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9152B - 共模扼流线圈 - Google Patents
共模扼流线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39152B CN107039152B CN201610987076.7A CN201610987076A CN107039152B CN 107039152 B CN107039152 B CN 107039152B CN 201610987076 A CN201610987076 A CN 201610987076A CN 107039152 B CN107039152 B CN 1070391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mentioned
- circle
- wrapping range
- tur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8605 Ni—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2—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out magnetic core
- H01F17/03—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out magnetic core with ceramic form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9/00—Fixed transformers or mutual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9/04—Transformers or mutual inductances suitable for handling frequencies considerably beyond the audio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赋予良好的模式变换特性的卷线型的共模扼流线圈。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沿卷芯部(35)的轴线方向分布,第一卷绕区域使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的匝位于第一端部(38)侧,第二卷绕区域使第一线的匝与第二线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二端部(39)侧。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采用一者为另一者的1.5倍以上,或者,采用一者比另一者面少5匝以上。通过像这样采用非对称的卷绕构造,与具有对称的卷绕构造的线圈相比,能够使从某方向观察的模式变换特性更加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模扼流线圈,尤其涉及具有在具有两个端部的卷芯部上卷绕两根线的构造的卷线型的共模扼流线圈。
背景技术
参照图11及图12对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共模扼流线圈31的一般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那样,共模扼流线圈31具备磁芯32、分别构成电感器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磁芯32由电气绝缘性材料、更加具体而言是作为电介质的铝构成,或者由作为磁性体的Ni-Zn系铁氧体构成,亦或由树脂等构成。磁芯32作为整体呈截面四边形状。线33和线34例如由被绝缘覆盖的铜线构成。
磁芯32具有卷芯部35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35各端部的第一凸缘部36、第二凸缘部37。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在卷芯部35上从第一凸缘部36侧的第一端部38起朝向第二凸缘部37侧的第二端部39相互以实质相同的匝数并行并且以螺旋状卷绕。
在第一凸缘部36设置第一端子电极41和第二端子电极42,在第二凸缘部37设置第三端子电极43和第四端子电极44。端子电极41~44例如通过导电膏的烧结、导电性金属的镀敷等形成。应予说明,由端子电极41~44的位置可知,图11以使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安装面朝向上方的姿势图示共模扼流线圈31。
第一线33的各端部分别与第一端子电极41和第三端子电极43连接,第二线34的各端部分别与第二端子电极42和第四端子电极44连接。对这些连接例如应用热压接。
共模扼流线圈31还具备顶板45。顶板45与磁芯32相同,例如由作为非磁性体的铝、作为磁性体的Ni-Zn系铁氧体、或者树脂等构成。在磁芯32和顶板45由磁性体构成时,通过以连结第一凸缘部36和第二凸缘部37间的方式设置顶板45,磁芯32与顶板45配合构成闭磁路。
对于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共模扼流线圈31,提供图12所示那样的等效电路。在图12中,对与图11所示的要素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
参照图12,共模扼流线圈31具备由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41和第三端子电极43间的第一线33构成的第一电感器46、以及由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42和第四端子电极44间的第二线34构成的第二电感器47。这些第一电感器46和第二电感器47相互磁耦合。
在图11中虽未明确表示,但第一线33以构成与卷芯部35的周面相接的第一层的状态卷绕,第二线34以使其截面上的一部分嵌入至在第一线33的相邻的匝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构成第一层的外侧的第二层的状态卷绕。
在以上说明的共模扼流线圈31中,存在遭遇如下问题的情况:若对其输入的信号频率较高,则被输入的差分信号成分中,被转换为共模噪声输出的比例即模式变换特性较大地出现。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1207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列举了将在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不同的匝间产生的杂散电容(分布电容)的平衡破坏作为该问题的原因。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例如采用图13所示那样的线33和线34的卷绕状态。
应予说明,在图13中,对表示第一线33的截面实施图案填涂,使其与第二线34的区别变得明确。另外,在图13所示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截面内标记从卷芯部35的第一端部38侧起开始计数的匝数“1”~“12”。
在图13中,以实线示意性地表示卷绕于卷芯部35的四周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各部分中、位于卷芯部35的近前侧的部分,以虚线示意性地表示被卷芯部35隐藏的部分。应予说明,在图13中,并非图示线33和线34中位于卷芯部35的近前侧的部分和被卷芯部35隐藏的部分各部分的全部。
参照图13,在基于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分类时,存在如下的区域:
(1)第一卷绕区域A:在该区域,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一端部38侧;
(2)第二卷绕区域B:在该区域,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二端部39侧;
(3)切换区域C:该区域位于第一卷绕区域A与第二卷绕区域B之间,在该区域通过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交叉来切换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匝的位置关系。
并且,该第一卷绕区域A、切换区域C以及第二卷绕区域B以该顺序沿卷芯部35的轴线方向分布。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解决模式变换特性较大地出现这样的问题时,为了使在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不同的匝间产生的杂散电容(分布电容)平衡,使第一卷绕区域A中的线33和线34的卷绕构造与第二卷绕区域B中的线33和线34的卷绕构造关于切换区域C的中心线C1对称。换句话说,使第一卷绕区域A中的线33和线34各线的匝数与第二卷绕区域B中的线33和线34的匝数相互相等。
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记载,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线33和线34的卷绕构造对称,第一卷绕区域A中的分布电容和第二卷绕区域B中的分布电容分别以与第一电感器46和第二电感器47(参照图12)并联的方式产生,由此,虽然由第一线33的LC电路形成的谐振点与由第二线34的LC电路形成的谐振点的这两者发生变化,但是两个谐振点的平衡不发生变化,由此,能够降低模式变换特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073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降低模式变换特性,如上述那样,采用使线33和线34的卷绕构造对称的构造,但即使采用这样的构造,实际上,在共模扼流线圈31中,使卷绕构造完全对称几近不可能。
例如,由于线33和线34以螺旋状卷绕,因此,即使要将线33和线34物理性地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也不能够成为完全的对称。
另外,由于在两根线33和线34的卷绕状态下,大体维持第一线33始终在内侧,第二线34始终在外侧这样的位置关系,因此,在由第一线33形成的第一电感器46与由第二线34形成的第二电感器47之间产生电感值的偏差。因此,在第一电感器46和第二电感器47中共振频率不一致。
另外,芯片型的共模扼流线圈31在被安装于安装基板时,被经由端子电极41~44焊接,但由于赋予至端子电极41~44各电极的焊料的形态受到端子电极41~44的形状、安装基板侧的导电焊环的形状等影响,而容易不一致,能带来非对称性。
如上所述可知,若在卷线构造中、或者在卷线构造以外的部分带来非对称性,则在电感、电容等电特性上也产生非对称性即方向性,其结果,模式变换特性不能如理论那样减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追求对称性而降低模式变换特性的共模扼流线圈。
本发明着眼于一种共模扼流线圈,该共模扼流线圈具备:磁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第一线和第二线,其在卷芯部上以实质相互相同的匝数并行,并且以螺旋状卷绕;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一凸缘部,分别连接第一线的一端和第二线的一端;以及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二凸缘部,分别连接第一线的另一端和第二线的另一端。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共模扼流线圈,在基于第一卷绕状态和第二线的卷绕状态分类时,存在如下的区域:
(1)第一卷绕区域,在该区域,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的匝与第二线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的匝位于第一端部侧;
(2)第二卷绕区域,在该区域,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的匝与第二线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的匝位于第二端部侧;
(3)切换区域,该区域位于第一卷绕区域与第二卷绕区域之间,在该区域通过第一线和第二线交叉,第一线的匝与第二线的匝的位置关系被切换。
并且,该第一卷绕区域、切换区域以及第二卷绕区域以该顺序沿卷芯部的轴线方向分布。
在本发明中,在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共模扼流线圈中,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课题,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不同。
像这样,在本发明中,采用与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追求的对称性反向的、取决于主动使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中不同这样的非对称性的构造。其结果,发现与为物理性对称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良好的模式变换特性。
在如上述那样,采用了取决于非对称性的构造的情况下,在共模扼流线圈的电特性上产生方向性。因此,优选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共模扼流线圈中,还具备用于使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能够识别的标记。
为了更加可靠地起到本发明的效果,优选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之比率,采用一者为另一者的1.5倍以上,或者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各线的匝数之差,采用一者比另一者少5匝以上。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共模扼流线圈中,关于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卷绕方式,也可以采用以下的第一卷绕方式和第二卷绕方式的任意一种方式。
在第一卷绕方式中,第一线以构成与卷芯部的周面相接的第一层的状态卷绕,第二线以在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中,截面上的一部分嵌入至在第一线的相邻的匝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构成第一层外侧的第二层的状态卷绕。
在第二卷绕方式中,第一线和第二线以在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均与卷芯部的周面相接的状态卷绕。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不同,与对于第一线和第二线具有物理性对称的卷绕构造的线圈相比,能够使从某方向观察的模式变换特性更加良好。
对于第一线和第二线具有物理性对称的卷绕构造的共模扼流线圈,在其构造上,必然在线的卷线部分以外的部分,对于上下或者左右的电感或者电容产生非对称性。并且,这些非对称性由所卷绕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位置关系、端子电极与安装基板侧的导电焊环间位置关系决定,因此一定产生方向性。
在本发明中,通过主动使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不同,能够补偿上述的非对称性,使特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的外观的图,(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中的第一线33及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第一线33的卷线顺序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第二线34的卷线顺序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相同的共模扼流线圈的S参数的频率特性的图,实线是将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虚线表示将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
图6是表示与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少1匝的共模扼流线圈的S参数的频率特性的图,实线是将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虚线表示将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
图7是表示与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少3匝的共模扼流线圈的S参数的频率特性的图,实线是将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虚线表示将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
图8是表示与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少5匝的共模扼流线圈的S参数的频率特性的图,实线是将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虚线表示将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
图9是与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各匝数少7匝的共模扼流线圈的S参数的频率特性的图,实线是将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虚线表示将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情况。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共模扼流线圈31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31的等效电路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1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31中,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31、51、51a…共模扼流线圈;32…磁芯;33…第一线;34…第二线;35…卷芯部;36…第一凸缘部;37…第二凸缘部;38…第一端部;39…第二端部;41~44…端子电极;A…第一卷绕区域;B…第二卷绕区域;C…切换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与上述的图1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31相比,图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仅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方式不同,除此以外的构成实质相同。由此,在图1中,对与图11所示的要素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中,为了明确区别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涂黑来示意性地图示第一线33,以空心示意性地图示第二线34。
在图2中以示意性截面图示出图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中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对比图1的(B)和图2,关于线33和34的匝数,从图1的(B)所示的匝数比图2所示的匝数少可知,在图1的(B)中省略地图示线33和线34。另外,在图2至图4中,对表示第一线33的截面实施图案填涂,使其与第二线34的区别变得明确。
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在卷芯部35上从设置了第一凸缘部36的第一端部38侧起朝向设置了第二凸缘部37的第二端部39相互以实质相同的匝数并行并且以螺旋状卷绕。在图2所示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截面内标记有从卷芯部35的第一端部38侧开始计数的匝数“1”~“27”。向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截面内的匝数的标记在图3、图4以及图10中也被采用。
第一线33以构成与卷芯部35的周面相接的第一层的状态卷绕,第二线34以其大部分使截面上的一部分嵌入至在第一线33相邻的匝间形成的凹部且构成第一层的外侧的第二层的状态卷绕。
与图2一起参照图3及图4对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的详情进行说明。在图3及图4中,以实线示意性地表示卷绕于卷芯部35的四周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各部分中的、位于卷芯部35的近前侧的部分,以虚线示意性地表示被卷芯部35隐藏的部分。应予说明,对于表示线33和线34的被卷芯部35隐藏的部分的虚线,并未图示全部,仅示出有特征的地方。
另外,在图2至图4中,从卷芯部35的第一端部38朝向第二端部39,依次表示“第一卷绕区域A”、“切换区域C”以及“第二卷绕区域B”。即,第一卷绕区域A、切换区域C以及第二卷绕区域B沿卷芯部35的轴线方向分布。划分成区域A~C的各区域进行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的说明。
首先,第一线33的起始端与第一端子电极41(参照图1)连接。
]接下来,如在图3中明了地示出的那样,第一线33在第一卷绕区域A以在相邻的匝间不形成间隙的状态从第一匝卷绕至第十五匝。
接下来,在切换区域C,第一线33中的从第十六匝向十七匝过渡的部分位于此区域,在第十六匝与十七匝之间形成间隙。
接下来,在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再次以在相邻匝间不形成间隙的状态从第十八匝卷绕至第二十七匝。
并且,第一线33的终止端与第三端子电极43(参照图1)连接。
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线34,首先其起始端与第二端子电极42(参照图1)连接。
接下来,如在图4中明了地示出的那样,在第一卷绕区域A,以在第一线33的例如第一匝与第二匝之间的凹部嵌入第二线34的第一匝的方式,即,若概括化来说,则以第二线34的第n匝嵌入第一线33的第n匝与第n+1匝之间的凹部的状态,第二线34从第一匝卷绕至第十五匝。
接下来,在切换区域C,第二线34以相对于第十五匝形成间隙的状态卷绕第十六匝,并且以相对于第十六匝形成间隙的状态卷绕第十七匝。该第十六匝和十七匝以与卷芯部35的周面相接的状态卷绕。此时,对照图3和图4可知,第二线34与第一线33交叉。
接下来,在第二卷绕区域B,在第二线34的第十八匝相对于第二线34的十七匝形成间隙后,以嵌入第一线33的十七匝与第十八匝之间的凹部的方式,即,若概括化来说,则以第二线34的第n+1匝嵌入第一线33的第n匝与第n+1匝之间的凹部的状态,第二线34从第十八匝卷绕至第二十七匝。
并且,第二线34的终止端与第四端子电极44(参照图1)连接。
对于从上述的卷绕状态看出的特征,以下进行列举。
首先,在第一卷绕区域A,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一端部38侧。
在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二端部39侧。
在切换区域C,通过第一线33与第二线34交叉,使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匝的位置关系切换。
另外,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不同。即,一方面,在第一卷绕区域A,第一线33的匝数是“15”,第二线34的匝数是“15”,另一方面,在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的匝数是“10”,第二线34的匝数是“10”。
若比较上述的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和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则比较结果如下。
对于第一线33,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正好是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的1.5倍,对于第二线34,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正好是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的1.5倍。即,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之比率,采用一者是另一者的1.5倍以上。
另外,对于第一线33,与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少5匝,对于第二线34,与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少5匝。即,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之差,采用一者比另一者少5匝以上。
如上所述那样,若形成使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不同这样的非对称性,则对于共模扼流线圈51的电特性上产生方向性,但发现的是,与为物理性对称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这样做能够得到良好的模式变换特性。对此,以下参照图5至图9进行说明。
图5至图9是表示共模扼流线圈的S参数的频率(Freq)特性的图,实线是信号方向为将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正向的情况,虚线表示信号方向为将处于相反侧的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侧作为输入侧的反向的情况。并且,关于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T1和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T2,图5表示T1=15、T2=15(相同匝数)的情况,图6表示T1=15、T2=14(减少1匝)的情况,图7表示T1=15、T2=12(减少3匝)的情况,图8表示T1=15、T2=10(减少5匝)的情况,图9表示T1=15、T2=8(减少7匝)的情况。
图5至图9所示的S参数越是更低的值,越表示更加良好的模式变换特性,即表示更加减少的模式变换特性。
在图5所示(相同匝数)的情况下,在以实线表示的正向和以虚线表示的反向之间,由于不能够如上述那样实现完全对称的卷绕构造,因此S参数值不一致,但表现出相当接近的特性。
在图6所示(减少1匝)的情况下,在更低频域,在以实线表示的正向和以虚线表示的反向之间在S参数值没有实质的差异,但在更高频域,与以实线表示的正向相比,以虚线表示的反向得到稍低的S参数值。
在图7所示(减少3匝)的情况下,在更低频域,在以实线表示的正向和与虚线表示的反向之间在S参数值没有实质的差异,但在更高频域,与以虚线表示的反向相比,以实线表示的正向得到稍低的S参数值。
在图8所示(减少5匝)的情况下,在更低频域,与以实线表示的正向相比,以虚线表示的反向得到明显低的S参数值,在更高频域,与以虚线表示的反向相比,以实线表示的正向得到明显低的S参数值。应予说明,图8所示的(减少5匝)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当。
在图9所示(减少7匝)的情况下,在更低频域,与以实线表示的正向相比,以虚线表示的反向得到相当低的S参数值,在更高频域,与以虚线表示的反向相比,以实线表示的正向得到相当低的S参数值。
根据上述的S参数值的趋势可知,像在如图8所示(减少5匝)的情况、以及图9所示(减少7匝)的情况那样,T1与T2的差为5匝以上时,或者如果以T1与T2之比率来说,T1为T2的1.5倍以上时,在以实线表示的正向与以虚线表示的反向之间出现显著的差异,发现明了的方向性。因此,在本发明中,优选对于T1与T2之差,使一者比另一者少5匝以上,若以T1和T2之比率来说,使一者为另一者的1.5倍以上。但是,对于T1和T2,只要互不相同,即使在上述优选的范围以外,也多少具有方向性。
另外,在共模扼流线圈的实际使用时,例如对于图8所示(减少5匝)的情况、以及图9所示(减少7匝)的情况而言,推荐在更低频域使用时,以信号反向流动的方式安装共模扼流线圈,在更高频域使用时,以信号正向流动的方式安装共模扼流线圈。
]如上述那样,由于在共模扼流线圈的电特性上产生方向性,因此如图1的(A)所示那样,优选共模扼流线圈51中,例如在顶板45上具备用于使第一凸缘部36和第二凸缘部37能够识别的标记52。由此,能够在能够得到所希望的频率特性的朝向(正向、反向)安装共模扼流线圈51。根据该观点,标记52是安装装置能够识别的部件即可。另一方面,若使标记52能够通过目视观察识别,则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制造工序的共模扼流线圈51的处理。具体地说,例如,在将共模扼流线圈51缠绕至线轴的捆包工序中,即使有共模扼流线圈51的搬运错误等,作业员也能够当场识别、修正朝向,再次开始工序变得容易。
标记52例如通过激光形成。标记52除如图所示那样被赋予至顶板45外,例如也可以被赋予至磁芯32。另外,标记52并不局限于图示那样的图形,只要能够进行第一凸缘部36和第二凸缘部37的区别,则可以是其他的图形,也可以是数字、文字、符号等,并且,也可以以应赋予至产品的产品编号、批号等做代替。
另外,在如图所示的圆形的标记52那样,在将在其自身上下左右没有区别的部件作为标记使用的情况下,如图1的(A)所示那样,标记52例如被赋予至偏向顶板45的任意一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赋予标记52的位置来识别共模扼流线圈51的朝向。
应予说明,在线33和线34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仅通过目视观察线33和线34的卷绕状态即能够容易地识别共模扼流线圈51的朝向。由此,在该情况下,能够例如在将顶板45安装至磁芯32前这样制造中途的阶段识别共模扼流线圈51的朝向。因此,虽然也可以说无需赋予标记52,但也能够期待每当标记52的赋予时,能够防止成为错误的赋予这样的优点。另外,在共模扼流线圈51的安装时,顶板45成为拾取共模扼流线圈51的管嘴的吸附位置。由此,在对顶板45赋予了标记52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基于安装装置的拾取和共模扼流线圈51的朝向的识别,能够使安装工序合理化。
接下来,参照图10对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a进行说明。在图10与图2的情况相同地示出共模扼流线圈51a中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的卷绕状态。因此,在图10中,对与图2所示的要素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0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a中,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并列,并且均以与卷芯部35的周面相接的状态卷绕。
图10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a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各区域中,第一线33中的某个匝和第二线34中与其相同序数的匝中的任意一个匝,位于第一端部38或者第二端部39侧,这一点上与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相同。
即,在第一卷绕区域A,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一端部38侧。
在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和其相同序数的匝相比,第一线33的匝位于第二端部39侧。
在切换区域C,通过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交叉,第一线33的匝与第二线34的匝的位置关系被切换。
更加详细而言,在第一卷绕区域A,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一线33在前,将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从第一匝卷绕至第十五匝。
接下来,在切换区域C,第一线33中的从第十六匝向十七匝过渡的部分位于该区域,在第十六匝与十七匝之间形成间隙。另一方面,第二线34中的从第十六匝向十七匝过渡的部分位于该区域,在第十六匝与十七匝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在切换区域C,第二线34与第一线33交叉。
接下来,在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第二线34在前,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从第十八匝卷绕至第二十七匝。
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也有不同。即,一方面,在第一卷绕区域A,第一线33的匝数是“15”,第二线34的匝数是“15”,另一方面,在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的匝数是“10”,第二线34的匝数是“10”。
由此,对于第一线33,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正好是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的1.5倍,对于第二线34,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正好是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的1.5倍。即,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之比率,采用一者为另一者的1.5倍以上。
另外,对于第一线33,与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少了5匝,对于第二线34,与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匝数“15”相比,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匝数“10”少了5匝。即,在第一卷绕区域A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B的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之差,采用一者比另一者少5匝以上。
如上所述那样,在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a中,也实现使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各线的匝数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不同这样的非对称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虽然对于共模扼流线圈51a的电特性上产生方向性,但与为物理性对称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良好的模式变换特性。
以上,将本发明与图示的共模扼流线圈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其它各种的变形例。
例如,对于共模扼流线圈所具备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匝数,只要满足在本发明中规定的条件,则能够任意地增减。因此,根据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匝数,存在对于在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使一者为另一者的1.5倍的匝数和一者比另一者少5匝的匝数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采用的数匝数的方向也可以相反。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卷绕区域A和第二卷绕区域B,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紧密相接,但并不局限于此,在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之间也可以有少许间隙。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切换区域C,在第一线33和第二线34之间记载有明示的空间,但该空间并非必须。在切换区域,通过使线交叉来切换线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具体地说,例如也可以通过一种线紧密相接地卷绕,另一种线拉开间隔地卷绕,来切换线间的位置关系。
另外指出,图示的各实施方式是例示,在不同的实施方式间,能够进行构成的部分的置换或者组合。
Claims (4)
1.一种共模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具备:
磁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上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
第一线和第二线,其在上述卷芯部上以实质相互相同的匝数并行,并且以螺旋状卷绕;
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第一凸缘部,在其上分别连接上述第一线的一端和上述第二线的一端;以及
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第二凸缘部,在其上分别连接上述第一线的另一端和上述第二线的另一端,
在基于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卷绕状态分类时,存在如下区域:
(1)第一卷绕区域,在该区域,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上述第一线的匝与上述第二线的相同序数的匝相比,上述第一线的匝位于上述第一端部侧;
(2)第二卷绕区域,在该区域,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相同序数的匝彼此邻接,并且上述第一线的匝与上述第二线的相同序数的匝相比,上述第一线的匝位于上述第二端部侧;
(3)切换区域,该区域位于上述第一卷绕区域与上述第二卷绕区域之间,在该区域通过上述第一线和上述第二线交叉来切换上述第一线的匝与上述第二线的匝的位置关系,
上述第一卷绕区域、上述切换区域以及上述第二卷绕区域以上述第一卷绕区域、上述切换区域以及上述第二卷绕区域的顺序沿上述卷芯部的轴线方向分布,
上述第一线和上述第二线各线的匝数在上述第一卷绕区域和上述第二卷绕区域不同,
该共模扼流线圈中,还满足如下两条件之一:
(1)在上述第一卷绕区域的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上述第二卷绕区域的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之比率,采用一者为另一者的1.5倍以上;
(2)在上述第一卷绕区域的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与在上述第二卷绕区域的上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线的匝数之差,采用一者比另一者少5匝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使该共模扼流线圈中的上述第一凸缘部与上述第二凸缘部能够识别的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模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线以构成与上述卷芯部的周面相接的第一层的状态卷绕,
上述第二线以在上述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截面上的一部分嵌入至在上述第一线的相邻的匝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构成上述第一层的外侧的第二层的状态卷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模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线和上述第二线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卷绕区域均以与上述卷芯部的周面相接的状态卷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43692A JP6443317B2 (ja) | 2015-12-15 | 2015-12-15 |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
JP2015-243692 | 2015-1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39152A CN107039152A (zh) | 2017-08-11 |
CN107039152B true CN107039152B (zh) | 2019-06-11 |
Family
ID=5899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87076.7A Active CN107039152B (zh) | 2015-12-15 | 2016-11-09 | 共模扼流线圈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19513B2 (zh) |
JP (1) | JP6443317B2 (zh) |
CN (1) | CN107039152B (zh) |
DE (1) | DE1020162240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80037B2 (ja) * | 2016-03-30 | 2020-04-15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JP6794844B2 (ja) * | 2017-01-23 | 2020-12-02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JP7040020B2 (ja) * | 2018-01-05 | 2022-03-23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US11563415B2 (en) * | 2018-01-05 | 2023-01-24 | Tdk Corporation | Common mode filter |
JP7063132B2 (ja) * | 2018-06-11 | 2022-05-09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コイル部品 |
JP6828718B2 (ja) * | 2018-06-21 | 2021-02-1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コイル部品 |
CN109411212B (zh) * | 2018-11-13 | 2019-12-20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共模线圈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
JP2020107861A (ja) | 2018-12-28 | 2020-07-09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
JP7404822B2 (ja) * | 2019-11-29 | 2023-12-26 | Tdk株式会社 | コイル装置 |
CN113257540A (zh) * | 2020-02-07 | 2021-08-13 | Tdk株式会社 | 复合线圈装置 |
JP7495797B2 (ja) | 2020-03-09 | 2024-06-05 | Tdk株式会社 | コイル部品 |
JP2021153110A (ja) * | 2020-03-24 | 2021-09-30 | Tdk株式会社 | コイル装置 |
WO2021199404A1 (ja) * | 2020-04-02 | 2021-10-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載充電器 |
WO2021199405A1 (ja) * | 2020-04-02 | 2021-10-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載充電器 |
JP7435288B2 (ja) * | 2020-06-16 | 2024-02-21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JP7424219B2 (ja) * | 2020-06-16 | 2024-01-30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JP2022062301A (ja) * | 2020-10-08 | 2022-04-2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
CN118524335B (zh) * | 2024-07-23 | 2024-09-24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音圈以及扬声器模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4470A (zh) * | 2007-06-14 | 2009-02-11 | Tdk株式会社 | 变压器部件 |
JP2009231797A (ja) * | 2008-02-29 | 2009-10-08 | Tdk Corp | バルントランス |
JP2011253888A (ja) * | 2010-06-01 | 2011-12-15 | Tdk Corp |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
CN103887040A (zh) * | 2012-12-19 | 2014-06-25 | Tdk株式会社 | 共模滤波器 |
CN204463976U (zh) * | 2014-11-03 | 2015-07-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共模滤波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23583B2 (ja) * | 2008-10-10 | 2013-06-26 | Tdk株式会社 | バルントランス |
JP5821821B2 (ja) * | 2012-10-05 | 2015-11-24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JP5825249B2 (ja) * | 2012-12-19 | 2015-12-02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JP5765400B2 (ja) * | 2013-03-15 | 2015-08-19 | Tdk株式会社 |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
-
2015
- 2015-12-15 JP JP2015243692A patent/JP644331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1-09 CN CN201610987076.7A patent/CN107039152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02 DE DE102016224080.3A patent/DE102016224080A1/de active Pending
- 2016-12-07 US US15/371,703 patent/US1031951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4470A (zh) * | 2007-06-14 | 2009-02-11 | Tdk株式会社 | 变压器部件 |
JP2009231797A (ja) * | 2008-02-29 | 2009-10-08 | Tdk Corp | バルントランス |
JP2011253888A (ja) * | 2010-06-01 | 2011-12-15 | Tdk Corp |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
CN103887040A (zh) * | 2012-12-19 | 2014-06-25 | Tdk株式会社 | 共模滤波器 |
CN204463976U (zh) * | 2014-11-03 | 2015-07-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共模滤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443317B2 (ja) | 2018-12-26 |
US20170169935A1 (en) | 2017-06-15 |
US10319513B2 (en) | 2019-06-11 |
JP2017112156A (ja) | 2017-06-22 |
DE102016224080A1 (de) | 2017-06-22 |
CN107039152A (zh) | 2017-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39152B (zh) | 共模扼流线圈 | |
CN207558514U (zh) | 电感器部件 | |
US10186365B2 (en) | Inductor | |
JP6569653B2 (ja) |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 |
US10366823B2 (en) | Coil component | |
US10090096B2 (en) | Common mode choke coil | |
JP3952971B2 (ja) |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9411212B (zh) | 共模线圈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2385508B1 (ko) | 커먼 모드 노이즈 필터 | |
JP4807397B2 (ja) | バルントランス | |
JP6547373B2 (ja) |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160142037A1 (en) | Balun transformer | |
KR101792389B1 (ko) | 코일 전자부품 | |
CN110223818A (zh) | 共模扼流线圈 | |
CN109560070B (zh) | 积体电感装置 | |
US20210012949A1 (en) | Common mode choke coil | |
JP2006100465A (ja) | コイ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タ回路 | |
CN209515373U (zh) | 滤波变压装置 | |
CN111916270A (zh) | 滤波变压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 |
US10714255B2 (en) | Common mode choke coil | |
JP7073864B2 (ja) | 複合フィルタ部品、及び、電力重畳回路 | |
CN107251171A (zh) | 线圈式电感器 | |
KR20170014598A (ko) | 코일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3369856A (zh) | 一种pcb线圈钳头的制备方法及pcb线圈钳头 | |
TW201616719A (zh) | 共模濾波器及其鐵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