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4526A - 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4526A
CN107064526A CN201611001544.5A CN201611001544A CN107064526A CN 107064526 A CN107064526 A CN 107064526A CN 201611001544 A CN201611001544 A CN 201611001544A CN 107064526 A CN107064526 A CN 107064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belt wheel
motor
hole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15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4526B (zh
Inventor
开健儿
小松真也
原荣治
津野昭弘
杉山惠介
高岛育美
林宏尚
山中学
吉田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n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n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64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4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4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4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3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53Multiple carousels working in parallel
    • G01N2035/0455Coaxial carou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82Transmission
    • G01N2035/0484Belt or chain

Abstract

作为一个例子,获得容易实现小型化的新颖结构的分析装置。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具备:第一轴部件;进入到第一贯通孔的第二轴部件;第一旋转支承部,能够支承容器、且与第一轴部件结合并与第一轴部件一体地旋转;第二旋转支承部,能够支承与被第一旋转支承部支承的容器不同的容器,且与第二轴部件结合并与第二轴部件一体地旋转;使第一轴部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使第二轴部件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例如使血清或血浆、尿等的检体与试剂反应并对检体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在这种分析装置中,例如已知有具有能够分别支承试剂容器、并且相互独立地旋转的内周侧旋转支承部与外周侧旋转支承部的分析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01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分析装置中,优选的是获得容易实现小型化的新颖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具备:壳体;第一轴部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第一轴部件设有沿着所述旋转中心轴的第一贯通孔;第二轴部件,进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第一轴部件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经由所述第一轴部件支承于所述壳体;第一旋转支承部,能够支承容器,与所述第一轴部件结合,并与所述第一轴部件一体地旋转;第二旋转支承部,能够支承与被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支承的所述容器不同的容器,与所述第二轴部件结合,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一体地旋转;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轴部件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以及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轴部件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生物化学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所进行的测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概略并且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试剂库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概略并且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详细情况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试剂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以来自上方的视线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结合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以来自下方的视线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结合部件向轴部件结合的结合工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以来自下方的视线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结合器具向结合部件结合的结合工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带轮与结合部件的结合工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带轮与结合部件的结合工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马达控制中的马达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13是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马达控制中的马达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基于马达控制的试剂容器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15是表示比较例的基于马达控制的试剂容器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16是概略并且举例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正面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壳体,10c…基座壁部(壁部),10d…贯通孔(第四贯通孔),21…控制部,32…检体容器(容器),31A、33A…旋转支承部(第一旋转支承部),31B、33B…旋转支承部(第二旋转支承部),34…试剂容器(容器),50…收容部,55a…贯通孔(第三贯通孔),65…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66…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71…马达(第一马达),74…从动侧带轮(第一带轮),75…轴部件(第一轴部件),75a…贯通孔(第一贯通孔),75f…下端部(端部),76、77…轴承,81…马达(第二马达),84…从动侧带轮(第二带轮),85…轴部件(第二轴部件)、85d…下端部(端部)、90…筒部件,90a…贯通孔(第二贯通孔)、93f…贯通孔(第五贯通孔),95…结合部件,100…垫片,101…间隙,Ax1、Ax2…旋转中心轴,T3…第一期间,T4…第二期间,T5…第三期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了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结构、控制、以及可由该结构、控制带来的作用以及效果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也可通过除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公开的结构、控制以外的方式来实现,并且能够获得可通过基本的结构、控制获得的各种效果。
<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具备检体处理装置2和信息处理装置3。检体处理装置2通过使血清或血浆、尿等的检体与试剂反应而获得反应液,并对该反应液的吸光率进行测量。信息处理装置3基于由检体处理装置2测量的吸光率,求出胆固醇等的检体的成分的量。即,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通过比色分析法对检体进行分析。这样的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例如使用于针对检体的胆固醇值等的各种检查项目的检查等中。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是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
信息处理装置3具备控制部、存储部、显示部、以及操作部(均未被图示)等。控制部例如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信息处理装置3与检体处理装置2能够通信地相连接。信息处理装置3例如可由个人计算机构成。
检体处理装置2具备壳体10、检体库11、试剂库12、反应槽13、检体分注部14、试剂分注部15及16、搅拌部17及18、测量部19、清洗部20、以及控制部21等。
检体库11具有旋转支承部31A、31B。旋转支承部31A、31B以能够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1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10。旋转支承部31A、31B构成为能够单独旋转。旋转支承部31A、31B通过驱动装置51A绕旋转中心轴Ax1旋转。旋转支承部31A、31B能够支承多个检体容器32。多个检体容器32绕旋转中心轴Ax1排列并安置于旋转支承部31A、31B,并与旋转支承部31A、31B一体地旋转。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1B的检体容器32位于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1A的检体容器32的旋转中心轴Ax1的径向的内侧。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检体容器32中的一部分。
检体容器32收容有检体。另外,在检体容器32中附带有包含该检体容器32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未被图示),该条形码通过设置在检体库11内的面向检体容器32的位置的条形码读取器(未被图示)来读取。检体容器32是容器的一个例子。
试剂库12具有旋转支承部33A、33B。旋转支承部33A、33B以能够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10。旋转支承部33A、33B构成为能够单独旋转。旋转支承部33A、33B通过驱动装置51B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旋转支承部33A、33B能够支承多个试剂容器34。多个试剂容器34绕旋转中心轴Ax2排列并安置于旋转支承部33A、33B,并与旋转支承部33A、33B一体地旋转。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B的试剂容器34位于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A的试剂容器34的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的内侧。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试剂容器34中的一部分。
试剂容器34收容有试剂。另外,在试剂容器34中附带有包含该试剂容器34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未被图示),该条形码通过设置在试剂库12内的面向试剂容器34的位置的条形码读取器(未被图示)来读取。试剂容器34是容器的一个例子。
反应槽13在俯视下具有大致圆形的旋转体35。旋转体35以能够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3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10。旋转体3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绕旋转中心轴Ax3旋转。在旋转体35设有透光性的多个反应容器36。多个反应容器36绕旋转中心轴Ax3排列,并与旋转体35一体地旋转。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反应容器36中的一部分。反应容器36例如可由比色皿(cuvette)构成。反应容器36内被分注检体与试剂。检体与试剂在反应容器36内反应而成为反应液。反应槽13内被保持为适合使检体与试剂进行反应的温度。
检体分注部14具有移液管37和驱动机构38。移液管37通过驱动机构38,在检体库11的上方的位置与反应槽13的上方的位置之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4旋转。另外,移液管37通过驱动机构38沿壳体10的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移液管37连接有进行检体的吸引动作以及排出动作的吸引排出机构。检体分注部14能够通过插入到检体容器32内的移液管37吸引检体容器32内的检体之后,将该移液管37插入反应容器36内,并从该移液管37向反应容器36内排出检体(分注)。
试剂分注部15、16分别具有移液管39、40和驱动机构41、42。移液管39、40分别通过驱动机构41、42,在试剂库12的上方的位置与反应槽13的上方的位置之间绕沿着壳体10的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Ax5、Ax6旋转。另外,移液管39、40通过驱动机构41、42沿壳体10的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移液管39、40连接有进行试剂的吸引动作以及排出动作的吸引排出机构。试剂分注部15、16分别能够通过插入到试剂容器34内的移液管39、40吸引试剂容器34内的试剂之后,将该移液管39、40插入反应容器36内,并从该移液管39、40向反应容器36内排出试剂(分注)。
测量部19具有光源部45和光接收部(未被图示)。光源部45位于反应槽13的外侧,对反应容器36照射卤素光等的光。光接收部对通过了反应容器36的光进行接收,并对接收的光的强度进行测量。测量部19基于由光接收部测量的光的强度,求出反应容器36内的反应液的吸光率。另外,光源部45构成为,能够对射出的光的波长进行切换。由此,测量部19能够对关于波长互不相同的多种光的吸光率进行测量。
搅拌部17、18具有能够插入到反应容器36内的搅拌部件(未被图示)。搅拌部17、18通过使插入到反应容器36内的搅拌部件旋转,来对分注到反应容器36的检体及试剂进行搅拌。
清洗部20将反应容器36内的反应液去除(废弃),并且对反应容器36内进行清洗。
控制部21例如具有CPU、ROM以及RAM。控制部21执行各种运算、检体处理装置2的各部的控制。
所述结构的检体处理装置2进行测量处理。在测量处理中,检体库11、试剂库12以及反应槽13被移动(旋转)到接受检体分注部14、试剂分注部15及16、搅拌部17及18、测量部19、以及清洗部20的处理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测量处理中,检体分注部14将检体库11内的规定的检体分注到反应槽13的规定的反应容器36(步骤S1)。接下来,试剂分注部15将与检查项目相应的试剂库12内的第一试剂分注到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步骤S2)。接下来,搅拌部17对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进行搅拌(步骤S3)。接下来,从搅拌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测量部19对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的、通过检体与第一试剂的反应而得的第一反应液的吸光率进行测量(步骤S4)。测量出的吸光率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
接下来,试剂分注部16将与检查项目相应的试剂库12内的第二试剂分注到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步骤S5)。接下来,搅拌部18对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进行搅拌(步骤S6)。接下来,从搅拌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测量部19对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的、通过第一反应液(检体以及第一试剂)与第二试剂的反应而得的第二反应液的吸光率进行测量(步骤S7)。测量出的吸光率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接下来,清洗部20将所述规定的反应容器36内的第二反应液去除,并且对该反应容器36内进行清洗(步骤S8)。若通过这样的测量处理获得两个吸光率,则信息处理装置3基于两个吸光率,求出检体的成分的量(例如,胆固醇值)。另外,在每个检体以及检查项目中反复进行步骤S1~步骤S8的处理。此外,移液管37、39、40在规定的时刻通过未图示的清洗部来清洗。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试剂库12。如图3所示,试剂库12具有收容部50、旋转支承部33A、33B、以及驱动装置51B。试剂库12支承于设于壳体10的基座部10a。这里,基座部10a与壳体10的底壁部10b的内表面结合。基座部10a具有基座壁部10c。基座壁部10c在底壁部10b的上方位于与底壁部10b隔开间隔的位置。在基座壁部10c设有贯通孔10d(开口部),驱动装置51B的一部分进入该贯通孔10d(开口部)。基座壁部10c是壁部的一个例子,贯通孔10d是第四贯通孔的一个例子。
收容部50在内部设有收容空间52,在收容空间52中收容有旋转支承部33A、33B以及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A、33B的试剂容器34。收容部50与壳体10结合。收容部50也可被称作容器。
收容部50具有主体53和罩54。主体53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底壁部55、以及从底壁部55的外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侧壁部56。在主体53设有面向底壁部55以及侧壁部56的收容空间52(凹部),主体53的上端部开口。在底壁部55的中央部设有贯通孔55a(开口部)(图3、图6)。贯通孔55a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贯通底壁部55。驱动装置51B的一部分(轴部件75、85等)进入贯通孔55a。贯通孔55a是第三贯通孔的一个例子。
主体53作为一个例子,由多个部件的组合构成。作为一个例子,主体53具有外侧部件57和与外侧部件57的内表面重叠的内侧部件58。外侧部件57例如由发泡聚苯乙烯等构成,内侧部件58由铝等构成。主体53经由支柱59结合(固定)于基座壁部10c。
罩5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于主体53的上端部。罩54从上方覆盖收容空间52。通过将罩54从主体53拆卸,由此成为收容空间52的整体开放的状态。另外,在罩54设有能够供移液管39、40插入的开口部(未被图示)、试剂容器34的出入用的开口部(未被图示)。试剂容器34的出入用的开口部被盖子(未被图示)覆盖。
罩54作为一个例子,由多个部件的组合构成。作为一个例子,罩54具有外侧部件60和与外侧部件60的内表面重叠的内侧部件61。外侧部件60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内侧部件61例如由发泡聚苯乙烯等构成。
旋转支承部33A是以旋转中心轴Ax2为中心的圆板状。旋转支承部33A具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试剂容器34的多个支承部33Aa。多个支承部33Aa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周向排列。支承部33Aa既可以是直接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也可以是经由支承多个试剂容器34的支架(rack)(未被图示)来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在直接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可在支承部33Aa设有能够供试剂容器34插拔的凹部。另外,在经由试剂架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可在支承部33Aa设有供试剂架能够装卸地卡定的卡定构造(嵌合构造)等。
旋转支承部33B是以旋转中心轴Ax2为中心的圆板状。旋转支承部33B位于旋转支承部33A的上方。旋转支承部33B的直径比旋转支承部33A的直径小。旋转支承部33B具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试剂容器34的多个支承部33Ba。多个支承部33Ba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周向排列。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B的试剂容器34位于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A的试剂容器34的、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的内侧。支承部33Ba既可以是直接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也可以是经由支承多个试剂容器34的试剂架(未被图示)来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在直接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可在支承部33Ba设有能够供试剂容器34插拔的凹部。另外,在经由试剂架支承试剂容器3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可在支承部33Ba设有供试剂架能够装卸地卡定的卡定构造(嵌合构造)等。此外,被旋转支承部33B支承的试剂容器34和被旋转支承部33A支承的试剂容器34既可以是相互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形状。在图1、图3中,示出了被旋转支承部33B支承的试剂容器34和被旋转支承部33A支承的试剂容器34是互不相同的形状的例子。
如图3、4所示,驱动装置51B具有使旋转支承部33A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驱动机构65、以及使旋转支承部33B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驱动机构66。
驱动机构65具有作为旋转源(驱动源)的马达71、驱动侧带轮72、带73、从动侧带轮74、以及轴部件75。马达71是第一马达的一个例子,轴部件75是第一轴部件的一个例子。
马达71通过被通电,由此产生使输出轴71a旋转的驱动力。马达71安装于基座壁部10c。马达71的输出轴71a(旋转轴)贯通基座壁部10c,并在基座壁部10c与底壁部10b之间延伸。输出轴71a的轴向与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大致平行。在输出轴71a的前端部固定有驱动侧带轮72,输出轴71a与驱动侧带轮72一体地旋转。
轴部件75沿旋转中心轴Ax2延伸。轴部件75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10。详细地说,轴部件75经由多个轴承76、77支承于壳体10。轴部件75进入基座壁部10c的贯通孔10d与收容部50的贯通孔55a。轴部件75的下端部75f从贯通孔10d向下方突出,轴部件75的上端部从贯通孔55a向上方突出。在轴部件75设有沿着旋转中心轴Ax2的贯通孔75a(开口部)。贯通孔75a贯通轴部件75。即,轴部件75是筒状。贯通孔75a是第一贯通孔的一个例子。在轴部件75的上端部结合有旋转支承部33A,轴部件75与旋转支承部33A一体地旋转。另外,在轴部件75的下端部75f结合有从动侧带轮74,轴部件75与从动侧带轮74一体地旋转。
带73架设于驱动侧带轮72与从动侧带轮74。带73、驱动侧带轮72以及从动侧带轮74位于基座壁部10c与底壁部10b之间。
在所述结构的驱动机构65中,马达71的驱动力经由驱动侧带轮72、带73以及从动侧带轮74传递到轴部件75,轴部件75与旋转支承部33A一起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换句话说,马达71使轴部件75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
驱动机构66具有作为旋转源(驱动源)的马达81、驱动侧带轮82、带83、从动侧带轮84、以及轴部件85。马达81是第二马达的一个例子,轴部件85是第二轴部件的一个例子。
马达81通过被通电,由此产生使输出轴81a旋转的驱动力。马达81安装于基座壁部10c。马达81的输出轴81a(旋转轴)贯通基座壁部10c,并在基座壁部10c与底壁部10b之间延伸。输出轴81a的轴向与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大致平行。在输出轴81a的前端部固定有驱动侧带轮82,输出轴81a与驱动侧带轮82一体地旋转。
轴部件85沿旋转中心轴Ax2延伸。轴部件85进入轴部件75的贯通孔75a。轴部件85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方式,经由多个轴承86、87支承于轴部件75。即,轴部件85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0以及轴部件75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方式,经由轴承86、87、轴部件75以及轴承76、77支承于壳体10。另外,轴部件85的下端部85d从轴部件75的贯通孔75a向下方突出,轴部件85的上端部从轴部件75的贯通孔75a向上方突出。在轴部件85的上端部结合有旋转支承部33B,轴部件85与旋转支承部33B一体地旋转。另外,在轴部件85的下端部85d结合有从动侧带轮84,轴部件85与从动侧带轮84一体地旋转。
带83架设于驱动侧带轮82与从动侧带轮84。带83、驱动侧带轮82以及从动侧带轮84位于基座壁部10c与底壁部10b之间。另外,从动侧带轮84位于从动侧带轮74的下方。
在所述结构的驱动机构66中,马达81的驱动力经由驱动侧带轮82、带83以及从动侧带轮84传递到轴部件85,由此使轴部件85与旋转支承部33B一起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换句话说,马达81使轴部件85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支承旋转支承部33A的轴承76、77和支承旋转支承部33B的轴承86、87。轴承76、77、86、87分别作为一例是深槽滚珠轴承。此外,支承旋转支承部33A的轴承、或支承旋转支承部33B的轴承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轴承76与轴承77相互位于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隔开间隔的位置。轴承76支承轴部件75的下端部75f,轴承77支承轴部件75的上端部。轴承76、7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于壳体10的筒部件90内,并夹设于筒部件90与轴部件75之间。
筒部件90在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上与基座壁部10c的上表面重叠。在筒部件90设有沿着旋转中心轴Ax2的贯通孔90a(开口部)。贯通孔90a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贯通筒部件90。贯通孔90a与基座壁部10c的贯通孔10d相通。轴部件75以及轴部件85进入贯通孔90a。筒部件90通过结合器具与基座壁部10c结合。此外,筒部件90也可以与基座壁部10c一体成形。贯通孔90a是第二贯通孔的一个例子。
如图5所示,轴承76进入筒部件90的贯通孔90a和基座壁部10c的贯通孔10d,轴承76的外圈76a与筒部件90和基座壁部10c接触。外圈76a被在筒部件90的内周面90c设置的凸部90d的下端部、和支承板91(图3、图5)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夹住,外圈76a在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如图3、图6所示,支承板91为绕旋转中心轴Ax2的圆环状,在支承板91设有与贯通孔55a相通的贯通孔91a。支承板91通过结合器具与基座壁部10c的下表面结合。另外,外圈76a被筒部件90的内周面90c限制了在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的移动。另外,轴承76的内圈76b嵌于轴部件75的外周面75b。另外,内圈76b的上端部从下方支承轴部件75的设于外周面75b的凸部75c的下端部。
轴承77的外圈77a被筒部件90的凸部90d的上端部和支承板92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夹住,外圈77a的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支承板92为绕旋转中心轴Ax2的圆环状,通过结合器具与筒部件90的上表面结合。另外,外圈77a被筒部件90的内周面90c限制了在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的移动。另外,轴承77的内圈77b嵌于轴部件75的外周面75b。另外,内圈77b的下端部从上方支承轴部件75的凸部75c的上端部,轴承77的内圈77b与轴承76的内圈76b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夹住轴部件75。
轴承86与轴承87相互位于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隔开间隔的位置,并夹设于轴部件75与轴部件85之间。轴承86支承轴部件85的下部,轴承87支承轴部件85的上部。
轴承86的外圈86a被轴部件75的设于内周面75d的凸部75e的下端部和从动侧带轮74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夹住,外圈86a的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另外,外圈86a被轴部件75的内周面75d限制了在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的移动。另外,轴承86的内圈86b嵌于轴部件85的外周面85b。
轴承87的外圈87a从下方支承轴部件75的内周面75d的凸部75e。另外,轴承87的内圈87b从下方支承轴部件85的设于外周面85b的凸部85c的下端部。
接下来,对从动侧带轮74、84进行说明。从动侧带轮74、84是相互相同的形状。从动侧带轮74、84分别在俯视下为大致圆形(圆环状)。从动侧带轮74、84具有基座部93a、从基座部93a的外周部的下端部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伸出的伸出部93b、以及从基座部93a的外周部的上端部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伸出的伸出部93c。在基座部93a的外周部挂有带73、83(图3、图4),由伸出部93b、93c限制该带73、83的在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的移动。另外,在基座部93a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设有凹部93d、93e。另外,在基座部93a设有贯通孔93f(开口部)。贯通孔93f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贯通基座部93a。贯通孔93f贯穿于凹部93d与凹部93e。从动侧带轮74的贯通孔93f是第五贯通孔的一例。
轴部件75的下端部75f、轴承86、以及轴部件85进入到从动侧带轮74的凹部93d。另外,轴部件85进入到从动侧带轮74的贯通孔93f。从动侧带轮74通过螺丝等的结合器具94与轴部件75的下端部75f结合。该从动侧带轮74将马达71的驱动力传递到轴部件75。
轴部件85以及结合部件95(附属装置)进入到从动侧带轮84的凹部93d,从动侧带轮84经由结合部件95与轴部件85的下端部85d结合。从动侧带轮84将马达81的驱动力传递到轴部件85。
如图5、图7所示,结合部件95具有圆板状的基座部95a和设置在基座部95a的上表面的凸部95b。另外,在结合部件95设有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贯通基座部95a以及凸部95b的贯通孔95c(开口部)。另外,在凸部95b设有从贯通孔95c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延伸的槽部95d(开口部)。轴部件85进入到贯通孔95c。另外,设于轴部件85的钩挂部件98(图5、图8)进入到槽部95d。钩挂部件98是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贯通轴部件85的棒状的部件,并从轴部件85的外周面85b向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突出。钩挂部件98与结合部件95通过沿旋转中心轴Ax2的周向钩挂,由此限制了结合部件95以及从动侧带轮84、与轴部件85之间的相对的旋转。另外,基座部95a通过结合器具96(图11)与从动侧带轮84结合,并且通过结合器具97与轴部件85结合。
对所述结构的结合部件95以及从动侧带轮84的向轴部件85组装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图8~图11示出了结合部件95以及从动侧带轮84的向轴部件85组装的组装工序的流程。按照图8~图9的顺序所示,首先,结合部件95通过结合器具97与轴部件85结合。此外,在结合器具97与结合部件95之间设置垫圈99。接下来,按照图10~图11的顺序所示,从动侧带轮84通过结合器具96与结合部件95结合。由此,从动侧带轮84与轴部件85结合。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收容部50(底壁部55)与筒部件90之间设有垫片100。垫片100在收容部50的外侧将设于收容部50与筒部件90之间的间隙101填埋。间隙101是与收容部50的底壁部55的贯通孔55a相通的间隙。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库11具有与试剂库12相同的结构。使旋转支承部31A、31B旋转的驱动装置51A与试剂库12的使旋转支承部33A、33B旋转的驱动装置51B的结构相同。
接下来,说明控制部21所进行的对于驱动装置51A、51B的马达71、81(控制对象)的控制(马达控制)。这里,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在使某一检体容器32、试剂容器34移动到接受基于移液管37、39、40的吸引动作的位置时,使旋转支承部31A、31B、33A、33B从停止状态起旋转规定的角度量之后再次停止。
如图12所示,控制部21进行使马达71、81的输出轴71a、81a的旋转速度增加、然后使该旋转速度减少的控制。此时,控制部21以表示输出轴71a、81a的旋转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线成为三角波形状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该控制中,相比于输出轴71a、81a的速度增加的正的加速度的期间T1(加速期间),输出轴71a、81a的速度减少的负的加速度的期间T2(减速期间)更长。此时,如图13所示,控制部21进行如下控制:使在第一期间T3与第二期间T4之间输出轴71a、81a的加速度成为零的第三期间T5比第一期间T3以及第二期间T4中的任意一方短,上述第一期间T3是输出轴71a、81a的旋转速度增加的输出轴71a、81a的正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上述第二期间T4是输出轴71a、81a的旋转速度减少的输出轴71a、81a的负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此外,在图12、图13中,用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的线,用单点划线表示比较例的控制的线。在比较例中的控制是第三期间T5比第一期间T3以及第二期间T4长的控制。通过所述控制,根据图12可知,在减速的情况下,若经过某一时间t1,则实施方式的旋转速度比比较例的旋转速度低。另外,根据图13可知,实施方式的加速度的线的倾斜程度比比较例的加速度的线的倾斜程度更缓。
在图14中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的试剂容器34中的试剂的液面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在图15中示出基于比较例的马达控制的试剂容器34中的试剂的液面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这些图14、图15可知,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与比较例的马达控制相比,能够更快地抑制检体容器32、试剂容器34中的液面的摇晃。另外,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的液面的高度的变化量(液面的高度的最高值与液面的高度的最低值的差分)小于比较例。这里,移液管37、39、40的向检体容器32、试剂容器34的插入量是基于通过未被图示的液面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检体容器32、试剂容器34的液面的高度而确定的。此时,液面的揺晃越早达到一定的程度以下,越能够使液面检测传感器对液面的检测时刻提前,在本实施方式中,容易实现检查时间的缩短化。
以上,如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件85(第二轴部件)进入到贯通孔75a(第一贯通孔),并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0以及轴部件75(第一轴部件)绕旋转中心轴Ax2旋转的方式,经由轴部件75支承于壳体10。由此,容易实现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件90设于壳体10。在筒部件90设有沿着旋转中心轴Ax2并且供轴部件75以及轴部件85进入的贯通孔90a(第二贯通孔)。而且,多个(作为一个例子是两个)轴承76、77夹设于筒部件90与轴部件75之间,并相互位于沿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隔开间隔的位置。由此,多个轴承76、77被一个筒部件90支承,因此容易实现结构的简化,并且容易实现构定位精度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50结合于壳体10,并且收容有旋转支承部33A(第一旋转支承部)、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A的试剂容器34、旋转支承部33B(第二旋转支承部)、以及支承于旋转支承部33B的试剂容器34。另外,在收容部50设有供轴部件75以及轴部件85进入的贯通孔55a(第三贯通孔)。而且,垫片100在收容部50的外侧将设于收容部50与筒部件90之间的间隙101填埋。由此,能够抑制外部空气进入收容部50内,容易将收容部50内的温度保持为适当的温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基座壁部10c(壁部)在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上与筒部件90重叠,在基座壁部10c设有与贯通孔90a(第二贯通孔)相通的贯通孔10d(第四贯通孔)。而且,多个轴承76、77中的一个(轴承76)在进入贯通孔90a与贯通孔10d的状态下接触于筒部件90与基座壁部10c。由此,能够通过轴承76进行筒部件90相对于基座壁部10c的在旋转中心轴Ax2的径向上的定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5(第一驱动机构)的从动侧带轮74(第一带轮)与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上的轴部件75(第一轴部件)的端部结合,并将马达71(第一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轴部件75。在从动侧带轮74设有供轴部件85(第二轴部件)进入了的贯通孔93f(第五贯通孔)。另外,驱动机构66(第二驱动机构)的从动侧带轮84(第二带轮)经由结合部件95与旋转中心轴Ax2的轴向上的轴部件85(第二轴部件)的端部结合,并将马达81(第二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轴部件85。而且,这些从动侧带轮74与从动侧带轮84为相互相同的形状。由此,能够实现从动侧带轮74、84的制造成本的减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5包含产生使轴部件75(第一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的马达71(第一马达),驱动机构66包含产生使轴部件85(第二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的马达81(第二马达)。而且,控制部21将马达71与马达81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一个例子是两方)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使控制对象的输出轴71a、81a的旋转速度增加然后使该旋转速度减少的控制。在该控制中,控制部21使第三期间T5比第一期间T3以及第二期间T4中的任意一方短。由此,能够将检体容器32、试剂容器34的液面的高度的变化量抑制为相对较小,并且能够尽快抑制检体容器32、试剂容器34中的液面的揺晃。
<变形例>
在图16所示的本变形例中,在基座壁部10c与轴承76的外圈76a之间夹设有筒部件90,外圈76a未与基座壁部10c接触。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只是一个例子。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组合、变更。另外,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结构、形状也能够部分地与其他结构、形状进行改换来实施。另外,各结构、形状等的规格(构造、种类、方向、角度、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地变更来实施。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检体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例示了生物化学分析装置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分析装置也可以是免疫分析装置等。

Claims (10)

1.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第一轴部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并设有沿着所述旋转中心轴的第一贯通孔;
第二轴部件,进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第一轴部件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经由所述第一轴部件支承于所述壳体;
第一旋转支承部,能够支承容器,且与所述第一轴部件结合,并与所述第一轴部件一体地旋转;
第二旋转支承部,能够支承与被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支承的所述容器不同的容器,且与所述第二轴部件结合,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一体地旋转;
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轴部件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轴部件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筒部件,在所述筒部件设有沿着所述旋转中心轴且供所述第一轴部件以及所述第二轴部件进入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筒部件设于所述壳体;以及
多个轴承,夹设于所述筒部件与所述第一轴部件之间,所述多个轴承位于相互在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收容部,在所述收容部设有供所述第一轴部件以及所述第二轴部件进入的第三贯通孔,所述收容部收容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支承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承部的所述容器、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以及支承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承部的所述容器,且所述收容部与所述壳体结合;以及
垫片,在所述收容部的外侧将设于所述收容部与所述筒部件之间的、与所述第三贯通孔相通的间隙填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壁部,在所述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通的第四贯通孔,并且所述壁部在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筒部件重叠,
所述多个轴承中的一个在进入到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四贯通孔的状态下,接触于所述筒部件与所述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第一带轮,在所述第一带轮设有供所述第二轴部件进入的第五贯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第一轴部件的端部结合,且所述第一带轮将第一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轴部件,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经由结合部件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第二轴部件的端部结合,且所述第二带轮将第二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轴部件,
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为相互相同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第一带轮,在所述第一带轮设有供所述第二轴部件进入的第五贯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第一轴部件的端部结合,且所述第一带轮将第一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轴部件,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经由结合部件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第二轴部件的端部结合,且所述第二带轮将第二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轴部件,
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为相互相同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一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
第二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二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部,将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控制对象,并进行使所述控制对象的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增加然后使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控制,所述控制也是使在第一期间与第二期间之间所述输出轴的加速度成为零的第三期间比所述第一期间与所述第二期间都短的控制,所述第一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增加的所述输出轴的正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所述输出轴的负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一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
第二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二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部,将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控制对象,并进行使所述控制对象的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增加然后使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控制,所述控制也是使在第一期间与第二期间之间所述输出轴的加速度成为零的第三期间比所述第一期间与所述第二期间都短的控制,所述第一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增加的所述输出轴的正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所述输出轴的负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一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
第二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二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部,将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控制对象,并进行使所述控制对象的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增加然后使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控制,所述控制也是使在第一期间与第二期间之间所述输出轴的加速度成为零的第三期间比所述第一期间与所述第二期间都短的控制,所述第一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增加的所述输出轴的正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所述输出轴的负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一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
第二马达,包含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产生使所述第二轴部件旋转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部,将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控制对象,并进行使所述控制对象的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增加然后使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控制,所述控制也是使在第一期间与第二期间之间所述输出轴的加速度成为零的第三期间比所述第一期间与所述第二期间都短的控制,所述第一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增加的所述输出轴的正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是所述旋转速度减少的所述输出轴的负的最大加速度的期间。
CN201611001544.5A 2015-11-13 2016-11-11 分析装置 Active CN107064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3495A JP6712457B2 (ja) 2015-11-13 2015-11-13 分析装置
JP2015-223495 2015-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4526A true CN107064526A (zh) 2017-08-18
CN107064526B CN107064526B (zh) 2021-11-19

Family

ID=5728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1544.5A Active CN107064526B (zh) 2015-11-13 2016-11-11 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68622B1 (zh)
JP (1) JP6712457B2 (zh)
CN (1) CN1070645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0985B2 (ja) * 2018-01-25 2022-07-1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測定装置および試薬庫内の空気の循環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62672A (ja) * 1989-11-20 1991-07-12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の試料分注装置
CN1963527A (zh) * 2005-11-10 2007-05-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分析方法
CN201327493Y (zh) * 2008-05-29 2009-10-14 上海安泰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同心旋转装置
CN201368881Y (zh) * 2009-02-13 2009-12-23 济南华天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和样本盘一体运转机构
JP2013120160A (ja) * 2011-12-08 2013-06-1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5064631A1 (ja) * 2013-10-29 2015-05-07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分析装置
CN104764895A (zh) * 2015-03-19 2015-07-08 济南华天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粪便样品传送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6172U (ja) * 1984-04-28 1985-11-21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恒温装置
JPS62153574U (zh) * 1986-03-24 1987-09-29
GR940100278A (en) * 1993-06-11 1995-11-29 Ortho Diagnostic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holding containers of solutions.
JPH0843400A (ja) * 1994-07-29 1996-02-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特異的結合反応を応用した分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反応容器
JP3677765B2 (ja) * 2002-11-08 2005-08-03 理学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蛍光x線分析装置
WO2007116418A1 (en) * 2006-04-10 2007-10-18 Ams S.R.L.-Analyzer Medical System An analysis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planetary carouse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62672A (ja) * 1989-11-20 1991-07-12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の試料分注装置
CN1963527A (zh) * 2005-11-10 2007-05-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分析方法
CN201327493Y (zh) * 2008-05-29 2009-10-14 上海安泰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同心旋转装置
CN201368881Y (zh) * 2009-02-13 2009-12-23 济南华天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和样本盘一体运转机构
JP2013120160A (ja) * 2011-12-08 2013-06-1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5064631A1 (ja) * 2013-10-29 2015-05-07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分析装置
CN104764895A (zh) * 2015-03-19 2015-07-08 济南华天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粪便样品传送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8622A1 (en) 2017-05-17
CN107064526B (zh) 2021-11-19
JP6712457B2 (ja) 2020-06-24
JP2017090353A (ja) 2017-05-25
EP3168622B1 (en) 202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9433B2 (ja) 遠心分離が可能な円形タイ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ジュール式自動分析装置
US8142719B2 (en) Analysis device
JP634313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用試薬ステーション
CN105181591A (zh) 一种生化免疫混合分析系统及装置
US10272447B2 (en) Sample carrier centrifuge
CN205138989U (zh) 一种生化免疫混合分析装置
CN105612002B (zh) 用于测定凝集反应结果的方法和用于测定凝集反应产物的微孔板
JP540002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5536466A (ja) 傾斜回転撹拌器を含む体外自動診断装置
JP2007524081A (ja) モジュール式試薬給送手段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よって自動臨床アナライザの性能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KR20170115692A (ko) 원형타입 카트리지를 갖는 모듈식 자동 분석장치 및 그 확장형 시스템
CN107064526A (zh) 分析装置
WO201100164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11630393A (zh) 样本测定装置以及试剂库内的空气的循环方法
CN107029647B (zh) 搅拌装置及分析装置
CN107037222A (zh) 分析装置
EP3168623B1 (en) Analyzer
JP2015227855A (ja) 攪拌装置、攪拌方法および当該攪拌装置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CN110160854B (zh) 一种保持磁珠悬浮液均匀性的装置、方法及其用途
CN106841643A (zh) 分析装置
JP200818063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20240133688A1 (en) Laboratory instrument
CN107037225A (zh) 容器收容支架及分析装置
EP3218112B1 (en) Modular fluid dispensing devices
CN110862904A (zh) 一种化学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