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6753A - 绝缘体以及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绝缘体以及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6753A
CN106716753A CN201580048857.3A CN201580048857A CN106716753A CN 106716753 A CN106716753 A CN 106716753A CN 201580048857 A CN201580048857 A CN 201580048857A CN 106716753 A CN106716753 A CN 106716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mullite
peripheral surface
inner peripheral
spark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8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6753B (zh
Inventor
藤村研悟
本田稔贵
黑野启
黑野启一
永江龙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16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6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8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01B17/58Tubes, sleeves, beads, or bobbins through which the conductor pa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2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12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ceram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arthed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4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electrodes in insulation, e.g. by embed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 H01T2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of sparking plu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ark Plugs (AREA)
  • In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火花塞用的绝缘体是具有沿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筒状的绝缘体,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并且在自身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仅在筒状的绝缘体的内周面侧包含莫来石,并且在绝缘体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Description

绝缘体以及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用的绝缘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对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等进行点火,使用火花塞。火花塞例如具备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利用在由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形成的间隙中产生的火花放电,对混合气进行点火。火花塞具备对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体。作为这样的绝缘体,使用由包含氧化铝的材料形成的绝缘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61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54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4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422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从提高性能(例如提高燃料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不断开发各种内燃机。随着不断开发内燃机,期望进一步提高火花塞的性能(例如降低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但是,不容易降低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降低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一种火花塞用的绝缘体,是具有沿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筒状的绝缘体,并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且在自身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其中,仅在所述筒状的绝缘体的内周面侧包含所述莫来石,并且在所述绝缘体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所述莫来石。
根据该结构,在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热膨胀系数比氧化铝小的莫来石,因此能够抑制在绝缘体的前端侧的部分升温时因绝缘体的热膨胀而使贯通孔变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小以绝缘体的前端侧的部分的内周面与配置于贯通孔中的构件(例如为中心电极)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另外,绝缘体的外周面不含有莫来石而包含耐电压性能比莫来石高的氧化铝。因此,在绝缘体的厚度相同时,与在绝缘体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这两者包含莫来石的绝缘体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电压性能。以上,能够抑制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应用例2]在应用例1所记载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所述绝缘体在比所述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部分的内周具有从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延伸并且具有固定的内径的固定直径部,所述固定直径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根据该结构,在绝缘体中的温度容易升高的前端侧的部分即固定直径部中,能够抑制因绝缘体的热膨胀而使贯通孔变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小以绝缘体的固定直径部的内周面与配置于贯通孔中的构件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应用例3]在应用例1所记载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所述绝缘体在自身的内周的前端具有朝向后端侧而内径变小的倒角部,比所述倒角部靠后端侧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在比倒角部靠后端侧以绝缘体的内周面与配置于贯通孔中的构件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应用例4]在应用例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基础上,比所述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部分中的前端侧的一半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在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的部分中的前端侧的一半的部分,与后端侧的一半的部分相比,温度容易升高。根据上述结构,在这样的温度容易升高的前端侧的一半的部分,能够减小以绝缘体的内周面与配置于贯通孔中的构件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应用例5]一种火花塞,其中,具备:应用例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中心电极,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前端侧;主体配件,配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接合,并隔开间隙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对。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样态来实现,例如能够以火花塞用的绝缘体、具有绝缘体的火花塞、搭载该火花塞的内燃机等样态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火花塞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绝缘体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成型机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4是棒构件10i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型腔942内配置有棒构件10i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将成型体10x从成型机941卸下的样子的剖视图。
图7是生成的绝缘体10的剖视图。
图8是火花塞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火花塞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绝缘体的前端部的厚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火花塞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图中,示出火花塞100的中心轴CL(也称作“轴线CL”)。图示的剖面是包含中心轴CL的剖面。以下,将与中心轴CL平行的方向称作“轴线CL的方向”,或者,也可以仅称作“轴线方向”。以中心轴CL为中心的圆的径向也可以仅称作“径向”,以中心轴CL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也可以称作“周向”。也可以将与中心轴CL平行的方向中的、图1中的下方向称作前端方向Df,将上方向称作后端方向Dfr。前端方向Df是从后述的端子配件40朝向电极20、30的方向。另外,将图1中的前端方向Df侧称作火花塞100的前端侧,将图1中的后端方向Dfr侧称作火花塞100的后端侧。
火花塞100具有绝缘体10(也称作“绝缘子10”)、中心电极20、接地电极30、端子配件40、主体配件50、导电性的第一密封部60、电阻体70、导电性的第二密封部80、前端侧密封垫8、滑石9、第一后端侧密封垫6以及第二后端侧密封垫7。
绝缘体10是具有沿着中心轴CL延伸而贯穿绝缘体10的贯通孔12(以下也称作“轴孔12”)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绝缘体10通过对包含氧化铝的材料进行烧制来形成(详见后述)。绝缘体10具有从前端侧朝向后端方向Dfr依次排列的腿部13、第一收缩外径部15、前端侧主体部17、凸缘部19、第二收缩外径部11、以及后端侧主体部18。凸缘部19是绝缘体10中的外径最大的部分。第一收缩外径部15的外径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缓缓地变小。在绝缘体10的第一收缩外径部15的附近(在图1的例中为前端侧主体部17)形成有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内径缓缓地变小的收缩内径部16。第二收缩外径部11的外径从前端侧朝向后端侧缓缓地变小。
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的前端侧插入有中心电极20。中心电极20具有沿着中心轴CL延伸的棒状的轴部27、以及与轴部27的前端接合的第一端头200。轴部27具有从前端侧朝向后端方向Dfr依次排列的腿部25、凸缘部24以及头部23。在腿部25的前端(即轴部27的前端)接合有第一端头200(例如激光焊)。第一端头200的至少一部分在绝缘体10的前端侧向轴孔12的外部露出。凸缘部24的前端方向Df侧的面被绝缘体10的收缩内径部16支撑。另外,轴部27具有外层21与芯部22。外层21由耐氧化性比芯部22优异的材料、即在内燃机的燃烧室内暴露于燃烧气体的情况下的消耗少的材料(例如纯镍、包含镍与铬的合金等)形成。芯部22由导热率比外层21高的材料(例如纯铜、铜合金等)形成。芯部22的后端部从外层21露出,形成中心电极20的后端部。芯部22的其它部分被外层21覆盖。但是,也可以使芯部22整体被外层21覆盖。另外,第一端头200使用对于放电的耐久性比轴部27优异的材料(例如铱(Ir)、铂(Pt)等贵金属、钨(W)、以及包含从这些金属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在内的合金)来形成。
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的后端侧插入端子配件40的一部分。端子配件40使用导电性材料(例如为低碳钢等金属)来形成。
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在端子配件40与中心电极20之间配置有用于抑制电噪声的大致圆柱形状的电阻体70。电阻体70例如使用包含导电性材料(例如为碳颗粒)、陶瓷颗粒(例如为ZrO2)以及玻璃颗粒(例如为SiO2-B2O3-Li2O-BaO系的玻璃颗粒)的材料来形成。在电阻体70与中心电极20之间配置有导电性的第一密封部60,在电阻体70与端子配件40之间配置有导电性的第二密封部80。密封部60、80例如使用包含与电阻体70的材料所含相同的玻璃颗粒与金属颗粒(例如为Cu)的材料来形成。中心电极20与端子配件40经由电阻体70与密封部60、80进行电连接。
主体配件50是具有沿着中心轴CL延伸而贯穿主体配件50的贯通孔59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主体配件50使用低碳钢材来形成(也能够采用其它的导电性材料(例如为金属材料))。在主体配件50的贯通孔59中插入有绝缘体10。主体配件50固定于绝缘体10的外周。在主体配件50的前端侧,绝缘体10的前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腿部13的前端侧的部分)向贯通孔59的外部露出。在主体配件50的后端侧,绝缘体10的后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端侧主体部18的后端侧的部分)向贯通孔59的外部露出。
主体配件50具有从前端侧朝向后端侧依次排列的主体部55、基座部54、变形部58、工具卡合部51、以及敛缝部53。基座部54是凸缘状的部分。主体部55是从基座部54沿着中心轴CL朝向前端方向Df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部分。在主体部55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拧入内燃机的安装孔的螺纹牙52。在基座部54与螺纹牙52之间嵌入有弯折金属板来形成的环状的衬垫5。
主体配件50具有在比变形部58靠前端方向Df侧配置的收缩内径部56。收缩内径部56的内径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缓缓地变小。在主体配件50的收缩内径部56与绝缘体10的第一收缩外径部15之间夹持前端侧密封垫8。前端侧密封垫8是铁制且呈O字形状的环(也能够采用其它材料(例如为铜等金属材料))。前端侧密封垫8对主体配件50与绝缘体10之间进行密封。
工具卡合部51是用于与紧固火花塞100用的工具(例如为火花塞扳手)卡合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具卡合部51的外观形状是沿着中心轴CL延伸的大致六棱柱。另外,敛缝部53配置在比绝缘体10的第二收缩外径部11靠后端侧的位置,形成主体配件50的后端(即后端方向Dfr侧的端)。敛缝部53朝着径向的内侧进行弯曲。在敛缝部53的前端方向Df侧,在主体配件50的内周面与绝缘体10的外周面之间,朝向前端方向Df依次配置有第一后端侧密封垫6、滑石9与第二后端侧密封垫7。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后端侧密封垫6、7是铁制且呈C字形状的环(也能够采用其它材料)。
在制造火花塞100时,以使敛缝部53向内侧弯折的方式进行敛缝。然后,将敛缝部53朝前端方向Df侧按压。由此,变形部58变形,经由密封垫6、7与滑石9,绝缘体10在主体配件50内朝向前端侧被按压。前端侧密封垫8在第一收缩外径部15与收缩内径部56之间被按压,然后,对主体配件50与绝缘体10之间进行密封。以上,主体配件50固定于绝缘体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电极30具有棒状的轴部37、以及与轴部37的前端部31接合的第二端头300。轴部37的后端与主体配件50的前端面57(即前端方向Df侧的面57)进行接合(例如电阻焊接)。轴部37从主体配件50的前端面57朝向前端方向Df延伸,朝向中心轴CL弯曲,到达前端部31。前端部31配置在中心电极20的前端方向Df侧。在前端部31的表面中的中心电极20侧的表面接合有第二端头300(例如激光焊)。第二端头300使用对于放电的耐久性比轴部37优异的材料(例如铱(Ir)、铂(Pt)等贵金属、钨(W)、以及包含从这些金属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在内的合金)来形成。中心电极20的第一端头200与接地电极30的第二端头300形成火花放电用的间隙g。接地电极30隔开间隙g与中心电极20的前端部相对。
接地电极30的轴部37具有形成轴部37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层35、以及埋设在外层35内的芯部36。外层35使用耐氧化性优异的材料(例如包含镍与铬的合金)来形成。芯部36使用导热率比外层35高的材料(例如纯铜)来形成。
图2是表示绝缘体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的制造方法中,使用成型模来成型未烧制的成型体,然后,对该成型体进行烧制,由此制造绝缘体10(图1)。
在步骤S100中,准备成型体的原料粉末。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以氧化铝(alumina)的粉末为主要成分并含有烧结助剂的粉状体,在含有丙烯酸类胶粘剂的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进行湿式混合,由此调整浆料。然后,对调整出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获得原料粉末。
在下一步骤S110中,将原料粉末填充到成型机的型腔。图3是表示成型机的例子的剖视图。在图中示出中心轴CL与方向Df、Dfr。关于图中的中心轴CL与方向Df、Dfr,在通过成型所使用的构件(在此为成型机941)成型的成型体中适用对于完成的绝缘体10的中心轴CL与方向Df、Dfr。后述的图4~图7的中心轴CL与方向Df、Dfr也是相同的。图示的剖面是包含中心轴CL的平面上的剖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型机941是橡胶冲压成型机。成型机941具有:具有沿着轴线CL的方向延伸的型腔942的圆筒状的内橡胶模943;设于该内橡胶模943的外周的圆筒状的外橡胶模944;设于该外橡胶模944的外周的成型机主体945;用于堵塞型腔942的下侧(在此为前端方向Df侧)的开口部的底盖946;以及下保持件947。在成型机主体945上设有液体流路945a。经由液体流路945a相对于外橡胶模944的外周面沿径向赋予液压,从而能够使型腔942沿径向缩小。向这样的成型机941中的内橡胶模943的型腔942填充原料粉末PM。
在下一步骤S120(图2)中,向成型绝缘体10的贯通孔12的内周面的棒构件10i涂敷脱模剂。图4是包含中心轴CL的平面上的棒构件10i的剖视图。棒构件10i的外周面14i是对形成绝缘体10的贯通孔12的内周面进行成型的成型面。在该外周面14i上涂敷脱模剂(未图示)。在此,向外周面14i中的、成型绝缘体10的腿部13的内周面的部分13i涂敷包含SiO2(二氧化硅)的脱模剂Mx。在图中,包含SiO2的脱模剂Mx由浓密的阴影表示。在从外周面14i除去该部分13i而成的剩余的部分涂敷不包含SiO2的脱模剂。此外,在棒构件10i的后端方向Dfr侧一体化地设有上保持件952。
在下一步骤S130(图2)中,将棒构件10i配置在型腔942内的规定位置。图5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成型机941的型腔942内配置有棒构件10i的状态的剖视图。上保持件952嵌入到型腔942的上侧(在此为后端方向Dfr侧)的开口部,由此以密封状态堵塞型腔942。通过向型腔942内插入棒构件10i,原料粉末PM被填充至棒构件10i的外周面14i与内橡胶模943的内表面所夹持的空间内。此外,向棒构件10i涂敷脱模剂的步骤S120能够在比步骤S130靠前的任意的时机下(例如在步骤S100、S110之间或者比步骤S100靠前)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型腔942内填充原料粉末PM之后,向型腔942内插入棒构件10i,但填充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填充原料粉末PM之前向型腔942内插入棒构件10i的一部分,之后同时进行原料粉末PM的填充与棒构件10i的剩余部分的插入。
在下一步骤S140(图2)中,经由液体流路945a而施加液压,由此从内橡胶模943以及外橡胶模944的外周侧施加压力,使型腔942缩小。由此,对原料粉末PM进行压缩成型。然后,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解除液压的赋予,由此使内橡胶模943以及外橡胶模944弹性复原,缩小的型腔942恢复至原始尺寸。
在下一步骤S150(图2)中,将成型后的成型体10x从成型机941拆卸。图6是表示成型体10x从成型机941拆卸的样子的剖视图。通过从成型机941沿着轴线CL向后端方向Dfr侧拉拽棒构件10i,由此与棒构件10i一并将压缩原料粉末PM而形成的成型体10x从型腔942中拔出。之后,通过使棒构件10i相对于成型体10x相对旋转,将棒构件10i从成型体10x中拔出。
在下一步骤S160(图2)中,对成型体10x进行研磨。利用该研磨,将成型体10x的形状加工成规定的形状。例如磨削对由棒构件10i形成的孔12h的前端方向Df侧堵塞的部分,形成贯通孔12x。成型体10x的贯通孔12x与绝缘体10的贯通孔12对应。另外,成型体10x的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13x与绝缘体10的腿部13对应。在该部分13x的内周面附着有包含SiO2的脱模剂Mx(在图6中,包含SiO2的脱模剂Mx由浓密的阴影表示)。在成型体10x的其它部分附着有不包含SiO2的脱模剂(省略图示)。
在下一步骤S170(图2)中,对研磨后的成型体10x进行烧制。由此,生成烧结后的绝缘体10,即,完成绝缘体10。绝缘体10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主要成分”是指含有率(单位是重量百分比)最高的成分(以下相同)。此外,作为烧制方法,能够采用公知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向烧制后的构件的表面涂敷釉层,然后进行精烧制。
图7是生成的绝缘体10的剖视图。图中的带有浓密的阴影的部分M是包含莫来石(Al6O13Si2)的部分(称作莫来石部分M)。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腿部13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莫来石通过使成型体10x的材料所含的氧化铝(Al2O3)利用步骤S170的烧制与在成型体10x的内周面上附着的脱模剂Mx所含的二氧化硅(SiO2)化合来生成。如上述那样,包含二氧化硅的脱模剂Mx仅附着于成型体10x的部分13i的内周面。因此,莫来石部分M仅形成于腿部13的内周面。
此外,内周面所含的莫来石例如能够通过X射线衍射来检测。若通过形成内周面的部分的X射线衍射测定而检测出莫来石的峰值,则能够认为内周面包含莫来石。
在图1与图7中示出密封前端位置Ps。密封前端位置Ps是绝缘体10的外周面中的与前端侧密封垫8接触的部分中的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的位置。绝缘体10与主体配件50之间被前端侧密封垫8密封。前端侧密封垫8抑制在内燃机的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的燃烧气体从前端侧密封垫8朝后端方向Dfr侧移动。绝缘体10中的比密封前端位置Ps靠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在此为腿部13)能够与高温的燃烧气体接触。因此,绝缘体10中的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与后端方向Dfr侧的部分相比,温度容易升高。
当绝缘体10的温度升高时,利用绝缘体10的热膨胀使内径(即贯通孔12的直径)变小。另一方面,当在贯通孔12内配置的构件(例如为电极20)的温度升高时,利用热膨胀能够使该构件的外径增大。在此,在想要使贯通孔12的直径变得小于贯通孔12内的构件的外径的情况下,绝缘体10的内周面与贯通孔12内的构件接触,由此可能使绝缘体10破损。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说明的那样,腿部13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莫来石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在腿部13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的情况下,与腿部13的内周面不含有莫来石的情况相比,抑制在高温时腿部13的内径变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以腿部13的内周面与中心电极20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10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绝缘体10的外周面不含有莫来石而是包含氧化铝。氧化铝的耐电压性能优于莫来石的耐电压性能。耐电压性能良好表示由高电压引起的绝缘体10的破损(例如贯穿绝缘体10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放电)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绝缘体10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10与绝缘体的外周面和内周面这两方均含有莫来石的绝缘体相比,能够提高耐电压性能。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10能够抑制绝缘体10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10的破损的可能性。
此外,作为包含莫来石的部分的配置,能够替代图7所示的配置而采用其它配置。通常来说,优选仅在绝缘体10的内周面侧的部分(即不包含外周面而包含内周面的部分)含有莫来石。另外,优选在绝缘体10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在此为凸缘部19)靠前端方向Df侧的内周面含有莫来石。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与后端方向Dfr侧的部分相比,温度容易升高。因此,通过使这样的部分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能够抑制绝缘体10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10的破损的可能性。例如,前端侧主体部17的内周面也可以包含莫来石。另外,也可以仅使腿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B.第二实施方式:图8是火花塞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中心电极20a与绝缘体10a中的包含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在内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以包含中心轴CL的平面切断构件而获得的剖视图。具有两处与图1、图7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差异。第一差异在于,绝缘体10a的莫来石部分Ma的配置与图7的莫来石部分M的配置不同。绝缘体10a的形状与图7的绝缘体10的形状相同。以下,作为绝缘体10a的要素的标号,使用与图7的绝缘体10的对应要素的标号相同的标号。第二差异在于,在常温(具体来说为摄氏20度)下,中心电极20a中的包含前端的第一部分271的外径小于与第一部分271的后端侧连接的第二部分272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71由第二端头300、以及轴部27a的前端方向Df侧的一部分构成。第二部分272是轴部27a的剩余的部分。轴部27a是与图1的中心电极20的轴部27对应的部分。中心电极20a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图1的中心电极20的对应部分的结构相同。另外,火花塞100a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图1、图7所说明的火花塞100的对应部分的结构相同(对于相同要素而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此外,在图8中,省略了绝缘体10a的贯通孔12内的构件60、70、80的图示以及中心电极20a的内部构造的图示。
在图中示出绝缘体10a的第一部分131。第一部分131是在比外径最大的部分(在此为凸缘部19)靠前端方向Df侧包含绝缘体10a的前端的部分,是具有固定的内径的部分(也称作“固定直径部131”)。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直径部131是绝缘体10a中的从收缩内径部16的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的位置起朝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的整体。莫来石部分Ma形成于固定直径部131的内周面的整体。绝缘体10a的表面的其它部分不含有莫来石。这样的绝缘体10a能够按照图2的顺序来制造。在图2的S120中,在图8的成型莫来石部分Ma的区域(即成型面)涂敷包含SiO2的脱模剂Mx。
通常来说,绝缘体的前端部收容中心电极。特别是,在绝缘体具有从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朝向后端方向Dfr延伸的具有固定的内径的固定直径部的情况下,该固定直径部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中心电极。因此,通过使固定直径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能够减小以固定直径部的内周面与中心电极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抑制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在固定直径部131的内周面的整体形成有莫来石部分Ma。因此,能够恰当地抑制绝缘体10a的破损。此外,莫来石部分Ma也可以仅形成于固定直径部13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固定直径部131中的包含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
另外,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中心电极20a的第一部分271与第二部分272的连接部分273配置在贯通孔12内。第一部分271比第二部分272靠近与接地电极30的间隙(图1:间隙g),因此第一部分271的温度容易变得比第二部分272的温度高。假设在第一部分271包含具有与第二部分272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部分的情况下,由于热膨胀,第一部分271的外径能够变得大于第二部分272的外径。但是,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71的外径小于第二部分272的外径。因此,即便在第一部分271的温度变得高于第二部分272的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一部分271的外径过度增大、即第一部分271与绝缘体10a的内周面接触。其结果是,能够恰当地抑制绝缘体10a的破损。
另外,在中心电极20a包括第一部分271以及具有大于第一部分271的外径的第二部分272的情况下,优选使绝缘体10a中的收容中心电极20a的第二部分272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例如,图中的绝缘体10a的第二部分132是绝缘体10a的固定直径部131中的、收容中心电极20a的第二部分272的部分。绝缘体10a的第二部分132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因此,在中心电极20a的第二部分272的外径因热膨胀而增大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二部分272与绝缘体10a的内周面接触。其结果是,能够恰当地抑制绝缘体10a的破损。
此外,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中心电极,能够采用具有与中心电极20a不同的各种结构的电极。在任意的情况下使绝缘体的固定直径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由此能够抑制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也可以将图8的中心电极20a应用于图1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以第一部分271的热膨胀为起因而使绝缘体10破损。
C.第三实施方式:图9是火花塞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中心电极20a以及绝缘体10b中的包含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在内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以包含中心轴CL的平面切断构件而获得的剖视图。与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a的差异仅在于,绝缘体10b具有在绝缘体10b的内周的前端形成的倒角部133。倒角部133是朝向后端方向Dfr侧而内径变小的部分。在该倒角部133的内周面不包含莫来石。绝缘体10b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图8的绝缘体10a的对应部分的结构相同。另外,火花塞100b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图8所说明的火花塞100a的对应部分的结构相同。以下,对于相同的要素而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此外,在图9中,省略了绝缘体10b的贯通孔12b内的构件60、70、80的图示以及中心电极20a的内部构造的图示。
在图中,示出了绝缘体10b的特定部分134。特定部分134是从与图8的固定直径部131相同的部分除去倒角部133(图9)而成的剩余的部分。莫来石部分Mb形成于特定部分134的内周面的整体。绝缘体10b的表面的其它部分不含有莫来石。这样的绝缘体10b能够按照图2的顺序来制造。在图2的S120中,准备具有成型倒角部133的内周面的成型面的棒构件,然后,将包含SiO2的脱模剂Mx向图9的成型莫来石部分Mb的区域(即成型面)涂敷。
在绝缘体的前端具有朝向后端方向Dfr侧而内径变小的倒角部的情况下,通常从该倒角部朝后端方向Dfr侧的部分包含具有倒角部的最小内径以下的内径的部分(例如为图9的特定部分134)。因此,通过使绝缘体中的比倒角部靠后端方向Dfr侧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能够减小在比倒角部靠后端方向Dfr侧以绝缘体的内周面与配置于贯通孔中的构件(例如为中心电极)接触为起因而使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在特定部分134的内周面的整体形成有莫来石部分Mb。因此,能够恰当地抑制绝缘体10b的破损。
通常来说,优选使绝缘体10b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在此为凸缘部19)靠前端方向Df侧、并且比倒角部靠后端方向Dfr侧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例如,图9的莫来石部分Mb也可以仅形成于特定部分134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特定部分134中的包含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在任意的情况下均优选使具有倒角部的最小的内径以下的内径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根据该结构,能够恰当地抑制绝缘体10b的破损。
D.第四实施方式:图10是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了绝缘体10c的包含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在内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以包含中心轴CL的平面切断构件而获得的剖视图。与图1、图7的绝缘体10的差异仅在于,莫来石部分Mc的配置与图7的莫来石部分M的配置不同。绝缘体10c的形状与图7的绝缘体10的形状相同。以下,作为绝缘体10c的要素的标号,使用与图7的绝缘体10的对应要素的标号相同的标号。该绝缘体10c能够替代图1的绝缘体10、图8的绝缘体10a、以及图9的绝缘体10b各自进行利用。
在图中,示出了绝缘体10c的前端侧部分135以及前端侧部分135中的前端方向Df侧的一半的部分136(称作“前半部分136”)。前端侧部分135是绝缘体10c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在此为凸缘部19)靠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具体来说,前端侧部分135是比凸缘部19的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19e、即形成最大外径的部分中的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19e靠前端方向Df侧的部分。另外,前半部分136的与中心轴CL平行的长度是前端侧部分135的与中心轴CL平行的长度的一半。
如上述那样,在前端侧部分135中,与比凸缘部19靠后端方向Dfr侧的部分相比,温度容易升高。在这样的前端侧部分135中的、前端方向Df侧的一半的部分即前半部分136,与前端侧部分135中的后端方向Dfr侧的一半的部分相比,温度容易升高。因此,通过使前半部分136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能够抑制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在图10的实施方式中,在前半部分136的内周面的整体形成有莫来石部分Mc。因此,能够恰当地抑制绝缘体10c的破损。此外,莫来石部分Mc也可以仅形成于前半部分136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前半部分136中的包含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
此外,虽省略详细的说明,图7、图8、图9的实施方式的莫来石部分M、Ma、Mb也包含绝缘体10、10a、10b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在此为凸缘部19)靠前端侧的部分中的前端侧的一半的部分的内周面。因此,能够恰当地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
作为绝缘体的形状,能够替代图7、图8、图9、图10所示的形状而采用其它各种形状。在任意的情况下均优选使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的部分中的前端侧的一半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但是,也可以使上述部分的内周面不含有莫来石而使其它部分的内周面包含莫来石。
E.关于绝缘体的前端部的厚度:图11是示出绝缘体的前端部的厚度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以包含中心轴CL的平面切断绝缘体而获得的剖视图。在图11中,作为绝缘体的例子,示出了绝缘体10(图7)。
图中的基准面SS是与中心轴CL正交的平面,是位于比绝缘体10的前端10e靠后端方向Dfr侧的平面。距离D是与绝缘体10的前端10e和基准面SS之间的中心轴CL平行的距离。厚度T是基准面SS上的绝缘体10的径向的厚度、即绝缘体10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径向上的距离。这样,厚度T示出从前端10e与中心轴CL平行地向后端方向Dfr侧分离距离D的位置处的绝缘体10的径向的厚度。即便在采用具有与图7的绝缘体10不同的结构的绝缘体(例如为图8、图9、图10的绝缘体10a、10b、10c)的情况,也能够同样地确定与上述的距离D相对应的厚度T。
然而,为了提高内燃机的设计自由度等,存在火花塞小径化的情况。在火花塞小径化的情况下,绝缘体也小径化。其结果是,绝缘体的厚度T变小。在厚度T较小的情况下,绝缘体的机械强度容易降低。在此,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使绝缘体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例如为图1、图7的凸缘部19)靠前端方向Df侧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根据该结构,即便在厚度T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的降低,并且减小绝缘体破损的可能性。例如作为距离D为5mm的情况下的厚度T,能够采用1mm以下的值。此外,为了抑制绝缘体的破损,优选使厚度T为0.5mm以上。
F.变形例:
(1)作为绝缘体的结构,能够替代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而采用其它各种结构。例如,包含莫来石的内周面的内径也可以根据与中心轴CL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来变化。另外,不含有莫来石的内周面的内径也可以根据与中心轴CL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来变化。
此外,作为绝缘体的内周面,能够采用绝缘体的从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至后端方向Dfr侧的端部之间的径向上的内侧的表面。作为绝缘体的外周面,能够采用绝缘体的从前端方向Df侧的端部至后端方向Dfr侧的端部之间的径向上的外侧的表面。
(2)作为绝缘体的制造方法,能够替代图2所说明的方法而采用其它各种方法。例如也可以在使用成型模而成型不含有莫来石的未烧制的成型体之后,向成型体的内周面涂敷包含SiO2的浆料。
(3)作为火花塞的结构,也能够替代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而采用其它各种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图1的中心电极20应用于图8、图9、图10的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将图8的中心电极20a应用于图1、图7、图9、图10的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一端头200与第二端头300的至少一方。另外,作为中心电极,也可以采用由钨等高熔点材料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另外,作为接地电极,也可以采用由钨等高熔点材料形成的一体成型品。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变形例而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的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以及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进,并且在本发明中包含其等价物。
标号说明
5…衬垫;6…第一后端侧密封垫;7…第二后端侧密封垫;8…前端侧密封垫;9…滑石;10…10a…10b…10c…绝缘体(绝缘子);10e…前端;10i…棒构件;10x…成型体;11…第二收缩外径部;12…12b…12x…贯通孔(轴孔);13…腿部;13i…部分;13x…部分;14i…外周面;15…第一收缩外径部;16…收缩内径部;17…前端侧主体部;18…后端侧主体部;19…凸缘部;19e…端部;20…20a…中心电极;21…外层;22…芯部;23…头部;24…凸缘部;25…腿部;27…27a…轴部;30…接地电极;31…前端部;35…外层;36…芯部;37…轴部;40…端子配件;50…主体配件;51…工具卡合部;52…螺纹牙;53…敛缝部;54…基座部;55…主体部;56…收缩内径部;57…前端面;58…变形部;59…贯通孔;60…第一密封部;70…电阻体;80…第二密封部;100…100a…100b…火花塞;131…固定直径部(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33…倒角部;134…第四部分;135…前端侧部分;136…前半部分;200…第一端头;271…第一部分;272…第二部分;273…连接部分;300…第二端头;941…成型机;942…型腔;943…内橡胶模;944…外橡胶模;945…成型机主体;945a…液体流路;946…底盖;947…下保持件;g…间隙;M…Ma…Mb…Mc…莫来石部分;D…距离;CL…中心轴(轴线);SS…基准面;CV…型腔;Ps…密封前端位置;Mx…脱模剂;Df…前端方向;Dfr…后端方向。

Claims (5)

1.一种火花塞用的绝缘体,是具有沿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筒状的绝缘体,并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且在自身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其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筒状的绝缘体的内周面侧包含所述莫来石,并且在所述绝缘体中的比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所述莫来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其中,
所述绝缘体在比所述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部分的内周具有从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延伸并且具有固定的内径的固定直径部,
所述固定直径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其中,
所述绝缘体在自身的内周的前端具有朝向后端侧而内径变小的倒角部,
比所述倒角部靠后端侧的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其中,
比所述外径最大的部分靠前端侧处的部分中的前端侧的一半部分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莫来石。
5.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
中心电极,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前端侧;
主体配件,配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
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接合,并隔开间隙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对。
CN201580048857.3A 2014-09-12 2015-07-23 绝缘体以及火花塞 Active CN106716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6843 2014-09-12
JP2014186843A JP5992022B2 (ja) 2014-09-12 2014-09-12 絶縁体、および、スパークプラグ
PCT/JP2015/003685 WO2016038776A1 (ja) 2014-09-12 2015-07-23 絶縁体、および、スパークプラ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6753A true CN106716753A (zh) 2017-05-24
CN106716753B CN106716753B (zh) 2018-05-08

Family

ID=5545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857.3A Active CN106716753B (zh) 2014-09-12 2015-07-23 绝缘体以及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12126B2 (zh)
EP (1) EP3193414B1 (zh)
JP (1) JP5992022B2 (zh)
CN (1) CN106716753B (zh)
WO (1) WO201603877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098A (zh) * 2019-07-10 2021-01-12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CN112400261A (zh) * 2019-03-25 2021-02-23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2576B2 (ja) * 2017-07-14 2020-01-2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
GB2580063B (en) 2018-12-20 2021-05-19 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 Gmbh Cooling of the spark plug with improved contact surfa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719A (zh) * 1998-11-23 2001-12-26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火花塞的导电密封材料
CN1396687A (zh) * 2001-07-06 2003-02-12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JP2013187049A (ja) * 2012-03-08 2013-09-1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9385A (ja) * 1984-07-28 1986-02-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プラグ
JPS62150681A (ja) * 1985-12-24 1987-07-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抵抗体入り点火プラグ
JPH03226982A (ja) 1990-01-31 1991-10-07 Ngk Spark Plug Co Ltd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01002465A (ja) 1998-08-06 2001-01-0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用絶縁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スパークプラグ
JP4995863B2 (ja) 1998-11-24 2012-08-08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用絶縁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パークプラグ
JP4547098B2 (ja) 2001-02-16 2010-09-2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017298B2 (ja) * 2009-03-11 2012-09-0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アルミナ質焼結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点火プラグ
JP2011154908A (ja) * 2010-01-27 2011-08-11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スパークプラグ用絶縁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11251B1 (ja) * 2012-02-27 2013-06-1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719A (zh) * 1998-11-23 2001-12-26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火花塞的导电密封材料
CN1396687A (zh) * 2001-07-06 2003-02-12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JP2013187049A (ja) * 2012-03-08 2013-09-1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0261A (zh) * 2019-03-25 2021-02-23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CN112400261B (zh) * 2019-03-25 2022-03-04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CN112217098A (zh) * 2019-07-10 2021-01-12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6753B (zh) 2018-05-08
JP5992022B2 (ja) 2016-09-14
EP3193414A1 (en) 2017-07-19
EP3193414A4 (en) 2018-05-09
US20170256917A1 (en) 2017-09-07
US9912126B2 (en) 2018-03-06
WO2016038776A1 (ja) 2016-03-17
JP2016062648A (ja) 2016-04-25
EP3193414B1 (en) 2019-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6753B (zh) 绝缘体以及火花塞
US8278808B2 (en) Metallic insulator coating for high capacity spark plug
US8053966B2 (en) Ceramic spark plug insula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KR101747567B1 (ko) 스파크 플러그
CN103262369B (zh) 火花塞
EP3273553B1 (en) Spark plug
CN103972792A (zh) 火花塞以及其制造方法
JP5449578B2 (ja) 点火プラグ
US20070188064A1 (en) Metallic insulator coating for high capacity spark plug
CN107026393B (zh) 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JP6158283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244137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6337529B2 (ja) 点火プラグ
JP6503397B2 (ja) 点火プラグ
JP6559740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7112727B (zh) 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制造方法、绝缘体、成形模具
CN109565157A (zh) 火花塞
JP4024320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7634450A (zh) 火花塞
CN106981823A (zh) 火花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