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5082A -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5082A
CN111165082A CN201880063831.XA CN201880063831A CN111165082A CN 111165082 A CN111165082 A CN 111165082A CN 201880063831 A CN201880063831 A CN 201880063831A CN 111165082 A CN111165082 A CN 111165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d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pipe
power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38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5082B (zh
Inventor
金永一
蔡串佼
柳在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ya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ya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ya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ayam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5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5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本发明能够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利用钎焊工艺一次性地对所有部件进行结合固定并借此简单地完成制造,而且通过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在将热交换器的体积最小化的同时对多个电力半导体进行冷却,而且通过适用具有2段流路的冷却管,能够将冷却效率极大化,而且通过适用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能够根据电力半导体的厚度简单地对冷却管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利用钎焊工艺一次性地对所有部件进行结合固定并借此简单地完成制造,而且通过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在将热交换器的体积最小化的同时对多个电力半导体进行冷却,而且通过适用具有2段流路的冷却管,能够将冷却效率极大化,而且通过适用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能够根据电力半导体的厚度简单地对冷却管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并通过燃烧上述燃料而在道路上行驶。
此外,最近随着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各国都在限制和收紧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全球各个国家的汽车企业都在努力开发使用清洁燃料的车辆。
作为一实例,混合动力汽车在使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同时,还将在电池上生成的电力作为电源使用并利用上述电源驱动电机进行行驶。
如上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电机,是通过用于将直流(DC)转换成交流(AC)的逆变器(Inverter)或电力控制单元(PCU,Power Control Unit)获得所需要的电压以及频率,逆变器能够起到通过核心部件即电力半导体元件以及控制电路适当地对电压以及频率进行转换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电力半导体元件在逆变器的额定输出(连续)状态以及短时间过载输出等异常状态下生成高温热量,因此为了确保电力半导体元件的安全工作,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放热量而确保其粘接部的温度不会超过125℃,而且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正常损耗或开关损耗也将随之变大,因此有必要维持能够呈现出最高效率的温度。
因此,需要配备一种用于维持以及提升逆变器性能的冷却装置,而目前所使用的逆变器的冷却方式包括气冷式以及水冷式,尤其是根据逆变器的形态,分为外壳冷却方式以及元件冷却方式。
此外,因为在逆变器的特性上要求不得有外部的湿气流入,而利用散热片的自然对流的气冷式冷却方式会因为其热传递效率较低而导致冷却性能的下降,因此通常会采用热传递效率相对较高的利用强制对流的水冷式冷却方式。
如上所述的水冷式冷却方式,利用由环保型车辆用电池冷却装置、电机冷却装置等构成的单独的电力装置用冷却管路通过泵进行循环,而变热的冷却水将通过电力装置用散热器进行冷却。
因为外壳冷却方式是在逆变器外壳自身上以铸造件的形态形成用于对电力半导体元件进行冷却的水冷式流路并通过相互接触结合的方式进行冷却,因此具有能够以一体型形态制造的优点,但是因为只能对元件的一侧面进行冷却,因此同时具有冷却性能较低、外壳制造困难以及成本较高的缺点。
元件冷却方式采用通过向逆变器外壳内部插入热交换器而利用水冷方式对元件的两侧面进行冷却的构成,因此具有冷却性能较好、能够根据元件形状方便地进行定制以及成本较低的优点。
此外,在最近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辆中适用电力半导体元件的逆变器通常采用如上所述的水冷式冷却方式以及元件冷却方式,而作为如上所述的水冷式冷却方式,通常适用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并通过与逆变器内的电力半导体之间的面接触实现冷却。
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通常为了能够通过面接触实现与多个电力半导体之间的热交换,适用单纯多次弯曲的冷却管,或以在冷却管之间不配备间隔调节件的状态而仅利用头部之间的橡胶O型环以及螺栓连接进行结合。
但是,如上所述的为了能够通过面接触实现与电力半导体之间的热交换而适用单纯多次弯曲的冷却管的现有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会因为弯曲结构而导致制造复杂的问题,还会在电力半导体元件的结合方面导致生产性的下降,而且因为在冷却管的内部流路中适用单纯的1段流路结构而导致冷却效率偏低的问题。
此外,如上所述的仅利用头部之间的橡胶O型环以及螺栓连接进行结合的现有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交换器,最重要的泄漏风险控制需要依赖于橡胶O型环的寿命,而且无法对冷却管与电力半导体元件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还具有需要对热交换器以及电力半导体元件同时进行装配的生产性方面的问题。
因此,急需研究和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将电力半导体的热交换接触面积极大化的同时还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制造并借此提升其冷却性能以及生产性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2015-0034918号,2015.04.06.公开
(专利文献2)韩国注册专利第1510056号,2015.04.01.注册
(专利文献3)韩国公开专利第2015-0030594号,2015.03.20.公开
(专利文献4)韩国公开专利第2016-0109167号,2016.09.21.公开
(专利文献5)韩国公开专利第2017-0079177号,2017.07.10.公开
(专利文献6)韩国公开专利第2017-0079191号,2017.07.10.公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利用钎焊工艺一次性地对所有部件进行结合固定并借此简单地完成制造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同时,适用本发明的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在将热交换器的体积最小化的同时对多个电力半导体进行冷却。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并适用具有2段流路的冷却管,能够将冷却效率极大化。
进而,适用本发明的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并适用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能够根据电力半导体的厚度简单地对冷却管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力半导体的冷却用目的并借此进一步提升其兼容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构成如下。即,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在插入固定多个用于向环保型车辆供应动力的电力半导体并对其进行冷却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中,包括:流入管,可供冷却流体流入;排出管,可供冷却流体排出;冷却管,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多个并以扁管形态形成,沿着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可供冷却流体移动的流路;上侧头部装配体,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中配置在最上端的冷却管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下部形成连通孔并在上部形成连接孔,通过上述连接孔与上述流入管或排出管连接,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引导到上述排出管;下侧头部装配体,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中配置在最下端的冷却管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上部贯通形成连通孔,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引导到上述排出管;中央头部装配体,分别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中配置在最上端与最下端之间的各个冷却管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上部以及下部贯通形成连通孔,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引导到上述排出管;以及,间隔调节件,介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中央头部装配体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之间,并以相互连通连接各个连通孔的方式配置,通过一定长度的压缩变形而对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中央头部装配体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连接的各个冷却管的间隔进行调节。
其中,上述间隔调节件通过以波纹管形态形成而实现一定长度的压缩变形,且包括:连接部,在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以中空的圆柱形形态形成,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的连通孔、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的连通孔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的连通孔中的某一个连接;以及,波纹管部,介于上述连接部之间,上端以及下端以波纹管形态与上述连接部一体连接形成;为宜。
此时,上述波纹管部在一对上述连接部之间以波纹管形态连接,而且为了可以根据被插入安装到相邻的上述冷却管之间的电力半导体的厚度对其间隔进行调节而以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波纹形状的波纹管形态连接形成为宜。
此外,上述冷却管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流路,而且在厚度方向上分为上下2段并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流路为宜。
而且,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下侧头部装配体以及中央头部装配体分别在从开放的一侧端部向内侧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上部以及下部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开放一定面积且向内部空间中央一侧凸出的一对限位凸起,从而在对上述冷却管的端部进行插入固定时通过上述限位凸起对上述冷却管的插入固定长度进行一定的限制为宜。
此外,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包括:上侧头部框架,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以及,下侧头部框架,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而且,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包括:上侧头部框架,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以及,下侧头部框架,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此外,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包括:上侧头部框架,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以及,下侧头部框架,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进而,为了可以在与上述流入管、排出管或间隔调节件的端部重叠一定长度的状态相互组装并进行钎焊处理,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的连接孔以及连通孔、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的连通孔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的连通孔的外周以一定长度凸出形成一定厚度的环形形态的固定肋为宜。
同时,上述流入管、排出管、冷却管、上侧头部装配体、下侧头部装配体、中央头部装配体以及间隔调节件利用铝制部件形成并通过钎焊工艺进行固定为宜。
(三)有益效果
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效果如下所述。
第一,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利用钎焊工艺一次性地对所有部件进行结合固定并借此简单地完成制造。
第二,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在将热交换器的体积最小化的同时对多个电力半导体进行冷却。
第三,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并适用具有2段流路的冷却管,能够将冷却效率极大化。
第四,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并适用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能够根据电力半导体的厚度简单地对冷却管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力半导体的冷却用目的并借此进一步提升其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一部分构成分离时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斜视构成图。
图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一部分构成分离时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底面斜视构成图。
图3a、3b、3c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即上侧头部装配体、中央头部装配体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进行图示的主要部分斜视构成图。
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进行图示的结合斜视构成图。
图5是图4中的A-A线的截面图,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进行图示的结合截面构成图。
图6是对在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中安装使用电力半导体时的使用状态进行图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动进行图示的使用状态正面示意图。
最佳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阅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一部分构成分离时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斜视构成图,图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一部分构成分离时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底面斜视构成图。
图3a、3b、3c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即上侧头部装配体、中央头部装配体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进行图示的主要部分斜视构成图。
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进行图示的结合斜视构成图,图5是图4中的A-A线的截面图,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进行图示的结合截面构成图。
图6是对在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中安装使用电力半导体时的使用状态进行图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动进行图示的使用状态正面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适用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100是一种插入固定多个用于向如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等环保型车辆供应动力的电力半导体100并对其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
如上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100,大体上包括:流入管110、排出管120、冷却管130、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间隔调节件190。
其中,上述流入管110是供冷却流体流入的管,而上述排出管120是供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气体经过一定区间之后最终排出的管。
此时,上述流入管110以及排出管120如图所示,上端以中空的圆筒形形状形成,而下端的一定长度以对中空的圆筒形状的两侧进行加压的扁平的中空管状形状形成为宜。
同时,为了使上述流入管110以及排出管120在插入固定到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接孔151a中时能够相对于上述连接孔151a仅插入一定长度,在从下端向上侧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外侧面凸出形成环形形状的固定肋(未分配编号)为宜。
而且,虽未图示,上述流入管110以及排出管120也能够以上端以及下端相同的中空的圆筒形形状形成。
此外,上述冷却管13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多个并以扁管形态形成,且沿着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可供冷却流体移动的流路。
如上所述的冷却管130尤其是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流路,而且在厚度方向上分为上下2段并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流路为宜。
即,通过形成分为上下2段流路的冷却管130,能够将电力半导体200的上侧面以及下侧面的冷却效率极大化。
此外,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130中配置在最上端的冷却管130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下部形成连通孔155a并在上部形成连接孔151a,通过上述连接孔151a与上述流入管110或排出管120连接,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130引导到上述排出管120。
如上所述的上侧头部装配体150尤其包括上侧头部框架151以及下侧头部框架155。
此时,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51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52。
此外,上述下侧头部框架155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56,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51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152、156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此外,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130中配置在最下端的冷却管130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上部贯通形成连通孔161a,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130引导到上述排出管1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的下侧头部装配体160包括上侧头部框架161以及下侧头部框架165为宜,此时,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61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62。
此外,上述下侧头部框架165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66,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61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162、166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此外,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分别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130中配置在最上端与最下端之间的各个冷却管130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上部以及下部贯通形成连通孔171a、175a,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130引导到上述排出管120。
如上所述的中央头部装配体170尤其包括上侧头部框架171以及下侧头部框架175为宜。
此时,上述中央头部框架171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72为宜。
此外,上述下侧头部框架175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76,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71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172、176的弯曲而相互固定为宜。
此外,上述间隔调节件190介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之间,并以相互连通连接各个连通孔155a、161a、171a、175a的方式配置,通过一定长度的压缩变形而对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160连接的各个冷却管130的间隔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的间隔调节件190通过以波纹管形态形成而实现一定长度的压缩变形,尤其是包括连接部191以及波纹管部193。
此时,上述连接部191在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以中空的圆柱形形态形成,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通孔155a、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的连通孔161a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的连通孔171a、175a中的某一个连接。
此外,上述波纹管部193介于上述连接部191之间,上端以及下端以波纹管形态与上述连接部191一体连接形成。
换言之,上述波纹管部193最初处于与一对上述连接部191一体连接的上端以及下端以倾斜连接的状态,而在为了对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160连接的冷却管130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而压缩变形时转换成水平状态为宜。
进而,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间隔调节件190中,上述波纹管部193能够在一对上述连接部191之间以波纹管形态连接,而且为了可以根据被插入安装到相邻的上述冷却管130之间的电力半导体200的厚度对其间隔进行调节而能够以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波纹形状的波纹管形态连接形成。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中,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以及中央头部装配体170分别在从开放的一侧端部向内侧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上部以及下部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开放一定面积且向内部空间中央一侧凸出的一对限位凸起150a、160a、170a为宜。
换言之,通过形成上述限位凸起150a、160a、170a,能够在对上述冷却管130的端部进行插入固定时通过上述限位凸起150a、160a、170a对上述冷却管130的插入固定长度进行一定的限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中,上述流入管110、排出管120、冷却管130、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间隔调节件190利用铝制部件形成并通过钎焊工艺进行固定为宜。
进而,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中,能够在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接孔151a以及连通孔155a、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的连通孔161a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的连通孔171a、175a与上述流入管110、排出管120或间隔调节件190的端部重叠一定长度的状态相互组装并进行钎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接孔151a以及连通孔155a、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的连通孔161a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的连通孔171a、175a的外周以一定长度凸出形成一定厚度的环形形态的固定肋(未分配编号)为宜。
即,通过如上所述的唤醒形态的固定肋(未分配编号),能够在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接孔151a以及连通孔155a、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的连通孔161a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的连通孔171a、175a与上述流入管110、排出管120或间隔调节件190的端部重叠一定长度的状态相互组装并稳定地进行钎焊处理。
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利用钎焊工艺一次性地对所有部件进行结合固定并借此简单地完成制造。
同时,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能够在将热交换器的体积最小化的同时对多个电力半导体进行冷却。
此外,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并适用具有2段流路的冷却管,能够将冷却效率极大化。
进而,通过在将冷却管配置成多列并在连接到冷却管两端且相互相邻的头部之间配备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之后利用钎焊工艺以层叠形态进行制造并适用波纹管形态的间隔调节件,能够根据电力半导体的厚度简单地对冷却管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力半导体的冷却用目的并借此进一步提升其兼容性。
在上述内容中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形实施,而上述变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热交换器
110:流入管 120:排出管
130:冷却管 150:上侧头部装配体
150a:限位凸起 151:上侧头部框架
151a:连接孔 152、156:弯曲片
155:下侧头部框架 155a:连通孔
160:下侧头部装配体 160a:限位凸起
161:上侧头部框架 161a:连通孔
162、166:弯曲片 165:下侧头部框架
170:中央头部装配体 170a:限位凸起
171:上侧头部框架 171a:连通孔
172、176:弯曲片 175:下侧头部框架
175a:连通孔 190:间隔调节件
191:连接部 193:波纹管部
200:电力半导体

Claims (10)

1.一种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固定多个用于向环保型车辆供应动力的电力半导体(200)并对其进行冷却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中,包括:
流入管(110),可供冷却流体流入;
排出管(120),可供冷却流体排出;
冷却管(13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多个并以扁管形态形成,沿着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可供冷却流体移动的流路;
上侧头部装配体(150),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130)中配置在最上端的冷却管(130)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下部形成连通孔(155a)并在上部形成连接孔(151a),通过上述连接孔(151a)与上述流入管(110)或排出管(120)连接,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130)引导到上述排出管(120);
下侧头部装配体(160),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130)中配置在最下端的冷却管(130)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上部贯通形成连通孔(161a),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130)引导到上述排出管(120);
中央头部装配体(170),分别成对形成,一侧开放并与上述冷却管(130)中配置在最上端与最下端之间的各个冷却管(130)的一端以及另一端连通连接,在上部以及下部贯通形成连通孔,用于将通过上述流入管(110)流入的冷却流体经由上述冷却管(130)引导到上述排出管(120);以及,
间隔调节件(190),介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之间,并以相互连通连接各个连通孔(155a、161a、171a、175a)的方式配置,通过一定长度的压缩变形而对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下侧头部装配体(160)连接的各个冷却管(130)的间隔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调节件(190)通过以波纹管形态形成而实现一定长度的压缩变形,且包括:
连接部(191),在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以中空的圆柱形形态形成,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通孔(155a)、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的连通孔(161a)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的连通孔(171a、175a)中的某一个连接;以及,
波纹管部(193),介于上述连接部(191)之间,上端以及下端以波纹管形态与上述连接部(191)一体连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波纹管部(193)在一对上述连接部(191)之间以波纹管形态连接,
而且为了可以根据被插入安装到相邻的上述冷却管(130)之间的电力半导体(200)的厚度对其间隔进行调节而以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波纹形状的波纹管形态连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管(130)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流路,
而且在厚度方向上分为上下2段并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以及中央头部装配体(170)分别在从开放的一侧端部向内侧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上部以及下部沿着宽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开放一定面积且向内部空间中央一侧凸出的一对限位凸起(150a、160a、170a),
而且在对上述冷却管(130)的端部进行插入固定时通过上述限位凸起(150a、160a、170a)对上述冷却管(130)的插入固定长度进行一定的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包括:
上侧头部框架(151),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52);以及,
下侧头部框架(155),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56),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51)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152、156)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包括:
上侧头部框架(161),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62);以及,
下侧头部框架(165),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66),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61)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162、166)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包括:
上侧头部框架(171),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72);以及,
下侧头部框架(175),在外周方向中直角相交的某两个边上配备弯曲片(176),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上侧头部框架(171)贴紧并借助于上述弯曲片(172、176)的弯曲而相互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可以在与上述流入管(110)、排出管(120)或间隔调节件(190)的端部重叠一定长度的状态相互组装并进行钎焊处理,
从上述上侧头部装配体(150)的连接孔(151a)以及连通孔(155a)、上述下侧头部装配体(160)的连通孔(161a)以及上述中央头部装配体(170)的连通孔(171a、175a)的外周以一定长度凸出形成一定厚度的环形形态的固定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入管(110)、排出管(120)、冷却管(130)、上侧头部装配体(150)、下侧头部装配体(160)、中央头部装配体(170)以及间隔调节件(190)利用铝制部件形成并通过钎焊工艺进行固定。
CN201880063831.XA 2017-12-28 2018-12-06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Active CN111165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82609 2017-12-28
KR1020170182609A KR102067208B1 (ko) 2017-12-28 2017-12-28 친환경 차량의 전력반도체 냉각용 열교환기
PCT/KR2018/015439 WO2019132302A1 (ko) 2017-12-28 2018-12-06 친환경 차량의 전력반도체 냉각용 열교환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5082A true CN111165082A (zh) 2020-05-15
CN111165082B CN111165082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06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3831.XA Active CN111165082B (zh) 2017-12-28 2018-12-06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67208B1 (zh)
CN (1) CN111165082B (zh)
WO (1) WO20191323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7055B1 (ko) * 2019-12-04 2020-12-31 주식회사 고산 차량의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2488058B1 (ko) * 2020-11-24 2023-01-13 주식회사 원진 차량의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WO2023219187A1 (ko) * 2022-05-12 2023-11-16 엘지마그나 이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양면 냉각형 전력반도체 패키지
KR20230171136A (ko) 2022-06-13 2023-12-20 추용호 전력반도체 모듈용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5014A (ja) * 2004-06-15 2006-01-05 Denso Corp 積層型冷却器
JP4774581B2 (ja) * 2000-06-30 2011-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流体冷却型半導体装置
CN107041133A (zh) * 2014-05-19 2017-08-11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室外热交换器
CN206628462U (zh) * 2015-11-13 2017-11-1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电力半导体用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5175A1 (en) * 2010-10-04 2012-04-12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Conformal fluid-cooled heat exchanger for battery
KR102161487B1 (ko) 2013-09-12 2020-10-06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1988992B1 (ko) 2013-09-27 2019-06-1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1510056B1 (ko) 2014-05-14 2015-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하이브리드 전력제어장치
KR101653453B1 (ko) * 2014-11-03 2016-09-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력반도체 양면 냉각방식 냉각장치
KR102173312B1 (ko) 2015-03-10 2020-11-0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2413829B1 (ko) 2015-12-30 2022-06-29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2351954B1 (ko) 2015-12-30 2022-01-1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4581B2 (ja) * 2000-06-30 2011-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流体冷却型半導体装置
JP2006005014A (ja) * 2004-06-15 2006-01-05 Denso Corp 積層型冷却器
CN107041133A (zh) * 2014-05-19 2017-08-11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室外热交换器
CN206628462U (zh) * 2015-11-13 2017-11-1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电力半导体用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67208B1 (ko) 2020-01-17
KR20190080252A (ko) 2019-07-08
CN111165082B (zh) 2021-08-17
WO2019132302A1 (ko)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5082B (zh) 环保型车辆的电力半导体冷却用热交换器
JP5423877B2 (ja) 積層型冷却器
KR102173362B1 (ko) 전기소자 쿨링모듈
KR102351954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2413829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US20130045411A1 (en) Cooling device
US20090260775A1 (en)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an exhaust gas evaporator of a motor vehicle
JP6344340B2 (ja)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5580505B (zh) 用于冷却电气元件的热交换器
WO2015029446A1 (ja) 積層型冷却器
KR102001205B1 (ko) 친환경 차량의 전력반도체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1988992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JP6331870B2 (ja) 積層式冷却器
KR102197055B1 (ko) 차량의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2173395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05020939A (zh) 换热器及其组件
KR102161487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KR102173312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JP2009272137A (ja) 熱交換器
JP2016200372A (ja) 熱交換器
KR102089630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제조방법
JP2018044745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6327081B2 (ja)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6106546B2 (ja) 熱交換装置
CN215572398U (zh) 散热器边板连接结构及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