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9263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9263A
CN107069263A CN201710024409.0A CN201710024409A CN107069263A CN 107069263 A CN107069263 A CN 107069263A CN 201710024409 A CN201710024409 A CN 201710024409A CN 107069263 A CN107069263 A CN 107069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connector
strengthening
strengthe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44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9263B (zh
Inventor
户田贤
户田贤一
瓶子知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69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9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9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92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抑制了被安装于基板的引线部的变形。一种连接器(10),其具有在内部收纳多个触头(46、72)的筒状的外壳(90),在外壳(90)上以覆盖外壳(90)的方式安装有加强部件(124),在加强部件(124)上,从对置的位置分别朝向与配置外壳(9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安装于基板上的引线部(142),外壳(90)的外周与加强部件(124)的引线部(142)的根部被焊接起来。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被安装于基板的引线部的连接器,详细而言,涉及能够抑制由撬动等引起的引线部的变形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提高了强度的连接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形成有多个接合用舌片的插座的发明。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插座,该插座具有:偏平方筒状的外壳;多个接合用舌片,它们在该外壳的左右两侧板上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并且利用焊接与电路基板接合;壳体,其收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导电端子,其排列于该壳体,并且利用焊接与形成电路基板的电路的引线连接,在该插座中,将所述各接合用舌片中位于前侧的接合用舌片的前端缘和位于后侧的接合用舌片的后端缘卷起形成从电路基板的接合面抬起的倾斜部。
并且,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连接器的发明: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并被焊接固定于电路基板上的预先确定的焊盘部,该连接器具有加强金属配件,该加强金属配件是台座部、保持部以及突起部一体成型而成的,该台座部包含被焊接于所述焊盘部的焊接面,该保持部被所述台座部支承而对所述连接器壳体进行保持,该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焊接面并被分别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个贯穿孔中,所述加强金属配件是由压铸金属、铸造金属以及烧结金属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成型而成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8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5955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插座中,通过形成接合用舌片而提高了焊接的强度,但存在如下课题:对于在上下方向上施加有外力即被撬动的情况,接合用舌片自身发生变形。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由于具有由保持部和台座部构成的加强金属配件,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变高并且连接器自身大型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被安装于基板的引线部的变形、相对于撬动等外力具有高强度的连接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连接器具有在内部收纳多个触头的筒状的外壳,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以覆盖所述外壳的方式安装有加强部件,在所述加强部件上,从对置的位置分别朝向与配置所述外壳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安装于基板上的引线部,所述外壳的外周与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引线部的根部被焊接起来。
并且,第二方式的连接器在第一方式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筒状体形成,该筒状体具有:上表面部;与所述上表面部对置的底面部;以及将所述上表面部的两端部与所述底面部的两端部连接的一对侧面部,所述加强部件具有:覆盖所述外壳的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底面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部分;和分别覆盖所述外壳的各侧面部的一对侧部,所述引线部从所述一对侧部分别延伸设置,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引线部的根部与所述外壳的各侧面部的外侧被分别焊接起来。
并且,第三方式的连接器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部件的形成有所述引线部的根部上分别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以朝向所述外壳侧的方式突出,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外壳的外周侧被焊接安装起来。
并且,第四方式的连接器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外侧的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一部分隆起而成的一对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所述加强部件的内侧被焊接起来。
并且,第五方式的连接器在第三方式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外周侧的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一部分隆起而成的一对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所述突起部分别被焊接起来。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式的连接器,由于加强部件的被安装于基板上的引线部的根部与外壳焊接,因此即使撬动等外力施加于外壳,也能够抑制加强部件的引线部的变形。
并且,根据第二方式的连接器,通过形成于加强部件的一对侧部上的引线部的根部与外壳的两侧面部被焊接起来,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外壳和加强部件。
并且,根据第三方式的连接器,通过在加强部件的引线部的根部形成进行焊接的突起部,容易进行焊接。
并且,根据第四方式的连接器,通过形成向外壳的外侧隆起的隆起部,容易进行焊接。
并且,根据第五方式的连接器,通过在加强部件的引线部的根部形成进行焊接的突起部,并且形成向外壳的外侧隆起的隆起部,更容易进行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A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视图,图2B是俯视图,图2C是仰视图,图2D是从一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图2E是后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第一壳体的俯视图,图4B是从一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图4C是仰视图。
图5A是板状部件的立体图,图5B是第一触头的立体图。
图6A是第二壳体的俯视图,图6B是从一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图6C是仰视图。
图7是第二触头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卸下了环状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B是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C是从一侧观察组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9A是外壳的立体图,图9B是主视图,图9C是图9B的IX部的放大图,图9D是与图9C对应的剖视图。
图10A是从一侧观察外壳的侧视图,图10B是从另一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图10C是仰视图。
图11A是加强部件的立体图,图11B是俯视图,图11C是仰视图。
图12A是从一侧观察加强部件的侧视图,图12B是主视图,图12C是图12B的XIIC部的放大图,图12D是后视图。
图13是示出将加强部件安装于外壳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4A是沿着图2C的XIVA-XIVA线的剖视图,图14B是沿着图14A的XIVB部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0:连接器;12:壳体单元;14:第一壳体;16:第一前表面;18:第一后表面;20:第一上表面;21:外壳嵌合部;22:第一底面;24:一个第一侧面;26:另一个第一侧面;28:卡定部;30:第一接触区域;32:环状部件安装部;34:第一安装区域;36:O形环安装部;38:嵌入部;39:凸部;40:第一连接区域;41:嵌合部;42:板状部件;43:基部;44:板状部件连接部;46:第一触头;48:第一接触部;50:第一连接部;52:第二壳体;54:第二前表面;56:第二后表面;58:第二上表面;60:第二底面;62:一个第二侧面;64:另一个第二侧面;66:第二接触区域;68:第二安装区域;70:第二连接区域;71:嵌合突起部;72:第二触头;74:第二接触部;76:第二连接部;78:环状部件;80:平面部;82:安装片;83:槽部;84:臂部;86:卡合部;88:O形环;90:外壳;92:上表面部;94:凹部;96:底面部;98:敞开部;100:接缝;102:开口部;104:前表面部;106:插入口;108:后表面部;110:切口部;111:突出部;112:一个侧面部;114:另一个侧面部;116:卡定突起;118:卡定片;120:隆起部;122:密封垫;124:加强部件;126:上部;128:后部;134:弯曲部;136:卡定孔;138:一个侧部;140:另一个侧部;142:引线部;144:固定部;146:贯穿口;148:焊接突起部;150:前部;152: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了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连接器,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定于此,也能够同等地适用于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14,对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基板,该连接器10具有:壳体单元12,其是在多个触头46、72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状态下一体形成的;金属制的外壳90,其在内部收纳有该壳体单元12;以及金属制的加强部件124,其以覆盖外壳90的方式安装。而且,利用焊接等,多个触头46、72和加强部件124的一部分被固定于基板,从而安装了连接器10。此时,在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外壳90和加强部件124焊接固定有焊接部143。
首先,参照图1~图5,对实施方式的壳体单元1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壳体单元12由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组合构成,该第一壳体14具有多个第一触头46和金属制的板状部件42,它们形成为一体,该第二壳体53具有多个第二触头72,它们形成为一体。并且,在壳体单元12上安装有金属制的环状部件78,该环状部件78将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组合并固定。另外,该环状部件78也被用于屏蔽电磁波等噪声。而且,以围绕组合后的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52的外周的方式安装有树脂制的O形环88。
第一壳体14例如是通过模塑成型以板状部件42与多个第一触头46为一体的方式形成的。
如图3和图5所示,设置于第一壳体14的板状部件42具有作为第一壳体14的基座的基部43,是加强壳体单元12的部件。该板状部件42是通过对平板状的金属板进行冲裁并弯曲为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的。另外,在板状部件42上形成有与基板连接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
并且,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14的第一触头46是多个金属制的棒状体按照规定的间隔和形状并列配置而成的。该各第一触头46的一侧是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48,另一侧是利用焊接等与基板的接点等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0。另外,第一触头46分别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体进行冲裁并弯曲为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的。另外,板状部件42与第一触头46的形状是以对应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
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4在第一前表面16侧的第一上表面20上具有供第一触头46的第一接触部48露出的第一接触区域30,从第一后表面18侧的第一上表面20到一个第一侧面24和另一个第一侧面26具有安装于外壳90的第一安装区域34,而且在第一后表面18侧的第一底面22上具有供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露出的第一连接区域40,其中,第一前表面16配置于外壳90的开口部102侧,第一后表面18配置于外壳90的插入口106侧。
在第一接触区域30中,多个第一触头46的第一接触部48以按照规定的间隔排列的方式露出。并且,在第一接触区域30的靠第一安装区域34侧具有安装环状部件78的环状部件安装部32。另外,在第一壳体14上,在环状部件安装部32的靠第一接触区域30侧形成有多个凸部39,并且在环状部件安装部32的第一安装区域34形成有多个嵌入部38。
第一安装区域34以沿着外壳90的内表面的方式形成为,一个第一侧面24侧和另一个第一侧面26侧为曲面状且第一上表面20侧为平面状。
并且,在第一安装区域34的一个第一侧面24侧和另一个第一侧面26侧的第一上表面20侧分别形成有卡定部28,该卡定部28在壳体单元12安装于外壳90的情况下与形成于外壳90的卡定片118卡定。
而且,在第一安装区域34的靠第一接触区域30侧形成有供O形环88安装的槽状的O形环安装部36。
并且,在第一连接区域40中,多个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以按照规定的间隔排列的方式露出。另外,在该第一连接区域40中,形成于板状部件42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也露出,该露出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与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一同连接于基板上。该板状部件连接部44接地。
并且,在第一壳体14的一个第一侧面24和另一个第一侧面26的第一底面22侧形成有与第二壳体52嵌合的嵌合部41。
并且,如图3、图6以及图7所示,第二壳体52是例如通过模塑成型以第二触头72为一体的方式形成的。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壳体52的第二触头72是多个金属制的棒状体按照规定的间隔和形状并列配置而成的。该第二触头72的一侧是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74,另一侧是利用焊接等与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6。另外,第二触头72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体进行冲裁并弯曲为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的。
而且,关于该第二壳体52,在第二前表面54侧的第二上表面58上具有供第二触头72的第二接触部74露出的第二接触区域66,从第二后表面56侧的第二上表面58到一个第二侧面62和另一个第二侧面64具有安装于外壳90的第二安装区域68,而且在第二后表面56侧的第二底面60上具有供第二触头72的第二连接部76露出的第二连接区域70,其中,第二前表面54配置于外壳90的开口部102侧,第二后表面56配置于外壳90的插入口106侧。
在第二接触区域66中,多个第二触头72的第二接触部74以按照规定的间隔排列的方式露出。并且,在第二接触区域66的靠第二安装区域68侧具有安装环状部件78的环状部件安装部32。另外,在第二壳体52上,在环状部件安装部32的靠第二接触区域66侧形成有多个凸部39。
第二安装区域68以沿着外壳90的内表面的方式形成为,一个第二侧面62侧和另一个第二侧面64侧为曲面状且第二底面60侧为平面状。
并且,在第二安装区域68的靠第二接触区域66侧形成有供O形环88安装的槽状的O形环安装部36。
在第二连接区域70中,第二触头72的第二连接部76以按照规定的间隔排列的方式露出。
并且,在第二壳体52的一个第二侧面62和另一个第二侧面64的第二上表面58侧形成有嵌合于第一壳体14的卡合部86中的嵌合突起部71。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10,对环状部件78进行说明。环状部件78是屏蔽电磁波等噪声并且将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固定为组合的状态的部件。环状部件78使用两个以同一构造形成的部件,以如下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使这两个部件彼此面对的方式从第一壳体14侧安装一个,从第二壳体52侧安装另一个,并使彼此结合。该环状部件78分别形成为コ字状,由平面部80和臂部84构成,该平面部80设置于第一壳体14的第一上表面20或第二壳体52的第二底面60各自的环状部件安装部32且具有宽广的面积,该臂部84是该平面部80的两端弯折而形成的,且该臂部84形成有供彼此卡合的卡合部86。
而且,在组合了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的状态下,以与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的环状部件安装部32对应的方式安装环状部件78,并且使各个环状部件78的各卡合部86卡合,由此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被固定。
另外,环状部件78在被配置于第一壳体14的第一安装区域34侧和第二壳体52的第二安装区域68侧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安装片82。并且,在环状部件78的与形成有安装片8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多个槽部83。而且,通过环状部件78的安装片82与形成于第一壳体14的嵌入部38嵌合,并且环状部件78的槽部83分别与形成于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的凸部39嵌合,从而环状部件78与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被定位固定。
如图3所示,O形环88由橡胶等树脂材料形成为环状,在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组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各O形环安装部36的槽中。在壳体单元12安装于外壳90的内侧时,该O形环88填埋在外壳90的内表面与壳体单元12的第一安装区域34及第二安装区域68之间的间隙中。
接下来,参照图9和图10对外壳90进行说明。外壳90在一侧具有插入对方侧连接器的开口部102,在另一侧具有用于在组装连接器10时插入壳体单元12的插入口106,该外壳90由被上表面部92、底面部96、一个侧面部112以及另一个侧面部114围起的平坦的筒状体构成。
开口部102形成于外壳90的前表面部104,是插入对方侧连接器的部分。并且,插入口106形成于外壳90的与开口部102相反一侧的后表面部108,是插入壳体单元12的部分。另外,外壳90的插入口106的底面部96侧形成缺口,成为为了配置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第二触头72的第二连接部76以及板状部件42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并将它们与基板连接而敞开的部分。
外壳的上表面部92是平坦的板状体,在开口部102侧形成有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凹部94,并且在插入口106侧形成有一部分被切去而成的切口部110,并且在该切口部110之间形成有突出部111。该凹部94是设置后述的密封垫122的部分,并且切口部110和突出部111与形成于第一壳体14的上表面20的外壳嵌合部21嵌合。
底面部96是与上表面部92平行的平面。另外,底面部96是在制造外壳90时对金属制的板体进行冲裁而被弯折的板体各自的端部结合而成的部分,形成有钩状的接缝100。并且,在底面部96上与上表面部92同样地形成有设置密封垫122的凹部94。
另外,在底面部96与上述的插入口106一同形成敞开部98,该敞开部98是为了配置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第二触头72的第二连接部76以及板状部件42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并将它们与基板连接而敞开的。
并且,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分别形成为曲面状。在该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的靠上表面部92侧分别形成有与形成于壳体单元12的卡定部28卡定的卡定片118,是在安装壳体单元12时进行卡定的部分。
并且,在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分别形成有焊接固定后述的加强部件124的部分。该焊接的部分是一个侧面部112和一个侧面部114的形成为曲面状的外周的一部分突出隆起的隆起部120。此时,通过在形成为曲面状的外壳90的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上形成隆起部120,由此一部分成为平面状。另外,关于该隆起部120,通过按压外壳90的要形成隆起部120的相反侧即作为外壳90的内侧的面的一侧而使其凹陷,外壳90的外侧的隆起部120隆起。
并且,在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的插入口106侧分别形成有与加强部件124卡定的卡定突起116。该卡定突起116形成于平面状的板体相对于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的曲面状而向底面部96侧下垂并延伸设置的部分。
并且,在外壳90的开口部102侧的外周呈环状设置有密封垫122(参照图3)。该密封垫122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是通过模塑成型以与外壳90为一体的方式形成。另外,密封垫122形成于与形成于外壳90的上表面部92和底面部96的凹部94对应的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11和图12对加强部件进行说明。加强部件124为在组装了连接器10时覆盖外壳90的结构,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体进行冲裁并弯折而形成的。加强部件124由以下部分构成:上部126,其覆盖外壳90的上表面部92侧;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它们覆盖外壳90的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以及后部128,其覆盖外壳90的插入口106侧。另外,与上部126对置的底部152和与后部128对置的前部150敞开。
加强部件124的上部126形成为覆盖外壳90的上表面部92的大小的平面状。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该上部126的一部分开口。
并且,加强部件124的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是从上部126的两端侧呈大致直角弯曲而形成的。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上部126与一个侧部138及另一个侧部140之间形成为倾斜的。这样,通过形成倾斜的部分,能够减小与外壳的间隙,从而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124的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形成为覆盖至外壳90的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的大致中间部分。另外,该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的高度也可以根据连接器10与基板的安装方式而任意地进行变更。即,在将连接器10安装于基板的表面的情况下,能够使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的高度为与外壳的高度相当的高度。
并且,从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的与上部126相反侧的端部朝向外侧分别形成有引线部142,该引线部142相对于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呈大致直角地弯曲。该引线部142是利用焊接等被安装于基板上,从而使连接器10的安装牢固的部分。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引线部142以沿着长度方向的方式宽幅地形成于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
而且,在引线部142上分别形成有固定部144,该固定部144以相对于该引线部142呈大致直角地弯曲的方式向与上部126相反的方向形成。该固定部144是在连接器10被安装于基板时插入到基板的切口中,使连接器被更牢固地固定的部分。
并且,在一个侧部138及另一个侧部140与各引线部142的被弯曲的部分分别形成有一部分被贯穿的贯穿口146,在该贯穿口146的靠引线部142侧的端部形成有焊接突起部148,该焊接突起部148向加强部件124的内侧延伸设置并且向与上部126相反的一侧弯曲。另外,焊接突起部148形成于引线部142的根部即一个侧部138及另一个侧部140与各引线部142连接的部分。该焊接突起部148是与形成于外壳90的隆起部120焊接固定的部分。
并且,加强部件124的后部128是由从上部126的后部128侧的端部弯曲的板体以与一个侧部138及另一个侧部140大致相同的高度形成的。另外,上部126和后部128连接的部分与一个侧部138及另一个侧部140不同,是由两个板状的连接部连接的。
并且,后部128的靠一个侧部138侧的端部和靠另一个侧部140侧的端部分别是以朝向前部150侧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134,形成为沿着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并且,在该弯曲部134上分别形成有卡定孔136,该卡定孔136与形成于外壳的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上的卡定突起116卡定。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图3、图13以及图14,对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组装进行说明。在连接器10的组装中,首先将组装好的壳体单元12安装于外壳90。在壳体单元12的组装中,像上述那样以第一壳体14的第一底面22侧与第二壳体52的第二上表面58侧对置的方式配置并组合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其中,在第一壳体14上,板状部件42与第一触头46形成为一体,在第二壳体52上,第二触头72形成为一体。此时,分别形成于第一壳体14的一个第一侧面24和另一个第一侧面26的靠第一底面22侧的嵌合部41与分别形成于第二壳体52的一个第二侧面62和另一个第二侧面64的靠第二上表面58侧的嵌合突起部71嵌合。
而且,将各环状部件78安装于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的环状部件安装部32,并使环状部件78的各个卡合部86卡合固定。此时,通过形成于环状部件78的安装片82与分别形成于第一壳体14的上表面20和第二壳体52的底面60的嵌入部38嵌合,从而环状部件78与第一壳体14及第二壳体52被固定。并且,将O形环88安装于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52的O形环安装部36,从而组装好了壳体单元12(参照图4~图8)。
接着,将组装好的壳体单元12从外壳90的插入口106插入。另外,在外壳90的开口部102侧预先设置有密封垫122。此时,从壳体单元12的第一接触区域30和第二接触区域66侧向插入口106插入。被插入的壳体单元12在外壳90的开口部102侧配置有第一接触区域30和第二接触区域66,并且配置有第一触头46的第一接触部48和第二触头72的第二接触部74。并且,在外壳90的插入口106侧配置有第一连接区域40和第二连接区域70,并且在外壳90的敞开部98配置有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第二触头72的第二连接部76以及板状部件42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参照图4~图12)。
而且,在壳体单元12被插入到外壳90中时,形成于壳体单元12的第一壳体14的卡定部28与形成于外壳90的卡定片118卡定,从而被定位固定。
而且,形成于外壳90的插入口106侧的后表面部108上的切口部110和突出部111嵌入到形成于第一壳体14的上表面20上的外壳嵌合部21,从而被定位固定。
并且,通过安装于壳体单元12的O形环88与外壳90的内表面密合,抑制了壳体单元12在外壳90内移动。
接着,将加强部件124安装于外壳90。加强部件124与该外壳90的安装是以外壳90的上表面部92侧与加强部件124的上部126对应、外壳90的后表面部108与加强部件124的后部128对应、外壳90的一个侧面部112与加强部件124的一个侧部138对应以及外壳90的另一个侧面部114与加强部件124的另一个侧部140对应的方式进行的。而且,使加强部件124从外壳90的上表面部92侧向下方移动,使形成于外壳90的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的卡定突起116卡定到形成于加强部件124的一个侧部138侧和另一个侧部140侧的卡定孔136中。
另外,在卡定突起116与卡定孔136卡定的状态下,形成于外壳90的一个侧面部112和另一个侧面部114的各隆起部120与形成于加强部件124的一个侧部138和另一个侧部140与各引线部142之间的贯穿口146部分的各焊接突起部148配置在相对的位置(参照图9~图12)。
然后,在外壳90和加强部件124上焊接固定有焊接部143。如图14所示,该焊接是从外壳90的隆起部120和加强部件124的焊接突起部148的下侧即从外壳90的底面部96侧和加强部件124的底部152侧进行的。另外,图14是将连接器10的上下反转进行示出的。并且,外壳90与加强部件124的焊接是将加强部件124的引线部142的根部与外壳90焊接,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外壳90和加强部件124。而且,通过利用焊接来固定外壳90和加强部件124,完成了连接器10的组装。
并且,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与基板(未图示)的安装是利用焊接等将第一触头46的第一连接部50、第二触头72的第二连接部76以及板状部件42的板状部件连接部44安装于在基板上形成的接点,并且利用焊接等将加强部件124的各引线部142安装于基板。此时,通过形成于加强部件124的固定部144与形成于基板的固定孔等接触,而能够牢固地进行固定。(参照图11和图12)。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壳体单元,但不限于此,也能够使用安装于外壳内的具有现有的触头的壳体。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在外壳上形成了用于焊接的隆起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不形成隆起部的现有的外壳而与形成有焊接突起部的加强部件焊接。
并且,对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覆盖外壳的上表面部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覆盖整个外壳的加强部件。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加强部件的引线部的根部与外壳焊接,也能够抑制引线部的变形。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在内部收纳多个触头的筒状的外壳,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上以覆盖所述外壳的方式安装有加强部件,
在所述加强部件上,从对置的位置分别朝向与配置所述外壳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安装于基板上的引线部,
所述外壳的外周与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引线部的根部被焊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由筒状体形成,该筒状体具有:上表面部;与所述上表面部对置的底面部;以及将所述上表面部的两端部与所述底面部的两端部连接的一对侧面部,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覆盖所述外壳的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底面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部分;和分别覆盖所述外壳的各侧面部的一对侧部,
所述引线部从所述一对侧部分别延伸设置,
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引线部的根部与所述外壳的各侧面部的外侧被分别焊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部件的形成有所述引线部的根部上分别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以朝向所述外壳侧的方式突出,
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外壳的外周侧被焊接安装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外侧的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一部分隆起而成的一对隆起部,
所述隆起部与所述加强部件的内侧被焊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外周侧的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一部分隆起而成的一对隆起部,
所述隆起部与所述突起部分别被焊接起来。
CN201710024409.0A 2016-01-28 2017-01-13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9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4196A JP6571020B2 (ja) 2016-01-28 2016-01-28 コネクタ
JP2016-014196 2016-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9263A true CN107069263A (zh) 2017-08-18
CN107069263B CN107069263B (zh) 2019-12-10

Family

ID=59505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44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9263B (zh) 2016-01-28 2017-01-13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71020B2 (zh)
CN (1) CN107069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19273B1 (ko) * 2018-06-01 2023-04-12 에이치알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2362A (ja) * 2004-04-07 2005-10-27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シールド型コネクタ
CN201364998Y (zh) * 2009-02-16 2009-12-16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594610U (zh) * 2009-12-11 2010-09-29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741911U (zh) * 2010-07-14 2011-02-09 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853832U (zh) * 2010-09-17 2011-06-01 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JP2012059556A (ja) * 2010-09-09 2012-03-22 Smk Corp コネクタ
CN203967385U (zh) * 2014-07-28 2014-11-26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椭圆框口的usb 3.1电连接器
US20150194761A1 (en) * 2014-01-08 2015-07-0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4901060A (zh) * 2014-03-06 2015-09-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2362A (ja) * 2004-04-07 2005-10-27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シールド型コネクタ
CN201364998Y (zh) * 2009-02-16 2009-12-16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594610U (zh) * 2009-12-11 2010-09-29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741911U (zh) * 2010-07-14 2011-02-09 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2059556A (ja) * 2010-09-09 2012-03-22 Smk Corp コネクタ
CN201853832U (zh) * 2010-09-17 2011-06-01 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US20150194761A1 (en) * 2014-01-08 2015-07-0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4901060A (zh) * 2014-03-06 2015-09-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203967385U (zh) * 2014-07-28 2014-11-26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椭圆框口的usb 3.1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9263B (zh) 2019-12-10
JP6571020B2 (ja) 2019-09-04
JP2017135009A (ja)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82834B2 (ja) 回路基板用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CN103081251B (zh) 板装连接器
JP6418324B2 (ja) 多極コネクタ
KR101292360B1 (ko) 커넥터
JP5622306B2 (ja) 基板搭載型コネクタ
CN103001058B (zh) 连接器和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US9793644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3001059A (zh) 连接器和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JP5286374B2 (ja) モールドコイル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イルを用いた電磁弁
JP4915880B2 (ja) シェル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TWI445256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circuit boards
CN107069263A (zh) 连接器
JP6632068B2 (ja) コネクタ
JP2011060590A (ja) 吸着部材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007095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5169690B2 (ja) 回路モジュール
JP4225236B2 (ja) 電線接続用のコネクタ
JP559703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4481217B2 (ja) コネクタ固定構造
JP2001043914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188616B2 (ja) 吸着部材付き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吸着部材、そして該電気コネクタの実装方法
JP2012146541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394013B2 (ja) シールド用ケース及び該シールド用ケース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JP200716525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1093360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