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4833B - 液体喷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4833B
CN106994833B CN201611033786.2A CN201611033786A CN106994833B CN 106994833 B CN106994833 B CN 106994833B CN 201611033786 A CN201611033786 A CN 201611033786A CN 106994833 B CN106994833 B CN 106994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wall
tank
mechanism unit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37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4833A (zh
Inventor
五十岚人志
川上和久
山田克己
田口康弘
柳田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94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4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4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4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机构单元和液体收容容器,上述机构单元能够改变媒介相对于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头的相对位置,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具有能够收容被供给至液体喷头的液体的液体收容部。在液体收容容器中,在液体收容部设有能够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部,在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姿势下,从铅直上方平视机构单元时,液体收容容器中除去液体注入部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系统等。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能够通过使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从喷头向印刷用纸等印刷媒介喷出,来进行对印刷媒介的印刷。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以往,已知有将贮留于作为液体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罐中的墨水供给至喷头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应予说明,在下文中,将在喷墨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添加罐等液体收容容器的结构表示为液体喷射系统。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809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喷射系统中,存在如果液体收容容器的容积变大,则液体喷射系统容易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至少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并能够以以下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为能够向作为目标的媒介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系统。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具有:机构单元和液体收容容器,上述机构单元包含能够喷射上述液体的液体喷头,并能够改变上述媒介相对于上述液体喷头的相对位置,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具有能够收容被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头的上述液体的液体收容部。在上述液体收容容器中,在上述液体收容部设有能够注入上述液体的液体注入部,在上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姿势下,从铅直上方平视(in a plan view)上述机构单元时,上述液体收容容器中除去上述液体注入部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容易缓解机构单元和液体收容容器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foot print))的增大。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的大型化。
[适用例2]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收容容器中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上述机构单元的铅直下方。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由于液体收容容器中与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机构单元的铅直下方,因此容易缓解机构单元和液体收容容器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的增大。
[适用例3]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与上述液体收容部连通,并能够将大气导入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大气导入部,在上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上述姿势下,从铅直上方平视上述机构单元时,上述大气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容易缓解机构单元和大气导入部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的增大。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的大型化。
[适用例4]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与上述液体收容部连通,并能够将大气导入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大气导入部,在上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上述姿势下,从铅直上方平视上述机构单元时,上述大气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上述大气导入部中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上述机构单元的铅直上方。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由于大气导入部中与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机构单元的铅直上方,因此容易缓解机构单元和大气导入部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的增大。
[适用例5]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导入部的容积等于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容积,或大于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容积。
在该液体喷射系统中,大气导入部具有能够收容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的容积。因此,即使例如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流入大气导入部,也能够将流入的液体贮留于大气导入部,因此容易避免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经由大气导入部漏出至液体收容容器的外部。
[适用例6]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导入部为能够从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分离的结构。
在该液体喷射系统中,大气导入部为能够从液体收容容器分离的结构。即,液体收容容器和大气导入部互相分开地构成。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液体收容容器添加大气导入部、扩大大气导入部。
[适用例7]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导入部和上述液体收容容器通过连接部连接。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能够通过连接部实现大气导入部和液体收容容器的连接。
[适用例8]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为管道。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能够通过管道实现大气导入部和液体收容容器的连接。
[适用例9]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液体喷头和上述媒介的上述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路径的外侧。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能够避免连接部妨碍液体喷头和媒介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适用例10]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机构单元的外侧。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能够避免连接部阻碍机构单元的动作。
[适用例11]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能够读取图像的扫描器单元,在上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上述姿势下,上述扫描器单元位于比上述机构单元更靠近铅直上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从铅直上方平视上述机构单元时,与上述机构单元重叠的位置,在上述姿势下,上述大气导入部中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比上述扫描器单元更靠近铅直下方的位置。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容易缓解扫描器单元、大气导入部和机构单元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的增大。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的大型化。
[适用例12]上述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能够读取图像的扫描器单元,在上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上述姿势下,上述扫描器单元位于比上述机构单元更靠近铅直上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从铅直上方平视上述机构单元时,与上述机构单元重叠的位置,在上述姿势下,上述大气导入部中与上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上述扫描器单元的旁侧。
根据该液体喷射系统,容易缓解扫描器单元和机构单元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的增大。此外,大气导入部中与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扫描器单元的旁侧,因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的厚度变厚。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平面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1-1的罐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实施例1-1的罐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实施例1-1的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表示实施例1-1的罐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实施例1-1的罐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实施例1-1的罐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1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实施例1-2的罐的侧视图。
图13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2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14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2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15为表示实施例1-3的侧视图。
图16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3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3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18为表示实施例1-4的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4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20为表示实施例1-5的罐的侧视图。
图21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5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22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5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23为表示实施例1-6的罐的侧视图。
图24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6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25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6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26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7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27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8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28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9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29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10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30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11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31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12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32为模式性地表示搭载有实施例1-13的罐和大气导入部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33为模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结构示例的侧视图。
图34为模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结构示例的侧视图。
图3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7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墨水供给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墨水供给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9为表示实施例2-1的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40为表示实施例2-1的罐的侧视图。
图41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2-1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42为表示实施例2-2的罐的侧视图。
图43为表示实施例2-2的罐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44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2-2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45为表示实施例2-3的罐的侧视图。
图46为表示搭载有实施例2-3的罐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47为模式性地表示搭载有实施例2-4的罐和大气导入部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侧视图。
图48为模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结构示例的侧视图。
图49为模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结构示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包含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喷墨打印机(在下文中称为打印机)的液体喷射系统为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使各自的结构达到可认识程度的大小,结构或部件的比例尺有所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1具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3、作为液体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墨水供给装置4、以及扫描器单元5。打印机3具有筐体6。筐体6构成打印机3的外壳。此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墨水供给装置4收容于筐体6的内部。墨水供给装置4具有作为液体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罐7。墨水供给装置4具有多个(2个或超过2个的数目)罐7。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4个罐7。
筐体6和扫描器单元5构成液体喷射系统1的外壳。应予说明,作为液体喷射系统1,也可以采用省略扫描器单元5的结构。罐7为液体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液体喷射系统1能够利用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对记录用纸等记录媒介P进行印刷。
在此,在图1中,附有相互正交的坐标轴XYZ轴。在此后的示意图中也根据需要附有XYZ轴。在这种情况下,各图中的XYZ轴与图1中的XYZ轴相对应。在图1中图示了在通过X轴和Y轴规定的XY平面配置液体喷射系统1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XY平面与水平的平面一致的状态下将液体喷射系统1配置于XY平面时的状态为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将在与水平面一致的XY平面配置液体喷射系统1时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姿势称为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
在下文中,在于表示液体喷射系统1的结构部件和单元的图和说明中,标明有X轴、Y轴和Z轴的情况下,意味着在将其结构部件和单元组装(搭载)于液体喷射系统1的状态下的X轴、Y轴和Z轴。此外,将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下的各结构部件和单元的姿势称为这些结构部件和单元的使用姿势。并且,在下文中,在液体喷射系统1、其结构部件、单元等的说明中,未特别说明时,当作在各自的使用姿势下的说明。
Z轴为与XY平面正交的轴。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中,Z轴方向为铅直向上方向。并且,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在图1中,-Z轴方向为铅直向下方向。应予说明,在XYZ轴的各轴中,箭头的朝向表示+(正)方向,与箭头的朝向相反的朝向表示-(负)方向。而且,上述的4个罐7沿X轴排列。因此,X轴方向也可以定义为4个罐7排列的方向。
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打印机3和扫描器单元5互相重叠。在使用打印机3的状态下,扫描器单元5位于打印机的铅直上方。扫描器单元5为平板式,并具有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未图示)。扫描器单元5能够将记录于用纸等媒介的图像等通过摄像元件以图像数据的方式读取。因此,扫描器单元5作为图像等的读取装置而发挥作用。扫描器单元5以相对于打印机3可旋转的方式构成。扫描器单元5也具有作为打印机3的盖部的作用。如图2所示,操作者能够通过沿Z轴方向抬起扫描器单元5,使扫描器单元5相对于打印机3旋转。由此,能够相对于打印机3将作为打印机3的盖部而发挥作用的扫描器单元5打开。
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3设有排纸部11。在打印机3中,记录媒介P被从排纸部11排出。在打印机3中,设有排纸部11的面为打印机3的正面13。此外,液体喷射系统1具有与正面13交叉的上表面15和与正面13以及上表面15交叉的侧部19。在打印机3中,墨水供给装置4设于侧部19侧。在筐体6设有窗口部21。在筐体6中,窗口部21设于正面13。
窗口部21具有透光性。并且,在与窗口部21重叠的位置设有罐7。因此,使用液体喷射系统1的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口部21对罐7进行观察确认。在本实施方式中,窗口部21作为形成于筐体6的开口而设置。并且,作为开口而设置的窗口部21被具有透光性的部件22堵塞。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作为开口的窗口部21对罐7进行观察确认。应予说明,也可以采用省略堵塞窗口部21的部件22的结构。即使省略堵塞窗口部21的部件22,操作者也能够通过作为开口的窗口部21对罐7进行观察确认。
在本实施方式中,罐7的与窗口部21相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能够从罐7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位对罐7内的墨水进行观察确认。因此,操作者通过窗口部21对4个罐7进行观察确认,从而能够对各罐7中的墨水的量进行观察确认。即,在罐7中,能够将与窗口部21相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作为能够对墨水的量进行观察确认的视认部来有效利用。
筐体6具有盖部23。盖部23以能够沿图中的R1方向相对筐体6旋转的方式构成。在打印机3中,盖部23设于正面13。沿-Y轴方向观察打印机3时,在打印机3的正面13中,盖部23设于与罐7重叠的位置。如果使盖部23沿图中的R1方向相对筐体6旋转,则盖部23相对筐体6打开。操作者通过相对筐体6打开盖部23,能够从筐体6的外侧接触到罐7的液体注入部(在后面进行说明)。
此外,如图2所示,筐体6包含第1筐体24和第2筐体25。第1筐体24和第2筐体25沿Z轴重叠。第1筐体24位于比第2筐体25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第1筐体24和第2筐体25之间收容有罐7、机构单元(在后面进行说明)等。即,罐7和机构单元被筐体6覆盖。因此,能够通过筐体6保护罐7、机构单元。
如图3所示,如果将扫描器单元5和第2筐体25从液体喷射系统1卸下,则露出罐7、机构单元26等。此外,在筐体6内,除了罐7、机构单元26之外,还配置有废液吸收单元28、电气配线基板29等。废液吸收单元28具有能够吸收从机构单元26的记录部31排出的墨水的吸收材料。在电气配线基板29安装有控制液体喷射系统1的驱动的控制电路、电气部件、电子部件等。在电气配线基板29中,对控制电路、电气部件、电子部件等相互间进行电配线。电气配线基板29具有控制液体喷射系统1的驱动的控制部的功能。
机构单元26具有记录部31。此外,机构单元26还具有向Y轴方向输送记录媒介P的输送装置(未图示)、使记录部31沿X轴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未图示)等。记录部31能够通过移动装置在第1待机位置32A和第2待机位置32B之间沿X轴往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待机位置32A和第2待机位置32B之间为记录部31的可移动区域。在打印机3中,记录部31被筐体6覆盖。由此,能够通过筐体6保护记录部31。
罐7内的墨水经由墨水供给管33被供给至记录部31。在记录部31设有作为液体喷头的一个例子的记录头(未图示)。在记录头形成有朝向记录媒介P侧的喷嘴开口(未图示)。从罐7经由墨水供给管33被供给至记录部31的墨水被供给至记录头。并且,被供给至记录部31的墨水以墨滴的形式从记录头的喷嘴开口向记录媒介P喷出。应予说明,虽然在上述例子中,将打印机3和墨水供给装置4作为单独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使墨水供给装置4包含在打印机3的结构中。
在第1待机位置32A中,在与记录部31的记录头相对的位置设有用于维持记录头的特性的维护装置(未图示)。维护装置包含能够从记录头抽吸墨水的抽吸装置。被抽吸装置从记录头抽吸的墨水被废液吸收单元28的吸收材料吸收保持。废液吸收单元28具有将从记录头排出的墨水作为废液而保持的功能。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通过一边使记录媒介P向Y轴方向输送、并使记录部31沿X轴往复移动,一边使记录部31的记录头在规定的位置喷出墨滴,从而对记录媒介P进行记录。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供给装置4具有多个(4个)罐7。然而,罐7的数量并不限定为4个,也可以采用3个、低于3个的数量、超过4个的数量。
在此,沿着X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X轴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X轴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同样地,沿着Y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Y轴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Y轴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Z轴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Z轴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即,沿着任意的轴或面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这些任意的轴或面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这些任意的轴或面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
墨水并不限定为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中的任一种。此外,作为水性墨水,可以为具有将染料等溶质溶解于水性溶剂的组成的墨水、和具有将颜料等分散相分散于水性分散介质的组成的墨水中的任一种。此外,作为油性墨水,可以为具有将染料等溶质溶解于油性溶剂的组成的墨水、和具有将颜料等分散相分散于油性分散介质的组成的墨水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作为墨水,可以使用升华转印墨水。升华转印墨水为包含例如如升华性染料般的升华性的色料的墨水。作为印刷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通过液体喷射装置将升华转印墨水喷射至转印媒介,使该转印媒介与被印刷物接触,并加热使色料升华,从而转印至被印刷物的方法。被印刷物为T恤、智能手机等。这样,只要是包含升华性的色料的墨水,就能够对各种各样的被印刷物(记录媒介)进行印刷。
如图3所示,在罐7设有液体注入部34。在罐7中,能够经由液体注入部34将墨水从罐7的外部注入罐7的内部。如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操作者通过相对筐体6打开盖部23,能够从筐体6的外侧接触到罐7的液体注入部34。此外,在罐7中,朝向Y轴方向的面被设定为视认面35。视认面35与窗口部21相对。操作者能够通过经由窗口部21对罐7的视认面35进行观察确认,从而对各罐7中的墨水的量进行观察确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液体喷射系统1用于印刷的状态下,在液体注入部34安装盖(未图示)。盖为相对于罐7可装卸的结构。操作者在向罐7注入墨水时,取下盖,打开液体注入部34后,能够向液体注入部34注入墨水。应予说明,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在使用姿势下,液体注入部34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
应予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罐7,也可以采用在能够对墨水的收容量进行观察确认的视认面35添加上限标识36、下限标识37等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限标识36、下限标识37设于每个罐7。操作者能够以上限标识36和下限标识37为记号来掌握罐7中的墨水的量。应予说明,上限标识36表示在从液体注入部34注入墨水时墨水不会从液体注入部34溢出的墨水量的基准。此外,下限标识37表示促使操作者注入墨水时的墨水量的基准。并不限于设有上限标识36和下限标识37双方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只将上限标识36和下限标识37中的一方设于罐7的结构。
在从Z轴方向向-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时,如图4所示,机构单元26配置于比罐7、废液吸收单元28和电气配线基板29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即,在这些结构中机构单元26位于最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罐7配置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
废液吸收单元28配置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并配置于比罐7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罐7和废液吸收单元28从Y轴方向依次沿Y轴排列。电气配线基板29配置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并且配置于比罐7和废液吸收单元28更靠近-X轴方向的位置。电气配线基板29配置于基板托架38上(Z轴方向)。基板托架38的-Z轴方向的区域被设定为排纸部11(图3)的区域。
在此,如图4所示,罐7中的液体注入部34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罐7偏向一侧。即,在罐7中,液体注入部34配置于在罐7中偏向一侧的位置。并且,在罐7中,将液体注入部34所位于的一侧定义为前表面侧。根据该定义,如图3所示,在罐7中,将位于最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的面视为前表面41。并且,在罐7中,视认面35位于前表面41侧。因此,在罐7中,视认面35相当于前表面41。前表面41朝向Y轴方向。
对罐7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下文中,为了在每个实施例中识别罐7,在每个实施例中对罐7的符号附上不同的字母、记号等。
(实施例1-1)
如图5所示,实施例1-1的罐7A具有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4、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和上表面49。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4、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和上表面49在罐7A中分别为朝向外部的面。如上所述,前表面41被设定为视认面35。此外,如图6所示,罐7A具有后表面50、后表面51、侧面52和下表面53。后表面50、后表面51、侧面52和下表面53在罐7A中分别为朝向外部的面。
如图5所示,斜面42位于前表面41的Z轴方向。前表面41沿XZ平面延伸。斜面42与XZ平面和XY平面双方交叉。斜面42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前表面41交叉。斜面42在从前表面41朝向-Y轴方向并沿Z轴方向上升的方向上倾斜。液体注入部34设于斜面42。
上表面43位于斜面42的-Y轴方向。上表面43沿XY平面延伸。上表面43朝向Z轴方向。上表面43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斜面42交叉。斜面42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上表面43交叉。因此,斜面42位于前表面41和上表面43之间。
侧面44位于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和上表面49的X轴方向。侧面44沿YZ平面延伸。侧面44朝向X轴方向。侧面44与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和上表面49交叉。侧面45位于上表面43的-Y轴方向。侧面45沿XZ平面延伸。侧面45朝向Y轴方向。侧面45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上表面43交叉。
上表面46位于侧面45的Z轴方向。上表面46沿XY平面延伸。上表面46朝向Z轴方向。上表面46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侧面45交叉。根据上述结构,侧面45位于上表面43和上表面46之间。此外,上表面43位于斜面42和侧面45之间。
侧面47位于上表面46的-Y轴方向。侧面47沿XZ平面延伸。侧面47朝向Y轴方向。侧面47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上表面46交叉。上表面48位于侧面47的Z轴方向。上表面48沿XY平面延伸。上表面48朝向Z轴方向。上表面48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侧面47交叉。根据上述结构,侧面47位于上表面46和上表面48之间。此外,上表面46位于侧面45和侧面47之间。
上表面49位于比上表面48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进一步地,上表面49位于比斜面42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此外,上表面49位于比上表面48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上表面49沿XY平面延伸。上表面49朝向Z轴方向。上表面49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后表面50(图6)交叉。根据上述结构,图6所示的后表面50位于上表面48和上表面49之间。
如图6所示,后表面50朝向-Y轴方向。后表面50沿XZ平面延伸。后表面50位于前表面41(图5)的相反侧。因此,前表面41和后表面50具有互为相反面的关系。后表面50在前表面41(图5)的相反侧与侧面44、上表面48、上表面49和侧面52(图6)交叉。
后表面51位于比后表面50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后表面51朝向-Y轴方向。后表面51沿XZ平面延伸。后表面51位于上表面49的-Z轴方向。后表面51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上表面49交叉。因此,上表面49位于后表面50和后表面51之间。此外,后表面51与上表面49、侧面52、下表面53和侧面44(图5)交叉。
如图6所示,侧面52朝向-X轴方向。侧面52沿YZ平面延伸。侧面52位于侧面44(图5)的相反侧。侧面52在侧面44(图5)的相反侧与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和上表面49交叉。此外,如图6所示,侧面52也与下表面53交叉。
如图6所示,下表面53朝向-Z轴方向。下表面53沿XY平面延伸。下表面53位于后表面51、侧面52、前表面41(图5)和侧面44的-Z轴方向。下表面53在后表面51、侧面52、前表面41(图5)和侧面44的-Z轴方向与后表面51、侧面52、前表面41(图5)和侧面44交叉。应予说明,在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4、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上表面49、后表面50、后表面51、侧面52和下表面53中,也可以在互相交叉的2个面之间插入其他平面、曲面等。
此外,沿XZ平面延伸的面并不限定为与XZ平面完全平行地延伸的面,也包含除了与XZ平面正交的面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面。同样地,沿着YZ平面延伸的面并不限定为与YZ平面完全平行地延伸的面,也包含除了与YZ平面正交的面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面。沿着XY平面延伸的面并不限定为与XY平面完全平行地延伸的面,也包含除了与XY平面正交的面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面。此外,前表面41、斜面42、上表面43、侧面44、侧面45、上表面46、侧面47、上表面48、上表面49、后表面50、后表面51、侧面52和下表面53分别并不限于平坦的面,也可以包含凹凸、断层差等。
此外,2个面交叉是指2个面为互相不平行的位置关系。除了2个面互相直接接触的情况之外,即使在不直接接触而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下,两个面中一个面的延长面与另一个面的延长面交叉的关系的情况也称为交叉。交叉的2个面形成的角可以为直角、钝角、锐角中的任一种。
如图5所示,在罐7A的侧面47设有大气开放部54。大气开放部54从侧面47向Y轴方向突出。大气开放部54与罐7A的内部相通。大气开放部54形成向罐7A的内部导入大气的导入部。此外,如图6所示,在罐7A的下表面53设有液体供给部55。液体供给部55从下表面53向-Z轴方向突出。液体供给部55与罐7A的内部相通。收容于罐7A的墨水经由液体供给部55被供给至墨水供给管33(图3)。
如图7所示,罐7A具有作为罐主体的一个例子的盒体61A、薄片部件62A、防水透气膜63和薄片部件64。盒体61A由例如尼龙、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此外,薄片部件62A和薄片部件64分别由合成树脂(例如尼龙、聚丙烯等)形成为膜状,并具有可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部件62A中朝向X轴方向的面相当于罐7A的侧面44。此外,薄片部件64中朝向Z轴方向的面相当于罐7A的上表面48。
在罐7A中,薄片部件62A位于盒体61A的X轴方向。薄片部件64位于盒体61A的Z轴方向。防水透气膜63位于薄片部件64和盒体61A之间。防水透气膜63由相对于液体的防水性较高,即液体的渗透性较低、透气性较高的材料构成,并形成为膜状。
在盒体61A形成有凹部65。凹部65形成为向-X轴方向形成凹陷的朝向。此外,凹部65向X轴方向开口。此外,在盒体61A设有接合部66。在图7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结构,对接合部66画有阴影线。薄片部件62A与接合部66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熔敷使盒体61A和薄片部件62A接合。如果薄片部件62A与盒体61A接合,则凹部65被薄片部件62A堵塞。被凹部65和薄片部件62A包围的空间被称为液体收容部68。在罐7A中,在被凹部65和薄片部件62A包围的液体收容部68内收容墨水。
如图8所示,盒体61A具有壁70、壁71、壁72、壁73、壁74、壁75、壁76、壁77、壁78、壁79、壁80和壁81。壁70沿YZ平面延伸。应予说明,盒体61A的壁70中-X轴方向的面,即与壁70的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6所示的罐7A的侧面52。
如图8所示,壁71~壁81从壁70向X轴方向突出。壁71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2交叉。壁72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3交叉。壁73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4交叉。壁74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5交叉。壁75的-Y轴方向的端部位于壁76和壁78之间。在壁75的-Y轴方向的端部和壁78之间设有间隙。壁76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5交叉。
壁77位于比壁75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壁77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6交叉。此外,壁77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8交叉。壁78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9交叉。壁79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80交叉。壁80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81交叉。壁81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1交叉。在沿-X轴方向平视盒体61A时,壁71~壁81包围壁70。由此,在盒体61A形成以壁70为底的凹部65。
在壁70~壁81中壁71位于最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壁71沿XZ平面延伸。应予说明,盒体61A的壁71中Y轴方向的面,即与壁71的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罐7A的前表面41。壁72位于壁71的Z轴方向。壁72相对XZ平面和XY平面双方倾斜。壁72在从壁71朝向-Y轴方向并沿Z轴方向上升的方向上倾斜。此外,液体注入部34设于壁72。此外,盒体61A的壁72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罐7A的斜面42。
壁73沿XY平面延伸。壁73位于壁72的-Y轴方向。盒体61A的壁73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5中所示的罐7A的上表面43。如图8所示,壁74位于壁73的Z轴方向。壁74沿XZ平面延伸。壁74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罐7A的侧面45。
壁75位于壁74的-Y轴方向。壁75沿XY平面延伸。在壁75中比壁76更向Y轴方向突出的区域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5中所示的罐7A的上表面46。如图8所示,壁76位于壁75的Z轴方向。壁76沿XZ平面延伸。壁76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罐7A的侧面47。
壁77位于壁76的-Y轴方向。壁77沿XY平面延伸。壁78位于壁77的-Y轴方向。壁78沿XZ平面延伸。壁78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6中所示的罐7A的后表面50。如图8所示,壁79位于壁78的-Z轴方向。壁79沿XY平面延伸。此外,壁78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9交叉,并从壁79向Z轴方向突出。壁79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5中所示的罐7A的上表面49。
如图8所示,壁80位于壁79的-Y轴方向。壁80沿XZ平面延伸。壁80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9交叉。壁80从壁79向-Z轴方向突出。壁80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6中所示的罐7A的后表面51。如图8所示,壁81位于壁80和壁71的-Z轴方向。壁81沿XY平面延伸。壁81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80交叉,并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1交叉。壁81中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图6中所示的罐7A的下表面53。应予说明,壁70~壁81分别并不限于平坦的壁,也可以包含凹凸、断层差等。
如图9所示,在盒体61A中,在壁77的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即壁77的Z轴方向形成凹部85。凹部85形成为沿-Z轴方向形成凹陷的朝向。此外,凹部85向Z轴方向开口。凹部85由壁77、壁76、壁70、壁78和隔板86构成。壁76、壁70和壁78分别比壁77更向Z轴方向突出。此外,隔板86以从壁77向Z轴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并沿YZ平面延伸。隔板86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6交叉,并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8交叉。在沿-Z轴方向平视盒体61A时,壁76、壁70、壁78和隔板86包围壁77。由此,在盒体61A构成以壁77为底的凹部85。
壁76、壁70、壁78和隔板86的Z轴方向的端部被设定为接合部88。薄片部件64(图7)与接合部88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熔敷使盒体61A和薄片部件64接合。如果薄片部件64与盒体61A接合,则凹部85(图9)被薄片部件64堵塞。被凹部85和薄片部件64包围的空间构成大气室91。
在此,如图9所示,在壁77形成有贯通孔92。贯通孔92沿Z轴贯穿壁77。因此,凹部65和凹部85通过贯通孔92相通。在壁77的Z轴方向上,在贯通孔92的周围设有接合部93。沿-Z轴方向平视盒体61A时,接合部93包围贯通孔92。防水透气膜63(图7)与接合部93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熔敷使接合部93和防水透气膜63接合。防水透气膜63具有覆盖贯通孔92的大小和形状。因此,如果防水透气膜63与接合部93接合,则贯通孔92(图9)被防水透气膜63从Z轴方向堵塞。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68内的墨水经由贯通孔92流出至大气室91。
在此,在凹部65内设有隔板95和隔板96。隔板95和隔板96分别沿XZ平面延伸。隔板95和隔板96位于壁78和壁74之间。隔板95位于比壁78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隔板96位于比隔板95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隔板95和隔板96分别从壁70向X轴方向突出。隔板95和隔板96从壁70的突出量被设定为与壁71~壁81从壁70的突出量相等。隔板95和隔板96的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1~壁81的X轴方向的端部同样地被设定为接合部66。
隔板95的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5的-Y轴方向的端部相连。即,隔板95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5的-Y轴方向的端部交叉。此外,在隔板95的-Z轴方向的端部和壁79之间设有间隙。即,隔板95的-Z轴方向的端部远离壁79。隔板96的-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9的Y轴方向的端部相连。即,隔板96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9的Y轴方向的端部交叉。此外,在隔板96的Z轴方向的端部和壁75之间设有间隙。即,隔板96的Z轴方向的端部远离壁75。
被壁70、壁75、壁76、壁77、壁78和薄片部件62A包围的空间被称为缓冲室97。被壁78和隔板95之间的间隙、隔板95和隔板96之间的间隙以及薄片部件62A包围的空间被称为大气、墨水能够在其中流动的流路98。缓冲室97通过流路98与凹部65内相通。在缓冲室97的作用中,包含贮留从液体收容部68(凹部65)内逆流于流路98的墨水的作用。
此外,大气开放部54沿Y轴贯穿壁76,并与凹部85内相通。因此,在罐7A中,液体收容部68经由流路98、缓冲室97、大气室91和大气开放部54与罐7A的外部相通。由此,在罐7A中形成能够经由大气开放部54、大气室91和流路98将罐7A外的大气导入液体收容部68内的结构。大气开放部54、大气室91、缓冲室97和流路98构成大气导入部99。大气导入部99的路径在流路98中由于隔板95和隔板96而蜿蜒。由此,在从液体收容部68朝向大气开放部54时,经由蜿蜒的路径到达大气开放部54。通过蜿蜒的路径,容易阻碍液体收容部68内的墨水的液体成分蒸发。
如图10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罐7A具有使液体收容部68的一部分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的形态。在下文中,罐7A中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的部分被表示为突出收容部101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罐7A的突出收容部101A位于废液吸收单元28的-Z轴方向。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时,罐7A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废液吸收单元28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7A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废液吸收单元28的铅直下方。根据该结构,能够缓解废液吸收单元28和罐7A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A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
(实施例1-2)
如图12所示,实施例1-2的罐7B具有突出收容部101B。在实施例1-2的罐7B中,突出收容部101B沿Y轴的长度长于实施例1-1中的突出收容部101A。除此之外,实施例1-2的罐7B具有与实施例1-1的罐7A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1-2的罐7B的结构中与实施例1-1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罐7B具有盒体61B和薄片部件62B。在罐7B中,通过基于实施例1-1改变盒体61B和薄片部件62B的形状、尺寸,突出收容部101B的尺寸在突出收容部101A的尺寸的基础上发生变化。
如图13所示,在罐7B中,突出收容部101B比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更向-Y轴方向突出。在罐7B中,突出收容部101B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并向-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时,罐7B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7B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6的铅直下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缓解机构单元26和罐7B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B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此外,在实施例1-2中,如图14所示,罐7B的突出收容部101B到达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进一步地,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罐7B的突出收容部101B到达记录部31中与记录头重叠的区域。
(实施例1-3)
如图15所示,实施例1-3的罐7C具有突出收容部101C。在实施例1-3的罐7C中,突出收容部101C的沿Y轴的长度长于实施例1-2中的突出收容部101B。除此之外,实施例1-3的罐7C具有与实施例1-1的罐7A、实施例1-2的罐7B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1-3的罐7C的结构中与实施例1-1、实施例1-2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1、实施例1-2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罐7C具有盒体61C和薄片部件62C。在罐7C中,通过基于实施例1-2改变盒体61C和薄片部件62C的形状、尺寸,突出收容部101C的尺寸在突出收容部101B的尺寸的基础上发生变化。
如图16所示,在罐7C中,突出收容部101C比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更向-Y轴方向突出。在罐7C中,突出收容部101C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而向-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时,罐7C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7C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6的铅直下方。
此外,在实施例1-3中,如图17所示,罐7C的突出收容部101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进一步地,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罐7C的突出收容部101C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
根据实施例1-3,能够缓解机构单元26和罐7C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C的墨水的量进一步增加。由此,容易进一步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
根据实施例1-1~实施例1-3,能够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的墨水的量增加。因此,能够避免通过例如向X轴方向扩大罐7、向Y轴方向扩大罐7来使可收容于罐7的墨水的量增加的情况。例如,在向X轴方向扩大罐7的结构中,考虑到在向-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时,罐7会比机构单元26更向X轴方向突出。根据实施例1-1~实施例1-3,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并容易将罐7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设为比机构单元26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更靠近-X轴方向。
此外,在实施例1-1~实施例1-3中,突出收容部101A、突出收容部101B、突出收容部101C位于比废液吸收单元28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然而,突出收容部101A、突出收容部101B、突出收容部101C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位于比废液吸收单元28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只需设为沿Z轴方向移动罐7中的突出收容部101A、突出收容部101B、突出收容部101C的位置的设定即可。
此外,在实施例1-2、实施例1-3中,突出收容部101B、突出收容部101C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然而,突出收容部101B、突出收容部101C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只需设为沿Z轴方向移动罐7中的突出收容部101B、突出收容部101C的位置的设定即可。
(实施例1-4)
如图18所示,实施例1-4的罐7D中,大气导入部99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在实施例1-4中,缓冲室97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即,在实施例1-4中,缓冲室97向-Y轴方向扩大。由此,在实施例1-4中,大气导入部99扩大。除此之外,实施例1-4的罐7D具有与实施例1-1的罐7A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1-4的罐7D的结构中与实施例1-1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此外,罐7D具有盒体61D和薄片部件62D。在罐7D中,通过基于实施例1-1改变盒体61D和薄片部件62D的形状、尺寸,从而扩大大气导入部99。在下文中,罐7D的大气导入部99中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的部分被表示为突出导入部103A。
盒体61D具有壁105、壁106和壁107。壁105和壁107分别沿XY平面延伸。壁105位于上表面49的Z轴方向,并与上表面49相对。壁105从后表面50向-Y轴方向突出。壁105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后表面50交叉。壁107位于比壁105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壁106沿XZ平面延伸。壁106位于比后表面50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壁106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107交叉,并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105交叉。
此外,在盒体61D中,壁70的一部分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此外,薄片部件62D的一部分也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壁105、壁106和壁107分别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70中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的区域交叉。被壁105、壁106、壁107和壁70中比后表面50更向-Y轴方向突出的区域以及薄片部件62D包围的区域构成突出导入部103A。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罐7D的突出导入部103A位于废液吸收单元28的Z轴方向。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时,罐7D的大气导入部99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废液吸收单元28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7D的大气导入部99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废液吸收单元28的铅直上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缓解废液吸收单元28和罐7D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D的缓冲室97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进一步贮留从液体收容部68(凹部65)内逆流于流路98的墨水。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并容易避免液体收容部68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54漏出。
(实施例1-5)
如图20所示,实施例1-5的罐7E具有突出导入部103B。在实施例1-5的罐7E中,突出导入部103B沿Y轴的长度长于实施例1-4中的突出导入部103A。除此之外,实施例1-5的罐7E具有与实施例1-4的罐7D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1-5的罐7E的结构中与实施例1-4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4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罐7E具有盒体61E和薄片部件62E。在罐7E中,通过基于实施例1-4改变盒体61E和薄片部件62E的形状、尺寸,突出收容部103B的尺寸在突出收容部103A的尺寸的基础上发生变化。
如图21所示,在罐7E中,突出导入部103B比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更向-Y轴方向突出。在罐7E中,突出导入部103B越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而向-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时,罐7E的大气导入部99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7E的大气导入部99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6的铅直上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缓解机构单元26和罐7E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E的缓冲室97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进一步贮留从液体收容部68(凹部65)内逆流于流路98的墨水。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并容易避免液体收容部68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54漏出。此外,在实施例1-5中,如图22所示,罐7E的突出导入部103B到达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进一步地,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罐7E的突出导入部103B到达记录部31中与记录头重叠的区域。
(实施例1-6)
如图23所示,实施例1-6的罐7F具有突出导入部103C。在实施例1-6的罐7F中,突出导入部103C沿Y轴的长度长于实施例1-5中的突出导入部103B。除此之外,实施例1-6的罐7F具有与实施例1-4的罐7D、实施例1-5的罐7E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1-6的罐7F的结构中与实施例1-4、实施例1-5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4、实施例1-5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罐7F具有盒体61F和薄片部件62F。通过基于实施例1-5改变盒体61F和薄片部件62F的形状、尺寸,突出收容部103C的尺寸在突出收容部103B的尺寸的基础上发生变化。
如图24所示,在罐7F中,突出导入部103C比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更向-Y轴方向突出。在罐7F中,突出导入部103C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而向-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时,罐7F的大气导入部99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7F的大气导入部99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6的铅直上方。
此外,在实施例1-6中,如图25所示,罐7F的突出导入部103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进一步地,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罐7F的突出导入部103C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
根据实施例1-6,能够缓解机构单元26和罐7F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F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进一步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
根据实施例1-4~实施例1-6,能够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7的缓冲室97的墨水的量增加。因此,能够避免通过例如向X轴方向扩大罐7、向Y轴方向扩大罐7来使可收容于罐7的缓冲室97的墨水的量增加的情况。例如,在向X轴方向扩大罐7的结构中,考虑到在向-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1时,罐7会比机构单元26更向X轴方向突出。根据实施例1-4~实施例1-6,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并容易将罐7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设为比机构单元26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更靠近-X轴方向。
此外,在实施例1-4~实施例1-6中,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导入部103B、突出导入部103C位于比废液吸收单元28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然而,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导入部103B、突出导入部103C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位于比废液吸收单元28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只需设为沿-Z轴方向移动罐7中的突出收容部103A、突出收容部103B、突出收容部103C的位置的设定即可。
此外,在实施例1-5、实施例1-6中,突出导入部103B、突出导入部103C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然而,突出导入部103B、突出导入部103C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只需设为沿-Z轴方向移动罐7中的突出收容部103A、突出收容部103B、突出收容部103C的位置的设定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1-4~实施例1-6中,例示了在实施例1-1的罐7A应用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导入部103B或突出导入部103C的结构。然而,罐7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罐7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在实施例1-2的罐7B或实施例1-3的罐7C中应用实施例1-4~实施例1-6中的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导入部103B或突出导入部103C的结构。在下文中,对在罐7B或罐7C应用实施例1-4~实施例1-6中的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导入部103B或突出导入部103C的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1-7)
实施例1-7的罐7G具有在实施例1-2的罐7B应用实施例1-4中的突出导入部103A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1-7具有与实施例1-2、实施例1-4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2、实施例1-4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2、实施例1-4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6所示,罐7G具有突出收容部101B和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收容部101B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沿-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此外,突出导入部103A与废液吸收单元28的区域重叠。在实施例1-7中,也能取得与实施例1-2、实施例1-4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8)
实施例1-8的罐7H具有在实施例1-2的罐7B应用实施例1-5中的突出导入部103B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1-8具有与实施例1-2、实施例1-5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2、实施例1-5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2、实施例1-5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7所示,罐7H具有突出收容部101B和突出导入部103B。突出收容部101B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沿-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此外,突出导入部103B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沿-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在实施例1-8中,也能取得与实施例1-2、实施例1-5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9)
实施例1-9的罐7J具有在实施例1-2的罐7B应用实施例1-6中的突出导入部103C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1-9具有与实施例1-2、实施例1-6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2、实施例1-6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2、实施例1-6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8所示,罐7J具有突出收容部101B和突出导入部103C。突出收容部101B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沿-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此外,突出导入部103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在实施例1-9中,也能取得与实施例1-2、实施例1-6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10)
实施例1-10的罐7K具有在实施例1-3的罐7C应用实施例1-4中的突出导入部103A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1-10具有与实施例1-3、实施例1-4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3、实施例1-4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3、实施例1-4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9所示,罐7K具有突出收容部101C和突出导入部103A。突出收容部101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此外,突出导入部103A与废液吸收单元28的区域重叠。在实施例1-10中,也能取得与实施例1-3、实施例1-4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11)
实施例1-11的罐7L具有在实施例1-3的罐7C应用实施例1-5中的突出导入部103B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1-11具有与实施例1-3、实施例1-5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3、实施例1-5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3、实施例1-5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30所示,罐7L具有突出收容部101C和突出导入部103B。突出收容部101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此外,突出导入部103B超过与废液吸收单元28重叠的区域沿-Y轴方向延伸,并到达与机构单元26重叠的区域。在实施例1-11中,也能够取得与实施例1-3、实施例1-5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12)
实施例1-12的罐7M具有在实施例1-3的罐7C应用实施例1-6中的突出导入部103C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1-12具有与实施例1-3、实施例1-6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3、实施例1-6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3、实施例1-6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31所示,罐7M具有突出收容部101C和突出导入部103C。突出收容部101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此外,突出导入部103C超过机构单元26中与记录部31的可动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以横跨机构单元26沿Y轴的区域的方式延伸。在实施例1-12中,也能取得与实施例1-3、实施例1-6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1-1~实施例1-12中的每个实施例中,大气导入部99中缓冲室97和流路98加在一起的区域的容积优选等于液体收容部68的容积或大于液体收容部68的容积。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液体收容部68内的墨水流入大气导入部99,也能将流入的墨水贮留于大气导入部99,因此容易进一步避免液体收容部68内的墨水经由大气导入部99向罐7的外部漏出。
在上述实施例1-1~实施例1-12中的每个实施例中,大气导入部99以作为罐7的一部分的方式构成。因此,大气导入部99与罐7一体地构成。然而,大气导入部99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以使大气导入部99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罐7分离的方式构成。将以使大气导入部99的一部分能够从罐7分离的方式构成的例子作为实施例1-13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实施例1-13)
在实施例1-13中,如作为模式性地表示液体喷射系统1的侧面图的图32所示,罐7N和大气导入部99A以互相分离的方式构成。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下,在罐7N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罐7N中除去液体注入部34的其他部分的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6的铅直下方。
大气导入部99A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大气导入部99A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大气导入部99A的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6的铅直上方。罐7N的液体收容部68和大气导入部99A通过作为连接部的一个例子的连接部111连接。即,罐7N的液体收容部68和大气导入部99A通过连接部111连通。由此,能够经由大气导入部99A和连接部111将大气导入罐7的液体收容部68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1位于机构单元26的外侧。由此,能够在记录头和记录媒介P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路径的外侧配置连接部111。由此,能够避免连接部111阻碍记录头和记录媒介P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应予说明,连接部111的配置并不限于机构单元26的外侧。作为连接部111的配置,只要是记录头和记录媒介P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路径的外侧,则也可以采用经由机构单元26的内部的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解除罐7N和大气导入部99A之间的连接部111所产生的连接,能够使罐7N和大气导入部99A互相分离。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罐7添加大气导入部99、扩大大气导入部99。此外,由于罐7N和大气导入部99A通过连接部111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改变大气导入部99A相对于罐7N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大气导入部99A相对于罐7N的位置的自由度。
此外,通过采用具有可挠性的管道作为连接部111,能够更容易地提高连接部111的配管路径的自由度。由此,能够容易地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机构单元26和筐体6之间的狭窄空间、机构单元26内的狭窄空间等进行配管。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1-4~实施例1-13中,如图33所示,大气导入部99、大气导入部99A中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的部分可以采用位于扫描器单元5的-Z轴方向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下,大气导入部99、大气导入部99A中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比扫描器单元5更靠近铅直下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容易缓解扫描器单元5、大气导入部99或大气导入部99A、以及机构单元26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1-4~实施例1-12中,如图34所示,也可以采用大气导入部99、大气导入部99A中位于比机构单元26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的部分位于扫描器单元5的侧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下,大气导入部99、大气导入部99A中与机构单元26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扫描器单元5的旁侧。根据该结构,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厚度变厚。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201具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203、作为液体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墨水供给装置204、和扫描器单元205。打印机203具有筐体206。筐体206构成打印机203的外壳。在筐体206的内部收容有打印机203的机构单元(在后面进行说明)。墨水供给装置204具有作为液体收容体安装部的一个例子的筐体207和多个(2个或超过2个的个数)罐210。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4个罐210。筐体206、筐体207和扫描器单元205构成液体喷射系统201的外壳。应予说明,作为液体喷射系统201也可以采用省略扫描器单元205的结构。罐210为液体收容体的一个例子。液体喷射系统201能够利用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对记录用纸等记录媒介P进行印刷。
在此,在图35中,附有作为相互正交的坐标轴的XYZ轴。对此后所示的图,也根据需要附上XYZ轴。在这种情况下,各图中的XYZ轴与图35中的XYZ轴对应。在图35中图示了在通过X轴和Y轴规定的XY平面配置液体喷射系统201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XY平面与水平的平面一致的状态下将液体喷射系统201配置于XY平面时的状态为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状态。将在与水平面一致的XY平面配置液体喷射系统201时的液体喷射系统201的姿势称为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姿势。
在下文中,在于表示液体喷射系统201的结构部件、单元的图、说明中,标明有X轴、Y轴和Z轴的情况下,意味着在将其结构部件、单元组装(搭载)于液体喷射系统201的状态下的X轴、Y轴和Z轴。此外,将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姿势下的各结构部件、单元的姿势称为这些结构部件、单元的使用姿势。并且,在下文中,在液体喷射系统201、其结构部件、单元等的说明中,未特别说明时,当作是在各自的使用姿势下的说明。
Z轴为与XY平面正交的轴。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状态中,Z轴方向为铅直向上方向。并且,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状态下,在图35中,-Z轴方向为铅直向下方向。应予说明,在XYZ轴的各轴中,箭头的朝向表示+(正)方向,与箭头的朝向相反的朝向表示-(负)方向。而且,上述的4个罐210沿Y轴排列。因此,Y轴方向也可以定义为4个罐210排列的方向。在第一实施方式中,4个罐7沿X轴排列。在这点上,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互不相同。
在液体喷射系统201中,打印机203和扫描器单元205互相重叠。在使用打印机203的状态下,扫描器单元205位于打印机203的铅直上方。扫描器单元205为平板式,并具有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未图示)。扫描器单元205能够将记录于用纸等媒介的图像等通过摄像元件以图像数据的方式读取。因此,扫描器单元205作为图像等的读取装置发挥作用。扫描器单元205以相对于打印机203可旋转的方式构成。扫描器单元205也具有作为打印机203的盖部的作用。操作者能够通过沿Z轴方向抬起扫描器单元205,使扫描器单元205相对于打印机203旋转。由此,能够相对于打印机203将作为打印机203的盖部而发挥作用的扫描器单元205打开。
在打印机203设有排纸部221。在打印机203中,记录媒介P被从排纸部221排出。在打印机203中,设有排纸部221的面为正面222。此外,液体喷射系统201具有与正面222交叉的上表面223,以及与正面222和上表面223交叉的侧部224。墨水供给装置204设于侧部224。在筐体207设有窗口部225。在筐体207中,窗口部225设于与正面226和上表面227交叉的侧部228。
窗口部225具有透光性。并且,在与窗口部225重叠的位置设有上述4个罐210。因此,使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口部225对4个罐210进行观察确认。在本实施方式中,窗口部225作为形成于筐体207的开口而设置。操作者能够通过作为开口的窗口部225对4个罐210进行观察确认。应予说明,窗口部225并不限于开口,例如,也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部件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罐210与窗口部225相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能够从各罐210具有透光性的部位对罐210内的墨水进行观察确认。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口部225对4个罐210进行观察确认,从而对各罐210中的墨水的量进行观察确认。即,在罐210中,能够将与窗口部225相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作为能够对墨水的量进行观察确认的视认部来有效利用。
如图36所示,打印机203具有机构单元203A。机构单元203A具有记录部229。在打印机203中,记录部229收容于筐体206。记录部229使用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对通过输送装置(未图示)向Y轴方向输送的记录媒介P进行记录。应予说明,未图示的输送装置间歇地向Y轴方向输送记录用纸等记录媒介P。记录部229为通过移动装置(未图示)可沿X轴往复移动的结构。墨水供给装置204向记录部229供给墨水。此外,在液体喷射系统201中,墨水供给装置204的至少一部分向筐体206的外侧突出。此外,记录部229收容于筐体206。由此,能够通过筐体206来保护记录部229。
在此,沿着X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X轴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X轴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同样地,沿着Y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Y轴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Y轴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Z轴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Z轴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即,沿着任意的轴或面的方向并不限定为与这些任意的轴或面完全平行的方向,也包含除了与这些任意的轴或面正交的方向之外,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
墨水供给装置204具有作为液体收容体的一个例子的罐210。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供给装置204具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罐210。多个罐210向打印机203的筐体206的外侧突出。多个罐210收容于筐体207的内部。由此,能够通过筐体207保护罐210。筐体207从筐体206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供给装置204具有多个(4个)罐210。然而,罐210的个数并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采用3个、3个以下的个数或超过4个的个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罐210以互相分离的方式构成。然而,作为液体收容体的一个例子的罐21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液体收容体的结构,可以采用使多个罐210形成一体作为1个液体收容体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1个液体收容体设有多个液体收容部。多个液体收容部为互相单独地分隔,并能够收容不同种类的液体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在多个液体收容部分别收容不同颜色的墨水。
如图36所示,在各罐210连接有墨水供给管231。罐210内的墨水从墨水供给装置204经由墨水供给管231被供给至记录部229。在记录部229设有作为液体喷头的一个例子的记录头(未图示)。在记录头形成有朝向记录媒介P侧的喷嘴开口(未图示)。从墨水供给装置204经由墨水供给管231被供给至记录部229的墨水被供给至记录头。并且,被供给至记录部229的墨水以墨滴的方式从记录头的喷嘴开口向记录媒介P喷出。应予说明,虽然在上述例子中,将打印机203和墨水供给装置204作为单独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使打印机203的结构包含墨水供给装置204。
应予说明,作为罐210,也可以采用在能够对墨水的收容量进行观察确认的视认面232添加上限标识233、下限标识234等的结构。视认面232为视认部的一个例子。此外,上限标识233为上限标志部的一个例子。操作者能够以上限标识233和下限标识234为记号来掌握罐210中的墨水的量。应予说明,上限标识233表示在从后述的液体注入部235(图37)注入墨水时不会从液体注入部235溢出的墨水量的基准。此外,下限标识234表示促使注入墨水时的墨水量的基准。也可以采用将上限标识233和下限标识234中的至少一方设于罐210的结构。
此外,筐体207和筐体206可以互相分离,也可以为一体。在筐体207和筐体206为一体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罐210与记录部229、墨水供给管231一起收容于筐体206的内部。在筐体207和筐体206为一体的情况下,筐体206与收容液体收容体和液体喷头的外壳部对应。
此外,罐210的配置位置并不限于筐体206的X轴方向的侧面侧。作为罐210的配置位置,也可以采用例如筐体206的Y轴方向的前表面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罐210以互相分离的方式构成。然而,罐21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罐210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使多个罐210形成一体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1个罐210设有多个墨水室。多个墨水室为互相单独地分离,并能够收容不同种类的墨水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在多个墨水室分别收容不同颜色的墨水。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喷射系统201中,通过一边使记录媒介P向Y轴方向输送,并使记录部229沿X轴往复移动,一边在记录部229的记录头使墨滴在规定的位置喷出,从而对记录媒介P进行记录。
墨水并不限定为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中的任一种。此外,作为水性墨水,可以为具有将染料等溶质溶解于水性溶剂的组成的墨水、和具有将颜料等分散相分散于水性分散介质的组成的墨水中的任一种。此外,作为油性墨水,可以为具有将染料等溶质溶解于油性溶剂的组成的墨水、和具有将颜料等分散相分散于油性分散介质的组成的墨水中的任一种。
在墨水供给装置204中,如图37所示,筐体207包含第1筐体241和第2筐体242。在罐210形成有液体注入部235。在罐210中,能够经由液体注入部235从罐210的外部向罐210的内部注入墨水。此外,操作者能够从筐体207的外侧接触到罐210的液体注入部235。
在此,图37中的X轴、Y轴和Z轴与相对于图35所示的液体喷射系统201的X轴、Y轴和Z轴对应。即,图37中的X轴、Y轴和Z轴意味着在将墨水供给装置204组装于液体喷射系统201的状态下的X轴、Y轴和Z轴。即使在于此后表示液体喷射系统201的结构部件、单元的图中附上X轴、Y轴和Z轴的情况下,也意味着在将其结构部件、单元组装(搭载)于液体喷射系统201的状态下的X轴、Y轴和Z轴。并且,将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姿势下的各结构部件、单元的姿势称为这些结构部件、单元的使用姿势。
如图37所示,第1筐体241位于比多个罐210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多个罐210被第1筐体241支承。第2筐体242位于比第1筐体241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并从第1筐体241的Z轴方向覆盖多个罐210。多个罐210被第1筐体241和第2筐体242覆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罐210沿Y轴排列。在下文中,在单独识别4个罐210的情况下,4个罐210分别表示为罐211、罐212、罐213和罐214。罐211、罐212、罐213和罐214依次沿Y轴方向排列。即,罐212位于比罐211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罐213位于比罐212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罐214位于比罐213更靠近Y轴方向的位置。
4个罐210中罐211、罐212和罐213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罐214具有与其他罐210不同的形状。罐214的容积大于其他罐210的容积。除了这点之外,罐214具有与其他罐210相同的结构。该结构优选将例如使用频率较高的种类的墨水收容于罐214。这是为了能够收容比其他种类的墨水更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种类的墨水。
第2筐体242具有盖部243。盖部243位于第2筐体242的Z轴方向的端部。如图38所示,盖部243以相对于第2筐体242可旋转的方式构成。在图38中图示了相对于第2筐体242打开盖部243的状态。如果相对于第2筐体242打开盖部243,则露出多个罐210的液体注入部235。由此,操作者能够从筐体207的外侧接触到罐210的液体注入部235。此外,液体注入部235被栓部件244密封。在向罐210注入墨水时,将栓部件244从液体注入部235卸下使液体注入部235打开,并注入墨水。应予说明,在液体喷射系统201中,在使用姿势下,液体注入部235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
对罐210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下文中,为了在每个实施例中识别罐210,在每个实施例中对罐210的符号附上不同的字母、记号等。此外,如上所述,在4个罐210中的罐214和其他罐210中,除了容积不同之外,具有互相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以罐211为例对罐210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罐210的各种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罐214。因此,省略罐214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2-1)
对实施例2-1中的罐210A进行说明。如图39所示,罐210A具有作为罐主体的一个例子的盒体251A和薄片部件252A。盒体251A由例如尼龙、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此外,薄片部件252A由合成树脂(例如尼龙、聚丙烯等)形成为膜状,并具有可挠性。
在盒体251A形成有凹部254和凹部255。此外,在盒体251A设有接合部256。在图39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结构,对接合部256画有阴影线。薄片部件252A与盒体251A的接合部256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熔敷使盒体251A和薄片部件252A接合。如果薄片部件252A与盒体251A接合,则凹部254和凹部255被薄片部件252A堵塞。被凹部254和薄片部件252A包围的空间被称为液体收容部257(在后面进行说明)。此外,被凹部255和薄片部件252A包围的空间被称为缓冲室258(在后面进行说明)。
如图39所示,盒体251A具有壁261、壁262、壁263、壁264、壁265、壁266、壁267、壁268和壁269。凹部254位于壁265的-Z轴方向。凹部255位于壁265的Z轴方向。凹部254和凹部255以隔着壁265的方式沿Z轴重叠。凹部254的壁261和凹部255的壁261为互相相同的壁。即,凹部254和凹部255共有壁261。
在沿Y轴方向平视壁261时,凹部254被壁262、壁263、壁264、壁265、壁268和壁269包围。此外,在沿Y轴方向平视壁261时,凹部255被壁262、壁265、壁266和壁267包围。而且,凹部254的壁262和凹部255的壁262为互相相同的壁。即,凹部254和凹部255共有壁262。此外,凹部254的壁265和凹部255的壁265为互相相同的壁。即,凹部254和凹部255共有壁265。
壁262~壁269分别与壁261交叉。壁262和壁263设于隔着壁261并沿X轴互相相对的位置。此外,壁263和壁269设于隔着壁261并沿X轴互相相对的位置。壁262位于比壁269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壁262和壁266设于隔着壁261并沿X轴互相相对的位置。壁264和壁265设于隔着壁261并沿Z轴互相相对的位置。此外,壁264和壁268设于隔着壁261并沿Z轴互相相对的位置。壁265位于比壁268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
壁265和壁267设于隔着壁261并沿Z轴互相相对的位置。壁262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8交叉,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7交叉,并在壁268和壁267之间与壁265交叉。壁263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4交叉,并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5交叉。此外,壁264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9交叉。壁266与壁265和壁267分别交叉。此外,壁268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2交叉,并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9交叉。
壁262、壁263、壁264、壁265、壁268和壁269从壁26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以壁261为主壁,通过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壁262、壁263、壁264、壁265、壁268和壁269构成凹部254。凹部254形成为向Y轴方向形成凹陷的朝向。凹部254向-Y轴方向,即向薄片部件252A侧开口。换言之,凹部254设为向Y轴方向,即向与薄片部件252A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陷的朝向。并且,如果薄片部件252A与盒体251A接合,则凹部254被薄片部件252A堵塞,从而构成液体收容部257。
此外,壁266和壁267从壁26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以壁261为主壁,通过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壁262、壁265、壁266和壁267构成凹部255。凹部255形成为向Y轴方向形成凹陷的朝向。凹部255向-Y轴方向,即向薄片部件252A侧开口。换言之,凹部255设为向Y轴方向,即向与薄片部件252A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陷的朝向。并且,如果薄片部件252A与盒体251A接合,则凹部255被薄片部件252A堵塞,从而构成缓冲室258。应予说明,壁261~壁269分别并不限于平坦的壁,也可以为包含凹凸的壁。此外,壁262~壁269从壁261的突出量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突出量。
壁266和壁263沿X轴方向具有断层差。壁263位于比壁266更靠近X轴方向的位置。并且,在从薄片部件252A侧平视壁261的状态下,在壁263和壁266之间设有液体注入部235。液体注入部235设于壁265。此外,在壁267设有大气开放部271。大气开放部271与凹部255内相通。大气经由大气开放部271被导入缓冲室258内。
此外,在壁265中凹部255和凹部254交叉的部位形成有切口272。切口272形成于壁265的-Y轴方向的端部。切口272形成为从壁265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Y轴方向形成凹陷的朝向。因此,如果薄片部件252A与盒体251A接合,则凹部254和凹部255通过切口272互相连通。被切口272和薄片部件252A包围的空间构成大气、墨水能够在其中流动的流路273。
在罐210A中,液体收容部257通过流路273、缓冲室258和大气开放部271与罐210A的外部相通。由此,在罐210A中,形成能够通过大气开放部271、缓冲室258和流路273将罐210A外的大气导入液体收容部257内的结构。大气开放部271、缓冲室258和流路273构成大气导入部275。
在此,在盒体251A的壁264设有液体供给部274。液体供给部274从壁264向-Z轴方向突出。液体供给部274与罐210A的内部相通。收容于罐210A的液体收容部257的墨水经由液体供给部274被供给至墨水供给管231(图36)。
如图39所示,薄片部件252A沿Y轴方向隔着壁262~壁269与壁261相对。在沿Y轴方向平视薄片部件252A时,薄片部件252A具有覆盖凹部254、凹部255的大小和形状。薄片部件252A在于其与壁261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熔敷于接合部256。由此,凹部254、凹部255被薄片部件252A密封。因此,可以将薄片部件252A视为相对于盒体251A的盖部。
如图40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罐210A具有使液体收容部257的一部分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的形态。在下文中,罐210A中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的部分被表示为突出收容部277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1所示,罐210A的突出收容部277A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Z轴方向。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201的机构单元203A时,罐210A中除去液体注入部235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210A中除去液体注入部235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铅直下方。根据该结构,能够缓解机构单元203A和罐210A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210A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201的大型化。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2-1,能够缓解液体喷射系统201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210的墨水的量增加。因此,能够避免通过例如向X轴方向扩大罐210、向Y轴方向扩大罐210来使可收容于罐210的墨水的量增加。例如,在向Y轴方向扩大罐210的结构中,考虑到在向-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201时,罐210会比机构单元203A更向Y轴方向突出。根据实施例2-1,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并容易将罐201的Y轴方向的位置设为比机构单元203A的Y轴方向的位置更靠近-Y轴方向。
此外,在实施例2-1中,突出收容部277A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然而,突出收容部277A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只需设为沿Z轴方向移动罐210中的突出收容部277A的位置的设定即可。
(实施例2-2)
如图42所示,在实施例2-2的罐210B中,省略了实施例2-1中的突出收容部277A。此外,在实施例2-2中,大气导入部275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在实施例2-2中,缓冲室258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即,在实施例2-2中,缓冲室258向-X轴方向扩大。由此,在实施例2-2中,大气导入部275扩大。除此之外,实施例2-2的罐210B具有与实施例2-1的罐210A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2-2的罐210B的结构中与实施例2-1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2-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此外,罐210B具有盒体251B和薄片部件252B。在罐210B中,通过基于实施例2-1改变盒体251B和薄片部件252B的形状、尺寸,从而使大气导入部275扩大。在下文中,罐210B的大气导入部275中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的部分被表示为突出导入部278A。
如图43所示,盒体251B具有壁281和壁282。此外,在实施例2-2中,省略了实施例2-1中的壁268和壁269(图39)。此外,在实施例2-2中,壁264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2的-Z轴方向的端部交叉。壁281沿XY平面延伸。壁282沿YZ平面延伸。壁281位于比壁265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并且位于比壁267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此外,壁282位于比壁262更靠近-X轴方向的位置。壁281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2的Z轴方向的端部交叉,并且在-X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82的-Z轴方向的端部交叉。
壁282在Z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7的-X轴方向的端部交叉。壁281和壁282分别在Y轴方向的端部与壁261交叉,并从壁261向-Y轴方向突出。即,在实施例2-2中,壁261的一部分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此外,壁267的一部分也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被壁281、壁282、壁267和壁261中比壁262更向-X轴方向突出的区域和薄片部件252B包围的区域构成突出导入部278A。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4所示,罐210B的突出导入部278A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Z轴方向。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201的机构单元203A时,罐210B的大气导入部275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210B的大气导入部275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铅直上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缓解机构单元203A和罐210B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210B的缓冲室258(图42)的墨水的量增加。由此,容易进一步贮留从液体收容部257(图42)内逆流于大气导入部275的墨水。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201的大型化,并容易避免液体收容部257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271漏出。
根据实施例2-2,能够缓解液体喷射系统201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的增大,同时容易使能够收容于罐210的缓冲室258的墨水的量增加。因此,能够避免通过例如向X轴方向扩大罐210、向Y轴方向扩大罐210来使可收容于罐210的缓冲室258的墨水的量增加的情况。例如,在向Y轴方向扩大罐210的结构中,考虑到在向-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201时,罐210会比机构单元203A更向Y轴方向突出。根据实施例2-2,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并容易将罐210的Y轴方向的位置设为比机构单元203A的Y轴方向的位置更靠近-Y轴方向。
此外,在实施例2-2中,突出导入部278A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然而,突出导入部278A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只需设为沿-Z轴方向移动罐210中的突出导入部278A的位置的设定即可。
(实施例2-3)
如图45所示,实施例2-3的罐210C具有突出收容部277A和突出导入部278A。即,罐210C具有在实施例2-2的罐210B中附加实施例2-1中的突出收容部277A的结构。除此之外,实施例2-3的罐210C具有与实施例2-1、实施例2-2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实施例2-3的罐210C的结构中与实施例2-1、实施例2-2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2-1、实施例2-2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罐210C具有盒体251C和薄片部件252C。在罐210C中,通过基于实施例2-2改变盒体251C和薄片部件252C的形状、尺寸,从而附加突出收容部277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6所示,罐210C的突出收容部277A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Z轴方向。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201的机构单元203A时,罐210C内除去液体注入部235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210C内除去液体注入部235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铅直下方。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罐210C的突出导入部278A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Z轴方向。即,在使用姿势下,在沿-Z轴方向平视液体喷射系统201的机构单元203A时,罐210C的大气导入部275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换言之,在使用姿势下,罐210C的大气导入部275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铅直上方。在实施例2-3中,也能获得与实施例2-1、实施例2-2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2-1~实施例2-3的每个实施例中,突出收容部277A、突出导入部278A从壁262的突出量可以采用任意的突出量。在上述实施例2-1~实施例2-3的每个实施例中,突出收容部277A、突出导入部278A从壁262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在4个罐210中相同。然而,在每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将突出收容部277A、突出导入部278A从壁262的突出量设为在4个罐210中不同的突出量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在例如在机构单元203A中难以相对于4个罐210同等地确保收容突出收容部277A、突出导入部278A的空间等情况下,能够在4个罐210中改变突出收容部277A、突出导入部278A的突出量。该思想也可以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2-1~实施例2-3的每个实施例中,大气导入部275内缓冲室258和流路273加在一起的区域的容积优选等于液体收容部257的容积或大于液体收容部257的容积。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液体收容部257内的墨水流入大气导入部275,也能将流入的墨水贮留于大气导入部275,因此容易进一步避免液体收容部257内的墨水经由大气导入部275向罐210的外部漏出。
上述实施例2-1~实施例2-3的每个实施例中,大气导入部275作为罐210的一部分而构成。因此,大气导入部275与罐210构成为一体。然而,大气导入部275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大气导入部275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罐210分离的方式构成。将以使大气导入部275的一部分能够从罐210分离的方式构成的例子作为实施例2-4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4中,如作为模式性地表示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侧视图的图47所示,罐210D和大气导入部275A以互相分离的方式构成。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姿势下,罐210D中除去液体注入部235的其他部分的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在如图47所示的例子中,罐210D内除去液体注入部235的其他部分的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铅直下方。
大气导入部275A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大气导入部275A的至少一部分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在如图47所示的例子中,大气导入部275A的一部分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铅直上方。罐210D的液体收容部257和大气导入部275A通过连接部291连接。即,罐210D的液体收容部257和大气导入部275A通过连接部291连通。由此,能够经由大气导入部275A和连接部291将大气导入罐210D的液体收容部257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91位于机构单元203A的外侧。由此,能够在记录头和记录媒介P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路径的外侧配置连接部291。由此,能够避免连接部291阻碍记录头和记录媒介P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应予说明,连接部291的配置并不限于机构单元203A的外侧。作为连接部291的配置,只要为记录头和记录媒介P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路径的外侧,则也可以采用经由机构单元203A的内部的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解除罐210D和大气导入部275A之间的连接部291所产生的连接,能够使罐210D和大气导入部275A互相分离。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罐210添加大气导入部275、扩大大气导入部275。此外,由于罐210D和大气导入部275A通过连接部291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改变大气导入部275A相对于罐210D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大气导入部275A相对于罐210D的位置的自由度。
此外,通过采用具有可挠性的管道作为连接部291,能够提高连接部291的配管路径的自由度。由此,能够容易地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机构单元203A和筐体206之间的狭窄空间、机构单元203A内的狭窄空间等进行配管。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2-1~实施例2-4中,如图48所示,也可以采用大气导入部275、大气导入部275A中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的部分位于扫描器单元205的-Z轴方向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姿势下,大气导入部275、大气导入部275中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比扫描器单元205更靠近铅直下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容易缓解扫描器单元205、大气导入部275或大气导入部275A、以及机构单元203A在平面视图下的投影面积(占据面积)增大。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2-2~实施例2-4中,如图49所示,也可以采用大气导入部275、大气导入部275A中位于比机构单元203A更靠近Z轴方向的位置的部分位于扫描器单元205的侧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液体喷射系统201的使用姿势下,大气导入部275、大气导入部275A中与机构单元203A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扫描器单元205的旁侧。根据该结构,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201的厚度变厚。由此,容易缓解液体喷射系统1的大型化。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墨水喷射装置也可以为喷射、喷出或涂布并消耗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应予说明,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微量的液滴的液体形状,也包含了粒状、泪状、线状拖尾的形状。此外,这里所指的液体只要为可被液体喷射装置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为在液相状态下的物质,包含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体、溶胶、凝胶水(gel water)、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般的流体状物质。此外,不仅可为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含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在溶剂内溶解、分散或混合而成的物质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除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墨水以外,也列举了液晶等。在此,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及油性墨水、以及胶状墨水(gel ink)、热熔性墨水(hot melt ink)等各种液体组合物。进一步地,作为墨水,可以使用升华转印墨水。升华转印墨水为包含例如升华性染料这种升华性的色料的墨水。印刷方法采用通过液体喷射装置将这种升华转印墨水喷射至转印媒介,使该转印媒介与被印刷物接触,并加热、使色料升华,从而转印至被印刷物。被印刷物为T恤、智能手机等。这样,只要是包含升华性的色料的墨水,就能够对各种各样的被印刷物(记录媒介)进行印刷。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有对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色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电极材料或色料等材料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等。此外,也可为喷射在制造生物芯片(biochip)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作精密吸管并对作为试样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进一步地,也可为利用精确定位(pinpoint)对时钟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为喷射用于对基板等进行蚀刻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应予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中以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者达成一部分或全部上述效果,能够适当地对与记载于发明内容栏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或组合。此外,如果该技术特征不是作为在本说明书中必要的特征来进行说明的,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删除。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射系统、3…打印机、4…墨水供给装置、5…扫描器单元、7,7A,7B,7C,7D,7E,7F,7G,7H,7J,7K,7L,7M,7N…罐、26…机构单元、28…废液吸收单元、31…记录部、34…液体注入部、54…大气开放部、55…液体供给部、61A,61B,61C,61D,61E,61F…盒体、62A,62B,62C,62D,62E,62F…薄片部件、68…液体收容部、91…大气室、92…贯通孔、93…接合部、97…缓冲室、98…流路、99…大气导入部、101A,101B,101C…突出收容部、103A,103B,103C…突出导入部、111…连接部、201…液体喷射系统、203…打印机、203A…机构单元、205…扫描器单元、210,210A,210B,210C,210D…罐、229…记录部、232…视认面、235…液体注入部、251A,251B,251C…盒体、252A,252B,252C…薄片部件、257…液体收容部、258…缓冲室、271…大气开放部、273…流路、274…液体供给部、275…大气导入部、277A…突出收容部、278A…突出导入部、291…连接部、P…记录媒介。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为能够向作为目标的媒介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系统,并具有:
机构单元,所述机构单元包含能够喷射所述液体的液体喷头,并能够改变所述媒介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头的相对位置;
液体收容容器,所述液体收容容器具有能够收容被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头的所述液体的液体收容部;和
大气导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通,并能够将大气导入所述液体收容部,
在所述液体收容容器中,在所述液体收容部设有能够注入所述液体的液体注入部,
在所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姿势下,从铅直上方俯视所述机构单元时,所述液体收容容器中除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其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
在所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所述姿势下,从铅直上方俯视所述机构单元时,所述大气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
所述大气导入部中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所述机构单元的铅直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容器中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所述机构单元的铅直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导入部的容积等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容积,或大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容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导入部为能够从所述液体收容容器分离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导入部和所述液体收容容器通过连接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为管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液体喷头和所述媒介的所述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路径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机构单元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系统具有能够读取图像的扫描器单元,
在所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所述姿势下,所述扫描器单元位于比所述机构单元更靠近铅直上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从铅直上方俯视所述机构单元时,与所述机构单元重叠的位置,
在所述姿势下,所述大气导入部中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比所述扫描器单元更靠近铅直下方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系统具有能够读取图像的扫描器单元,
在所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所述姿势下,所述扫描器单元位于比所述机构单元更靠近铅直上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从铅直上方俯视所述机构单元时,与所述机构单元重叠的位置,
在所述姿势下,所述大气导入部中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的部分位于所述扫描器单元的旁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系统进一步具备废液吸收单元,所述废液吸收单元将从所述液体喷头排出的所述液体作为废液而保持,
所述废液吸收单元配置于所述液体收容容器与所述机构单元之间,
所述大气导入部具有对从所述液体收容部流入的所述液体进行贮留的缓冲室,
在所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姿势下,从铅直上方俯视所述机构单元时,所述缓冲室与所述废液吸收单元的区域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注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上方的姿势下,从铅直上方俯视所述机构单元时,所述缓冲室与所述机构单元的区域重叠。
CN201611033786.2A 2015-11-20 2016-11-14 液体喷射系统 Active CN106994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7376A JP6651806B2 (ja) 2015-11-20 2015-11-20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5-227376 2015-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4833A CN106994833A (zh) 2017-08-01
CN106994833B true CN106994833B (zh) 2020-03-31

Family

ID=5871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3786.2A Active CN106994833B (zh) 2015-11-20 2016-11-14 液体喷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8400B2 (zh)
JP (1) JP6651806B2 (zh)
CN (1) CN106994833B (zh)
WO (1) WO20170862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9458B2 (ja) * 1993-10-08 2001-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132188A (ja) * 1997-07-09 1999-02-02 Canon Inc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JP4359723B2 (ja) * 1999-01-27 2009-11-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82043B2 (ja) * 1999-12-06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液体供給通路、記録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これらを備える記録液体供給装置、並びにその表面改質方法
US6598625B2 (en) * 2001-10-29 2003-07-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rnal printer ink tank adapted for better space efficiency
JP2006182800A (ja) * 2004-12-24 2006-07-13 Sony Corp 記録液、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KR101113399B1 (ko) * 2010-03-24 2012-02-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잉크젯 헤드 어셈블리
JP6171313B2 (ja) * 2011-12-08 2017-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RU2647099C2 (ru) * 2012-08-10 2018-03-13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потребляющее жидкость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жидкости и блок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US9409407B2 (en) * 2013-01-18 2016-08-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tank
JP2015077708A (ja) * 2013-10-16 2015-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アダプター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6260196B2 (ja) 2013-10-23 2018-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5080905A (ja) * 2013-10-23 201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260212B2 (ja) * 2013-11-12 2018-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503685B2 (ja) 2014-01-28 2019-04-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2015199264A (ja) 2014-04-08 2015-11-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4833A (zh) 2017-08-01
JP2017094550A (ja) 2017-06-01
WO2017086247A1 (ja) 2017-05-26
US20170144446A1 (en) 2017-05-25
JP6651806B2 (ja) 2020-02-19
US10118400B2 (en)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7186B (zh)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CN111098600B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
WO2014112344A1 (ja) 液体噴射装置、タンク
CN105966080B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收容体单元以及液体供给装置
CN110962460B (zh) 液体喷射系统、通气单元、液体供给装置
TWI630123B (zh) 液體收容容器、液體噴射裝置
EP2682270B1 (en)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cartridge
US10300703B2 (en) Printer with a printing head for ejecting ink
US20170028735A1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US11919315B2 (en) Cartridge
JP637208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6994833B (zh) 液体喷射系统
JP2018140548A (ja) プリンター
JP682852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体
CN107538924B (zh) 打印机
JP6908139B2 (ja)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21030567A (ja) 廃液収容体、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