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4659B - 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4659B
CN107004659B CN201580050924.5A CN201580050924A CN107004659B CN 107004659 B CN107004659 B CN 107004659B CN 201580050924 A CN201580050924 A CN 201580050924A CN 107004659 B CN107004659 B CN 107004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ube
pipe portion
prominent
length direction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09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4659A (zh
Inventor
冨田亮平
岛津智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0475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4711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004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4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7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28F3/086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having one or more openings therein forming tubular heat-exchange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1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03Insulating or insulated parts, e.g. mountings, containers, diamond heatsin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5/00Heat exchanger elements made of materials having special features or resulting from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F28F2255/02Flexibl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6Metall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9/00
    • H01L25/07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non-apertur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8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he same main 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冷却器组件包括冷却管(2)和支承部件(30、30X)。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在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一容易变形部。在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二容易变形部。在支承部件设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300、70A)和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301、70B)。在第一突出管部与支承部件的第一嵌合部嵌合、且第二突出管部与支承部件的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第一容易变形部及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支承部件对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Description

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2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93184号、2015年8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68149号、以及2015年8月3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71146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被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器组件以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电流转换装置,其由冷却器和板部构成,其中,上述冷却器包括多根冷却管,并且是使冷却管和半导体组件交替地层叠而成的,上述板部配置于冷却器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中央构成热交换管。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经由波纹管60A而连接,以构成供给集管11A。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经由波纹管60A而连接,以构成排出集管。
板部30C相对于多根冷却管2配置于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另一方侧。板部30C对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即,冷却管2的层叠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中央进行支承。在板部30C处分别构成有与供给集管11A连通的供给制冷剂通路和与排出集管连通的排出制冷剂通路。
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以下,简称为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一端部经由波纹管60A与板部30C的供给制冷剂通路连接。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另一端部经由波纹管60A与板部30C的排出制冷剂通路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电流转换装置1A中,通过将端侧冷却管2及板部30C之间的两根波纹管60A沿管层叠方向DRst挤缩,从而使板部30C与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接触。藉此,板部30C对多根冷却管2进行支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45186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流转换装置1A中,如上所述,通过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压缩两根波纹管60A,从而使板部30C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接触(参照图23)。
波纹管60A是变形部61、62一个一个交替地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排列而构成的。变形部61朝以供给集管11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内侧凹陷。变形部62朝以供给集管11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当压缩波纹管60A时,为了避免即便变形部62、61变形,变形部62、61也与板部30C干涉,减小了板部30C的厚度尺寸(即,管层叠方向DRst的尺寸)La。因此,板部30C的刚度减小。另一方面,为了增大板部30C的厚度尺寸La以确保板部30C的刚度,需要采用板部30C朝冷却管2的相反侧(即,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的结构。因此,板部30C的体格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能确保支承冷却管的支承部件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以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冷却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口部;以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及被冷却对象,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壳体;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配置在层叠方向上的主体部的一方侧且将开口部塞住,并对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管。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
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该第一突出管部与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层叠方向的一方侧突出。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该第二突出管部与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层叠方向的一方侧突出。
在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一容易变形部。在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二容易变形部。
在支承部件处设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和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在第一突出管部与第一嵌合部嵌合、且第二突出管部与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第一容易变形部及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支承部件对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在第一容易变形部和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支承部件对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因此,支承部件无需采用避开容易变形部的结构。因此,不采用支承部件朝冷却管的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就能确保支承部件的厚度尺寸。
藉此,能提供一种可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可确保对冷却管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冷却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口部;以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层叠的多根冷却管及被冷却对象,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壳体;第一支承部件,该第一支承部件对多根冷却管中的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以及第二支承部件,该第二支承部件对多根冷却管中的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在多根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被冷却对象。
多根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管。多根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该供给集管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冷却管的热交换管。多根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该排出集管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冷却管的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在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与供给集管内连通的第一突出管部。在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与排出集管内连通的第二突出管部。
在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在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
在第一支承部件设置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在第二支承部件设置有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
在第一突出管部与第一嵌合部嵌合、第一容易变形部朝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在第二突出管部与第二嵌合部嵌合、第二容易变形部朝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容易变形部朝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因此,第一支承部件无需采用避开第一容易变形部的结构。因此,不采用支承部件朝冷却管的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就能确保第一支承部件的厚度尺寸。
除此之外,在第二容易变形部朝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因此,第二支承部件无需采用避开第二容易变形部的结构。因此,不采用第二支承部件朝冷却管的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就能确保第二支承部件的厚度尺寸。
藉此,能提供一种可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可确保对冷却管进行支承的第一、第二支承部件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
通过本发明的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冷却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口部;以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及被冷却对象,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壳体;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配置在层叠方向上的主体部的一方侧且将开口部塞住,并和对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管。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
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该第一突出管部与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层叠方向的一方侧突出。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该第二突出管部与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层叠方向的一方侧突出。
在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一容易变形部。在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二容易变形部。
在支承部件处设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和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
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冷却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口部;以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及被冷却对象,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壳体;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配置在层叠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另一方侧且被夹在主体部及壳体的底部之间,并对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管。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
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该第一突出管部与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层叠方向的另一方侧突出。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该第二突出管部与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层叠方向的另一方侧突出。
在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一容易变形部。在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二容易变形部。
在支承部件处设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和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在第一突出管部与第一嵌合部嵌合、且第二突出管部与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第一容易变形部及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支承部件对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本发明的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工序和变形工序。
组装工序使第一突出管部与第一嵌合部嵌合,且使第二突出管部与第二嵌合部嵌合。变形工序使第一容易变形部及第二容易变形部处于分别朝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并利用支承部件对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的制造方法,支承部件无需采用避开第一、第二容易变形部的结构。因此,不采用支承部件朝冷却管的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就能确保支承部件的厚度尺寸。因此,能提供一种可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可确保对冷却管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冷却器组件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冷却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口部;以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层叠的多根冷却管及被冷却对象,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壳体;第一支承部件,该第一支承部件对多根冷却管中的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以及第二支承部件,该第二支承部件对多根冷却管中的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在多根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被冷却对象。
多根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管。
多根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该供给集管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冷却管的热交换管。多根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该排出集管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冷却管的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在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与供给集管内连通的第一突出管部。在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与排出集管内连通的第二突出管部。
在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在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
在第一支承部件设置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在第二支承部件设置有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
该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工序和变形工序。
组装工序使第一突出管部与第一嵌合部嵌合,并使第二突出管部与第二嵌合部嵌合。变形工序使第一容易变形部处于朝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而利用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且使第二容易变形部处于朝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而利用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
藉此,第一支承部件无需采用避开第一容易变形部的结构。因此,能确保第一支承部件的厚度尺寸。除此之外,第二支承部件无需采用避开第二容易变形部的结构。因此,能确保第二支承部件的厚度尺寸。藉此,能提供一种可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可确保对冷却管进行支承的第一、第二支承部件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
附图说明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根据下述的详细记载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观察到图1的冷却器组件的板部单体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供给集管附近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供给集管及板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中的中间板和安装于该中间板的内部翅片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变形前的图1的供给集管附近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前的图1的供给集管及板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热交换管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6A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6B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比较例的冷却器组件的整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彼此相同或均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以实现说明的简化。在各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一部分结构的情况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先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不仅仅是各实施方式中具体说明的部分的组合,只要不特别地对组合产生障碍,则也能将实施方式彼此进行局部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观察到冷却器组件1的图。
该冷却器组件1是通过使在其内部循环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而对该热交换对象进行冷却的层叠型热交换器。具体而言,该热交换对象即被冷却对象是形成为板状的多个电子零件4,冷却器组件1从该电子零件4的两面对该电子零件4进行冷却。作为冷却器组件1的制冷剂,使用混入了例如乙二醇系的防冻液的水、即冷却水。另外,图1的管层叠方向DRst、管长度方向DRtb、以及后述图2的管宽度方向DRw均是彼此正交的方向。
具体而言,作为上述被冷却对象的电子零件4收容有对大功率进行控制的功率元件等,并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此外,功率用电极从电子零件4的一方的长边侧外周面延伸出,控制用电极从电子零件4的另一方的长边侧外周面延伸出。详细而言,电子零件4是内置有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的半导体组件。此外,该半导体组件构成汽车的行驶用电动机用的电流转换装置。电流转换装置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输出至行驶用电动机的电路。
如图1所示,冷却器组件1包括冷却器10。冷却器10包括主体部20及板部30。
主体部20收纳于壳体40内。主体部20是通过多根冷却管2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层叠而构成的。此外,在各根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具有供给集管构成部2a(制冷剂导入部),并在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具有排出集管构成部2b(制冷剂排出部)。此外,在供给集管构成部2a与排出集管构成部2b之间具有扁平形状的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2c将上述供给集管构成部2a与排出集管构成部2b连接起来,并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集管制冷剂流路2d。
该供给集管构成部2a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层叠,藉此,构成朝管制冷剂流路2d供给制冷剂的供给集管11。即,该供给集管11由多个供给集管构成部2a构成,多个热交换管2c的一端分别与多个供给集管构成部2a连接。
排出集管构成部2b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层叠,藉此,构成供从管制冷剂流路2d排出的制冷剂流入的排出集管12。即,该排出集管12由多个排出集管构成部2b构成,多个热交换管2c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排出集管构成部2b连接。
热交换管2c被配置成其一方的扁平面(冷却面)与电子零件4的一方主平面接触,另一方的扁平面(冷却面)也与另一电子零件4的另一主平面接触。
即,多个电子零件4和多个热交换管2c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交替地层叠配置。此外,在层叠配置有这多个电子零件4和多个热交换管2c的组装体中的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两端还配置有热交换管2c。根据上述层叠配置,热交换管2c使在管制冷剂流路2d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电子零件4进行热交换,以从两面对多个电子零件4进行冷却。
板部30相对于主体部20配置于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一方侧。板部30是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对主体部2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
具体而言,板部30包括板主体部31,突出开口部32、33、34、35,接触部36及通孔形成部37a、38a。
板主体部31以在管长度方向DRtb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板状,并被配置成关闭壳体40的开口部41。板主体部31利用多个紧固部件42(图2中的四个紧固部件42)固定于壳体40。
突出开口部32、33配置于板主体部31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一方侧。突出开口部32从板主体部31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突出而形成开口部32a。突出开口部33从板主体部31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而形成开口部33a。开口部32a是通孔37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的开口部,开口部33a是通孔37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的开口部。通孔形成部37a(第一嵌合部)在板部30中构成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贯穿的通孔37(供给部)。
突出开口部34、35配置于板主体部31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另一方侧。突出开口部34从板主体部31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突出而形成开口部34a。突出开口部35从板主体部31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而形成开口部35a。开口部34a是通孔38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的开口部,开口部35a是通孔38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的开口部。通孔形成部38a(第二嵌合部)在板部30中构成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贯穿的通孔38(排出部)。
接触部36配置于突出开口部33、35之间,并从板主体部31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接触部36构成接触面36a,接触面36a在管长度方向DRtb上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的长度方向中央整体地接触。本实施方式的板部30由例如铝合金等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金属构成。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的符号设为“2X”,以对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和其他冷却管2进行区别。
壳体40包括开口部41、43。开口部41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开口。开口部43朝管宽度方向DRw的一方侧(图1中纸面垂直方向的跟前侧)开口。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是由例如铝合金等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金属制成的壳体。
接着,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冷却管2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冷却器组件1的供给集管11附近的剖视图。
冷却管2是层叠例如铝合金等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金属制的板、并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对上述板进行接合而构成的。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冷却管2由一对外壳板27和中间板28构成。这一对外壳板27构成冷却管2的外壳,并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排列配置。另外,中间板28配置于这一对外壳板27之间。
换言之,热交换管2c由一对外壳板27和中间板28构成,一对外壳板27分别延伸至供给集管构成部2a和排出集管构成部2b。此外,中间板28分别从热交换管2c内延伸至供给集管构成部2a内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内。
外壳板27在构成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的部位具有突出管部22,该突出管部22被设成朝管层叠方向DRst突出。该突出管部22朝管层叠方向DRst开口。此外,通过突出管部22彼此接合而将多根冷却管2朝管层叠方向DRst连接,以分别构成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
另外,外壳板27在突出管部22的根部周边、即突出管部22的基部侧具有隔膜部23,该隔膜部23具有规定的径向宽度并形成为环状。即,隔膜部23形成于冷却管2中的突出管部22的基部侧。该隔膜部23分别在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中朝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的内部凹陷。
本实施方式的隔膜部23构成容易变形部,该容易变形部形成为在冷却器组件1组装时能因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按压力而容易地变形。与供给集管11(或者排出集管12)中的除了隔膜部23之外的部位相比,隔膜部23的刚度较小。即,与突出管部22的顶端侧、冷却管2相比,隔膜部23的刚度较小。
另外,外壳板27的突出管部22被承插连接。即,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连接的两个突出管部22中的一方的突出管部22是在承插连接中配置于外侧的带台阶的大径突出管部223,另一方的突出管部22是插入配置于该大径突出管部223的内侧的小径突出管部222。因此,构成冷却管2的一对外壳板27的一方具有作为突出管部22的大径突出管部223,一对外壳板27的另一方具有作为突出管部22的小径突出管部222。
此外,在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中,分别通过小径突出管部222与大径突出管部223嵌合,从而该小径突出管部222及大径突出管部223构成一个管路形成部224。该管路形成部224构成分别在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中使制冷剂朝管层叠方向DRst流动的圆管状的箱管路224a。
即,多根冷却管2中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一端部经由一个管路形成部224而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供给集管11。
多根冷却管2中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另一端部经由一个管路形成部224而连接在一起,以构成排出集管12。
如图3所示,在大径突出管部223的内部收容小径突出管部222。形成于大径突出管部223内的台阶部作为用于对小径突出管部222的插入长度进行限制的限制部分起作用。小径突出管部222的前端与台阶部抵接,以限制小径突出管部222在轴向、即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插入长度。在大径突出管部223的内表面与小径突出管部222的外表面之间具有能在组装过程中插入的程度的间隙,但大径突出管部223和小径突出管部222通过钎焊接合,从而关闭、密封间隙。
接合后的突出管部22具有以下程度的刚度:即便在上述轴向、即管层叠方向DRst上受到隔膜部23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的加压力,突出管部22也不发生压曲。
如图3所示,在外壳板27的外侧缘部形成有沿管层叠方向DRst立起的外周壁面274和从该外周壁面274朝外侧扩大且宽度较小的凸缘部275。凸缘部275提供在与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大的平面。
一对外壳板27被配置成使各自的凸缘部275彼此相对并用该凸缘部275夹住中间板28的缘部。此外,这一对外壳板27及中间板28通过钎焊被接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相邻的冷却管2的突出管部22彼此嵌合而将该突出管部22的侧壁彼此接合,从而使相互的供给集管构成部2a彼此连通,并使相互的排出集管构成部2b彼此连通。藉此,形成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中,突出管部22a、22b分别嵌入板部30的通孔37、38(参照图4)。突出管部22a、22b分别是从位于一端的冷却管2X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突出的突出管部。
此处,突出管部22a是构成供给集管11的制冷剂入口11a的突出管部,突出管部22b是构成排出集管12的制冷剂出口12a的突出管部。因此,为了便于说明而区别突出管部22a、22b,标注了不同的符号。
在冷却管2X中的突出管部22a的基部侧形成有隔膜部23。与冷却管2X中的除了隔膜部23之外的部分、突出管部22a相比,隔膜部23的刚度较小,且隔膜部23构成为能容易地发生变形。
在冷却管2X中的突出管部22b的基部侧形成有隔膜部23。与冷却管2X中的除了隔膜部23之外的部分、突出管部22b相比,隔膜部23的刚度较小,且隔膜部23构成为能容易地发生变形。
如图1所示,冷却器组件1中的设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的外壳板27(参照图5)并不具有突出管部22,而是被封闭的。即,在冷却管2X中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未设有突出管部22、22,该冷却管2X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
另外,如热交换管2c的立体图即图5所示,冷却管2在构成热交换管2c的部位具有隔着中间板28沿管层叠方向DRst层叠而成一对的内部翅片29。该内部翅片29配置于中间板28与外壳板27之间,并成形为波形状而促进制冷剂的热交换。换言之,在热交换管2c中的中间板28与外壳板27之间形成有管制冷剂流路2d,内部翅片29配置于该管制冷剂流路2d内。此外,外壳板27、中间板28及内部翅片29通过彼此被钎焊接合而构成冷却管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制冷剂从板部30的通孔37经由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而被供给至供给集管11。该供给的制冷剂被从集管11分别分配至多个热交换管2c。该分配的制冷剂在分别流过多个热交换管2c之后,被回收至排出集管12。该回收的制冷剂经由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b而被排出至板部30的通孔38。通过这样使制冷剂流动,多个电子零件4分别被多个热交换管2c中相对应的两根热交换管2c内的制冷剂冷却。
接着,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组装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工序中,分别准备多根冷却管2、板部30及多个电子零件4。接着,将多根冷却管2沿管层叠方向DRst层叠。
此时,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中的一方的冷却管2的突出管部(第三突出管部)22嵌入另一方的冷却管2的突出管部(第四突出管部)22。
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中的一方的冷却管2的突出管部(第三突出管部)22嵌入另一方的冷却管2的突出管部(第四突出管部)22。
将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第一突出管部)22a嵌入板部30的突出开口部33的开口部33a,并将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第二突出管部)22b嵌入板部30的突出开口部35的开口部35a。
此外,还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多根冷却管2及板部30一体化。
例如,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的突出管部22彼此接合。藉此,构成供给集管11。
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的突出管部22彼此接合。藉此,构成排出集管12。
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对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和板部30的突出开口部33进行接合。此外,还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对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b和板部30的突出开口部35进行接合。
如上所述,隔膜部23发生变形前的主体部20和板部30被一体化(S100)。
接着,在第二工序中,将主体部20收纳于壳体40内。此时,以利用板部30覆盖壳体40的开口部41的方式将板部30相对于壳体40配置。除此之外,还在壳体40的底部与冷却器10之间配置弹簧等弹性部件50(S110)。藉此,冷却器10通过弹性部件50由壳体40的底部支承。
接着,在第三工序中,在冷却器10的多根热交换管2c中的相邻的每两根热交换管2c中,将电子零件4从开口侧43配置于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之间(S120)。
接着,在第三工序中,将多个紧固部件42通过板主体部31紧固于壳体40。此时,在主体部20夹持于板部30与壳体40的底部之间的状态下,从旋具等工具施加于多个紧固部件42的按压力经由板主体部31施加于主体部20。
该按压力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压缩冷却器10。具体而言,按压力通过突出管部22施加于每个外壳板27的隔膜部23。因此,每个外壳板27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在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中朝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的内部凹陷。
例如,冷却管2X的形成于突出管部22a、22b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即、第一、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因按压力而从图8的状态变形为图4的状态,并朝冷却管2的内侧凹陷,上述冷却管2X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因此,板部30的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与冷却管2X的管长度方向DRtb中央(即,热交换管2c)接触。藉此,板部30的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对冷却管2X的管长度方向DRtb中央进行支承。
与上述专利文献1相同,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形成于每个突出管部22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即,第五、第七容易变形部)因按压力而从图7的状态变形为图3的状态,并朝冷却管2的内侧凹陷。
同样地,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形成于每个突出管部22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即,第六、第八容易变形部)因按压力而从图7的状态变形为图3的状态,并朝冷却管2的内侧凹陷。此时,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即,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之间的间隔被减小。因此,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与电子零件4紧贴(S130)。藉此,冷却器10处于在弹性部件50及板主体部31之间从弹性部件50沿管层叠方向DRst施加有按压力的状态。如上所述,冷却器组件1的组装结束。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冷却器组件1包括多根冷却管2以及板部30,该板部30对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制冷剂流路2d的供给集管构成部2a。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构成将从制冷剂流路2d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集管构成部2b。
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构成利用制冷剂流路2d内的制冷剂对电子零件4进行冷却的热交换管2c。在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设有突出管部22a(即,第一突出管部),该突出管部22a与供给集管构成部2a连通,且朝板部30的通孔37侧突出。在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设有突出管部22b(即,第二突出管部),该突出管部22b与排出集管构成部2b连通,且朝板部30的通孔38侧突出。
在冷却管2X中的突出管部22a、22b的基部侧按每个突出管部设有形成为环状的隔膜部23(即,第一、第二容易变形部)。在突出管部22a、22b嵌入板部30的通孔37、38而使隔膜部23朝冷却管2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板部30与冷却管2的长度方向中央接触以对冷却管2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藉此,在冷却管2X中的按每个突出管部形成于突出管部22a、22b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朝冷却管2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板部30对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进行支承。因此,板部30无需采用避开隔膜部23的结构。因此,不采用使板部30朝冷却管2X的相反侧突出的结构(即,不采用使板部30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突出的结构),能充分地确保板部30的厚度尺寸La。藉此,能提供一种可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可确保对冷却管2进行支承的板部30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1及冷却器组件1的制造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22b与板部30A的通孔37、38嵌合,从而将板部30和冷却管2X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将板部30及冷却管2X一体化。藉此,能削减零件个数。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连接板部30和冷却管2X,未使用复杂的波纹管。藉此,能大副削减零件个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多根冷却管2朝管层叠方向DRst压缩时,使配置于距板部30较近的位置的冷却管2X的隔膜部23变形。因此,冷却管2X不发生折曲,就能可靠地使冷却管2X与板部30紧贴。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因隔膜部23的变形而使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的间隙变窄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因波纹管的变形而使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的间隔变窄的例子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相比,仅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不同,其他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中的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进行说明。
图9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供给集管11附近。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给集管11中,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替代管路形成部224而配置有波纹管60。波纹管60是使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连通的蜿蜒状的配管。
具体而言,波纹管60的变形部61、62一个一个交替地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排列。变形部61朝以供给集管11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内侧凹陷。变形部62朝以供给集管11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排出集管12中,与供给集管11相同,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替代管路形成部224而配置有波纹管60。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当利用按压力沿着管层叠方向DRst压缩冷却器10时,在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中,波纹管60的变形部61、62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压缩。此时,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即,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之间的间隔变窄。即,波纹管60压缩变形,从而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之间的间隔变窄。因此,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与电子零件4紧贴,电子零件4被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夹持。
藉此,冷却器10处于在弹性部件50及板主体部31之间从弹性部件50沿管层叠方向DRst施加有按压力的状态。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冷却管2X中的按每个突出管部形成于突出管部22a、22b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朝冷却管2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板部30对冷却管2X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进行支承。因此,能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能确保对冷却管2进行支承的板部30的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集管11是通过经由用于替代管路形成部224的波纹管60将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连接而构成的。排出集管12是通过经由用于替代管路形成部224的波纹管60将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连接而构成的。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波纹管60发生压缩变形,从而能使多根热交换管2c中的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之间的间隔变窄,进而能使该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c与电子零件4紧贴。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冷却器10使用一个板部3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冷却器10使用两个板部(30A、30B)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0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冷却器组件1包括用于替代板部30的板部(第一支承部件)30A及板部(第二支承部件)30B。板部30A相对于主体部20配置于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一方侧。板部30B相对于主体部20配置于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另一方侧。
在板部30A形成有突出开口部32、33,接触部36及通孔37。板部30A的接触部36在其接触面36a处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接触。突出开口部32、33分别构成板部30A的通孔37的开口部32a、33a。
在板部30B形成有突出开口部34、35,接触部36及通孔38。板部30B在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处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Y接触。突出开口部34、35分别构成板部30B的通孔37的开口部34a、35a。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符号设为“2Y”,以对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Y和其他冷却管2进行区别。
在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0中,突出管部22a设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突出管部22b设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Y。
在主体部20的突出管部22a嵌入板部30A的通孔37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突出管部22a与板部30A连接在一起。在主体部20的突出管部22b嵌入板部30B的通孔38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突出管部22b与板部30B连接在一起。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当利用按压力沿着管层叠方向DRst压缩冷却器10时,每个外壳板27的隔膜部23在供给集管11及排出集管12中朝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的内部凹陷。
例如,冷却管2X中的形成于突出管部22a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朝冷却管2X的内侧凹陷,该冷却管2X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因此,板部30A的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与冷却管2X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即,热交换管2c)及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接触。藉此,板部30A的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对冷却管2X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及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进行支承。
冷却管2Y中的形成于突出管部22a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朝冷却管2X的内侧凹陷,该冷却管2Y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因此,板部30B的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与冷却管2Y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即,热交换管2c)及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接触。藉此,板部30B的接触部36的接触面36a能对冷却管2Y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及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进行支承。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由于冷却管2X中的形成于突出管部22a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朝冷却管2X的内侧凹陷,因此,板部30A对冷却管2X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及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进行支承。因此,不采用使板部30A朝冷却管2X的相反侧(即,板部30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突出的结构,能充分地确保板部30A的厚度尺寸La。
由于冷却管2Y中的形成于突出管部22b的基部侧的隔膜部23朝冷却管2Y的内侧凹陷,因此,板部30B对冷却管2Y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及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进行支承。因此,不采用使板部30B朝冷却管2X的相反侧(即,板部30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的结构,能充分地确保板部30B的厚度尺寸La。
藉此,能提供一种可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可确保对冷却管2进行支承的板部30A、30B的刚度的冷却器组件1及冷却器组件1的制造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中,将多根冷却管2形成为U字状。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1省略了壳体40的图示。图12是从图11中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观察到冷却器组件1的图。在图11、图12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中,多根冷却管2分别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及图14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板部30相对于主体部20配置在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将板部30X(支承部件)相对于主体部20配置在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3中的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10包括板部30X以替代弹性部件50。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10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0中追加了大径突出管部223a、223b。因此,以下,主要对板部30X及大径突出管部223a、223b进行说明。
大径突出管部223a、223b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称为冷却管2Y。
大径突出管部223a(第一突出管部)从冷却管2Y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大径突出管部223a与供给集管构成部2a连通。
大径突出管部223b(第二突出管部)从冷却管2Y中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大径突出管部223b与排出集管构成部2b连通。
大径突出管部223a、223b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径突出管部223相同地形成的。
此处,在冷却管2Y中的大径突出管部223a的基部侧形成有隔膜部23。在冷却管2Y中的大径突出管部223b的基部侧形成有隔膜部23。
板部30X被夹在主体部20及壳体40的底部44之间。板部30X包括板主体部31X、接触部36X及支承突出部300、301。
板主体部31X以在管长度方向DRtb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板状。接触部36X从板主体部31X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突出。接触部36X构成在管长度方向DRtb上与冷却管2Y的长度方向中央整体接触的接触面36b。
支承突出部300(第一嵌合部)相对于接触部36X位于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一方侧。支承突出部300从板主体部31X朝大径突出管部223a侧突出。支承突出部300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突出部300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a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支承突出部300与大径突出管部223a连接。支承突出部300起到了关闭大径突出管部223a的栓的作用。
支承突出部301(第二嵌合部)相对于接触部36X位于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另一方侧。支承突出部301从板主体部31X朝大径突出管部223b侧突出。支承突出部301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突出部301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b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支承突出部301与大径突出管部223b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支承突出部301形成为管状,并具有通孔39,该通孔39使大径突出管部223b与板部30X的通孔39之间连通。通孔39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贯穿板部30X。通孔39与壳体40的通孔45连通。通孔45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贯穿壳体40的底部44,并在壳体40的突出开口部46处形成开口部46a。突出开口部46从壳体40的底部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未图示的管与开口部46a连接。
(第六实施方式)
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中,在板部30处设有管部70A、70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图15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供给集管11的制冷剂入口11a周边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中追加了管部70A(第一嵌合部)。
管部70A配置于板部30的突出开口部33与突出管部22a之间。具体而言,管部70A从板部30的突出开口部33的前端侧朝突出管部22a侧突出。更具体而言,管部70A包括配管部71及凸缘部72。配管部71是包括入口71a及出口71b(参照图16A、图16B)的配管。
另外,图16A、图16B的配管部71的入口71a及出口71b与突出开口部33的开口部33a连通。凸缘部72从配管部71中的入口71a侧朝径向外侧呈环状地突出。本实施方式的凸缘部72通过钎焊等与突出开口部33的前端侧接合。
在这样构成的管部70A中的板部30(即,凸缘部72)侧形成有隔膜部23(第三容易变形部),该隔膜部23形成为环状。该隔膜部23在管部70A中朝突出开口部33侧(即,板部30)凹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隔膜部23构成容易变形部,该容易变形部形成为在冷却器组件1组装时能因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按压力而容易地变形。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嵌入管部70A的出口71b内。管部70A和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通过钎焊等接合在一起。冷却管2X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
此外,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设有管部70B(第二嵌合部)。
管部70B配置于凸缘部72的突出开口部35与突出管部22b之间。具体而言,管部70B从凸缘部72的突出开口部35的前端侧朝突出管部22b侧突出。
更具体而言,与管部70A相同,管部70B包括配管部71及凸缘部72。配管部71是包括入口71d及出口71c的配管。另外,图16A、图16B的配管部71的入口71d及出口71c与突出开口部35的开口部35a连通。凸缘部72从配管部71中的入口71d侧朝径向外侧呈环状地突出。本实施方式的凸缘部72通过钎焊等与突出开口部35的前端侧接合。
在这样构成的管部70B中的板部30(即,凸缘部72)侧形成有隔膜部23(第四容易变形部),该隔膜部23形成为环状。该隔膜部23在管部70B中朝板部30(即,突出开口部35)侧凹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隔膜部23构成容易变形部,该容易变形部形成为在冷却器组件1组装时能因朝管层叠方向DRst的按压力而容易地变形。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b嵌入管部70B的入口71d内。管部70B和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b通过钎焊等接合在一起。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板部30的接触部36与冷却管2X之间配置有作为被冷却对象的电子零件4a。冷却管2X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管部70A、70B各自的厚度尺寸t被设定为1.0mm以下,优选的是厚度尺寸t为0.4mm以下。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板部30与冷却器10的突出管部22a、22b之间追加有管部70A、70B。在管部70A、70B分别设有隔膜部23。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冷却管2X中的突出管部22a、22b分别设有隔膜部23。
因此,在冷却器组件1的组装工序中,沿管层叠方向DRst压缩冷却器10。这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按压力通过突出管部22施加于每个外壳板27的隔膜部23。因此,每个外壳板27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在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中朝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的内部凹陷。
此外,按压力还施加于管部70A的隔膜部23。隔膜部23朝突出开口部33的开口部33a(即,板部30)侧凹陷。除此之外,按压力还施加于管部70B的隔膜部23。隔膜部23朝突出开口部35的开口部35a(即,板部30)侧凹陷。
藉此,能更进一步缩小板部30和冷却管2X之间的尺寸。因此,能可靠地使板部30的接触部36与电子零件4a紧贴,并能可靠地使电子零件4a与冷却管2X紧贴。
此处,根据电子零件4a的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尺寸B来调节管部70A、70B的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尺寸A,从而能使尺寸B较大的电子零件4a配置于板部30的接触部36与冷却管2X之间(参照图18)。
(第七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对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嵌入管部70A的出口71b内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以如图19所示将管部70A嵌入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内。在该情况下,在将管部70A嵌入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内的状态下,通过钎焊将管部70A与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接合在一起。
同样地,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管部70B嵌入冷却管2Y的突出管部22b内。在该情况下,在将管部70B嵌入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b内的状态下,也通过钎焊将管部70B与冷却管2Y的突出管部22b接合在一起。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冷却器作为汽车用的层叠型冷却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冷却器作为除了汽车用的层叠型冷却器之外的冷却器。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对将管部70A、70B接合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以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组件中将管部70A接合至板部30A且将管部70B接合至板部30B。
在该情况下,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在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嵌入管部70A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将管部70A与冷却管2X的突出管部22a接合在一起。在冷却管2Y的突出管部22b嵌入管部70B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将管部70B与冷却管2Y的突出管部22b接合在一起。
此处,也可以在板部30B与冷却管2Y之间配置电子零件4a(参照图20)。冷却管2Y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
在该情况下,在冷却器组件1的组装工序中,沿管层叠方向DRst压缩冷却器10。这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每个外壳板27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在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中朝供给集管构成部2a及排出集管构成部2b的内部凹陷。
此外,管部70A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朝突出开口部33的开口部33a侧(即,板部30A侧)凹陷。除此之外,管部70B的隔膜部23因按压力而朝突出开口部35的开口部35a侧(即,板部30B侧)凹陷。
藉此,能更进一步缩小板部30A和冷却管2X之间的尺寸。能更进一步缩小板部30和冷却管2Y之间的尺寸。因此,能可靠地使板部30A的接触部36与电子零件4a紧贴,并能可靠地使电子零件4a与冷却管2X紧贴。因此,能使板部30B的接触部36与电子零件4a紧贴,并能使电子零件4a与冷却管2X紧贴。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对将电子零件4作为本发明的被冷却对象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将除了电子零件4之外的被冷却对象作为本发明的被冷却对象。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对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流转换装置中适用本发明的冷却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流转换装置中适用本发明的冷却器。也可将本发明的冷却器适用于如下电流转换装置,该电流转换装置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另一方面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或者,也可将本发明的冷却器适用于除了电流转换装置之外的装置。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冷却器10设为在多个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配置有电子零件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以以沿着一根冷却管2的方式排列多个电子零件4,并利用一根冷却管2内的制冷剂对多个电子零件4进行冷却。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以下例子进行了说明:在壳体40内收纳有多根冷却管2及板部30B的状态下,并在利用板部30A关闭壳体40的开口部41的状态下,将板部30A固定于壳体40,但作为替代,也可采用以下结构。
即,也可以在壳体40内收纳有多根冷却管2及板部30A的状态下,并在利用板部30B关闭壳体40的开口部41的状态下,将板部30B固定于壳体40。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对将突出管部22a嵌入板部30(或者30A)的通孔37而将突出管部22a和板部30(或者30A)嵌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以如图21所示。
即,在板部30(或者30A)处设置支承突出部301a,并将支承突出部301a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c内而将大径突出管部223c和板部30(或者30A)嵌合。在该情况下,在支承突出部301a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c内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支承突出部301a与大径突出管部223c连接起来。
支承突出部301a形成为管状,并具有与板部30(或者30A)的通孔37连通的通孔302a。支承突出部301a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c,从而支承突出部301a使供给集管11的内部与通孔37之间连通。大径突出管部223c设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X,并被采用以替代图1的突出管部22a。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对将突出管部22b嵌入板部30(或者30B)的通孔38而将突出管部22b和板部30(或者30B)嵌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替代,也可以如图22所示。
即,在板部30(或者30B)处设置支承突出部301b,并将支承突出部301b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d内而将大径突出管部223d和板部30(或者30B)嵌合。在该情况下,在支承突出部301b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d内的状态下,通过钎焊等接合技术将支承突出部301b与大径突出管部223d连接起来。
支承突出部301b形成为管状,并具有与板部30(或者30B)的通孔38连通的通孔302b。支承突出部301b嵌入大径突出管部223d,从而支承突出部301b使排出集管12的内部与通孔38之间连通。大径突出管部223d设于冷却管2X,并被采用以替代图1的突出管部22b。
此外,同样地,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板部30B处设置支承突出部301b,并将支承突出部301b嵌入突出管部22b内而将突出管部22b和板部30B嵌合。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彼此之间并非无关联,除了明确不能组合的情况之外,能适当地进行组合。另外,显而易见,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除了明确指出特别必须的情况以及在原理上明确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也不一定是必须的。

Claims (24)

1.一种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以及
冷却器(10),该冷却器(10)具有:
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2)及被冷却对象(4),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以及
支承部件(30),该支承部件(30)配置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一方侧且将所述开口部塞住,并对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2a),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2b),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a),该第一突出管部(22a)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b),该第二突出管部(22b)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该第一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该第二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70A)和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70B),
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70A)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22a)之间,
所述第二嵌合部(70B)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22b)之间,
在所述第一嵌合部设有第三容易变形部,该第三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第二嵌合部设有第四容易变形部,该第四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所述第三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四容易变形部分别朝所述支承部件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及所述第二嵌合部分别与所述支承部件接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冷却管之间夹持着所述被冷却对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是第一通孔形成部(37a),该第一通孔形成部(37a)形成供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入的第一通孔(37),
所述第二嵌合部是第二通孔形成部(38a),该第二通孔形成部(38a)形成供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入的第二通孔(3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在层叠方向上层叠有多根,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所述被冷却对象,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11),该供给集管(11)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12),该排出集管(12)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设有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和所述第二突出管部,
设有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和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在关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壳体。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供给部(37)和排出部(38),其中,所述供给部(37)通过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内朝所述制冷剂导入部供给所述制冷剂,所述排出部(38)将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通过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内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9.一种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以及
冷却器(10),该冷却器(10)具有:
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2)及被冷却对象(4),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以及
支承部件(30X),该支承部件(30X)配置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另一方侧且被夹在所述主体部(20)及所述壳体(40)的底部(44)之间,并对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2a),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2b),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3a),该第一突出管部(223a)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另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3b),该第二突出管部(223b)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另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该第一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该第二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00)和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01),
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是朝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侧突出并嵌入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第一支承突出部(300),
所述第二嵌合部是朝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侧突出并嵌入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第二支承突出部(301)。
11.一种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以及
冷却器(10),该冷却器(10)具有:
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层叠的多根冷却管(2)及被冷却对象(4),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
第一支承部件(30A),该第一支承部件(30A)对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以及
第二支承部件(30B),该第二支承部件(30B)对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所述被冷却对象,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2c)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11),该供给集管(11)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12),该排出集管(12)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在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与所述供给集管内连通的第一突出管部(22a),
在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与所述排出集管内连通的第二突出管部(22b),
在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
在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70A),
在所述第二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70B),
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朝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在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朝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70A)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22a)之间,
所述第二嵌合部(70B)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22b)之间,
在所述第一嵌合部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三容易变形部,在所述第二嵌合部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四容易变形部,
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所述第三容易变形部朝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
在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所述第四容易变形部朝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接合,
所述第二嵌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之间夹持着所述被冷却对象。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之间夹持着所述被冷却对象。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及所述第二嵌合部分别形成为管状,且厚度尺寸被设定为1.0mm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是第一通孔形成部(37a),该第一通孔形成部(37a)形成供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入的第一通孔(37),
所述第二嵌合部是第二通孔形成部(38a),该第二通孔形成部(38a)形成供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入的第二通孔(38)。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中的一方,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中的另一方在关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壳体。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件设有供给部(37),该供给部(37)通过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内朝所述供给集管供给所述制冷剂,
在所述第二支承部件设有排出部(38),该排出部(38)将从所述排出集管通过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内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20.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集管及所述排出集管分别是将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所述两根冷却管之间经由波纹管(60)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在所述波纹管沿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压缩的状态下,所述被冷却对象与相邻的所述两根冷却管紧贴。
21.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两根冷却管中的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以及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分别设有朝另一方的冷却管突出的第三突出管部,
在相邻的所述两根冷却管中的所述另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以及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朝所述一方的冷却管突出的第四突出管部,
所述供给集管是通过使所述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三突出管部和所述另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四突出管部嵌合而构成的,
所述排出集管是通过使所述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的所述第三突出管部和所述另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的所述第四突出管部嵌合而构成的,
在所述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在所述第三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五容易变形部,
在所述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在所述第三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六容易变形部,
在所述另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在所述第四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七容易变形部,
在所述另一方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在所述第四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八容易变形部,
在所述第五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六容易变形部朝所述一方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且所述第七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八容易变形部朝所述另一方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被冷却对象与相邻的所述两根冷却管紧贴。
22.一种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该冷却器组件包括:
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以及
冷却器(10),该冷却器(10)具有:
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2)及被冷却对象(4),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以及
支承部件(30),该支承部件(30)配置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一方侧且将所述开口部塞住,并对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2c)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2a),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2b),
所述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a),该第一突出管部(22a)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b),该第二突出管部(22b)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该第一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该第二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和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
所述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组装工序(S110),在该组装工序(S110)中,使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使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以及
变形工序(S130),在该变形工序(S130)中,使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处于分别朝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并利用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23.一种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该冷却器组件包括:
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以及
冷却器(10),该冷却器(10)具有:
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层叠的多根冷却管(2)及被冷却对象(4),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
第一支承部件(30A),该第一支承部件(30A)对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以及
第二支承部件(30B),该第二支承部件(30B)对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所述被冷却对象,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2c)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11),该供给集管(11)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
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12),该排出集管(12)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
所述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与所述供给集管内连通的第一突出管部(22a),
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与所述排出集管内连通的第二突出管部(22b),
在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
在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
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
所述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组装工序(S110),在该组装工序(S110)中,使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并使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以及
变形工序(S130),在该变形工序(S130)中,使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处于朝位于所述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而利用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且使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处于朝位于所述另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而利用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
24.一种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该冷却器组件包括:
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以及
冷却器(10),该冷却器(10)具有:
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冷却管(2)及被冷却对象(4),且该主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以及
支承部件(30X),该支承部件(30X)配置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另一方侧且被夹在所述主体部(20)及所述壳体(40)的底部(44)之间,并对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2c)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2a),
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2b),
所述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3a),该第一突出管部(223a)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另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3b),该第二突出管部(223b)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所述层叠方向的所述另一方侧突出,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该第一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该第二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
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00)和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01),
所述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组装工序(S110),在该组装工序(S110)中,使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使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以及
变形工序(S130),在该变形工序(S130)中,使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处于分别朝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并利用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CN201580050924.5A 2014-09-23 2015-09-17 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004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3184 2014-09-23
JP2014-193184 2014-09-23
JP2015168149 2015-08-27
JP2015-168149 2015-08-27
JP2015-171164 2015-08-31
JP2015171164A JP6344340B2 (ja) 2014-09-23 2015-08-31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PCT/JP2015/004757 WO2016047117A1 (ja) 2014-09-23 2015-09-17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4659A CN107004659A (zh) 2017-08-01
CN107004659B true CN107004659B (zh) 2019-04-23

Family

ID=5821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0924.5A Active CN107004659B (zh) 2014-09-23 2015-09-17 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7667B2 (zh)
JP (1) JP6344340B2 (zh)
CN (1) CN107004659B (zh)
DE (1) DE11201500432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6710B2 (ja) * 2017-06-14 2021-08-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積層ユニット用の加圧部材
KR102030143B1 (ko) 2017-09-18 2019-10-08 현대자동차(주) 수랭식 양면 냉각기
JP6859918B2 (ja) * 2017-10-17 2021-04-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CN108988396B (zh) * 2018-07-14 2022-01-28 许昌学院 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
KR102169412B1 (ko) * 2019-02-19 2020-10-23 주식회사 고산 차량의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DE102020103628A1 (de) 2020-02-12 2021-08-12 Se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Vorrichtung zur Kühlung elektronischer Bauteile
JP6806276B1 (ja) * 2020-03-05 2021-01-0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4623A (ja) * 2002-12-16 2004-07-29 Denso Corp 冷媒冷却型両面冷却半導体装置
JP2006005014A (ja) * 2004-06-15 2006-01-05 Denso Corp 積層型冷却器
CN103516174A (zh) * 2012-06-18 2014-01-15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插入至外壳中的垫圈的电力转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6907B2 (ja) 2003-07-25 2007-12-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7245493B2 (en) * 2003-08-06 2007-07-17 Denso Corporation Cooler for cooling electric part
DE102004059963A1 (de) 2003-12-18 2005-08-11 Denso Corp., Kariya Einfach zusammengesetzter Kühler
JP2006332597A (ja) * 2005-04-28 2006-12-07 Denso Corp 半導体冷却ユニット
JP5012389B2 (ja) * 2007-10-08 2012-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212088B2 (ja) * 2008-12-25 2013-06-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冷却装置
JP5343616B2 (ja) * 2009-02-25 2013-1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445041B2 (ja) * 2009-11-11 2014-03-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158176B2 (ja) * 2010-02-05 2013-03-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445507B2 (ja) * 2010-06-03 2014-03-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531999B2 (ja) * 2011-03-28 2014-06-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3175588A (ja) * 2012-02-24 2013-09-0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車両
JP5664578B2 (ja) * 2012-03-13 2015-0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4078599A (ja) * 2012-10-10 2014-05-01 Denso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JP5720654B2 (ja) * 2012-10-29 2015-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4623A (ja) * 2002-12-16 2004-07-29 Denso Corp 冷媒冷却型両面冷却半導体装置
JP2006005014A (ja) * 2004-06-15 2006-01-05 Denso Corp 積層型冷却器
CN103516174A (zh) * 2012-06-18 2014-01-15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插入至外壳中的垫圈的电力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47667B2 (en) 2018-12-04
DE112015004329T5 (de) 2017-06-14
DE112015004329B4 (de) 2020-12-31
CN107004659A (zh) 2017-08-01
JP6344340B2 (ja) 2018-06-20
JP2017045971A (ja) 2017-03-02
US20170301610A1 (en)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4659B (zh) 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3517620B (zh) 用于电子构件的两相冷却系统
CN207491429U (zh) 用于冷却电子模块的多个层的热交换器组件和热交换器模组
CN106716044B (zh) 用于冷却电气元件的热交换器
CN102278838B (zh) 板管式蒸发器以及冰箱
CN106288868A (zh) 换热器
CN105580505B (zh) 用于冷却电气元件的热交换器
CN103119374B (zh) 冷却器及包括该冷却器的制冷装置
TW200836616A (en) Heat sink composed of heat plates
US20140110087A1 (en) Gravity loop heat pipe heat sink, condenser,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of
WO2015029446A1 (ja) 積層型冷却器
CN206340635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液冷散热片
CN111165082A (zh)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JP2020070938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温水装置
CN201093903Y (zh) 一种平板式多通道组合式热管
CN212350762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激光切割头
CN206450113U (zh) 板式换热器
JP6331870B2 (ja) 積層式冷却器
CN109827451A (zh) 一种承压型板式换热器
JP5904738B2 (ja) 二相熱交換器とヘッダーとの組立体
CN209949745U (zh)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CN209375373U (zh) 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斯特林循环导冷头部结构
CN210666638U (zh) 一种计算机模块化散热组件
CN209960833U (zh) 一种流体冷却装置
KR20180005397A (ko) 열교환기 및 이의 브라켓 결합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