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8154A -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8154A
CN106698154A CN201510785465.7A CN201510785465A CN106698154A CN 106698154 A CN106698154 A CN 106698154A CN 201510785465 A CN201510785465 A CN 201510785465A CN 106698154 A CN106698154 A CN 106698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line
rail
spacing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5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8154B (zh
Inventor
吴登华
张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MAX LIFT (HOLDING)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YMAX LIFT (HOLDING)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MAX LIFT (HOLDING)CO Ltd filed Critical SYMAX LIFT (HOLDING)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54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8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8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8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8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8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通过对座椅电梯的驱动主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可靠的计算公式得出保证座椅电梯平衡的轨道加工依据(即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L),保证座椅电梯在导轨上运行时始终保持水平,解决了目前双轨式座椅电梯存在的舒适感差、安全感差的问题,避免座椅电梯因前倾或后倾导致零件损坏,从而提高了座椅电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保证座椅电梯在不同角度轨道上运行时、始终保持座椅呈水平状态的平衡方法,
背景技术
座椅电梯是一种运行在楼梯侧面的电梯,其主要作用是帮助行动不方便的人上下楼梯。目前,不同住户的楼梯通道角度是不同的,因此座椅电梯的轨道也必须随着楼梯通道角度而进行改变,在楼梯通道角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座椅电梯在轨道上运行的误差也越来越大,无法保证座椅电梯始终保持水平,严重影响了座椅电梯的舒适感及使用者的安全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精巧,质量轻,操作方便,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从而。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下驱动主机型号得出定量A、B、C、D,根据住户楼道尺寸得出角度α;其中:
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A;
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为B;
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
齿条节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
上轨道中心线或下轨道中心线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A、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B、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齿条节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D及上轨道中心线或下轨道中心线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得出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其计算公式为:
H=(B-A*tanα)*Cosα+C+D;
上述公式中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两个抓轨回转臂中心连线的交点a 至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的交点b之间的间距表示为:
A*tanα;
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的交点b齿轮中心c之间的间距表示为:
B-A*tanα;
第三步:通过第二步所得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得出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L,其计算公式为:
L=H/Cosα;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在下驱动主机中至少有一个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上导轨中心线互为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对座椅电梯的驱动主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可靠的计算公式得出保证座椅电梯平衡的轨道加工依据(即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L),保证座椅电梯在导轨上运行时始终保持水平,解决了目前双轨式座椅电梯存在的舒适感差、安全感差的问题,避免座椅电梯因前倾或后倾导致零件损坏,从而提高了座椅电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下驱动机构在导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表示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B表示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C表示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D表示齿条节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α是指上轨道中心线或下轨道中心线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H表示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之间的间距。L表示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L1、上导轨中心线;L2、齿条节线;L3、下轨道中心线;1、上导轨;2、下导轨;3、抓轨回转臂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座椅电梯型号为Symax-Delite-160。
第一步:根据上述座椅电梯的型号(下驱动电机是座椅电梯的一部分)确定抓轨回转臂中心3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A=101.5mm。在竖直 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B=236mm。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33.25mm。齿条节线L2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为D=19mm。通过测量住户楼道得出上轨道中心线L1或下轨道中心线L3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20°。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A=101.5mm、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3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B=236mm、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33.25mm、齿条节线L2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为D=19mm、以及通过测量住户楼道得出上轨道中心线L1或下轨道中心线L3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20°得出上轨道中心线L1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H,其计算公式为:
H=(B-A*tanα)*Cosα+C+D (1)
式(1)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两个抓轨回转臂中心连线的交点a至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的交点b之间的间距表示为A*tanα。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L1的交点b齿轮中心c之间的间距表示为B-A*tanα;将上述各定量值分别代入计算公式(1)得出:
H=(236-101.5*tan20°)*cos20°+33.25+19=239.3mm (2)
第三步:通过第二步所得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得出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L1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L,其计算公式为:
L=H/Cosα (3)
将求出的H的值代入式(3)中得出:
L=239.3/cos32°=195.5mm (4)
实施例2:
座椅电梯型号为Symax-Glide-180。
第一步:根据上述座椅电梯的型号(下驱动电机是座椅电梯的一部分)确定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A=120mm。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3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B=260mm。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57.75mm。齿条节线L2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为D=10mm。通过测量住户楼道得出上轨道中心线L1或下轨道中心线L3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24°。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 间距A=120mm、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3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B=260mm、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57.75mm、齿条节线L2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为D=10mm、以及通过测量住户楼道得出上轨道中心线L1或下轨道中心线L3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24°得出上轨道中心线L1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H,其计算公式为:
H=(B-A*tanα)*Cosα+C+D (5)
式(5)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两个抓轨回转臂中心连线的交点a至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的交点b之间的间距表示为A*tanα。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L1的交点b齿轮中心c之间的间距表示为B-A*tanα;将上述各定量值分别代入计算公式(5)得出:
H=(260-120*tan24°)*cos24°+57.75+10=256.5mm (6)
第三步:通过第二步所得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得出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L1与下轨道中心线L3之间的间距L,其计算公式为:
L=H/Cosα (7)
将求出的H的值代入式(7)中得出:
L=256.5/cos24°=280.79mm (8)
在上述下驱动主机中至少有一个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上导轨中心线互为重合。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2)

1.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下驱动主机型号得出定量A、B、C、D,根据住户楼道尺寸得出角度α;其中:
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A;
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为B;
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
齿条节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
上轨道中心线或下轨道中心线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之间的间距A、在竖直方向中、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传动齿轮中心之间的间距B、传动齿轮的节圆半径为C、齿条节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D及上轨道中心线或下轨道中心线分别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得出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其计算公式为:
H=(B-A*tanα)*Cosα+C+D;
上述公式中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两个抓轨回转臂中心连线的交点a至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的交点b之间的间距表示为:
A*tanα;
下驱动主机竖直中心线与上导轨中心线的交点b齿轮中心c之间的间距表示为:
B-A*tanα;
第三步:通过第二步所得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H得出在垂直方向上、上轨道中心线与下轨道中心线之间的间距L,其计算公式为:
L=H/Cos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驱动主机中至少有一个抓轨回转臂中心与上导轨中心线互为重合。
CN201510785465.7A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Active CN106698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5465.7A CN106698154B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5465.7A CN106698154B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8154A true CN106698154A (zh) 2017-05-24
CN106698154B CN106698154B (zh) 2018-11-13

Family

ID=5893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5465.7A Active CN106698154B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81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614A (zh) * 2018-10-19 2019-01-01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梯翻转导轨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568A (ja) * 2000-02-18 2001-08-28 Ryozo Ota 階段に組込んだ乗用リフトの構造
JP2003159281A (ja) * 2001-11-29 2003-06-03 Shinsei:Kk 移動装置
CN102583138A (zh) * 2012-03-12 2012-07-18 胡书彬 踏步电梯安装运行方法及系统装置
EP2778337A1 (fr) * 2013-03-15 2014-09-17 Alain Bourgeois Portillon d'accès aux escaliers mécaniques ou trottoirs roulants
CN104724580A (zh) * 2015-03-16 2015-06-24 陈长柱 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4803259A (zh) * 2015-03-16 2015-07-29 陈长柱 在现有楼梯上增设楼宇智能代步电梯的方法
CN104909235A (zh) * 2015-05-14 2015-09-16 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楼道电梯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568A (ja) * 2000-02-18 2001-08-28 Ryozo Ota 階段に組込んだ乗用リフトの構造
JP2003159281A (ja) * 2001-11-29 2003-06-03 Shinsei:Kk 移動装置
CN102583138A (zh) * 2012-03-12 2012-07-18 胡书彬 踏步电梯安装运行方法及系统装置
EP2778337A1 (fr) * 2013-03-15 2014-09-17 Alain Bourgeois Portillon d'accès aux escaliers mécaniques ou trottoirs roulants
CN104724580A (zh) * 2015-03-16 2015-06-24 陈长柱 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4803259A (zh) * 2015-03-16 2015-07-29 陈长柱 在现有楼梯上增设楼宇智能代步电梯的方法
CN104909235A (zh) * 2015-05-14 2015-09-16 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楼道电梯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614A (zh) * 2018-10-19 2019-01-01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梯翻转导轨的制作方法
CN109110614B (zh) * 2018-10-19 2019-12-17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梯翻转导轨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8154B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36065U (zh) 一种背包架式电梯的布置结构
CN206328029U (zh) 循环式防坠电梯
CN205873587U (zh) 一种新型无轨导靴
CN102462223A (zh) 斜拉式抽屉滑轨
CN106698154A (zh) 一种下驱动式双轨电梯座椅的平衡方法
CN201921527U (zh) 基于同步带的轨道小车驱动装置
CN108584624A (zh) 一种便捷代步器
CN207792405U (zh) 一种楼梯电梯
CN203638993U (zh) 天车机器人防脱轨机构
CN207046650U (zh) 一种曳引机及安装有该曳引机的家用电梯
CN207898966U (zh) 一种单立环室内高速过山车
CN201220873Y (zh) 侧导轨全覆盖无障碍通道系统
CN107857185A (zh) 楼道座椅电梯
CN205653003U (zh) 一种基于蜗杆蜗母条机构驱动的电梯
CN203222404U (zh) 地下停车场双工位汽车提升机
CN205367424U (zh) 电梯自发电装置
CN106422334A (zh) 一种能够呈平台式垂直跌落的断轨过山车
CN102167252B (zh) 一种矿用电梯刚性导轨及其布置结构
CN211572781U (zh) 一种侧提升立体车库
CN203648054U (zh) 一种娱乐用飞行模拟装置的行走导向装置
CN107628510A (zh) 一种卧式便捷代步爬楼器
CN103787182B (zh) 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隙遮盖装置
CN103287448A (zh) 硬座列车行李拖动架
CN202625579U (zh) 一体双向自动扶梯
CN203715044U (zh) 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隙遮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