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4584B -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4584B
CN106694584B CN201611053068.1A CN201611053068A CN106694584B CN 106694584 B CN106694584 B CN 106694584B CN 201611053068 A CN201611053068 A CN 201611053068A CN 106694584 B CN106694584 B CN 106694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plate
frame vertical
pressing sleeve
sleeve roller
lo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30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4584A (zh
Inventor
赵瑞明
苗增军
景洪涛
位绍波
武剑
张凯
宁勇
杨兆银
胡杨
安柏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Priority to CN2016110530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4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4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4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4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4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1/00Guiding, conveying, or accumulating easily-flexible work, e.g. wire, sheet metal bands, in loops or curves; Loop lif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包括框架立板,所述框架立板的上方为开口设置,所述框架立板用于提供支撑;进口压套辊和出口压套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上;起套辊,设置于所述进口压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之间;起套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上,用于实现所述起套辊的起套和落套;前喇叭口,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端,用于引导轧件与所述进口压套辊接触;后喇叭口,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端,用于引导轧件与所述出口压套辊接触。本发明的框架立板的上端开放的类似于导槽的活套器本体结构,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上端开放的形式,可以便于堆钢的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技术中,目前一般采用标配18架轧机,每个机架单独设置电机、减速机拖动,轧机的电机采用直流调速或是交流变频调速的方式来实现轧辊转速的匹配,达到各个机架之间金属“秒流量相等”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钢坯加热温度、轧槽磨损、轧制升温、冷却降温和轧机咬钢速降、电机本身速度波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实现通过各架轧机的金属秒流量相等是不可能的(机架之间的金属轧件存在张力),从而造成产品尺寸的波动较大。为最大限度上抑制这种客观存在的波动,必须采用活套器。活套器在相邻机架之间形成“活套”,通过活套套高检测元件发出的套高电气信号,来修正轧机的轧制速度,从而实现较为理想的无张力轧制状态,来达到提高和保持较好的产品尺寸的作用。
传统设计的活套器,如图1和图2所示,整个活套器由主体框架1、进口压套辊2、出口压套辊3、起套辊4和活门组成,起套辊4的动作由气缸41带动支臂42、来围绕支臂旋转支点43转动,从而实现起套和落套。活套器的进出口在主体框架1上设置前后喇叭口安装孔,用销轴将前后喇叭口11挂在主体框架1上,具体为,轧件10进入活套器的前机架12,再进入进口压套辊2,经过起套辊4,通过活套器的高度检测窗口13检测高度,进入到出口压套辊3,再由活套器的后机架14出来,从而完成对轧件进活套器的引导和出活套器进入下一架轧机导卫的引导,在图2中,实线的气缸41和起套辊4表示起套后的状态,虚线的气缸41和起套辊4表示落套后的状态。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整个活套器是机构复杂的钢板焊接结构,重量较重,目前机械设备采购价格的确定一般按照重量、制作加工难度和材质等来进行报价,重量大、加工难度较大即价格高。
原活套器设计中,在活套器的护罩关闭后,活套内部形成封闭空间,一旦出现堆钢,轧件10折叠在封闭空间内,清除困难,影响时间较长。
原活套设计中,起套辊4和压套辊2和3外形尺寸都较大,直径约200mm左右,若制作成耐磨的合金材质,则费用较高,在实际使用中,起套辊和压套辊的磨损不可避免,备件更换费用较高。
原活套设计中,起套旋转机构尺寸大、重量大,气缸41推拉力的作用点在支臂42的中点,须要较大直径的气缸41来提供足够的拉力,同时,起套辊4为悬臂结构,升降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甩动和较大的震动,影响到各个活动旋转位置的尺寸配合精度,从而影响到活套工作的稳定性。
图1和图2示出的均为单线活套器的示意图,对于螺纹钢的两线切分或是多线切分轧制工艺,活套器和进出口喇叭口的外形尺寸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根据工艺需要对活套器本体进行加宽,和对活套器本体以及进出口喇叭口内部进行必要的间隔,以实现并排的两支或多支轧件各自有自己的通道来顺畅通过活套器。切分轧制的活套器、进出口喇叭口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结构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起套辊4、压套辊2和3与主体框架1(即活套器本体)的立面内侧壁之间是有间隙的,一般情况下,单侧预留3mm~5mm,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整个装配结构在使用中冷热变形的影响,以及其它一些正常的磨损老化因素,该预留间隙会变大,更常见的情况是一侧间隙几乎没有,而另一侧很大,达到10mm左右。这么大的间隙,在进行较小规格切分轧制时,由于切分后之间头部形状较为不规则,容易在上述间隙处“夹住”,而导致堆钢。
起套辊4位置的本体隔板14,因为起套辊4的旋转升降动作,起套辊4前和起套辊4后的中间隔板15是断开的,距离较远,以正常的起套辊4的直径Φ200mm为例,则此处的空开距离一般在220mm左右,此空间经常出现这边通道的轧件10头部窜入另一侧的通道而导致堆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套装置容易堆钢的技术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套装置容易震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包括框架立板,所述框架立板的上方为开口设置,所述框架立板用于提供支撑;进口压套辊和出口压套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上;起套辊,设置于所述进口压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之间;起套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上,用于实现所述起套辊的起套和落套;前喇叭口,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端,用于引导轧件与所述进口压套辊接触;后喇叭口,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端,用于引导轧件与所述出口压套辊接触。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框架立板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前口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前端下部,所述前口底板的入口侧向下倾斜;入口侧上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前端上部;所述前口底板和所述入口侧上压板形成所述前喇叭口;所述进口压套辊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后端;所述起套辊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所述出口压套辊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前端,还包括:入口侧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后端下方并位于所述进口压套辊的下方,用于托住轧件;后部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起套辊的后方,用于托住轧件;出口侧压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前端上方并位于所述出口压套辊的前方,所述出口侧压板的入口侧向上倾斜,用于和所述后部底板形成后喇叭口;第一中部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起套辊的后方。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盖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出口压套辊的后方。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为逐步收口设置,使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对轧件起到引导作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为逐步收口设置,使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对轧件起引导作用。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起套旋转机构包括:支臂和驱动装置;所述支臂的一端枢转安装于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的底端以形成旋转支点,所述支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起套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支臂的下方,且与所述支臂连接以驱动所述支臂绕所述旋转支点旋转,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臂连接形成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支臂的另一端。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起套辊位于所述支臂的一端的后方,所述支臂作为第二中部底板。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活套高度检测窗口,设在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位于所述起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之间,用于检测轧件的高度;位于所述活套高度检测窗口下游的框架立板为向所述框架立板外侧弯曲的框架立板。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口压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的两端均嵌入所述框架立板中;所述起套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进口压套辊的长度。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入口侧中间隔板,安装在所述前喇叭口的中部,用于形成两个通道;分叉板,所述分叉板位于所述入口侧中间隔板的后部,所述分叉板的宽度逐渐加宽,用于过渡引导;和双隔板,用于将两个通道隔开,并产生一定的距离。
如上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口压套辊包括辊轴,穿过所述框架立板,用于提供支撑;棍子,套在所述辊轴上并置于所述框架立板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塞器的框架立板的上端开放的类似于导槽的活套器本体结构,当遇到堆钢出现时,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内不会有太多的轧件,即便有,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上端开放的形式,可以便于堆钢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传统单线活塞器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传统单线活塞器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传统单线活塞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两切分活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线活塞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线活塞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切分活塞器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切分活塞器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进口压套辊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01-框架立板;102-前口底板;103-入口侧上压板;104-安装座;105-进口压套辊;1051-辊轴;1052-垫片;1053-防尘盖;1054-轴承;1055-顶紧套;1056-压紧垫片;1057-开槽螺母;106-入口侧底板;107-销轴;108-支臂;109-起套辊;110-后部底板;1100-第一中部底板;111-出口侧压板;112-盖板;113-后喇叭口;114-活套高度检测窗口;115-连接位置;116-出口压套辊;117-入口侧中间隔板;118-分叉板;119-双隔板;120-销;121-支臂分道隔板;122-分道隔板;123-分道加宽隔板;124-后喇叭口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主要包括框架立板101,框架立板101的上方为开口设置,框架立板101用于提供支撑和导向;前喇叭口,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前端,用于引导轧件进入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以与下述的进口压套辊接触105;后喇叭口113,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后端,用于将轧件引出以与出口压套辊116接触;进口压套辊105和出口压套辊116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框架立板101上;起套辊109位于进口压套辊105和出口压套辊116之间;起套旋转机构,安装在框架立板101上,用于实现起套辊109的起套和落套。实际应用时,框架立板101形成导槽,优选地,框架立板10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框架立板10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沿直线(即活套器中心线)对称设置,在两块框架立板101之间设置有进口压套辊105、起套辊109、起套旋转机构、出口压套辊116、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轧件在两块框架立板101之间行进。
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采用上端开放的形式设置,当遇到堆钢出现时,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内不会有太多的轧件,即便有,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上端开放的形式,可以便于堆钢的处理。
为了使本发明能够实现轻量化设计,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框架立板101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前口底板102,固定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前部的前端下部,前口底板102的入口侧(如图5中前口底板102的左端)向下倾斜;入口侧上压板103,固定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前部的前端上部,入口侧上压板103的入口侧(如图5中入口侧上压板103的左端)向上倾斜;前口底板102和入口侧上压板103之间的距离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前口底板102和入口侧上压板103形成前喇叭口,用于引导轧件。进口压套辊105,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前部的后端;入口侧底板106,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前部的后端下方并位于进口压套辊105的下方,用于托住轧件;起套辊109,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中部;后部底板110,安装在框架立板101后部的下方并位于起套辊109的后方,用于托住轧件;出口压套辊116,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后部的前端;出口侧压板111,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后部的前端上方,并位于出口压套辊116的前方,出口侧压板111的入口侧(如图5中出口侧压板的左端)向上倾斜,用于和后部底板110形成后喇叭口;第一中部底板1100,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中部的下方,并位于起套辊109的后方,优选地,第一中部底板1100的入口侧向下倾斜(如图5中第一中部底板1100的左端)。
为了防止轧件从框架立板101的后部窜出,本发明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还包括盖板112,安装在框架立板101的后部的上方,且位于出口压套辊116的后方。
为了整体能够对轧件起到引导作用,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框架立板101的后部为逐步收口设置,使本发明的框架立板101的后部对轧件起到引导作用,进一步地,框架立板101的后部的后端为逐步收口设置。框架立板101的前部为逐步收口设置,使框架立板101的前部对轧件起引导作用。
起套旋转机构:支臂108和驱动装置;支臂108的一端枢转安装于框架立板101的中部的底端以形成旋转支点,支臂108的另一端连接有起套辊109;驱动装置位于支臂108的下方,且与支臂108连接以驱动支臂108绕旋转支点旋转,驱动装置与支臂118连接形成的连接位置115靠近支臂118的另一端,即连接位置115与支臂118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位置115与支臂118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该连接位置(即驱动装置的作用位置)115位于支臂118的下方。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具体地,销轴107固定安装在框架立板101上,用于提供支撑,支臂118的一端套接在销轴107上,实现支臂118绕销轴107的旋转。为了防止销轴107退出,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销120,用于防止销轴107退出,起定位作用。本发明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起套部分的结构小巧、重量轻、加工简易,且气缸作用位置更接近起套辊109,如图3所示,一般现有技术中的活套器设计,起套辊中心线至支臂的旋转支点的距离为450mm左右,气缸推拉力的作用点在上述距离的中间,即气缸力的作用点距离起套辊中心线为450mm的一半225mm;而本发明的轻量化设计中,从图5、图6、图7、图8可以看出,气缸作用点偏向起套辊109中心线,按照力臂杠杆原理,气缸作用点越靠近起套辊109,则起套辊109升起后产生同样对轧件的托举力的情况下,本发明气缸出力小,则可以选用直径较小的气缸,而在同样的气源和同样通径的气动电磁换向阀配置情况下,选用直径较小的气缸,可明显提高起套辊109的动作相应速度。更有利于活套成套过程的快速稳定完成。选用较小直径的气缸即可满足动作的速度要求。该部分同样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活可靠。且不存在现有技术中起套辊109的“悬臂状态”,动作更为稳定,故障率大大降低。
起套辊109位于支臂108的一端的后方,即支臂108位于起套辊109的前方,支臂108作为第二中部底板,如此在支臂108与起套辊109同时动作时,支臂108可以作为第二中部底板使用,延长了位于框架立板101的中部下方的底板的长度。
为了能够检测轧件的高度,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活套高度检测窗口114,用于检测轧件的高度,其设置在框架立板101的中部,位于起套辊109和出口压套辊116之间。位于活套高度检测窗口下游的框架立板为向框架立板外侧弯曲的框架立板,即由框架立板101弯折形成的窗口为活套高度检测窗口114(如图6所示),来实现空缺位置对轧件头部的引导,防止堆钢,该种结构不受此处钢板厚度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位于活套高度检测窗口下游的框架立板为经倒角处理的框架立板),可以实现更大、更长,也就是更为顺畅的引导作用。同时可以采用更宽的窗口宽度尺寸,更便于现场窗口与活套扫描器的对正。
为了便于进口压套辊105和出口压套辊116的安装,本发明还包括安装座104,用于将进口压套辊105和出口压套辊116安装在框架立板101上。
为了避免轧件跑到起套辊109外侧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轧件通过的顺畅性,进口压套辊105和出口压套辊106的两端均嵌入框架立板101中,即进口压套辊105和出口压套辊106的两端均伸长至框架立板之内,使得垂直方向(如图6和图8中竖直方向)上两辊子边沿和框架立板之间没有间隙,杜绝了此处堆钢的发生,起套辊109的长度大于位于起套辊109前的框架立板的内侧宽度,例如起套辊109的长度大于等于进口压套辊105的长度。优选地,起套辊109、进口压套辊105、出口压套辊106三者的尺寸一致。本发明作为单线活塞器使用,为了能够使本发明作为切分活塞器使用,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入口侧中间隔板117,安装在前喇叭口的中部,作为是在切分轧制过程中,将活套器从中间隔开,形成两个通道,切分后的两支轧件各走一个通道;分叉板118,分叉板118位于入口侧中间隔板117的后部,分叉板118的宽度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逐渐加宽,用于过渡引导;和双隔板119,用于将两个通道隔开,并产生一定的距离。入口侧中间跟隔板117、分叉板118和双隔板119依次安装在前部底板(即前口底板和入口侧底板的统称)上。
为了防止销轴107退出,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销120,用于防止销轴107退出,起定位作用。
本发明作为单线活塞器使用,为了能够使本发明作为切分活塞器使用,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分道隔板122,安装在第一中部底板1100上,用于将通道分隔开;分道加宽隔板123,位于分道隔板122的中部检测窗口114的前端,为轧件的顺畅引导做准备。当然,为了能够适用于切分活塞器,本发明还包括后喇叭隔板,位于后喇叭口的中部,用于将通道分隔开。
在切分活塞器中,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支臂108的功能,如图7、图8所示,在起套辊支臂上设有支臂分道隔板121,用于起到分隔的作用。在本发明中,起套辊109在低位时,支臂108作为第二中部底板,来引导轧件通过,此时位于框架立板101的中部下方的底板不仅包括第二中部底板1100,还包括起套辊支臂108。支臂108的底板上设置支臂分道隔板121,作为是将切分活套器通道在此位置分隔成两个通道。支臂分道隔板121采用入口侧窄,出口侧宽(即越靠近起套辊109,支臂分道隔板121的厚度越厚)的设计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轧件通过的顺畅性。支臂分道隔板121,长度方向上直到起套辊109的上方,与后面的分道隔板122十分接近,实现了与第二中部底板110几乎无缝连接,也是为了轧件进一步引导的顺畅性。
由图5、图6、图7、图8的结构图和尺寸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出,新设计活套器的结构类似于导槽(该导槽用于切分轧制工艺中,切分道次与成品前道次之间。该导槽有两个通道,分别引导两线切分后的两支轧件。左侧为导槽入口,右侧为出口。导槽的固定是通过四个地脚插入导槽下方的底座上,底座上对应有四个孔)。其加工制作的难度以及整个活套器的重量,要比传统设计方式简易得多,重量也轻,制作费用大为降低。
本发明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的压套辊105、116和起套辊109的直径为100mm,当然可以略小于100mm或者略大于100mm,即压套辊105、116和起套辊109的直径约为100mm左右,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而原设计直径在200mm左右,备件制作成本大为降低。且采用较小直径的辊子,其转动惯量小,辊子本身的转动惯量较小,在与运动的轧件接触的瞬间,辊子的转速可快速与轧件的线速度达到同步,快速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从这个角度减轻轧件对辊子表面的磨损;另外,作为起套辊来讲,辊子重量轻,起套旋转机构的重量也轻,在气缸推动的起套和落套动作中,动作迅速,反应快,从给气缸供气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到气缸动作之间的时间延迟减少,有利于活套的快速形成,从而提高控制精度,减少故障。
压套辊105、116的装配结构同样满足在线快速更换,因重量较轻,作业难度大大降低;起套辊109的装配结构决定了起套辊109的更换需要拆下整个起套旋转臂,同样因为重量小、结构简单的原因,更换较为方面快速,工作量较小。如图9所示,本发明以进口压套辊105为例,对进口压套辊105的装配关系进行详细介绍,进口压套辊105主要包括辊轴1051,穿过框架立板101,棍子,套在辊轴1051上并置于框架立板101内。还包括两个轴承1054,分别安装在棍子的两端的环槽内,轴承1054的外圈与棍子的环槽内壁接触,轴承1054的内圈与辊轴1051的外圆周面接触;两个防尘盖1053,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1054的滚珠外侧,用于防尘;两个垫片1052,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1054的内圈外侧和框架立板内侧101之间;顶紧套1055,安装在右侧的框架立板101上;压紧垫片1056,位于顶紧套1055的右侧;和开槽螺母1057,与辊轴1051的右端外圆周实现螺纹配合。在本发明中,起套辊109和压套辊105、116的备件和装配尺寸是完全相同的。进口压套辊105,拆的过程:取掉开槽螺母1057处定位的开口销和压紧垫片1056,旋松开槽螺母1057至完全从辊轴1051上取下,用直径小于导轮轴承1054内径的长杆自右向左(上图)推出辊轴1051,从导槽内取出辊子、轴承1054、防尘盖1053和垫片1052,并拆出导槽立板上的顶紧套1055;装的过程:准备新的辊子,并在辊子内安装轴承1054,轴承1054处涂抹甘油润滑轴承,并在轴承1054外侧安装防尘盖1053和垫片1052(涂抹的甘油可将防尘盖1053和垫片1052粘在轴承上),将装好轴承1054、防尘盖1053、垫片1052的辊子放入导槽,对正导槽立板上的孔与辊子的轴承孔,将辊轴1051穿入导槽立板上的孔,依次穿过垫片1052、防尘盖1053、轴承1054、辊子内腔、轴承1054、防尘盖1053、垫片1052、另一侧导槽立板的孔,装入顶紧套1055,装上压紧垫片1056,旋紧开槽螺母1057至锁紧轴承1054。通过开槽螺母1057的松紧来调整轴承1054转动间隙至合适,插入开口销完成对开槽螺母1057的定位。用于活套器的起套辊109时:可拆除销轴107,将整个起套旋转机构拆下,然后再按照装配压套辊105的顺序,完成对辊子的更换,最后重新将换完辊子的起套旋转机构放置到活套器的立板框架101上。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上端开放的类似于导槽的活套器本体结构,当遇到堆钢出现时,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内不会有太多的轧件,即便有,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上端开放的形式,可以便于堆钢的处理。
二、本发明的起套辊和压套辊的直径为100mm,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尺寸较小化设计。
三、本发明轻量化设计的起套旋转机构,导槽、切分隔板和起套辊共同动作的机构形式。
四、本发明的起套气缸推拉力作用于起套旋转机构中心线上的设计方式。
五、本发明优化了套高检测窗口的开口形式。
六、起套辊和压套辊相对活套器本体导槽立板的空间位置,提高了轧件通过活套器的顺畅性。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7)

1.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立板,所述框架立板的上方为开口设置,所述框架立板用于提供支撑;
进口压套辊和出口压套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上;
起套辊,设置于所述进口压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之间;
起套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上,用于实现所述起套辊的起套和落套;
前喇叭口,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端,用于引导轧件与所述进口压套辊接触;
后喇叭口,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端,用于引导轧件与所述出口压套辊接触;
所述框架立板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
前口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前端下部,所述前口底板的入口侧向下倾斜;
入口侧上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前端上部;所述前口底板和所述入口侧上压板形成所述前喇叭口;
所述进口压套辊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后端;所述起套辊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所述出口压套辊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前端,还包括:
入口侧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的后端下方并位于所述进口压套辊的下方,用于托住轧件;
后部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起套辊的后方,用于托住轧件;
出口侧压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前端上方并位于所述出口压套辊的前方,所述出口侧压板的入口侧向上倾斜,用于和所述后部底板形成后喇叭口;
第一中部底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起套辊的后方;
所述起套旋转机构包括:
支臂和驱动装置;所述支臂的一端枢转安装于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的底端以形成旋转支点,所述支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起套辊;
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支臂的下方,且与所述支臂连接以驱动所述支臂绕所述旋转支点旋转,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臂连接形成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支臂的另一端;
活套高度检测窗口,设在所述框架立板的中部,位于所述起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之间,用于检测轧件的高度;
位于所述活套高度检测窗口下游的框架立板为向所述框架立板外侧弯曲的框架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出口压套辊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为逐步收口设置,使所述框架立板的后部对轧件起到引导作用;
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为逐步收口设置,使所述框架立板的前部对轧件起引导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套辊位于所述支臂的一端的后方,所述支臂作为第二中部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口压套辊和所述出口压套辊的两端均嵌入所述框架立板中;
所述起套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进口压套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入口侧中间隔板,安装在所述前喇叭口的中部,用于形成两个通道;
分叉板,所述分叉板位于所述入口侧中间隔板的后部,所述分叉板的宽度逐渐加宽,用于过渡引导;和
双隔板,用于将两个通道隔开,并产生一定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压套辊包括:
辊轴,穿过所述框架立板,用于提供支撑;
棍子,套在所述辊轴上并置于所述框架立板内。
CN201611053068.1A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Active CN106694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3068.1A CN106694584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3068.1A CN106694584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4584A CN106694584A (zh) 2017-05-24
CN106694584B true CN106694584B (zh) 2019-01-25

Family

ID=58934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3068.1A Active CN106694584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4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3092B (zh) * 2018-02-08 2023-07-25 天津市富仁板带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活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8618Y (zh) * 2008-05-12 2009-03-18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平转立切分活套器
CN204974755U (zh) * 2015-09-18 2016-01-20 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
CN105921530A (zh) * 2016-06-08 2016-09-07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活套
CN205613843U (zh) * 2016-04-25 2016-10-05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用于棒材切分轧制的导向槽
CN206240944U (zh) * 2016-11-24 2017-06-13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8618Y (zh) * 2008-05-12 2009-03-18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平转立切分活套器
CN204974755U (zh) * 2015-09-18 2016-01-20 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
CN205613843U (zh) * 2016-04-25 2016-10-05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用于棒材切分轧制的导向槽
CN105921530A (zh) * 2016-06-08 2016-09-07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活套
CN206240944U (zh) * 2016-11-24 2017-06-13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4584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4584B (zh)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CN206240944U (zh) 一种棒线材生产轻量化活套器
CN104550239B (zh) 一种十八辊冷轧机
CN101486146B (zh) 一种小型铜扁线的生产设备
CN209592804U (zh) 电缆放线滑车
CN208356864U (zh) 自反馈自动化补偿的砻谷机系统
CN206564435U (zh) 用于驱动移动式电缆桥架线缆梳理装置移动的行走装置
CN207551572U (zh) 一种同步放线防缠绕装置
CN1807084A (zh) 成人失禁裤变横及节距调整装置和调整方法
CN205062109U (zh) 转炉出钢滑动水口控渣出钢装置
CN205529676U (zh) 一种超级压光机的压光辊单元
CN105525530A (zh) 一种超级压光机的平衡系统
CN114813400A (zh)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应力检测装置
CN201067764Y (zh) 热连轧剪刀机出口导向装置
CN106948198A (zh) 钢帘线捻股机变形装置
CN208165339U (zh) 一种线坠导向装置、线坠及高线打包机
CN102744263B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悬臂式万向接轴托架滑块装置
CN106100260A (zh) 用于在定子槽楔上嵌装绝缘纸的设备
CN105845284A (zh) 一种合并电缆芯丝的装置及方法
ITBO20010700A1 (it) Apparato per formare gruppi di prodotti , quali rotoli di carta igienica o domestica , convenientemente ordinati .
CN2546458Y (zh) 中心架调节式离心制管机
CN205664785U (zh) 一种模拟切割张力条件下检测波纹线的装置
CN108723086A (zh) 压延机抽模装置
CN206873182U (zh) 钢帘线捻股机变形装置
CN107447357B (zh) 经编机导经装置中的纱线分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