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9745U -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49745U CN209949745U CN201920431551.1U CN201920431551U CN209949745U CN 209949745 U CN209949745 U CN 209949745U CN 201920431551 U CN201920431551 U CN 201920431551U CN 209949745 U CN209949745 U CN 2099497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flat
- pipe
- heat dissipation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包括散热板、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在散热板端面内贯穿设置有两个以上扁管,扁管的中部与散热板内壁贴合并固定连接;第一集液管内设有过液腔,第二集液管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在进液腔和出液腔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扁管的一端均与第一集液管固定连接且与过液腔相通,扁管的另一端均与第二集液管固定连接,扁管中一个或多个扁管与进液腔相通,其于扁管与出液腔相通。将扁管的中部直接设置在散热板内,结构简单易加工、易装配固定且成品率高,耐压、耐冲击;扁管通过集液管形成导热回路,扁管与集液管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大,适应性强,成本低且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热流密度越来越大,液冷冷板也随即开始普遍使用。目前的电子液冷冷板有镶管式、打孔式及内翅片式。其中前两者重量重、厚度大、换热效果差等特点,随着电子元件集成度不断增长,热流密度越来越大,工作环境越来越苛刻,对液冷冷板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内翅片式冷板重量轻,换热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结构的内翅片式冷板翅片较薄,强度低受冷热环境冲击影响较大,工质与钎焊缝直接接触,钎焊难度大,极易产生泄漏,焊接成品率低,无法适用于高压,冷热交变工作环境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在所述散热板端面内贯穿设置有两个以上扁管,所述扁管的中部与所述散热板内壁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液管内设有过液腔,所述第二集液管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在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扁管的一端均所述第一集液管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过液腔相通,所述扁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集液管固定连接,所述扁管中一个或多个扁管与所述进液腔相通,所述其于扁管与所述出液腔相通。
进一步为:在所述扁管内沿其宽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道。
进一步为:所述扁管为长条形,所述扁管并列设置在所述散热板内。
进一步为:在所述扁管两端的外端端部罩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扁管嵌设在所述底板的侧面内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设有扁管的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扁管贴合并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所述底板、盖板和扁管之间为真空钎焊焊接。
进一步为: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固设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扁管的中部直接设置在散热板内,结构简单易加工、易装配固定且成品率高,散热板内不易发生串腔,耐压、耐冲击;扁管通过集液管形成导热回路,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扁管与集液管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大,适应性强,成本低且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集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板;11、底板;12、盖板;2、扁管;21、通道;3、保护壳;41、第一集液管;42、第二集液管;421、进口接管;422、出口接管;4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如图1所示,包括散热板1、第一集液管41和第二集液管42,在所述散热板1端面内贯穿设置有五个扁管2,所述扁管2的中部与所述散热板1内壁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液管41内设有过液腔,所述第二集液管42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在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固设有进口接管421和出口接管422;所述扁管2的一端均所述第一集液管4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过液腔相通,所述扁管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集液管42固定连接,左边三个所述扁管2与所述进液腔相通,右边两个所述扁管2与所述出液腔相通;值得注意的是,与进液腔相连接的扁管较多时,进液压力小流速小,区域内降温速度相对较慢;出液压力大流速大,区域内降温速度快;具体如何选择与进液腔相连的扁管数量,和散热板接触电气元件的分布相关;另外,也可以设置偶数个扁管,使得与进液腔和出液腔连接的扁管数量相同,保证扁管内冷媒的流速相同。
如图2所示,在所述扁管2内沿其宽方向均匀设置有十二个矩形通道21,增加扁管2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当然,如果在扁管2设置多个通道21,其它扁管与进液腔、出液腔的连接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扁管2的一半通道与进液腔相通,该扁管2的另一半通道与出液腔相通,也属于与技术方案的相同设计思路。第二集液管42的两端封口,在第二集液管42内设置隔板从而将第二集液管42内的一端端部变为进液腔,另一端端部变为出液腔;结合图3所示,在第二集液管42上对应扁管2和进液腔或出液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1,将扁管2与通孔21对接后采用氩弧焊焊接,从而使得扁管2与第二集液管42焊接,扁管2与第一集液管41的连接方式与第二集液管42相同;
其中,所述扁管为长条形,所述扁管并列设置在所述扇热板内;在所述扁管两端的外端端部罩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扁管嵌设在所述底板的侧面内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设有扁管的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扁管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盖板和扁管之间为真空钎焊焊接。
本实用新型液冷冷板,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与扁管之间通过氩弧焊焊接,具有高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相对于传统的内翅片式冷板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能够承受冷热交变的工作环境。扁管、底板、盖板通过整体一次真空钎焊焊接成型,保证底板、扁管、盖板之间的完全接触,能够有效的减小电子元件通过冷板表面传导到工质流道之间的接触热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在所述散热板端面内贯穿设置有两个以上扁管,所述扁管的中部与所述散热板内壁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液管内设有过液腔,所述第二集液管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在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扁管的一端均所述第一集液管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过液腔相通,所述扁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集液管固定连接,所述扁管中一个或多个扁管与所述进液腔相通,所述其于扁管与所述出液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内沿其宽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为长条形,所述扁管并列设置在所述散热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两端的外端端部罩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固设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扁管嵌设在所述底板的侧面内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设有扁管的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扁管贴合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盖板和扁管之间为真空钎焊焊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1551.1U CN209949745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1551.1U CN209949745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49745U true CN209949745U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26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31551.1U Active CN209949745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497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9180A (zh) * | 2021-02-04 | 2021-04-30 | 程嘉俊 | 液冷散热器及其散热排 |
-
2019
- 2019-04-01 CN CN201920431551.1U patent/CN2099497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9180A (zh) * | 2021-02-04 | 2021-04-30 | 程嘉俊 | 液冷散热器及其散热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90418U (zh) | 一种封条式液冷板 | |
CN103959554B (zh) | 水冷式二次电池 | |
CN205027181U (zh) | 一种工业级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9949745U (zh) | 一种新型液冷冷板 | |
CN207280248U (zh) | 壳管式换热器 | |
US20130104877A1 (en) | Solar heat collector having heat pipe | |
JPH0316590B2 (zh) | ||
KR100873898B1 (ko) | 태양열 집열기용 헤더 유니트 | |
CN216717088U (zh) | 一种u型套管式换热器 | |
CN215675833U (zh) | 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 |
CN214407123U (zh) | 一种高温紧凑型微通道换热器 | |
CN213578816U (zh) | 一种冷凝器新型双管双板结构 | |
CN211702842U (zh) | 水冷板 | |
CN211702804U (zh) | 一种微通道散热器 | |
CN210861817U (zh) | 蒸发器流路结构以及蒸发器、空调器 | |
CN210861832U (zh) | 一种水冷壳管式冷凝器 | |
CN103307918A (zh) | 组合型翅片、管翅式换热器 | |
CN112431664A (zh) | 管内液流式水冷中冷器 | |
CN201983671U (zh) | 一种用于温差电制冷组件的热管散热装置 | |
CN211824018U (zh) | 一种防止气流扰动的新型换热翅片 | |
CN215003066U (zh) | 一种新结构的换热器 | |
CN221036961U (zh) | 一种复合冷凝器与经济器的钎焊板式换热器 | |
CN212962982U (zh) | 一种换热器用内翅扁管 | |
CN218296378U (zh) | 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 | |
CN221483849U (zh) | 一种层叠式流道液体加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