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8534B - 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8534B
CN106968534B CN201611137694.9A CN201611137694A CN106968534B CN 106968534 B CN106968534 B CN 106968534B CN 201611137694 A CN201611137694 A CN 201611137694A CN 106968534 B CN106968534 B CN 106968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handle member
circuit board
door hand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76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8534A (zh
Inventor
北原隆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Parts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Parts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Parts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Parts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6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8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8Sill-buttons, garnish buttons or inner door lock kno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4Protection against weather or dirt, e.g. against water ingr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7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comprising sensors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the hand of a us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8Sill-buttons, garnish buttons or inner door lock knobs
    • E05B85/085Manipulato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8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as part of a hands-free locking or unlocking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性及可靠性高的门把手装置。在门把手(10)的收纳空间(13)内,配置有包括电路基板(30)和开关单元(40)的控制单元(20)。开关单元(40)具有固定在电路基板(30)上的开关零件(41)、覆盖开关零件(41)的硬质的开关盒(42)、操作开关零件(41)的软质的按钮(43)、固定在开关盒(42)上的硬质的盖部件(44)。按钮(43)具有帽子状的按压部(43a)、从按压部(43a)的下端部延出的凸缘部(43b)、插入天井部(42b)的插入口的操作用突起(43c)。开关盒(42)和按钮(43)通过盖部件(44)而一体化,凸缘部(43b)利用盖部件(44)贯穿整个外周与天井部(42b)相密合。

Description

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安装在车辆用门的外板上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车辆用门的把手装置,由具有用于收纳并固定搭载有触觉开关等电子零件的基板的收纳凹部的把手主体和以覆盖该收纳凹部的方式与把手主体相结合的盖部件构成的操作把手设于车辆用门上,根据面向盖部件的外表面的操作扭的压入操作而切换开关状态的触觉开关,以与所述基板的印刷电路布线电连接的方式,被收纳并固定在收纳凹部内,在收纳凹部内填充有封装剂。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覆盖触觉开关的弹性材料制的开关盖与操作扭连接,在该开关盖上,以从周围包围触觉开关的方式一体设有与基板面抵接的凸缘部。另外,开关盖的凸缘部被夹在与把手主体卡合的按压部件和所述基板之间,操作扭的压入行程通过该按压部件被限制在规定值以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5261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能够实现装配时间的减少及装配操作的简单化,另外,由于通过按压部件将操作扭的压入行程限制在规定值以下,所以能够防止过大的按压负荷作用在触觉开关上的情况。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可以使开关盖的凸缘部与基板的一面密接,能够防止水或封装剂向触觉开关侧的浸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由于操作扭从开关盖及按压部件分离,因此有可能产生如下的问题。
首先,在填充封装剂时存在封装剂流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的危险性,假设封装剂流入到了它们之间,就有可能无法保证操作扭的按压操作实现的触觉开关的正常的工作。
另外,在直到将盖部件安装在把手主体上的期间,存在异物进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的危险性,有可能无法保证操作扭的按压操作实现的触觉开关的正常的工作。
另外,在车辆使用时,水滴有可能浸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在寒冷地区,存在若该水滴结冰就无法对操作扭进行按压操作的危险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由于并未采用引导操作扭的按压方向的构造,因此,例如从横斜方向按压的情况下,触觉开关的操作性有可能变差。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承担的课题,提供可靠性高的门把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件,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采用。另外,本发明的方式或技术性特征不限定于以下记载的内容,而是基于说明书整体及附图所记载的内容、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记载能够掌握的发明思想所认识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
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以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固定在所述开关盒或所述第一把手部件上的硬质的盖部件,
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其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
所述按钮具有:从设于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
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盖部件贯穿整个外周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
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
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与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
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其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
所述按钮具有从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
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第二把手部件贯穿整个外周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
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另外的特征,包括:
“所述天井部具有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环状突出部,沿着所述插入口的内周面,引导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操作时的所述操作用突起的移动,
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环状突出部来限制”;
“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第一卡止爪被卡止,所述开关盒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第二卡止爪被卡止”;
“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搭载有具有传感器电极和传感器电路的静电电容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电极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形成”;
“所述控制单元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天线零件,以至少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天线零件被包覆的方式,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填充有封装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由于开关零件被直接固定在电路基板的上表面,因此不需要连接电路基板的印刷电路布线和开关零件的端子的导线,且不需要导线的抽拉空间,从而可以实现门把手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采用了与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被插入天井部的插入口,引导按钮的按压方向的构造,因此即使在从横斜方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操作开关零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覆盖开关零件的开关盒的筒状部的下端面与电路基板抵接,并且,覆盖开关零件的开关盒和用于操作开关零件的按钮被一体化,按钮的凸缘部贯穿整个外周与开关盒的天井部相密合。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封装剂、异物或水滴浸入开关盒内或开关盒和按钮之间的空间内,能够保证按钮的按压操作实现的开关零件的正常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中,在第一把手部件中排入了电路基板和开关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3的开关零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的说明图,是与图5对应的开关零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的说明图,是与图5都应的开关零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门把手装置
10 门把手
11 第一把手部件
11a 操作部
11b 支承部
11c 第一卡止爪
11d 嵌合突起
11e 第二卡止爪
11f 第三卡止爪
12 第二把手部件
12a 开口
12b 环状突起
13 收纳空间
20 控制单元
30 电路基板
31 定位孔
40 开关单元
41 开关零件
41a 本体部
41b 操作部
42 开关盒
42a 筒状部
42b 天井部
42c 环状突出部
42d、42e 卡止突起
42f 槽
43 按钮
43a 按压部
43b 凸缘部
43c 操作用突起
43d 碰撞部
44 盖部件
44a 按压面部
44b 卡止臂部
44c 开口
45 O形圈
50 天线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
另外,本说明书中,将图1的上方向称为“上侧”或“上方”等,将图1的下方向称为“下侧”或“下方”等。另外,上下方向也可以表示门把手装置被排入车辆等时的位置关系或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例)
使用图1~图5对本例的门把手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以可从外侧开闭操作车辆用门的方式安装在车辆用门的外板上,具备门把手10和控制单元20。
门把手10由通过合成树脂等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以细长的形状形成的第一把手部件11和第二把手部件12构成,内部形成有在车身的前后方向细长的收纳空间13。
第一把手部件11在其后端部和前端部分别一体地设有穿透车辆用门的外板内的操作部11a和支承部11b。该第一把手部件11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在外板上。
在第一把手部件11上,设有第一卡止爪11c、嵌合突起11d、第二卡止爪11e及第三卡止爪11f。
第一卡止爪11c是用于将后述的电路基板30固定在收纳空间13内的部件,从形成收纳空间13的侧壁向内侧突出总计设有4处(图1中只能看见2处)。
嵌合突起11d是用于将后述的电路基板30和开关盒42定位在收纳空间13内的部件,从形成收纳空间13的底壁向上方以圆柱状突出设有2处。
第二卡止爪11e是用于将后述的开关盒42以使其与电路基板30抵接的方式固定在收纳空间13内的部件,从形成收纳空间13的侧壁向内侧突出设有2处(图1中只能看见1处)。
第三卡止爪11f是用于使第二把手部件12与第一把手部件11相结合的部件,从形成收纳空间13的侧壁向外侧突出设有多处(图1中只能看见2处)。
第二把手部件12是从与车辆用门相反侧覆盖第一把手部件11的部件,通过第三卡止爪11f与第一把手部件11以卡止的方式相结合。在第二把手部件12的后方部分,设有后述的按钮43的按压部43a被露出的开口12a。
门把手10的操作部11a与公知的闩销机构相连接,在车辆用门处于开锁状态时,通过向将操作部11a向车辆用门的外方侧拉出的方向操作门把手10,闩销机构解除车辆用门的闭状态,通过操纵门把手10的操作就可以将车辆用门打开。
控制单元20主要有电路基板30、开关单元40及天线零件50构成,配置在门把手10的内部形成的收纳空间13。
电路基板30制成细长平板状,在后端部附近设有两个定位孔31。
该电路基板30在定位孔31嵌入第一把手部件11的嵌合突起11d,并且,通过第一卡止爪11c与第一把手部件11卡止,从而被定位固定在收纳空间13内的规定位置。另外,优选以在第一把手部件11的底面和电路基板30之间不会产生间隙的方式,使用双面胶带将电路基板30固定在第一把手部件11的底面。
在电路基板30上设置有无图示的传感器电极和传感器电路及配线。
另外,传感器电极在电路基板30的下表面(即,车辆用门的外板侧)形成。该传感器电极作为检测位于第一把手部件11和外板之间的车辆使用者的手等的静电电容传感器发挥作用。
传感器电路在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后方局部地形成,处理来自传感器电极的信号,能够通过检测车辆使用者的手等将车辆用门控制在开锁状态。
开关单元40作为用于确认使用者锁住车辆用门的意向的锁定开关发挥作用。
该开关单元40由开关零件41、开关盒42、按钮43、盖部件44及O形圈45构成。
开关零件41固定在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该开关零件41具有长方体状的本体部41a和圆柱状的操作部41b,在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配置有本体部41a,从本体部41a向下方延出的无图示的多个端子与电路基板30的规定配线连接。
操作部41b从本体部41a内向上方突出,且构成为在上下方向可移动,通过本体部41a内的未图示的弹性部件向上施力。另外,当操作部41b被向下方按压时,开关被接通。
开关盒42由硬质树脂构成,以覆盖开关零件41的方式配置在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
该开关盒42具有将开关零件41的周围覆盖并且下端面与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抵接的角筒状的筒状部42a、位于筒状部42a的上部且将开关零件41的上表面覆盖的天井部42b。
在天井部42b的中央,形成有从天井部42b向上下突出的环状突出部42c,在环状突出部42c,在与开关零件41的操作部41b相对的位置设有插入口(贯穿孔)。
在筒状部42a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定位孔(无图示),在该定位孔中嵌入从电路基板30的定位孔31突出的嵌合突起11d,和电路基板30一起完成开关盒42的定位。
另外,在筒状部42a的下端面设有环状的槽42f,在该槽42f中插入有O形圈45。另外,槽42f的深度设定为必O形圈45的通常时的高度小一些。
在筒状部42a的相对的两个外壁面设有具有若干的弹性的截面L字状的卡止突起42e,在另一相对的两个外壁面设有卡止突起42d。
开关盒42通过卡止突起42e与第二卡止爪11e卡止而固定在第一把手部件11上。由此,筒状部42a的下端面与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抵接,O型圈45在槽42f内压缩变形,从而使得在筒状部42a的下端面和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按钮43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软质树脂形成,是用于操作开关零件41的部件。
该按钮43具有从设于第二把手部件12的开口12a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43a、从按压部43a的下端部向外方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43b、插入环状突出部42c的插入口且与开关零件41的操作部41b相对的大致圆柱状的操作用突起43c。另外,操作用突起43c的外径比环状突出部42c的插入口的内径稍小,以使他们之间不会产生大的间隙。
盖部件44由硬质树脂形成,具有在中央设有圆形的开口44c的矩形平板状的按压面部44a和从按压面部44a的两边向下方延出的U字状的卡止臂部44b。
该盖部件44以卡止臂部44b与开关盒42的卡止突起42d卡止的方式固定在开关盒42上。由此,按钮43的按压部43a从开口44c向上方突出,并且,按压面部44a按压按钮43的凸缘部43b的上面,凸缘部43b被保持为贯穿整个外周与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密合,使得在天井部42b和凸缘部43b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另外,在本例中,设定为以下构造:在凸缘部43b的下面以同心状设有多个圆环状的突起(肋),将该突起压缩使其弹性变形,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在天井部42b和凸缘部43b之间产生间隙。
当第二把手部件12与第一把手部件11相结合时,按钮43的按压部43a从开口12a露出在外部。通过用手指等从外部压入该按压部43a,操作用突起43c将操作部41b向下方压入,能够将开关零件41接通。这时,利用天井部42b将按压部43a的压入行程限制在规定值以下,由此,防止过大的按压负荷作用在开关零件41。具体地说,通过适当地设定按压部43a的下面和环状突出部42c的上面的距离,将按压部43a的压入行程限制在规定值以下。
天线零件50具备磁性体磁芯和卷绕在磁性体磁芯上的线圈,从收纳天线零件50的树脂制的盒中将导线抽出,配置在电路基板30的上侧。另外,天线零件50的导线和来自电路基板的导线一起经由设于第一把手部件11的支承部11b的导出用的槽导出至外板内。
另外,为了防止水的浸入造成的动作不良,以至少电路基板30和天线零件50被包覆的方式,在收纳空间13内填充有封装剂(无图示)。
天线零件50是与车辆的使用者携带的便携机进行通信,用于用遥控的方式进行车辆用门的上锁和解锁,当使用者为了打开车辆门而将手放入在门把手10和外板之间形成的空隙触摸到门把手10时,形成于电路基板30上的传感器电极的静电电容就会产生变化,通过设于电路基板30上的检测电路检测该变化并输出检测信号。当检测信号被输出时,车辆的控制部从天线50发送请求信号,接收到该请求信号的便携机发送本身的ID信号。然后,接收到其ID信号的车辆的控制部,在所接收的ID信号与事先存储的ID一致的情况下,将车辆的门锁装置解锁,从而,门成为能够打开的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中,在门把手10的收纳空间13内,配置有包括电路基板30和开关单元40的控制单元20。另外,开关单元40具有固定在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41、以覆盖开关零件41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42、用于操作开关零件41的软质的按钮43、固定在开关盒42上的硬质的盖部件44。另外,开关盒42具有下端面与电路基板30抵接的筒状部42a和位于筒状部42a的上部且在与开关零件41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42b。另外,按钮43具有从设于第二把手部件12的开口12a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43a、从按压部43a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43b、插入天井部42b的插入口且与开关零件41相对的操作用突起43c。
这样,在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中,由于开关零件41被直接固定在形成有传感器电极及传感器电路等的电路基板30的上表面,因此不需要连接电路基板的印刷电路布线和开关零件41的导线,不需要导线的抽拉空间,由此可以实现门把手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采用了与开关零件41相对的操作用突起43c被插入天井部42b的插入口,来引导按钮43的按压方向的构造,因此即使在从横斜方向被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开关零件接通。
另外,在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中,覆盖开关零件41的开关盒42的筒状部42a的下端面与电路基板30抵接,并且开关盒42和按钮43通过盖部件44被一体化,按钮43的凸缘部43b通过盖部件44贯穿整个外周与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相密合。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封装剂、异物或水滴浸入开关盒42内或开关盒42和按钮43之间的空间内,能够保证按钮43的按压操作对开关零件41的正常的工作。
另外,在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中,利用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来限制按压部43a的压入行程。因此,可防止过大的按压负荷作用在开关零件41,能够确保开关单元40的长期可靠性。
另外,在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中,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具有形成有插入口的环状突出部42c,并且,沿着环状突出部42c的插入口的内周面,引导按压操作按压部43a时的操作用突起42c的移动。因此,可以将通过按钮43的按压操作而弹性变形的按压部43a的裙座部分设定得比较长,能够使按压操作变得顺畅,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引导按钮43的按压方向,即使在从横斜方向被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且可靠地将开关零件41接通。
另外,在本例的门把手装置1中,电路基板30被设置于第一把手部件11的内表面的第一卡止爪11c卡止,开关盒42被设置于第一把手部件11的内表面的第二卡止爪11e卡止,按钮43通过固定在开关盒42的盖部件44而与开关盒42一体化。因此,能够实现电路基板30和开关单元40向第一把手部件11的装配作业的简单化。
(第二实施方式例)
使用图6对本例的门把手装置的结构仅向说明。在图6中,在和第一实施方式例相同的结构部分,附带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例中,和第一实施方式例明显不同的点为以下的2点。
首先,在第一实施方式例的开关盒42中,以从天井部42b向上方向和下方向这两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突出部42c,但在本例的开关盒42中,以从天井部42b仅向下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突出部42c。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例的按钮43中,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操作用突起43c,但在本例的按钮43中,在操作用突起43c的上部设有直径比操作用突起43c大的碰撞部43d。
在本例的门把手装置中,当将按压部43a压入时,碰撞部43d与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碰上。因此,可防止过大的按压负荷作用于开关零件41,能够确保开关单元40的长期可靠性。具体地说,通过适当地设定碰撞部43d的底面和天井部42b的上面的距离,将按压部43a的压入行程限制在规定值以下。
在第一实施方式例中,由于是通过比较薄壁的按压部43a的下面和环状突出部42c的上面碰撞而限制按压部43a的压入行程,因此担心在施加了特别大的力的情况下,在按压部43a产生皲裂。
另一方面,在本例中,由于使得在按压方向壁厚的碰撞部43d与平面的天井部42b碰撞,因此能够获得和第一实施方式例同样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按压部43a产生皲裂,能够更进一步提高长期可靠性。
(第三实施方式例)
使用图7对本例的门把手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7中,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例相同的结构部分附带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例中,利用盖部件44使按钮43的凸缘部43b与天井部42b密合,但在本例中,不使用盖部件而是利用第二把手部件12使按钮43的凸缘部43b与天井部42b相密合。
因此,在本例中,设定为如下构造:在第二把手部件12的开口12a的周围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环状突起12b,通过将第二把手部件12与第一把手部件11相结合,而使环状突起12b贯穿整个外周按压按钮43的凸缘部43b使其与天井部42b相密合。
另外,在本例中,优选的是,将按钮43的凸缘部43b嵌接在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或者利用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进行预焊,使得在直至将第二把手部件12与第一把手部件11结合期间,异物不会浸入开关盒42内或开关盒42和按钮43之间的空间内。
在本例中,也可得到和第一实施方式例同样的效果,并且,由于不需要在第一实施方式例中使用的盖部件44,因此可以带来部件的进一步的消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三个实施方式例进行了说明,但不用说,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宜的变更等。
具体地说,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例中,使盖部件44与开关盒42卡止而将其固定,但也可以形成用于将盖部件44与第一把手部件11卡止的卡止爪,使盖部件44与第一把手部件11卡止而将其固定。在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凸缘部43b贯穿整个外周与开关盒42的天井部42b密合并被保持,使得在天井部42b和凸缘部43b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在开关盒42上设有环状突出部42c,但如果能够用插入操作用突起42的插入口引导按钮43的按压方向,就未必设置环状突出部42c。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使软质的盖部件43的按压部43b从设置于第二把手部件12上的开口12a露出,但也可以以包覆按压部43b的方式安装另外的硬质的帽子,且使该硬质的帽子从开口12a露出。

Claims (6)

1.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相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以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固定在所述开关盒或所述第一把手部件上的硬质的盖部件,
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
所述按钮具有从设于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
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盖部件遍及整周而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
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
2.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相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以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
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
所述按钮具有从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
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第二把手部件遍及整周而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
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井部具有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环状突出部,沿着所述插入口的内周面,引导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操作时的所述操作用突起的移动,
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环状突出部来限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第一卡止爪被卡止,
所述开关盒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第二卡止爪被卡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搭载有具有传感器电极和传感器电路的静电电容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电极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天线零件,
以至少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天线零件被包覆的方式,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填充有封装剂。
CN201611137694.9A 2016-01-14 2016-11-21 门把手装置 Active CN106968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4844 2016-01-14
JP2016004844A JP6588832B2 (ja) 2016-01-14 2016-01-14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8534A CN106968534A (zh) 2017-07-21
CN106968534B true CN106968534B (zh) 2020-07-28

Family

ID=5933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7694.9A Active CN106968534B (zh) 2016-01-14 2016-11-21 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7913B2 (zh)
JP (1) JP6588832B2 (zh)
CN (1) CN106968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76171S (zh) * 2016-09-30 2017-10-30
JP2021038504A (ja) * 2017-12-27 2021-03-11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ドアハンドル
JP7335577B2 (ja) * 2018-11-19 2023-08-30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FR3090100B1 (fr) * 2018-12-18 2021-03-1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Cible amagnétique et métallique flexible pour capteur inductif
JP7246697B2 (ja) * 2019-01-23 2023-03-28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近接センサ
CN111508746A (zh) * 2019-10-28 2020-08-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密封结构、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22075136A (ja) * 2020-11-06 2022-05-18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WO2023149010A1 (ja) * 2022-02-04 2023-08-10 株式会社神菱 ドアハンドル
JP7281610B1 (ja) * 2022-02-04 2023-05-25 株式会社神菱 ドアハンド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1471B2 (ja) * 2003-04-22 2009-01-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防水スイッチ構造
US7057124B2 (en) * 2003-04-22 2006-06-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Push switch apparatus
US7931314B2 (en) * 2003-06-20 2011-04-26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Vehicle door outer handle system
ATE331323T1 (de) * 2003-09-23 2006-07-15 Asulab Sa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mit zumindest einem angepassten betätigungselement zum übertragen von elektrischen signalen
DE202005001495U1 (de) * 2005-01-31 2005-06-09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2-poliger Umschalter
CN2916887Y (zh) * 2006-07-11 2007-06-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按钮开关
JP5256066B2 (ja) * 2009-02-02 2013-08-07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225179B2 (ja) * 2009-04-06 2013-07-03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3159984U (ja) * 2010-02-22 2010-06-10 株式会社Loop 自動車ドアハンドルの後付け用押しボタンカバーキット
JP5558235B2 (ja) * 2010-07-07 2014-07-23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480112B2 (ja) * 2010-11-29 2014-04-23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580263B2 (ja) * 2011-08-23 2014-08-27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5461491B2 (ja) * 2011-08-30 2014-04-0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5734219B2 (ja) * 2012-02-09 2015-06-17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ラッチ解除装置
JP5951304B2 (ja) * 2012-03-23 2016-07-13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612642B2 (ja) * 2012-08-30 2014-10-2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JP5657619B2 (ja) * 2012-08-30 2015-01-21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JP6057771B2 (ja) * 2013-02-20 2017-01-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US9353557B2 (en) * 2013-06-12 2016-05-31 Huf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Parts Manufacturing Corp. Door handle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JP5958939B2 (ja) * 2013-07-25 2016-08-0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ハンドル装置
JP6602214B2 (ja) * 2016-01-26 2019-11-06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97913B2 (en) 2020-03-24
CN106968534A (zh) 2017-07-21
US20170234042A1 (en) 2017-08-17
JP2017125339A (ja) 2017-07-20
JP6588832B2 (ja) 2019-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8534B (zh) 门把手装置
EP1763048B1 (en) Switch device
US7938460B2 (en) Latch release operating apparatus
US8884175B2 (en) Self-locking switch
US6740834B2 (en) Vehicle door handle system
JP4052277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KR101704836B1 (ko) 푸시 스위치
US7777141B2 (en) Latch-release actuating apparatus
JP6602214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WO2010087494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8895881B2 (en) Power window switch
US20140363716A1 (en) Battery holder
JP3696866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CN110338538B (zh) 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被动式遥控钥匙包
US20110308925A1 (en) Push switch
JP4816150B2 (ja) 送信機
KR20120004920A (ko) 푸시 스위치
US20010030116A1 (en) Slide switch
JP2004327126A (ja) 防水スイッチ構造および防水スイッチ構造を備えた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607697B2 (ja) 防水型押釦スイッチ装置
US8993906B2 (en) Vehicle switch
JP6099426B2 (ja)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WO2019171849A1 (ja) 操作検知装置及びドアハンドル
JP7240988B2 (ja) 電子キー
JP2015200117A (ja) ドアハンドルセン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ド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