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6228A - 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6228A
CN107066228A CN201710037876.7A CN201710037876A CN107066228A CN 107066228 A CN107066228 A CN 107066228A CN 201710037876 A CN201710037876 A CN 201710037876A CN 107066228 A CN107066228 A CN 107066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io
audio signal
audio
audio signals
wd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78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6228B (zh
Inventor
早坂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66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6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6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6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2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 H04H60/04Studio equipment; Interconnection of studi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将在相互不同的标准之下处理过的2种音频信号、特别是ASIO标准的音频信号与WDM标准的音频信号进行混频并录音。对计算机(10)连接音频接口(12),将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10)。计算机(10)的混频器模块(18)将通过ASIO应用程序(20)进行了效果处理的音频信号与通过WDM应用程序重放过的音频信号进行混频,输出到音频接口(12),并且将混频而成的音频信号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而进行录音。用户对显示于操作面板(24)的画面进行操作而针对效果处理的有无、混频的有无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音频信号的混频功能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提出了对音频信号进行编辑/加工的个人计算机等控制设备。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具备:音频信号单元,具有与外部的音响设备连接的多个输入端口、至少具有话筒输入端子和线输入端子的语音芯片、以及根据选择信号将一个输入端口连接到至少话筒输入端子或者线输入端子中的某一方的选择构件;显示构件;以及控制构件,是通过包括设备驱动器的操作系统和主CPU来实现的控制构件,生成选择信号并向选择构件输出。控制构件在外部的音响设备连接于音频信号单元的一个输入端口的状态下,使显示构件至少显示用于调整话筒信号和线信号的音量电平的调整件,在操作了所显示的调整件中的话筒信号的音量电平调整件的情况下,生成指示选择话筒输入端子作为应该连接的端子的选择信号,在操作了线信号的音量电平调整件的情况下,生成指示选择线输入端子作为应该连接的端子的选择信号。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假想的同一设备驱动器核心接口进行向各设备的访问,从而除了向各个设备的访问控制之外,还能够进行向管理下的多个设备的同时访问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9681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1-189751号公报
但是,作为被提供为用于输入输出音频信号的应用程序用API的标准,采用ASIO(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音频流输入输出)、WDM(Windows Driver Model,Windows驱动模型),特别是ASIO作为延迟时间(音频信号的延迟)少的标准被广泛应用。例如,能够启动作为对应于ASIO的应用程序而进行效果处理的应用程序,对从话筒输入端子输入的音频信号实施期望的效果处理而输出。
另一方面,例如,还存在不少想要享受在启动对应于WDM的应用程序来重放乐曲的同时与该乐曲相配合地进行演奏的所谓的卡拉OK这样的用户,在该情况下,ASIO应用程序的音频信号与WDM应用程序的音频信号混合存在,因此需要处理这些音频信号。
在以往的音频接口与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等)的组合中,构成为将通过计算机的WDM应用程序重放了的乐曲数据输入到音频接口并从音频接口输出到外部,并且将从话筒输入端子输入的音频信号输出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而与乐曲数据进行混频并输出,当为了对混频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录音而从音频接口再次送回到计算机时,形成环路,发生所谓的振鸣,因此作为结果,存在不得不输出到另外的计算机、录音设备来进行录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在相互不同的标准之下处理过的2种音频信号、特别是ASIO标准的音频信号与WDM标准的音频信号进行混频而录音时用户的操作性优良的控制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处理部,处理第一标准的第一音频信号;第二处理部,处理第二标准的第二音频信号;模式选择开关;混频处理部,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并且接收通过第一处理部处理过的第一音频信号,接收通过第二处理部处理过的第二音频信号,将接收到的第一音频信号与接收到的第二音频信号相加,从而生成混频音频信号并输出;第一输出切换部,与模式选择开关联动地动作,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从混频处理部输出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并且将通过第一处理部处理过的第一音频信号输出到第二处理部,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将从混频处理部输出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并且输出到第二处理部;第二输出切换部,与模式选择开关联动地动作,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是否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进行切换;以及显示部,显示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平、第一处理部的执行状态、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第二音频信号的电平和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中的至少某一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进一步地选择是否执行通过第一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开关,在选择了执行通过第一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示出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的方式显示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在不选择执行通过第一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情况下,以示出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一处理部进行旁路的方式显示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部沿着信号流而显示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平、第一处理部的执行状态、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第二音频信号的电平以及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标准是ASIO标准,第一音频信号是ASIO音频信号,第二标准是WDM标准,第二音频信号是WDM音频信号。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在相互不同的标准之下处理过的2种音频信号、特别是ASIO标准的音频信号与WDM标准的音频信号进行混频,并且通过观察显示于显示部的画面,能够容易地执行混频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混频器模块的等价电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模式选择画面的说明图。
图5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的画面变迁例的说明图(其1)。
图5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的画面变迁例的说明图(其2)。
图6是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本原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相互不同的第一标准的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标准的第二音频信号在同一计算机内共存,能够进行第一音频信号的处理,并且能够进行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的混频。
即,通过第一标准的驱动器以及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进行第一音频信号的处理,但通常通过与此不同的第二标准的驱动器以及第二标准的应用程序而生成的第二音频信号无法通过第一标准的驱动器以及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来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扩展第一标准的驱动器的功能的混频器模块或者混频器驱动器新安装到计算机中,能够通过该混频器驱动器进行第一标准的驱动器以及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与第二标准的驱动器以及第二标准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音频信号的交换。混频器模块具有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这2个选择模式,在选择了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来自第一标准的驱动器的第一音频信号提供给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将通过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进行了处理(例如效果处理)的第一音频信号从输出端子输出。另外,在选择了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与第一音频信号的处理并行地,启动第二标准的应用程序来重放第二音频信号,经由第二标准的驱动器而输入第二音频信号,将处理过的第一音频信号与重放过的第二音频信号相加而生成混频音频信号并从输出端子输出。另外,在选择了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混频器模块根据需要将混频音频信号经由第二标准的驱动器供给到第二标准的应用程序,执行录音等处理。混频器模块处理第一音频信号,并且处理第二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进行混频。
即,混频器模块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OS)、第一标准的驱动器和第二标准的驱动器协作,具有以下功能:
·受理来自第一标准的驱动器的第一音频信号的功能
·将第一音频信号传递给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的功能
·将通过第一标准的应用程序处理过的第一音频信号传递给第一标准的驱动器的功能
·受理来自第二标准的驱动器的第二音频信号的功能
·将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相加并进行混频的功能
·将混频音频信号传递给第二标准驱动器的功能。
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计算机能够将在相互不同的标准之下处理过的2种音频信号进行混频而输出或者录音。
重放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标准的应用程序与对混频音频信号进行录音的第二标准的应用程序相互之间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通过重放专用的应用程序重放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录音专用的应用程序对混频音频信号进行录音。
混频器模块或者混频器驱动器能够被赋予在经由连接到计算机的音频接口将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来进行音乐制作的情况下的捆绑于该音频接口的设备驱动器的地位。设备驱动器能够与音频接口一起通过CD-ROM等记录介质或者因特网来散布。
接下来,作为第一标准而以ASIO(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为例、并且作为第二标准而以WDM(Windows Driver Model)为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设备的框图。具体来说,控制设备由具备CPU、ROM、RAM、存储器的个人计算机(PC)等计算机10构成。
计算机10具有第一ASIO驱动器14、第二ASIO驱动器15、WDM驱动器16、混频器模块18、ASIO应用程序20、WDM应用程序22和操作面板24。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WDM驱动器16、混频器模块18、ASIO应用程序20、WDM应用程序22是由CPU执行的程序,操作面板24通过CPU执行混频器模块18而显示于显示器。
音频接口12通过例如USB等连接到计算机10。音频接口12具备话筒输入端子、音频输入输出端子以及放大器,从话筒输入端子输入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而输出到计算机10,输入来自计算机10的音频信号并从音频输出端子输出。
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以及ASIO应用程序20是依照ASIO标准来处理音频信号的程序模块,预先安装于ROM等程序存储器、硬盘中,或者经由因特网从规定的服务器下载并安装。ASIO应用程序20的一例是对音频信号实施效果处理的程序。在效果处理中,包括去噪声、混响(Reverb)、音量、延迟(回声)、高通、低通、反转、均衡等。下面,将依照ASIO标准来处理的音频信号称为ASIO音频信号。
WDM驱动器16以及WDM应用程序22是依照WDM标准来处理音频信号的程序模块。WDM应用程序22的一例是音乐重放程序、录音程序,包括Windows Media Player等。下面,将依照WDM标准来处理的音频信号称为WDM音频信号。
混频器模块18介于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WDM驱动器16之间,综合地处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具体来说,具备除了分别单独地处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之外,还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进行混频的功能。混频器模块18作为捆绑于音频接口12的设备驱动器而经由因特网从规定的服务器下载并安装。此外,优选与混频器模块18一起,还一并下载WDM驱动器16并安装,优选混频器模块18与WDM驱动器16均包含于同一安装程序中。WDM驱动器16对混频器模块18输出WDM音频信号,并且将来自混频器模块18的ASIO音频信号或者混频音频信号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与混频器模块18协作地进行动作。
操作面板24是显示于计算机10的显示器的面板,设定混频器模块18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面板24,能够对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数字音频工作站)模式与BROADCAST/KARAOKE(广播/卡拉OK)模式进行切换。在DAW模式中,混频器模块18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处理所输入的ASIO音频信号,将已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即,混频器模块18输入来自ASIO驱动器14的ASIO音频信号,对ASIO应用程序20供给该ASIO音频信号,并且从ASIO驱动器15输入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处理过的ASIO音频信号。另外,启动WDM应用程序22而从WDM驱动器16输入重放过的WDM音频信号,将WDM音频信号加到已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中并进行混频。然后,将混频而成的音频信号供给到ASIO驱动器14,并且将已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直接供给到WDM驱动器16,根据设定而通过WDM应用程序22进行录音。
另一方面,在BROADCAST/KARAOKE模式中,混频器模块18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处理所输入的ASIO音频信号,并且加上通过WDM应用程序22重放过的WDM音频信号并进行混频,将已混频的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或者通过WDM应用程序22录音于存储器等中。即,混频器模块18输入来自ASIO驱动器14的ASIO音频信号,对ASIO应用程序20供给该ASIO音频信号,并且从ASIO驱动器15输入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处理过的ASIO音频信号。另外,启动WDM应用程序22而从WDM驱动器16输入重放过的WDM音频信号,将WDM音频信号加到处理过的ASIO音频信号中并进行混频。将混频而成的音频信号供给到ASIO驱动器14,并且将混频而成的音频信号供给到WDM驱动器16,根据设定而通过WDM应用程序22进行录音。
以往,即使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以及ASIO应用程序20与WDM驱动器16以及WDM应用程序22均安装于计算机10中,也分别单独独立地处理音频信号,例如启动ASIO应用程序20而对从话筒输入端子输入的音频信号实施效果处理并从音频输出端子输出、或者启动WDM应用程序22而重放并输出存储于存储器中的乐曲数据,而无法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进行混频并输出。另外,如上所述,即使假设进行了混频,当为了对混频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录音而再次送回到计算机时,也会形成环路,发生所谓的振鸣,因此作为结果,不得不输出到另外的计算机、录音设备来进行录音。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混频器模块18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进行混频,作为录音用的音频信号而与重放过的音频信号独立地供给到WDM驱动器16,在WDM应用程序22中,受理来自WDM驱动器16的录音用的音频信号来进行录音,因此不构成硬件上的环路,也不发生振鸣,能够通过同一计算机10对混频音频信号进行录音。
此外,混频器模块18将ASIO音频信号经由ASIO驱动器14输出到外部,除此之外,还能够与混频音频信号同样地经由WDM驱动器16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因此在DAW模式中,也可以将ASIO音频信号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来进行录音。
图2示出混频器模块18的等价电路图。混频器模块18如上所述是程序模块,但在图2中将其功能示为等价的电路结构。图2的功能在硬件上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系统(OS)和混频器模块18在CPU中实现。
混频器模块18具有混频电位器L1L、L1R、L2L、L2R、L3L、L3R、开关S1~S7以及加法器18a、18b。
来自音频接口12的ASIO音频信号经由ASIO驱动器14被供给到混频电位器L1L、L1R。混频电位器L1L对应于音频接口12的话筒输入端子1,混频电位器L1R对应于音频接口12的话筒输入端子2。混频电位器L1L调整所输入的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并供给到开关S1、S2。混频电位器L1R调整所输入的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并供给到开关S3、S4。
开关S1~S4是输入分配开关,决定将来自话筒输入端子1、2的ASIO音频信号的哪个信号分配给L声道、R声道。具体来说,在将话筒输入端子1分配给L声道时,接通S1,在将话筒输入端子1分配给L声道以及R声道时,接通S1以及S2,在将话筒输入端子2分配给L声道时,接通S3,在将话筒输入端子2分配给L声道以及R声道时,接通S3以及S4。另外,在将话筒输入端子1分配给L声道、将话筒输入端子2分配给R声道时,接通S1以及S4,在将话筒输入端子1分配给R声道、将话筒输入端子2分配给L声道时,接通S2和S3。
开关S5是旁路开关,在不存在ASIO应用程序20的情况下接通,在存在ASIO应用程序20、并通过ASIO应用程序实施效果处理的情况下断开。即使在存在ASIO应用程序2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实施效果处理时接通。当开关S5断开时,将L声道以及R声道的ASIO音频信号作为ASIO IN(ASIO输入)从混频器模块18经由ASIO驱动器15供给到ASIO应用程序20,执行上述那样的各种效果处理,将已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作为ASIO OUT(ASIO输出)输入到混频器模块18。将已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或者使开关S5接通而被旁路掉的ASIO音频信号供给到加法器18a、18b。
另外,将通过WDM应用程序22重放过的WDM音频信号经由WDM驱动器16供给到混频电位器L2L、L2R。混频电位器L2L、L2R调整所输入的WDM音频信号的电平而供给到加法器18a、18b。
加法器18a、18b将进行了效果处理或者不进行效果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相加并进行混频,经由ASIO驱动器14输出到音频接口12。在不存在WDM音频信号的情况下,加法器18a、18b不进行混频,或者将无声进行混频而直接输出ASIO音频信号,这自不待言。
开关S6是用于对混频音频信号进行录音的开关,在录音时接通。当将开关S6接通时,将来自加法器18a、18b的混频音频信号供给到混频电位器L3L、L3R。混频电位器L3L、L3R调整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并经由WDM驱动器16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WDM应用程序22将混频音频信号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记录介质而进行录音。
开关S7是用于对ASIO音频信号直接进行录音的开关,在录音时接通。在将开关S7接通时,ASIO音频信号不在加法器18a、18b中进行加法运算就被供给到混频电位器L3L、L3R。混频电位器L3L、L3R调整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并经由WDM驱动器16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WDM应用程序22将ASIO音频信号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记录介质而进行录音。
开关S6和开关S7联动,择一地将其中某一个接通。即,在开关S6接通时开关S7断开,在开关S7接通时开关S6断开。
图3示出显示于计算机10的显示器的操作面板24的一例。在操作面板24中,除采样率之外,还显示模式选择开关24a、监控器设置开关24b、音频输入设置开关24c,用户能够输入期望的模式以及设定。
模式选择开关24a是择一地选择DAW模式与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开关。当选择DAW模式时,如上所述,混频器模块18将来自ASIO驱动器14的ASIO音频信号经由ASIO驱动器15供给到ASIO应用程序20,通过ASIO应用程序20进行处理,将从WDM驱动器16输入的WDM音频信号加到从ASIO驱动器15输入的ASIO音频信号中并进行混频,输出到ASIO驱动器14。另外,混频器模块18在DAW模式中,也可以将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处理过的ASIO音频信号经由WDM驱动器16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并进行录音。当选择BROADCAST/KARAOKE模式时,混频器模块18将通过ASIO应用程序处理过的(或者不进行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与通过WDM应用程序22重放过的WDM音频信号进行混频,输出到ASIO驱动器14,并行地经由WDM驱动器16供给到WDM应用程序22并进行录音。此外,在BROADCAST的情况下,WDM应用程序22经由因特网传送混频音频信号。在录音的情况和经由因特网传送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都将混频音频信号同时输出到音频接口12,从音频接口12的音频输出端子输出,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耳机等监控混频音频信号。
监控器设置开关24b是针对将话筒输入端子1、2分别分配给单声道还是分配给立体声进行设定的开关。
音频输入设置开关24c是用于选择话筒输入端子1、2的有效/无效的开关。
图4示出通过模式选择开关24a选择了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情况下的操作面板24的画面变迁例。当用户选择了BROADCAST/KARAOKE模式时,进一步地显示外部效果、即选择是否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实施效果处理的复选框。当对复选框进行勾选时,将图2的S5断开而不进行旁路,通过ASIO应用程序20实施效果处理。另一方面,当不对复选框进行勾选时,将图2的S5接通而进行旁路,不通过ASIO应用程序20执行效果处理。另外,在模式选择开关24a中显示“详细”按钮,当选择了该按钮时,接下来显示详细画面。
图5A示出不对复选框进行勾选而进行旁路时的操作面板24的画面变迁例。
IN1以及IN2分别表示来自话筒输入端子1、2的ASIO音频信号的输入。在IN1以及IN2处分别显示操作件24d,通过对操作件24d进行上下操作,能够调整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
开关24e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中的S5的开关,在图中显示为切换到接点a侧,表示被旁路。
外部效果24f表示由ASIO应用程序20实施的效果处理的执行状态。在图中,用虚线来进行显示,表示即使启动ASIO应用程序20,也对效果处理进行旁路。
PC Audio Out表示通过WDM应用程序22重放过的WDM音频信号的输入。在PC AudioOut处显示操作件24g,通过对操作件24g进行上下操作,能够调整WDM音频信号的电平。另外,在图中,在PC Audio Out处显示有向下的箭头,表示将WDM音频信号加到被旁路掉的ASIO音频信号中并进行混频的情形。
BROADCAST Volume表示混频音频信号的输出。在BROADCAST Volume处显示操作件24h,通过对操作件24h进行上下操作,能够调整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即录音时的电平、因特网传送时的电平。
此外,在图中,还显示有耳机的图标24i,用户能够容易地观察出从音频接口12的耳机端子输出混频音频信号并且执行混频音频信号的录音或者因特网传送。
图5B示出对复选框进行勾选而不进行旁路时的操作面板24的画面变迁例。
开关24e被切换到接点b侧,表示ASIO音频信号不被旁路而供给到ASIO应用程序20。
另外,外部效果24f被实线显示(或者高亮显示),表示启动ASIO应用程序20并执行效果处理。
图5A以及图5B均示出沿着信号流而一并显示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开关S5的切换状态、ASIO应用程序20的执行状态、WDM音频信号的电平以及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用户通过观察图5A或者图5B的画面,能够容易地决定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进行混频并输出的情况下的各种条件,使操作容易化。
另一方面,当用户在模式选择开关24a中选择了DAW模式时,变迁成与图5B同样的画面,开关24e被切换到接点b侧,外部效果24f被实线显示(或者高亮显示)。
以下集中示出选择了DAW模式的情况和选择了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情况下的处理。
<选择了DAW模式的情况>
在选择了DAW模式的情况下,将图3中的监控器设置开关24b的IN1以及IN2自动地设定为立体声。因此,当从话筒输入端子1以及话筒输入端子2输入ASIO音频信号时,图2的S1自动地接通,S2自动地断开,S3自动地断开,S4自动地接通,将来自话筒输入端子1的音频信号分配给L声道,将来自话筒输入端子2的音频信号分配给R声道。此外,也可以当仅从话筒输入端子1输入ASIO音频信号时,图2的S1自动地接通,S2自动地接通,S3自动地断开,S4自动地断开。另外,也可以当仅从话筒输入端子2输入ASIO音频信号时,图2的S1自动地断开,S2自动地断开,S3自动地接通,S4自动地接通。
另外,图2的S5自动地断开,不进行旁路而对ASIO应用程序20供给ASIO音频信号,实施效果处理。另外,接收进行过效果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并输出到加法器18a、18b。
另外,图2的S6自动地断开,不对WDM应用程序22供给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相加并进行混频而成的混频音频信号。另外,图2的S7与S6联动地自动接通,对WDM应用程序22仅供给进行过效果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
此外,将各混频电位器L1L、L1R等自动地设定为MAX。
操作面板24如图5B那样显示,伴随着将各混频电位器L1L、L1R自动地设定为MAX,操作件24d也自动地显示为MAX。此外,也可以将操作件24d的详细显示关闭。
<选择了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情况>
在选择了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情况下,不将图3中的监控器设置开关24b的IN1以及IN2自动地设定为立体声,而设为用户能够任意设定的状态。因此,关于图2的S1~S4,用户也任意地进行接通/断开设定。也可以使设定固定。
另外,图2的S5也设为能够任意设定的状态。当用户将S5接通时被旁路,不通过ASIO应用程序20进行处理就输出到加法器18a、18b。
另外,图2的S6自动接通,对WDM应用程序22供给混频音频信号并进行录音或者播放。由于S6和S7联动,因此当S6自动接通时,S7自动断开。
此外,不将各混频电位器L1L、L1R等自动地设定为MAX,而设为用户能够适当调整的状态。
操作面板24如图5A或者图5B那样显示,显示效果处理的有无、各音频信号的电平。
这样,根据模式选择开关24a的模式选择而对各开关S1~S7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并且视觉上显示信号处理的流程,从而控制设备的操作性提高。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整体处理流程图,是由计算机10的CPU执行的处理。
CPU当读取并执行混频器模块18时,首先,将图3所示的操作面板24显示于显示器(S101)。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对模式、监控器设置、音频输入进行设定(S102)。
接下来,CPU判定所设定的模式是DAW模式还是BROADCAST/KARAOKE模式(S103)。在是DAW模式的情况下,CPU输入来自ASIO驱动器14的ASIO音频信号,将由用户启动的ASIO应用程序20(也可以与混频器模块18的执行相应地自动启动)启动而执行回声等效果处理(S104a)。与该处理并行地,启动WDM应用程序22而重放WDM音频信号(S104b),通过将在S104a中得到的ASIO音频信号与在S104b中得到的WDM音频信号相加而生成混频音频信号(S109)。然后,将所生成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接口12(S110),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已处理的ASIO音频信号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中而进行录音,将数据传递给WDM应用程序22(S105)。在不存在ASIO应用程序20的情况下,不执行效果处理,对ASIO音频信号进行旁路处理而输出到音频接口12。在S104的ASIO音频信号的处理中,还包括上述旁路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S103中判定为是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情况下,CPU输入来自ASIO驱动器14的ASIO音频信号,在选择了效果处理的执行的情况下,将由用户启动的ASIO应用程序20(也可以与混频器模块18的执行相应地自动启动)启动而执行回声等效果处理(S106a)。在未选择效果处理的执行的情况下,在S106a中进行旁路处理。另外,与该处理并行地,启动WDM应用程序22而重放WDM音频信号(S106b),通过将在S106a中得到的ASIO音频信号与在S106b中得到的WDM音频信号相加而生成混频音频信号(S107)。也可以构成为在混频时能够分别独立地调整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与WDM音频信号的电平。CPU将所生成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接口12。另外,与此同时,启动WDM应用程序22,将混频音频信号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中而进行录音,或者进行因特网传送(S10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ASIO与WDM在同一计算机10内共存,统一地处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并且能够将两音频信号进行混频而输出或者录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程序将信号处理作为软件来进行处理,因此无需进行硬件的追加、变更,能够仅通过利用操作面板24的设定来实现期望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混频器模块18和WDM驱动器16示为单独的程序模块,但也可以将它们作为单一的程序、即单片的程序模块而从因特网服务器等提供。如果着眼于ASIO,则混频器模块18可以说是作为用于扩展以往的ASIO驱动器14的功能的模块或者插件而发挥功能的程序模块、即分级构造的程序模块,图3的操作面板24中的模式选择开关24a能够说是对该插件的执行/非执行进行选择的开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模式而例示出DAW模式,作为第二模式而例示出BROADCAST/KARAOKE模式,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作为第一模式而设为混频非执行模式,作为第二模式而设为混频模式。总之,具有能够择一地选择的2个模式,在其中一个模式中不执行混频地输出ASIO音频信号,在其中另一个模式中将ASIO音频信号与WDM音频信号进行混频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混频器模块18等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线路提供给计算机10,但也可以储存于CD-ROM或者DVD-ROM等记录介质,经由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10。计算机10的CPU通过读取存储于程序存储器中的混频器模块18等来执行,从而执行上述功能。
图7具体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一例。计算机10具备CPU、ROM、RAM、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F)、通信接口(I/F)、显示器。输入输出I/F的一例是USB。音频接口12与计算机10通过输入输出I/F而连接。在ROM中,存储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WDM驱动器16、混频器模块18、ASIO应用程序20、WDM应用程序22的各程序。ASIO驱动器14、ASIO驱动器15、WDM驱动器16、混频器模块18从经由通信I/F连接的因特网的服务器下载。CPU读取存储于ROM的各种程序并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CPU在显示器中显示操作面板24并受理模式选择信号,根据模式选择信号而执行混频处理。CPU将所生成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接口12,并且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器而进行录音。半导体存储器也可以连接于计算机10外部。另外,经由因特网传送所生成的混频音频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或者图5B所示,在BROADCAST/KARAOKE模式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单独地调整ASIO音频信号的电平、WDM音频信号的电平、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但也可以构成为对它们自动地进行设定。在自动设定电平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操作件24d等设为非显示。另外,在使ASIO音频信号旁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外部效果24f设为非显示。进一步地,在DAW模式的情况下,不执行混频,因此也可以将PC Audio Out设为非显示。
标号说明
10 计算机(控制设备)
12 音频接口
14 第一ASIO驱动器
15 第二ASIO驱动器
16 WDM驱动器
18 混频器模块
20 ASIO应用程序
22 WDM应用程序
24 操作面板。

Claims (4)

1.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处理部,处理第一标准的第一音频信号;
第二处理部,处理第二标准的第二音频信号;
模式选择开关;
混频处理部,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并且接收通过第一处理部处理过的第一音频信号,接收通过第二处理部处理过的第二音频信号,将接收到的第一音频信号与接收到的第二音频信号相加,从而生成混频音频信号并输出;
第一输出切换部,与模式选择开关联动地动作,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从混频处理部输出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并且将通过第一处理部处理过的第一音频信号输出到第二处理部,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将从混频处理部输出的混频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并且输出到第二处理部;
第二输出切换部,与模式选择开关联动地动作,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是否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进行切换;以及
显示部,显示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平、第一处理部的执行状态、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第二音频信号的电平和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中的至少某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模式选择开关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进一步地选择是否执行通过第一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开关,
在选择了执行通过第一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情况下,显示部以示出将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供给到第一处理部的方式显示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在不选择执行通过第一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情况下,以示出所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一处理部进行旁路的方式显示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显示部沿着信号流而显示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平、第一处理部的执行状态、第二输出切换部的切换状态、第二音频信号的电平以及混频音频信号的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标准是ASIO标准,第一音频信号是ASIO音频信号,
第二标准是WDM标准,第二音频信号是WDM音频信号。
CN201710037876.7A 2016-01-20 2017-01-18 控制设备 Active CN107066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9226 2016-01-20
JP2016009226A JP2017130808A (ja) 2016-01-20 2016-01-20 制御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6228A true CN107066228A (zh) 2017-08-18
CN107066228B CN107066228B (zh) 2020-05-01

Family

ID=57860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7876.7A Active CN107066228B (zh) 2016-01-20 2017-01-18 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9326B2 (zh)
EP (1) EP3196755B1 (zh)
JP (1) JP2017130808A (zh)
CN (1) CN1070662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7165A1 (en) * 2003-06-03 2004-12-09 Ego System An apparatus which controls audio data from various driver only by internal software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20070168196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Sigmatel, Inc. Audio sour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2340721A (zh) * 2010-07-20 2012-02-01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CN10318858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单独播放区的音响系统
US20150326195A1 (en) * 2014-05-07 2015-11-12 Max Sound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application for window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9751A (ja) 1988-01-25 1989-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H0863421A (ja) 1994-08-22 1996-03-08 Nec Corp ハードウェア構成情報集中管理方式
US7392101B2 (en) 2000-07-31 2008-06-24 Yamaha Corporation Multi-track digit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multi-track digital recording/reproducing program
JP3478253B2 (ja) 2000-07-31 2003-12-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マルチトラック・ディジタル録音再生装置
JP3896810B2 (ja) 2001-07-02 2007-03-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制御機器
US20040064210A1 (en) * 2002-10-01 2004-04-01 Puryear Martin G. Audio driver componentization
JP4405242B2 (ja) 2003-11-20 2010-01-27 NEC Avio赤外線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の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センサの異常検出方法
US7414634B2 (en) * 2004-02-16 2008-08-19 Yamaha Corporatio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JP5002994B2 (ja) 2006-03-24 2012-08-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処理系統図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042122B2 (en) 2007-06-27 2011-10-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Hybrid resource manager
US8718806B2 (en) 2011-09-02 2014-05-06 Apple Inc. Slave mode transmit with zero delay for audio interface
US20130073933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Aaron M. Eppolito Method of Outputting a Media Presentation to Different Trac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7165A1 (en) * 2003-06-03 2004-12-09 Ego System An apparatus which controls audio data from various driver only by internal software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20070168196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Sigmatel, Inc. Audio sour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2340721A (zh) * 2010-07-20 2012-02-01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CN10318858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单独播放区的音响系统
US20150326195A1 (en) * 2014-05-07 2015-11-12 Max Sound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application for window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PTURE: "capture probetm-a powerful streaming solution", 《AUDIO-PROB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79326B2 (en) 2020-03-03
EP3196755A1 (en) 2017-07-26
EP3196755B1 (en) 2020-07-08
US20170206056A1 (en) 2017-07-20
JP2017130808A (ja) 2017-07-27
CN107066228B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8609B (zh) 音频信号发送/接收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和方法
US8816182B2 (en) Digital audio connections for portable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s
CN105609095B (zh)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CN102340721B (zh)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KR100659767B1 (ko) 어쿠스틱/일렉트릭 기타의 자동연주 및 녹음 장치
CN106993246A (zh) 控制设备以及程序
CN107066228A (zh) 控制设备
US6137047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online reconfiguration of PLD components
CN107040844B (zh) 控制设备
CN106993247A (zh) 控制设备
US20220256290A1 (en) Sound processing method, sound device, and sound processing system
JP2009244712A (ja) 演奏システム及び録音方法
CN102970650A (zh) 音频混合系统
JP3644417B2 (ja) 演奏データ処理装置
Duggal Hardware
JP4957324B2 (ja) 音楽処理装置
JP2020162175A (ja) 制御機器
Earl Home Music Production: A Complete Guide to Setting Up Your Home Recording Studio to Make Professional Sounding Music at Home: Getting Started
JPH11231878A (ja) 音場処理の制御方法
JP2002182665A (ja) カラオケ録音装置およびカラオケ装置
CN107402737A (zh) 音频视频信号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Perkis Electrix Repeater: Creative looping made simple.(Reviews)
JPH0830540A (ja) マイコン装置
WO2008029358A1 (en) A music playing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