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4757B - 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4757B
CN106714757B CN201580046260.5A CN201580046260A CN106714757B CN 106714757 B CN106714757 B CN 106714757B CN 201580046260 A CN201580046260 A CN 201580046260A CN 106714757 B CN106714757 B CN 106714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r
thermoplastic resin
absorbent cores
fibre
resin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62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4757A (zh
Inventor
宇田匡志
丸山贵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71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4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4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4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absorbent layers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he outer lay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的、并且不容易带有折痕的、不容易走样的吸收体。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以下的结构。一种吸收体(3),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为吸收性物品(1)用的吸收体(3),该吸收体(3)的特征在于,吸收体(3)具备吸收芯(5),该吸收芯(5)具有第1面(9)和与该第1面(9)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10),吸收芯(5)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6)、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7)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8),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部分(6a)、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部分(6b)以及将第1部分(6a)和第2部分(6b)连结的连结部分(6c),并且吸收体(3)具有85%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

Description

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吸收性物品、例如一次性尿布中,市场上出售有以吸收穿着者的排泄物、例如大量的尿为目的而吸收体较多地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物品。但是,较多地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高吸收性聚合物的位置偏移、高吸收性聚合物从吸收体脱落、吸收体随着吸收液体而容易走样等问题。
作为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的吸收体,可列举如下这样的吸收体,该吸收体具有:吸收保持层,其由绒毛浆、高吸收性聚合物以及热熔接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以及无纺布层,其配置于吸收保持层的表面片侧的面,由热熔接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吸收体中,使吸收保持层所含有的热熔接性合成树脂纤维彼此交织或者热熔接,并且,使吸收保持层所含有的热熔接性合成树脂纤维和无纺布层所含有的热熔接性合成树脂纤维热熔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0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13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使吸收保持层和无纺布层在它们的接触面处热熔接,提高它们之间的接合强度,并且使吸收保持层内的熔接性合成树脂纤维彼此热熔接,因此能期待降低吸收体的走样。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体中,热熔接的量增加,因此存在吸收体变硬的倾向。
专利文献2也是同样。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的、并且不容易带有折痕的、不容易走样的吸收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人提出了一种吸收体,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为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该吸收体的特征在于,上述吸收体具备吸收芯,该吸收芯具有第1面和与该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上述吸收芯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暴露于上述吸收芯的第1面的第1部分、暴露于上述吸收芯的第2面的第2部分以及将第1部分和第2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并且上述吸收体具有85%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吸收体柔软,并且不容易带有折痕,不容易走样。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具体来说是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吸收体3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吸收体3的III-III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的俯视图。
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V-V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1的VI-VI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用于对制造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吸收体以及吸收性物品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抗拉强度的测量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暴露”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暴露”是指,热塑性树脂纤维存在于吸收芯的第1面或者吸收芯的第2面。
·“平均纤维长度”
在本公开中,热塑性树脂纤维、以及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中的除纸浆以外的纤维、例如再生纤维素纤维以及半合成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根据JIS L1015:2010的附录A的“A7.1纤维长度的测量”的“A7.1.1A法(标准法)在带有刻度的玻璃板上测量每根纤维的长度的方法”进行测量。
此外,上述方法是相当于在1981年发行的ISO 6989的试验方法。
·“平均纤维长度”
在本公开中,纸浆的平均纤维长度是指重量加权平均纤维长度,是指利用美卓自动化(metso automation)公司制的卡亚尼纤维分析仪的纤维特征(离线)[kajaaniFiberLab fiber properties(off-line)]测量的L(w)值。
以下,对本公开的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另外,对于本公开的吸收体来说,根据需要以组装于吸收性物品的状态进行说明。
[吸收体]
本公开的吸收体是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上述吸收体具备具有第1面和与该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的吸收芯,该吸收芯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另外,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热塑性树脂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全部具有暴露于吸收芯的第1面的第1部分、暴露于吸收芯的第2面的第2部分以及将第1部分和第2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上述的第1部分、第2部分以及连结部分称为“特定的纤维取向性”。
将吸收芯的第1面和第2面分别假想为穿着者侧的面和衣物侧的面。
图1是含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具体来说是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靠下方的部分为前方。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具有作为透液性层的顶片2、吸收体3以及作为不透液性层的不透液性的底片4。
此外,在后述的吸收性物品的部分详细地说明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
图2是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吸收体3的俯视图,并且,图3是图2所示的吸收体3的III-III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3中,吸收体3包括吸收芯5、覆盖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芯包层11以及覆盖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芯包层12。在图3中,吸收芯5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6、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7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8。
另外,在图3中,为了进行说明,将热塑性树脂纤维6表示为较粗且较长,将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7表示为比热塑性树脂纤维6细且较短,但这并非反映实际的纤维的粗细和长度。
在图3中,热塑性树脂纤维6'具有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部分6'a、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部分6'b以及将第1部分6'a和第2部分6'b的连结部分6'c。更具体地说,热塑性树脂纤维6'具有位于一端部(面向纸面时靠左侧的端部)的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部分6'a、位于另一端部(面向纸面时靠右侧的端部)的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部分6'b以及将第1部分6'a和第2部分6'b连结的连结部分6'c。
另外,热塑性树脂纤维6”具有位于一端部(面向纸面时靠左侧的端部)的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部分6”a、在一端部(面向纸面时靠左侧的端部)和另一端部(面向纸面时靠右侧的端部)之间的暴露于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部分6”b以及将第1部分6”a和第2部分6”b连结的连结部分6”c。
图3所示的吸收体3在吸收芯5的第1面9与第1芯包层11之间具备粘接部(未图示),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1部分6'a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1部分6”a借助粘接部(未图示)连结于第1芯包层11。另外,图3所示的吸收体3在吸收芯5的第2面10与第2芯包层12之间具备粘接部(未图示),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2部分6'b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2部分6”b借助粘接部(未图示)连结于第2芯包层12。
热塑性树脂纤维6'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弹性体发挥作用,因此当对吸收体3(吸收芯5)施加力,吸收体3(吸收芯5)发生变形时,热塑性树脂纤维6'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伸长。接着,当除去施加于吸收体3(吸收芯5)的力时,伸长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6'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收缩,吸收体3(吸收芯5)的形状迅速地恢复。换言之,吸收体3(吸收芯5)内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6'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表现出恢复力。
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1部分6'a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1部分6”a在第1芯包层11处连结得越多,上述恢复力越高,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2部分6'b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2部分6”b在第2芯包层12连结得越多,上述恢复力越高。
这是因为,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一部分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一部分固定于第1芯包层11和/或第2芯包层12,因此热塑性树脂纤维6'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更容易发挥作为弹性体的功能。
其结果,吸收体3(吸收芯5)难以带有折痕,难以发生走样。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上述粘接部利用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粘接剂没有特别限制地形成。
上述粘接剂能够利用例如螺旋涂敷、涂布机涂敷、帘式涂布机涂敷、喷枪涂敷等涂装方法进行涂敷。
图3所示的吸收体3包括吸收芯5、覆盖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芯包层11以及覆盖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芯包层12,但本公开的吸收体也可不含有芯包层。即,也可以是吸收芯构成吸收体。
在吸收体不含有芯包层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吸收体、即吸收芯借助粘接部连结于与吸收体的穿着者侧相邻的层、例如透液性层,还/或优选的是连结于与吸收体的衣物侧相邻的层、例如不透液性层。这是因为,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固定于与吸收体的穿着者侧相邻的层和/或与吸收体的衣物侧相邻的层,因此更容易发挥作为弹性体的功能。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作为用于保持吸收体的其他成分、例如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的骨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吸收体的强度。其结果,本公开的吸收体在施加有体压等力时,难以在吸收体的内部发生层内剥离,与不含有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吸收体、例如只含有纸浆的吸收体相比更难以扭歪。
另外,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抑制吸收体所含有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移动,抑制高吸收性聚合物从吸收体(吸收芯)脱落。因而,高吸收性聚合物难以发生不期望的不均匀,其结果,在吸收了液体之后,吸收体难以发生不期望的膨胀。
另外,本公开的吸收体即使在吸收了大量液体的情况下,由于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保持吸收体的形状,因此吸收体也难以走样,例如,难以截断为多个断片。
并且,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并不是由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热熔接来提高吸收体的强度,因此本公开的吸收体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体柔软,进而穿着了吸收性物品的穿着者难以感觉不舒服。
从难以带有折痕的观点出发,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优选为85%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更优选为88%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再进一步优选为92%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
另外,上述折弯后恢复率的上限通常为100%,但也可以超过100%。
上述折弯后恢复率如下这样进行测量。
(1)将吸收体裁断为长度100mm×宽度50mm(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作成试样。
(2)测量试样的初始角θ0。初始角θ0(°)是在折弯前后述的内表面在后述的折轴线的两端形成的角度。
(3)以通过试样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与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以下,称为“折轴线”)为基准,以使与穿着者相接触的那一侧的面(以下,称为“内表面”)成为内侧的方式对试样进行折叠。
(4)将砝码(3.5kg,底面尺寸:10cm×10cm)载置于折叠后的试样,放置1分钟。
(5)在放置1分钟之后,取下砝码,在取下砝码并经过1分钟之后,测量上述内表面在上述折轴线的两端形成的角度θ1(°)。
(6)利用以下的式子求出折弯后恢复率R(%):
R=100×θ10
(7)对不同的试样重复进行上述的测量共计5次,采用上述值的平均值作为折弯后恢复率的值。
此外,在20℃和相对湿度65%气氛的条件下实施上述测量。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吸收芯具有优选为3.0N以下的抗弯强度、更优选为2.0N以下的抗弯强度、进一步优选为1.5N以下的抗弯强度、再进一步优选为1.0N以下的抗弯强度。这是从吸收芯、进一步讲是吸收体的柔软性的观点来考虑的。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抗弯强度如以下这样进行测量。此外,未记载的事项遵照JISL 1913:2010“通常无纺布试验方法”的“6.7.4格利法”进行。
(1)在20℃的65%RH的恒温恒湿室中准备安田精机制作所公司制的No.311格利式柔软度试验机。
(2)将试样切割为38mm×25mm(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准备测量试样。
(3)将试样放置到格利式柔软度试验机上,测量抗弯强度(第1次)。接着,将试样的表背颠倒地放置到格利式柔软度试验机上,测量抗弯强度(第2次)。
算出上述两次的抗弯强度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4)对不同的试样重复进行上述的测量共计5次,采用上述平均值的平均作为抗弯强度。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吸收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优选为100Pa以上,更优选为150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Pa以上,再进一步优选为250Pa以上。若上述抗拉强度小于100Pa,则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量变少,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的强度较弱,其结果,吸收芯有时容易扭歪。
另外,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的抗拉强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为3000Pa以下。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优选的是,吸收体在厚度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也处于上述范围。
在本公开中,上述抗拉强度使用图8所示的设备,如以下这样进行测量。
(1)准备丙烯酸类制的一对夹具401(直径68mm,各夹具的质量:200g,握持部401a的高度:50mm)。
(2)从吸收体准备直径68mm的样品402。
(3)准备两片裁切成直径68mm的双面胶带403(3M社制,粘接剂转印胶带950(日文:接着剤転写テープ950))。
(4)如图8所示,使用两片双面胶带403将样品402固定于一对夹具401。
(5)将具有样品402的一对夹具401载置于保持台405之上,从其上载置砝码404(10.5kg),静置3分钟。
(6)以夹持间隔70mm将一对夹具401放置在拉伸试验器(岛津制作所,AG-1kNI)上。
(7)以100mm/分的速度对样品402实施拉伸试验,直到样品402发生层内剥离,记录此时的最大拉力(N)。
(8)以不同的试样重复上述的测量共计5次,求出最大拉力(N)的平均值,根据以下的式子:
抗拉强度(Pa)=最大拉力的平均值(N)/0.003632(m2),算出抗拉强度(Pa)。
此外,测量在20℃的条件下实施。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吸收芯(或者吸收体)的厚度的、优选为2倍以上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更优选为3倍以上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进一步优选为4倍以上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还进一步优选为5倍以上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再进一步优选为7倍以上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若上述倍率小于2倍,则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难以暴露于吸收芯的第1面和吸收芯的第2面这两个面,进而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难以提高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吸收芯的厚度的、优选为30倍以下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更优选为20倍以下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更进一步优选为15倍以下的倍率的平均纤维长度。若上述倍率超过30倍,则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开纤变得不充分,吸收芯的均匀性被妨害,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难以提高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优选为6mm~70mm的平均纤维长度、更优选为10mm~50mm的平均纤维长度、更进一步优选为15mm~40mm的平均纤维长度。若上述平均纤维长度小于6mm,则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难以暴露于吸收芯的第1面和吸收芯的第2面这两个面的倾向,并且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难以与其他热塑性树脂纤维和/或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缠结,进而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难以提高的情况。
此外,通过热塑性树脂纤维与其他的纤维缠结,热塑性纤维被固定,易于发挥作为弹性体的功能,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提高。
另外,若上述平均纤维长度大于70mm,则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开纤性显著降低,吸收体含有未开纤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存在吸收体的均匀性降低,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难以提高的情况。
此外,上述平均纤维长度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利用气流成网方式与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例如纸浆进行混合的情况下特别优选。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优选为0.5dtex~10dtex的纤度、更进一步优选为1.5dtex~5dtex的纤度。若上述纤度小于0.5dtex,则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开纤性降低的情况,并且若上述纤度超过10dtex,则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根数变少,与其他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和/或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缠结的点的数量变少的倾向。
本公开的吸收体根据吸收体的用途等而优选的厚度不同,但通常来说具有0.1mm~15mm的厚度、优选为1mm~12mm的厚度、更进一步优选为2mm~6mm的厚度。
在本说明书中,吸收体的厚度(mm)如以下这样进行测量。
准备株式会社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FS-60DS[测量面44mm(直径),测量压力3g/cm2],在标准状态(温度23±2℃,相对湿度50±5%)之下,对吸收体的五个不同部位加压,测量各部位处加压10秒后的厚度,将五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吸收体的厚度。
对于本公开的吸收体来说,相对于共计100质量份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和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本公开的吸收体优选以5质量份~50质量份的热塑性树脂纤维、50质量份~95质量份的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的比例、更进一步优选以10质量份~40质量份的热塑性树脂纤维、60质量份~90质量份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的比例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和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若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比例小于5质量份,则存在作为弹性体发挥功能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绝对量变少,进而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难以提高的情况。若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比例超过50质量份,则存在由于吸水性优异的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的量变少,因此吸收体的吸收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本公开的吸收体通常具有20g/m2~10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0g/m2~8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00g/m2~5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这是从吸收体的强度和吸收性的观点来考虑的。
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优选为0.06g/cm3~0.14g/cm3的密度、更优选为0.07g/cm3~0.12g/cm3的密度、更进一步优选为0.08g/cm3~0.1g/cm3的密度。通过吸收体具有上述的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比例以及上述密度,从而存在吸收体的吸收性优异的倾向。
上述密度能够从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以及厚度算出。
此外,上述单位面积重量根据JIS L 1913:2010的“6.2每单位面积的质量(ISO法)”进行测量。
另外,从吸收体同与吸收体的衣物侧相邻的层、例如不透液性层等的连结的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公开的吸收体优选在不透液性层侧具有平坦的表面,例如优选具有没有垄槽等的表面。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优选的是,热塑性树脂纤维不与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或其他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相熔接。另外,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优选的是,热塑性树脂纤维与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或其他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相缠结。这是因为,吸收体能够以一定程度发生变形,从而使穿着者感到柔软性。
此外,关于后述的轧花部,不限于此。
另外,从折弯后恢复性的观点出发,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该多个轧花部通过至少对吸收芯进行轧花而形成,并且隔开间隔地配置。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的俯视图,并且,图5是图4(a)的V-V截面的局部剖视图。图4(a)和图5所示的吸收体3具有多个点状的轧花部21,该多个点状的轧花部21通过对吸收芯5、覆盖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芯包层11以及覆盖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芯包层12进行轧花而形成,并且隔开间隔地配置,除此以外,图4(a)和图5所示的吸收体3与图2和图3所示的吸收体3相同。
如图5所示,热塑性树脂纤维6、6’、6”以及6”’的一部分被轧花部21集积,热塑性树脂纤维6、6’、6”以及6”’借助轧花部21相连结。因而,吸收体3实质上等同于含有具有更长的平均纤维长度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热塑性树脂纤维6、6’、6”以及6”’作为弹性体进一步发挥功能,吸收体的折弯复原性进一步提高。
而且,从轧花部21将热塑性树脂纤维6、6’、6”以及6”’局部地进行固定的观点来看,热塑性树脂纤维6、6’、6”以及6”’也作为弹性体进一步发挥功能,吸收体的折弯复原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的情况下,在上述轧花部中,热塑性树脂纤维也可以与其他的纤维熔接,或者也可以不与与其他的纤维熔接,但优选的是与其他的纤维熔接。这是因为,热塑性树脂纤维通过与其他的纤维、特别是其他的热熔接性纤维相熔接,易于获得上述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不具有轧花部的非轧花部处,热塑性树脂纤维不与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或其他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相熔接。这是因为,存在吸收体变硬的倾向。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的情况下,多个轧花部相对于吸收体的面积的面积率优选为1%~20%,更优选为2%~15%,更进一步优选为3%~10%。若上述面积率小于1%,则存在轧花部的作用难以显现的倾向,并且,若上述面积率大于10%,则存在穿着者感受到吸收体的坚硬的倾向。
此外,“吸收体的面积”以及“轧花部的面积”是指俯视吸收体时的面积。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的情况下,该轧花部的形状不做特别限制,作为轧花部的形状,可列举例如点状的轧花部以及线状的轧花部。作为上述点状的轧花部,可列举例如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星形、心形等的轧花部。
上述轧花部的配置不做特别限制,可列举例如交错状、例如方交错状、60°交错状等的配置。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的情况下,多个轧花部的间隔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2.0倍以下、更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1.0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0.7倍以下、再进一步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0.5倍以下。若上述间隔长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2.0倍,则固定于不同的轧花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彼此不缠结,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难以提高。另外,若上述间隔在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0.5倍以下,则一根热塑性树脂纤维有时在多个轧花部固定,因此吸收体的折弯后复原性容易提高。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的情况下,每个轧花部的面积具有优选为0.1mm2~20.0mm2的面积、更优选为1.0mm2~15.0mm2的面积、更进一步优选为2.0mm2~10.0mm2的面积。若上述面积小于0.1mm2,则存在形成轧花部时的轧花辊的突起的顶端的形状变尖锐,吸收体被弄破的情况,并且,若上述面积大于20.0mm2,则存在吸收体变硬的倾向。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优选的是,图4(a)所示那样的点状的轧花部通过将点状的突起向吸收体的穿着者侧的面、即吸收芯的第1面侧按压来形成。这是因为,吸收体具有自穿着者侧的面形成的点状的轧花部,从而吸收体易于沿着穿着者的身体的线条。
此外,具体的轧花部的形成方法在“制造方法”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俯视图。图4(b)所示的吸收体3具有多个线状的轧花部21,该多个线状的轧花部21通过对吸收芯5、覆盖吸收芯5的第1面9的第1芯包层11以及覆盖吸收芯5的第2面10的第2芯包层12进行轧花而形成,并且隔开间隔地配置。线状的轧花部21沿吸收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的吸收体中,优选的是,图4(b)所示那样的线状的轧花部通过将线状的突起向吸收体的衣物侧的面、即吸收芯的第2面侧按压来形成。这是因为,吸收体具有自衣物侧的面形成的线状的轧花部,从而吸收体在向穿着者的方向弯曲了时容易恢复。
此外,具体的轧花部的形成方法在“制造方法”的部分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4(a)、图4(b)以及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轧花部21通过对吸收芯5、第1芯包层11以及第2芯包层12进行轧花而形成,但在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中,轧花部能通过仅对吸收芯进行轧花而形成。通过这么做,例如在吸收体含有芯包层的实施方式中,使穿着者难以感到轧花部的坚硬。
本公开的吸收体在含有第1芯包层和第2芯包层的实施方式中,第1芯包层和第2芯包层连续,即,第1芯包层和第2芯包层也可以由一张片材形成。或者,第1芯包层和第2芯包层非连续,即,第1芯包层和第2芯包层也可以由多张片材形成。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可列举含有单一的成分的纤维、例如单一纤维,或者含有多种成分的纤维、例如复合纤维。作为上述成分,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离子键树脂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乳酸等的聚酯;尼龙等聚酰胺等。
作为上述复合纤维的例子,例如可列举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海岛型纤维等复合纤维;中空型纤维;扁平、Y型、C型等异型纤维;潜在卷曲或者表观卷曲的立体卷曲纤维;利用水流、热、轧花加工等物理上的负载进行分割的分割纤维等,并且,优选的是工业上能廉价获得并且安全性较高的芯鞘型纤维、特别是PET/PE,PP/PE(芯/鞘)等。
芯成分/鞘成分的质量比优选为10/90~90/10,更进一步优选为30/70~70/30。若鞘成分的比例较小,则熔接性降低,并且,若鞘成分的比例增加,则存在纺丝性降低的倾向。
作为上述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可列举纸浆、人造丝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醋酸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等,该纸浆例如为以针叶树或者阔叶树为原料而得到的木材纸浆、甘蔗渣、洋麻、竹、麻、棉(例如棉籽绒)等非木材纸浆。作为上述纸浆,优选的是工业上能廉价获得并且安全性较高的牛皮纸浆。
上述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不做特别限制。另外,在上述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半合成纤维等的情况下,能够具有3mm~70mm、5mm~50mm、10mm~40mm等的平均纤维长度。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半合成纤维等根据纤维长度而在干燥时具有与热塑性树脂纤维同样的功能,能够对吸收体赋予折弯复原性。
本公开的吸收体在吸收芯的总质量的、优选为5质量%~8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6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40质量%的范围内含有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
作为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可列举例如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聚合物系、例如丙烯酸系的高吸收性聚合物。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具有以下的结构。
一种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体具备吸收芯,上述吸收芯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6mm~70mm的平均纤维长度,并且上述吸收体具有85%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
关于各结构,如上所述。
[吸收性物品]
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具备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层以及设于上述透液性层与不透液性层之间的吸收体,吸收芯使吸收芯的第1面朝向透液性层侧、并且使吸收芯的第2面朝向不透液性层地配置。
在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吸收体如上所述。
此外,在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所含有的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与吸收体的吸收性和液体保持性相关联,另外,吸收体所含有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同与透液性层和/或不透液性层的连结、特别是与不透液性层的连结相关联,赋予吸收性物品的折弯后恢复性,并且对吸收体、进而对吸收性物品赋予柔软性。
图1是含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具体来说是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6是图1的VI-VI截面的局部剖视图。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靠下方的部分为前方。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具有作为透液性层的顶片2、吸收体3以及作为不透液性层的底片4。此外,吸收体3与图3所示的吸收体是相同的。另外,图1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具有:一对立体褶裥41,其包括伸缩构件41a;以及粘扣42。在图1还示出了配置于构成立体褶裥41的片与底片4之间的一对伸缩构件43。
图6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在顶片2与吸收体3之间具有用于将顶片2和吸收体3连结的粘接部(未图示),并且在吸收体3与底片4之间具有用于将吸收体3和底片4连结的粘接部(未图示)。
在图6所示的带型一次性尿布1中,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1部分6'a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1部分6”a借助粘接部(未图示)和第1芯包层11而连结于顶片2,并且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2部分6'b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的第2部分6”b借助粘接部(未图示)和第2芯包层12而固定于底片4。其结果,在吸收体3与顶片2之间以及吸收体3与底片4之间难以发生层间剥离,带型一次性尿布1难以扭歪。另外,连结于顶片2和底片4的热塑性树脂纤维6’和热塑性树脂纤维6’6”作为弹性体发挥功能,带型一次性尿布1的折弯后恢复性优异。
在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吸收体具有线状的轧花部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该线状的轧花部通过从吸收芯的第2面侧按压线状的突起而形成。这是因为,吸收体在向穿着者的方向弯曲了时容易恢复。
另外,在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吸收体具有点状的轧花部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该线状的轧花部通过从吸收芯的第1面侧按压点状的突起而形成。这是因为,吸收体容易沿着穿着者的身体的线条。
[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吸收体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和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并且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暴露于吸收芯的第1面的第1部分和暴露于吸收芯的第2面的第2部分,只要是能够制造这样的吸收体的方法,就不做特别限制,能够利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另外,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除含有上述的吸收体之外,能够利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方法来制造。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例。
图7是用于对制造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吸收体以及吸收性物品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7所示的方法包括第1工序(I)和第2工序(II)。
此外,在图7中,不区分表示热塑性树脂纤维和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
[第1工序(I)]
在向机械方向MD旋转的吸入筒151的周面151a以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凹部153作为填充吸收体材料的模具,该多个凹部153从周面151a向吸入筒的中心延伸。若吸入筒151旋转而凹部153向材料供给部152进入,则在吸入部156的吸引的作用下,从材料供给部152供给来的吸收体材料堆积于凹部153。
带有罩152a的材料供给部152以覆盖吸入筒151的方式形成,材料供给部152利用空气输送将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混合物21向凹部153供给。另外,材料供给部152具备用于供给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22的颗粒供给部158,向凹部153供给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22。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混合物21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22(以下,称为“吸收体原料”)以混合状态堆积于凹部153,在凹部153形成有吸收体226。
设为热塑性树脂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特定的纤维取向性,因此材料供给部152的罩152a在机械方向MD的下游侧(吸收体原料的堆积的上游侧)具有大于在本技术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罩的堆积空间152b。
通过这么做,热塑性树脂纤维存在沿凹部153的深度方向、换言之从吸入筒151的周面151a朝向吸入筒151的中心的方向堆积的倾向。
着眼于吸收体原料和凹部153,吸收体原料具有从凹部的吸入筒的旋转的下游侧的凹部部分153a朝向旋转的上游侧的凹部部分153b依次堆积的倾向,因此热塑性树脂纤维存在具有上述的特定的纤维取向性的倾向。
另外,通过在将吸收体原料堆积于凹部153时,将吸收体原料堆积的上游侧的吸入筒的吸引力设为高于吸收体原料堆积的下游侧的吸入筒的吸引力,热塑性树脂纤维也容易具有上述的特定的纤维取向性。
而且,通过使吸入筒的旋转速度比吸收体原料的流动速度慢等,热塑性树脂纤维容易具有上述的特定的纤维取向性。
接着,形成于凹部153的吸收体226移动到在自身上具有被涂敷机159涂敷的粘接剂的承载片150上。
承载片150之后形成第2芯包层,但在吸收性物品不具有芯包层的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层、所期望的辅助片等作为承载片。
接着,从辊227供给第1芯包覆片228,将被涂敷机159涂敷的粘接剂涂敷到第1芯包覆片229之后,将第1芯包覆片228堆叠于吸收体226之上,形成叠置物230。
[第2工序(II)]
在第2工序(II)中,在轧花工序中,使用一对轧花辊301、302对叠置物230轧花,在叠置物230上形成轧花部。在接下来的切割工序中,使用一对辊303、304,将叠置物230裁切为预定的形状,从而制造吸收体305。除此以外的工序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实施,因此省略说明。
优选的是,上述轧花工序中的轧花辊的温度处于大于等于构成吸收体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熔点这样的预定关系。具体来说,上述温度为热塑性树脂纤维的一部分熔解的温度即可,例如,在热塑性树脂纤维为芯鞘型复合纤维的情况下,上述温度为鞘成分的一部分开始熔融的温度以上即可。
轧花工序中的轧花辊的温度通常为30℃~160℃,优选为30℃~140℃,压力通常为10N/mm~3000N/mm,优选为50N/mm~500N/mm,处理时间通常为0.0001秒~5秒,优选为0.005秒~2秒。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实施例。
[制造例1]
利用图7所示的装置,得到了如下这样的厚度未调整的吸收芯,该吸收芯以纸浆:225g/m2、热塑性树脂纤维:25g/m2以及聚丙烯酸钠系高吸收性聚合物(SAP,SuperAbsorbent polymer):22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含有上述材料,且具有长度340mm×宽度110mm的尺寸。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是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且鞘为聚乙烯的芯鞘纤维,平均纤维长度为30mm,纤度为2.2dtex。
接着,使上述厚度未调整的吸收芯通过一对平面轧辊,调整其厚度,制造出吸收芯No.1。
[制造例2~6]
除了如表1所示的那样地改变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纸浆的比例以外,根据制造例1的步骤,制造出吸收芯No.2~6。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
评价了吸收芯No.1~No.6的折弯后恢复率。将结果一并在表1中表示。
此外,实施例1~5的吸收芯No.1~No.5的厚度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为100Pa以上。
[表1]
表1
附图标记说明
1:带型一次性尿布
2:顶片
3:吸收体
4:底片
5:吸收芯
6:热塑性树脂纤维
6a:第1部分
6b:第2部分
6c:连结部分
7: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
8:高吸收性聚合物
9:第1面
10:第2面
11:第1芯包层
12:第2芯包层
21:轧花部
41:立体褶裥
41a,43:伸缩构件
42:粘扣
401:夹具
402:样品
403:双面胶带
404:砝码
405:保持台

Claims (14)

1.一种吸收体,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为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该吸收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备吸收芯,该吸收芯具有第1面和与该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
所述吸收芯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
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暴露于所述吸收芯的第1面的第1部分、暴露于所述吸收芯的第2面的第2部分以及将第1部分和第2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并且
所述吸收体具有85%以上的折弯后恢复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体还包括覆盖所述吸收芯的第1面的第1芯包层以及位于所述吸收芯的第1面与第1芯包层之间的粘接部,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第1部分借助所述粘接部连结于第1芯包层,并且/或者所述吸收体还包括覆盖所述吸收芯的第2面的第2芯包层以及位于所述吸收芯的第2面与第2芯包层之间的粘接部,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第2部分借助所述粘接部连结于第2芯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所述吸收芯的厚度的2倍以上的平均纤维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具有6mm~70mm的平均纤维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体具有多个轧花部,该多个轧花部通过至少对所述吸收芯进行轧花而形成,并且隔开间隔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轧花部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线状的轧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线状的轧花部通过将线状的突起从所述吸收芯的第2面侧按压到至少所述吸收芯上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轧花部包括点状的轧花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点状的轧花部通过将点状的突起从所述吸收芯的第1面侧按压到至少所述吸收芯上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间隔为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的2.0倍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在不具有轧花部的非轧花部处不与所述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和/或其他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相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芯相对于共计100质量份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和所述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以5质量份~5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以50质量份~95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纤维素系吸水性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为100Pa以上。
14.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层以及设于所述透液性层与所述不透液性层之间的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芯使其第1面朝向所述透液性层侧、并且使其第2面朝向所述不透液性层地进行配置。
CN201580046260.5A 2014-08-26 2015-08-11 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06714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2061A JP6173276B2 (ja) 2014-08-26 2014-08-26 吸収体、及び当該吸収体を含む吸収性物品
JP2014-172061 2014-08-26
PCT/JP2015/072788 WO2016031569A1 (ja) 2014-08-26 2015-08-11 吸収体、及び当該吸収体を含む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4757A CN106714757A (zh) 2017-05-24
CN106714757B true CN106714757B (zh) 2018-10-09

Family

ID=5539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6260.5A Active CN106714757B (zh) 2014-08-26 2015-08-11 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73276B2 (zh)
CN (1) CN106714757B (zh)
AU (1) AU2015307582B2 (zh)
MY (1) MY184262A (zh)
WO (1) WO20160315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17863A (ja) * 2017-07-20 2019-02-07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WO2019090291A1 (en) 2017-11-06 2019-05-0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conforming features
JP6957106B2 (ja) * 2017-11-20 2021-11-0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コア
JP6523412B1 (ja) * 2017-11-28 2019-05-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21083543A (ja) * 2019-11-26 2021-06-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21083542A (ja) * 2019-11-26 2021-06-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11603315A (zh) * 2020-05-18 2020-09-01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吸收芯体及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175A (ja) * 1981-07-02 1983-01-18 瑞光鉄工株式会社 吸水材の製造法
JPS63318941A (ja) * 1987-06-23 1988-12-2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吸収性物品
BR9408074A (pt) * 1993-11-16 1997-08-12 Procter & Gamble Artigo absorvente
JP4401750B2 (ja) * 2003-11-25 2010-01-2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使い捨ておむつ用吸収体
JP6027861B2 (ja) * 2012-11-20 2016-11-1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07582A1 (en) 2017-04-13
AU2015307582B2 (en) 2019-03-21
JP6173276B2 (ja) 2017-08-02
WO2016031569A1 (ja) 2016-03-03
CN106714757A (zh) 2017-05-24
JP2016043197A (ja) 2016-04-04
MY184262A (en)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4757B (zh) 吸收体以及含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CN104093388B (zh) 吸收体和包含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CN101151010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6164353B (zh) 无纺布
CN106029027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KR102218569B1 (ko) 체액 흡수성 물품용 흡수체
CN103906489B (zh)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35521A (zh) 吸收性物品
JP6257511B2 (ja) 吸収性物品
KR102578793B1 (ko) 고성능 부직포 구조물
US2008011589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n Article Made of Tissue Paper or the Like Comprising a Superabsorbent Material
JP5984889B2 (ja) 吸収性物品用の吸収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6029028A (zh) 吸收性物品的伸缩结构的制造方法、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以及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N108472181B (zh) 吸收性物品的外装片用的无纺布以及含有该无纺布作为外装片的吸收性物品
CN203370023U (zh) 吸收性物品
CN107847374A (zh) 吸收性物品
TW201634023A (zh)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體
CN106794101B (zh) 吸收体和包含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CN1964684B (zh) 阴唇间垫
JP6265618B2 (ja) 吸収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6118158B2 (ja) 吸収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6092578B2 (ja) 弱酸性透水不織布
JP7017886B2 (ja)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
CN107407026B (zh) 皮肤贴粘用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