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7722B -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7722B
CN107027722B CN201710060698.XA CN201710060698A CN107027722B CN 107027722 B CN107027722 B CN 107027722B CN 201710060698 A CN201710060698 A CN 201710060698A CN 107027722 B CN107027722 B CN 107027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rotor arm
fishing
fishing lin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06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7722A (zh
Inventor
落合浩士
高松卓司
池袋哲史
斋藤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27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7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7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7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01K89/01081Guiding members on rotor axially rearward of spool
    • A01K89/01082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01K89/01081Guiding members on rotor axially rearward of spool
    • A01K89/01082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 A01K89/01083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to wind position by rotor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21Frame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使反转机构从设置有线辊一侧的转子臂移动且重量轻量化的转子的钓具用纺车式卷线器。本发明的钓具用纺车式卷线器具备:转子(120),具有圆筒部(121)、和配置在与圆筒部(121)相对的位置的第1转子臂(210)及第2转子臂(220);钓线引导机构(2);及吊环反转装置(30),将钓线引导机构(2)分配在钓线放出位置与钓线卷取位置。线辊(3)配设在第1吊环支撑部(21),吊环反转装置(30)配设在第2转子臂(220)内部;第1转子臂(210)具有从圆筒部(121)的外周向前方延伸出来的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

Description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轻量化的转子的钓鱼用卷线器。
背景技术
钓鱼用的纺车式卷线器具备卷线筒、具有第1转子臂与第2转子臂这一对转子臂的转子、及能够摆动地安装在一对转子臂的前端部的钓线引导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钓线引导机构是用于将钓线引导到卷线筒的机构。所述钓线引导机构具有导线环、支撑导线环的两端部的一对导线环支撑部件、及线辊。
在将钓线卷取到卷线筒时,因为使转子旋转而经由线辊卷取,所以对线辊施加较大载荷。为了支撑所述载荷,必须使配置有线辊的第1转子臂具有足够的强度。增大第1转子臂的强度常会导致第1转子臂的重量变大。
此外,在第1转子臂侧安装着用以使钓线引导机构在钓线放出位置与钓线卷取位置之间反转的反转机构。这种情况也会导致第1转子臂侧的重量变大。
使第1转子臂与第2转子臂以高速旋转的转子必须保持旋转平衡。因此,在第1转子臂的重量重于第2转子臂的情况下,为保持平衡而将第2转子臂侧的重量也进行加重。其结果,转子整体的重量进一步增加。
为了尽可能减轻转子臂的重量,有将使钓线引导机构反转的反转机构配置在未设有线辊的转子臂侧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2)。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01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274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技术,在配置有反转机构一侧的转子臂,设置向卷线筒侧突出的鼓起部,且在鼓起部内配置反转轴,而能够通过变更反转轴的位置减小转子臂的壁厚。此外,鼓起部也可以设置在一对转子臂的任一个。
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技术有效利用形成在转子臂与卷线筒之间的空间而想要减小转子臂的壁厚。但并不是重新设计无反转机构侧的转子臂的结构。
近年来,以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进一步轻量化为目标,而需求具有使反转机构从设置有线辊一侧的转子臂移动且活用此优点而重量轻量化的转子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本发明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使反转机构从设置有线辊一侧的转子臂移动且重量轻量化的转子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器具备:
转子,具有圆筒部、及配置在与所述圆筒部的相对的位置的第1转子臂与第2转子臂;
钓线引导机构,具有引导钓线的线辊、导线环、支撑所述导线环的一端的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及支撑所述导线环的另一端的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且所述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与所述第1转子臂结合,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与所述第2转子臂结合;及
导线环反转装置,将所述钓线引导机构分配在钓线放出位置与钓线卷取位置;且
所述线辊配设在所述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所述导线环反转装置配设在所述第2转子臂内部;
所述第1转子臂具有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向前方延伸出来的2个支撑脚。
(2)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脚具备至少1个从所述支撑脚的侧部延伸到所述圆筒部的外周的肋加强部。
(3)优选的是,所述导线环反转装置具有使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恢复到钓线卷取位置的恢复拨杆;
抵接在所述恢复拨杆的后端部使所述恢复拨杆移动的恢复拨杆返回部,配置在卷线器主体的面向所述圆筒部的后端部的颚部之竿安装座支撑部延伸出来的位置。
(4)优选的是,在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具备弹推部件,该弹推部件抵接在所述恢复拨杆的前端部而将所述恢复拨杆向前方向弹推。
(5)优选的是,所述导线环反转装置具有肘节弹簧、与引导所述肘节弹簧的导向杆;
在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的与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部卡合的卡合孔,配置有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卡合孔之间绝缘的绝缘部件。
(6)优选的是,在所述圆筒部的所述第1转子臂的外周具备转子平衡调整部。
(7)优选的是,在设置有所述第1转子臂的位置的所述圆筒部的内周,具备比周围更厚壁的厚壁加强部。
(8)优选的是,在所述圆筒部的侧面具备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圆筒轴向倾斜延伸的倾斜加强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使反转机构从设置有线辊一侧的转子臂移动且重量轻量化的转子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整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前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是对于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包含钓线引导机构的转子,从第1转子臂侧观看的立体图,(b)是从第2转子臂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6(a)是图5所示的转子的侧视图,(b)是表示(a)的转子主体部的A-A截面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图6(b)的C-C截面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图6(a)的B-B截面的概略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导线环反转装置位于钓线卷取位置时的概略图,(b)是导线环反转装置位于钓线放出位置时的概略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导线环反转装置的局部图。
图11是表示图2的D-D截面的概略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钓鱼用卷线器的转子的侧视图,(b)是从相反侧观看的侧视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变化例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的侧视图,(b)是从相反侧观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表示抽出钓线的方向,具体来说,图1及图2的左为“前(方)”。此外,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方)”。此外,关于各部件的材质也不限于例示的,能够适当使用具有必要的功能与耐久性的公知的材料。
如图1所示,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具备卷线器主体110、转子120、卷线筒130、手柄140、及钓线引导机构2。此外,如图2所示,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还具备驱动机构150、摆动机构160、小齿轮170、及卷线筒轴180。
如图1所示,卷线器主体110具有壳部111、与盖部112。盖部112能够相对于壳部111拆卸。此外,在壳部111以延伸出来的方式形成竿安装座支撑部114,且在竿安装座支撑部114的前端配置有竿安装座113。竿安装座113是安装在钓竿的部分。
如图2所示,卷线器主体110具有利用壳部111与盖部112划定的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内收容有各种机构。详细来说,驱动机构150、及摆动机构160收容在卷线器主体110内。
驱动机构150具备驱动轴151、及驱动齿轮152。驱动轴151与手柄轴141连结,而与手柄轴141一体旋转。
驱动齿轮152连结在驱动轴151,而与驱动轴151一体旋转。驱动齿轮152是平面齿轮,且与小齿轮170的齿轮部171啮合。通过使安装在卷线器主体110的侧面的手柄140旋转,而驱动轴151及驱动齿轮152旋转,从而小齿轮170也旋转。
小齿轮170设置在卷线器主体110。小齿轮170形成为筒状,卷线筒轴180贯通小齿轮170的内部。小齿轮170以能够围绕卷线筒轴180旋转的方式配置。小齿轮170经由多个轴承部件支撑在卷线器主体110。
卷线筒轴180从卷线器主体110内向前方延伸。通过使手柄140旋转,卷线筒轴180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详细来说,手柄140的旋转经由驱动齿轮152而使小齿轮170旋转。伴随所述小齿轮170的旋转,而摆动机构160使卷线筒轴180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
卷线筒130是供卷绕钓线的部件。卷线筒130支撑在卷线筒轴180的前端部。卷线筒130与卷线筒轴180一体地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
转子120是用来将钓线卷绕到卷线筒130的部件。转子120经由小齿轮170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卷线器主体110。详细来说,转子120固定在小齿轮170的前部172,而与小齿轮170一体旋转。转子120具备转子主体部(圆筒部)121、第1转子臂210、及第2转子臂220。另外,关于转子120的详细结构见后述。
如图1~图3所示,钓线引导机构2是用于将钓线引导到卷线筒130的机构。钓线引导机构2跨及第1转子臂210及第2转子臂220的前端部而安装。
钓线引导机构2具备第1导线环支撑部21、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导线环23、支撑轴24及线辊3。钓线引导机构2是以取得转动手柄140将钓线卷取到卷线筒130的钓线卷取位置、与将钓线从卷线筒130向前方抽出的钓线放出位置的方式,能够摆动地安装。
第1导线环支撑部21为锌制,且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第1转子臂210。详细来说,第1导线环支撑部21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第1转子臂210的前端部的外侧。
第2导线环支撑部22为锌制,且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第2转子臂220。详细来说,第2导线环支撑部22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第2转子臂220的前端部的外侧。
如图4所示,第1导线环支撑部21具有第1端部21a与第2端部21b。第1端部21a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第1转子臂210。第1导线环支撑部21的第2端部21b经由支撑轴24支撑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
如图1及图2所示,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具有第1端部22a与第2端部22b。第1端部22a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第2转子臂220。第2端部22b支撑导线环23的第2端部23b。
如图3所示,导线环23是大致U字状的例如不锈钢合金制的部件。导线环23以沿卷线筒130的外周面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所述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经由支撑轴24支撑在第1导线环支撑部21。
此外,导线环23的第2端部23b支撑在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在钓线引导机构2位于钓线卷取位置时,导线环23将钓线经由第1端部23a导向线辊3。线辊3是用来将钓线引导到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卷线筒130的部件。在钓线引导机构2位于钓线卷取位置时,如果以手转动手柄140,则转子120旋转,而将钓线经由线辊3卷取到卷线筒130。
以上,对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整体构成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转子120的详情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转子120具备转子主体部121、第1转子臂210及第2转子臂220。在图5中,图的上下方向为纺车式卷线器100的前后方向。
使用图6、图7对转子120的转子主体部121进行说明。如图6(a)、(b)所示,转子主体部121具有朝向前方而筒径略微缩小的前后延伸的圆筒形状。如图6(b)所示,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开口。后端部126的整个外周侧呈凸缘状突出,且为了能够支撑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而提高强度。另外,在图6中,图的上下方向为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前后方向。
在转子主体部121的从前端部121a略微后退的位置的内侧,形成有具有与转子主体部121的圆筒轴(圆筒的中心轴)S正交的面的圆盘部122。圆盘部122在中央形成凸座部124。在凸座部124的中心部形成圆形的贯通孔125,所述小齿轮170的前部172及卷线筒轴180贯通所述贯通孔125。
如图2所示,在圆盘部122的前部,利用螺母123将转子120固定在小齿轮170的前部172。当使用者转动手柄140时,驱动齿轮152旋转,而设置在卷线筒轴180周围的与驱动齿轮152啮合的小齿轮170旋转。并且,伴随小齿轮170的旋转而转子120旋转。
返回图6(b),在转子主体部121的比圆盘部122更后方且形成有第1转子臂210的位置的内侧,在圆筒轴S方向上设置着比周围(其他位置)更厚壁的厚壁部127(第1加强部)。厚壁部127的形状为具有与圆筒轴S大致平行的边的矩形。
如图7所示,就强度方面及旋转平衡方面来说,优选为厚壁部127的周向的位置与第1转子臂210的周向的位置重合。例如,优选为第1转子臂210的周向的中央位置与厚壁部127的周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同样就强度方面及旋转平衡方面的理由来说,厚壁部127的形状优选为在周向上线对称。所谓在周向上线对称,是指在转子主体部121中,周向的左右相对于圆筒轴S方向的虚拟线为线对称形。
厚壁部127的内表面的半径r1(从转子主体部121的圆筒轴S到厚壁部127的内表面的距离、内周半径)小于转子主体部121的其他位置的内周半径r2。也就是说,转子主体部121的外径在厚壁部127及其他位置均相同,但厚壁部127以比转子主体部121的其他位置更朝向径内侧方向突出而壁厚变大的方式形成。
厚壁部127的周向的宽度m小于第1支撑脚211及第2支撑脚213延伸出来的位置间的长度。但也可将厚壁部127的周向的宽度形成为大至第1支撑脚211及第2支撑脚213延伸出来的位置间的长度以上。厚壁部127的径向的厚度(壁厚)虽然成为强度与重量的折衷,但优选为除厚壁部127以外的转子主体部121的圆筒的壁厚的1.5倍~3倍左右。厚壁部127的圆筒轴S方向的长度n(参照图6(b))优选为从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开口端)126到圆盘部122的全长,但也可以比该全长短。
在转子主体部121,在安装有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的各位置施加载荷。尤其是,因为在第1转子臂210安装有具有引导钓线的线辊3的第1导线环支撑部21,所以在转子主体部121的第1转子臂210侧受到来自钓线的拉伸力而施加大载荷。因此,设置厚壁部127来提高对抗载荷的结构强度,该厚壁部127增大了转子本体部121的安装有第1转子臂210的位置的圆筒的壁厚。并且,将转子主体部121的其他位置的圆筒的壁厚形成为薄于未设置厚壁部127而使转子主体部121的圆筒整体为均匀厚度时的厚度。其结果,能够一边保持必要的结构强度,一边进一步减轻转子主体部121整体的重量。
厚壁部127的形状为矩形,但其形状并非必须为矩形。例如,也可以在厚壁部127的后端部与前端部使周向的宽度不同。但是,就强度方向及旋转平衡方面来说,优选为在周向上对称的形状。
厚壁部127既可与转子主体部121一体成形,也可与转子主体部121分开制造,通过随后安装在转子主体部121而形成。此外,在分别形成厚壁部127与转子主体部121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其材质。例如,也可使用材料强度大于转子主体部121的部件作为厚壁部127。
另外,在第2转子臂22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未形成厚壁部127。但是,也可在第2转子臂22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也设置厚壁部。在此情况下,仍只要考虑第1转子臂210侧的重量、或转子主体部121的厚度以保持平衡的方式决定厚度即可。
如图5所示,在第1转子臂21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设置用来调整旋转平衡的平衡调整部129。平衡调整部129能够将所需片数的例如金属制小板材129a(调整用重量材、平衡器)例如螺钉固定。
第1导线环支撑部21或第2导线环支撑部22例如为铸造的锌制造,但其重量有可能与设计重量值产生偏差。如果重量有偏差,则有可能无法保持旋转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安装用于保持旋转平衡的所需片数的板材129a,而能够调整旋转平衡。
接下来,对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的详情进行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分别从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的外周向径外侧方向延伸出来,进而朝向前方,与转子主体部121分离而延伸。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在转子主体部121的周向上,配置在互为相反侧的位置(相互对向)。转子主体部121、第1转子臂210、第2转子臂220例如为铝合金制造或镁合金制造。
如图5(a)所示,第1转子臂210具有平板状的第1支撑脚211与平板状的第2支撑脚213。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分别从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的外周向径外侧方向延伸出来,进而弯曲而向前方延伸。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越朝向前方越相互靠近,且在前端部汇合。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之间形成有空间。在第1转子臂210的前端部,结合有第1导线环支撑部21。
如图8所示,第1转子臂210具有从第1支撑脚211的侧部(侧端部)212延伸出来的第1肋215(第3加强部)。第1肋215在直到转子主体部121的外周(后端部126的外周)之间延伸。此外,第1转子臂210具有从第2支撑脚213的侧部(侧端部)214延伸出来的第2肋216(第3加强部)。第2肋216在直到转子主体部121的外周(后端部126的外周)之间延伸。
如图8所示,第1肋215相对于第1支撑脚211,在与该第1支撑脚211的侧部212呈大致直角的方向上形成。也就是说,通过以第1支撑脚211与第1肋215形成L字状的截面结构,而提高第1支撑脚211的强度。同样,第2肋216相对于第2支撑脚213,在与该第2支撑脚213的侧部214呈大致直角的方向上形成。也就是说,通过以第2支撑脚213与第2肋216形成L字状的截面结构,而提高第2支撑脚213的强度。
在以往的转子臂中,板状部件从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向径外侧方向延伸出来,进而弯曲而向前方延伸。但不具有在与板状部件呈直角的方向(以截面成为L字状的方式)延伸的肋,而作为1个宽幅的厚板状部件来确保强度。相对于此,实施方式1的第1转子臂210是一边在形成为较薄的板状的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分别组合第1肋215与第2肋216而确保强度,一边减轻第1转子臂210整体的重量。
以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这2个支撑脚构成第1转子臂210,是为了尽可能减轻第1转子臂210的构成部件的重量。此外,在第1支撑脚211设置第1肋215且在第2支撑脚213设置第2肋216,是为了分别加强第1支撑脚211与第2支撑脚213而保持必要的强度。利用此种构成,与由1个宽幅且较厚的支撑脚构成第1转子臂21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重量,且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另外,由于在第1转子臂210未配置后述的导线环反转装置30,所以更容易采用此种构成。另外,支撑脚的数量也可设为3个以上。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第2转子臂220从与第1转子臂210相对的位置(相对于圆筒轴S对称的位置)的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向径外侧方向呈厚壁状延伸出来,进而弯曲而向前方(与转子主体部121大致平行地)延伸。第2转子臂220在延伸出来部分(基体部分)形成为宽幅,且越朝向前端宽度形成得越窄。在第2转子臂220的前端部,结合有第2导线环支撑部22。
如图5(b)中以虚线所示,在第2转子臂220的朝向前方延伸出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着导线环反转装置30。如上所述,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钓线引导机构2可取得能够将钓线卷取到卷线筒130的钓线卷取位置、与能够将钓线从卷线筒130向前方自由地抽出的钓线放出位置。导线环反转装置30是将钓线引导机构2(详细来说是钓线引导机构2的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分配(使其反转)在钓线卷取位置与钓线放出位置,并使它们在各自的位置稳定化的装置。
如图9(a)所示,导线环反转装置30具备肘节弹簧32、导向杆36及恢复拨杆40。
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第1端部22a为锌制造,利用支撑轴22c而与第2转子臂220的前端部结合。在第1端部22a,设置有与导向杆36的一端部36a卡合的卡合孔22d、和供恢复拨杆40的一端部40a插入的拨杆插入孔22f。
导向杆36是发挥将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传递到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作用的部件。导向杆36为不锈钢制造,一端部36a弯折成直角而与第1端部22a的卡合孔22d卡合。导向杆36在弯折位置的近前具有卡止肘节弹簧32的一端部32a的卡止突起38。导向杆36的另一端部36b插入到肘节弹簧32的中途。但是,即使肘节弹簧32被压缩,导向杆36的另一端部36b也不会抵接在弹簧导向件34的底面34a。
肘节弹簧32具有对导向杆36弹推的功能。肘节弹簧32是螺旋弹簧,其一端部32a经由树脂板33卡止在导向杆36的卡止突起38,另一端部32b插入到树脂制造的有底四角柱容器的弹簧导向件34,抵接在弹簧导向件34的底面34a而得以支撑。弹簧导向件34以其方向伴随导向杆36的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且以中央部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另外,在图9中,以能够看到内部的方式对弹簧导向件34进行图示。
导向杆36的一端部36a与第1端部22a的卡合孔22d卡合。由此,被肘节弹簧32弹推的导向杆36将第1端部22a向前方向弹推。利用所述弹推力而使第1端部22a也就是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在钓线卷取位置与钓线放出位置稳定化。
导向杆36虽然与第1端部22a的卡合孔22d卡合,但因为导向杆36(不锈钢制造)与第1端部22a(锌制造)材质不同,所以如果直接卡合,则在盐水等渗入间隙的情况下有因2种材质的离子化倾向的差异,而腐蚀卡合孔22d的担忧。因此,如图10所示,在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第1端部22a的卡合孔22d,嵌插有圆筒状的树脂轴环(绝缘部件)22h。导向杆36的一端部36a经由所述树脂轴环22h与卡合孔22d卡合。通过像这样放入树脂轴环22h将两者绝缘,而防止电腐蚀的产生。另外,在图10中,未图示导向杆36。
恢复拨杆40是传递使位于钓线放开位置的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第1端部22a向返回钓线卷取位置的方向旋转的弹推力的部件。如图9(a)及图10所示,恢复拨杆40的一端部40a弯曲成直角而插入第1端部22a的拨杆插入孔22f。
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向与一端部40a相反侧弯曲成直角。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在第1端部22a位于钓线卷取位置时,位于比转子120的后端部126更前方。但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在像图9(b)所示那样在第1端部22a位于钓线放出位置时,后退到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附近。也就是说,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靠近面向转子主体部121的后端部126的卷线器主体110的颚部115(参照图2)。
如图11所示,在卷线器主体110的颚部115,设置着恢复拨杆返回部42。恢复拨杆返回部42是以朝向转子120的旋转方向而高度变高的方式形成有斜面42c的大致三角形的部件。在恢复拨杆返回部42的底面形成突起部42a,突起部42a插入设置在卷线器主体110的颚部115的孔。恢复拨杆返回部42是利用突起部42a定位,进而以螺栓42b固定。
在背景技术中,恢复拨杆返回部的下部形成收缩部,从侧部将收缩部插入设置在颚部的缺口部并进行固定。但所述恢复拨杆返回部42是利用形成在底面的突起部42a与螺栓42b而定位并固定。利用所述构成,能够简化颚部115的周边的结构,而提高周边部件的设计自由度。
如图11所示,恢复拨杆返回部42配置在卷线器主体110的竿安装座支撑部114延伸出来的位置的颚部115。
使用者在欲手动将钓线引导机构2从钓线卷取位置切换为钓线放出位置时,多以右手的手指挂住钓线并保持,以左手移动导线环23而切换位置。此时,使用者为以手指挂住钓线,必须在有线辊3的第1转子臂210到达竿侧(配置有竿安装座支撑部114的一侧)的位置,移动导线环23。此时,如果恢复拨杆返回部42位于竿侧的相反位置,那么第2转子臂220也到达竿侧的相反位置,所以配置在第2转子臂220的内部的恢复拨杆40与恢复拨杆返回部42干涉,而无法将导线环23移动到钓线放出位置。
通过将恢复拨杆返回部42配置在竿安装座支撑部114延伸出来的位置的颚部115,而在第1转子臂210到达竿侧的位置,使用者欲手动将钓线引导机构2从钓线卷取位置切换为钓线放出位置时,恢复拨杆40与恢复拨杆返回部42不干涉,而能够在不给使用者带来违和感的情况下切换钓线引导机构2的位置。
恢复拨杆40的一端部40a虽然插入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第1端部22a的拨杆插入孔22f,但在钓线卷取位置一端部40a不抵接在拨杆插入孔22f的侧壁,而存在某一程度上能够自由移动的空间。因此,在例如导线环23变形的情况等,即使在第1端部22a位于钓线卷取位置的位置,恢复拨杆40也有可能向后方向移动。如果在第1端部22a位于钓线卷取位置的位置而恢复拨杆40向后方向移动,那么就会产生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与恢复拨杆返回部42在不可接触时接触的可能性。
为了排除此种可能性,如图10所示,利用螺旋弹簧制造的举升弹簧(弹推部件)44对恢复拨杆40的弯折的一端部40a弹推。举升弹簧44是为了使恢复拨杆40不后退,而将恢复拨杆40向前方向弹推。
举升弹簧44的前端(在图10中为上端)卷绕在恢复拨杆40的一端部40a并被卡止,后端(在图10中为下端)在钓线卷取位置抵接在拨杆插入孔22f的后端(在图10中为下端)的侧壁22k。利用所述构成,举升弹簧44在钓线卷取位置能够将恢复拨杆40相对于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第1端部22a向前方(在图10中为上方)弹推,而能够使恢复拨杆40与恢复拨杆返回部42不接触。
接下来,对导线环反转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9(a)所示,在钓线引导机构2位于钓线卷取位置时,导向杆36的一端部36a位于比穿过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的支撑轴22c的中心且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虚拟线段G更靠左侧。利用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导向杆36将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向图的左上方向弹推,并在此位置使第2导线环支撑部22稳定。
在为了将钓线向前方抽出而使钓线引导机构2位于钓线放出位置时,使用者手持导线环23向图9(a)的箭头L的方向转动。于是,第2导线环支撑部22以支撑轴22c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以抑制此旋转的方式作用,但能够由使用者使卡合孔22d(及与其卡合的导向杆36的一端部36a)一面对抗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一面左旋转。
卡合孔22d旋转到中途,支撑轴22c的中心、卡合孔22d与卡合在卡合孔22d的导向杆36变为一条直线的位置成为导线环反转装置30的止点(未图示)。在止点位置,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被支撑轴22c阻挡,而不会在使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向左右任一方向旋转的方向上作用。
如果超过所述止点而卡合孔22d进而左旋转(向图的右方向移动),那么此次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反而在使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向左方向旋转的方向上作用。然后,第2导线环支撑部22左旋转到图9(b)所示的钓线放出位置。在此位置,导向杆36的一端部36a位于比虚拟线段G更靠右侧。此外,恢复拨杆40的一端部40a被按压在拨杆插入孔22f的前端壁22g,恢复拨杆40向下方移动。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像所述那样位于靠近未图示的卷线器主体110的颚部115的位置。
在钓线引导机构2位于图9(b)所示的钓线放出位置时,如果使用者为了卷取钓线而转动手柄140,那么转子120旋转。于是,与转子120一起旋转的恢复拨杆40的另一端部40b抵接在恢复拨杆返回部42的斜面42c(参照图11),伴随转子120的旋转沿斜面42c的倾斜被逐渐向上方举起。由此,恢复拨杆40的一端部40a将拨杆插入孔22f的前端壁22g向图的上方推升。因此,第2导线环支撑部22以支撑轴22c为中心向图9(b)的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
虽然使卡合孔22d在旋转初始一面对抗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一面顺时针旋转,但如果卡合孔22d进而旋转而超过止点,那么此次肘节弹簧32的弹推力在使第2导线环支撑部22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上作用。并且在图9(a)所示的钓线卷取位置稳定。这样一来,通过转动手柄140,而将钓线引导机构2自动地设定在钓线卷取位置。
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转子120中,转子主体部121与其他构成相同但壁厚均匀且不具有厚壁部127的以往结构相比,在维持必要强度的情况下更轻量化。此外,第1转子臂210是由平板状的第1支撑脚211与平板状的第2支撑脚213形成,且分别设置有加强用的第1肋215与第2肋216。因此,与其他构成相同但不具有加强用的第1肋215与第2肋216的以往结构相比,在维持必要强度的状态下更轻量化。
此外,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在与有线辊3一侧的第1转子臂210为相反侧的第2转子臂220的内部设置有导线环反转装置30。由此,容易保持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的重量平衡,且使转子120轻量化。
具体来说,因第1转子臂210不具有导线环反转装置30,所以比其他构成相同且具有导线环反转装置30的第2转子臂220更轻量。因此,即便在第2转子臂22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不设置厚壁部127,而仅在第1转子臂21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具有厚壁部127,也能够容易地保持旋转平衡。也就是说,能够减少仅为保持平衡而追加的调整用重量材(平衡器),结果能够带来轻量化。
如上所述,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转子120成为一边保持必要的强度一边使整体的重量轻量化,并且保持旋转平衡的转子。
另外,也可以选择性地实施如下两个构成中的一个,即,在第1转子臂21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设置厚壁部127;及以平板状的第1支撑脚211与平板状的第2支撑脚213形成第1转子臂210,且分别设置第1肋215与第2肋216。
此外,可选择性地实施如下3个构成中的一个,也可以组合2个以上而实施,即,在与有线辊3一侧为相反侧的第2转子臂220的内部设置导线环反转装置30;在第1转子臂21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设置厚壁部127;及以平板状的第1支撑脚211与平板状的第2支撑脚213形成第1转子臂210,且分别设置第1肋215与第2肋216。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在转子主体部121的第1转子臂210侧的圆筒内侧形成厚壁部127,并减小除此以外的转子主体部121的圆筒的厚度,而减轻转子主体部121的整体的重量。在实施方式2中,对以其他构成减轻转子主体部121A的整体的重量的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2(a)、(b)所示,设置有倾斜厚壁部128a(第2加强部)与倾斜厚壁部128b(第2加强部),所述倾斜厚壁部128a与倾斜厚壁部128b从转子主体部(圆筒部)121A的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之间的侧面的后部到前部,相对于圆筒轴S方向倾斜延伸,且壁厚比周围更厚。所谓相对于圆筒轴S方向倾斜延伸,是指使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侧面局部螺旋状(螺旋圆弧状)地延伸。
倾斜厚壁部128a、128b是将壁厚形成为厚于除所述部分以外的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的壁厚的部分。倾斜厚壁部128a、128b分别从转子主体部121A的后部到前部,以从第1转子臂210侧朝向第2转子臂220侧朝向前方的方式螺旋状地延伸。倾斜厚壁部128a与倾斜厚壁部128b形成为相对于包含圆筒轴S的面而面对称。更具体来说,倾斜厚壁部128a与倾斜厚壁部128b形成为相对于包含圆筒轴S且通过第1转子臂210之中央部与第2转子臂220之中央部的面而面对称。
如上所述,因为在转子主体部121A的第1转子臂210侧施加特别大的载荷,所以就强度方面及旋转平衡方面来说,倾斜厚壁部128a、128b优选以此种方向与配置而设置。
除倾斜厚壁部128a、128b以外的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的壁厚可薄于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部分为均匀厚度时的壁厚。倾斜厚壁部128a、128b的壁厚虽然决定为强度与重量的折衷,但优选为除倾斜厚壁部128a、128b以外的圆筒部分的壁厚的1.5倍到3倍左右。通过像这样在圆筒设置倾斜厚壁部128a、128b而使其他圆筒部分的壁厚变薄,能够一边保持必要强度一边减轻转子主体部121A的整体重量。
在实施方式2中,设置倾斜厚壁部128a、128b的范围为比圆盘部122更靠后方侧的范围。但也可扩宽或缩窄设置倾斜厚壁部128a、128b的范围。
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第2加强部,形成了倾斜厚壁部128a、128b,但也可以在圆筒部的壁上贴附强度比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部更高的加强材。进而,还可使加强材内包于圆筒部的壁。此种加强材优选为相对于圆筒轴S倾斜设置。
另外,第1转子臂210侧与第2转子臂220侧的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的壁厚也可不变薄。
作为将转子主体部121A的圆筒的厚度整体变薄,并使其一部分为厚壁而保持整体的强度的方法,还考虑在与圆筒轴S方向平行或正交的方向设置厚壁部的方法。但发明者等人发现,设置相对于圆筒轴S方向倾斜方向的倾斜厚壁部128a、128b时,一边防止转子主体部121A的强度的下降一边减轻转子主体部121A的重量的效果更高。还发现,使广范围的壁厚变薄,并倾斜地设置增厚了壁厚的加强部是有效果的。
(变化例)
也可将实施方式2的与倾斜厚壁部128a、128b相邻的位置(不仅直接相接的位置也包含靠近的位置)的圆筒部分(局部地)开口。例如,像图13(a)所示的转子主体部121A那样,在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之间的圆筒部分,设置开口部230a与开口部230b。在相反侧也如图13(b)所示,同样地设置开口部230c与开口部230d。也就是说,设置相对于圆筒轴S方向倾斜延伸的倾斜加强部128c(第2加强部),并在与其相邻的位置设置开口部230a与开口部230b。同样地,设置相对于圆筒轴S方向倾斜延伸的倾斜加强部128d(第2加强部),并在与其相邻的位置设置开口部230c与开口部230d。倾斜加强部128c、128d的壁厚厚于转子主体部121A整体为均匀厚度时的壁厚。倾斜加强部128c、128d具有与实施方式2的倾斜厚壁部128a、128b相同的功能。
在所述变化例的情况下,开口部以外的部分的壁厚也可设为相同。在所述情况下,能够打通壁厚均匀的圆筒的一部分而形成开口部。换一种说法,也可在转子主体部121A的第1转子臂210与第2转子臂220之间的2个圆筒部分,残留沿相对于圆筒轴S(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倾斜加强部128c、128d而设置大的开口部230a、230b、230c、230d。另外,就强度方面来说,优选为在安装有第1转子臂210的圆筒部分、与安装有第2转子臂220的圆筒部分不设置开口部。开口部的形状在图13所示的例中为大致梯形,但其形状也可不为梯形。但是,如果考虑旋转平衡,那么优选为相对于包含圆筒轴S且通过第1转子臂210之中央部与第2转子臂220之中央部的面而面对称地形成。
这样一来,通过将实施方式2的除倾斜厚壁部128a、128b以外的圆筒部分局部地开口,而能够整体减轻转子主体部121A的重量。
在背景技术中,作为减轻板状部件的重量的方法,已知有设置多个小开口(例如圆形开口)的方法。但发明者等人发现,将广范围进行开口并在开口部设置倾斜的加强部对一边保持必要的强度一边减轻整体重量更为有效。
另外,对于用来使转子主体部121轻量化的实施方式1的厚壁部127、与实施方式2的倾斜厚壁部128a、128b(或变化例的倾斜加强部128c、128d),既可选择性地实施其中一个,也可组合2种以上而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及其变化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与变化例。此外,也可选择性地(单独地)实施所述所说明的特征性构成中的1个,且也可以一边考虑旋转平衡一边组合多个构成。
[符号的说明]
2 钓线引导机构
3 线辊
21 第1导线环支撑部
21a 第1端部
21b 第2端部
22 第2导线环支撑部
22a 第1端部
22b 第2端部
22c 支撑轴
22d 卡合孔
22f 拨杆插入孔
22g (拨杆插入孔的)前端壁
22h 树脂轴环(绝缘部件)
22k 侧壁
23 导线环
23a 第1端部
23b 第2端部
24 支撑轴
30 导线环反转装置
32 肘节弹簧
32a (肘节弹簧的)一端部
32b (肘节弹簧的)另一端部
33 树脂板
34 弹簧导向件
34a (弹簧导向件的)底面
36 导向杆
36a (导向杆的)一端部
36b (导向杆的)另一端部
38 卡止突起
40 恢复拨杆
40a (恢复拨杆的)一端部
40b (恢复拨杆的)另一端部
42 恢复拨杆返回部
42a 突起部
42b 螺栓
44 举升弹簧(弹推部件)
100 钓鱼用卷线器
110 卷线器主体
111 壳部
112 盖部
113 竿安装台
114 竿安装台支撑部
115 颚部
120 转子
121、121A 转子主体部(圆筒部)
121a 前端部
122 圆盘部
123 螺母
124 凸座部
125 贯通孔
126 后端部(开口端)
127 厚壁部(第1加强部)
128a、128b 倾斜厚壁部(第2加强部)
128c、128d 倾斜加强部(第2加强部)
129 平衡调整部
129a 板材
130 卷线筒
140 手柄
141 手柄轴
150 驱动机构
151 驱动轴
152 驱动齿轮
160 摆动机构
170 小齿轮
171 齿轮部
172 小齿轮的前部
180 卷线筒轴
210 第1转子臂
211 第1支撑脚
212 (第1支撑脚的)侧部
213 第2支撑脚
214 (第2支撑脚的)侧部
215 第1肋(第3加强部)
216 第2肋(第3加强部)
220 第2转子臂
230a、230b、230c、230d 开口部

Claims (7)

1.一种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具备:
转子,具有圆筒部、和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相对的位置的第1转子臂及第2转子臂;
钓线引导机构,具有引导钓线的线辊、导线环、支撑所述导线环的一端的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及支撑所述导线环的另一端的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且所述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与所述第1转子臂结合,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与所述第2转子臂结合;及
导线环反转装置,将所述钓线引导机构分配在钓线放出位置与钓线卷取位置;且
所述线辊配设在所述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所述导线环反转装置配设在所述第2转子臂内部;
所述第1转子臂具有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向前方延伸出来的2个支撑脚,
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在设置有安装有所述线辊的所述第1转子臂的位置,具备比周围更厚壁的厚壁加强部,所述厚壁加强部的周向的位置与所述第1转子臂的周向的位置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其中所述支撑脚具备至少1个从所述支撑脚的侧部延伸到所述圆筒部的外周的肋加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其中
所述导线环反转装置具有使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恢复到钓线卷取位置的恢复拨杆;
抵接在所述恢复拨杆的后端部使所述恢复拨杆移动的恢复拨杆返回部,配置在卷线器主体的面向所述圆筒部的后端部的颚部之竿安装座支撑部延伸出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其中在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具备弹推部件,该弹推部件抵接在所述恢复拨杆的前端部而将所述恢复拨杆向前方向弹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其中所述导线环反转装置具有肘节弹簧、与引导所述肘节弹簧的导向杆;
在所述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的与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部卡合的卡合孔,配置有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卡合孔之间绝缘的绝缘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其中在所述圆筒部的所述第1转子臂的外周具备转子平衡调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其中在所述圆筒部的侧面具备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圆筒轴向倾斜延伸的倾斜加强部。
CN201710060698.XA 2016-01-25 2017-01-25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Active CN107027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1942 2016-01-25
JP2016011942A JP6664974B2 (ja) 2016-01-25 2016-01-25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7722A CN107027722A (zh) 2017-08-11
CN107027722B true CN107027722B (zh) 2021-09-21

Family

ID=5783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0698.XA Active CN107027722B (zh) 2016-01-25 2017-01-25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06761B1 (zh)
EP (1) EP3202261B1 (zh)
JP (1) JP6664974B2 (zh)
KR (1) KR102657944B1 (zh)
CN (1) CN107027722B (zh)
TW (1) TWI696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5063B2 (ja) * 2017-09-05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7013204B2 (ja) * 2017-10-27 2022-01-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113707B2 (ja) * 2018-09-14 2022-08-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212516B2 (ja) * 2018-12-27 2023-01-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133268B2 (ja) * 2019-03-25 2022-09-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476126B2 (ja) 2021-02-26 2024-04-30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23030443A (ja) * 2021-08-23 2023-03-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7135A (ja) * 1997-11-05 1999-05-25 Ryobi Ltd 魚釣り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386410A (zh) * 2001-05-22 2002-12-25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4182A (en) * 1988-06-15 1991-04-02 Zebco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bail opening system
JP2628484B2 (ja) * 1992-09-04 1997-07-0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GB2280581B (en) * 1993-08-04 1996-12-1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JP2894422B2 (ja) * 1993-12-22 1999-05-2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020823B2 (ja) * 1994-12-29 2000-03-1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US6176447B1 (en) * 1996-01-10 2001-01-23 Daiwa Seiko, Inc.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with a spool having front and rear flange portions
CN1198300A (zh) * 1997-05-05 1998-11-11 查理斯·C·沃斯公司 钓鱼卷线器及收缩线装置
TW474782B (en) * 2000-06-23 2002-02-0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rotor braking device
JP2003274817A (ja) * 2002-03-27 2003-09-3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905068B2 (ja) * 2003-07-25 2007-04-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SG110185A1 (en) * 2003-09-11 2005-04-28 Shimano Kk Rotor for spinning reel
US7175121B2 (en) * 2003-10-28 2007-02-13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sounding mechanism
JP4027883B2 (ja) * 2003-11-19 2007-12-26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4555653B2 (ja) 2004-09-30 2010-10-0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975596B2 (ja) * 2007-11-30 2012-07-1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886066B2 (ja) * 2010-01-19 2012-02-2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7135A (ja) * 1997-11-05 1999-05-25 Ryobi Ltd 魚釣り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386410A (zh) * 2001-05-22 2002-12-25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08787A1 (en) 2017-07-27
EP3202261B1 (en) 2021-11-24
JP2017131124A (ja) 2017-08-03
TWI696419B (zh) 2020-06-21
KR20170088740A (ko) 2017-08-02
CN107027722A (zh) 2017-08-11
EP3202261A1 (en) 2017-08-09
US9706761B1 (en) 2017-07-18
JP6664974B2 (ja) 2020-03-13
KR102657944B1 (ko) 2024-04-17
TW201725974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7722B (zh)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CN107027723B (zh)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
JP2007006710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647294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40757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機構
JP2010252735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15035986A5 (zh)
JP6741844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5427645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8082675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476126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939573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640552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7391062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384851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22135298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0041548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5021699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22135300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4254534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AU2023203916A1 (en) Fishing reel and one-way clutch
JPH11196722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2011177067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