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2346A -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62346A CN106962346A CN201710380630.XA CN201710380630A CN106962346A CN 106962346 A CN106962346 A CN 106962346A CN 201710380630 A CN201710380630 A CN 201710380630A CN 106962346 A CN106962346 A CN 1069623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scalid
- cyflufenamid
- active component
- powdery mildew
-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5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groups, e.g. carboxylic acid amid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啶酰菌胺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40~20:1,优选为1:30~1:1。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悬浮剂、水乳剂、水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剂型。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本发明对作物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啶酰菌胺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氟菌胺,英文名cyflufenamid,化学名称:(Z)-N-[α-(环丙甲氧亚氨基)-2,3-二氟-6-(三氟甲基)苄基]-2-苯乙酰胺,是由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白粉病的酰胺类杀菌剂。环氟菌胺作用机理为可以有效抑制白粉病菌菌丝上的吸器的形成和生长、次生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形成。它不是甾醇、磷脂、甲壳素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不影响线粒体呼吸和细胞膜的功能。具有优异的保护、治疗作用,持效活性和耐雨水冲刷活性。生物化学方面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在研究中。环氟菌胺与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众多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环氟菌胺对病原菌的孢子发芽和菌丝伸长的影响也与其它现有药剂的形态不同。
啶酰菌胺,英文名boscalid,化学名称: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烟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杀菌谱较广,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等非常有效,并且对其他药剂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于包括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啶酰菌胺由于其特有的作用机理不易产生交互抗性,加之对作物安全与有利的毒理数据和生态效果,是值得重视的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
申请人经检索,目前还没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混配防治白粉病的文献报道,进一步地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复配,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增效作用显著,还能显著提高对作物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制剂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白粉病上的应用。
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A)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
B)第二活性成分啶酰菌胺;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40~10:1,优选为1:30~1:1。
本发明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悬浮剂、水乳剂、水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
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异噻唑啉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己醇,丁醇、辛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尿素、无机盐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对水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TX-10(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农乳600#、农乳400#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如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环氧大豆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对水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农乳40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HUNTSMAN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BY(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如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水分散粒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 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农乳5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TX-10、农乳1601(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农乳400#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助乳化剂如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如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作物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对黄瓜白粉病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黄瓜白粉病,我们以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和《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
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空白对照,重复4次。采用盆栽法,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备用。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为20~24℃的条件下,培养7d~10d。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至少调查30片叶。分级标准为: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5%~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5%~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75%;
1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5%以上;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通过防效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
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 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组合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药剂处理 | ED50(mg/L) | ATI | TTI | CTC |
环氟菌胺(A) | 1.03 | 100.00 | —— | —— |
啶酰菌胺(B) | 8.45 | 12.19 | —— | —— |
A:B=1:60 | 7.56 | 13.62 | 13.63 | 99.97 |
A:B=1:50 | 7.12 | 14.47 | 13.91 | 103.99 |
A:B=1:40 | 5.63 | 18.29 | 14.33 | 127.66 |
A:B=1:30 | 4.67 | 22.06 | 15.02 | 146.82 |
A:B=1:20 | 3.95 | 26.08 | 16.37 | 159.28 |
A:B=1:10 | 3.12 | 33.01 | 20.17 | 163.66 |
A:B=1:5 | 2.46 | 41.87 | 26.82 | 156.09 |
A:B=1:1 | 1.23 | 83.74 | 56.09 | 149.28 |
A:B=5:1 | 1.27 | 81.10 | 56.09 | 144.58 |
A:B=10:1 | 0.89 | 115.73 | 85.36 | 135.57 |
A:B=20:1 | 0.87 | 118.39 | 92.02 | 128.66 |
A:B=30:1 | 0.96 | 107.29 | 95.82 | 111.97 |
A:B=40:1 | 1.05 | 98.10 | 97.17 | 100.95 |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以重量比为1:60~40:1混用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毒力,重量比为1:40~20:1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重量比为1:30~1:1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2、对小麦白粉病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小麦白粉病,我们以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试验对象为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菌剂 第4部分: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 盆栽法》和《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菌剂 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空白对照,重复4次。采用盆栽法,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小麦叶面上,自然晾干。将发病小麦叶片上24h内产生的白粉病菌新鲜孢子均匀抖落接种于处理的3叶期盆栽小麦苗上。每处理3盆,每盆10株。药剂处理后24h,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0%~90%的温室。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调查全部叶片。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分级调查,采用如下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通过防效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
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2 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组合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药剂处理 | ED50(mg/L) | ATI | TTI | CTC |
环氟菌胺(A) | 0.98 | 100.00 | —— | —— |
啶酰菌胺(B) | 7.16 | 13.69 | —— | —— |
A:B=1:60 | 5.97 | 16.42 | 15.10 | 108.70 |
A:B=1:50 | 5.56 | 17.63 | 15.38 | 114.61 |
A:B=1:40 | 4.62 | 21.21 | 15.79 | 134.32 |
A:B=1:30 | 4.16 | 23.56 | 16.47 | 143.02 |
A:B=1:20 | 3.25 | 30.15 | 17.80 | 169.43 |
A:B=1:10 | 3.06 | 32.03 | 21.53 | 148.73 |
A:B=1:5 | 2.24 | 43.75 | 28.07 | 155.85 |
A:B=1:1 | 1.18 | 83.05 | 56.84 | 146.10 |
A:B=5:1 | 0.81 | 120.99 | 85.61 | 141.32 |
A:B=10:1 | 0.87 | 112.64 | 92.15 | 122.23 |
A:B=20:1 | 0.84 | 116.67 | 95.89 | 121.67 |
A:B=30:1 | 0.92 | 106.52 | 97.22 | 109.57 |
A:B=40:1 | 0.94 | 104.26 | 97.89 | 106.50 |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以重量比为1:60~40:1混用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毒力,重量比为1:40~20:1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重量比为1:30~1:1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
称取1.5%环氟菌胺、20.5%啶酰菌胺、5%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钠、4%烷基硫酸钠、0.4%硅酸镁铝、0.1%聚乙烯醇、5%丙二醇、0.1%山梨酸钾、1%己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22%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
称取1.5%环氟菌胺、28.5%啶酰菌胺、6%聚羧酸盐、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5%烷基硫酸钠、0.65%羧甲基纤维素、3%丙三醇、0.3%甲醛、1%丁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3
称取1%环氟菌胺、29%啶酰菌胺、6%木质素磺酸钠、3%萘磺酸钠、5%烷基硫酸钠、0.4%硅酸镁铝、0.2%膨润土、5%丙二醇、0.1%苯甲酸钠、1%辛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4
称取2%环氟菌胺、28%啶酰菌胺、6%木质素磺酸钠、2%萘磺酸钠、6%烷基萘磺酸钠、0.3%羧甲基纤维素、0.1%膨润土、5%丙二醇、0.1%苯甲酸钠、1%己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5
称取2%环氟菌胺、20%啶酰菌胺、6%农乳2201#、2%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吐温-60#、2%斯盘-60#、5%丙二醇,10%溶剂油S-200、5%环己酮、0.2%黄原胶、0.5%苯甲酸钠,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22%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6
称取3%环氟菌胺、24%啶酰菌胺、8%农乳TX-10#、5%农乳400#、6%农乳2201#、2%斯盘-60#、1%环氧氯丙烷、2%乙二醇、5%二甲苯、0.2%硅酸镁铝、0.4%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27%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7
称取1%环氟菌胺、25%啶酰菌胺、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农乳2201#,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6%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剂。
制剂实施例8
称取5%环氟菌胺、30%啶酰菌胺、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5%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剂。
制剂实施例9
称取2%环氟菌胺、26%啶酰菌胺、5%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4%BY-140、3%吐温-60#、8%农乳700#、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硅酸镁铝、5%聚乙烯醇,菜籽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28%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10
称取3%环氟菌胺、22%啶酰菌胺、2%扩散剂NNO、5%吐温-60#、8%BY-140、1%T萘磺酸钠、1%膨润土、3%乙二醇,大豆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5%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11
称取1%环氟菌胺、24%啶酰菌胺、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5%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25%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12
称取4%环氟菌胺、20%啶酰菌胺、5%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4%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烷基萘磺酸盐,轻钙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24%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13
称取2%环氟菌胺、25%啶酰菌胺、6%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6%木质素磺酸钠、1%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1%羧甲基纤维素钠、2%淀粉,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27%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14
称取3%环氟菌胺、22%啶酰菌胺、2%聚羧酸盐GY-D06、5%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白炭黑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25%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15
称取4%环氟菌胺、26%啶酰菌胺、5%农乳400#、8%农乳500#、25%环己酮、5%甲苯、5%异丙醇,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6
称取5%环氟菌胺、30%啶酰菌胺、6%TX-10、6%农乳700#、4%农乳1601#、10%二甲苯、5%甲苯、5%正丁醇,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35%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微乳剂。
生物实施例1: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试验。
2016年在山东省寿光市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22%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2(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5(22%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乳剂)、制剂实施例7(26%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剂)、制剂实施例9(28%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试验,验证了该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的安全性。
试验作物为黄瓜,防治对象为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试验设在寿光市稻田镇东稻田村,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pH值6.9,试验期间肥水管理中等。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3。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30㎡,共3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常规喷雾法,亩施药液45kg,均匀喷洒在叶片正反面。
调查与统计方法: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最后一次施药后10~14d再调查一次,共调查2次。每小区随机取四点,每点调查2株的全部叶片,每片叶按照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分级方法:
0 级:无病斑;
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9)]×100
防治效果(%)=[1-(对照施药前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后病情指数)/(对照施药后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前病情指数]×100
表3 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上5个实施例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按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00克/公顷喷雾2次,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各单剂的防效。通过对褐斑病防效差异显著性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对黄瓜的安全性调查,喷药后第1天及药后若干天观察,各试验处理对黄瓜无药害现象发生。
生物实施例2: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
2016年在陕西省眉县进行了制剂实施例3(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4(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11(25%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13(27%环氟菌胺·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15(30%环氟菌胺·啶酰菌胺微乳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验证了以上5个不同实施例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试验方法参照《GB/T 17980.22-200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禾谷类白粉病 》。试验作物为小麦,防治对象为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在连续种植3年以上的小麦基地进行。试验药剂及剂量为详见表4。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30㎡,共3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常规喷雾法,亩施药液50kg,均匀喷洒全株。第1次施药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7d后第2次用药,共施药2次。
调查与统计方法:第1次药后7天和第2次药后7天调查叶片发病情况。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取20株,调查每株的上3片叶(有旗叶则包括旗叶)。
分级方法:
0 级:无病斑;
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7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根据病指计算防效。于每次药后目测观察施药后对小麦生长、叶色等影响情况,考查药剂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表4 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上5个实施例对小麦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按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00克/公顷喷雾2次,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各单剂的防效。通过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差异显著性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对小麦的安全性调查,喷药后第1天及药后若干天观察,各试验处理对小麦无药害现象发生。
除了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本发明制剂实施例对其他作物白粉病,如葡萄、苹果、冬青白粉病等也具有增效作用,防效达90%以上。
以上实施例说明,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与第二活性成分啶酰菌胺按重量比1:40~20:1复配,可制成悬浮剂、水乳剂、水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剂型,对作物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明显,用药量少、防治效果高,且对作物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了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更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Claims (4)
1.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与第二活性成分啶酰菌胺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4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3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水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白粉病上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80630.XA CN106962346A (zh) | 2017-05-25 | 2017-05-25 |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80630.XA CN106962346A (zh) | 2017-05-25 | 2017-05-25 |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62346A true CN106962346A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932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80630.XA Pending CN106962346A (zh) | 2017-05-25 | 2017-05-25 |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62346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50563A (zh) * | 2011-12-23 | 2012-07-11 | 江阴苏利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070174A (zh) * | 2013-01-22 | 2013-05-01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啶酰菌胺与环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943389A (zh) * | 2017-04-07 | 2017-07-14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防治鱼卵水霉病的制剂及其应用 |
-
2017
- 2017-05-25 CN CN201710380630.XA patent/CN10696234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50563A (zh) * | 2011-12-23 | 2012-07-11 | 江阴苏利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070174A (zh) * | 2013-01-22 | 2013-05-01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啶酰菌胺与环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943389A (zh) * | 2017-04-07 | 2017-07-14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防治鱼卵水霉病的制剂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06480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771502A (zh) |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454245A (zh) | 一种含苯菌酮和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638698A (zh) | 一种含氟吡菌胺和缬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006500A (zh) | 包含灭菌丹和吡噻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8077270A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39850B (zh) | 一种含吡氟菌酯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
CN106561698A (zh) | 一种含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082303B (zh) | 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568232A (zh) | 一种含吡草醚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 |
CN107568239A (zh) | 一种含有丙硫唑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798790A (zh) |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879614A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4041491B (zh) | 一种含环氟菌胺和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962346A (zh) |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340888B (zh) | 一种含有硝苯菌酯和环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165828B (zh) | 一种含苯菌酮和硝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409964A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丙氧喹啉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409959A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硝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202302B (zh) | 一种含壬菌铜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770856A (zh) |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064848A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372549A (zh) | 用于农作物的杀菌组合物及用途 | |
CN107347900A (zh) | 一种含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689181A (zh) | 一种含有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