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7683A -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7683A
CN106937683A CN201710294089.0A CN201710294089A CN106937683A CN 106937683 A CN106937683 A CN 106937683A CN 201710294089 A CN201710294089 A CN 201710294089A CN 106937683 A CN106937683 A CN 106937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temperature
tea
green grass
young cro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40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田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940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7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7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7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茶加工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加工时间短,简便易行,所制得的红茶香气鲜甜,香气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清澈,滋味清甜醇厚,回甘柔顺,有效避免了夏秋茶容易产生涩味的缺点,具有更高的经济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它以其独特自然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世界有100多个国家饮茶,茶叶消费者超过20亿。对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仅靠春季生产的茶叶远不能满足人们寻茶的消费需求,夏秋茶原料浪费较多。
传统的茶叶加工方法中无法解决夏秋茶苦涩味重的问题,夏秋茶是在高温季节生产,这时鲜味摊凉时间长容易红变,高温季节生长的鲜叶中单宁、花青素含量高,茶叶中花青素的形成与积累,和茶树生长发育状态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气温,花青素含量较高。但花青素会引起茶汤苦涩,口感欠佳,单宁(鞣酸)具有涩味,茶叶中单宁含量直接影响饮用的口感,香气差,缺乏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红茶加工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加工时间短,简便易行,所制得的红茶香气鲜甜,香气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清澈,滋味清甜醇厚,回甘柔顺,有效避免了夏秋茶容易产生涩味的缺点,具有更高的经济实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茶叶进行萎调,得到含水量65%-75%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摇青,并将第一次摇青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摊放;
c)将步骤b)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摇青,并将第二次摇青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摊放;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进行揉捻,形成预制茶;
e)将预制茶进行发酵,得到发酵茶;
f)将发酵茶进行锅炒、烘干,得到红茶。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萎调具体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入萎调槽进行萎调3.5-5小时,所述茶叶在所述萎调槽中摊放的厚度为4-6cm。更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萎调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入萎调槽进行萎调3.5-4.5小时,所述茶叶在所述萎调槽中摊放的厚度为4-5cm。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第一次摇青具体为:在温度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
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25-4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60%。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30-4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6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第二次摇青具体为:在温度25-35摄氏度,相对湿度57-65%的环境下摇青7分钟。更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第二次摇青具体为:在温度27-30摄氏度,相对湿度58-63%的环境下摇青7分钟。
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60-9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70%。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70-8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70%。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揉捻具体为:在温度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65-7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所述发酵具体为:在温度30-40摄氏度,相对湿度90-98%的环境下发酵3.5-4.5小时,获得发酵茶。
优选的,步骤f)中的锅炒具体为:
f1)将所述发酵茶在110-125℃下进行锅炒2-3分钟,将温度降至70-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优选的,步骤f)中的烘干具体为: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85-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获得的红茶含水量6wt%-7wt%。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通过两次摇青改善茶叶的香气,具体通过叶片振动和相互摩擦,使得叶片边缘的细胞组织损伤,利于提升酶促反应和物质水解,尤其是酚类物质的氧化、酯型儿茶素、多糖类物质的水解以及芳香物质的形成,通过两次摇青,并在两次摇青之后分别对茶叶进行摊放,有利于降低茶叶苦涩味,形成高效持久的花香,提高夏秋茶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涩味轻、香气好的红茶加工工艺,应用于夏秋茶的红茶制作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茶叶放入萎调槽进行萎调3.5-5小时,所述茶叶在所述萎调槽中摊放的厚度为4-5cm,得到含水量65%-75%的茶叶,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萎调的质量和,所述步骤a)中所述萎调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入萎调槽进行萎调3.5-4.5小时,所述茶叶在所述萎调槽中摊放的厚度为4-5cm。萎凋指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焉,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本发明中茶叶萎凋主要采用自然萎凋工艺,将采下的鲜叶3-5cm摊放在摊凉机上,使鲜叶呈萎焉状态,萎凋过程中,水分减少,叶片由脆硬变得柔软,便于揉捻操作,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利于红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并有水果香或花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本发明采用的自然萎凋工艺外,还可以采用日光萎凋,具体操作方法为太阳光下萎凋4个小时,鲜叶的摊开厚度与自然萎凋鲜叶摊开的厚度相同,最终使鲜叶萎凋均匀一致。
b)将步骤a)的茶叶在温度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的环境下进行第一次摇青,第一次摇青5分钟;第一次摇青结束摊放25-45分钟,摊放时应控制在室内温度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为了进一步保证摊放后茶叶的质量,第一次摊放更优选为摊放25-3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3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6-59%;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25-35摄氏度,相对湿度57-65%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7分钟;第二次摇青结束后摊放60-90分钟,摊放时因控制室内温度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60-70%,获得的茶叶含水量在60-63wt%;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65-7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0-40摄氏度,相对湿度90-100%的环境下发酵,获得发酵茶;发酵是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本发明所述的红茶发酵时,采用自然发酵,发酵时间为6-7小时,空气湿度一般要求90%以上,水蒸气PH值优选6.5-7.5之间,空气流通性好,氧气供给充足。发酵过程中,多酚类氧化放热,使叶温提高;当氧化作用减弱时,叶温降低。因此,叶温有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叶温一般比气温高2—6℃。要求发酵叶温保持在35℃为宜,气温控制在26-28℃之间为佳。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10-125℃下进行锅炒2-3分钟,将温度降至70-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85-90℃下进行烘干,得到红茶,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
实施例1: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所述采摘的茶叶具体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夏秋茶;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4cm,进行萎调3.5小时,得到含水量65%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2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在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57%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6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10℃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7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30%、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85℃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7%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2: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4cm,进行萎调4小时,得到含水量75%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2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3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2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8%;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在温度27摄氏度,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6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2%;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7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8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85℃,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3: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4cm,进行萎调5小时,得到含水量68%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4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9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8摄氏度,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40摄氏度,相对湿度98%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4: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5cm,进行萎调4.5小时,得到含水量70%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4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57%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8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5%;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8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0℃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5: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5cm,进行萎调4.5小时,得到含水量65%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2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3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32摄氏度,相对湿度61%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75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8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4%;;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7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揉捻2.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8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6: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5cm,进行萎调3.5小时,得到含水量70%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2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3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8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7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揉捻2.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8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7: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4cm,进行萎调4小时,得到含水量70%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2摄氏度,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3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2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8%;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一次摊放后在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61%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75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8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4%;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7摄氏度,相对湿度69%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8: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g)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4cm,进行萎调3.5小时,得到含水量70%的茶叶;
h)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4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
i)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57%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8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
j)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7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揉捻2.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k)将预制茶在温度38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l)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9: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6cm,进行萎调5小时,得到含水量72%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3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7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8摄氏度,相对湿度70%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40摄氏度,相对湿度98%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0℃下进行锅炒2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85℃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实施例10: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
a)将采摘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入萎调槽,摊放厚度为6cm,进行萎调4小时,得到含水量74%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
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40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
c)将步骤b)的茶叶第二次摊放后在温度35摄氏度,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摇青,第二次摇青时长7分钟,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9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在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e)将预制茶在温度32摄氏度,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发酵,得到发酵茶;
f)f1)将所述发酵茶在125℃下进行锅炒3分钟,将温度降至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6wt%-7wt%烘干,得到红茶。
对比实施例:
选取同种茶叶原料,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采用传统红茶茶叶生产方法及本发明所述的红茶茶叶加工工艺生产,生产出的红茶茶叶进行感官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通过本发明中公开的加工方法制作获得的红茶条索紧实,整齐匀净,叶底肥厚,滋味醇厚回甘,花香清亮,汤色红亮清澈。显著优于现有技术制得的产品。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采摘的茶叶进行萎调,得到含水量65%-75%的茶叶;
b)将步骤a)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摇青,并将第一次摇青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摊放;
c)将步骤b)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摇青,并将第二次摇青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摊放;
d)将步骤c)的茶叶摊放后进行揉捻,形成预制茶;
e)将预制茶进行发酵,得到发酵茶;
f)将发酵茶进行锅炒、烘干,得到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萎调具体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入萎调槽进行萎调3.5-5小时,所述茶叶在所述萎调槽中摊放的厚度为4-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第一次摇青具体为:在温度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的环境下摇青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一次摊放25-45分钟,第一次摊放时的温度为30-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第二次摇青具体为:在温度25-35摄氏度,相对湿度57-65%的环境下摇青7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摇青结束后,将茶叶第二次摊放60-90分钟,第二次摊放时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揉捻具体为:在温度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65-75%的环境下揉捻2个小时,获得预制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发酵具体为:在温度30-40摄氏度,相对湿度90-98%的环境下发酵3.5-4.5小时,获得发酵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的锅炒具体为:
f1)将所述发酵茶在110-125℃下进行锅炒2-3分钟,将温度降至70-90℃,进行收条,待茶叶紧卷时结束锅炒,所述锅炒后的发酵茶的含水量为25wt%-30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的烘干具体为:
f2)将锅炒后的茶叶在85-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获得的红茶含水量6wt%-7wt%。
CN201710294089.0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Pending CN106937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4089.0A CN106937683A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4089.0A CN106937683A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7683A true CN106937683A (zh) 2017-07-11

Family

ID=5946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4089.0A Pending CN106937683A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768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0999A (zh) * 2014-12-19 2015-03-25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4814168A (zh) * 2014-08-25 2015-08-05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香型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417708A (zh) * 2016-11-16 2017-02-22 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 红茶的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4168A (zh) * 2014-08-25 2015-08-05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香型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430999A (zh) * 2014-12-19 2015-03-25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6417708A (zh) * 2016-11-16 2017-02-22 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 红茶的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静 等: "摇青工艺在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683B (zh)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CN106260128B (zh) 一种花香型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2783532B (zh)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1267741A (zh) 茶加工方法
TWI436737B (zh) Enhance the taste of the fermentation of tea and the use of the tea made of taste thick oolong tea drinks
CN105104607B (zh) 一种带有枣香味的红茶制作工艺
CN105166099A (zh)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53277A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叶制备红茯砖茶的工艺
CN103315076A (zh) 一种用白叶1号白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430999A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11616247A (zh) 沉香茶制作工艺
CN110754542A (zh) 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
CN112616947A (zh) 一种经摇青协同有氧发酵提高红茶品质制备方法
CN104904890A (zh)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CN110800817B (zh) 一种嫩甜香型颗粒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9042940A (zh) 一种降低工夫红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CN105815481A (zh) 一种凌云白毫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5341231A (zh) 一种红绿花香茶加工工艺
CN107593948A (zh) 一种茶叶炒制方法
CN111772003A (zh) 一种特殊口味乌龙茶及其制茶方法
CN111345362A (zh) 一种白檀嫩梢叶制作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7348023A (zh) 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
CN105410209A (zh) 一种蒙顶淡紫芽茶的加工方法
CN105410210A (zh) 一种蒙顶深紫芽茶的加工方法
CN106937683A (zh)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