空隙内而变成高密度。由此,能够更顺畅地将下纱21从宽阔的空隙排出。
本发明能够以不超出其宗旨或主要特征的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因此,前述实施形态的每一点都只不过是示例,本发明的范围为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表示的,不受说明书的任何限制。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全部是本发明的范围内的。
符号说明
1、1a、1b、1c、1d 立式全旋梭
2 外梭
3、3a、3b、3c、3d 内梭
4 梭心
5、5c 梭心罩
6 缝纫针
7 针杆
8 下轴
9 梭尖部
10 凹部
11 落针孔
12 周壁部
13 底部
14 柱螺栓
15 凸缘部
16 轨条
17 内周部
18、18a、18b1、18b2、18c 纱线退让凹部
21 下纱
22 缺口
23 缺口
24 突起部
25 锁止机构
26 操作杆
27 卡合片
28 卡合凹处
30 底面部
31 上游侧底面部
32 下游侧底面部
33 夹线弹簧
35 下纱引导槽
36 针孔
37 向外的壁部
38 向内的壁部
Claims (5)
1.一种立式全旋梭,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梭,固定于围绕与安装缝纫针的针杆的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驱动的下轴,具有使顶端部朝向上述下轴的旋转方向下游侧、成为尖细形状的梭尖部;
内梭,围绕上述旋转轴线旋转自由地保持于上述外梭,具有形成了穿插上述缝纫针的落针孔的周壁部,在该周壁部的内周面上的上述落针孔的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纱线退让凹部;
梭心罩,拆装自由地安装于上述内梭;以及
梭心,收容于上述梭心罩,用于卷绕下纱,
上述纱线退让凹部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上述落针孔的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内周部,并且朝向与上述内周部内切的虚拟圆柱面的半径方向外方侧凹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全旋梭,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退让凹部随着从上述落针孔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而变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全旋梭,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退让凹部随着从上述落针孔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而变深。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全旋梭,其特征在于,上述梭心罩具有向外的壁部,该向外的壁部在上述梭心罩安装于上述内梭的状态下,从上述纱线退让凹部延伸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且从上述内梭的开口端侧对上述梭心罩与上述内梭之间进行覆盖。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全旋梭,其特征在于,上述内梭具有向内的壁部,该向内的壁部在上述梭心罩安装于上述内梭的状态下,从上述纱线退让凹部延伸到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且从上述内梭的开口端侧对上述梭心罩与上述内梭之间进行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50702 WO2016113852A1 (ja) | 2015-01-13 | 2015-01-13 | 垂直全回転かま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75766A CN107075766A (zh) | 2017-08-18 |
CN107075766B true CN107075766B (zh) | 2019-08-06 |
Family
ID=56405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57253.5A Active CN107075766B (zh) | 2015-01-13 | 2015-01-13 | 立式全旋梭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246448B1 (zh) |
JP (1) | JP6395864B2 (zh) |
KR (1) | KR101909650B1 (zh) |
CN (1) | CN107075766B (zh) |
WO (1) | WO2016113852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1000120A1 (en) * | 1979-07-02 | 1981-01-22 | W Starr | Rotary hook for sewing machine |
US5189972A (en) * | 1991-03-31 | 1993-03-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Horizontal axis full rotary hook with a bobbin case holder having a needle guiding means |
JPH05168782A (ja) * | 1991-10-22 | 1993-07-02 | Hirose Mfg Co Ltd | 垂直全回転かま |
CN202047247U (zh) * | 2009-12-21 | 2011-11-23 | 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垂直全旋转梭的构造 |
CN203065801U (zh) * | 2011-08-03 | 2013-07-1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用梭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5808A (en) * | 1913-12-11 | 1915-01-19 | John Hood Brown | Harrow. |
US3347193A (en) * | 1965-07-30 | 1967-10-17 |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 Semi-dull finish bobbin case basket |
US4284017A (en) * | 1978-07-13 | 1981-08-18 | Starr Wayne E | Rotary hook for sewing machine |
JPS6114375U (ja) | 1984-06-29 | 1986-01-28 | 追浜工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回転計 |
JPH03212287A (ja) * | 1990-01-16 | 1991-09-17 | Hirose Mfg Co Ltd | ミシンのかま |
JP2590041Y2 (ja) * | 1992-07-24 | 1999-02-10 | 株式会社佐文工業所 | 垂直全回転釜の内釜 |
KR100420672B1 (ko) * | 1999-05-28 | 2004-03-02 | 히로세 세이사쿠쇼 | 전회전가마 |
JP3929458B2 (ja) * | 2004-01-26 | 2007-06-13 |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 ミシンのパッカリング防止釜装置 |
-
2015
- 2015-01-13 KR KR1020177010665A patent/KR10190965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1-13 JP JP2016569156A patent/JP6395864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1-13 CN CN201580057253.5A patent/CN10707576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13 WO PCT/JP2015/050702 patent/WO20161138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1-13 EP EP15877807.6A patent/EP3246448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1000120A1 (en) * | 1979-07-02 | 1981-01-22 | W Starr | Rotary hook for sewing machine |
US5189972A (en) * | 1991-03-31 | 1993-03-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Horizontal axis full rotary hook with a bobbin case holder having a needle guiding means |
JPH05168782A (ja) * | 1991-10-22 | 1993-07-02 | Hirose Mfg Co Ltd | 垂直全回転かま |
CN202047247U (zh) * | 2009-12-21 | 2011-11-23 | 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垂直全旋转梭的构造 |
CN203065801U (zh) * | 2011-08-03 | 2013-07-1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用梭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13852A1 (ja) | 2016-07-21 |
JP6395864B2 (ja) | 2018-09-26 |
CN107075766A (zh) | 2017-08-18 |
KR101909650B1 (ko) | 2018-10-18 |
JPWO2016113852A1 (ja) | 2017-10-26 |
KR20170063752A (ko) | 2017-06-08 |
EP3246448A4 (en) | 2018-07-04 |
EP3246448A1 (en) | 2017-11-22 |
EP3246448B1 (en) | 2019-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75766B (zh) | 立式全旋梭 | |
JP2019531424A (ja) | 編機又は縦編機におけるステッチ形成のためのニードル、複数のかかるニードルを有する編機又は縦編機、及びかかるニードルの製造方法 | |
JPH0143052B2 (zh) | ||
JP2011094266A (ja) | 可動シンカーおよび横編機 | |
CN107109747B (zh) | 垂直全旋转梭 | |
CN202175841U (zh) | 缝纫机 | |
US1504241A (en) | Bobbin housing for rotary-hook sewing machines | |
US2851977A (en) | Loop takers for lock stitch sewing machines | |
US178335A (en) | Improvement in jack-spools | |
US1066367A (en) | Evener for spring-needle knitting-machines. | |
ITRM940054A1 (it) | Corpo di struttura a treccia. | |
KR101733702B1 (ko) | 보빈케이스베이스가 구비된 체인형 락스티치 밑실공급장치 | |
KR102543238B1 (ko) | 전진재봉 및 후진재봉에서 퍼펙트 스티치의 솔기를 형성하는 재봉틀용 회전북장치 | |
US59088A (en) |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 shuttles | |
KR102647109B1 (ko) | 환편직물제조용 환편기 | |
US79789A (en) | And william | |
JP6427662B2 (ja) | 垂直全回転かま | |
KR100819906B1 (ko) | 바늘 부러짐이 방지되는 재봉틀의 회전북장치 | |
US383924A (en) | Sewing-machine | |
US1244674A (en) | Spring-needle knitting-machine. | |
US1816167A (en) | Shuttle eye and process of making the same | |
US435924A (en) | Shuttle for sewing-machines | |
JP2013220211A (ja) | ミシンの半回転釜 | |
KR100502434B1 (ko) | 의류용 환편기의 루프 긴장장치 | |
US933062A (en) | Shuttle for sewing-machin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