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7226A - 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7226A
CN107037226A CN201610995530.3A CN201610995530A CN107037226A CN 107037226 A CN107037226 A CN 107037226A CN 201610995530 A CN201610995530 A CN 201610995530A CN 107037226 A CN107037226 A CN 107037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rotation supporting
lattice
supporting portion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55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7226B (zh
Inventor
高岛育美
小松真也
津野昭弘
杉山惠介
开健儿
林宏尚
原荣治
山中学
吉田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n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n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37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7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7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7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277Special precautions to avoid contamination (e.g. enclosures, glove- boxes, sealed sample carriers, disposal of contaminat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1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53Multiple carousels working in parallel
    • G01N2035/0455Coaxial carou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5Loading or unloading the convey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作为一例,提供新的结构,以便在针对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与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中的一方装卸容器时,操作者的手不易接触到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与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中的另一方所支承的容器。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具备:第一旋转支承部,收容在收容部中,支承第一容器,围绕旋转中心轴相对于收容部旋转;第二旋转支承部,收容在收容部中,以使第二容器位于第一容器的旋转中心轴的径向内侧的状态支承第二容器,相对于收容部围绕旋转中心轴旋转;以及分隔部,配置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例如使血清、血浆、尿等检体与试剂反应而对检体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这种分析装置中,已知例如具有分别能够支承试剂容器、并且相互单独地旋转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和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01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种分析装置中,作为一例,希望能得到新的结构,以便在针对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和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中的一方装卸容器时,操作者的手不易接触到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及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中的另一方所支承的容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具备:第一旋转支承部,收容在收容部中,支承第一容器,围绕旋转中心轴相对于所述收容部旋转;第二旋转支承部,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中,以使第二容器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径向内侧的状态支承第二容器,相对于所述收容部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以及分隔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化学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所进行的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立体图。
图4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内周侧及外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俯视图,并且是表示内周侧及外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外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俯视图,并且是表示外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内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俯视图,并且是表示内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将罩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与容器一起例示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13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与容器一起例示地表示的俯视图。
图14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5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6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用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17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用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1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与容器一起例示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19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与容器一起例示地表示的俯视图。
图20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21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库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22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用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23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周侧的旋转支承部用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24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内周侧以及外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内周侧以及外周侧的盖打开的状态的、与图24不同的视线下的立体图。
图26是例示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27是例示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罩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生物化学分析装置(分析装置),10……壳体,32……检体容器(容器),31A……旋转支承部(第一旋转支承部),31B……旋转支承部(第二旋转支承部),32……检体容器(第一容器、第二容器),50……收容部,52……收容空间,52a……部分,52b……部分,54……罩(覆盖部件),54a……壁部,54b……开口部(第一开口部),54c……开口部(第二开口部),54d……盖(第一盖),54e……盖(第二盖),54f……覆盖部,54g……延伸部,54h……重叠部,60……分隔部,61……分隔壁部(第一分隔壁部),61a、62a……开口部,62……分隔壁部(第二分隔壁部),63……分隔壁部(第三分隔壁部),64……分隔壁部(第四分隔壁部),70……条形码读取器,71……条形码,80……分隔壁部,Ax1……旋转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或控制、以及通过该结构或控制所带来的作用及效果是一例。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结构或控制以外的结构或控制也能够实现,并且能够得到通过基本的结构或控制而得到的各种效果。另外,以下的例示性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有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对于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共通的标记,并且有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具备检体处理装置2和信息处理装置3。检体处理装置2通过使血清、血浆、尿等检体与试剂反应而得到反应液,并测定该反应液的吸光度。信息处理装置3基于由检体处理装置2测定的吸光度,求出胆固醇等的检体的成分的量。即,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通过比色分析法对检体进行分析。这样的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例如用于针对检体的胆固醇值等的各种检査项目的检査等。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是分析装置的一例。
信息处理装置3具备控制部、存储部、显示部以及操作部(均未图示)等。控制部例如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以及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信息处理装置3与检体处理装置2可通信地连接。信息处理装置3例如可以由个人计算机构成。
检体处理装置2具备壳体10、检体库11、试剂库12、反应槽13、检体分注部14、试剂分注部15、16、搅拌部17、18、测定部19、清洗部20以及控制部21等。
检体库11具有旋转支承部31A、31B。旋转支承部31A、31B以能够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1旋转的方式被壳体10支承。旋转支承部31A、31B构成为能够单独地旋转。旋转支承部31A、31B通过驱动装置51A围绕旋转中心轴Ax1旋转。驱动装置51A例如包括马达等旋转源、齿轮、带、带轮等旋转传递机构等。驱动源既可以由两个旋转支承部31A、31B共用,也可以与旋转支承部31A、31B分别对应地设置。旋转支承部31A、31B能够支承多个检体容器32。多个检体容器32围绕旋转中心轴Ax1排列而设置于旋转支承部31A、31B,与旋转支承部31A、31B一体地旋转。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位于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的、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内侧。另外,图1中示出了多个检体容器32之中的一部分。
检体容器32收容检体。此外,对检体容器32附加了包含该检体容器32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71(图12),该条形码71由设置在检体库11内的朝着检体容器32的位置处的条形码读取器70(图3)读取。另外,图12中,关于条形码71,仅针对一个检体容器32进行了图示,而省略了其他检体容器32中的图示。此外,关于条形码71,概略地示出。检体容器32是容器的一例。
试剂库12具有旋转支承部33A、33B。旋转支承部33A、33B以能够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方式被壳体10支承。旋转支承部33A、33B构成为能够单独地旋转。旋转支承部33A、33B通过驱动装置51B围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驱动装置51B例如包括马达等旋转源、齿轮、带、带轮等旋转传递机构等。驱动源既可以由两个旋转支承部33A、33B共用,也可以与旋转支承部33A、33B分别对应地设置。旋转支承部33A、33B能够支承多个试剂容器34。多个试剂容器34围绕旋转中心轴Ax2排列而设置到旋转支承部33A、33B,并与旋转支承部33A、33B一体地旋转。旋转支承部33B所支承的试剂容器34位于旋转支承部33A所支承的试剂容器34的、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内侧。另外,图1中示出了多个试剂容器34之中的一部分。
试剂容器34收容试剂。此外,对试剂容器34附加了包含该试剂容器34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未图示),该条形码由在试剂库12内的朝着试剂容器34的位置处设置的条形码读取器(未图示)读取。试剂容器34是容器的一例。
反应槽13具有俯视下大致圆形的旋转体35。旋转体35以能够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3旋转的方式被壳体10支承。旋转体3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围绕旋转中心轴Ax3旋转。在旋转体35设有透光性的多个反应容器36。多个反应容器36围绕旋转中心轴Ax3排列,并与旋转体35一体地旋转。另外,图1中示出了多个反应容器36之中的一部分。反应容器36例如可以由比色皿(Cuvette)构成。反应容器36内被分注检体和试剂。检体和试剂在反应容器36内反应而成为反应液。反应槽13内保持适于进行检体与试剂的反应的温度。
检体分注部14具有移液管(pipette)37和驱动机构38。移液管37通过驱动机构38在检体库11的上方的位置与反应槽13的上方的位置之间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4旋转。此外,移液管37通过驱动机构38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移动。此外,移液管37与进行检体的吸引动作以及排出动作的吸引排出机构连接。检体分注部14能够通过插入到检体容器32内的移液管37吸引检体容器32内的检体之后,将该移液管37插入到反应容器36内,从该移液管37向反应容器36内排出(分注)检体。
试剂分注部15、16分别具有移液管39、40和驱动机构41、42。移液管39、40分别通过驱动机构41、42在试剂库12的上方的位置与反应槽13的上方的位置之间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5、Ax6旋转。此外,移液管39、40通过驱动机构41、42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移动。此外,移液管39、40与进行试剂的吸引动作以及排出动作的吸引排出机构连接。试剂分注部15、16分别能够通过插入到试剂容器34内的移液管39、40吸引试剂容器34内的试剂之后,将该移液管39、40插入到反应容器36内,从该移液管39、40向反应容器36内排出(分注)试剂。
测定部19具有光源部45和受光部(未图示)。光源部45位于反应槽13的外侧,对反应容器36照射卤素光等光。受光部接受穿过反应容器36的光,测定接受到的光的强度。测定部19基于由受光部测定的光的强度,求出反应容器36内的反应液的吸光度。此外,光源部45构成为能够切换所射出的光的波长。因此,测定部19能够测定关于波长相互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的吸光度。
搅拌部17、18具有能够向反应容器36内插入的搅拌部件(未图示)。搅拌部17、18通过使插入到反应容器36内的搅拌部件旋转,对向反应容器36分注的检体及试剂进行搅拌。
清洗部20除去(废弃)反应容器36内的反应液,并且将反应容器36内进行清洗。
控制部21例如具有CPU、ROM以及RAM。控制部21执行各种运算、检体处理装置2的各部的控制。
上述结构的检体处理装置2进行测定处理。测定处理中,检体库11、试剂库12以及反应槽13被移动至接受检体分注部14、试剂分注部15、16、搅拌部17、18、测定部19以及清洗部20的处理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测定处理中,检体分注部14将检体库11内的规定的检体向反应槽13的规定的反应容器36分注(步骤S1)。接着,试剂分注部15将与检查项目相应的试剂库12内的第一试剂向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分注(步骤S2)。接着,搅拌部17将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进行搅拌(步骤S3)。接着,从搅拌起经过规定时间之后,测定部19测定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的、通过检体与第一试剂的反应而得到的第一反应液的吸光度(步骤S4)。测定出的吸光度被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3。
接着,试剂分注部16将与检査项目相应的试剂库12内的第二试剂向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分注(步骤S5)。接着,搅拌部18将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进行搅拌(步骤S6)。接着,从搅拌起经过规定时间之后,测定部19测定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的、通过第一反应液(检体以及第一试剂)与第二试剂的反应而得到的第二反应液的吸光度(步骤S7)。测定出的吸光度被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3。接着,清洗部20除去上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的第二反应液,并且将该反应容器36内清洗(步骤S8)。如果通过这样的测定处理得到两个吸光度,则信息处理装置3基于两个吸光度,求出检体的成分的量(例如,胆固醇值)。另外,步骤S1~步骤S8的处理按每个检体以及检査项目反复进行。此外,移液管37、39、40由未图示的清洗部以规定的定时清洗。
接着,详细地说明检体库11。如图3所示,检体库11具有收容部50。如图4~10所示,收容部50在内部设有收容空间52,在收容空间52中收容有旋转支承部31A、31B以及被旋转支承部31A、31B支承的检体容器32。收容部50支承于在壳体10设置的基底部10a。基底部10a与壳体10的底壁部(未图示)的内表面结合。收容部50也可以称为容器。
如图3~10所示,收容部50具有主体53和罩54。如图11所示,主体53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底壁部55、以及从底壁部55的外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侧壁部56。在主体53设有朝着底壁部55以及侧壁部56的收容空间52(凹部),主体53的上端部开口。
图3等所示的罩54可装卸地与主体53的上端部结合。罩54将收容空间52从上方覆盖。通过将罩54从主体53卸下,成为收容空间52的整体被开放的状态(图11)。另外,罩54的详细内容留待后述。罩54是覆盖部件的一例。
如图12~15所示,旋转支承部31A具有以旋转中心轴Ax1为中心的圆板部31Aa。在圆板部31Aa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支承部31Ab。多个支承部31Ab沿着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排列。作为一例,支承部31Ab将支承多个检体容器32的支架10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即,支承部31Ab通过支架100将检体容器3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另外,支承部31Ab也可以是将检体容器32直接支承的结构。旋转支承部31A相对于收容部50以及旋转支承部31B围绕旋转中心轴Ax1旋转。旋转支承部31A是第一旋转支承部的一例,被旋转支持部31A支承的检体容器32是第一容器的一例。
如图16、17所示,支架100具有支承检体容器32的多个支承部100a、以及把手100b。
如图18~21所示,旋转支承部31B具有以旋转中心轴Ax1为中心的圆板部31Ba。圆板部31Ba位于圆板部31Aa的上方。圆板部31Ba的直径小于圆板部31Aa的直径。在圆板部31Ba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支承部31Bb。多个支承部31Bb沿着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排列。作为一例,支承部31Bb将支承多个检体容器32的支架20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即,支承部31Bb通过支架200将检体容器3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另外,支承部31Bb也可以是将检体容器32直接支承的结构。支承部31Bb所支承的支架200以及检体容器32位于支承部31Ab所支承的支架100以及检体容器32的、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内侧。即,旋转支承部31B将检体容器32以使其位于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的、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内侧的状态进行支承。旋转支承部31B相对于收容部50以及旋转支承部31A围绕旋转中心轴Ax1旋转。旋转支承部31B是第二旋转支承部的一例,被旋转支承部31B支承的检体容器32是第二容器的一例。
如图22、23所示,支架200具有支承检体容器32的多个支承部200a、以及把手200b。
此外,如图11所示,在收容部50的内部设有分隔部60。分隔部60位于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与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之间(图4)。分隔部60在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上延伸。
分隔部60具有分隔壁部61、62。如图12~15所示,分隔壁部61设置于旋转支承部31A的圆板部31Aa。分隔壁部61是围绕旋转中心轴Ax1的圆筒状。分隔壁部61位于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的、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内侧。此外,如图11所示,在分隔壁部61设有一个开口部61a(缝隙)。开口部61a供从条形码读取器70射出的光和该光由设置在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上的条形码71(图12)反射的反射光穿过。另外,开口部61a也可以被透光性的部件堵塞。此外,也可以是多个缝隙61a在旋转中心轴Ax的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设置。分隔壁部61是第一分隔壁部的一例。
如图18~21所示,分隔壁部62设置于旋转支承部31B的圆板部31Ba。分隔壁部62是围绕旋转中心轴Ax1的筒状。分隔壁部62位于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的、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外侧。分隔壁部62在分隔壁部61的内侧,与分隔壁部61隔开间隔而配置。在分隔壁部62设有多个开口部62a(缝隙)。多个开口部62a围绕旋转中心轴Ax1相互隔开间隔而设置。开口部62a既可以按旋转支承部31B的支承部31Bb所支承的每个检体容器32而设置,也可以按每规定数量(多个)的检体容器32各设置一个。开口部62a供从条形码读取器70射出的光和该光由设置在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上的条形码71反射的反射光穿过。在开口部62a与开口部61a重叠的状态下,能够由条形码读取器70读取条形码71。另外,开口部61a也可以被透光性的部件堵塞。分隔壁部62是第二分隔壁部的一例。
接着,对罩54进行说明。如图24~26所示,在罩54设有壁部54a和盖54d、54e。
壁部54a将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以及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从旋转中心轴Ax1的轴向(上方)覆盖。
在壁部54a设有开口部54b、54c。如图7、8所示,开口部54b使在分隔部60的径向外侧朝着分隔部60的收容空间52的部分52a(区域)露出。开口部54b为对旋转支承部31A装卸的检体容器32(支架100)能够穿过的大小。此外,如图9、10所示,开口部54c使在分隔部60的径向内侧朝着分隔部60的收容空间52的部分52b(区域)露出。开口部54c为对旋转支承部31B装卸的检测容器32(支架200)能够穿过的大小。开口部54b是第一开口部的一例,开口部54c是第二开口部的一例。
盖54d能够开闭地设置(支承)于壁部54a。盖54d覆盖开口部54b。盖54d具有在闭合状态下将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覆盖的覆盖部54i、以及在闭合状态下从覆盖部54i向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54j。此外,在覆盖部54i的下表面设有凸部54k。该凸部54k在盖54d的闭合状态下进入在主体53的上端部设置的凹部53a中。在凹部53a设有对凹部53a内的凸部54k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盖54d是第一盖的一例。
盖54e覆盖开口部54c。盖54e具有在闭合状态下将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覆盖的覆盖部54f、以及在闭合状态下从覆盖部54f向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54g。延伸部54g与设置于壁部54a的重叠部54h(图24)重叠。此外,在延伸部54f的下表面,设有凸部54l(图24)。凸部54l在盖54e的闭合状态下进入在主体53的上端部设置的凹部53b中。在凹部53b设有对凹部53b内的凸部54l进行检测的检出传感器。盖54e是第二盖的一例。
此外,如图26所示,在壁部54a的下表面设有分隔壁部63、64。分隔壁部63、64包含于分隔部60。分隔壁部63从开口部54b的周围的壁部54a向分隔壁部61延伸。分隔壁部63沿着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延伸。分隔壁部63在旋转中心轴Ax1的轴向的视线下为弧状。即,分隔壁部63为非环状。分隔壁部63与分隔壁部61在旋转中心轴Ax1的轴向上重叠。分隔壁部64从开口部54c的周围的壁部54a向分隔壁部62延伸。分隔壁部64沿着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延伸。分隔壁部64在旋转中心轴Ax1的轴向的视线下为弧状。即,分隔壁部64为非环状。分隔壁部64与分隔壁部62在旋转中心轴Ax1的轴向上重叠。分隔壁部63是第三分隔壁部的一例,分隔壁部64是第四分隔壁部的一例。
此外,如图5所示,在壁部54a设有能够插入移液管37的多个开口部54m。移液管37经由开口部54m插入至试剂容器3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部60位于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与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之间,在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上延伸。因此,在针对旋转支承部31A与旋转支承部31B中的一方装卸检体容器32时,操作者的手不易接触到旋转支承部31A与旋转支承部31B中的另一方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54设有壁部54a、使在分隔部60的径向外侧朝着分隔部60的收容空间52的部分52a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旋转支承部31A的检体容器32穿过的开口部54b、以及使在分隔部60的径向内侧朝着分隔部60的收容空间52的部分52b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旋转支承部31B的检体容器32穿过的开口部54c。因此,在经由开口部54b、54c针对旋转支承部31A与旋转支承部31B中的一方装卸检体容器32时,操作者不易接触到旋转支承部31A与旋转支承部31B中的另一方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部60的分隔壁部61、62设置于旋转支承部31A、31B,是围绕旋转中心轴Ax1的筒状。因此,即使在将罩54卸下的状态下,操作者的手也不易接触到旋转支承部31A与旋转支承部31B中的另一方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部60的分隔壁部63、64从开口部54b、54c的周围的壁部54a向分隔壁部61、62延伸。因此,在安装支架100、200时,支架100、200会被分隔壁部63、64导引,因此容易抑制支架100、200钩挂在分隔壁部61、62的上端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54a具有与盖54e的延伸部54g重叠的重叠部54h。因此,即使在盖54e被打开的状态下,也能够由重叠部54h覆盖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隔部60设有供从条形码读取器70射出的光和该光由设置在旋转支承部33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上的条形码71反射的反射光穿过的开口部61a、62a。因此,能够由条形码读取器70读取条形码71。
另外,分隔壁部61和分隔壁部62也可以仅设置其中一方。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部60具有设置于罩54的分隔壁部8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分隔壁部61~64。分隔壁部80从壁部54a的下表面向下方伸出,并且沿着旋转中心轴Ax1的周向延伸。分隔壁部80在旋转中心轴Ax1的轴向的视线下为弧状。即,分隔壁部80为非环状。分隔壁部80位于旋转支承部31A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与旋转支承部31B所支承的检体容器32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分隔壁部80为非环状,因此容易将分隔部60简化。另外,在分隔壁部61~64也可以设置供从条形码71射出的光以及该光的反射光穿过的开口部。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试剂库12也可以与检体库11同样,是具有收容部50、分隔部60的结构。此外,开口部54b和开口部54c也可以被一体化而在外观上构成一个开口部。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多种形态实施,并且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组合、变更。此外,实施方式的结构及形状也可以部分地替换为其他结构及形状来实施。此外,各结构、形状等规格(构造、种类、方向、角度、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可以适当变更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检体分析装置的一例,例示了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但不限于此。例如,分析装置也可以是免疫分析装置等。此外,各分隔壁部也可以由透光性的部件构成。此外,分隔部也可以具有棒状、栅栏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多个棒状部件、多个栅栏状部件也可以在旋转中心轴的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

Claims (9)

1.一种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旋转支承部,收容在收容部中,支承第一容器,围绕旋转中心轴相对于所述收容部旋转;
第二旋转支承部,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中,以使第二容器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径向的内侧的状态支承第二容器,相对于所述收容部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以及
分隔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隔部具有第一分隔壁部,该第一分隔壁部是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的筒状,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隔部具有第二分隔壁部,该第二分隔壁部是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的筒状,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析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覆盖部件,
在所述收容部,设有收容了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收容空间,
在所述覆盖部件,设有壁部、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开口部,所述壁部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容器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二容器穿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析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覆盖部件,
在所述收容部,设有收容了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收容空间,
在所述覆盖部件,设有壁部、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开口部,所述壁部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容器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二容器穿过,
所述分隔部具有第三分隔壁部,该第三分隔壁部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壁部向所述第一分隔壁部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析装置具备设于所述收容部的覆盖部件,
在所述收容部,设有收容了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收容空间,
在所述覆盖部件,设有壁部、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开口部,所述壁部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容器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二容器穿过,
所述分隔部具有第四分隔壁部,该第四分隔壁部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壁部向所述第二分隔壁部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析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覆盖部件,
在所述收容部,设有收容了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收容空间,
在所述覆盖部件,设有壁部、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开口部,所述壁部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容器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使在所述分隔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朝着所述分隔部的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露出,并且能够供装卸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所述第二容器穿过,
所述分隔部具有设置于所述覆盖部件的分隔壁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
在所述分隔部,设有供从条形码读取器射出的光和所述光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上的条形码反射的反射光穿过的开口部。
9.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盖,能够开闭地设置于所述壁部,覆盖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盖,能够开闭地设置于所述壁部,覆盖所述第二开口部,
所述第二盖具有在闭合状态下覆盖所述第二容器的覆盖部、以及在闭合状态下从所述覆盖部向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壁部具有与所述延伸部重叠的重叠部。
CN201610995530.3A 2015-11-13 2016-11-11 分析装置 Active CN107037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3496 2015-11-13
JP2015223496A JP6783514B2 (ja) 2015-11-13 2015-11-13 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7226A true CN107037226A (zh) 2017-08-11
CN107037226B CN107037226B (zh) 2022-01-11

Family

ID=5728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5530.3A Active CN107037226B (zh) 2015-11-13 2016-11-11 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68623B1 (zh)
JP (1) JP6783514B2 (zh)
CN (1) CN107037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0362B2 (ja) 2020-01-29 2024-04-18 株式会社テクノメデイカ 採尿済カップ管理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6258A (en) * 1980-01-28 1981-06-30 Coulter Electronics, Inc. Sample and stat feeding system and sample tray
US5510082A (en) * 1993-01-25 1996-04-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hemical analysis film supplier
US5827479A (en) * 1996-01-19 1998-10-27 Hitachi, Lt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 plurality of analysis items
CN10133441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试剂库
JP2013120160A (ja) * 2011-12-08 2013-06-1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CN104395760A (zh) * 2012-06-25 2015-03-04 协和梅迪克斯株式会社 盒及试剂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232B2 (ja) * 1976-06-18 1985-02-22 中外製薬株式会社 反応試料管自動転送分析装置
JPH0321868A (ja) * 1989-06-20 1991-0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被検査液収容装置
JP3051618B2 (ja) * 1993-10-25 2000-06-12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乾式分析フイルムの供給装置
JP3274325B2 (ja) * 1995-09-04 2002-04-15 株式会社東芝 部材収納庫
JP4851266B2 (ja) * 2006-06-30 2012-01-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
JP2009139269A (ja) * 2007-12-07 2009-06-2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0237021A (ja) * 2009-03-31 2010-10-21 Sysmex Corp 分析装置
CN102221604B (zh) * 2010-04-14 2014-05-0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分析仪样本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6258A (en) * 1980-01-28 1981-06-30 Coulter Electronics, Inc. Sample and stat feeding system and sample tray
US5510082A (en) * 1993-01-25 1996-04-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hemical analysis film supplier
US5827479A (en) * 1996-01-19 1998-10-27 Hitachi, Lt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 plurality of analysis items
CN10133441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试剂库
JP2013120160A (ja) * 2011-12-08 2013-06-1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CN104395760A (zh) * 2012-06-25 2015-03-04 协和梅迪克斯株式会社 盒及试剂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8623B1 (en) 2023-06-14
JP6783514B2 (ja) 2020-11-11
EP3168623A1 (en) 2017-05-17
JP2017090354A (ja) 2017-05-25
CN107037226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313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用試薬ステーション
JP6005683B2 (ja) 臨床分析機によって分析される液体サンプルおよび容器の中の干渉物質および物理的寸法を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US8262994B2 (en) Analyzer
JP4260435B2 (ja) 臨床分析器のための補助試料供給器
KR20010020145A (ko) 분석 시스템
JP6178333B2 (ja) 試薬容器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524081A (ja) モジュール式試薬給送手段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よって自動臨床アナライザの性能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JP7350997B2 (ja) 流体取扱システムのための自動化された試薬識別
CN107037226A (zh) 分析装置
WO201100164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WO20140484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fluid sample to analyzing apparatus
CN106841643A (zh) 分析装置
WO2010079630A1 (ja) 分析装置
JP6680515B2 (ja) 分析装置
JP487115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0095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analysis
CN107064526A (zh) 分析装置
JP2010266245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9036680A (ja) 分析装置
CN107037225A (zh) 容器收容支架及分析装置
WO202026165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303880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Z370299A3 (cs) Analyzační systém, analyzační přístroj a systémový nosič reagencií, zejména pro tento analyzační systém
JP2015132522A (ja) 臨床検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