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5974A - 釣具用捲線器 - Google Patents

釣具用捲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5974A
TW201725974A TW105136784A TW105136784A TW201725974A TW 201725974 A TW201725974 A TW 201725974A TW 105136784 A TW105136784 A TW 105136784A TW 105136784 A TW105136784 A TW 105136784A TW 201725974 A TW201725974 A TW 2017259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wire loop
rotor arm
reel
fis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6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6419B (zh
Inventor
Koji Ochiai
Takuji Takamatsu
Satoshi Ikebukuro
Kei Saito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725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5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4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01K89/01081Guiding members on rotor axially rearward of spool
    • A01K89/01082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01K89/01081Guiding members on rotor axially rearward of spool
    • A01K89/01082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 A01K89/01083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to wind position by rotor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21Frame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具有使反轉機構自設置有線輥一側之轉子臂移動而使重量輕量化之轉子之釣具用捲線器。 本發明之釣具用捲線器具備:轉子120,其具有圓筒部121、與配置於圓筒部121之相互對向之位置之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釣線引導機構2;及導線環反轉裝置30,其將釣線引導機構2區分為釣線釋放位置與釣線捲取位置。線輥3配設於第1導線環支持部21,導線環反轉裝置30配設於第2轉子臂220內部;第1轉子臂210具有自圓筒部121之外周向前方延伸之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

Description

釣具用捲線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釣具用捲線器,尤其是關於一種具備輕量化之轉子之釣具用捲線器。
釣具用捲線器具備捲線筒、具有第1轉子臂與第2轉子臂之一對轉子臂之轉子、及可擺動地安裝於一對轉子臂之前端部之釣線引導機構(例如專利文獻1)。釣線引導機構係用以將釣線引導至捲線筒之機構。該釣線引導機構具有導線環、支持導線環之兩端部之一對導線環支持構件、及線輥。 於將釣線捲取至捲線筒時,由於使轉子旋轉而經由線輥捲取,故對線輥施加較大載荷。為支持該載荷,必須使配置有線輥之第1轉子臂具有充分之強度。增大第1轉子臂之強度常會導致第1轉子臂之重量變大。 又,於第1轉子臂側安裝有用以使釣線引導機構於釣線放出位置與釣線捲取位置之間反轉之反轉機構。此亦會導致第1轉子臂側之重量變大。 使第1轉子臂與第2轉子臂以高速旋轉之轉子必須保持旋轉平衡。因此,於第1轉子臂之重量重於第2轉子臂之情形時,為保持平衡而進行將第2轉子臂側之重量亦加重。其結果,轉子整體之重量進一步增加。 為儘可能減輕轉子臂之重量,有將使釣線引導機構反轉之反轉機構配置於未設有線輥之轉子臂側者(例如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017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27481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根據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技術,於配置有反轉機構之側之轉子臂,設置向捲線筒側突出之鼓起部,且於鼓起部內配置反轉軸,可藉由變更反轉軸之位置而減小轉子臂之壁厚。又,鼓起部亦可設置於一對轉子臂之任一者。 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技術係有效利用形成於轉子臂與捲線筒之間之空間而欲減小轉子臂之壁厚者。但並非重新設計無反轉機構之側之轉子臂之構造者。 近年來,以釣具用捲線器之進一步輕量化為目標,而需求具有使反轉機構自設置有線輥一側之轉子臂移動且活用該優點而重量輕量化之轉子之釣具用捲線器。 本發明係為解決如上所述之問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使反轉機構自設置有線輥一側之轉子臂移動而使重量輕量化之轉子之釣具用捲線器。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本發明之釣具用捲線器具備: 轉子,其具有圓筒部、與配置於上述圓筒部之相互對向之位置之第1轉子臂與第2轉子臂; 釣線引導機構,其具有引導釣線之線輥、導線環、支持上述導線環之一端之第1導線環支持構件、及支持上述導線環之另一端之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且上述第1導線環支持構件與上述第1轉子臂結合,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結合於上述第2轉子臂;及 導線環反轉裝置,其將上述釣線引導機構區分為釣線釋放位置與釣線捲取位置;且 上述線輥配設於上述第1導線環支持構件,上述導線環反轉裝置配設於上述第2轉子臂內部; 上述第1轉子臂具有自上述圓筒部之外周向前方延伸之2個支持腳。 (2)較佳為,上述支持腳具備至少1個自上述支持腳之側部延伸至上述圓筒部之外周之肋補強部。 (3)較佳為,上述導線環反轉裝置具有使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恢復至釣線捲取位置之恢復撥桿; 抵接於上述恢復撥桿之後端部使上述恢復撥桿移動之恢復撥桿返回部配置於捲線器本體之面向上述圓筒部之後端部之顎部之供竿安裝座支持部延伸之位置。 (4)較佳為,於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具備彈推構件,該彈推構件抵接於上述恢復撥桿之前端部而將上述恢復撥桿向前方向彈推。 (5)較佳為,上述導線環反轉裝置具有肘節彈簧、與引導上述肘節彈簧之導向桿; 於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之與上述導向桿之一端部卡合之卡合孔,配置有將上述導向桿與上述卡合孔之間絕緣之絕緣構件。 (6)較佳為,於上述圓筒部之上述第1轉子臂之外周具備轉子平衡調整部。 (7)較佳為,於設置有上述第1轉子臂之位置之上述圓筒部之內周,具備較周圍更厚壁之厚壁補強部。 (8)較佳為,於上述圓筒部之側面具備相對於上述圓筒部之圓筒軸向傾斜延伸之傾斜補強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使反轉機構自設置有線輥一側之轉子臂移動而使重量輕量化之轉子之釣具用捲線器。
(實施形態1) 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釣具用捲線器進行說明。另,於以下之說明中,「前(方)」表示饋出釣線之方向,具體而言,圖1及圖2之左為「前(方)」。又,將其相反方向稱為「後(方)」。又,關於各構件之材質亦不限於例示者,可適當使用具有必要之功能與耐久性之周知之材料。 如圖1所示,釣具用捲線器100具備捲線器本體110、轉子120、捲線筒130、手柄140、及釣線引導機構2。又,如圖2所示,釣具用捲線器100進而具備驅動機構150、擺動機構160、小齒輪170、及捲線筒軸180。 如圖1所示,捲線器本體110具有殼部111、與蓋部112。蓋部112可相對於殼部111拆卸。又,於殼部111以延伸之方式形成有竿安裝座支持部114,且於竿安裝座支持部114之前端配置有竿安裝座113。竿安裝座113係安裝於釣竿之部分。 如圖2所示,捲線器本體110具有藉由殼部111與蓋部112劃定之內部空間,於內部空間內收容有各種機構。詳細而言,將驅動機構150、及擺動機構160收容於捲線器本體110內。 驅動機構150具備驅動軸151、及驅動齒輪152。驅動軸151係與手柄軸141連結,而與手柄軸141一體旋轉。 驅動齒輪152係連結於驅動軸151,而與驅動軸151一體旋轉。驅動齒輪152係平面齒輪,且與小齒輪170之齒輪部171嚙合。藉由使安裝於捲線器本體110之側面之手柄140旋轉,而驅動軸151及驅動齒輪152旋轉,從而小齒輪170亦旋轉。 小齒輪170設置於捲線器本體110。小齒輪170係形成為筒狀,捲線筒軸180貫通小齒輪170之內部。小齒輪170係可圍繞捲線筒軸180旋轉地配置。小齒輪170係經由複數個軸承構件支持於捲線器本體110。 捲線筒軸180自捲線器本體110內向前方延伸。捲線筒軸180藉由使手柄140旋轉,而於前後方向上往復移動。詳細而言,手柄140之旋轉經由驅動齒輪152而使小齒輪170旋轉。伴隨該小齒輪170之旋轉,而擺動機構160使捲線筒軸180於前後方向上往復移動。 捲線筒130係供捲繞釣線之構件。捲線筒130係支持於捲線筒軸180之前端部。捲線筒130與捲線筒軸180一體地於前後方向上往復移動。 轉子120係用以將釣線捲繞至捲線筒130之構件。轉子120係經由小齒輪170旋轉自如地支持於捲線器本體110。詳細而言,轉子120係固定於小齒輪170之前部172,而與小齒輪170一體旋轉。轉子120具備轉子本體部(圓筒部)121、第1轉子臂210、及第2轉子臂220。另,關於轉子120之詳細構造予以後述。 如圖1~圖3所示,釣線引導機構2係用以將釣線引導至捲線筒130之機構。釣線引導機構2係跨及第1轉子臂210及第2轉子臂220之前端部而安裝。 釣線引導機構2具備第1導線環支持部21、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導線環23、支持軸24、及線輥3。釣線引導機構2係以採取轉動手柄140將釣線捲取至捲線筒130之釣線捲取位置、與將釣線自捲線筒130向前方饋出之釣線放出位置之方式,可擺動地安裝。 第1導線環支持部21為鋅製造,且可擺動地安裝於第1轉子臂210。詳細而言,第1導線環支持部21係可擺動地安裝於第1轉子臂210之前端部之外側。 第2導線環支持部22為鋅製造,且可擺動地安裝於第2轉子臂220。詳細而言,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係可擺動地安裝於第2轉子臂220之前端部之外側。 如圖4所示,第1導線環支持部21具有第1端部21a與第2端部21b。第1端部21a係可擺動地安裝於第1轉子臂210。第1導線環支持部21之第2端部21b經由支持軸24支持導線環23之第1端部23a。 如圖1及圖2所示,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具有第1端部22a與第2端部22b。第1端部22a係可擺動地安裝於第2轉子臂220。第2端部22b支持導線環23之第2端部23b。 如圖3所示,導線環23係大致U字狀之例如不鏽鋼合金製造之構件。導線環23以沿捲線筒130之外周面向外側凸出之方式彎曲。該導線環23之第1端部23a係經由支持軸24支持於第1導線環支持部21。 又,導線環23之第2端部23b係支持於第2導線環支持部22。於釣線引導機構2位於釣線捲取位置時,導線環23將釣線經由第1端部23a導向線輥3。線輥3係用以將釣線引導至釣具用捲線器100之捲線筒130之構件。於釣線引導機構2位於釣線捲取位置時,若以手轉動手柄140,則轉子120旋轉,而將釣線經由線輥3捲取至捲線筒130。 以上,對釣具用捲線器100之整體構成進行了說明。其次,對轉子120之細節進行說明。 如圖5所示,轉子120具備轉子本體部121、第1轉子臂210、及第2轉子臂220。於圖5中,圖之上下方向為捲線器100之前後方向。 使用圖6、圖7對轉子120之轉子本體部121進行說明。如圖6(a)、(b)所示,轉子本體部121具有朝向前方筒徑略微縮小之於前後延伸之圓筒形狀。如圖6(b)所示,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開口。後端部126的整個外周側呈凸緣狀突出,而為可支持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而提高強度。另,於圖6中,圖之上下方向為釣具用捲線器100之前後方向。 於轉子本體部121之自前端部121a略微後退之位置之內側,形成有具有與轉子本體部121之圓筒軸(圓筒之中心軸)S正交之面之圓盤部122。圓盤部122係於中央形成有凸座部124。於凸座部124之中心部形成圓形之貫通孔125,上述之小齒輪170之前部172及捲線筒軸180貫通該貫通孔125。 如圖2所示,於圓盤部122之前部,藉由螺母123將轉子120固定於小齒輪170之前部172。當使用者轉動手柄140時,驅動齒輪152旋轉,而設置於捲線筒軸180周圍之與驅動齒輪152嚙合之小齒輪170旋轉。且,伴隨小齒輪170之旋轉而轉子120旋轉。 返回圖6(b),於轉子本體部121之較圓盤部122更後方且形成有第1轉子臂210之位置之內側,於圓筒軸S方向上設置有較周圍(其他位置)更厚壁之厚壁部127(第1補強部)。厚壁部127之形狀為具有與圓筒軸S大致平行之邊之矩形。 如圖7所示,就強度方面及旋轉平衡方面而言,較佳為厚壁部127之周向之位置與第1轉子臂210之周向之位置重合。例如,較佳為第1轉子臂210之周向之中央位置與厚壁部127之周向之中央位置一致。同樣就強度方面及旋轉平衡方面之理由而言,厚壁部127之形狀較佳為於周向上線對稱。所謂於周向上線對稱,係指於轉子本體部121中,周向之左右相對於圓筒軸S方向之虛擬線為線對稱形。 厚壁部127之內面之半徑r1(自轉子本體部121之圓筒軸S至厚壁部127之內面之距離、內周半徑)小於轉子本體部121之其他位置之內周半徑r2。即,轉子本體部121之外徑於厚壁部127及其他位置均相同,但厚壁部127以較轉子本體部121之其他位置朝向徑內側方向突出而壁厚變大之方式形成。 厚壁部127之周向之寬度m小於第1支持腳211及第2支持腳213延伸之位置間之長度。但亦可將厚壁部127之周向之寬度形成為大至第1支持腳211及第2支持腳213延伸之位置間之長度以上。厚壁部127之徑向之厚度(壁厚)雖成為強度與重量之折衷,但較佳為除厚壁部127以外之轉子本體部121之圓筒之壁厚之1.5倍~3倍左右。厚壁部127之圓筒軸S方向之長度n(參照圖6(b))較佳為自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開口端)126至圓盤部122之全長,但亦可較該全長短。 於轉子本體部121,於安裝有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之各位置施加載荷。尤其是,由於於第1轉子臂210安裝有具有引導釣線之線輥3之第1導線環支持部21,故於轉子本體部121之第1轉子臂210側受到來自釣線之拉伸力而施加較大載荷。因此,設置厚壁部127以提高對抗載荷之構造強度,該厚壁部127增大了轉子本體部121之安裝有第1轉子臂210之位置之圓筒之壁厚。且,將轉子本體部121之其他位置之圓筒之壁厚形成為薄於未設置厚壁部127而使轉子本體部121之圓筒整體為均勻厚度時之厚度。其結果,可一面保持必要之構造強度,一面進一步減輕轉子本體部121整體之重量。 厚壁部127之形狀為矩形,但其形狀並非必須為矩形。例如,亦可於厚壁部127之後端部與前端部使周向之寬度不同。但,就強度方面及旋轉平衡方面而言,較佳為於周向上對稱之形狀。 厚壁部127既可與轉子本體部121一體成形,亦可與轉子本體部121分開製造,藉由隨後安裝於轉子本體部121而形成。又,於分別形成厚壁部127與轉子本體部121之情形時,亦可改變其材質。例如,亦可使用材料強度大於轉子本體部121者作為厚壁部127。 另,於第2轉子臂22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未形成厚壁部127。但,亦可於第2轉子臂22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亦設置厚壁部。於該情形時,仍只要考慮第1轉子臂210側之重量、或轉子本體部121之厚度以保持平衡之方式決定厚度即可。 如圖5所示,於第1轉子臂21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設置有用以調整旋轉平衡之平衡調整部129。平衡調整部129例如可將所需片數之金屬製小板材129a(調整用重量材、平衡器)例如螺栓固定。 第1導線環支持部21或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例如為鑄造之鋅製造,但其重量有可能與設計重量值產生偏差。若重量有偏差,則有可能無法保持旋轉平衡。於如此之情形,可安裝保持旋轉平衡所需之片數之板材129a,而調整旋轉平衡。 其次,對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之細節進行說明。如圖5及圖6所示,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分別自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之外周向徑外側方向延伸,進而朝向前方,與轉子本體部121分離而延伸。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係於轉子本體部121之周向上,配置於相互相反側之位置(相互對向)。轉子本體部121、第1轉子臂210、及第2轉子臂220例如為鋁合金製造或鎂合金製造。 如圖5(a)所示,第1轉子臂210具有平板狀之第1支持腳211與平板狀之第2支持腳213。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分別自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之外周向徑外側方向延伸,進而彎曲而向前方延伸。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越朝向前方越相互靠近,且於前端部匯合。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之間形成有空間。於第1轉子臂210之前端部,結合有第1導線環支持部21。 如圖8所示,第1轉子臂210具有自第1支持腳211之側部(側端部)212延伸之第1肋215(第3補強部)。第1肋215於直至轉子本體部121之外周(後端部126之外周)之間延伸。又,第1轉子臂210具有自第2支持腳213之側部(側端部)214延伸之第2肋216(第3補強部)。第2肋216於直至轉子本體部121之外周(後端部126之外周)之間延伸。 如圖8所示,第1肋215相對於第1支持腳211,於與該第1支持腳211之側部212呈大致直角之方向上形成。即,藉由以第1支持腳211與第1肋215形成L字狀之剖面構造,而提高第1支持腳211之強度。同樣,第2肋216相對於第2支持腳213,於與該第2支持腳213之側部214呈大致直角之方向上形成。即,藉由以第2支持腳213與第2肋216形成L字狀之剖面構造,而提高第2支持腳213之強度。 於先前之轉子臂中,板狀構件自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向徑外側方向延伸,進而彎曲而向前方延伸。但不具有於與板狀構件呈直角之方向(以剖面成為L字狀之方式)延伸之肋,而作為1個寬幅之厚板狀構件確保強度。相對於此,實施形態1之第1轉子臂210係一面於形成為較薄之板狀之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分別組合第1肋215與第2肋216而確保強度,一面減輕第1轉子臂210整體之重量。 以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之2個支持腳構成第1轉子臂210,係為了儘可能減輕第1轉子臂210之構成構件之重量。又,於第1支持腳211設置第1肋215且於第2支持腳213設置第2肋216,係為了分別補強第1支持腳211與第2支持腳213而保持必要之強度。藉由此種構成,與由1個寬幅且較厚之支持腳構成第1轉子臂210之情形相比可減輕重量,且可確保必要之強度。另,由於於第1轉子臂210未配置後述之導線環反轉裝置30,故更容易採用此種構成。另,支持腳之數量亦可設為3個以上。 另一方面,如圖5(b)所示,第2轉子臂220係自與第1轉子臂210對向之位置(相對於圓筒軸S對稱之位置)之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向徑外側方向呈厚壁狀延伸,進而彎曲而向前方(與轉子本體部121大致平行地)延伸。第2轉子臂220係於延伸部分(基體部分)形成為寬幅,且越朝向前端寬度形成得越窄。於第2轉子臂220之前端部,結合有第2導線環支持部22。 如圖5(b)中以虛線所示,於第2轉子臂220之朝向前方延伸之部分之內部,配置有導線環反轉裝置30。如上所述,釣具用捲線器100之釣線引導機構2可採取可將釣線捲取至捲線筒130之釣線捲取位置、與可將釣線自捲線筒130向前方自由地饋出之釣線放出位置。導線環反轉裝置30係將釣線引導機構2(詳細而言為釣線引導機構2之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分配(使其反轉)於釣線捲取位置與釣線放出位置,並使其等於各自之位置穩定化之裝置。 如圖9(a)所示,導線環反轉裝置30具備肘節彈簧32、導向桿36及恢復撥桿40。 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第1端部22a為鋅製造,藉由支持軸22c與第2轉子臂220之前端部結合。於第1端部22a,設置有與導向桿36之一端部36a卡合之卡合孔22d、與供恢復撥桿40之一端部40a插入之撥桿插入孔22f。 導向桿36係發揮將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傳遞至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作用之構件。導向桿36為不鏽鋼製造,一端部36a彎折成直角而與第1端部22a之卡合孔22d卡合。導向桿36於彎折位置之近前具有卡止肘節彈簧32之一端部32a之卡止突起38。導向桿36之另一端部36b插入至肘節彈簧32之中途。但,即使肘節彈簧32被壓縮,導向桿36之另一端部36b亦不會抵接於彈簧導向件34之底面34a。 肘節彈簧32具有對導向桿36彈推之功能。肘節彈簧32係螺旋彈簧,其一端部32a經由樹脂板33卡止於導向桿36之卡止突起38,另一端部32b插入至樹脂製造之有底四角柱容器之彈簧導向件34,抵接於彈簧導向件34之底面34a而得以支持。彈簧導向件34以其方向伴隨導向桿36之方向之變化而變化之方式,且中央部可轉動地被支持。另,於圖9中,以可看到內部之方式對彈簧導向件34進行圖示。 導向桿36之一端部36a與第1端部22a之卡合孔22d卡合。藉此,被肘節彈簧32彈推之導向桿36將第1端部22a向前方向彈推。藉由該彈推力而使第1端部22a即第2導線環支持部22於釣線捲取位置與釣線放出位置穩定化。 導向桿36雖與第1端部22a之卡合孔22d卡合,但由於導向桿36(不鏽鋼製造)與第1端部22a(鋅製造)材質不同,故若直接卡合,則於鹽水等滲入間隙之情形時有因2種材質之離子化傾向之差異,而腐蝕卡合孔22d之虞。因此,如圖10所示,於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第1端部22a之卡合孔22d,嵌插有圓筒狀之樹脂軸環(絕緣構件)22h。導向桿36之一端部36a經由該樹脂軸環22h與卡合孔22d卡合。藉由如此般放入樹脂軸環22h將兩者絕緣,而防止電腐蝕之產生。另,於圖10中,未圖示導向桿36。 恢復撥桿40係傳遞使位於釣線放開位置之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第1端部22a向返回釣線捲取位置之方向旋轉之彈推力之構件。如圖9(a)及圖10所示,恢復撥桿40之一端部40a成直角彎曲而插入於第1端部22a之撥桿插入孔22f。 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向與一端部40a相反側成直角彎曲。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於第1端部22a位於釣線捲取位置時,位於較轉子120之後端部126更前方。但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於如圖9(b)所示般第1端部22a位於釣線放出位置時,後退至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附近。即,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靠近面向轉子本體部121之後端部126之捲線器本體110之顎部115(參照圖2)。 如圖11所示,於捲線器本體110之顎部115,設置有恢復撥桿返回部42。恢復撥桿返回部42係以朝向轉子120之旋轉方向高度變高之方式形成有斜面42c之大致三角形之構件。於恢復撥桿返回部42之底面形成突起部42a,突起部42a插入於設置於捲線器本體110之顎部115之孔。恢復撥桿返回部42係藉由突起部42a定位,進而以螺栓42b固定。 於先前技術中,恢復撥桿返回部係於下部形成縮窄部,自側部將縮窄部插入設置於顎部之缺口部並進行固定。但該恢復撥桿返回部42係藉由形成於底面之突起部42a與螺栓42b而定位並固定。藉由該構成,可簡化顎部115之周邊之構造,而提高周邊構件之設計自由度。 如圖11所示,恢復撥桿返回部42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10之有竿安裝座支持部114延伸之位置之顎部115。 使用者於欲手動將釣線引導機構2自釣線捲取位置切換為釣線放出位置時,多以右手之手指掛住釣線並保持,以左手移動導線環23而切換位置。此時,使用者為以手指掛住釣線,必須於有線輥3之第1轉子臂210到達竿側(配置有竿安裝座支持部114之側)之位置,移動導線環23。此時,若恢復撥桿返回部42位於竿側之相反位置,則第2轉子臂220亦到達竿側之相反位置,故配置於第2轉子臂220之內部之恢復撥桿40與恢復撥桿返回部42干擾,而無法將導線環23移動至釣線放出位置。 藉由將恢復撥桿返回部42配置於竿安裝座支持部114延伸之位置之顎部115,而於第1轉子臂210到達竿側之位置,使用者欲手動將釣線引導機構2自釣線捲取位置切換為釣線放出位置時,恢復撥桿40與恢復撥桿返回部42不干擾,而可於不給使用者帶來違和感之情況下切換釣線引導機構2之位置。 恢復撥桿40之一端部40a雖插入於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第1端部22a之撥桿插入孔22f,但於釣線捲取位置一端部40a不抵接於撥桿插入孔22f之側壁,而存在某一程度上可自由移動之空間。因此,於例如導線環23變形之情形等,即使於第1端部22a位於釣線捲取位置之位置,恢復撥桿40亦有可能向後方向移動。若於第1端部22a位於釣線捲取位置之位置恢復撥桿40向後方向移動,則會產生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與恢復撥桿返回部42於不可接觸時接觸之可能性。 為排除此種可能性,如圖10所示,藉由螺旋彈簧製造之舉升彈簧(彈推構件)44對恢復撥桿40之彎折之一端部40a彈推。舉升彈簧44係為使恢復撥桿40不後退,而將恢復撥桿40向前方向彈推者。 舉升彈簧44之前端(於圖10中為上端)捲繞於恢復撥桿40之一端部40a並被卡止,後端(於圖10中為下端)於釣線捲取位置抵接於撥桿插入孔22f之後端(於圖10中為下端)之側壁22k。藉由該構成,舉升彈簧44於釣線捲取位置可將恢復撥桿40相對於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第1端部22a向前方(於圖10中為上方)彈推,而可使恢復撥桿40與恢復撥桿返回部42不接觸。 接著,對導線環反轉裝置30之動作進行說明。如圖9(a)所示,於釣線引導機構2位於釣線捲取位置時,導向桿36之一端部36a位於較通過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之支持軸22c之中心且與前後方向平行之虛擬線段G更靠左側。藉由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導向桿36將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向圖之左上方向彈推,並於該位置使第2導線環支持部22穩定。 於為將釣線向前方饋出而使釣線引導機構2位於釣線放出位置時,使用者手持導線環23向圖9(a)之箭頭L之方向轉動。於是,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以支持軸22c為中心逆時針旋轉。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雖以抑制該旋轉之方式作用,但可由使用者使卡合孔22d(及與其卡合之導向桿36之一端部36a)抗著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左旋轉。 卡合孔22d旋轉至中途,支持軸22c之中心、卡合孔22d與卡合於卡合孔22d之導向桿36成為一條直線之位置成為導線環反轉裝置30之死點(未圖示)。於死點位置,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被支持軸22c阻擋,而不會於使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向左右任一者旋轉之方向上作用。 若超過該死點而卡合孔22d進而左旋轉(向圖之右方向移動),則此次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反而於使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向左方向旋轉之方向上作用。然後,第2導線環支持部22左旋轉至圖9(b)所示之釣線放出位置。於該位置,導向桿36之一端部36a位於較虛擬線段G更靠右側。又,恢復撥桿40之一端部40a被按壓於撥桿插入孔22f之前端壁22g,恢復撥桿40向下方移動。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如上所述般位於靠近未圖示之捲線器本體110之顎部115之位置。 於釣線引導機構2位於圖9(b)所示之釣線放出位置時,若使用者為捲取釣線而轉動手柄140,則轉子120旋轉。於是,與轉子120一併旋轉之恢復撥桿40之另一端部40b抵接於恢復撥桿返回部42之斜面42c(參照圖11),伴隨轉子120之旋轉沿斜面42c之傾斜被逐漸向上方舉升。藉此,恢復撥桿40之一端部40a將撥桿插入孔22f之前端壁22g向圖之上方推昇。因此,第2導線環支持部22以支持軸22c為中心向圖9(b)之箭頭R所示之方向旋轉。 雖使卡合孔22d於旋轉初始一面對抗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一面順時針旋轉,但若卡合孔22d進而旋轉超過死點,則此次肘節彈簧32之彈推力於使第2導線環支持部22逆時針旋轉之方向上作用。且,於圖9(a)所示之釣線捲取位置穩定。如此,藉由轉動手柄140,而將釣線引導機構2自動地設定於釣線捲取位置。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1之釣具用捲線器100之轉子120中,轉子本體部121與其他構成相同但壁厚均勻且不具有厚壁部127之先前構造者相比,於維持必要強度之情況下更輕量化。又,第1轉子臂210係由平板狀之第1支持腳211與平板狀之第2支持腳213形成,且分別設置有補強用之第1肋215與第2肋216。因此,與其他構成相同但不具有補強用之第1肋215與第2肋216之先前構造者相比,於維持必要強度之狀態下更輕量化。 又,釣具用捲線器100於與有線輥3一側之第1轉子臂210為相反側之第2轉子臂220之內部設置有導線環反轉裝置30。藉此,容易保持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之重量平衡,且使轉子120輕量化。 具體而言,因第1轉子臂210不具有導線環反轉裝置30,故較其他構成相同且具有導線環反轉裝置30之第2轉子臂220更輕量。因此,即便於第2轉子臂22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不設置厚壁部127,而僅於第1轉子臂21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具有厚壁部127,亦可容易地保持旋轉平衡。即,可減少僅為保持平衡而追加之調整用重量材(平衡器),結果可帶來輕量化。 如以上所述,釣具用捲線器100之轉子120成為一面保持必要之強度一面使整體之重量輕量化,且保持旋轉平衡之轉子。 另,亦可選擇性地實施如下兩個構成之各者,即,於第1轉子臂21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設置厚壁部127;及以平板狀之第1支持腳211與平板狀之第2支持腳213形成第1轉子臂210,且分別設置第1肋215與第2肋216。 又,可選擇性地實施如下3個構成之各者,亦可組合2個以上而實施,即,於與有線輥3一側為相反側之第2轉子臂220之內部設置導線環反轉裝置30;於第1轉子臂21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設置厚壁部127;及以平板狀之第1支持腳211與平板狀之第2支持腳213形成第1轉子臂210,且分別設置第1肋215與第2肋216。 (實施形態2) 於實施形態1中,於轉子本體部121之第1轉子臂210側之圓筒內側形成厚壁部127,並減小除此以外之轉子本體部121之圓筒之厚度,而減輕轉子本體部121之整體之重量。於實施形態2中,對以其他構成減輕轉子本體部121A之整體之重量之形態進行說明。 如圖12(a)、(b)所示,設置有傾斜厚壁部128a(第2補強部)與傾斜厚壁部128b(第2補強部),該傾斜厚壁部128a與傾斜厚壁部128b自轉子本體部(圓筒部)121A之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之間之側面之後部至前部,相對於圓筒軸S方向傾斜延伸,且壁厚較周圍更厚。所謂相對於圓筒軸S方向傾斜延伸,係指使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側面部分螺旋狀(螺旋圓弧狀)地延伸。 傾斜厚壁部128a、128b係將壁厚形成為厚於除該部分以外之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之壁厚之部分。傾斜厚壁部128a、128b分別自轉子本體部121A之後部至前部,以自第1轉子臂210側朝向第2轉子臂220側朝向前方之方式螺旋狀地延伸。傾斜厚壁部128a與傾斜厚壁部128b形成為相對於包含圓筒軸S之面呈面對稱。更具體而言,傾斜厚壁部128a與傾斜厚壁部128b形成為相對於包含圓筒軸S且通過第1轉子臂210之中央部與第2轉子臂220之中央部之面呈面對稱。 如上所述,因於轉子本體部121A之第1轉子臂210側施加特別大之載荷,故就強度方面及旋轉平衡方面而言,傾斜厚壁部128a、128b較佳以此種方向與配置而設置。 除傾斜厚壁部128a、128b以外之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之壁厚可薄於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部分為均勻厚度時之壁厚。傾斜厚壁部128a、128b之壁厚雖決定為強度與重量之折衷,但較佳為除傾斜厚壁部128a、128b以外之圓筒部分之壁厚之1.5倍至3倍左右。藉由如此於圓筒設置傾斜厚壁部128a、128b而使其他圓筒部分之壁厚變薄,而可一面保持必要強度一面減輕轉子本體部121A之整體重量。 於實施形態2中,設置傾斜厚壁部128a、128b之範圍為較圓盤部122更靠後方側之範圍。但亦可擴寬或縮窄設置傾斜厚壁部128a、128b之範圍。 於實施形態2中,作為第2補強部,形成了傾斜厚壁部128a、128b,但亦可於圓筒部之壁上貼附強度較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部更高之補強材。進而,亦可使補強材內包於圓筒部之壁。此種補強材較佳為相對於圓筒軸S傾斜設置。 另,第1轉子臂210側與第2轉子臂220側之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之壁厚亦可不變薄。 作為將轉子本體部121A之圓筒之厚度整體變薄,並使其一部分為厚壁而保持整體之強度之方法,亦考慮於與圓筒軸S方向平行或正交之方向設置厚壁部之方法。但發明者等人發現,設置相對於圓筒軸S方向傾斜方向之傾斜厚壁部128a、128b時,一面防止轉子本體部121A之強度之下降一面減輕轉子本體部121A之重量之效果更高。又發現,使廣範圍之壁厚變薄,並傾斜地設置增厚了壁厚之補強部為有效。 (變化例) 亦可將實施形態2之與傾斜厚壁部128a、128b相鄰之位置(不僅直接相接之位置亦包含靠近之位置)之圓筒部分(部分地)開口。例如,如圖13(a)所示之轉子本體部121A般,於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之間之圓筒部分,設置開口部230a與開口部230b。於相反側亦如圖13(b)所示,同樣地設置開口部230c與開口部230d。即,設置相對於圓筒軸S方向傾斜延伸之傾斜補強部128c(第2補強部),並於與其相鄰之位置設置開口部230a與開口部230b。同樣地,設置相對於圓筒軸S方向傾斜延伸之傾斜補強部128d(第2補強部),並於與其相鄰之位置設置開口部230c與開口部230d。傾斜補強部128c、128d之壁厚厚於轉子本體部121A整體為均勻厚度時之壁厚。傾斜補強部128c、128d具有與實施形態2之傾斜厚壁部128a、128b相同之功能。 於該變化例之情形時,開口部以外之部分之壁厚亦可設為相同。於該情形時,可打通壁厚均勻之圓筒之一部分而形成開口部。換言之,亦可於轉子本體部121A之第1轉子臂210與第2轉子臂220之間之2個圓筒部分,殘留沿相對於圓筒軸S(前後)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之傾斜補強部128c、128d而設置大開口部230a、230b、230c、230d。另,就強度方面而言,較佳為於安裝有第1轉子臂210之圓筒部分、與安裝有第2轉子臂220之圓筒部分不設置開口部。開口部之形狀於圖13所示之例中為大致梯形,但其形狀亦可不為梯形。但,若考慮旋轉平衡,則較佳為相對於包含圓筒軸S且通過第1轉子臂210之中央部與第2轉子臂220之中央部之面呈面對稱地形成。 如此,藉由將實施形態2之除傾斜厚壁部128a、128b以外之圓筒部分局部地開口,而可整體減輕轉子本體部121A之重量。 於先前之技術中,作為減輕板狀構件之重量之方法,已知有設置多個小開口(例如圓形開口)之方法。但發明者等人發現,將廣範圍進行開口並於開口部設置傾斜之補強部對一面保持必要之強度一面減輕整體重量更為有效。 另,對於用以使轉子本體部121輕量化之實施形態1之厚壁部127、與實施形態2之傾斜厚壁部128a、128b(或變化例之傾斜補強部128c、128d),既可選擇性地實施各者,亦可組合2種以上而實施。 以上,對本發明之若干實施形態及其變化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並非限定於該等實施形態與變化例。又,亦可選擇性地(單獨地)實施上述所說明之特徵性構成中之1個,且亦可一面考慮旋轉平衡一面組合複數個構成。
2‧‧‧釣線引導機構
3‧‧‧線輥
21‧‧‧第1導線環支持部
21a‧‧‧第1端部
21b‧‧‧第2端部
22‧‧‧第2導線環支持部
22a‧‧‧第1端部
22b‧‧‧第2端部
22c‧‧‧支持軸
22d‧‧‧卡合孔
22f‧‧‧撥桿插入孔
22g‧‧‧(撥桿插入孔之)前端壁
22h‧‧‧樹脂軸環(絕緣構件)
22k‧‧‧側壁
23‧‧‧導線環
23a‧‧‧第1端部
23b‧‧‧第2端部
24‧‧‧支持軸
30‧‧‧導線環反轉裝置
32‧‧‧肘節彈簧
32a‧‧‧(肘節彈簧之)一端部
32b‧‧‧(肘節彈簧之)另一端部
33‧‧‧樹脂板
34‧‧‧彈簧導向件
34a‧‧‧(彈簧導向件之)底面
36‧‧‧導向桿
36a‧‧‧(導向桿之)一端部
36b‧‧‧(導向桿之)另一端部
38‧‧‧卡止突起
40‧‧‧恢復撥桿
40a‧‧‧(恢復撥桿之)一端部
40b‧‧‧(恢復撥桿之)另一端部
42‧‧‧恢復撥桿返回部
42a‧‧‧突起部
42b‧‧‧螺栓
42c‧‧‧斜面
44‧‧‧舉升彈簧(彈推構件)
100‧‧‧釣具用捲線器
110‧‧‧捲線器本體
111‧‧‧殼部
112‧‧‧蓋部
113‧‧‧竿安裝座
114‧‧‧竿安裝座支持部
115‧‧‧顎部
120‧‧‧轉子
121‧‧‧轉子本體部(圓筒部)
121A‧‧‧轉子本體部(圓筒部)
121a‧‧‧前端部
122‧‧‧圓盤部
123‧‧‧螺母
124‧‧‧凸座部
125‧‧‧貫通孔
126‧‧‧後端部(開口端)
127‧‧‧厚壁部(第1補強部)
128a‧‧‧傾斜厚壁部(第2補強部)
128b‧‧‧傾斜厚壁部(第2補強部)
128c‧‧‧傾斜補強部(第2補強部)
128d‧‧‧傾斜補強部(第2補強部)
129‧‧‧平衡調整部
129a‧‧‧板材
130‧‧‧捲線筒
140‧‧‧手柄
141‧‧‧手柄軸
150‧‧‧驅動機構
151‧‧‧驅動軸
152‧‧‧驅動齒輪
160‧‧‧擺動機構
170‧‧‧小齒輪
171‧‧‧齒輪部
172‧‧‧小齒輪之前部
180‧‧‧捲線筒軸
210‧‧‧第1轉子臂
211‧‧‧第1支持腳
212‧‧‧(第1支持腳之)側部
213‧‧‧第2支持腳
214‧‧‧(第2支持腳之)側部
215‧‧‧第1肋(第3補強部)
216‧‧‧第2肋(第3補強部)
220‧‧‧第2轉子臂
230a‧‧‧開口部
230b‧‧‧開口部
230c‧‧‧開口部
230d‧‧‧開口部
A-A‧‧‧剖面
B-B‧‧‧剖面
C-C‧‧‧剖面
D-D‧‧‧剖面
G‧‧‧虛擬線段
L‧‧‧箭頭
m‧‧‧寬度
n‧‧‧長度
R‧‧‧箭頭
r1‧‧‧半徑
r2‧‧‧內周半徑
S‧‧‧圓筒軸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釣具用捲線器之整體圖。 圖2係圖1所示之釣具用捲線器之剖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釣具用捲線器之前視圖。 圖4係圖1所示之釣具用捲線器之釣線引導機構之部分放大圖。 圖5(a)係對於圖1所示之釣具用捲線器之包含釣線引導機構之轉子,自第1轉子臂側觀看之立體圖,(b)係自第2轉子臂側觀看之立體圖。 圖6(a)係圖5所示之轉子之側視圖,(b)係顯示(a)之轉子本體部之A-A剖面之概略圖。 圖7係顯示圖6(b)之C-C剖面之概略圖。 圖8係顯示圖6(a)之B-B剖面之概略圖。 圖9(a)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導線環反轉裝置位於釣線捲取位置時之概略圖,(b)係導線環反轉裝置位於釣線放出位置時之概略圖。 圖10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導線環反轉裝置之部分圖。 圖11係顯示圖2之D-D剖面之概略圖。 圖12(a)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釣具用捲線器之轉子之側視圖,(b)係自相反側觀看之側視圖。 圖13(a)係本發明之變化例之釣具用捲線器之轉子之側視圖,(b)係自相反側觀看之側視圖。
2‧‧‧釣線引導機構
3‧‧‧線輥
21‧‧‧第1導線環支持部
22‧‧‧第2導線環支持部
22a‧‧‧第1端部
23‧‧‧導線環
23a‧‧‧第1端部
23b‧‧‧第2端部
24‧‧‧支持軸
30‧‧‧導線環反轉裝置
120‧‧‧轉子
121‧‧‧轉子本體部(圓筒部)
126‧‧‧後端部(開口端)
129‧‧‧平衡調整部
129a‧‧‧板材
210‧‧‧第1轉子臂
211‧‧‧第1支持腳
213‧‧‧第2支持腳
220‧‧‧第2轉子臂

Claims (8)

  1. 一種釣具用捲線器,其包含: 轉子,其具有圓筒部、與配置於上述圓筒部之相互對向之位置之第1轉子臂與第2轉子臂; 釣線引導機構,其具有引導釣線之線輥、導線環、支持上述導線環之一端之第1導線環支持構件及支持上述導線環之另一端之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且上述第1導線環支持構件與上述第1轉子臂結合,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結合於上述第2轉子臂;及 導線環反轉裝置,其將上述釣線引導機構區分為釣線放出位置與釣線捲取位置;且 上述線輥配設於上述第1導線環支持構件,上述導線環反轉裝置配設於上述第2轉子臂內部; 上述第1轉子臂具有自上述圓筒部之外周向前方延伸之2個支持腳。
  2. 如請求項1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上述支持腳具備至少1個自上述支持腳之側部延伸至上述圓筒部之外周之肋補強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 上述導線環反轉裝置具有使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恢復至釣線捲取位置之恢復撥桿; 抵接於上述恢復撥桿之後端部使上述恢復撥桿移動之恢復撥桿返回部配置於捲線器本體之面向上述圓筒部之後端部之顎部之竿安裝座支持部延伸之位置。
  4. 如請求項3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於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具備彈推構件,該彈推構件抵接於上述恢復撥桿之前端部而將上述恢復撥桿向前方向彈推。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上述導線環反轉裝置具有肘節彈簧、與引導上述肘節彈簧之導向桿; 於上述第2導線環支持構件之與上述導向桿之一端部卡合之卡合孔,配置有將上述導向桿與上述卡合孔之間絕緣之絕緣構件。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於上述圓筒部之上述第1轉子臂之外周具備轉子平衡調整部。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於設置有上述第1轉子臂之位置之上述圓筒部之內周,具備較周圍更厚壁之厚壁補強部。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釣具用捲線器,其中於上述圓筒部之側面具備相對於上述圓筒部之圓筒軸向傾斜延伸之傾斜補強部。
TW105136784A 2016-01-25 2016-11-11 釣具用捲線器 TWI696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1942 2016-01-25
JP2016011942A JP6664974B2 (ja) 2016-01-25 2016-01-25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5974A true TW201725974A (zh) 2017-08-01
TWI696419B TWI696419B (zh) 2020-06-21

Family

ID=5783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6784A TWI696419B (zh) 2016-01-25 2016-11-11 釣具用捲線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06761B1 (zh)
EP (1) EP3202261B1 (zh)
JP (1) JP6664974B2 (zh)
KR (1) KR102657944B1 (zh)
CN (1) CN107027722B (zh)
TW (1) TWI696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5063B2 (ja) * 2017-09-05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7013204B2 (ja) * 2017-10-27 2022-01-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113707B2 (ja) * 2018-09-14 2022-08-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212516B2 (ja) * 2018-12-27 2023-01-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133268B2 (ja) * 2019-03-25 2022-09-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476126B2 (ja) * 2021-02-26 2024-04-30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23030443A (ja) * 2021-08-23 2023-03-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541968B2 (ja) * 2021-11-30 2024-08-2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4182A (en) * 1988-06-15 1991-04-02 Zebco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bail opening system
JP2628484B2 (ja) * 1992-09-04 1997-07-0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GB2280581B (en) * 1993-08-04 1996-12-1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JP2894422B2 (ja) * 1993-12-22 1999-05-2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020823B2 (ja) * 1994-12-29 2000-03-1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US6176447B1 (en) * 1996-01-10 2001-01-23 Daiwa Seiko, Inc.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with a spool having front and rear flange portions
US5988546A (en) * 1997-05-05 1999-11-23 Charles C. Worth Corporation Fishing reel tension bail mechanism
JPH11137135A (ja) * 1997-11-05 1999-05-25 Ryobi Ltd 魚釣り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474782B (en) * 2000-06-23 2002-02-0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rotor braking device
SG104324A1 (en) * 2001-05-22 2004-06-2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rotor
JP2003274817A (ja) * 2002-03-27 2003-09-3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905068B2 (ja) * 2003-07-25 2007-04-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SG110185A1 (en) * 2003-09-11 2005-04-28 Shimano Kk Rotor for spinning reel
US7175121B2 (en) * 2003-10-28 2007-02-13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sounding mechanism
JP4027883B2 (ja) * 2003-11-19 2007-12-26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4555653B2 (ja) 2004-09-30 2010-10-0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975596B2 (ja) * 2007-11-30 2012-07-1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886066B2 (ja) * 2010-01-19 2012-02-2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08787A1 (en) 2017-07-27
US9706761B1 (en) 2017-07-18
JP2017131124A (ja) 2017-08-03
KR20170088740A (ko) 2017-08-02
EP3202261A1 (en) 2017-08-09
CN107027722B (zh) 2021-09-21
KR102657944B1 (ko) 2024-04-17
EP3202261B1 (en) 2021-11-24
TWI696419B (zh) 2020-06-21
CN107027722A (zh) 2017-08-11
JP6664974B2 (ja)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5974A (zh) 釣具用捲線器
TW201725975A (zh) 釣具用捲線器之轉子
US7896277B2 (en) Fishing reel
JP2007006710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5035986A5 (zh)
JP2010172226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6741844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2015165784A (ja) ベール支持機構
US6854677B2 (en) Spinning-reel sounding mechanism
US20070075172A1 (en)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JP5427645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640552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0041548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7384851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391062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KR200432392Y1 (ko) 양축 릴의 스풀 잠금장치
JP2022135298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559658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JP6405081B2 (ja) ラインロー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糸案内機構
JP2003047373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04313078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2003079285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