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0702B - 钟表 - Google Patents

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0702B
CN106990702B CN201710041825.1A CN201710041825A CN106990702B CN 106990702 B CN106990702 B CN 106990702B CN 201710041825 A CN201710041825 A CN 201710041825A CN 106990702 B CN106990702 B CN 106990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ousing
engaging
pul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18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0702A (zh
Inventor
井口胜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990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0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0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0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4Mounting the clockwork in the case; Shock absorbing mount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08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04B37/084Complete encasings for wrist or pocket watches without means for hermetic sealing of winding stem or crow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9/00Watch crystals; Fastening or sealing of crystals; Clock glas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钟表,其中,支承着透视部件且安装于主体上的缘部件的宽度较窄。特征在于,收纳着表盘(显示盘)的壳体具备:缘部,其配置在壳体的主体的外部;圆筒部,其配置在主体内;以及具有承接部的缘部件。缘部支承壳体的透视部件。圆筒部从壳体的正面侧支承表盘的周部,且规定表盘的显示直径。承接部设置在圆筒部的外周,或者从圆筒部朝向壳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借助具备回拉部件和回拉用的螺钉(螺纹构件)的回拉机构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回拉部件具有:与表盘的背面对置的板部;和卡合部,其设在板部的周部,从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螺钉在比表盘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从壳体的背面侧以能够卸下的方式螺合于回拉部件。

Description

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手表或怀表这样的便携式钟表、座钟、挂钟等钟表。
背景技术
关于手表等,已知各种各样的下述结构:将支承着与表盘对置的透视部件(通常是玻璃)的缘部件安装在壳体的主体上。
在第1例中,由缘部件的一部分构成且外周形成为圆形的插入部从壳体的正面侧插入下述这样的内部中:该内部形成于主体中且其内周被圆形的缘部件安装部围绕,另外,软质塑料制的环以在壳体的径向上被压缩的状态夹在插入部与缘部件安装部之间。由此,缘部件隔着环安装于主体上。在该安装状态下,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的缘部从壳体的正面侧以与缘部件安装部接触的状态覆盖缘部件安装部。
在第2例中,由缘部件的一部分构成且外周形成为圆形的插入部从壳体的正面侧压入下述这样的内部中:该内部形成于主体中且其内周被圆形的缘部件安装部围绕,另外,在缘部件安装部上向其内周面敞开地形成的卡合槽、和在缘部件的插入部上从其外周面突出地设置的卡合突起以进行卡挂的状态卡合在一起。由此,在缘部件安装部被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的缘部和卡合突起夹持的状态下,缘部件被安装于主体上。在该安装状态下,缘部件的缘部从壳体的正面侧以与缘部件安装部接触的状态覆盖缘部件安装部。
在第3例中,插入到下述这样的内部中的插入部的外周面分别由越是靠近壳体的正面侧直径就变得越小的斜面形成:所述内部形成于主体中,其内周由圆形的缘部件安装部的内周面、和缘部件的一部分构成,其外周形成为圆形,且被主体的缘部件安装部围绕。并且,插入部被压入由缘部件安装部围绕的内部中。由此,在缘部件安装部的内周面和插入部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缘部件被安装于主体。在该安装状态下,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的缘部从壳体的正面侧以与缘部件安装部接触的状态覆盖缘部件安装部。
在制造钟表时进行修正或进行钟表的维护的情况等下,有时要将缘部件从主体卸下。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第1~第3例中,将工具插入缘部件安装部和缘部件的覆盖该缘部件安装部的缘部之间并撬动该工具,由此,缘部件被卸下。因此,与撬开缘部件的操作相伴,可能会损伤主体和缘部件。
而且,在所述第1~第3例中,无论是在通过将缘部件的插入部插入或压入被主体的缘部件安装部围绕的内部中的操作而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的情况下,还是在如已述的那样将缘部件从主体卸下的情况下,都难免会在缘部上作用有应力。因此,在使用粘接剂将透视部件支承于缘部件的缘部的结构中,存在由于所述应力而导致粘接剂剥离的担忧。为了应对该担忧,需要采用如下的结构:将软质塑料夹设在缘部件的缘部与透视部件之间,并使缘部支承透视部件,因此,用于支承透视部件的设计的自由度较低。
而且,在所述第3例中,在反复进行缘部件相对于主体的装卸的情况下,缘部件安装部的内周面和缘部件的插入部的外周面双方发生干涉而磨削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用于将缘部件相对于主体安装成恰当的状态的再现性较低。
另一方面,已知不会发生以上说明的各种不良情况的手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手表中,在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上形成有到达其缘部的螺纹孔,在收纳着带有针和表盘的机芯的主体上,形成有与缘部件的螺纹孔连通的螺纹退让孔。并且,在防水密封垫配置在缘部件的缘部和主体的被该缘部覆盖的缘部件安装部之间的状态下,从主体的背面(背侧面)朝向螺纹孔插入螺纹退让孔中的螺钉螺入缘部的螺纹孔中。通过该螺钉的紧固,缘部件被从壳体的正面侧朝向背面侧回拉,从而使缘部件安装于主体上,并且缘部件的缘部在从壳体的正面侧与缘部件安装部接触的状态下覆盖缘部件安装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9084号公报
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所具有的插入部规定了表盘的显示直径,其中,所述表盘与透视部件对置地配置在主体的内部。在此,表盘的显示直径是指除了被缘部件支承且被该缘部件覆盖的表盘的周部之外的、表盘区域的直径,换言之,是指能够透过透视部件看到的表盘区域的直径,表盘的显示直径比表盘的外径小。
由于显示直径如所述那样被规定,因此,如果缘部件的宽度、安装缘部的宽度较大,则在壳体的尺寸已经被规定的情况下,表盘的显示直径变小,另外,在表盘的显示直径已经被规定的情况下,壳体的尺寸变大。
随着近年的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存在增大表盘的显示直径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由于人的手腕的尺寸始终不会变化,因此,例如对于手表,希望在抑制壳体的尺寸变大的同时增大表盘的显示直径。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手表中,用于将缘部件固定于主体上的螺钉被配置在比表盘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处,螺纹孔与供该螺钉通过的螺纹退让孔一致地设在缘部件的缘部上。在像这样缘部具有螺纹孔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手表中,其缘部件的宽度较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手表中,存在无法满足前述的要求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这样的钟表:支承着透视部件安装于主体上的缘部件的宽度较窄。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是钟表,其在壳体中收纳有机芯,所述机芯具有与该壳体所具备的透视部件对置的显示盘,并且,所述壳体所具备的缘部件借助回拉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具备的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缘部件具有:缘部,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并且支承着所述透视部件;圆筒部,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与所述显示盘的周部接触而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侧支承所述显示盘,且规定所述显示盘的显示直径;以及承接部,其设置在该圆筒部的外周或者从所述圆筒部朝向所述壳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所述回拉机构具备:回拉部件,其具有板部和卡合部,所述板部与所述显示盘的背面对置地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卡合部形成在该板部的周部,且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所述承接部;和回拉用的螺纹构件,其在比所述显示盘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以能够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卸下的方式螺合于所述回拉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钟表,回拉部件的卡合部从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缘部件的承接部。因此,借助随着回拉机构的螺纹构件的紧固而波及到缘部件的回拉作用,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以其缘部从壳体的正面侧覆盖主体,从而安装于主体上。通过将回拉机构的螺纹构件从壳体的背面侧松开并从回拉部件卸下,能够使缘部件的承接部和回拉部件的卡合部的卡挂脱开。因此,在进行维护等时,能够将缘部件从主体向壳体的正面侧卸下。
在缘部件被安装于主体的状态下,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上的回拉机构和缘部件的承接部相对于缘部件的缘部配置在壳体的背面侧,而且,回拉机构所具有的回拉部件的板部被配置成与显示盘的背面对置,并且回拉机构所具有的螺纹构件被配置在比显示盘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根据该结构,与未将螺纹构件配置在比显示盘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处这一情况相伴,无需在缘部件的缘部上设置用于承接螺纹构件的螺纹孔。因此,能够使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的宽度变窄。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表盘呈直角地连续。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在圆筒部的壳体正面侧开口直径相同的条件下,与随着圆筒部的内周面靠近壳体的背面侧其直径逐渐变小的结构相比,能够确保显示盘的显示直径更大。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卡合部基体,其从所述板部的外周朝向所述壳体的正面侧突出,且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显示盘的外周之间;和卡挂部位,其形成于该卡合部基体,且卡挂于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上设置的所述承接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回拉部件所具有的卡合部的卡合部基体被配置在主体的内周面与显示盘的外周之间,由此,卡合部的卡挂部位从壳体的正面侧与设在圆筒部的外周上的承接部卡挂的状态相对于显示盘形成在壳体的正面侧。由此,能够随着螺纹构件的紧固而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上,因此,无需在缘部件的缘部设置用于承接螺纹构件的螺纹孔。因此,能够使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的宽度变窄。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承接部,在所述板部的外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与所述承接部相同数量的所述卡合部,所述卡挂部位能够通过在沿所述圆筒部的周向相邻的所述承接部之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所述卡挂部位在从所述凹部偏移的状态下卡挂于所述承接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在卡合部的卡挂部位和设在圆筒部的外周上的承接部的卡挂相对于表盘被配设在壳体的正面侧的结构中,在卡挂部位通过圆筒部的凹部的状态下,改变缘部件与回拉部件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卡挂部位形成在配置于主体的内周面与显示盘的外周之间的卡合部基体上,由此,能够实现卡挂部位可从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螺纹构件的紧固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上。
在此,关于卡挂部位相对于凹部的通过、和在周向上改变缘部件与回拉部件的相对位置这两个动作,可以一边将回拉部件、具有显示盘的机芯、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等按照该记载顺序依次组装到主体上,一边来执行上述两个动作,但优选的是,在主体的外部组装回拉部件、具有显示盘的机芯、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等时,执行上述两个动作。并且,在后者的情况下,回拉部件、具有显示盘的机芯、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等被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处于卡挂部位和承接部可以卡挂的状态下的组件,因此,能够利用螺纹构件将该组件组装于主体上。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多个所述承接部在相对于所述凹部在所述缘部件的周向上错开的位置处具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以与所述卡挂部位大致相同的宽度朝向所述壳体的正面侧敞开,所述卡挂部位以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侧嵌合于所述卡合槽中的状态卡挂于所述承接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在卡挂部位嵌合于承接部所具有的卡合槽中的状态下,卡挂部位和承接部卡挂,因此,能够借助回拉机构保持安装在主体上的缘部件不会在其周向上不经意地移动。因此,在缘部件的缘部带有标识等显示的钟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标识等显示位置从规定的位置偏移。与此同时,在采用上述组件并通过螺纹构件将其固定于主体上的情况下,卡挂部位与承接部的卡挂由于所述止转而被保持,由此,能够借助螺纹构件,将缘部件和回拉部件被正确地定位的状态下的组件固定于主体。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从所述圆筒部朝向所述主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的所述承接部具有:承接部基体,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显示盘的外周之间;和卡定部位,其形成于该承接部基体上,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承接形成于所述板部的周部的所述卡合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从圆筒部朝向所述主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的承接部的承接部基体被配置在主体的内周面与显示盘的外周之间。因此,卡合部从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的卡定部位的状态相对于显示盘形成在壳体的背面侧,其中,所述卡合部形成在回拉部件所具备的板部的周部上。由此,能够随着螺纹构件的紧固而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上,因此,无需在缘部件的缘部设置用于承接螺纹构件的螺纹孔。因此,能够使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的宽度变窄。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承接部,在所述板部的外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与所述承接部相同数量的所述卡合部,所述承接部能够通过在沿所述板部的周向相邻的所述卡合部之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所述承接部在从所述凹部偏移的状态下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承接所述卡合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板部的卡合部从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的卡定部位的状态相对于显示盘配设在壳体的背面侧,其中,所述承接部从圆筒部朝向所述主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在配置于主体的内周面与显示盘的外周之间的承接部基体上形成的卡定部位通过了板部的相邻的卡合部之间的凹部的状态下,改变缘部件和回拉部件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实现卡合部和卡定部位可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卡挂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螺纹构件从壳体的背面侧进行的紧固将缘部件安装于主体上。
在此,关于使缘部件的承接部通过回拉部件所具有的凹部、和在周向上改变缘部件与回拉部件的相对位置这两个动作,可以一边将回拉部件、具有显示盘的机芯、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按照该记载顺序依次组装到主体上,一边来执行上述两个动作,但优选的是,在主体的外部组装回拉部件、具有显示盘的机芯、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时,执行上述两个动作。并且,在后者的情况下,回拉部件、具有显示盘的机芯、支承着透视部件的缘部件等被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处于回拉部件所具有的卡挂部位与承接部的卡定部位能够卡挂的状态的组件,因此,能够利用螺纹构件将该组件组装于主体上。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构件是螺合于所述板部的螺钉。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能够使用低成本的通用螺钉来作为螺纹构件。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螺钉全都被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并且,所述螺钉被所述壳体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背盖遮盖。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螺钉被壳体的背盖遮盖,因此壳体背面的外形良好。与此同时,在壳体的背盖上不需要用于使螺钉通过的开孔加工,与此相伴,在下述点上也是优选的:不会形成水的通过背盖浸入的浸入路径。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壳体具备背盖,所述背盖被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与所述主体接触,所述回拉部件还具有环状筒部,所述环状筒部从所述板部向所述壳体的背面方向突出,在所述环状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部,并且所述环状筒部相对于所述主体被止转,所述螺纹构件是形成于所述背盖上且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回拉部件相对于主体被止转,在背盖上形成的外螺纹部螺入该回拉部件所具有的环状筒部的内螺纹部中。由此,背盖被安装成从壳体的背面侧与主体接触的状态,且缘部件经由回拉部件被安装于主体。因此,背盖的外螺纹部兼作螺纹构件,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设置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的所述承接部和设置于所述回拉部件的所述卡挂部位分别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且互相卡挂。在该优选的方式中,能够以外螺纹部形成承接部,并且以内螺纹部形成卡挂部位,除此之外,也可以以下述方式来实施:以凹凸部分别形成多个承接部和卡挂部位,并且在沿周向相邻的承接部之间设置凹部。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承接部和卡挂部位实质上在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处卡挂。因此,即使在承接部与卡挂部位的卡挂幅度较小的情况下,承接部和卡挂部位的卡挂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使得基于回拉机构实现的缘部件相对于主体的安装更加可靠。
本发明的钟表的优选方式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螺钉的头部在所述壳体的背面露出。
根据该优选的方式,螺钉的头部没有被壳体遮盖,从而能够目视确认螺钉的头部是否处于壳体的背面的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检查作业等中容易地确认是否忘了安装螺钉。
根据本发明,起到了能够提供下述这样的钟表的效果:支承着透视部件安装于主体上的缘部件的宽度较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手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的安装在主体上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组件分解后示出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1所示的手表分解后示出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的安装在主体上的组件以其一部分被切掉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8是将图7所示的组件分解后示出的立体图。
图9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分解后示出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的安装在主体上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将图11所示的组件分解后示出的立体图。
图13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分解后示出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手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手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1:手表(钟表);
12:壳体;
13:主体;
13a:缘承接面;
13c:主体的内周面;
21:缘部件;
22:缘部;
23:圆筒部;
23a:圆筒部的内周面;
23b:圆筒部的板承接面;
24:承接部;
24a:卡合槽;
24b:承接部基体;
24c:卡定部位;
26:透视部件;
28:凹部;
31:背盖;
32a:外螺纹部(螺纹构件);
51:机芯;
53:表盘(显示盘);
61:回拉机构;
62:回拉部件;
63:板部;
65:螺纹孔;
66:卡合部;
66a:卡合部基体;
66b:卡挂部位;
68:环状筒部;
68a:环状筒部的内螺纹部;
69:螺钉(螺纹构件);
69a:螺钉的头部;
A:组件;
D:显示直径;
H:缘部件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图5中的标号11表示钟表例如便携式钟表、具体来说是手表。手表11具备构成其外装的壳体12。
如图1、图2所示,壳体12具备主体13、缘部件21、透视部件26以及背盖31。
主体13是一体件,优选是不锈钢或钛等金属制,但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两面分别敞开。如图2所示,主体13具有:圆环形的缘承接面13a,其由在周向上没有缝隙地连续的平坦面构成;和圆环形的盖承接面13b,其同样由在周向上没有缝隙地连续的平坦面构成。缘承接面13a由位于壳体12的正面侧的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形成。
如图2所示,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设有主体底部14。该主体底部14朝向主体13的内部一体地突出,并且如图5所示那样在周向上没有缝隙地连续形成。盖承接面13b位于壳体12的背面侧,例如由兼作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面的主体底部14的背面形成。
主体底部14具有通孔15、卡定槽16以及密封垫槽17。
在主体底部14的内周侧部位的多个位置处,例如如图5中所例示的那样在4个位置处,以在所述内周侧部位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内周侧部位的方式设置有通孔15。这些通孔15在主体1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优选以等间隔进行设置。
如图5所示,卡定槽16以在主体1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主体底部14的根部侧部位,并且都是由朝向主体13的内部敞开的方式的槽形成。
密封垫槽17在所述根部侧部位以朝向盖承接面13b敞开的方式在周向上没有缝隙地连续设置,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形成的圆环形的防水密封垫18被嵌入密封垫槽17中。
主体13具有从其外周面一体地突出的连结凸部19。在沿钟表的3点-9点方向对置而成对的连结凸部19上,连结有未图示的皮带或带等腕部佩戴用部件。而且,如图5所示,在主体13中,在其径向上贯通地形成有柄轴通孔20。
如图2等所示,壳体12的缘部件21具有缘部22、圆筒部23以及承接部24。该缘部件21是一体件,且优选是不锈钢或钛等金属制,但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
缘部22是配置在主体13的外部且支承在主体13的缘承接面13a上的部分。在该缘部22的背侧面,形成有在周向上没有缝隙地连续的密封垫槽22a,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形成的圆环形的防水密封垫25被嵌入该密封垫槽22a中。
圆筒部23从缘部22的内周侧的背侧面一体地突出,并且是插入主体13内进行配置的部分。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的直径比缘部22的内周面的直径小。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是规定后述的表盘的显示直径的分界面。该内周面23a的直径优选在缘部件21的高度方向上固定而不变化,但也可以是随着接近缘部22而逐渐变大的形态。
圆筒部23具有板承接面23b。板承接面23b例如由圆筒部23的位于壳体12的背面侧的端面形成,但也可以形成在圆筒部23的位于壳体12的背面侧的端面和圆筒部23的位于壳体12的正面侧的端面之间。
圆筒部23的位于壳体12的正面侧的端面和缘部22的内周面构成了呈直角地连续的部件承接面21b。图1~图4中标号26表示例如由透明玻璃或透明合成树脂等透明材料呈圆形形成的透视部件。透视部件26在其周面和周部背侧面与部件承接面21b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承于缘部22。透视部件26的外周面借助粘接剂27(参照图2)粘接于缘部22的内周面。
并且,也可以代替该粘接,以下述的方式将透视部件26支承于缘部22:将防水密封垫以在缘部22的内周面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该缘部22,并使透视部件26的外周面与该防水密封垫的内周面紧密贴合。可是,对于所述粘接结构,由于无需在缘部上加工防水密封垫的安装槽,并且能够与此相伴地降低缘部22的高度,因此是优选的。
如图4等所示,承接部24例如以从圆筒部23的外周突出的方式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例如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相邻的承接部24之间分别成为以圆筒部23的外周面为底面的凹部28。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延伸的承接部24的宽度比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延伸的凹部28的宽度长。各承接部24分别在相对于凹部28在缘部件21的周向上错开的位置处具有卡合槽24a。卡合槽24a朝向缘部22侧(换言之,朝向壳体12的正面侧)敞开,其长度与凹部28的宽度大致相等。
壳体12的背面与手表11的使用者的手腕接触。构成该背面的背盖31优选是不锈钢或钛等金属制,但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如图2及图5所示,背盖31在其周部一体地具有安装壁32,所述安装壁32为圆环形,且直径比背盖31的直径小。在安装壁32的外周面上,以与卡定槽16相同的配置设置有与卡定槽16数量相同的卡合凸部33。背盖31在通过将其安装壁32从壳体12的背面侧插入主体13内从而使卡合凸部33卡挂于主体13的卡定槽16的状态下安装于主体13。通过该安装,背盖31的周部变形为对防水密封垫18进行压缩的状态,且被保持成与盖承接面13b接触的状态。
如图2所示,机芯51与中框41一起被收纳于壳体12中。
中框41例如是金属制或树脂制等,且如图5所示那样具有:环状部42;一对相互平行的腿板部43;以及分别从这些腿板部43突出的突起44。中框41的内周由环状部42和一对腿板部43形成,其内周的形状是非圆形。中框41的外周的形状是大致圆形。中框41的外周的直径与所述主体底部14的内周的直径大致相同,从而能够嵌合于所述主体底部14的内周。
中框41在环状部42的突出有腿板部43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一对嵌合槽45(在图2中仅示出了其中一个)。
详细来说,一个嵌合槽45在环状部42中的遍及一对腿板部43的长度方向一端之间的部位沿着该部位形成为圆弧状。同样,另一个嵌合槽45在环状部42中的遍及一对腿板部43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之间的部位处沿着该部位形成为圆弧状。并且,关于这些嵌合槽45的图像,在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9中详细地示出。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中框41上形成有从环状部42的外周起至一个腿板部43的退避槽46。突起44相对于腿板部43朝向与环状部42相反的一侧突出地设置。
机芯51具有主体部52和显示盘例如表盘53。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机芯51还具有指示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等指示针54。
主体部52是动作装置,在手表11中,为了显示时刻,通过该主体部52例如使指示针54移动。该主体部52是以小型电池或发条为动力源的形式,或者是自动上卷的形式,或者是借助石英振荡模块使时刻在表盘53上数字显示的形式(即,对应于数字钟表),或者是将与数字钟表对应的形式和此外的形式一并应用而成的形式等的任意。在此,例示了具有指示针54的机芯51。
如图5所示,主体部52具有互相平行的侧面52a(仅示出了一个)、和一对弧状凸部52b。弧状凸部52b遍及一对侧面52a进行设置。主体部52的除了这些弧状凸部52b之外的部位以能够嵌合于中框41的形成为非圆形的内周中的方式形成为与该内周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因此,嵌合在一起的中框41和主体部52被互相定位而不会在它们的周向上偏移移动。弧状凸部52b的厚度比中框41的环状部42的厚度厚,这些弧状凸部52b形成为随着中框41与主体部52的嵌合而能够嵌合于中框41的嵌合槽45中。
主体部52具有从其中央部向主体部52的外部突出的针安装轴55。指示针54被安装在由主体部52来控制旋转的针安装轴55上。对于指示针54,采用时针、分针以及秒针中的至少时针和分针。
显示信息例如关于时刻的信息的表盘53是圆形,其直径比主体部52大,具体来说,表盘53的周部是能够与形成于缘部件21上的板承接面23b接触的大小。该表盘53在针安装轴55穿过形成于其中央部的中央孔的状态下,从壳体12的正面侧覆盖主体部52且与主体部52连结。
并且,虽然在表盘53的表面设置有信息的显示,但在图1、图3、图4中省略了所述显示的图示。表盘53的显示不限于表示时刻的刻度,也可以是以互不相同的颜色来区分的多个显示区域。或者,也可以在多个素色的显示区域中分别显示被描画出的象征(例如显示白天的图像的太阳的象征、或者显示日落后的图像的月亮的象征等)。另外,关于显示,也可以是用于实现简易的方位测定的方位显示,而不是用于计时器功能的显示。
接下来,针对用于将缘部件21固定于主体13的回拉机构61进行说明。回拉机构61具备回拉部件62和回拉用的螺纹构件例如螺钉69。在第1实施方式中,回拉机构61被配设在壳体12内。
回拉部件62形成为至少具备板部63和卡合部66。
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板部63是在主体13内与表盘53的背面对置地配置的部分。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板部63是在其两端之间具有退避槽64的缺损圆环状,并且具有以与所述通孔15相同的数量和相同的配置设置的多个螺纹孔65。如图2所示,螺纹孔65位于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卡合部66具有卡合部基体66a和卡挂部位66b,所述卡合部基体66a是与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的数量和凹部28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并且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所述卡挂部位66b从壳体12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24。
卡合部基体66a以与承接部24相同的配置,并且以沿着板部63的外周隔开间隔、且从板部63的外周朝向壳体12的正面侧弯折的方式突出。
卡挂部位66b优选以从各卡合部基体66a的末端部向板部63的中心侧稍微突出的方式设置。
由此,包含有卡挂部位66b的所述末端部的厚度比该末端部以外的卡合部基体66a的部位稍厚。卡合部66的最大厚度由包含有卡挂部位66b的所述末端部来规定。为了避免卡合部66成为导致壳体12的直径增大的因素,该厚度被设定得比相对于主体底部14位于壳体12的正面侧的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薄。作为具体例,优选的是,设包含有卡挂部位66b的卡合部基体66a的末端部的厚度为大约0.6mm,并且设卡合部基体66a的厚度为大约0.5mm,设卡挂部位66b相对于卡合部基体66a的卡挂幅度为大约0.1mm。
卡挂部位66b的宽度与圆筒部23的凹部28的宽度和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的宽度大致相同。该卡挂部位66b能够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上通过凹部28,并且能够从壳体12的正面侧相对于卡合槽24a卡合或脱离。
螺钉69在主体13内从壳体12的背面侧朝向正面侧分别插入通孔15中,并分别螺合于回拉部件62的与这些通孔15对置的螺纹孔65中。这些螺钉69能够在背盖31被卸下的状态下从壳体12的背面侧卸下。
图1和图5中的标号71表示柄头,图5中的标号72表示贯通所述柄轴通孔20的柄轴。柄轴72突出到主体13内,并通过退避槽46和与该退避槽46对置的退避槽64之间而到达机芯51的主体部52。该柄轴72与柄头71联动地动作,通过手动操作柄头71,由此经由柄轴72操作机芯51的主体部52。
接下来,对组装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该组装中,预先准备缘部件21、机芯51以及回拉机构61的回拉部件62,来构成以这些部件为构成部件的组件A(参照图3),其中,所述缘部件21为如下状态:透视部件26已经被粘接并安装于缘部22,且防水密封垫25被嵌入缘部22的密封垫槽22a中,所述机芯51被组装成具有表盘53和指示针54。
为了组装组件A,首先,在将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配置成使透视部件26处于下侧的姿势的状态下,从其上方组合颠倒的机芯51,形成为使机芯51的表盘53的周部与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的板承接面23b接触的状态。由此,机芯51的表盘53被配置成与透视部件26平行,且成为与该透视部件26对置的状态。
然后,将以卡合部66向下的方式颠倒的回拉部件62从处于颠倒状态的机芯51的上方罩在表盘53上。与此相伴,各卡合部66的卡挂部位66b分别通过在圆筒部23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各凹部28。由此,成为表盘53的周面与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对置的状态,并且,成为这样的状态:回拉部件62覆盖表盘53,设在其板部63上的螺纹孔65被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
进而,在该状态下,对回拉部件62绕其周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卡挂部位66b从凹部28起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偏移,从而,组件A被组装成这样的状态:该卡挂部位66b能够嵌合并卡挂于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中。在图3中示出了像这样组装成的组件A颠倒的状态。
接下来,对于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而成为颠倒状态的组件A组合主体13。
即,将以缘承接面13a向下的方式颠倒的主体13罩在缘部件21的缘部22和被该缘部22支承着的透视部件26以外的部分上。由此,所述部分相对地插入主体13内,且缘承接面13a与安装在缘部22上的防水密封垫25接触。此时,调整主体13相对于组件A的位置,使主体底部14的通孔15与和主体底部14对置的板部63的螺纹孔65对置。
在像这样将颠倒的主体13与处于颠倒状态的组件A组合在一起的状态下,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被配置在主体13的主体底部14的下侧且表盘53的上侧,并且,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通过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间隙。而且,通过所述组合,机芯51的主体部52贯通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的中央孔部。在该状态下,在主体部52与板部63的内周之间形成有构成为环状的规定的间隙。
接下来,构成回拉机构61。即,使螺钉69分别从颠倒的主体13的上方通过主体底部14的通孔15,并将这些螺钉69螺入螺纹孔65中而紧固。由此,回拉部件62被向上方回拉,并且以下述方式被回拉:随着其卡挂部位66b从壳体12的正面侧嵌合并卡挂于承接部24的承接部24a,缘部件21的缘部22与主体13的缘承接面13a接触。
因此,防水密封垫25被压缩而成为被夹在缘部22与缘承接面13a之间的状态,缘部件21被固定于主体13且卡挂部位66b钩挂于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中的状态被维持。并且,在该阶段,由于主体13颠倒,因此卡挂部位66b处于从下侧嵌合并卡挂于卡合槽24a的状态。
然后,针对颠倒的主体13,从其上侧装入中框41,该中框嵌合在机芯51的主体部52的外周。并且,中框41相对于主体13的组装也可以在紧固螺钉69之前进行。
由于中框41的组装,中框41的外周嵌合于主体底部14的内周,机芯51相对于主体13的径向位置被决定。与此同时,组装的中框41以不会相对于机芯51在其周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并且,中框41的嵌合槽45和主体部52的弧状凸部52b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嵌合成卡挂的状态。而且,随着所述定位,中框41的退避槽46与板部63的退避槽64对齐,形成柄轴的通路。
接下来,柄轴72通过主体13的柄轴通孔20,该柄轴72和机芯51被连接,并且,从主体13的外侧对柄轴72连接柄头71。
最后,在使防水密封垫18嵌合于主体13的密封垫槽17中的状态下,将背盖31的安装壁32压入颠倒状态的主体13内。这样,成为防水密封垫18被背盖31的周部压缩而变形、且背盖31的周部与主体13的盖承接面13b接触的状态,并且,背盖31的卡合凸部33被卡合成与主体底部14的卡定槽16卡挂的状态,背盖31被安装于主体13。由此,壳体12被组装,且完成了手表11的组装。
在完成了组装的状态下,成为了背盖31的周部与主体13的盖承接面13b接触的状态,防水密封垫18被压缩而成为夹在背盖31与主体底部14之间的状态。而且,随着背盖31被安装,中框41的突起44与该背盖31的内表面接触,因此,机芯51经由中框41与弧状凸部52b的卡挂部被向透视部件26按压。由此,机芯51的表盘53的周部被按压于圆筒部23的板承接面23b上,借助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表盘53被保持为被从壳体12的正面侧支承的状态。并且,在该阶段,由于主体13颠倒,因此表盘53处于被圆筒部23从该表盘的下侧支承的状态。即使在该状态下,中框41的突起44与背盖31的接触也被维持,因此,机芯51以不会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定位。
根据以上的顺序,将缘部件21安装于主体13上的回拉机构61和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相对于缘部件21的缘部22被配置在壳体12的背面侧。与此同时,回拉部件62所具有的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因此,卡合部66的卡挂部位66b从壳体12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24的状态相对于表盘53形成在壳体12的正面侧,其中,所述承接部24设置于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的外周。由此,能够如所述那样紧固螺钉69而将缘部件21安装于主体13。
根据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手表11,回拉机构61所具有的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被配置成与表盘53的背面对置,并且,回拉机构61所具有的螺钉69被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与像这样未将螺钉69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处这一情况相伴,无需在缘部件21的缘部22上设置用于承接螺钉69的螺纹孔。因此,能够使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的宽度H变窄。
与能够像这样使缘部件21的宽度H变窄相伴,在壳体12的直径尺寸被规定了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表盘53的显示直径D。相反,在表盘53的显示直径D被规定了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壳体12的直径尺寸(按照算式D+2H计算出的尺寸)。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中,关于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其厚度非常薄,而且该卡合部基体66a被设置在缘部件21的与主体13嵌合的嵌合面21a的直径F的范围内,具体来说,被设置在从缘部件21的密封垫槽22a至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为止的尺寸E的范围内。因此,作为导致壳体12的直径尺寸变大的因素,可以忽视卡合部基体66a的厚度。
而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缘部件21所具有的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与表盘53的周部呈直角地连续。由此,在圆筒部23的壳体正面侧开口直径相同的条件下,与随着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靠近壳体12的背面侧其直径逐渐变小的结构相比,能够确保表盘53的显示直径D更大。
根据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手表11,卡挂部位66b在嵌合于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中的状态下与承接部24卡挂。因此,缘部件21相对于被螺钉69保持于主体13上的回拉部件62来说被保持为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处的状态,该缘部件21不会在其周向上不经意地移动。
因此,承接部24与卡挂部位66b的沿着壳体12的厚度方向的卡挂不会脱开,从而不存在导致组件A分解的担忧。与此同时,在对缘部件21的缘部22实施了标识等显示的情况下,也不存在如下担忧:该显示在与表盘53的位置关系中从适当的位置偏移。
而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作为螺纹构件,使用了螺钉69,因此,能够对其使用低成本的通用螺钉。而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螺钉69整体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部,这些螺钉69被安装在主体13上的背盖31遮盖,因此壳体背面的外形良好。与此同时,在壳体12的背盖31上也不需要用于使螺钉69通过的开孔加工,与此相伴,在下述点上也是优选的:不会形成水的通过背盖31浸入的浸入路径。
另外,为了分解手表11,只要按照与以上说明的组装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分解即可。简单地进行说明,首先,在将背盖31配置成向上的姿势的状态下,卸下背盖31,然后卸下中框41。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未图示的工具卡挂于中框41的腿板部43所具有的孔43a(参照图5)中并将中框41拉出即可。接下来,分别卸下各螺钉69,然后相对于组件A卸下主体13。另外,只要根据需要来分解卸下的组件A即可。在这样的分解状态下,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防水密封垫18或防水密封垫25的更换。
在以上说明的手表11的组装中,与回拉机构61的组装作业、即将螺钉69螺入回拉部件62中的作业相伴,缘部件21被回拉且固定于主体13上。在手表11的分解中,与回拉机构61的分解作业、即将螺钉69从回拉部件62卸下的作业相伴,成为能够将缘部件21从主体13卸下的状态。
因此,即使为了进行防水密封垫25的更换等维护而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会对缘部件21的缘部施加应力。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存在导致缘部件21和透视部件26的粘接剥离的担忧。与此同时,在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中,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将工具插入主体13与缘部件21的缘部22之间来撬开缘部件21。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无需担忧缘部22和主体13受损。而且,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会产生损害将缘部件21固定于主体13的功能这样的损耗,因此,分解后的再组装的可靠性较高。
图6~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关于该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的结构,除了以下的说明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或者起同一功能的结构,标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圆筒部23、承接部24、卡合部66等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9所示,圆筒部23的外周面由缘部件21的嵌合面21a形成。承接部24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这些承接部24不是从圆筒部23的外周而是从圆筒部23朝向壳体12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并且具有承接部基体24b和卡定部位24c。
如图6和图7所示,承接部基体24b是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之间的部分,其外侧面与嵌合面21a共面。卡定部位24c是在承接部基体24b的末端部以朝向内侧弯折的方式突出地形成的部分。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上没有设置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卡定槽相当的结构。
承接部24的包含有卡定部位24c的末端部的厚度比该末端部以外的承接部基体24b的厚度稍厚。承接部24的最大厚度由包含有卡定部位24c的所述末端部来规定。为了避免承接部24成为导致壳体12的直径增大的因素,该厚度比相对于主体底部14位于壳体12的正面侧的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薄。作为具体例,优选的是,设包含有卡定部位24c的承接部基体24b的末端部的厚度为大约0.6mm,并且设承接部基体24b的厚度为大约0.5mm,设卡定部位24c相对于承接部基体24b的卡挂幅度为大约0.1mm。
如图6和图9所示,在主体底部14的根部,设置有与承接部24数量相同的退避凹部14a,所述退避凹部14a比承接部24的末端部稍大,且用于使该末端部不与主体底部14接触。
如图8所示,在回拉部件62所具有的板部63的周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与承接部24数量相同的卡合部66。这些卡合部66与板部63共面,在板部63的周部上形成有由在其周向上相邻的卡合部66之间所构成的凹部28。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缘部件21上没有设置与凹部28相当的结构。凹部28的数量与承接部24及卡合部66的数量相同。承接部24的卡定部位24c能够相对于这些凹部28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上通过。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包含在图6~图9中未示出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接下来,对组装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11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该组装中,预先准备缘部件21、机芯51以及回拉机构61的回拉部件62,来构成以这些部件为构成部件的组件A(参照图7),其中,所述缘部件21为如下状态:透视部件26已经被粘接并安装于缘部22,且防水密封垫25被嵌入缘部22的密封垫槽22a中,所述机芯51被组装成具有表盘53和指示针54。
为了组装组件A,首先,在将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配置成使透视部件26处于下侧的姿势的状态下,从其上方组合颠倒的机芯51,形成为使表盘53的周部与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的板承接面23b接触的状态。由此,机芯51的表盘53被配置成与透视部件26平行,且成为与该透视部件26对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朝向上侧(即,壳体12的背面侧),该承接部24的承接部基体24b与表盘53的周面对置,并且,承接部24的卡定部位24c被配置在比表盘53靠上侧的位置。
然后,从处于颠倒状态的机芯51的上方将回拉部件62罩在表盘53上。此时,在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上形成的卡定部位24c分别通过在回拉部件62的周部上形成的各凹部28。由此,回拉部件62覆盖表盘53,且成为设在其板部63上的螺纹孔65被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的状态。
进而,在该状态下,对回拉部件62绕其周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卡合部66相对于卡定部位24c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偏移,从而,组件A被组装成这样的状态:能够使这些卡合部66和卡定部位24c卡挂在一起。在图7中示出了像这样组装成的组件A颠倒的状态。
接下来,对于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而成为颠倒状态的组件A组合主体13。
即,将以缘承接面13a向下的方式颠倒的主体13罩在缘部件21的缘部22和被该缘部22支承着的透视部件26以外的部分上。由此,所述部分相对地插入主体13内,且缘承接面13a与安装在缘部22上的防水密封垫25接触。此时,调整主体13相对于组件A的位置,使主体底部14的通孔15与和主体底部14对置的板部63的螺纹孔65对置。
在像这样将颠倒的主体13与处于颠倒状态的组件A组合在一起的状态下,承接部24的承接部基体24b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因此,承接部24的卡定部位24c从壳体12的背面侧卡挂于卡合部66的状态相对于表盘53形成在壳体12的背面侧,其中,所述卡合部66形成在回拉部件62所具备的板部63的周部上。另外,通过所述组合,机芯51的主体部52贯通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的中央孔部。在该状态下,在主体部52与板部63的内周之间形成有构成为环状的规定的间隙。
接下来,构成回拉机构61。即,使螺钉69分别从颠倒的主体13的上方通过主体底部14的通孔15,并将这些螺钉69螺入螺纹孔65中而紧固。由此,回拉部件62被向上方回拉,并且以下述方式被回拉:随着其卡合部66从壳体12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24的卡定部位24c,缘部件21的缘部22与主体13的缘承接面13a接触。
因此,防水密封垫25被压缩而成为被夹在缘部22与缘承接面13a之间的状态,缘部件21被固定于主体13且卡合部66卡挂于承接部24的卡定部位24c上的状态被维持。并且,在该阶段,由于主体13颠倒,因此卡合部66处于从下侧与卡定部位24c卡挂的状态。
然后,针对颠倒的主体13,从其上侧装入中框41,该中框嵌合在机芯51的主体部52的外周。并且,中框41相对于主体13的组装也可以在紧固螺钉69之前进行。
由于中框41的组装,中框41的外周嵌合于主体底部14的内周,机芯51相对于主体13的径向位置被决定。与此同时,组装的中框41以不会相对于机芯51在其周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并且,中框41的嵌合槽45和主体部52的弧状凸部52b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嵌合成卡挂的状态。而且,随着所述定位,中框41的退避槽46与板部63的退避槽64对齐,形成柄轴72的通路。
接下来,柄轴72通过主体13的柄轴通孔20,该柄轴72和机芯51被连接,并且,从主体13的外侧对柄轴72连接柄头71。
最后,在使防水密封垫18嵌合于主体13的密封垫槽17中的状态下,将背盖31的安装壁32压入颠倒状态的主体13内。这样,成为防水密封垫18被背盖31的周部压缩而变形、且背盖31的周部与主体13的盖承接面13b接触的状态,并且,背盖31的卡合凸部33被卡合成与主体底部14的卡定槽16卡挂的状态,背盖31被安装于主体13。由此,壳体12被组装,且完成了手表11的组装。
在该状态下,成为了背盖31的周部与主体13的盖承接面13b接触的状态,防水密封垫18被压缩而成为夹在背盖31与主体底部14之间的状态。而且,随着背盖31被安装,中框41的突起44与该背盖31的内表面接触,因此,机芯51经由中框41与弧状凸部52b的卡挂部被向透视部件26按压。由此,机芯51的表盘53的周部被按压于圆筒部23的板承接面23b,表盘53成为被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从壳体12的正面侧支承的状态。并且,在该阶段,由于主体13颠倒,因此表盘53处于被圆筒部23从该表盘的下侧支承的状态。即使在该状态下,中框41的突起44与背盖31的接触也被维持,因此,机芯51以不会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定位。
根据以上的顺序,将缘部件21安装于主体13上的回拉机构61和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相对于缘部件21的缘部22被配置在壳体12的背面侧。与此同时,缘部件21所具有的承接部24的承接部基体24b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因此,回拉部件62的卡合部66从壳体12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24的卡定部位24c的状态相对于表盘53形成在壳体12的背面侧,其中,所述承接部24从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朝向壳体12的背面方向突出。由此,能够如所述那样紧固螺钉69而将缘部件21安装于主体13。
在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手表11中,回拉机构61所具有的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被配置成与表盘53的背面对置,并且,回拉机构61所具有的螺钉69被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与像这样未将螺钉69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处这一情况相伴,无需在缘部件21的缘部22上设置用于承接螺钉69的螺纹孔。因此,能够使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的宽度H变窄。
与能够像这样使缘部件21的宽度H变窄相伴,在壳体12的直径尺寸被规定了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表盘53的显示直径D。相反,在表盘53的显示直径D被规定了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壳体12的直径尺寸(按照算式D+2H计算出的尺寸)。
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关于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承接部24的承接部基体24b,其厚度非常薄,而且该承接部基体24b被设置在缘部件21的与主体13嵌合的嵌合面21a的直径F的内侧,换言之,被设置在从缘部件21的密封垫槽22a至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为止的尺寸E的范围内。因此,作为导致壳体12的直径尺寸变大的因素,可以忽视承接部基体24b的厚度。
而且,根据第2实施方式,缘部件21所具有的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与表盘53的周部呈直角地连续。由此,在圆筒部23的壳体正面侧开口直径相同的条件下,与随着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靠近壳体12的背面侧其直径逐渐变小的结构相比,能够确保表盘53的显示直径D更大。
根据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11,作为螺纹构件,使用了螺钉69,因此,能够对其使用低成本的通用螺钉。而且,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手表11,螺钉69整体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部,这些螺钉69被安装在主体13上的背盖31遮盖,因此壳体背面的外形良好。与此同时,在壳体12的背盖31上也不需要用于使螺钉69通过的开孔加工,与此相伴,在下述点上也是优选的:不会形成水的通过背盖31浸入的浸入路径。
另外,为了分解手表11,只要按照与以上说明的组装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分解即可。简单地进行说明,首先,在将背盖31配置成向上的姿势的状态下,卸下背盖31,然后卸下中框41。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未图示的工具卡挂于中框41的腿板部43所具有的孔43a(参照图9)中并将中框41拉出即可。接下来,分别卸下各螺钉69,然后相对于组件A卸下主体13。另外,只要根据需要来分解卸下的组件A即可。然后,在这样的分解状态下,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防水密封垫18或防水密封垫25的更换。
在以上说明的手表11的组装中,与回拉机构61的组装作业、即将螺钉69螺入回拉部件62中的作业相伴,缘部件21被回拉且固定于主体13上。在手表11的分解中,与回拉机构61的分解作业、即将螺钉69从回拉部件62卸下的作业相伴,成为能够将缘部件21从主体13卸下的状态。
因此,即使为了进行防水密封垫25的更换等维护而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会对缘部件21的缘部施加应力。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存在导致缘部件21和透视部件26的粘接剥离的担忧。与此同时,在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中,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将工具插入主体13与缘部件21的缘部22之间来撬开缘部件21。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无需担忧缘部22和主体13受损。而且,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会产生损害将缘部件21固定于主体13的功能这样的损耗,因此,分解后的再组装的可靠性较高。
图10~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关于该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的结构,除了以下的说明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或者起同一功能的结构,标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主体底部和回拉机构等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3所示,主体底部14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且构成主体底部14的内周面的嵌合孔14b。为了使回拉部件62在其周向上止转,嵌合孔14b以非圆形例如角孔、具体来说以大致六角孔形成,其中,所述大致六角孔是对六边形的所有的角进行倒角而成的形状。并且,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主体底部14上没有设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通孔和卡定槽。另外,第3实施方式中的盖承接面13b不是由主体13的在厚度方向上的壳体背面侧的端面形成,而是由以相对于该端面形成阶梯的方式设置的主体底部14的背面形成。
如图12和图13等所示,回拉机构61所具备的回拉部件62具有从其板部63的内周部朝向壳体12的背面侧一体地突出的环状筒部68。环状筒部68是以能够插入或脱开的方式嵌合于嵌合孔14b中的部分。环状筒部68的外表面形状对应于嵌合孔14b的形状,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形成为对六边形的所有的角进行倒角而成的形状、即大致六边形状。在该环状筒部68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68a。
回拉机构61所具有的螺纹构件在第3实施方式中设置于背盖31上。即,如图10和图13所示,在背盖31所具有的安装壁32的外周面上设置的外螺纹部32a形成了螺纹构件。该外螺纹部32a兼顾背盖31相对于主体13的安装地螺合于环状筒部68的内螺纹部68a。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壁32上未设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卡合凸部。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包含在图10~图13中未示出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接下来,对组装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11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该组装中,预先准备缘部件21、机芯51以及回拉机构61的回拉部件62,来构成以这些部件为构成部件的组件A(参照图11),其中,所述缘部件21为如下状态:透视部件26已经被粘接并安装于缘部22,且防水密封垫25被嵌入缘部22的密封垫槽22a中,所述机芯51被组装成具有表盘53和指示针54。
为了组装组件A,首先,在将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配置成使透视部件26处于下侧的姿势的状态下,从其上方组合颠倒的机芯51,形成为使表盘53的周部与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的板承接面23b接触的状态。由此,机芯51的表盘53被配置成与透视部件26平行,且成为与该透视部件26对置的状态。
然后,将以卡合部66向下的方式颠倒的回拉部件62从处于颠倒状态的机芯51的上方罩在表盘53上。此时,各卡合部66的卡挂部位66b分别通过在圆筒部23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各凹部28。由此,成为表盘53的周面与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对置的状态,并且,成为这样的状态:回拉部件62覆盖表盘53,从其板部63突出的环状筒部68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
进而,在该状态下,对回拉部件62绕其周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卡挂部位66b从凹部28起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偏移,从而,组件A被组装成这样的状态:该卡挂部位66b能够嵌合并卡挂于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中。在图11中示出了像这样组装成的组件A颠倒的状态。
接下来,对于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而成为颠倒状态的组件A组合主体13。
即,将以缘承接面13a向下的方式颠倒的主体13罩在缘部件21的缘部22和被该缘部22支承着的透视部件26以外的部分上。由此,所述部分相对地插入主体13内,且缘承接面13a与安装在缘部22上的防水密封垫25接触。
在像这样将颠倒的主体13与处于颠倒状态的组件A组合在一起的状态下,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被配置在主体13的主体底部14的下侧且表盘53的上侧,并且,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通过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间隙。另外,通过所述组合,机芯51的主体部52贯通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的中央孔部。在该状态下,在主体部52与板部63的内周之间形成有构成为环状的规定的间隙。
而且,在如所述那样将颠倒的组件A和主体13组合在一起的状态下,回拉部件62的环状筒部68嵌合在主体底部14的嵌合孔14b中。通过该嵌合,主体13和回拉部件62被互相定位而成为在它们的周向上止转的状态。
然后,针对颠倒的主体13,从其上侧装入中框41,该中框41被嵌合在机芯51的主体部52的外周,并且还嵌合在环状筒部68的内周。并且,中框41相对于主体13的组装可以在将主体13罩在组件A上之前进行。
由于中框41的组装,中框41的外周嵌合于主体底部14的内周,机芯51相对于主体13的径向位置被决定。与此同时,组装的中框41以不会相对于机芯51在其周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并且,中框41的嵌合槽45和主体部52的弧状凸部52b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嵌合成卡挂的状态。而且,随着所述定位,中框41的退避槽46与板部63的退避槽64对齐,形成柄轴的通路。
在该状态下,柄轴72通过主体13的柄轴通孔20,该柄轴72和机芯51被连接,并且,从主体13的外侧对柄轴72连接柄头71。
接下来,构成回拉机构61并将背盖31安装于主体13上。即,在将防水密封垫18嵌合于颠倒的主体13的密封垫槽17中的状态下,从该主体13的上方一边对背盖31进行旋转操作一边将其安装壁32插入回拉部件62所具有的环状筒部68内。由此,在安装壁32的外周上形成的外螺纹部68a螺合于环状筒部68的内螺纹部32a。由于回拉部件62如所述那样被止转,由此能够实现该背盖31的紧固。
借助已述的对背盖31的紧固操作,回拉部件62被向上方回拉,其卡挂部位66b从壳体12的正面侧嵌合并卡挂于承接部24的承接部24a。与此相伴,缘部件21的缘部22以与主体13的缘承接面13a接触的方式被回拉。
因此,已经嵌合在缘部件21中的防水密封垫25被压缩而成为被夹在缘部22与缘承接面13a之间的状态,缘部件21被固定于主体13且卡挂部位66b钩挂于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中的状态被维持。并且,在该阶段,由于主体13颠倒,因此卡挂部位66b处于从下侧嵌合并卡挂于卡合槽24a的状态。
并且,背盖31被朝向主体13回拉,夹在背盖31的周部与盖承接面13b之间的防水密封垫18成为被压缩的状态,且背盖31被安装于主体13上。随着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将背盖31螺入回拉部件62中来安装背盖31,缘部件21被安装于主体13,且壳体12被组装。
并且,随着如以上那样将背盖31安装于主体13,中框41的突起44与该背盖31的内表面接触,因此,机芯51成为经由中框41与弧状凸部52b的卡挂部被向透视部件26按压的状态。由此,机芯51的表盘53的周部被按压于圆筒部23的板承接面23b,表盘53成为被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从壳体12的正面侧支承的状态。并且,在该阶段,由于主体13颠倒,因此表盘53处于被圆筒部23从该表盘的下侧支承的状态。即使在该状态下,中框41的突起44与背盖31的接触也被维持,因此,机芯51以不会在主体13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定位。
根据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手表11,将缘部件21安装于主体13上的回拉机构61和缘部件21的承接部24相对于缘部件21的缘部22被配置在壳体12的背面侧。并且,回拉部件62所具有的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因此,卡合部66的卡挂部位66b从壳体12的正面侧卡挂于承接部24的状态相对于表盘53形成在壳体12的正面侧,其中,所述承接部24设置于缘部件21的圆筒部23的外周。
根据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手表11,回拉机构61所具有的回拉部件62的板部63被配置成与表盘53的背面对置,并且,具有内螺纹部68a的环状筒部68被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其中,上述内螺纹部68a供回拉机构61的作为螺纹构件的外螺纹部32a螺合。与像这样未将具有内螺纹部68a的环状筒部68配置在比表盘53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处这一情况相伴,无需在缘部件21的缘部22上设置螺纹孔。因此,能够使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的宽度H变窄。
与能够像这样使缘部件21的宽度H变窄相伴,在壳体12的直径尺寸被规定了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表盘53的显示直径D。相反,在表盘53的显示直径D被规定了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壳体12的直径尺寸(按照算式D+2H计算出的尺寸)。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关于被配置在主体13的内周面13c与表盘53的外周之间的卡合部66的卡合部基体66a,其厚度非常薄,而且该卡合部基体66a被设置在缘部件21的与主体13嵌合的嵌合面21a的直径F的内侧,换言之,被设置在从缘部件21的密封垫槽22a至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为止的尺寸E的范围内。因此,作为导致壳体12的直径尺寸变大的因素,可以忽视卡合部基体66a的厚度。
而且,根据第3实施方式,缘部件21所具有的圆筒部23的内周面23a与表盘53的周部呈直角地连续,因此,根据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理由相同的理由,能够确保表盘53的显示直径D更大。
在按照以上的顺序组装出的手表11中,卡挂部位66b在嵌合于承接部24的卡合槽24a中的状态下与承接部24卡挂。因此,根据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理由相同的理由,不存在导致组件A分解的担忧。与此同时,在对缘部件21的缘部22实施了标识等显示的情况下,也不存在如下担忧:该显示在与表盘53的位置关系中从适当的位置偏移。
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11,利用背盖31的安装壁32,在其外周设有外螺纹部32a来作为螺纹构件。由此,无需使用多根螺钉,与此相伴,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而且,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手表11,作为螺纹构件的外螺纹部32a被背盖31遮盖,因此,壳体背面的外形良好,并且,在下述方面上也是优选的:在背盖31上,不需要用于使螺钉通过的开孔加工,而且不会形成水的通过背盖31浸入的浸入路径。
另外,为了分解手表11,只要按照与以上说明的组装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分解即可。简单地进行说明,首先,在将背盖31配置成向上的姿势的状态下,卸下背盖31,然后卸下中框41。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未图示的工具卡挂于中框41的腿板部43所具有的孔43a(参照图5)中并将中框41拉出即可。接下来,分别卸下各螺钉69,然后相对于组件A卸下主体13。另外,只要根据需要来分解卸下的组件A即可。然后,在这样的分解状态下,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防水密封垫18或防水密封垫25的更换。
在以上说明的手表11的组装中,与回拉机构61的组装作业、即将螺钉69螺入回拉部件62中的作业相伴,缘部件21被回拉且固定于主体13上。在手表11的分解中,与回拉机构61的分解作业、即将螺钉69从回拉部件62卸下的作业相伴,成为能够将缘部件21从主体13卸下的状态。
因此,即使为了进行防水密封垫18的更换等维护而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会对缘部件21的缘部施加应力。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存在导致缘部件21和透视部件26的粘接剥离的担忧。与此同时,在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中,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将工具插入主体13与缘部件21的缘部22之间来撬开缘部件21。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无需担忧缘部22和主体13受损。而且,即使反复进行手表11的组装和分解,也不会产生损害将缘部件21固定于主体13的功能这样的损耗,因此,分解后的再组装的可靠性较高。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关于该第4实施方式的手表的结构,除了以下的说明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或者起同一功能的结构,标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中,承接部和卡挂部位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缘部件21所具有的圆筒部23的外周上,沿着壳体12的厚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承接部24。具体来说,在第3实施方式中,利用在圆筒部23的外周上设置的外螺纹部形成了承接部24。并且,也可以使互相平行的凹凸部作为承接部24形成在圆筒部23的外周上。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设置多个凹部来实施即可,其中,所述凹部将作为承接部24的凹凸部分开成在圆筒部23的周向上延伸的多个区域(该凹部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凹部28相当)。
回拉部件62所具有的卡挂部位66b也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具体来说,在第4实施方式中,利用在卡合部基体66a的末端部内周上设置的内螺纹部形成了卡挂部位66b。并且,也可以使互相平行的凹凸部作为卡挂部位66b形成在卡合部基体66a的末端部内周上。这种情况下,只要以如下方式来实施即可:卡合部基体66a的数量与所述凹部的数量相同,并且,卡挂部位66b形成为能够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上通过这些凹部。
并且,设在圆筒部23的外周上的承接部24和设在回拉部件62上的卡挂部位66b分别例如螺合在一起,从而如图14所示那样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互相卡挂。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包含在图14中未示出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该第4实施方式的手表11,根据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理由相同的理由,能够提供使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的宽度H较窄的手表11,并且,能够得到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与实施方式相关的所有作用效果。而且,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手表11,承接部24和卡挂部位66b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处卡挂,由此,即使承接部24和卡挂部位66b的卡挂幅度较小,它们卡挂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使得基于回拉机构61实现的缘部件21相对于主体13的安装更加可靠。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关于该第5实施方式的手表的结构,除了以下的说明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手表1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或者起同一功能的结构,标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中,主体13和作为螺纹构件的螺钉69等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5实施方式中,主体13一体地具有背盖部31a。与此相伴,省略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密封垫槽17。而且,在主体13所具有的主体底部14上形成的多个通孔15(仅图示了一个。)形成为具有在主体13的背侧面敞开的落座凹部15a。
在数量与通孔15相同的螺钉69(仅图示了一个。)各自的不完全螺纹部的外周,以嵌合的状态安装有防水密封垫18。该防水密封垫18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安装于密封垫槽17中的防水密封垫相当。各螺钉69具有在壳体12的厚度方向上从落座凹部15a到达回拉部件62的螺纹孔65的长度。
并且,安装有防水密封垫18的螺钉69从主体13的外侧插入通孔15中,并螺入回拉部件62的螺纹孔65中。由此,组件A被朝向主体13回拉,缘部件21被安装于主体13上。在完成了手表11的组装的状态下,螺钉69的头部69a成为与落座凹部15a的底面接触的状态,该头部69a在主体13的背面、即壳体12的背面露出。并且,防水密封垫18弹性变形成压缩状态,且与限定通孔15的壁面紧密贴合,确保了针对壳体12内的防水。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包含在图15中未示出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该第5实施方式的手表11,根据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理由相同的理由,能够提供使支承有透视部件26的缘部件21的宽度H较窄的手表11,并且,除了以螺纹构件被内置于壳体12中为理由而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作用效果之外,能够得到其它的、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作用效果。而且,根据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11,螺钉69的头部69a在壳体12外露出,因此,能够目视确认螺钉69的头部69a是否处于壳体12的背面的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检查作业等中容易地确认是否忘了安装螺钉69。
并且,本发明不限于针对在第1~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手表来实施,在没有戴在人体的手腕上的钟表例如座钟或挂钟等中也可以应用。另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戴在人体的手腕上来使用的腕部佩戴型设备、例如智能手表,通过该应用,能够使智能手表所具备的缘部件的宽度变窄。在此,智能手表是例如机芯由电子电路构成且通过该机芯的动作而能够在显示盘上显示时刻、文字或其它信息的结构,并且是指具有钟表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而且,也可以将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回拉机构61的结构应用于第2、第4实施方式,来实施第2、第4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将在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回拉机构61的结构应用于第1、第2、第4实施方式,来实施第1、第2、第4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钟表,其在壳体中收纳有机芯,所述机芯具有与该壳体所具备的透视部件对置的显示盘,并且,所述壳体所具备的缘部件借助回拉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具备的主体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缘部件一体地具有:
缘部,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并且支承着所述透视部件;
圆筒部,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与所述显示盘的周部接触而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侧支承所述显示盘,且规定所述显示盘的显示直径;以及
承接部,其设置在该圆筒部的外周或者从所述圆筒部朝向所述壳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
所述回拉机构具备:
回拉部件,其具有板部和卡合部,所述板部与所述显示盘的背面对置地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卡合部形成在该板部的周部,且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侧卡挂于所述承接部;和
回拉用的螺纹构件,其在比所述显示盘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以能够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卸下的方式螺合于所述回拉部件,
在所述缘部件被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状态下,所述回拉机构的所述回拉部件的整体被配置在比所述缘部件的所述缘部和所述透视部件靠所述壳体的背面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显示盘呈直角地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具有:
卡合部基体,其从所述板部的外周朝向所述壳体的正面侧突出,且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显示盘的外周之间;和
卡挂部位,其形成于该卡合部基体,且卡挂于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上设置的所述承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承接部,在所述板部的外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与所述承接部相同数量的所述卡合部,所述卡挂部位能够通过在沿所述圆筒部的周向相邻的所述承接部之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所述卡挂部位在从所述凹部偏移的状态下卡挂于所述承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承接部在相对于所述凹部在所述缘部件的周向上错开的位置处具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以与所述卡挂部位大致相同的宽度朝向所述壳体的正面侧敞开,
所述卡挂部位以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侧嵌合于所述卡合槽中的状态卡挂于所述承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圆筒部朝向所述主体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的所述承接部具有:
承接部基体,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显示盘的外周之间;和
卡定部位,其形成于该承接部基体上,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承接形成于所述板部的周部的所述卡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承接部,在所述板部的外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与所述承接部相同数量的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定部位能够通过在沿所述板部的周向相邻的所述卡合部之间形成的凹部,并且所述卡定部位在从所述凹部偏移的状态下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承接所述卡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构件是螺合于所述板部的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钉全都被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并且,所述螺钉被所述壳体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背盖遮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背盖,所述背盖被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与所述主体接触,
所述回拉部件还具有环状筒部,所述环状筒部从所述板部向所述壳体的背面方向突出,在所述环状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部,并且所述环状筒部相对于所述主体被止转,
所述螺纹构件是形成于所述背盖上且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的所述承接部和设置于所述回拉部件的所述卡挂部位分别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且互相卡挂。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钉的头部在所述壳体的背面露出。
CN201710041825.1A 2016-01-21 2017-01-20 钟表 Active CN106990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9971 2016-01-21
JP2016009971A JP6608714B2 (ja) 2016-01-21 2016-01-21 時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0702A CN106990702A (zh) 2017-07-28
CN106990702B true CN106990702B (zh) 2020-06-12

Family

ID=5936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1825.1A Active CN106990702B (zh) 2016-01-21 2017-01-20 钟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5273B2 (zh)
JP (1) JP6608714B2 (zh)
CN (1) CN106990702B (zh)
CH (1) CH71207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58311S1 (en) * 2017-04-26 2019-09-03 Shenzhen Dozen Technologies Co., Ltd. Children's smart watch
USD874309S1 (en) * 2018-02-23 2020-02-04 Rj Watches S.A. Watch dial
EP3712716B1 (fr) * 2019-03-21 2023-03-15 Rolex Sa Lunette de pièce d'horlogerie
CN109946947A (zh) * 2019-05-08 2019-06-28 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腐蚀黑钛钟表饰件及其制作工艺
JP6757998B1 (ja) * 2019-06-26 2020-09-23 株式会社ケンテックスジャパン 腕時計ケース
USD931835S1 (en) * 2020-02-12 2021-09-28 Switch Project, LLC Wristband controller
CN113376998B (zh) * 2020-03-09 2022-08-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壳体以及钟表
JP2021167809A (ja) * 2020-04-03 2021-10-21 ロレックス・ソシエテ・アノニムRolex Sa 時計ケース用密封システム
USD978684S1 (en) * 2021-02-10 2023-02-21 Richemont International Sa Watch
JP7274106B2 (ja) * 2021-03-11 2023-05-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部品搭載部材、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2022188663A (ja) * 2021-06-09 2022-12-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時計及び時計ケース
USD999648S1 (en) * 2023-05-15 2023-09-26 85Retro Llc Watc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4284A (en) * 1983-05-25 1985-10-01 Omega Sa Leakproof watch case
US6406178B1 (en) * 1999-11-17 2002-06-18 Montres Rado S.A. Device for assembling a cover made of hard material on the middle part of a watch
CN1991638A (zh) * 2005-12-26 2007-07-0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时计
CN102467082A (zh) * 2010-11-17 2012-05-2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0770A (en) * 1978-11-22 1980-05-28 Citizen Watch Co Ltd Case construction for digital display wrist watch
CH662034GA3 (zh) * 1985-09-06 1987-09-15
FR2740569B1 (fr) * 1995-10-27 1997-12-12 Smh Management Services Ag Piece d'horlogerie comprenant un boitier dans lequel est loge un mouvement horloger
JP2002189084A (ja) 2000-12-21 2002-07-05 Seiko Instruments Inc 腕時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4284A (en) * 1983-05-25 1985-10-01 Omega Sa Leakproof watch case
US6406178B1 (en) * 1999-11-17 2002-06-18 Montres Rado S.A. Device for assembling a cover made of hard material on the middle part of a watch
CN1991638A (zh) * 2005-12-26 2007-07-0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时计
CN102467082A (zh) * 2010-11-17 2012-05-2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H712078B1 (de) 2021-05-14
US10025273B2 (en) 2018-07-17
JP6608714B2 (ja) 2019-11-20
CN106990702A (zh) 2017-07-28
JP2017129496A (ja) 2017-07-27
CH712078A2 (de) 2017-07-31
US20170212474A1 (en)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0702B (zh) 钟表
JP5876316B2 (ja)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JP4252263B2 (ja) 腕時計ケースの中間部材にねじ付けられた裏蓋の12時−6時を通る垂直軸に対するアラインメントを調整する装置
US8556500B2 (en) Timepiece
US7445376B2 (en) Timepiece having glass and glass-holding member removable as a unit from case band
JP2005030765A (ja) 携帯時計
US7399114B2 (en) Timepiece having glass and edge member removable as a unit
JP2000098060A (ja) 回転ベゼルの取付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時計
CN210199522U (zh) 设备壳体以及钟表
JP6291819B2 (ja) 回転ベゼル付時計
US20080025157A1 (en) Timepiece
US7452124B2 (en) Timepiece having glass and glass-holding member removable as a unit from case band
JP2009042140A (ja)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US20140362673A1 (en) Watch with enclosed crown
JP3929859B2 (ja) 携帯時計
JP6790615B2 (ja) 装飾板ユニット及び時計
RU2298820C2 (ru) Часы
JP2009186279A (ja) 時計装置
RU2801549C1 (ru) Наручные часы
JP4570077B2 (ja) 時計
JP4529428B2 (ja) 携帯用機器の外装部品、携帯用機器の組立方法、および、携帯用機器
JP4897068B2 (ja) 時計
JP2021036248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20098711A (ja) 電池保持装置及び時計
EP1628173A1 (en) Circular crystal for a watch and a device for mounting and removing the cryst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