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04A - 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04A
CN1067604A CN92104411A CN92104411A CN1067604A CN 1067604 A CN1067604 A CN 1067604A CN 92104411 A CN92104411 A CN 92104411A CN 92104411 A CN92104411 A CN 92104411A CN 1067604 A CN1067604 A CN 1067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xle journal
rotor
mixing chamber
batch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0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道格拉斯·E·莫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rr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rr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rrel Corp filed Critical Farr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7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 B29B7/46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 B29B7/4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85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75Plasticisers, homogenisers or feeder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tages
    • B29C48/39Plasticisers, homogenisers or feeder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tages a first extruder feeding the melt into an intermediate location of a second extru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397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a single scre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3Screws having a varying channel depth, e.g. varying the diameter of the longitudinal screw tru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16Impeller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方便而快速地进入混料室以清理和/或 维修可打开的混料室及其两个辊子的双辊连续塑料 混合器,其中每一个辊子都由三个独立的部件(一个 驱动轴颈、一个转动体和一个从动轴颈)组成,且它们 的转动轴线互相对齐。转动体位于驱动轴颈和从动 轴颈之间、且与它们间是可拆卸地连在一起的。驱动 轴颈和从动轴颈可转动地支承在各自的、位于混料室 筒体之外的轴承座上。因此,两个辊子都可以卸下来 并取出混料室之外而不会妨碍清理和维修工作。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双辊连续混合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器中的每一个辊子都由三个独立的部件(一个驱动轴颈、一个转动体(也称“辊子段”或“辊子”)和一个从动轴颈)组成的双辊连续混合器。上述每一个转动体可诉卸地与它的驱动轴颈和从动轴颈组装在一起,因此,两个转动体能够快速而方便地从打开的混料室中取出来以便无阻碍地进入并清理和维修已打开的混料室,并清理和维修已从打开的混料室中取出的两个转动体。
在现有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中,混料室筒体(也称“混料室壳体”)是做成两个部分的:一个上半部分和一个下半部分,并且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带有一个水平分隔线(分离线)。通常,混料室筒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由位于它们的水平分隔线附近的铰链铰接在一起,因此,上半部分能够以蛤壳方式向上摆动而离开下部分以便打开混料室。
在混料室被打开以后,很难对混料室的内表面进行彻底完全的清理和/或维修,因为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两个整体辊子是并排延伸通过混料室的整个长度的,因此挡住了接近混料室下半部分的内表面的通道。而且,混料室的内表面与螺旋刮板和辊子混料叶片尖端之间的间隙故意做得很小,因为这个间隙极小时,混料室壁的表面与推搅塑料的螺旋刮板和辊子的混料叶片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所需的螺旋刮板的向前推料作用和所需的各种塑料组分的混合作用。
显然,这样小的间隙会使延伸通过下半部分混料室的整个长度的两个并排的辊子防碍进入两个辊子的下面,除非艰难地将它们翻过来,使其下表面转到上面并使它适当的暴露出来。为了充分清理这些部位,对现有技术整体转子,必须先拆开两个轴承组件再将整体的辊子取出来。这是一种既不受欢迎也不能推荐的锁碎工作。总之,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受到两个整体辊子的限制,基本上是不能接近混料室下半部分的内表面并且接近辊子本身也相当不便。
在塑料工业中有许多可供选用的塑料添加剂,并且,在市场上也可买到新型的聚合物和共聚物。有许多塑料的组分和混合物还没有由可能使用的用户所试用。而且,对工程塑料零件和医用塑料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便获得更高的机械性能和严格的化学成分标准。
因此,用户发现按订货要求混合他们的塑料是有利的。在通常的塑料混合中,用户可能希望混合器的工作以相当短的生产周期制造出各种塑料组分以供应不同的市场需求。但是,要企图在相当短的周期内从第三者的工业加工厂中获得符合要求的塑料组分,成本将很高,因为工业加工厂总是希望生产周期相当长以便得到高的生产率,因为在混合定做的塑料组分之前必须花去大量的劳动来清理混合装置,并且要小心翼翼地清理以防止残留有前一种加工的塑料引起的污染,而且,如果清理不完全,也可能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和不希望的污染。
为了能够在相当短的周期内有效而成功地加工出各种定做的塑料组分,使用者总要在每一生产周期之后、着手进行下一加工周期之前对混料室及其两个辊子进行彻底完全的清理,以便完全防止前一种塑料组分的残留物对下一种加工的塑料产生污染。
此外,为了能够在某月中按预定的塑料组分混合出一种带有所需性能的特定用途塑料、然后又在以后几个月中可靠地混合出准确带有所需特定性能的同种组分的塑料,用户总是希望能够对辊子及其转动体进行维修,以保证设备处在高质量状态,其辊子表面和混料室的内表面具有特定的间隙和特定的表面光洁度特征。根据上述的分析,现有技术的带整体辊子的双辊连续混合器就妨碍了对两个辊子的表面和混料室下半部分的内表面的维护工作。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或显著减少现有技术的带整体辊子的双辊连续混合器所碰到的这类问题。
能够快速而方便地进入混料室以清理和维修整个混料室和两个辊子就是应用本发明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所提供的优点之一。
在应用本发明的双辊连续混合器中,每个辊子都由下列三个部件组成:一个驱动轴颈、一个转动体(也称“辊子段”或“辊子”)和一个从动轴颈。两个辊子的转动体通常位于混料室之间。驱动轴颈和从动轴颈可转动地支承在位于混料室筒体(或称“壳体”)之外、且轴向对齐并与混料室筒体的两端隔开的两个轴承组件。每个转动体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到其驱动轴颈上,以便从驱动轴颈处接受驱动扭矩,而另一端则可拆卸地连接到它的从动轴颈上以便可转动地支承转动体并使其与从动轴颈对齐。因此,两个辊子的转动体能够从它们各自的驱动轴颈和从动轴颈上拆下来,从而能够很方便地从已打开的混料室中将整个转动体取出来。取出来的转动体可以搬运或转移到附近进行所需的彻底的清理和/或维修。而且,已打开的混料室下半部的整个内表面也完全露出来,以便无阻地清理和/或维修。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第一和第二辊子用到带有可打开的混料室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中的有利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三个主要零件:一个第一驱动轴颈,一个第一转动体和一个第一从动轴颈组装成所用的第一辊子;用三个主要零件:一个第二驱动轴颈、一个第二转动体和一个第二从动轴颈组装成所用的第二辊子;可拆卸地将第一驱动轴颈和第一从动轴颈连接到第一转动体相对的两端,并使第一驱动轴颈、第一转动体和第一从动轴颈的转动轴线对齐;可拆卸地将第二驱动轴颈和第二从动轴颈连接到第二转动体相对的两端、并使第二驱动轴颈、第二转动体和第二从动轴颈的转动轴线对齐。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带有可打开的混料室筒体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做成带有能提供无阻进入已打开的混料室并接近通常是位于混料室内部的两个辊子的装置,这些装置含有:一个安装在可打开的混料室筒体的一端之外的驱动轴承组件;一个安装在可打开的混料室筒体的另一端之外的从动轴承组件;位于驱动轴承座之内且互相平行隔开的第一、第二驱动轴颈,上述第一、第二驱动轴颈是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轴承组件之内的,以便绕各自的、平行隔开的转动轴线旋转;位于从动轴承组件之内且互相平行隔开的第一、第二从动轴颈,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是可转动地支承在从动轴承组件之内的,以便绕各自的、平行隔开的、且分别与各自的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的相隔且平行的转动轴线对齐的转动轴线旋转。上述提供无阻进入已打开的混料室的装置还含有:通常是位于混料室筒体之内的第一和第二长辊子。上述第一辊子通常位于混料室之内以及第一驱动轴颈和第一从动轴颈之间,并且,其转动轴线与第一驱动轴颈和第一从动轴颈的轴线对齐,第一辊子的两端通常分别以驱动关系和支承关系与第一驱动轴颈和第一从动轴颈相连接。上述第二辊子通常位于混料室之内以及第二驱动轴颈和第二从动轴颈之间、其转动轴线与第二驱动轴颈和第二从动轴颈的轴线对齐,第二辊子的两端通常分别以驱动关系和支承关系与第二驱动轴颈和第二从动轴颈相连接。第一和第二辊子可分别从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以及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卸下来,以便能将上述第一和第二辊子从已打开的混料室中取出来。因此,若将第一和第二辊子从混料室中取出来,便可无阻地进入到已打开的混料室内,并可无阻地接近两个辊子。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中将可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优点、结构及其进一步的目的,这些附图并没有强调画图的比例而是以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为基准。附图中:
图1是一种带有配套的混合和挤压系统的塑料挤压设备的侧视图。这种挤压设备含有一个支承在框架的上平面上、可按用户要求搅拌和混合塑料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混合后的熔融塑料从连续混合器排出并以一种像“绳子”一样的状态下降通过一个滑槽而进入一个热挤压机中,挤压机安装在框架的中间平面上并带有一个安装在框架底座上的驱动马达。
图2是图1的挤压设备沿图中2-2平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3A和3B组成图3,将图3A直接放到图3B的左侧便形成了图3(图3A和图3B间稍为重叠将更为清楚)。由图3A和图3B组成的图3是从图4中的3-3面、沿两个混料辊子中的一个(即图4中左边的辊子)的轴线剖开的纵向剖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支承从动轴颈和驱动轴颈的两个轴承座组件,它们有利地形成了相对于辊子本身是独立的组件。
图4是沿图3A中4-4平面的剖面图,显示出混料室中两个辊子的混料叶片部分。
图5是一个为了说明方便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双辊连续混合器的各种新零件。
图6是一个部分的剖视的正视图,示出了液体冷却剂循环进入延伸通过连续混合器中一个辊子的孔中的供冷却剂管(在塑料混合器工业中有时也称“虹吸管”)和排出回流液体的循环机构。
图7是沿图6的7-7面的剖面图,示出了供冷却剂管的一个挡块。
图8是沿转动体的转动轴线的纵向剖视图,示出了一种沿转动体孔交替设置冷却区和中立区的新的管子结构。供冷却剂的内管和同心的外管与环形塞一起形成交替的冷却和中立区。冷却区和中立区的位置和相对长度很容易改变,方法是拆掉供冷却剂管及其相连的外管,然后装入带有这种管子设计的第二套装置以提供所需的不同的冷却剂循环通道。这种不同的冷却剂通道是由于在第二套这样的管子中带着不同位置的不同导流塞的缘故。在图8中为了清楚起见将转子体简单地画成是直的圆柱体。
图8A是图8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沿图8中9-9平面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沿图8中10-10平面的放大剖面图。
下面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紧凑的塑料挤压设备20,它含有一个配套的混合和挤压装置,采用这种设备,使用者可按照要求混合和挤压要加工的塑料。这种组合式挤压设备含有一个安装在框架24的上平面23上的双辊连续混合器22。塑料、填料、添加剂以及用户所需的其它类似的物质,也就是各种要与塑料混合的组分一起送入连续混合器22的供料口(有时也称供料道)中,如箭头26所示。混合后的熔融塑料借助重力的作用以一种熔体“绳”的状态从连续混合器22下降通过垂直槽28而进入热挤压机30中。从挤压机30出来的混合物通过挤压头32挤出,该挤压头装有根据用户的要求而装到它上面的各种类型的挤压器33。
为了驱动混合器22中的两个辊子,设置了一个适当的驱动装置34,例如一种如现有技术一样的带有适当的反馈速度和扭矩控制装置的直流马达35,以便转动混合器的辊子,最好是使其以预定的恒速转动。马达34与适当的减速器36(例如一种带有与两个三开辊子相连接的两个输出轴的全螺旋齿轮减速器)相连接,以便使两个辊子以相反的方向绕各自的纵轴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辊子是以相同的转速(即相同的转数/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
混合器22含有一个驱动端座38(也称“驱动轴承箱组件”)用以可转动地支承一个驱动端轴颈(图1未示出)。这种驱动端座38及其所支承的轴颈将在下面详述。混合器22还含有一个从动端座39(也可称为“水端座”或“从动端轴承箱组件”),用以支承一个从动端轴颈(图1未示出)。从动端座39及其所支承的轴颈也将在下文详述之。在驱动端座38和从动端座39之间安装有一个混料室筒体或壳体40,它分为上半部分41和下半部分42。
为了驱动热挤压机30中的挤压机送料螺杆44(见图1),在框架24的底座48上安装了一个电动马达46。马达46通过适当的减速器传动装置50与挤压机螺杆44相连接。
熔融的塑料51(图2)从混合器22中排出并向下流过带有一个带格子安全栅的检查窗52(图1)的连接槽28,通过检查窗52可观察向下流过槽28的熔融塑料的情况并检测其温度。槽28上的检修门可用手柄53(图2)打开。热挤压机30可将塑料51挤出安装在挤压头32上的挤压器33。
框架24是一种组合结构,它含有六根框架立柱54,每边三根,它们与框架的上平面23和底座48刚性地互相连接在一起。框架的上平面23和底座48在适当的位置上设置有横梁以支承整台设备并加固整个框架24。为了方便组合框架24的运输和安装,设置了四个从框架的上平面23向外伸出的吊耳56,每侧两个。
下面结合图3A、3B、4和5阐述和说明本发明的双辊连续混合器22实施例的有关快速方便地进入可打开的混合室60以清理维护混料室及其两个辊子的特性。如图4所示,可打开的混料室60含有两个通常是用圆筒形的空腔61和62,它们沿混料室筒体40的中心互相连通。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和64(也称“辊子段”或“辊子”)分别安装在空腔61和62中、绕各自的转动轴线65转动,如图中箭头58所示。混料室筒体40(也称混料室壳体”)含有一个水平分隔线66,并且筒体40的上、下两半部分被铰接在一起,正如现有技术已知的,在卸下筒体锁紧螺钉例如机用螺钉67(见图1)后,其上半部分41可以蛤壳式向上移动的方法离开下半部分42。
混料室60的形状由上、下衬垫68和69所限定,衬垫68和69由螺钉70(图4)固定在一起并分别位于混料室筒体40的上半部分41和下半部分42中。
如图3B所示,混料室筒体40带有一个向下延伸穿过筒体的上半部分41和衬垫68的进料口或称进料道71。塑料及其它组分按箭头26所示方向通过进料口71进入混料室60中。图3A和3B中只看见转动体63,但是,应该明白,每一个转动体63和64(图4)都含有一个带有几处转弯的普通螺旋式刮板72(图3B)以便将塑料向下游即向左(图3A和3B)推。每一个转动体63和64还含有多个混料叶片73(从图3A中看得更清楚),每个混料叶片73带有一个尖端74。混合好的熔融塑料51从混料室筒体40前端(即沿生产线向前的方向,反之为后端)上的出口或孔75排出。排料孔75从混料室60向下延伸穿过下衬垫69和筒体的下半部分42。
为了控制从排料口75中排出的熔融塑料51量,设置了一个可摆动的排料口门76,门76可由机械连接件77调节其移动距离。为了控制混料室筒体40的上半部分41和下半部分42的温度,设置了筒式加热器的水冷通道78和79。为了调节混合动力学,设置了多个活动的且可互换的插件81、82、83和84,它们具有各种厚度,由机用螺钉86(图4)固定,但可卸下。如图4所示,固定的端插件80和85以及活动的插件81-84都可带有一个供排出挥发物或注入添加剂用的孔87。在这些插件80~85上设置有一个向下延伸穿过筒体的上半部分41和衬垫68的检查孔88。在筒体上还设置有衬垫顶起螺钉孔89(图3B),供从各自的半筒体41和42上卸下衬垫68和69用。
从图3A和3B中可以看出,转动体63是含有驱动轴颈91(图3B)和从动轴颈92(图3A)的三开辊子组件90的中段,转动体63位于其驱动轴颈91和从动轴颈92之间,并且其转动轴线65与驱动轴颈91和从动轴颈92的转动轴线对齐。上述的这些说明如果看看图5将会更清楚,图5中清楚地示出了整个的三开转子90,其转动体63位于其驱动轴颈91和从动轴颈92之间。
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二转动体64是含有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的第二三开辊子组件94的中段,第二转动体64位于其驱动轴颈95和从动轴颈96之间,并且其转动轴线65(图4)与驱动轴颈95和从动轴颈96的转动轴线对齐。
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和95(图5)由相互间带有轴承隔套99的、轴向隔开的球面滚柱轴承97,98平行隔开地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端座38中。轴承98的外座圈由环形垫圈100和密封套102的延长段101以轴向固定的状态支承在端座38里,垫圈100相对于端座38中的环形轴肩是密封的。因此,两个轴承97、98是以轴向固定的状态分别支承在端座38中各自的位置上。另外还有一个供另一个轴承97用的密封套104。通过卸下机用螺钉107,可使端座38的上半部分105沿与转动轴线65水平对齐的分隔线(未示出)与端座的下半部分106分开。
为了使减速器传动装置36(图1)的两个输出轴的扭矩传递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和95(图5)上,每个驱动轴颈在108处分别键接到传动装置36的两个输出轴中之一个上,如图3B所示。
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和95通过由带扳手孔(未示出)的可松开的锁圈110和定位螺钉111组成的扭矩传送连接机构可脱开地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和64相连接,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在混料室筒体40的前端,转动体63由一个含有外套筒112和外表面上带有螺旋的内套筒113的粘性密封组件所包围。由于每一个辊子90和94(图5)由三个零件组成,因此,每个转动体的粘性密封件113能够有效地装成一个如图示那样的环绕每个转动体的无缝零件,从而明显地降低了成本和复杂性。在每个转动体的前侧设置有一个切口119,用来接纳一个固定密封套113用的键销。软管夹109环绕在粘性密封外套筒112上的凸缘的周围。对于现有技术的整体辊子,必须由分开的零件组装成粘性密封组件,因此,它们必须安装在每一个整体的辊子上。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前侧端部通过由另一个带有板手孔(未示出)的可松开的锁圈117和固定螺钉111组成的连接机构可脱开地与它们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和96相连接(图5),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通过由一个轴承隔套116轴向隔开的球面滚柱轴承114和116平行隔开且可转动地支承在从动端座39中。应该注意,每一个从动轴颈92和96的每一个轴承114和115的外座圈(图5)可自由地在从动端座39中沿轴线方向移动,以适应两个三开辊子组件90和94(图5)的热膨胀和收缩。轴承114和115也带有密封套104(图3A)。通过锁紧螺帽118将密封环120、轴承115和114及其隔套116和紧靠着每一个从动轴颈92和96的加大轴颈头142(图5)的密封环124固定起来。通过卸下机用螺钉107,可使从动端座39的上半部分121沿着与转动轴线65水平对齐的分隔线(未示出)与从动端座的下半部分122分开。
在轴承114的附近有一密封环124(图3A),而在轴承97的附近则有一类似的密封环124(图3B)。轴承98附近的密封环125(图3B)带有一个缺口126以便提供一个接纳与键槽108相匹配的键销(未示出)的间隙。在混合器筒体40的后侧端设置有适当的填料128(图3B)(例如浸渍石墨的编织填料)和填料密封耐磨套129,并通过由机用螺钉固定到由夹具134夹持的密封套护圈132上的密封套130将填料压紧。当把定位销133插入到夹具134中的定位孔时,便可由定位销133保证护圈132的位置对齐。
下面参见图5,应该注意,图中只示出了两个可松开的锁圈110和117,应该明白,实际上有两个驱动端锁圈110和两个从动端锁圈117。为了防止混杂起见,图5中每一对锁圈中只示出一个。
当使用者希望清理混料室60和第一、第二转动体63、64或者要对这些部件进行维修时,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能够很方便地分别从它们的第一、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第一、第二从动轴颈92、96上拆下。换句话说,四根轴的连接件被拆开,从而使每一个辊子90、94(图5)分解成它们的三个独立的零件。在驱动轴承组件38和混料室筒体40的后端,以及从动轴承组件39与混料室筒体的前端之间都留有足够的间隔,因此,当需要时,可以在不打开混料室筒体40的情况下,将两个辊子90、94拆成它们的三个独立的零件。
当按图4的弯曲箭头139所示的蛤壳方式打开上述筒体40时,便能向上取出已拆开的转动体63和64,因此,便可方便无阻地进入到下衬垫69的两个空腔61、62的整个内表面135上。此外,也可方便无阻地进入到按蛤壳方式,即箭头方向139打开筒体40而全部暴露出来的上半部分衬垫68的整个内表面136上。由于脱开的转动体63和64已被取出,故必要时便可方便地卸下和更换下衬垫69。卸下的转动体63和64很容易搬运并送到工厂中附近的清理或维修部门。当转动体63和64从它们各自的轴颈上拆开并从混料室筒体40中取出时,驱动端座38和从动端座39中的轴承组件可以有利地保持完整的组合,也就是能够基本上保持原封不动。
为了使三开辊子90和94(图5)能够方便而迅速的拆开,在双辊连续混合器22中装入新的速卸联轴器140和141。为了图示清楚,在图5中仅示出了一个驱动端联轴器140和一个从动端连轴器141。但应该明白,实际上每种联轴器各有两个。
这些速卸联轴器具有下列的特征:
(a)保持每一转动体及其驱动轴颈和从动轴颈的转动轴线同心对齐的可控接合;
(b)可传送动力扭矩的键销连接;
(c)容易快速连接和拆开;
(d)保持坚固连接的整体性;
(e)联轴器由螺栓连接到每一转动体的两端上,因此形成了一种完整、有效的主转动体组件。当从打开的混料室筒体中取出拆开的转动体时,这些联轴器仍由螺栓固定在它们与转动体63和64装配时各自的位置上;
(f)在每一个联轴器与轴颈之间的可拆开界面上设置有导向器和键销。
(g)上述的速卸联轴组件具有同心性和可扭转性;
(h)带螺纹的锁圈锁在轴颈周围并起到将联轴器界面锁在一起的作用;
(i)可通过活动扳手借助于已有的扳手孔对带螺纹的锁圈进行预加载的办法保持连接的整体性;
(j)带螺纹的锁圈上的螺纹不会被咬死,因为所有涉及的动力扭矩均由界面上的键销连接承受;
(k)要拆开三开辊子90和94时,使用者只须方便的松开和卸下带螺纹的锁圈,然后从带导向器和键销的界面处将它们分开并取出转动体及其联轴器。
图3B中只示出两个驱动端速卸联轴器140中的一个。带螺纹的锁圈110通过将内凸缘145搭接在驱动轴颈91的加大头或凸缘142后面而锁紧在驱动轴颈91上。上述加大头142带有一个向前侧方向凸出的同心环形导向承座143,在驱动轴颈头142上形成了一个杯形座界面。从图5中可以看出,圆柱形辊子导向器144是通过将四个机用螺钉(图中只看到3个)插入到导向器144中的螺栓孔147的办法固定到转动体63的后侧端的。导向器144的后侧带有同心环形的导向表面,可紧配合地插入到驱动轴颈头142上形成承座表面的导向承座143中。导向器144还带有一个向后侧方向凸出的、能够插入到驱动轴颈头142的前侧表面上与其相匹配的径向延伸的键槽148中的径向延伸的键销150。
除了后侧键销150外,导向器144的前侧还带有一个径向延伸的键销152(图5),它可插入到转动体63后侧端面中与其相匹配的径向延伸的键槽154中。转动体63的后侧端面上带有一个朝后侧方向凸出的同心环形导向承座156。导向器144的前侧带有同心环形的导向表面158(图5),紧配合地插入到导向承座156中,如图3B所示。
锁圈110的内部在160处带有螺纹(图5),以便与导向器144的外螺纹162(图5)相接合。导向器144和轴颈头142的前侧表面间的连接界面通过用活动扳手上紧锁圈110的办法施加压缩预载荷。
下面请看图3A中位于混料室筒体40左端附近的速卸联轴器141。从图中可以看出,锁圈117带有一个搭接在从动轴颈92的加大头或凸缘142后面的内凸缘145,从而使锁圈保持固定在从动轴颈上。加大头142带有一个向后侧方向凸出的同心环形导向承座143,在轴颈92上形成了一个杯形座界面。
圆柱形辊子导向器164(图3A)通过将4个机用螺钉146(图中只看到3个)插入到导向器164中的螺栓孔147(图5)中的办法固定到转动体63的后端。在导向器164和转动体63的前端之间放入了一个隔热环166,其理由将在下面说明。隔热环中的4个螺栓孔147与导向器164中的螺栓孔147(图5)对齐。除了这4个机用螺钉146外,还有两个从转动体63的前端向外凸出穿过隔热环166中相应的孔的扭矩传动销168(图中只看到1个),它们插入到导向器164中的插孔170(图中只看到1个)中。在从动端稍加一较小的扭转载荷(与驱动端相比)便可使传动销168起到导向器164的键接机构的作用。
导向器164的前侧带有一个同心环形导向表面165(图5),它紧配合地插入到从动轴颈头142上形成承座界面的导向承座143内。导向器164还带有一个向前侧方向凸出的、可与从动轴颈92的加大头142中与其相匹配的径向延伸的键槽174相接合的径向延伸键销172。应该注意,导向器164上带有一个轴向穿孔(理由将在下文说明),因此,从图5中看到的键销172由两个径向部分组成。
工作时,如果需要从驱动轴颈91、95和从动轴颈92、96(图5)上分别拆下它们的两个转动体63、64(图5),只须用活动扳手分别从两个驱动端导向器144和两个从动端导向器164的螺纹162上卸下4个锁圈110、117。锁圈的螺纹不会被咬死,因为扭力载荷有利地只由转动体63、64的后端(驱动端)上的传动键150和152所承担。在这些转动体的前端(从动端),扭力载荷有利地只由两个传动销168和键销172所承担。
在卸下锁圈110和117后,便可通过将从动端座39中的轴承114、115(图3A)的可自由移动的外座圈向前滑动的办法使从动轴颈92和96向前移动而形成轴端余隙。在端座39内从环形轴肩175开始大约有半英寸的自由移动余隙,如图3A中双箭头176所示。由于从动轴颈92、96向前移动了0.5英寸左右,故可使从动轴颈头142的导向承座143退出环绕形导向器164的环形导向表面165(图5)的位置,并可允许转动体63、64向前移动1/4英寸左右。由于转动体63、64向前移动1/4英寸左右,便可使后侧辊子导向器144(图3B)的环形导向表面从插入到驱动轴颈142的环形承座143中的原来位置中退出来。这样,转动体63、64便从原来它们的同心导向位置中变成完全脱离开驱动轴颈和从动轴颈。
这样,转动体63、64便能很方便地从下衬垫69中取出,因为键销150很容易向上滑动而从它的键槽148中移出而键销172也很容易向上滑动而从它的键槽174移出。
在转动体63、64完全从混料室筒体40向上取出后,下衬垫69中的混料腔体61、62的内表面135就完全暴露出来,于是便可无阻地进行清理和/或维修,有利的是不需要拆开端座38、39中的任一轴承组件。换句话说,这些轴承组件基本上保持原封不动。而且导向器144、164仍然保持完全组装在各自的转动体的后端和前端。这些转动体63、64完全可以无阻地进行清理和/或维修。
下面说明辊子区的冷却方法及其装置,这种冷却方法及其装置能够使双辊连续混合器中两个辊子的预定区域按照需要进行冷却而其它的预定区域则保持“中立”、即没有受到显著的冷却。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说明是安装和用到三开辊子上,但是必须明白,本发明也可安装和用到先进的双辊连续混料机的整体辊子上。
通常,在每一辊子90、94(图5)中制造出一个轴向的长孔180(图3A)。长孔180从辊子的前端(也称“水端”)全程通到孔的末端182(图3B)。从图中可以看出,末端182位于包有填料128的辊子的部位内。实际上,图3B中所示的孔180的末端182是位于混料室筒体40和它的衬垫68、69的后端之外的稍后侧位置上。孔180的末端182在轴向上与安装导向器的机用螺钉146的前端相隔不到1英寸左右。在图3A中,孔180的入口184位于辊子的前端,并且,从图5中也可看出,入口184位于每一辊子90、94的前端。
为了将液体冷却剂(通常是水)送入到辊子的特殊长孔180中,设置了一个输送冷却剂的长管186(图8),从图8中可以看出,长管186延伸进入到离孔端182不到1英寸处。液体冷却剂流(箭头188所示)通过长管186所限定的通道189。供冷却剂管186以及图8中所示的其它零件随辊子一起转动(下文将进行详细说明),因此,图8中所示的任何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冷却剂只相对于图中的各种零件而流动(如下述)。如图中箭头190所示,冷却剂188从供冷却剂管186的出口端187中排出并使孔端182和辊子孔180的孔壁表面浸在冷却剂中,从而在第一冷却区192中的辊子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冷却流191。
为了形成一个第一中性区194,将流过辊子孔180壁的冷却剂流191由沟道引入第一隔离管段195中。隔离管段195通过焊到一对支承环196、197上的办法与供冷却剂管186保持同心关系,而支承环196,197的周边都支靠在辊子孔180的孔壁上。为了使供冷却剂管186同心地支承在孔180内,设置了一个带辐条的支承环198(图9),而支承环的周边则依靠在辊子孔180的孔壁上。支承环198带有多个(图9中示为4个)焊到供冷却剂管186上的向内延伸的径向辐条200(图9),因此,在这些径向辐条之间形成了4个流道202。带辐条的支承环198和最近的隔离管支承环196之间由一个含有与支承环198的轴向凸缘201相重叠的环形凸肩205(图8A)的带槽环形件204隔开。从图8A的剖面图可以看出,环形件204通常大致是T形的,并带有一个与支承环196上相邻的轴向凸缘208相重叠的第二环形凸肩205。为了形成一个可接纳一个密封件206(例如O形圈或唇形密封件)的V形槽,支承环198和环形件204的相邻部位被倒角。同理,为了形成可夹持另一个相同的密封件206的另一个V形槽,环形件204和支承环196的相邻部位被倒角。
这一对与辊子孔180的孔壁相接合的密封件206使冷却剂流改变方向而离开孔壁并流过辐条间的流道202(图9),如图8箭头203所示。当冷却剂流203流过辐条通道202后,它被限制在管段195内面的隔离通道199中。隔离管段195位于辊子孔内并与其孔壁隔开,因此,在第一中立区194中基本上不发生辊子冷却。
这种冷却/中立/冷却/中立……的管子组装技术(图8A中示出了它的放大了的一部分)使用了一种带有与邻近的支承环上的凸缘相重叠的环形凸肩205的T形件204。这种有利的技术可沿辊子孔180的长度反复使用。因此,根据这种组装技术,支承环197的外形就是隔离管段195的另一个支承环196的镜象。支承环197的组装方式是:其凸缘与第二T形环件204的凸肩是负重叠的,而环形件204的另一个凸肩则依次与相邻的管件支承环196的凸缘相重叠。另一个同心管段207则由第二支承环196所支承,并且位于辊子孔180内且与其孔壁隔开。
但是,管段207的作用与隔离管段195相反,因为管段207借强迫冷却剂流210紧贴到辊子孔180的孔壁上而起到一个强冷却元件(助冷器)的作用。为了使冷却剂流按箭头210的方向流动,在接近孔壁180的环形通道212中设置了一个环形塞214,环形塞214环绕并焊到供冷却剂管186上。另外,在增冷管段207中还设置了多个孔216(图10中示为4个)。这些孔216位于环形塞214稍后侧,并且与管段195中的隔冷通道199内的冷却剂流203有关,从而引起了冷却剂流按箭头210所示偏离而进入增冷通道212中。因此又形成了一个第二辊子冷却区218。
在第二冷却区218的前侧的增冷管段207含有另外的多个径向孔220以允许冷却剂向里(箭头222所示)流入另一个隔离管段195内的另一个隔冷通道199。由一个T形件204和相邻的、带一对孔壁接合密封件206的管子支承环197和196组成的组件引起了冷却剂流向里(箭头222所示)偏离而从增冷通道212进入隔冷通道199,从而形成了一个第二中立区226。
因此,显然可以提供一种含有各种可能长度区域和各种可能交替区域数的冷却/中立/冷却/中立/冷却/中立的交替区顺序。当使用者希望改变这种区域的相对位置、相对长度或数量时,便可从辊子孔180中取出由供冷却剂管186及其有关的隔冷管段195和增冷管段207组成的整个组件并代以具有所需新的带通道的流动型式的另一种供冷却剂管道组件。
因此,为用户提供了排列冷却区和中立区及其与它们有关的在每一辊子孔中的位置、以及与它们有关的这种区域的长度和数量的组合形式的灵活性,这样就有机会来改造或定做这些区域以适应在沿混料室60(图3A、3B)的长度上的不同区域中具有不同混合温度要求的各种成分的塑料的需要。例如,在螺旋刮板72附近的区域,发生了泵送塑料的作用;而在从供料螺旋72沿混料叶片73到尖点74的后侧部分的较高压力区域内,则常常发生大量的弥散混合;但在从尖点74向前沿混料叶片73的前则部分则产生大量的分配混合。冷却区和中立区能够有利的组合以便在沿辊子长度的不同区域内产生所需的最佳塑料处理过程。
为了将冷却剂228(图6)送入到供冷却剂管186中,设置了一个插入到旋转连接机构232中的供料管道连接件230(与现有技术一样)。这种旋转连接机构232含有带螺纹连接部位的可转动的管接头234,它由该螺纹连接到管件236内,管件236带有凸肩238,它紧靠在位于进入从动轴颈孔180的入口184(图3A)处的从动轴颈92或96上。从图3A可以看出,从动轴颈中的轴向孔180与导向器164中的轴向孔相通,导向器164的轴向孔又依次与隔离环166中的轴向孔相通,隔离环166的轴向孔又依次与辊子孔180相通。因此形成了一个供插入供冷却剂管组件186、195、207的、延伸从入口184(图3A)到接近孔端182处的供冷却剂管186的排料端187处(图8)的完整的轴向通道。
从图6可以看出,隔离管段195是焊到新的管件236的端部240处。因此,在最后的隔离通道199中的回流242流过管件236中的环形通道244并进入可按照各自的辊子组件90、94(图5)的转动方向58转动的管接头234中,回流到环形通道244的冷却剂流再通过旋转连接机构232并从出口246中排出,如图6中箭头248所示。
如图7所示,挡块250在252处带有间隙,以允许回流的冷却剂流分路通过挡块250而进入管接头234中。压缩弹簧254与旋转连接机构232相连接。如图8所示,还有另一个压缩弹簧256顶到孔端182处,并且压到带辐条的支承环198上,以便提供压缩载荷以保持所有各个带槽的连接组件、包括各个环形件204间紧密地重叠关系。
下面说明带有隔热和冷却的加油端座轴承组件。
本发明采用一种具有加油端座轴承组件的新的装置和方法来代替通常用以润滑塑料用双辊混合器中的轴颈轴承的庞大而昂贵的加压循环油润滑系统。由于使用了新的隔热和新的局部冷却方法,故高温润滑脂能够成功地用于本发明的塑料用双辊混合器实施例中的轴颈轴承组件。
如图3A、3B所示,在从动轴颈端座39的两端上的密封套104带有供对轴承114和115加油用的润滑油嘴260。同样,在驱动轴颈端座38的两端上的密封套102、104带有供对轴承98、97加油用的润滑油嘴260。在图中所示的双辊混合器22中,例如,驱动轴颈91和95(图5)的四个轴承98和97(图3B中只示出了两个)是球面滚柱轴承,并且,从动轴颈92、96的四个轴承114和115(图3A中仅示出了两个)也是球面滚柱轴承。
通过润滑油嘴260可将一种适当的高温润滑脂注入到轴承中。例如市场上可买到的DaVis-Howland润滑油公司(纽约,罗彻斯特)生产的商标为“LUBRIPLATE  630-2”就是一种已经发现可成功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工作的适当的高温润滑脂。
为了阻止热量从混料室筒体40传递到从动轴颈端座39上,在每一个转动体的前端和导向器164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较高压缩强度的合适的隔热环166。例如,市场上可以买到的Zircar产品公司(纽约,佛罗里达)生产的100型无石棉“ZIRCAR”陶瓷纤维耐火材料就是一种可用来制造这种隔热环166的、具有足够的压缩强度的、合适的隔热材料。这种耐火隔热材料的热导率为约4.40~约4.42英热单位/小时°F英尺2/英寸。这种导热率范围发生在约390°F~约1100°F的温度范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环166处的隔热效应,延伸穿过隔热环166的四个机用螺钉146和两个传动销168由一种不锈钢制造,这种成分的不锈钢螺钉和销子的导热率比同种尺寸和形状的普通钢的螺钉和销子的导热率小很多。
此外,为了增加从动轴颈端座39中的轴承(图3A)与混料室筒体40间的隔热效应,安排了如上述的辊子区的冷却装置,以便至少在每一动轴颈92、96的孔180的大部分长度上增大冷却效应,就象在那里安上散热片一样。
为了提供驱动轴颈端座38(图3B)与混料室筒体40间的隔热和冷却作用,如上所述,辊子孔180通常是长的,其端部182的位置远比混料室筒体40及其衬垫68、69更靠后。换言之,端部182的位置实际上比混料室筒体40及其衬垫68、69更接近端座38。从供冷却剂管186的排料端187流出并按箭头190所示的流线冲击端部182的新鲜冷却剂188(图8)产生了强烈的冷却作用。这种新鲜的冷却剂流188、190在十分靠近转动体的右端处的有效冷却作用起到了冷却驱动轴颈91、95(图5)的散热片的作用,因此,使驱动轴颈端座38和混料室筒体40间具有隔热作用。
此外,可以看到,每一个端座38、39与混料室筒体和每个端座间的周围空气产生一定的冷却作用。
由于为适应特殊的工作要求及工作环境而进行的其它变动或改型,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们都很清楚,故不能认为本发明只局限在为说明起见而选用的实施例例子。对于不违背后面权利要求书中声明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所有变更或改型均应包括在本发明内并且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内容是同等的。

Claims (19)

1、一种带有一个形成一个可打开的混料室(60)的可打开的容器(60)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用的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含有:
带有一个第一转动体(63)、一个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一个第一从动轴颈(92)的第一辊子装置(90);和
带有一个第二转动体(64)、一个第二驱动轴颈(95)和一个第二从动轴颈(96)的第二辊子装置(94);
上述第一转动体(63)、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一从动轴颈(92)每个都有一个转动轴线(65);
上述第一辊子装置(90)适用于带有位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一从动轴颈(92)之间并与它们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述第一转动体(63)、且上述第一驱动体(63)的轴线(65)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一从动轴颈(92)的轴线(65)互相对齐的可拆卸组件,
上述第二辊子装置(94)适用于带有位于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之间并与它们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述第二转动体(64)、且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轴线(65)与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的轴线(65)互相对齐的可拆卸组件;
上述结构使得能够通过拆开上述第一转动体(63)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间的连接而拆开上述第一辊子装置(90)以便从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上述第一转动体(63),并且能够通过拆开上述第二转动体(64)与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上述第二从动轴颈(96)间的连接而拆开上述第二辊子装置(94)以便从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上述第二转动体(64);
因此提供了无阻碍地进入已打开的混料室(60)并接近已从混料室中取出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的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
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驱动轴承座组件(38)中的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
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从动轴承座组件(39)中的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
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驱动轴承座组件(38)中的第二驱动轴颈(95);
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从动轴承座组件(39)的第二从动轴颈(96);并且
当折开上述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以便从一个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时,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和从动轴承组件39分别仍保持与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完好地组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于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的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轴承座组件(38)和上述从动轴承座组件(39)都位于上述可打开的混料室(60)的外面;和
上述驱动轴承座组件(38)和上述从动轴承座组件(39)与上述可打开的混料室(60)的两端是隔开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的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轴承座组件(38)和上述从动轴承座组件(39)与上述可打开的混料室(60)的两端离开足够远以便提供方便于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上拆开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通道和便于从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上拆开上述的第二转动体(64)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于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的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轴承座组件(38)含有一对轴向隔开的用以可转动地支承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的第一球面滚柱轴承(97、98)和一对轴向隔开的用以可转动地支承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的第二球面滚柱轴承(97、98),并带有支承件(100、101、102、104),用来支撑固定在上述驱动轴承座组件(38)内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对轴承(97、98);并且,
上述从动轴承座(39)含有轴向隔开的、用以可转动地支承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的第三对耐磨擦轴承(114、115)和轴向隔开的、用以可转动地支承上述第二从动轴颈(96)的第四对耐磨擦轴承(114、115),并且带有自由浮动机构以便允许上述第三和第四对轴承(114、115)轴向移动到它在上述驱动轴承座39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的第一和第二辊子装置(90、94),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
围绕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第一粘性密封机构(113);
围绕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第二粘性密封机构(113);
上述第一和第二粘性密封机构(113)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从各自的第一、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第一、第二从动轴颈(92、96)上拆下后,能够以非分开的状态分别装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周围,并且,
上述第一和第二粘性密封机构(113)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从各自的第一、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第一、第二从动轴颈(92、96)上拆下后,也能够以非分开的状态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上卸下来。
7、一种制造用到带有形成一个可打开的混料室(60)的可打开的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用三个主要零件:一个第一驱动轴颈(91)、一个第一转动体(63)和一个第一从动轴颈(92)组装成一个第一辊子(90);
用三个主要零件:一个第二驱动轴颈(95)、一个第二转动体(64)和一个第二从动轴颈(96)组装成一个第二辊子(94);
可拆卸地将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一从动轴颈(92)连接到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两端,并使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第一转动体(63)和第一从动轴颈(92)的转动轴线(65)对齐;和
可拆卸地将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连接到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两端,并使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第二转动体(64)和第二从动轴颈(96)的转动轴线(65)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造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可转动地将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二驱动轴颈(95)支承在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的一端的外面;
可转动地将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和第二从动轴颈(96)支承在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的另一端的外面;和
当混料室(60)被打开并且将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从它们各自的驱动轴颈(91、95)和从动轴颈(92、96)上卸下,以便从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时,使上述第一、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第一、第二从动轴颈(92、96)的可转动的支承机构保持原封不动。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造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个驱动轴承组件(38);
将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安装在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一端的外面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
提供一个从动轴承组件(39);
将上述从动轴承组件(39)安装在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另一端的外面并与其隔开一定的距离;
可转动地将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支承在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里;
可转动地将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支承在上述从动轴承组件(39)里。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制造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当将上述辊子(90、94)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从它们各自的驱动轴颈(91、95)和从动轴颈(92、96)上折开并从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时,使上述轴承组件中的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和从动轴承组件(39)保持原封不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造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第一和第二非分开式粘性密封件(113);
当上述第一转动体(63)从它的驱动轴颈(91)和从动轴颈(92)上卸下,并从混料室(60)中取出后,将上述第一非分开式粘性密封件(113)安放到环绕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位置上;和
当上述第二转动体(64)从它的驱动轴颈(95)和从动轴颈(96)上卸下、并从混料室(60)中取出后,将上述第二非分开式粘性密封件(113)安放到环绕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位置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造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将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可转动地支承在离开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的上述端部足够远的地方,以便能够将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分别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上卸下来而不需打开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和
将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可转动地支承在离开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的另一端足够远的地方,以便能够将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分别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上卸下来而不需要打开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制造第一和第二辊子(90、9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将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安放到离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的上述端足够远的地方,以便能够将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分别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上卸下来而不需打开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和
将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9)安放在离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的另一端足够远的地方,以便能够将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分别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上卸下来而不需打开上述可打开的容器(60)。
14、一种带有一个形成可打开的混料室(60)的可打开的混料室筒体(40)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含有提供无阻地进入到已打开的混料室(60)和通常是位于混料室(60)内的两个辊子(90、94)中的通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这种提供无阻的通道机构含有:
一个安装在可打开的混料室筒体(60)的一端外面的驱动轴承组件(38);
一个安装在上述可打开的混料室筒体(60)的另一端的从动轴承组件(39);
位于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之内,相隔互相平行的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
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之内,以便绕隔开且互相平行的各自的转动轴线(65)旋转;
位于上述从动轴承组件(39)之内、相隔互相平行的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
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2、96)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从动轴承组件(39)之内以便绕隔开且互相平行的、并与各自的相隔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的转动轴线(65)对齐的、各自的转动轴线(65)旋转;
通常是位于上述混料室(60)之内的第一和第二长辊子(63、64);
上述第一辊子通常在上述的混料室(60)之内、位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之间,其转动轴线(65)与互相对齐的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的转动轴线(65)互相对齐;
上述第一辊子(63)的两端通常按传动关系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一从动轴颈(92)相连接;
上述第二辊子(64)通常在上述混料室(60)内、位于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之间,其转动轴线(65)与互相对齐的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上述第二从动轴颈(96)的轴线(65)互相对齐;
上述第二辊子(64)的两端通常按传动关系与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互相连接;和
上述第一和第二辊子(64、64)能够分别从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上卸下来,以便能够将上述第一和第二辊子(63、64)从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来;
因此,通过从混料室(60)中取出上述第一和第二辊子(63、64)便提供无阻地进入混料室(60)的通道;
因此,通过将两个辊子(63、64)从混料室(60)中取出,也能够接近它们。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其特征在于,
它含有四个可松开的锁圈(110、117);
上述四个锁圈(110、117)每一个都分别与上述第一和第二辊子(63、64)两端上各自的连接件相连接、并且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第一从动轴颈(92)和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其特征在于:
有一个第一非分开式粘性密封件(113)环绕在上述第一辊子(90)周围;
有一个第二非分开式粘性密封件(113)环绕在上述第二辊子(94)周围。
17、一种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其中,有一个内部带有衬垫(68、69)的,形成混料室(60)的混料室筒体(40);两个辊子(90、94)延伸穿过上述混料室(60),并且可由传动机构带动,在混料室(60)的内部绕各自的轴线(65)转动;上述筒体(40)和衬垫(68、69)可以打开而露出混料室(40)的内部和辊子装置(90、94)以便提供方便地进入到混料室的整个内部并接近两个辊子(90、94)通道以清理和维修它们,上述装置含有:
一个第一转动体(63)、一个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一个第一从动轴颈(92);
上述第一转动体(63)、第一驱动轴颈(91)和第一从动轴颈(92)是独立的部件并且每一个都有一个转动轴线(65);
一个第二转动体(64)、一个第二驱动轴颈(95)和一个第二从动轴颈(96);
上述第二转动体(64)、第二驱动轴颈(95)和第二从动轴颈(96)是独立的部件,并且每一个都有一个转动轴线(65);
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位于上述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22)之内,且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转动轴线(65)与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转动轴线(65)保持预定的关系;
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和上述第一转动体(63)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以便能够可拆卸地将上述第一轴颈(91)连接到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扭矩输入端上,且上述第一驱动轴颈(91)的转动轴线(65)与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上述转动轴线(65)对齐;
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与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端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以便能够可拆卸地将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连接到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上述相对端上,且上述第一从动轴颈(92)的转动轴线(65)与上述第一转动体(63)的转动轴线(65)是对齐的;
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和上述第二转动体(64)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以便能够可拆卸地将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连接到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扭矩输入端上,且上述第二驱动轴颈(95)的上述转动轴线(65)与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转动轴线(65)是对齐的;并且
上述第二从动轴颈(96)和上述第二转动体(64)远离上述扭矩输入端的一端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以便能够可拆卸地将上述第二从动轴颈(96)连接到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上述相对端上,且上述第二从动轴颈(96)的转动轴线(65)与上述第二转动体(64)的转动轴线(65)是对齐的,
因此,使上述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能从它们各自的第一、第二驱动轴颈(91、95)和第一、第二从动轴颈(92、96)上卸下来,以便能够从已打开的混料室(60)中取出上述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而提供进入已打开的混料室(60)的整个内部和接触整个的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在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中造成方便进入混料室(60)的机构包含:
支承上述混料室筒体(40)的支架(23、24);
一个驱动轴承组件(38);
一个从动轴承组件(39);
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上;
上述从动轴承组件(39)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上;
上述支架(23、24)支承接近上述混料室筒体(40)一端的上述驱动轴承组件(38)、且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的上述转动轴线(65)分别与在上述扭矩输入端上的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上述转动轴线(65)相对齐,
上述支架(23、24)支承接近上述混料室筒体(40)的另一端的从动轴承组件(39)、且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的转动轴线(65)与上述相对端上的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转动轴线(65)相对齐;
分别将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颈(91、95)可拆卸地连接到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上述扭矩输入端上的可拆卸连接机构(140);和
分别将上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颈(92、96)可拆卸地连接到上述第一和第二转动体(63、64)的上述相对端上的可拆卸连接机构(141);
19、一种塑料连续混合器(22)用的三开辊子(90、94)这种三开辊子含有:
一个主转动体(63、64)用来安装在一个连续混合器的混料室(60)中并绕一个转动轴线(65)旋转。
上述主转动体(63、64)带有第一和第二端部;
一个可折卸地连接到上述主转动体(63、64)的第一端上的驱动轴颈(91、95),以便将扭矩传递给主转动体(63、64)使其绕连续混合器(22)的混料室(60)的转动轴线(65)旋转;和
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上述主转动体(63、64)的第二端上的从动轴颈(92、96),以便可转动地支承上述主转动体(63、64),使其绕一个转动轴线(65)旋转。
CN92104411A 1991-06-07 1992-06-06 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 Pending CN10676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7/711,805 US5382089A (en) 1991-06-07 1991-06-07 Convenient access for clean-out and maintenance of mixing chamber and both rotors in two-rotor continuous mixers for plastic materials
US711,805 1991-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04A true CN1067604A (zh) 1993-01-06

Family

ID=2485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04411A Pending CN1067604A (zh) 1991-06-07 1992-06-06 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5382089A (zh)
CN (1) CN1067604A (zh)
AU (1) AU2192292A (zh)
MX (1) MX9202695A (zh)
WO (1) WO19920214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9614A (zh) * 2020-08-13 2020-11-10 北京圣劳伦斯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抗菌静电喷涂粉末及其生产设备与工艺
EP4068995B1 (en) * 2019-12-02 2023-11-08 SP STEEL ApS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ment of semi liquid or pasty food produc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7876A (en) * 1996-05-31 1998-03-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 mixing apparatus
US6390666B1 (en) 2000-11-07 2002-05-21 Tech, Process & Engineering, Inc. Packing gland seal assembly as an upstream seal for mixer rotors
US20020057626A1 (en) * 2000-11-07 2002-05-16 Schafer Harold L. Upstream seal for mixer rotors
US7121716B2 (en) * 2004-03-30 2006-10-17 Alliant Techsystems Inc. Mixing equipment sealing device
US7350960B2 (en) * 2004-07-07 2008-04-01 Tech. Process & Engineering, Inc. Dual flight rotors for continuous mixer assembly
EP2052773B1 (de) * 2004-09-28 2012-07-18 Basf Se Mischkneter sowie Verwendung des Mischkneters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meth)acrylaten
CN100375668C (zh) * 2005-05-23 2008-03-1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密炼腔体可以快速打开的组合式密炼机
CN101247932B (zh) * 2005-07-12 2011-03-30 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
US8137092B2 (en) * 2008-05-22 2012-03-20 Edward Williams Support assembly for an extruder
JP6465091B2 (ja) * 2016-09-30 2019-02-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軸押出混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極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23670C (zh) * 1961-02-28 1900-01-01
US3403894A (en) * 1967-08-03 1968-10-01 Stewart Bolling & Co Inc Rotor and mixer
GB1340219A (en) * 1970-08-01 1973-12-12 Scheer & Cie C F Devices for plasticising and extruding plastics material
US4310251A (en) * 1970-11-20 1982-01-12 Intercole Automation, Inc. Continuous mixer internal pressure control
US3779522A (en) * 1971-12-09 1973-12-18 Baker Perkins Inc Coupling structure for twin mixer shafts
GB1404391A (en) * 1972-01-10 1975-08-28 Andouart Soc D Ets Extrusion machine
US4022440A (en) * 1974-02-21 1977-05-10 Ikegai Iron Work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lastic compound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US4025058A (en) * 1975-08-14 1977-05-24 Dai Nippon Toryo Co., Ltd. Continuous extruder for thermosetting resins
DE2906324C2 (de) * 1979-02-19 1982-06-24 Hermann Berstorff Maschinenbau Gmbh, 3000 Hannover Mehrstufige Vorrichtung zum Plastifizieren und Strangpressen von plastischen Massen
DE3341282C2 (de) * 1983-11-15 1986-09-25 Hermann Berstorff Maschinenbau Gmbh, 3000 Hannover Doppelschneckenextruder mit einer Materialeinzugsvorrichtung
US4875847A (en) * 1984-04-23 1989-10-24 Wenger Manufacturing, Inc. Twin-screw extruder having respective conical nose screw sections
US4744669A (en) * 1986-10-23 1988-05-17 Baker Perkins, Inc. Mixing and extru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DE69105370T2 (de) * 1990-06-27 1995-07-20 Kao Corp Pulverisierungs- und Knetappara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eife mit diesem Appara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68995B1 (en) * 2019-12-02 2023-11-08 SP STEEL ApS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ment of semi liquid or pasty food products
CN111909614A (zh) * 2020-08-13 2020-11-10 北京圣劳伦斯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抗菌静电喷涂粉末及其生产设备与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526566A (en) 1996-06-18
US5382089A (en) 1995-01-17
WO1992021498A1 (en) 1992-12-10
AU2192292A (en) 1993-01-08
MX9202695A (es) 199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04A (zh) 双辊连续塑料混合器
TWI588007B (zh) 擠壓機用螺桿、螺桿元件、擠壓機及擠壓方法
CN101616970A (zh) 用于使长链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裂解的设备
KR101680006B1 (ko) 압출실린더 내부에 냉각수 순환홀을 구비한 이동식 압출기
CN1067606A (zh) 塑料连续混合器中转动件用的转动件区冷却设备
US7654726B2 (en) Multi-shaft extruder
RU2281153C2 (ru) Четырехлопастные невзаимозацепляющиеся роторы смесителя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улучшенного рассеивания и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и смешивании в закрытом смесителе 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го действия с синхронным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ом
GB2267653A (en) Processing machinery of the transfermix type
JPH05126064A (ja) 合成弾性材料の歯車式計量ポンプ
CN210940383U (zh) 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
GB2116866A (en) Processing viscous substances
KR101680003B1 (ko) 압출스크류와 압출다이의 대칭 결합 구조를 갖는 혼련용 자동 믹싱롤
US3700374A (en) Continuous mixer with screw discharge control
CN1067603A (zh) 在塑料连续混合机中带有隔热和冷却的油脂润滑轴颈轴承组件
US3623703A (en) Machine for mixing and plasticating of plastics, rubber and other highly viscous materials at controlled pressure, friction and shear conditions
US3829067A (en) Apparatus for compounding rubber, elastomer, plastic and like mixes
KR101680005B1 (ko) 압출실린더 내부에 냉각수 순환홀을 구비한 혼련용 텐덤믹서
US5273356A (en) Rotor zone coo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tors in continuous mixers of plastic materials
Whit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mixer technology for the rubber industry
CN114368079A (zh) 一种用于制备再生胶的清洁环保型连续生产线及制备方法
KR100212431B1 (ko) 플라스틱 재료용 연속 믹서의 3부분 로터용 신속-분리 커플링장치
CN110561722A (zh) 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
CN110774473A (zh) 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CN111672416A (zh) 无主轴生物质颗粒机
US3009202A (en) Extrusion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