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4491A - 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4491A
CN107074491A CN201580058688.1A CN201580058688A CN107074491A CN 107074491 A CN107074491 A CN 107074491A CN 201580058688 A CN201580058688 A CN 201580058688A CN 107074491 A CN107074491 A CN 107074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egmentation
line
poi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86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4491B (zh
Inventor
乌尔斯·彭特纳
斯特凡·布恩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8660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707449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7074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4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23Moun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 B66B19/002Mining-hoist operation installing or exchanging guide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21Guideways; Guides with a particular position in th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23Mounting means therefor
    • B66B7/027Mounting means therefor for mounting 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示出一种用于安装布置在电梯竖井(12)中的电梯设备(2)的导轨(4)的方法,其中,导轨(4)包括多个彼此对接而且排齐的导轨分段(6、8、9),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定向元件(20)在电梯竖井(12)中关于导轨分段中的排齐的而且固定的第一导轨分段(8)固定在第一点(22)上,其中,第一点(22)定位在通过将由第一导轨分段(8)形成的区段沿水平指向地平行移动而得到定位的区段上;将定向元件(20)固定在电梯竖井(12)中的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24)上,使得在第一点与第二点(22、24)之间形成用于排齐导轨分段中的第二导轨分段(9)的定向元件部段;将第二导轨分段(9)相对于定向元件部段(20)排齐。

Description

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电梯设备的导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设备通常布置在连接多个楼层的电梯竖井中。这种电梯设备包括电梯轿厢以及必要时还包括对重。电梯轿厢和对重能够沿电梯竖井反向地行驶。电梯轿厢还有对重在与其对应的导轨上得到引导。这种导轨包括多个彼此相接排列的导轨分段,导轨分段在安装导轨期间,在时间上先后在电梯竖井中排整齐并且得到固定。一般来说,为此目的,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坑中以及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头中装入定位量规并且加以固定。这种定位量规具有用于例如将铅垂线固定于其上的机构。这种铅垂线在其沿电梯竖井安装之后被拉紧,并且形成用于将导轨分段或导轨排齐的辅助机构。
在铅垂线这样定位之后,在安装导轨的进一步的进程中,将第一导轨分段固定在竖井坑中,并且借助于铅垂线排齐。在此,排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第一导轨分段沿其整个长度以确定的定向间距与铅垂线保持间距,这意味着,导轨分段平行于铅垂线地布置。接下来,其他导轨分段与分别在之前排齐而且得到固定的导轨分段对接,借助于铅垂线排齐并且得到固定。导轨分段的排齐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导轨分段尽可能平行于铅垂线地布置。安装单个导轨分段的过程一直重复进行,直至导轨具有所需要的长度,也就是最后一个导轨分段在竖井头或竖井坑的区域中排齐并且得到固定。在此,铅垂线在导轨整个安装过程期间,在所提到的定位量规之间呈直线拉紧。
相应的具有电梯竖井的建筑物经受波动。这种波动由外部影响引起,例如由太阳辐射和/或风引起。相应地,布置在建筑物中的电梯竖井在各个导轨分段安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这导致:所安装的导轨不具有所力求的直线伸展。此外,刚才介绍的方法的应用使得:导轨自开始安装的导轨分段起,不一定基本上平行于铅垂线布置。原因是,电梯竖井由于外界影响,可能已经在对需要安装的第二导轨分段排齐时具有不同于安装第一导轨分段时的情况下的形状。因此,构造在第二导轨分段的下部段与铅垂线之间的间距在排齐第二导轨分段时,不再等于定向间距。即便每个导轨分段都平行于铅垂线排齐,各个导轨分段还需要以很高的时间耗费进行后续调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安装导轨需要较少的时间耗费。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安装布置在电梯竖井中的电梯设备的导轨的方法实现,其中,导轨包括多个彼此对接而且排齐的导轨分段,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将定向元件在电梯竖井中关于导轨分段中的被排齐而且得到固定的第一导轨分段固定在第一点上,其中,第一点定位在通过将由第一导轨分段形成的区段沿水平指向地平行移动而得到定位的区段上;将定向元件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上,使得在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形成用于排齐导轨分段中的第二导轨分段的定向元件部段;将第二导轨分段相对于定向元件部段排齐。
由第一导轨分段形成的区段按照限定的方式沿第一导轨分段的引导部段延伸。这种基准点表示的是电梯竖井中的其中一个如下的位置,所述位置在将导轨分段安装在电梯竖井中之前,通常在竖井头或竖井坑内就已经获知。由此,基准点能够直接在开始安装整个导轨时就已被获知。由此,基准点的位置与电梯竖井由于外界影响稍后发生的变形无关。能够在安装导轨的所有导轨分段的整个过程期间保持不变的基准点通过需要安装的导轨的最上方的导轨分段的从安装开始时所设置的目标位置来规定。这意味着,基准点一方面通过竖井头/竖井坑中导轨在开始安装时有意排齐于其上的点来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元件与导轨的定向间距来规定。基准点可以在必要时借助于定位量规或其他位置获取装置来确定。由此,借助于距定向元件的定向间距对处在紧邻基准点的周围的导轨分段的排齐使得:导轨分段的处在紧邻基准点的周围的部段能够基本上毫无问题地定位在电梯竖井中。
本发明基于如下认知,电梯竖井由于外部影响的改变,必要时在一天天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波动或者以不同程度弯曲。因此,外部影响可能使得竖井头以数厘米沿水平移位。这种效应在电梯竖井相对高的情况下相应地程度更强地显现。对这种移位的忽视使得:导轨沿其整个长度与安装相关地基本上不平行于例如设计为铅垂线的、适合用于排齐导轨分段的、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定向元件地取向。由此需要对分别固定的、已经借助于定向元件排齐过一次的导轨分段重新排齐,这耗费很多时间。
为了使这种耗费降至最低,尝试的是,直接在将各个导轨分段与之前已排齐而且固定的导轨分段对接之后在排齐相应的导轨分段时就已经顾及到外部影响。
将定向元件固定在第一点上的过程以如下方式执行,使得定向元件优选在紧邻第一点的周围距第一导轨分段具有定向间距。同样地,定向元件固定在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上。在将第二导轨分段与排齐而且固定的第一导轨分段对接之后,能够借助于定向间距将导轨分段平行于定向元件地取向。因此,对接意味着,第二导轨分段实现得到固定,两个导轨分段中的引导部段构成基本上无接缝的轨道,其中,基本上无接缝的轨道同样在固定了第二导轨分段之后保持获得。
由此,能够确保:在电梯竖井中根据所述方法需要排齐的后一个导轨分段能够平行于定向元件借助于定向间距得到排齐,同样地处在紧邻基准点周围的导轨分段基本上沿稍后完成排齐的导轨定位在电梯竖井中。因而,用于后续调校导轨的耗费能够尽可能降低。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定向元件设计为激光束,第二点由标记形成。对此可替换地,定向元件可以设计为铅垂线,并且借助于电梯竖井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固定在第二点上。如此,给出构造定向元件的可能性。在设计为激光束的定向元件中,还在每一时间点确保定向元件部段理想地沿直线分布。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铅垂线在电梯竖井中拉紧,并且在第一点上布置有抓握装置,抓握装置防止铅垂线相对于铅垂线的延伸成角度地运动。这样能够实现的是,在导轨开始安装之前安装在电梯竖井中并且拉紧的铅垂线在导轨分段排齐之前仅须沿其之前拉紧的长度被抓握和固定。因此,铅垂线能够事先借助于测锤拉紧。可替换地,铅垂线可以借助于两个固定装置在开始安装导轨分段之前,在电梯竖井中的两个不同的基准点上被拉紧,其中,其中一个固定装置能够布置在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上。这意味着,铅垂线的在对这时排齐的导轨分段进行排齐之前就已经固定的第一端部不必拆下并重新安装,也不必重新拉紧铅垂线。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第二点布置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头中。对此可替换地,第二点可以布置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坑中。与所述构造变型相对应地可行的是,导轨的导轨分段在将第二点布置在竖井坑中的情况下从竖井头开始安装,或者在将第二点布置在竖井头中的情况下从竖井坑开始安装。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第二点借助于优选设计为定位量规的基准装置来获取。这样实现的是,处在电梯竖井中的第二点在将定向元件固定在该点上之前就能够快速地找到位置。相应地,借助于所述方法步骤使导轨的安装加速。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第一点布置在具有等于第一导轨分段的一半长度的第二区段上,其中,第二区段通过将从构造在从第一导轨分段到第二导轨分段的过渡部上的接驳点出发沿第一导轨分段布置的区段沿水平指向平行移动来获取。
由此能够实现的是,第一导轨分段在排齐第二导轨分段的时间点由于外部影响而表现出有缺陷的排齐并不影响到对第二导轨分段的排齐。当在固定和排齐第一导轨分段之后在后一天早晨才继续安装导轨时,这种优点以更高程度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电梯竖井过夜的排齐过程例如由于太阳照射改变而改变。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第二导轨分段与第一导轨分段对接。有利的是,定向元件与最后排齐的而且固定的第一导轨分段相关地定位,并且因而电梯竖井在安装第一导轨分段期间出现的变形不会额外促成第二导轨分段的有误排齐。
在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中,第二导轨分段平行于固定的定向元件部段地排齐。如此,给出了借助于定向元件排齐第二导轨分段的可行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阐释本发明。其中:
图1a示出具有多个部件的电梯设备;
图1b以横截面示出导轨分段;
图2a示出由于外界影响而变形的电梯竖井,带有布置在电梯竖井中的定向元件;
图2b示出当外部条件改变时图2a中所示的电梯竖井,带有已排齐的第一导轨分段和根据现有技术需要排齐的第二导轨分段;
图2c示出在对属于导轨的导轨分段的最后的导轨分段进行排齐时,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电梯竖井;
图3示出在安装导轨的导轨分段期间的电梯竖井;
图4示出在由于外界条件发生变形的电梯竖井中的导轨分段的排齐方案;
图5a示出布置在竖井底部或竖井天花板上的标记;以及
图5b示出在竖井底部或竖井天花板上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铅垂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布置在电梯竖井2中的电梯设备2。电梯设备2包括电梯轿厢32、多个竖井门40.1、40.2、40.3、驱动装置36。此外,电梯设备2可以具有对重34。电梯竖井12具有布置在其下端部上的竖井坑13和至少一个在侧向上界定电梯竖井12的竖井壁。电梯竖井12在其下端部上通过竖井底部28限定边界。电梯竖井12可以附加地在其上端部上具有竖井头14,竖井头带有对电梯竖井12限定边界的竖井天花板25。电梯轿厢32能够沿电梯竖井12借助于驱动装置36行驶。必要时,对重34与电梯轿厢32反向地行驶。电梯轿厢32或对重34在未示出的导轨上引导。这种导轨包括多个彼此对接且排齐地固定的导轨分段。
图1b示出这种导轨分段8、9、10或由导轨分段8、9、10组成的导轨的横截面。导轨分段8、9、10具有:用于将导轨分段8、9、10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固定部段11.1和用于引导电梯轿厢或对重的引导部段11.2。在包括了多个导轨分段8、9、10的导轨中,各个导轨分段8、9、10的引导部段11.2形成基本上直线的导轨。这就是说,通过各个导轨分段8、9、10之间的过渡引发的突然的运动在电梯轿厢沿导轨行驶期间尽可能减少。
图2a、图2b、图2c示出在导轨安装的不同时间点由于外界影响而变形的或与竖向线偏差地取向的电梯竖井12。所述外界影响主要可以由变换的气候条件,诸如变化的太阳辐射或者变换的风的状况产生。变形的程度或者与竖向线偏差的取向与各个所观察的时间点外界影响的程度有关。电梯竖井12在图2a、图2b、图2c中所示的变形或与竖向线偏差的取向以夸张的程度绘出,以便能够辨识出由此得出的事实情况。
在电梯竖井12中固定有铅垂线20,其中,铅垂线20固定在第一基准点22上而且固定在第二基准点24上。在竖井坑13中布置有表示第一基准点22的第一定位量规51。在竖井头14中布置有表示第二基准点24的第二定位量规52。两个基准点能够在电梯竖井12中也独立于上述定位量规51、52地确定,或者这种定位量规51、52可以在确定基准点22、24之后,为了固定铅垂线20而移除。铅垂线20在两个基准点22、24之间拉紧,并且由于外界影响而具有与竖向线偏差的取向。
图2a示出紧接在借助于定向间距利用铅垂线20对形成导轨的导轨分段中的第一导轨分段8加以排齐和固定之后的电梯竖井12。当导轨分段8的上部部段8”还有下部部段8’都相对于铅垂线20具有相同的间距时,所述导轨分段8通常视为已排齐。
与根据图2a拉紧的铅垂线20相对应地,第一导轨分段8不具有竖直的取向,因为电梯竖井12还有铅垂线20由于外界影响而不沿竖直取向。因为根据图2a的电梯竖井12同样具有弯曲度,所以导轨分段8即便当电梯竖井12在稍后的时间点上可能沿竖向而且无弯曲的取向下,还是具有与竖向线偏差的取向。
图2b和图2c分别以安装导轨的稍后的时间点示出图2a中所示的电梯竖井12,其中,在图2b、图2c中所示的、导轨或导轨分段的安装根据已知的方法实施。
图2b示出电梯竖井12,在电梯竖井中,第一导轨分段8根据对图2a进行的说明得到排齐和固定。第二导轨分段9与第一导轨分段8在接驳点26上对接,也就是以如下方式事先固定,使得第一和第二导轨分段8、9的引导部段给出基本上无接缝的轨道。由于电梯竖井12相比于排齐第一导轨分段8期间形状发生变化,获得了第二导轨分段9的下部部分9’距铅垂线20与定向间距偏差的给定间距。在接下来排齐第二导轨分段9时,第二导轨分段9平行于铅垂线20取向地得到固定。也就是说,第二导轨分段9的上部部段9”具有与第二导轨分段9的下部部段9’距铅垂线20相同的给定间距。由此使得,轨道在接驳点26上具有接缝。
图2c示出电梯竖井12,其中,第一和第二导轨分段8、9以及其他导轨分段9.1、9.2在电梯竖井12中,在安装导轨的进一步进程中,得到对接、排齐和固定。其他导轨分段9.1、9.2如第一和第二导轨分段8、9那样,同样根据针对图2b的说明来安装。根据各个导轨分段8、9、9.1、9.2的这种安装,导轨的轨道在布置于导轨分段8、9、9.1、9.2之间的接驳点26上具有不同程度表现的接缝。
根据针对图2b的说明实施的、对其他导轨分段9.1、9.2的安装使得:最上方已经安装的导轨分段9.2在必要时具有距铅垂线20、进而距导轨分段9.2的理想位置9.2a过大的间距。因为所示出的、优选布置在竖井头14中的基准点24表示出由导轨分段8、9、9.1、9.2组成的导轨从基准点22出发必须相对于其排齐的位置,所以导轨的最后需要安装的导轨分段10能够以如下方式安装或固定,使得在接驳点26.1上使导轨的轨道出现严重的方向变换。相应地,根据图2b中介绍的规程,需要以提高的程度对所有导轨分段8、9、9.1、9.2进行后续调校。对紧接在上部基准点24周围的定向间距的忽略会使最后需要安装的导轨分段10固定在图2c中所示的位置10’中。能够容易看到的是,根据导轨分段8、9、9.1、9.2、10’的位置形成的导轨沿其整个长度基本上不平行于铅垂线地排齐。
图3示出电梯竖井12。电梯竖井12包括竖井坑13和竖井头14。在电梯竖井12中已经安装有导轨4的至少一个导轨分段6、8,也就是使其得到排齐和固定。导轨的在电梯竖井12中事先安装的、也就是在图3a中在下部布置的导轨分段6可以根据针对图2a介绍的规程借助于定向间距排齐和固定。导轨4的最后安装的、也就是至少一个已经安装的导轨分段中的最上方的导轨分段8具有长度L8。最后安装的导轨分段8的自由端部构成用于对接需要安装的第二导轨分段9的接驳点26。也就是说,所提到的接驳点26构造在最后安装的导轨分段8与第二导轨分段9之间的稍后构成的过渡部上。
相对于将各个导轨分段6、8、9从竖井坑13开始朝向竖井头14的方向如图3所示那样安装的方案可替换地,导轨4能够以如下方式安装,使得导轨的第一导轨分段安装在竖井头14中,并且从竖井头14出发,朝向竖井坑13的方向对接其他导轨分段,并且加以排齐和固定。因此使得: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在竖井坑13中优选布置在电梯竖井12的竖井底部上。
第一点22优选定位在具有最后安装的导轨分段8的一半长度L8/2的区段上。所述区段通过将从接驳点26延伸的、沿第一导轨分段8形成的区段沿水平指向平移来获得。
定向元件20的基准点24在竖井头14中优选布置在电梯竖井12的竖井天花板上。定向元件20优选以如下方式安装,在第一点22与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24之间形成优选直线的定向元件部段,用于排齐第二导轨分段9。
在电梯竖井12中、优选在最后安装的导轨分段8上能够以如下方式布置激光装置23,激光束20一方面在第一点22上从激光装置23中射出,或者相对于第一点22排齐,此外,另一方面相对于第二点24排齐。因而,激光束20形成所提到的定向元件。
对此可替换地,定向元件20可以通过铅垂线来形成,铅垂线固定在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24上,并且例如借助于测锤或其他固定装置在电梯竖井12中拉紧。在借助于最后安装的导轨分段获取的第一点22上,则布置有抓握装置,抓握装置确保铅垂线20在排齐第二导轨分段9期间,延伸通过点22,也就是防止铅垂线20相对于铅垂线的延伸成角度指向的运动。因此,在第一点22与基准点24之间形成定向元件部段,借助于定向元件部段实现了对第二导轨分段9的排齐。
在安装导轨的进一步过程中,第二导轨分段9与最后安装的导轨分段8在接驳点26上对接,也就是粗略排齐并且事先固定。也就是说,最后安装的和第二导轨分段8、9的引导部段借助于对其的对接构成导轨4在接驳点26上基本上无接缝的轨道。
接下来,第二导轨分段9关于在第一和第二点22、24之间形成的定向元件部段得到排齐。也就是说,第二导轨分段9直接在这种排齐方案之后基本上平行于定向元件20地布置,其中,定向元件20关于竖向线的排齐在排齐期间,与作用于电梯竖井12的外界影响相关。通常,第二导轨分段9在完成排齐之后得到固定,以便保持排齐。
图4示出根据图1构造的另一电梯竖井12,电梯竖井由于外界影响的变换在安装导轨期间发生变形。与图2a、图2b、图2c相同地,电梯竖井12的变形夸张地示出。图4中安装的导轨分段6、8根据针对图3的说明得到对接或固定。
最后,上述安装规程使得:与根据图2c示出的规程相反,相应最后需要排齐的导轨分段9基本上朝向基准点24的方向排齐。各个导轨分段6、8、9之间的接驳点虽然可能具有接缝,所述接缝需要必要时对所有导轨分段6、8、9进行后续调校,但是根据图2c示出的非常大范围的后续调校不需要以所介绍的高程度进行。
图5a示出标记部24.1,该标记部24.1在竖井头中优选布置在竖井天花板25上。这种标记部24.1用于将定向元件固定在电梯竖井12中。用于所介绍的方法的、设计为激光束的定向元件能够相对于标记部24.1排齐。这种与标记部24.1排齐的激光束适用于在与标记部24.1对应的点上固定。这种标记部24.1能够可替换地布置在竖井底部28或者对电梯竖井加以界定的壁上。
图5b示出固定装置24.2,借助于该固定装置将优选设计为铅垂线的定向元件20固定在电梯竖井中,优选固定在基准点上。因此,固定装置24.2用于将定向元件20固定在竖井底部28上或者固定在竖井天花板25上或者固定在对电梯竖井加以界定的壁上。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安装布置在电梯竖井(12)中的电梯设备(2)的导轨(4)的方法,其中,导轨(4)包括多个彼此对接且排齐的导轨分段(6、8、9),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定向元件(20)在电梯竖井(12)中关于导轨分段中的排齐的且固定的第一导轨分段(8)固定在第一点(22)上,其中,第一点(22)定位在通过将由第一导轨分段(8)形成的区段沿水平指向地平行移动而得到定位的区段上;
将定向元件(20)固定在电梯竖井(12)中的被设计为基准点的第二点(24)上,使得在第一点(22)与第二点(24)之间形成用于排齐导轨分段中的第二导轨分段(9)的定向元件部段,其中,基准点在安装导轨(4)的所有导轨分段(6、8、9)期间保持不变;
将第二导轨分段(9)相对于定向元件部段(20)排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定向元件(20)被设计为激光束,第二点(24)通过标记部(24.1)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定向元件(20)被设计为铅垂线且在第二点(24)上借助于至少一个固定装置(23)固定在电梯竖井(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铅垂线(20)在电梯竖井(12)中拉紧且在第一点(22)中布置有抓握装置,所述抓握装置防止铅垂线(20)相对于铅垂线(20)的延伸成角度取向地运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点(24)布置在电梯竖井(12)的竖井头(14)中或者布置在电梯竖井(12)的竖井坑(13)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点(24)借助于优选被设计为定位量规的基准装置来获取。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点(22)布置在长度等于第一导轨分段(8)长度的一半的第二区段上,其中,第二区段通过将从形成在从第一导轨分段(8)到第二导轨分段(9)的过渡部上的接驳点(26)出发沿第一导轨分段(8)布置的区段沿水平指向平行移动来获取。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导轨分段(9)与第一导轨分段(8)对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导轨分段(9)平行于固定的定向元件部段(20)地排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准点紧接在开始安装导轨(4)时,就能够在电梯竖井(12)中获取。
CN201580058688.1A 2014-10-30 2015-10-30 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Active CN107074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91138.8 2014-10-30
EP14191138 2014-10-30
PCT/EP2015/075217 WO2016066786A1 (de) 2014-10-30 2015-10-30 Verfahren zur installation von führungsschien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491A true CN107074491A (zh) 2017-08-18
CN107074491B CN107074491B (zh) 2019-10-11

Family

ID=5186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8688.1A Active CN107074491B (zh) 2014-10-30 2015-10-30 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6943B2 (zh)
EP (1) EP3212556B1 (zh)
CN (1) CN107074491B (zh)
AU (1) AU2015340556B2 (zh)
BR (1) BR112017007693A2 (zh)
CA (1) CA2963715A1 (zh)
PL (1) PL3212556T3 (zh)
WO (1) WO201606678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8711A (zh) * 2017-09-27 2020-05-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排齐装置和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装配导轨的方法
CN112239117A (zh) * 2019-07-16 2021-01-19 通力股份公司 将电梯导轨安装到电梯竖井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01757A (zh) * 2020-03-16 2021-09-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轨道定位系统
CN113727934A (zh) * 2019-05-21 2021-11-3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力脉冲排齐升降机设备的导轨的排齐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27847B1 (en) * 2015-08-07 2017-12-20 KONE Corporation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osition of an installation platform in an elevator shaft
EP3466859B1 (en) * 2017-10-09 2023-11-29 KONE Corporation Guide rail alignment method and arrangement
CN109205445B (zh) * 2018-11-23 2019-08-02 燕山大学 一种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自爬升机器人
AU2021241766A1 (en) 2020-03-27 2022-10-13 Inventio Ag Universal console and pit assembly for a rail vehicle of an elevator system, rai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the rail system
US11834296B2 (en) * 2020-12-19 2023-12-05 Paul J. Scherzer Machine room-less elevator constru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899A (zh) * 1999-02-12 2002-02-20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导轨安装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95396A (zh) * 2006-05-24 2009-07-29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方法和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系统
US20090266651A1 (en) * 2006-11-02 2009-10-29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ing the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and use of the system in installing the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WO2009156557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Kone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alignment plumb lines of the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2888A (en) 1944-08-02 1946-06-25 Otis Elevator Co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elevator guide rails
US3335635A (en) 1963-03-25 1967-08-15 Sidler Brun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vertical elevator guide rail
US5065843A (en) 1990-05-16 1991-11-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system components
JP2752541B2 (ja) 1991-10-14 1998-05-18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の芯出し雇
JPH10167613A (ja) 1996-12-04 1998-06-23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据付装置
JPH10218530A (ja) * 1997-01-31 1998-08-18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芯出し装置
FI4662U1 (fi) 2000-06-08 2000-10-12 Kone Corp Asennustyökalu
JP5040202B2 (ja) 2006-07-18 2012-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治具
US7886454B2 (en) 2008-12-31 2011-02-15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hoistway installation guide systems, methods and templates
AU2011246626B2 (en) * 2010-04-30 2016-12-15 Inventio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in an elevator shaf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899A (zh) * 1999-02-12 2002-02-20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导轨安装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95396A (zh) * 2006-05-24 2009-07-29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方法和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系统
US20090266651A1 (en) * 2006-11-02 2009-10-29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ing the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and use of the system in installing the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WO2009156557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Kone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alignment plumb lines of the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8711A (zh) * 2017-09-27 2020-05-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排齐装置和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装配导轨的方法
US11235954B2 (en) 2017-09-27 2022-02-01 Inventio Ag Align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guide rail in an elevator shaft of an elevator system
CN113727934A (zh) * 2019-05-21 2021-11-3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力脉冲排齐升降机设备的导轨的排齐装置和方法
CN113727934B (zh) * 2019-05-21 2023-04-2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力脉冲排齐升降机设备的导轨的排齐装置和方法
US11724917B2 (en) 2019-05-21 2023-08-15 Inventio Ag Alig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guide rail of an elevator system by means of force pulses
CN112239117A (zh) * 2019-07-16 2021-01-19 通力股份公司 将电梯导轨安装到电梯竖井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01757A (zh) * 2020-03-16 2021-09-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轨道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491B (zh) 2019-10-11
PL3212556T3 (pl) 2021-02-22
AU2015340556A1 (en) 2017-05-18
EP3212556B1 (de) 2020-09-30
CA2963715A1 (en) 2016-05-06
US10486943B2 (en) 2019-11-26
BR112017007693A2 (pt) 2017-12-19
AU2015340556B2 (en) 2018-11-15
US20170313553A1 (en) 2017-11-02
WO2016066786A1 (de) 2016-05-06
EP3212556A1 (de) 201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4491A (zh) 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CN104846739B (zh) 桥梁检查维修装置
CN106019086A (zh) 一种高压架空导线检测系统
CN106064774A (zh) 用于在电梯竖井中对齐导轨的设施和方法
CN102076594A (zh) 用于定位电梯导轨的准直铅垂线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62976B (zh) 体育馆曲面空间超大型可开闭式屋盖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79483U (zh) 可用于大跨度钢箱梁施工的导向及纠偏装置
CN205012220U (zh) 桥梁检查维修装置
CN102589858A (zh) 叶片静态加载台及叶片静态试验系统
CN105839547A (zh) 一种可调式小半径架桥机及架桥方法
CN106710526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管阈值电压的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CN106348129A (zh) 电梯导轨支架和用于固定导轨的方法
CN103603502A (zh) 基于大型场馆框架连续梁的高空球型网架拼接方法
CN109930493B (zh) 一种盖梁拼装辅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02790B (zh) 一种轨排调节装置
KR101179743B1 (ko) 인치 웜 방식을 이용한 리프트 장치
CN205472204U (zh) 一种内附导轨的辅助升降系统
CN206017060U (zh) 塔筒及塔筒系统
CN105484114B (zh) 一种f型轨排的线型定位装置
CN209923782U (zh) 一种盖梁拼装辅助装置
CN209779347U (zh) 一种道岔
CN106065778A (zh) 一种隧道钢拱架放置装置
CN115450425B (zh) 一种网架提升空中悬停平面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6906742B (zh) 铁路桥检车支撑腿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4173A (zh) 塔筒及塔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53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