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5929A - 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5929A
CN106715929A CN201580036982.2A CN201580036982A CN106715929A CN 106715929 A CN106715929 A CN 106715929A CN 201580036982 A CN201580036982 A CN 201580036982A CN 106715929 A CN106715929 A CN 106715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ember
conical surface
pin
opening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69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5929B (zh
Inventor
名岛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71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5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81Blind rivets fastened by a drive-p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56Dashboard l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3/00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 F16B13/04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 F16B13/06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combined with expanding slee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固定件安装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其中,索环(22)具有:头部(40),其具有开口(42);以及多个脚片(44),它们通过张开而能够使得外表面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边缘卡合。销部件(20)被从开口(42)压入而使多个脚片(44)张开。脚片(44)具有:挠曲部(48),其从头部(40)向下方伸出,能够以张开的方式挠曲;以及倾斜面(52),其形成为相对于挠曲部(48)的内表面(48a)向径向内侧离开,沿接近中心轴的方向向下方倾斜,在将销部件(20)压入时从销部件(20)受到压入力。

Description

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安装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为了将内部装饰用的内饰板(trim board)安装于车辆的车身面板而使用固定件。使内饰板与车身面板重叠并将固定件插入安装于各自的安装孔中。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将汽车的内部装饰部件紧固连结于面板部件的紧固连结件。该紧固连结件由索环(grommet)和销构成。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索环具有:凸缘部,其具有开口;圆筒状的基部,其从凸缘部向下方延伸;薄壁的铰接部,其从基部向下方伸出;以及4个厚壁的脚片,它们形成于铰接部的下方。脚片具有从内表面朝向索环的中心线凸出的被引导部。被引导部收纳从开口压入的销,脚片张开而使铰接部挠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5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如果在轴向上加长索环的铰接部,则能够将厚板的内部装饰部件以及面板部件紧固连结。另一方面,如果在轴向上加长铰接部,则该铰接部容易挠曲,紧固连结力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抑制了紧固连结力的降低、又扩大了可安装的安装部件的板厚范围的固定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固定件安装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该固定件具备:索环,其具有头部以及多个脚片,所述头部具有开口,所述多个脚片通过张开而能够使得外表面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边缘卡合;以及销部件,其从开口压入而使多个脚片张开。脚片具有:挠曲部,其从头部向下方伸出,能够以张开的方式挠曲;以及倾斜面,其形成为相对于挠曲部的内表面向径向内侧离开,沿接近中心轴的方向向下方倾斜,在将销部件压入时从销部件受到压入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既抑制了紧固连结力的降低、又扩大了可安装的安装部件的板厚范围的固定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分解图。
图2是用于对销部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3(a)是销部件的仰视图,图3(b)是图2(a)中示出的销部件的线段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对索环进行说明的图。
图5(a)是固定件的侧视图,图5(b)是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6(a)是图5(b)中示出的固定件的线段C-C处的剖视图,图6(b)是图5(b)中示出的固定件的线段D-D处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对固定件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阶梯状锥面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将销部件压入于索环时的压入量与对销部件的推回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10的分解图。树脂制的固定件10用于将第2安装部件安装于第1安装部件上。例如,固定件10可以将内饰板、仪表板等第1安装部件安装于车身面板等第2安装部件上,也可以将装饰部件等第1安装部件安装于内饰板、仪表板等第2安装部件上。在第1安装部件以及第2安装部件(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安装部件”)分别形成有供固定件10插入的第1安装孔以及第2安装孔(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安装孔”)。此外,后文中对通过固定件10实现的安装进行记载。
固定件10由销部件20和索环22构成。索环22具有:头部40,其具有开口42;以及多个脚片44,它们能够张开。销部件20被从开口42压入而使多个脚片44张开。多个脚片44因销部件20的压入而以挠曲的方式张开,从而使得脚片44的外表面与第2安装部件的第2安装孔的边缘卡合。
头部40为圆盘状,并具有:凹陷部58,其在表面对销部件20的凸缘部24进行收容;以及拆卸用间隙62,其与凸缘部24的外周之间形成空隙。能够从拆卸用间隙62将用于对销部件20进行拉拔的夹具插入。脚片44从头部40的背面直立设置并形成有4个。4个脚片44通过4个狭缝46而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分离地形成。此外,在索环22中将脚片44的头部40侧设为上方、且将前端侧设为下方而进行说明,在销部件20中将凸缘部24设为上方、且将主体部26的前端设为下方而进行说明,但固定件10的使用方式并不局限于该上下方向。参照新的附图对该销部件20以及索环22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用于对销部件20进行说明的图。图2(a)是销部件20的侧视图,图2(b)是使图2(a)的销部件20绕轴旋转90度之后的侧视图。另外,图3(a)是销部件20的仰视图,图3(b)是图2(a)中示出的销部件20的线段A-A处的剖视图。这里,对于各附图中示出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
销部件20具有:圆盘状的凸缘部24,其卡挂于索环22的开口42的边缘;以及主体部26,其被从索环22的开口42插入。主体部26具有:柱状部36,其从凸缘部24直立设置;棱锥状部31,其在柱状部36的前端形成为锥状;以及4个叶片部34a和叶片部34b,它们从主体部26向径向外侧伸出,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分离。
如图3(a)所示,棱锥状部31为四棱锥状,具有4个锥面。如果将销部件20压入于索环22,则4个锥面与各脚片44分别抵接而使脚片44张开。如图3(b)所示,4个锥面中的1个阶梯状锥面28形成为在中途凹陷,剩余的3个平坦锥面29平滑地形成。阶梯状锥面28以及平坦锥面29相对于销部件20的中心轴倾斜。如图2(a)所示,柱状部36中的与棱锥状部31连接的部分平坦地形成且形成为四棱柱状,柱状部36的凸缘部24侧的部分减薄而实现了轻量化。
阶梯状锥面28具有前端侧的第1锥面28a、与第1锥面28a连接的平行面28b、以及与平行面28b连接的第2锥面28c,从而具有2层的锥面。第1锥面28a是与其他平坦锥面29相同的倾斜面,与第1锥面28a相比,第2锥面28c相对于中心轴的倾斜角更大,具有比第1锥面28a陡的斜率。另外,第2锥面28c形成为比平坦锥面29陡的斜率。锥面的斜率越陡,在将销部件20的棱锥状部31按压于倾斜面52时,销部件20从脚片44在推回方向上受到的预紧力越大。
平行面28b相对于中心轴平行。通过平行面28b以及第2锥面28c而形成为比平坦锥面29更凹陷。第2锥面28c的上端位于比平坦锥面29的上端靠凸缘部24侧的位置。此外,平行面28b可以是斜率比第1锥面28a以及第2锥面28c的斜率平缓的锥面,第1锥面28a以及第2锥面28c相对于中心轴的倾斜角可以相同。
4个叶片部34a以及叶片部34b(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叶片部34”)形成为从棱锥状部31的角部向径向外侧伸出。在将销部件20插入于索环22中时,叶片部34进入各脚片44之间的各狭缝46,阻止销部件20绕轴的旋转,使得4个锥面可靠地与4个脚片44抵接。
4个叶片部34中的、图2(a)中示出的一对叶片部34a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平坦,与此相对,图2(b)中示出的一对叶片部34b在径向外侧的端面形成有多个卡止部。另外,叶片部34b比叶片部34a更向径向外侧伸出,在销部件20插入时进入狭缝46,与开口42的边缘抵接。叶片部34b具有:第1卡止部30,其在使销部件20临时固定于索环22的状态下卡止于索环22的开口42的边缘;以及第2卡止部32,其在对安装部件进行安装后的状态下卡止于开口42的边缘。
第1卡止部30以及第2卡止部32以叶片部34b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凹陷的方式而形成,开口42的边缘进入该部位而卡止于该部位。在叶片部34b形成有空隙,第1卡止部30以及第2卡止部32形成为在越过开口42的边缘时容易挠曲。第2卡止部32在安装时越过开口42的边缘时挠曲而产生将销部件20推回的力。通过使叶片部34a的形状简化,能够容易地对叶片部34a进行成型。
图4是用于对索环22进行说明的图。图4(a)是索环22的俯视图,图4(b)是索环22的仰视图,图4(c)是图4(a)中示出的索环22的线段B-B处的剖视图。
如图4(b)以及图4(c)所示,在头部40的背面形成有多个凸部60,这些凸部在安装状态下与安装部件的表面抵接而抑制晃动。凸部60的径向内侧的位置位于比凹陷部58的外径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如图4(c)所示,脚片44具有:挠曲部48,其从头部40的背面伸出;下端侧的厚壁部50,其设置为与挠曲部48连接;倾斜面52,其形成于脚片44的内表面;以及抵接部56,其位于倾斜面52的径向内侧的边缘。
挠曲部48在比厚壁部50靠头部40侧的位置处沿轴向延伸,与厚壁部50相比形成为薄壁而能够以张开的方式挠曲。挠曲部48与厚壁部50相比在轴向上形成得长。挠曲部48在将销部件20的棱锥状部31按压于倾斜面52时挠曲,从而产生将销部件20推回的方向以及与销部件20的外周面抵接的方向上的预紧力。
倾斜面52在将销部件20压入时与销部件20的棱锥状部31抵接,从棱锥状部31受到压入力而使脚片44张开。倾斜面52在接近中心轴的方向上向下方倾斜,以从头部40侧朝向下端而接近中心轴的方式倾斜。
倾斜面52因凹部54而位于相对于挠曲部48的内表面48a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通过设置凹部54,从而与对凹部54进行埋设而将倾斜面52设置为与内表面48a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加长挠曲部48的轴向长度。倾斜面52的最上端位置52a在轴向上位于比挠曲部48的最下端位置48b靠上方的位置。
抵接部56在销部件20的压入结束状态下与销部件20的外周面抵接。压入结束状态是安装部件的安装结束的状态,且是第2卡止部32卡止于开口42的边缘的状态。抵接部56形成于倾斜面52的径向内侧的边缘,位于向径向内侧伸出的倾斜面52的凸出端。抵接部56配置于挠曲部48的最下端位置48b的径向内侧。此外,抵接部56在轴向上的位置只要处于与挠曲部48的最下端位置48b大致相同的位置即可。由此,与倾斜面52从最下端位置48b伸出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抵接部56位于更靠头部40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增加压入结束状态下的紧固连结力。
图5(a)是固定件10的侧视图,图5(b)是固定件10的俯视图。另外,图6(a)是图5(b)中示出的固定件10的线段C-C处的剖视图,图6(b)是图5(b)中示出的固定件10的线段D-D处的剖视图。图5以及图6所示的固定件10处于临时固定状态、且实现了单元化。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如图6(a)所示,处于销部件20插入于开口42而销部件20的第1卡止部30卡止于索环22的开口42的边缘的状态。通过实现单元化,向车辆组装工厂的输送变得容易,在向车辆安装时也能够节省分别准备并组装销部件20和索环22的工时。
如图6(a)所示,以使叶片部34b的径向外侧端面凹陷的方式形成的第1卡止部30,以与开口42的表面侧的边缘以及背面侧的边缘抵接夹持的方式卡止于该开口42。处于第1卡止部30的下侧、且与开口42的背面侧的边缘抵接的部分形成为比第1卡止部30的上侧难以挠曲,销部件20形成为难以从开口42脱离。这里,在叶片部34b形成第1空隙部33而使得第1卡止部30的上侧部分容易挠曲。另外,第2卡止部32的下侧部分形成为能够通过第2空隙35而挠曲。
如图5(a)所示,将销部件20插入于由多个脚片44包围的空间,销部件20的棱锥状部31位于多个脚片44的内侧。在临时固定状态下,棱锥状部31未被按压于倾斜面52,脚片44并未张开。
图6(b)中示出了阶梯状锥面28和平坦锥面29的剖面。主体部26收纳于多个脚片44的内侧。如果从临时固定状态起将销部件20向下方压入,则图6(a)所示的第1卡止部30的上侧的部分挠曲并越过开口42的边缘而将卡止解除,平坦锥面29以及阶梯状锥面28分别与倾斜面52抵接。
图7是用于对固定件10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图7(a)是图5(b)中示出的固定件10的线段E-E处的剖视图,且是安装于第1安装部件12以及第2安装部件14之前的状态。图7(b)表示将销部件20安装于第1安装部件12以及第2安装部件14的压入中途的状态,图7(c)表示压入结束的状态。
图7(a)中示出了将销部件20临时固定于索环22的状态。将临时固定状态下的固定件10插入于第1安装部件12的第1安装孔12a以及第2安装部件14的第2安装孔14a中,将销部件20向下方压入。例如,使内饰板的第1安装部件12与车身面板的第2安装部件14重叠,使第1安装孔12a以及第2安装孔14a的位置对准,将固定件10插入。如果将临时固定状态下的销部件20向下方压入,则第1卡止部30越过开口42的边缘而将临时固定状态的卡止解除,棱锥状部31的锥面分别与倾斜面52抵接。
如图7(b)所示,通过平坦锥面29与倾斜面52抵接而倾斜,从而使得朝向下方的压入力还作用于径向外侧,使脚片44张开。脚片44以薄壁的挠曲部48向径向外侧挠曲的方式张开。另一方面,比挠曲部48厚的厚壁部50几乎不发生变形。在图7(b)所示的平坦锥面29与倾斜面52或者抵接部56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挠曲部48的挠曲而对销部件20在推回的方向上进行预紧,如果停止压入,则销部件20被推回而向上方移动,如果未将销部件20牢固地压入则不结束安装。
如图7(c)所示,进一步将销部件20压入而使脚片44张开,销部件20的凸缘部24与头部40抵接而形成为压入结束状态。在压入结束状态下,抵接部56与柱状部36抵接。柱状部36形成为与中心轴平行的面,脚片44在将销部件20推回的方向上未被预紧,成为稳定的状态。此外,在压入结束状态下,成为第2卡止部32卡止于开口42的边缘的状态,销部件20的轴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脚片44张开而挠曲部48的外表面与第2安装孔14a的背面侧的边缘卡合。另外,头部40与第1安装部件12的表面卡合,将第1安装部件12安装于第2安装部件14。
在挠曲部48的外表面的任意位置处与第2安装孔14a的边缘卡合都能够进行安装,因此使脚片44张开而进行安装的方法能够应对第1安装部件12以及第2安装部件14的板厚的变化。这里,在轴向上越加长挠曲部48,则越能够应对第1安装部件12以及第2安装部件14的板厚的变化。例如,车辆的内饰板以及车身面板的板厚有时根据车型而不同,存在板厚较厚的部分、板厚较薄的部分。实施方式的挠曲部48通过形成凹部54而在轴向上形成得较长,扩大了可安装的安装部件的板厚范围。
另一方面,在轴向上越加长挠曲部48,则挠曲部48越容易挠曲,对第1安装部件12以及第2安装部件14进行紧固连结的力越有可能减弱。这里,发明人获得了如下见解,即,越使抵接部56的位置靠近头部40侧,则紧固连结力越高。因此,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通过将抵接部56配置于挠曲部48的最下端位置48b或者其附近的径向内侧,从而与对凹部54进行埋设而将倾斜面52设置为与内表面48a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抵接部56配置为更靠上方,能够提高紧固连结力。
为了扩大安装部件的板厚的对应范围,需要在轴向上加长薄壁的挠曲部48。然而,由此使得固定件10的紧固连结力降低,因此在实施方式的索环22中,使倾斜面52以及抵接部56的位置形成为向上方升起。其结果,在倾斜面52与挠曲部48之间形成有凹部54。
挠曲部48的最下端位置48b的附近是指在轴向上从最下端位置48b沿上下侧位于规定范围内。规定范围可以小于或等于挠曲部48的轴向长度的10%。另外,通过使抵接部56位于最下端位置48b的径向内侧,从而能够使挠曲部48的最下端位置48b相对于抵接部56位于向径向外侧分离的位置,能够增大挠曲部48的挠曲量而提高紧固连结力。这样,通过形成凹部54而能够在轴向上加长挠曲部48,并能够抑制固定件10的紧固连结力降低。
图8是用于对阶梯状锥面28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图5(b)中示出的固定件10的线段F-F处的剖视图,示出了安装作业中途的状态,图8(b)是图8(a)所示的销部件20的放大剖视图。另外,图9是用于对将销部件20压入于索环22时的压入量与对销部件20的推回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在图8(a)所示的倾斜面52或者抵接部56与平行面28b抵接的状态下,因阶梯状锥面28而张开的脚片44向径向外侧的挠曲量比因平坦锥面29而张开的脚片44的挠曲量小。在该情况下,因阶梯状锥面28而张开的脚片44的销部件20的推回力也减小。
如图8(b)所示,第1锥面28a从销部件20的前端形成至轴向上的位置S1为止,第2锥面28c从轴向上的位置S2形成至位置S3为止。在平坦锥面29以及与其连接的柱状部36中,将从轴向上的位置S2至位置S3为止的部分设为相对锥面29a。相对锥面29a可以包含从平坦锥面29与柱状部36连接的平缓的曲面以及柱状部36的一部分。
第1锥面28a相对于中心轴64的倾斜角α比第2锥面28c的倾斜角β小。与第2锥面28c相对的相对锥面29a的倾斜角γ比第2锥面28c的倾斜角β小。
锥面的倾斜角越大,即,斜率越陡,则从与其抵接的脚片44受到的对销部件20的推回方向上的分量越大。如果对该销部件20的推回力比销部件20与索环22之间的摩擦力小,则由摩擦力对销部件20进行保持而不进行推回。销部件20以及索环22的摩擦力随着脚片44的张开而增大,在超过推回力的状态下,在使销部件20的压入在中途停止的情况下,销部件20未被推回至上方。例如,由于作业者错误地在结束销部件20的压入之前使压入停止,并保持销部件20被插入的状态不变,因此有可能会错误地使压入结束。实施方式的阶梯状锥面28的第2锥面28c在压入结束之前停止压入的情况下,以将销部件20推回的方式起作用,因此能够降低安装不良的可能性。
图9中,对于将销部件20压入而使得销部件20的各锥面与脚片44的倾斜面52抵接的初始位置,将其示为原点。脚片44在初始位置处未张开,因此对销部件20的推回力为零。图9中示出的压入量的S1~S3与图8(b)中示出的轴向上的位置S1~S3相对应。
图9中示出的第1线80表示用于与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进行对比的对比技术的固定件的压入量与推回力之间的关系。对比技术的固定件在未形成阶梯状锥面28而棱锥状部31的锥面全部都是平坦锥面29这一点上与固定件10不同,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相同。图9中示出的第2线表示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的压入量与推回力之间的关系。
对于第1线80而言,销部件20的压入量从原点开始增加,随着脚片44因平坦锥面29而张开,对销部件20的推回力逐渐增大。平坦锥面29的斜率在压入量S3的近前侧变得平缓,因此第1线80上的推回力降低。推回力在压入量S3以后急剧升高是因为第2卡止部32越过开口42的边缘。
这里,本发明人通过分析获知,在对比技术的固定件中,在压入初始的状态下,推回力比摩擦力强,但其关系在中途逆转。具体而言,通过分析可知,在压入量S2至S3的范围、即图8(b)中示出的位置S2至位置S3的平坦锥面29与倾斜面52抵接的状态下,摩擦力比推回力强。因此,在实施方式的销部件20上形成有阶梯状锥面28,销部件20对平坦锥面29的推回力进行补偿,在压入量S2至S3的范围内利用第2锥面28c提高推回力。由此,即使在作业者在压入即将结束之前的位置处停止压入的情况下也将销部件20推回,能够使作业者意识到安装作业并未结束。
对于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而言,在第2线82上的压入量为零至S1的范围内是与第1线80相同的推回力。在第2线82上的压入量为S1至S2的范围内,与平行面28b抵接的脚片44的推回力降低,因此与第1线80相比推回力减小。在第2线82上的压入量为S2至S3的范围内,因与第2锥面28c抵接的脚片44而推回力急剧增大,因此与第1线80相比超过其推回力。而且,第2卡止部32越过开口42的边缘,因此推回力进一步升高,在越过开口42的边缘之后,如图7(c)所示,抵接部56与柱状部36抵接,对销部件20的推回力变为零。通过第2卡止部32而能够在压入即将结束之前的位置处对销部件20施加推回力。
如果实施方式的销部件20与索环22之间的摩擦系数μ处于0.24~0.32的范围、第2锥面28c的倾斜角β处于22度~29度的范围、且相对锥面29a的倾斜角γ处于11度~15度的范围,则能够利用第2锥面28c将销部件20推回。通过允许0.24~0.32的范围的摩擦系数而能够利用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廉价的成型模具进行生产,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另外,即使在成型时在固定件10略微形成流径线,也能够使摩擦系数μ收敛于0.24~0.32的范围。
更优选地,如果销部件20与索环22之间的摩擦系数μ处于0.26~0.30的范围、第2锥面28c的倾斜角β处于23度~27度的范围、且相对锥面29a的倾斜角γ处于12度~14度的范围,则能够利用第2锥面28c更可靠地将销部件20推回。由此,即使在成型中多次使用的成型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且销部件20与索环22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也能够利用第2锥面28c将销部件20推回。
通过使棱锥状部31的锥面中的一个阶梯状锥面28以凹陷的方式形成,能够防止销部件20的安装不良。另外,一个锥面以外的部位能够使用当前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模具等的制造成本。另外,只要对模具的阶梯状锥面28的部分进行调整即可,因此制造变得容易。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还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对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能够使施加了这样的变形之后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索环22形成有4个脚片44、且在销部件20形成有四棱锥状的棱锥状部31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脚片44可以为2个或3个,也可以大于或等于5个。另外,在销部件20的棱锥状部31形成与脚片44的数量相应的锥面。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棱锥状部31的4个锥面中的1个锥面形成阶梯状锥面28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在4个锥面中的2个或3个锥面形成阶梯状锥面28,并在其他锥面形成平坦锥面29。无论为何种方式,如果在销部件20的压入中途停止压入操作,则利用阶梯状锥面28将销部件20推回。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1卡止部30以及第2卡止部32形成于叶片部34b而未设置于叶片部34a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与叶片部34b相同地,在叶片部34a也可以形成第1卡止部30以及第2卡止部32。由此,在第1卡止部30或者第2卡止部32卡止的状态下,能够进一步抑制销部件20相对于索环22的晃动。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阶梯状锥面28而形成有第1锥面28a和第2锥面28c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1锥面28a可以是使平行面28b直接伸出至销部件20的前端为止的平行面而并非为锥形。阶梯状锥面28具有:平行面,其形成于前端侧;以及凸缘部24侧的锥面,其设置为与平行面连接。凸缘部24侧的锥面具有比平坦锥面29陡的斜率。通过该方式,如果利用凸缘部24侧的锥面在中途使销部件20的压入停止,也能够将销部件20推回。
标号的说明
10固定件,12第1安装部件,12a第1安装孔,14第2安装部件,、14a第2安装孔,20销部件,22索环,24凸缘部,26主体部,28阶梯状锥面,28a第1锥面,28b平行面,28c第2锥面,29平坦锥面,30第1卡止部,31棱锥状部,32第2卡止部,34a、34b叶片部,36柱状部,40头部,42开口,44脚片,46狭缝,48挠曲部,48a内表面,50厚壁部,52倾斜面,54凹部,56抵接部,58凹陷部,60凸部,62拆卸用间隙。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安装的固定件。

Claims (6)

1.一种固定件,其安装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
所述固定件的特征在于,具备:
索环,其具有头部以及多个脚片,所述头部具有开口,所述多个脚片通过张开而能够使得外表面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边缘卡合;以及
销部件,其从所述开口压入而使所述多个脚片张开,
所述脚片具有:
挠曲部,其从所述头部向下方伸出,能够以张开的方式挠曲;以及
倾斜面,其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挠曲部的内表面向径向内侧离开,沿接近中心轴的方向向下方倾斜,在将所述销部件压入时从所述销部件受到压入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片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形成于所述倾斜面的径向内侧的边缘,在所述销部件的压入结束状态下与所述销部件抵接,
所述抵接部配置于所述挠曲部的最下端位置或者其附近的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部件具有:棱锥状部,其在下端具有多个锥面;以及柱状部,其从所述棱锥状部连接设置而形成为柱状,
所述挠曲部在将所述销部件的所述锥面按压于所述倾斜面抵接时,以推回的方式对所述销部件进行预紧,
所述多个锥面中的至少1个锥面,在所述柱状部侧相对于中心轴倾斜的斜率比其他锥面相对于中心轴的斜率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锥面形成为比其他锥面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锥面具有:下端侧的第1锥面;以及第2锥面,其在比所述第1锥面靠所述柱状部侧的位置处,相对于中心轴的斜率比所述第1锥面相对于中心轴的斜率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部件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向径向外侧伸出,在压入结束状态下卡止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在越过所述开口的边缘时能够挠曲,
所述卡止部在越过所述开口的边缘时产生将所述销部件推回的力。
CN201580036982.2A 2014-07-08 2015-05-21 固定件 Active CN106715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0723 2014-07-08
JP2014-140723 2014-07-08
PCT/JP2015/064569 WO2016006328A1 (ja) 2014-07-08 2015-05-21 止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5929A true CN106715929A (zh) 2017-05-24
CN106715929B CN106715929B (zh) 2019-03-01

Family

ID=5506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6982.2A Active CN106715929B (zh) 2014-07-08 2015-05-21 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82700B2 (zh)
JP (1) JP6227780B2 (zh)
CN (1) CN106715929B (zh)
WO (1) WO20160063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0453A3 (nl) * 2011-12-01 2013-10-01 Unilin Bvba Meubel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meubels.
FR3020099B1 (fr) * 2014-04-16 2017-08-18 Illinois Tool Works Agrafe de fixation d'un panneau sur un suppor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et equipement automobile
US10451100B2 (en) * 2015-03-12 2019-10-2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usable fastening clip assembly
BR102020004600A2 (pt) * 2019-03-08 2020-10-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endedor do tipo rebite
US11365754B2 (en) * 2019-04-18 2022-06-21 Ami Industries, Inc. Detachable fastener assembly
CN11208180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紧固件
US11644052B2 (en) * 2019-12-18 2023-05-0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base fastener and locator cap
CN114060374B (zh) * 2020-08-07 2023-10-0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US20220341468A1 (en) * 2021-04-23 2022-10-2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tress reducing fastener assembly
EP4151867A1 (de) * 2021-09-17 2023-03-22 Rotho Kunststoff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behält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hälter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136A (zh) * 2003-06-06 2005-02-02 国家模塑公司 紧固器
JP2005249073A (ja) * 2004-03-04 2005-09-15 Nifco Inc クリップ
CN1730953A (zh) * 2004-08-05 2006-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装置
JP2006105359A (ja) * 2004-10-08 2006-04-20 Toyota Motor Corp 締結具
WO2010007828A1 (ja) * 2008-07-18 2010-01-2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止め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7741U (ja) 1983-11-19 1985-06-17 加藤発条株式会社 グロ−ブボツクスの開放規制ストツパ−
JPS60179216U (ja) * 1984-05-11 1985-11-28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口紅等の収納容器
JPH0442568Y2 (zh) * 1985-06-19 1992-10-08
JPH0247414U (zh) * 1988-09-29 1990-03-30
JP2578069Y2 (ja) * 1991-03-11 1998-08-06 株式会社 ニフコ グロメット
JP3251775B2 (ja) * 1994-06-15 2002-01-2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JPH084720A (ja) * 1994-06-20 1996-01-09 Nifco Inc クリップ
JP4093300B2 (ja) * 2002-01-17 2008-06-04 株式会社ニフコ 緩衝クリップ
JP2003232318A (ja) 2002-02-08 2003-08-22 Zen Kenchiku Sekkei Jimusho:Kk ファスナー
JP4067341B2 (ja) * 2002-06-12 2008-03-26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2ピースクリップ
JP2004116722A (ja) * 2002-09-27 2004-04-15 Nippon Pop Rivets & Fasteners Ltd クリップ
JP4091859B2 (ja) 2003-03-03 2008-05-2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締結具
JP4213550B2 (ja) * 2003-09-24 2009-01-2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JP4423266B2 (ja) 2006-01-25 2010-03-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グロメット
JP5145129B2 (ja) * 2008-06-24 2013-02-1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KR20120024261A (ko) * 2010-09-06 2012-03-14 전병규 리벳볼트
JP2013238286A (ja) * 2012-05-16 2013-11-28 Nifco Inc クリッ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136A (zh) * 2003-06-06 2005-02-02 国家模塑公司 紧固器
JP2005249073A (ja) * 2004-03-04 2005-09-15 Nifco Inc クリップ
CN1730953A (zh) * 2004-08-05 2006-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装置
JP2006105359A (ja) * 2004-10-08 2006-04-20 Toyota Motor Corp 締結具
WO2010007828A1 (ja) * 2008-07-18 2010-01-2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止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98738A1 (en) 2017-07-13
JP6227780B2 (ja) 2017-11-08
WO2016006328A1 (ja) 2016-01-14
JPWO2016006328A1 (ja) 2017-04-27
US9982700B2 (en) 2018-05-29
CN106715929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5929A (zh) 固定件
JP4137792B2 (ja) ナット板
CN103707822B (zh) 车辆附件保持夹、组件及其方法
US8568073B2 (en) Fastening element for vehicle parts
JP6851884B2 (ja) クリップ
EP1783005A1 (en) Bumper fixture and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US10746217B2 (en) Two-part plug-in coupling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s
CN106949124B (zh) 具有可移除密封件的紧固件夹具组件
WO2009050942A1 (ja) 板材に対するインサートの固着方法およびインサート
CA2587078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inge, hinge and hinge pin
JP7200216B2 (ja) 圧縮スリーブを備えたインサートファスナー
US20150107946A1 (en) Carrier body for a brake lining of a disk brake with a damper mass for modifying the vibration
CN106164502B (zh) 构件连接系统
WO2011118645A1 (ja) 部品の締結構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クリップ
CN108603524B (zh) 固定件
CN106369032A (zh) 载体上的紧固件夹具
CN205417799U (zh) 连接接头、机动车辆面板子组件以及机动车辆
CN106605070B (zh) 固定件
US11428256B2 (en) Fastener for thin sheet material
JP6851850B2 (ja) シート状部材の取付具
CA2997419C (en) Flush-mount, article-retaining fastener
RU2711352C2 (ru) Компонент сбор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ключающий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ый установочный карман, и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перв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сборки со вторым компонентом сбор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10006611B2 (en) Hybrid light fixture housing
EP3726069B1 (en) Fixation clip
CN103982505A (zh) 便于拆卸的子母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