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774A - 传感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774A
CN106687774A CN201680002586.2A CN201680002586A CN106687774A CN 106687774 A CN106687774 A CN 106687774A CN 201680002586 A CN201680002586 A CN 201680002586A CN 106687774 A CN106687774 A CN 106687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sensor
generation
action
corre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2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7774B (zh
Inventor
三野宏之
上田直亚
鹤龟宜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8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7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使传感器系统的各传感器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从而能够实现省电的技术。一种传感器系统,具有多个传感器且能够测量多个物理量,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动作设定部件,设定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动作;以及事件判定部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判定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变更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在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状态,其中,所述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

Description

传感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事件的发生的传感器系统。
背景技术
检测温度或湿度、气压、光量这样的物理量的传感器已开发出多种多样。尤其近年来,被称为MEMS(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的小型且低功耗的传感器(以下也称为MEMS传感器)受到关注。若是小型且功耗小的MEMS传感器,则容易设置多个,因而能够构成具备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
若是这样的传感器单元,则能够复合性地感测(sensing)职场或居住空间的环境,例如能够获得电力等能量关联信息或生物体信息、环境信息这样的各种信息。并且,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支持多方面的信息分析和有效利用。
在如此具备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的情况下,有时就算各个传感器的功耗小,也会因单元整体的功率变大而成为问题。尤其,在因设置上的制约等而采用了电池作为电源的情况下,期望功耗尽量抑制为较低。例如,在一次设置传感器单元而开始了环境数据的收集、积累、发送的情况下,期望不更换电池而尽可能长时间进行驱动,因而需要将功耗抑制为较小。若不将功耗抑制为较小而导致更换电池的频度高,则相应地产生更换电池的维护成本。该维护成本的产生成为导入传感器的障碍。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根据设备(空调)的动作状态而改变无线传感器的休眠时间的系统。专利文献1的系统在设备(空调)运行时缩短传感器的休眠时间,在设备(空调)停止时延长传感器的休眠时间,从而抑制电池的消耗。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成为预先设定的时刻时叫醒处于休眠状态的控制部,发送已取得的数据或接收发往本装置的命令,在接收到发往本装置的休眠命令的情况下过渡到休眠状态的无线管理系统。由此,即使在室外分散布置多个,也能够通过电池长时间进行稳定的系统运行。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包含以一分钟一次的比例进行所述询问的节电模式、和以一分钟6次的比例进行所述询问的重视模式,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便携终端的活动的情况下,缩短询问的间隔的无线测距系统。
如此,在现有系统中,进行控制以便根据特定的条件而使传感器动作或者休眠,从而实现省电,但如果基于特定的条件进行控制,则根据状况,有时无法适当地实现省电。尤其在通过多个传感器进行复合性的感测的情况下,难以通过单一的条件来适当地控制所有传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173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2-2391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3-54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10273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2755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4884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判定事件的发生,且根据判定的事件而设定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从而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使各传感器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从而实现省电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判定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将在判定关联事件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设定为对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更有利的值,其中,所述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
更详细而言,一种传感器系统,具有多个传感器且能够测量多个物理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动作设定部件,设定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动作参数;以及事件判定部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判定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变更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在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状态,其中,所述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
由此,能够设定与发生的事件相应的动作参数,能够使在判定可能与该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即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进行动作。即,就算具备多个传感器,也通过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使必要的传感器进行动作,而不必要的传感器设为不进行动作的设定,从而能够实现省电。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事件判定部件也可以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包含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包括发送部件,该发送部件向设置在外部的接收装置发送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值,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状态的变更是指,将该传感器的分辨率、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发送间隔设定为对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更加有利的值,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所述动作设定部件也可以变更为如下设定:提高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者缩短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缩短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发送间隔。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之前,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将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者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从该传感器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间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功耗尽量少的省电模式。即,在判定为发生了预定的事件之后,动作设定部件提高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者缩短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缩短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发送间隔,在判定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之前,不进行这些动作,从而设置为功耗尽量少的省电模式。即,在发生预定的事件而需要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之前,将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采样间隔、发送间隔的动作参数设为功耗尽量少的设定。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根据在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时的、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出值,变更所述关联事件条件。这样,通过使用在满足了预定的事件条件时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来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从而作为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能够使用与事件的发生状况相应的适当的值,能够使其进行适当的判定。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了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将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在判定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设定为对判定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更加有利的值,其中,所述第二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关联地发生的事件,并且,所述事件判定部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包含在判定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的第二关联事件条件,判定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对于与所述第二关联事件进一步关联的事件,也重复同样的处理。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传感器系统也可以是将用于检测不同的物理量的所述多个传感器配置在一个封装内的组合传感器单元。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传感器的每一个是将用于检测不同的物理量的多个传感器配置在一个封装内的组合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系统由配置在预定的区域上的多个组合传感器单元构成。
另外,若可行,则上述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能够组合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使传感器系统的各传感器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从而能够实现省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系统的设置例的图。
图2是表示传感器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传感器的种类和信号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4是事件条件的说明图。
图5是动作设定部的动作设定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传感器系统中的各部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7是说明动作设定部根据所判定的事件而设定的动作参数的转变的图。
图8是表示在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中使用变量进行设定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根据事件的转变而重复的事件条件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传感器系统中的动作的具体例1的图。
图11是表示传感器系统中的动作的具体例2的图。
图12表示设置于建筑物的传感器系统中发生地震时的动作的一例。
图13表示设置于用户的房间的传感器系统的动作的一例。
图14表示设置于门或窗户上的传感器系统的动作的一例。
图15表示设置于工厂的管道的传感器系统的动作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例示性地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系统10的设置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家中包括多个复合传感器单元1,该多个复合传感器单元1构成传感器系统10。另外,传感器系统10不限于由多个复合传感器单元1构成,也可以由单个的复合传感器单元1构成。此外,在用户家中设置有用户终端2、网关3。传感器系统10将检测出的数据传送给网关3,网关3经由互联网等网络N将该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4。此外,应用服务器4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而输出处理结果。例如,经由网络N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用户终端2。
图2是表示传感器系统10的概略结构的图。传感器系统10包括多个复合传感器单元1,各复合传感器单元1在一个封装内具备多个传感器1A~1Q、信号处理部12、事件判定部13、动作设定部14、存储器15、通信部16。另外,图2是传感器系统10由多个复合传感器单元1构成的例子,在传感器系统10由单个的复合传感器单元1构成的情况下,单个的复合传感器单元1相当于传感器系统10。
多个传感器1A~1Q是分别对测量对象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的传感器,信号处理部12针对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进行求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的信号处理。
事件判定部13根据多个传感器1A~1Q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发生预定的事件的事件条件的情况,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此外,事件判定部13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1A~1Q中包含在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的情况,判定为发生了所述关联事件,其中,关联事件是可能与预定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
进而,事件判定部13根据多个传感器1A~1Q中包含在判定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的第二关联事件条件的情况,判定为发生了第二关联事件,其中,第二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同样地,事件判定部13根据多个传感器1A~1Q中包含在判定第N+1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第N+1关联事件的发生的第N+1关联事件条件的情况,判定为发生了第N+1关联事件,其中,第N+1关联事件是可能与第N关联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针对事件、关联事件、第N关联事件、第N+1关联事件说明通用的事项时,也简称为事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一个事件判定部13,但也可以对传感器系统10或传感器系统1设置多个事件判定部13。例如,也可以将事件的一部分或关联事件、第二关联事件分别通过不同的事件判定部13进行判定。
动作设定部14是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而设定多个传感器1A~1Q的动作参数,从而设定各传感器1A~1Q的动作的动作设定部件的一例。在通过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发生了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通过将多个传感器1A~1Q中判定可能与预定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即关联事件的发生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设定为对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更加有利的值,从而将各传感器1A~1Q设为对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更加有利的动作状态。例如,在通过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发生了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设定各传感器1A~1Q的动作,以便提高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所需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者缩短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缩短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发送间隔。并且,事件判定部13根据多个传感器1A~1Q中包含在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的情况,判定为发生了关联事件。
存储器15是存储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事件条件、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的动作设定等的存储部件。存储器15可以是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
通信部16是与网关3或应用服务器4、其他的复合传感器单元1这样的外部的接收装置进行通信,且将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发送给接收装置的发送部件的一例。通信部16例如经由网关3与应用服务器4进行通信,且发送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另外,通信部16也可以不是与应用服务器4进行通信,而是与网关3进行通信而将传感器的输出值发送给网关3,由网关3将传感器的输出值发送给应用服务器4。此外,通信部16与网关3的通信、或通信部16与其他的复合传感器单元1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但优选为无线通信。传感器1A~1Q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经由通信部16将输出值发送给外部的接收装置。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各传感器1A~1Q与接收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以是通信部16将各传感器1A~1Q保持在存储器15等中的输出值发送给接收装置。另外,传感器系统10至少能够发送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即可,也可以是取代通信部16而具备只进行发送的发送部的结构。
图3是表示传感器1A~1Q的种类和信号处理部12进行的信号处理的例子的图。如图3所示,作为传感器1A~1Q,例如可举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绝对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颜色传感器(RGB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话筒)、热传感器、风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陀螺仪传感器)、方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CO2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磁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另外,不限于此,传感器1A~1Q也可以是其他的传感器。此外,作为信号处理的例子,关于通过这些传感器1A~1Q在预定期间进行测量而输出的输出值,求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次数、乘法值、方差、差、变化量、频率、频谱。此外,信号处理部12也可以进行通过预定的算法来运算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而求出运算结果的处理。
图4是事件条件的说明图。事件判定部13在对象期间中对象传感器的输出值符合事件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即发生了事件。该事件条件可以设定多个,在该情况下,各事件条件可以进行加权。
在图4中,事件值是用于判定事件的发生的阈值或范围、时间(时间表)。该阈值是判定为发生了事件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本身、或确定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输出的次数、乘法值、方差、差、变化率、频率、频谱的值。在设为对象的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超过了该阈值或低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事件。同样地,范围是判定为发生了事件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本身、或确定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输出的次数、乘法值、方差、差、变化率、频率、频谱的范围。在设为对象的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为该范围内或范围外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事件。
此外,在设定了事件发生时刻(时间表)作为事件值的情况下,与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无关地,判定为在该时刻发生了事件。
对象期间是预定的周期或预定时刻等为了判定事件的发生而取得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的期间、即进行基于传感器1A~1Q的测量的期间。
对象传感器是传感器1A~1Q中为了判定事件的发生而使用输出值的传感器、即判定事件的发生所需的传感器。对象传感器能够设定单个传感器或者多个传感器。此外,在将多个传感器设为对象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在基于所有对象传感器的输出值符合事件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事件,还是在基于其中一个对象传感器的输出值符合事件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事件。此外,也可以将通信部16设为传感器之一,指定通信部16作为对象传感器,使用通信质量或通信次数作为事件值。
权重是确定多个事件条件的优先级的系数,例如也能权重系数越大,就越提高事件的优先顺序。
图5是动作设定部14的动作设定的说明图。动作设定部14根据由事件判定部13判定的事件,对决定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的动作的动作参数、或设定该动作参数的设定对象进行变更。
如图5所示,动作设定部14例如设定发送内容、发送间隔、采样间隔、增益、分辨率、事件优先顺序、时间表、检测区域、数据保持量、感测权重、事件条件,作为动作参数。
在图5的动作设定中,发送内容是发送哪个传感器的输出值、发送传感器的平均值、最大值、方差等的哪个值、发送表示当前的事件条件或动作设定、事件的发生状况的信息等表示要发送的信息的参数。
在通信部16的情况下,发送间隔是进行无线通信的间隔,在各传感器1A~1Q的情况下,发送间隔是表示输出输出值的间隔的参数。
采样间隔是表示传感器1A~1Q进行测量的间隔的参数。
增益是设定传感器1A~1Q的灵敏度的参数。通过控制增益,能够取得预定的范围的输出值。分辨率是设定通过传感器1A~1Q测量的值的精度的参数。例如,通常时设定为低分辨率,在发生地震时等非常时期进行设定使得以高分辨率连细微的变化也能测量。此外,如果应通过传感器测量的范围宽则将增益设定为较小,若范围窄则将增益设定为较大。例如,通常时将增益设定为较大,能够检测出20℃~60℃,在发生火灾等非常时期减小增益,设为能够检测出0℃~100℃的设定。
事件优先顺序是设定事件条件的优先顺序的参数。例如,基于事件优先顺序来设定事件条件的权重。
时间表是指定使得在指定的时刻判定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的事件发生时刻的参数。
检测区域是在具有例如红外线传感器等的视野范围那样进行检测的区域且能够调整该区域的传感器中,设定要检测的区域的参数。
数据保持量是设定在将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存储到存储器15时的存储量的参数。
感测权重是设定在根据多个感测值来计算另一值时的系数的参数。例如,在根据温度T、湿度H,通过P=a·T+b·H的数学式求得舒适度P的情况下,系数a、b是感测权重。
此外,事件条件是事件判定部13用于判定事件的发生的事件值、或决定对象期间、对象传感器、权重的参数。
此外,动作参数也可以是由通信部16发送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的周期、或决定时刻、发送条件的参数。另外,发送条件例如是在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与存储器15中存储的值相同的情况下不发送,在不同的情况下发送这样的表示发送的条件或不发送的条件的信息。
此外,设定对象是表示设定所述动作参数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的信息。设定对象能够设定单个传感器或者多个传感器、所有传感器、通信部16。
图6是表示传感器系统10中的各部的动作的流程的图。首先,各传感器1A~1Q参照在存储器15中所设定的动作参数,通过按照该动作参数的采样间隔、或增益、分辨率等进行测量(S10)。
接着,信号处理部12按照动作参数的发送内容对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求出平均值、或最大值、方差等要发送的值(S20)。
事件判定部13关于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其本身或信号处理后的输出值,判定是否满足已作为动作参数而设定的事件条件,在满足事件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事件的发生,将已判定的事件或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S30)。
被通知了事件的发生的动作设定部14将在判定可能与发生的事件关联地发生的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变更为对判定该关联事件的发生更有利的值(S40)。另外,在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不满足事件条件且事件判定部13没有判定事件的状况下,动作设定部14不进行动作参数的变更,因而维持按照至今为止所设定的动作参数的动作。
通过如此重复传感器1A~1Q、信号处理部12、事件判定部13、动作设定部14的各部的动作S10~S40,能够使传感器1A~1Q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而适当地进行动作。
图7是说明动作设定部14根据所判定的事件而设定的动作参数的转变的图。如图7所示,在转变模式A中,设定了动作参数,使得在判定事件1的状况下使传感器1A动作,且事件判定部13判定该输出值是否满足条件a。另外,实际会具体设定使对象传感器如何动作或事件条件,但在图7中为了方便而简化示出。在传感器1A、1C的输出值满足了事件条件(a)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事件1的发生,且将其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被通知了事件1的发生的动作设定部14设定动作参数,以便使传感器1A、1B动作,且事件判定部13判定该输出值是否满足事件条件(b),并且,使传感器1B、1C动作,且事件判定部13判定该输出值是否满足事件条件(c)。
并且,在传感器1A、1B的输出值满足事件条件(b)的情况、或者传感器1B、1C的输出值满足事件条件(c)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事件2的发生,并将其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被通知了事件2的发生的动作设定部14设定动作参数,以便使传感器1A、1D动作,且事件判定部13判定该输出值是否满足事件条件(d),并且,使传感器1C、1E动作,且事件判定部13判定该输出值是否满足条件。在该传感器1A、1D的输出值满足事件条件(d)的情况、或者传感器1C、1E的输出值满足事件条件(e)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事件3的发生,并将其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
在这样判定了事件1的发生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设定用于判定为发生了事件2的动作参数,在判定为发生了事件2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设定用于判定事件2的发生的动作参数。在图7的例子中,可能与事件1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关联事件是事件2,可能与事件2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第二关联事件是事件3。即,在判定为发生了事件1的情况下,将在判定作为关联事件的事件2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设定为对判定发生了所述关联事件2更有利的值。此外,由于为了判定关联事件2的发生而设定的动作参数会设定使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适当动作的值,进行对判定关联事件2的发生所需的动作,不进行不必要的动作,因而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按照该操作参数进行的动作成为功耗尽量少的动作。
并且,根据包含在判定关联事件2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关联事件2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b)、(c)的情况,判定所述关联事件2的发生。进而,也可以重复在判定为发生了第N关联事件的情况下,设定用于判定第N+1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动作参数的动作,使得在由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发生了关联事件3(第二关联事件)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设定用于判定第三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动作参数。
如该图7所示,发生的事件和接下来要设定的动作参数预先相关联,并作为转变模式而存储到存储器15,动作设定部14基于该转变模式而设定与发生的事件相应的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另外,事件的转变不限于如事件1之后为事件2、事件2之后为事件3那样固定地决定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在满足了事件2的事件条件(b)的情况下转变为事件3、在满足了事件2的事件条件(c)的情况下返回到事件1那样根据满足的条件而转变的结构。
由于发生的事件和接下来要设定的动作参数如此预先相关联,因而成为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只有必要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动作,不需要动作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不进行动作的状态、即不消耗电力的状态。将该不消耗电力的状态也称为省电模式或者休眠模式。另外,在设为省电模式或者休眠模式的情况下,不仅是设为不进行动作的设定,还可以设为停止或者减少对省电模式或者休眠模式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的供电的结构。
此外,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也可以根据在传感器1A~1Q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时的、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出值而设定。例如,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也可以使用变量来设定,也可以设为在首先基于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判定了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将该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代入判定下一个关联事件的条件的变量的结构。图8是表示在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中使用变量进行设定的例子的图。通过这样使用在满足了预定的事件条件时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来设定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从而作为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条件,能够使用与事件的发生状况相应的适当的值,能够使得进行适当的判定。
在图8的例子中,作为事件条件(a),设定为传感器1A的最近5次的平均值是2.3以上且传感器1C的最近5次的方差值为0.6以下,在满足了该事件条件(a)的情况下判定事件1的发生。在该方差值例如为0.5的情况下,对用于判定新的关联事件2的事件条件(b)的变量41代入在事件1中求出的方差值0.5而设定事件条件(b)。
图9是表示事件条件的判定按照事件的转变而有规则地重复的例子的图。通过图6所示的各部的动作S10~S40而随时判定事件的发生,且更新事件条件,因而若重复发生事件,则如图9那样重复事件条件的设定和判定。在图9那样事件条件的设定有规则地重复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也可以将该重复的事件条件和重复的定时(时刻或周期)作为公共动作参数而存储到存储器15,并按照该公共动作参数而进行动作参数的设定。例如,若由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a),则动作设定部14按照转变模式而设定事件条件(b)、(c)。接下来,若由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b),则动作设定部14设定事件条件(d)、(e),若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d),则设定事件条件(f)、(g)。然后,若由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f),则动作设定部14设定事件条件(a),若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a),则如上述那样设定事件条件(b)、(c)。
在图9中,重复满足了事件条件(a)、(b)、(d)、(f),在该重复成为了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将重复的事件条件和满足了各事件条件的时刻或时间间隔作为公共动作参数而存储到存储器15,从而学习一连串的动作。并且,在学习后,判定为满足了该公共动作参数的最初的事件条件(a)的情况下,动作设定部14不设定下一个事件条件(b)、(c),而设定用于判定已学习的事件条件(b)的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此外,动作设定部14基于已学习的公共动作参数,以满足了事件条件(b)的时刻或时间间隔来设定用于判定下一个事件条件(d)的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同样地,动作设定部14基于已学习的公共动作参数,设定用于判定事件条件(f)的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在判定为满足了事件条件(f)的情况下,设定下一个事件条件(a)以及用于判定事件条件(a)的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并结束基于学习的处理。
通过这样学习一连串的动作的流程,将动作参数的设定常规化从而能够提高动作效率。例如,由于能够省略事件判定部13进行的判定,因而减少事件判定部13的处理负担,能够降低事件判定部13的功耗。另外,在如上述那样重复设定了事件条件(a)~(g)的情况下,有时事件条件(a)~(e)是用于判定最终的事件条件(f)的临时的条件。在该情况下,在判定为满足了最初的事件条件(a)时,动作设定部14也可以设定用于判定最终的事件条件(f)的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由此,不设定用于判定临时的事件条件(b)~(e)、(g)的动作参数,能够进一步实现效率化。
《具体例1》
图10是表示传感器系统10中的动作的具体例1的图。具体例1表示在用户房间设置了多个的复合传感器单元1中发生地震时的动作的一例。在本具体例1中,示出将地震事件或气体泄漏事件、火灾事件等作为事件来判定的例子,但事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事件,只要如前所述那样传感器1A~1Q中的至少一部分的输出值满足事件条件即可。首先,使加速度传感器1F、气体传感器1G、温度传感器1H、声音传感器1I进行动作,通过信号处理部12对它们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事件判定部13将加速度传感器1F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100mg作为事件条件(f)进行判定,在该平均值超过了100mg的情况下、即满足了事件条件(f)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地震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地震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变更为将气体传感器的分辨率设为高值的动作参数、或将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气体泄漏事件的事件条件(g)或用于判定火灾事件的事件条件(h)。此时将气体泄漏事件的优先顺序设定为1,将火灾事件的优先顺序设定为2。事件条件(g)例如是气体传感器1G的最近10次的输出值的变化率是否超过了20%。此外,事件条件(h)例如是求5次在比较了温度传感器1H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时的差,且该任意的差是否超过了5℃。
并且,在满足了事件条件(g)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气体泄漏事件的发生。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气体泄漏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变更为将发送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将声音传感器1I的分辨率设为高值的动作参数、将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人检测事件的事件条件(i)或用于判定火灾事件的事件条件(j)。此时将人检测事件的优先顺序设定为2,将火灾事件的优先顺序设定为1。事件条件(i)例如是声音传感器1I的最近500次的输出值的任一个是否超过了80dB。此外,事件条件(j)是例如将200除以所述气体泄漏事件的判定中使用的变化率所得的值设为变量f(气体),且f(气体)次的温度传感器1H的输出值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40℃。
在满足了事件条件(j)、或者同时满足了事件条件(i)和事件条件(j)的情况下,将优先级高的事件条件(i)优先,事件判定部13判定火灾事件的发生。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火灾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设定红外线传感器1J的增益以及采样间隔的动作参数,使红外线传感器1J从休眠状态成为动作状态。在该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1J的增益在转变模式中规定了比通常的值更高的值以便能够更加详细地判定火灾的状况,按照该转变模式而设定高增益的动作参数。同样地,采样间隔也设定了按照转变模式而成为比通常更短的采样间隔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火源检测事件的事件条件(k)。事件条件(k)例如是将10除以所述火灾事件的判定中使用的平均值所得的值设为变量f(温度),且红外线传感器1J的最近10次的输出值的变化率是否超过了f(温度)℃。
在如上所述那样判定了地震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由于存在气体泄漏或火灾的顾虑,因而将在判定作为关联事件的气体泄漏事件或火灾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1F~1J的动作以及决定关联事件条件(g)、(h)的动作参数,变更为对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更有利的值。然后,根据按照该动作参数动作的传感器1F~1J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g)、(h)的情况,判定作为所述关联事件的气体泄漏事件或火灾事件的发生。
同样地,在判定了气体泄漏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为了紧急告知气体泄漏信息而缩短发送间隔,并且气体泄漏导致火灾的可能性提高,因而判定火灾的信息或是否存在未逃脱的人,因此变更在判定火灾事件或人检测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1F~1J的动作以及决定关联事件条件(i)、(j)的动作参数。然后,根据按照该动作参数动作的传感器1F~1J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i)、(j)的情况,判定作为所述关联事件的火灾事件或人检测事件的发生。
如此,能够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将在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设定为对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更有利的值,能够适当地控制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等传感器系统10的各部。
《具体例2》
图11是表示传感器系统10中的动作的具体例2的图。具体例2表示在用户的卧室内设置的传感器系统10中的睡眠时的动作的一例。首先,使声音传感器1I、照度传感器1K、温湿度传感器1L、气压传感器1M动作,通过信号处理部12对它们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事件判定部13将照度传感器1K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低于1lx作为事件条件(I)进行判定,在该平均值低于1lx的情况下、即满足事件条件(I)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入眠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入眠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变更为将温湿度传感器1L的分辨率设为高值的动作参数、或将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降雨事件的事件条件(m)。事件条件(m)是例如将气压传感器1M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进行比较而求出600次差,且该任意的差是否超过了5hPa。
并且,在满足了事件条件(m)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降雨事件的发生。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降雨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变更为将温湿度传感器1L的分辨率设为高值的动作参数、或将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不愉快事件的事件条件(n)或用于判定打鼾事件的事件条件(o)。例如将20除以所述降雨事件的判定中使用的差所得的值设为变量f(气压),将由温湿度传感器1L测量的湿度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进行比较而求出50次的差,将该差的任一个是否超过了f(气压)设为事件条件(n)。此外,事件条件(o)例如是由声音传感器1I测量100次声谱,且10Hz的声音是否超过了10dB。
在满足了事件条件(o)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打鼾事件的发生。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打鼾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设定将声音传感器1I的分辨率设为高值的动作参数或缩短采样间隔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呼吸暂停综合症事件的事件条件(p)和用于判定起床事件的事件条件(q)。例如,将所述打鼾事件的判定中使用的声音的平均值设为变量f(声音)dB,对声音传感器1I的输出值成为f(声音)dB以上的次数进行计数,且将该次数在3分钟以内是否超过了5次设为事件条件(p)。此外,事件条件(q)例如是照度传感器1K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5lx。
并且,在满足了事件条件(p)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呼吸暂停综合症事件的发生。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呼吸暂停综合症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将该呼吸暂停综合症事件的发生次数或发生时刻存储到存储器15。此外,在满足了事件条件(q)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起床事件的发生。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起床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将在睡眠中取得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或判定的事件的内容发送给应用服务器4。此外,变更为将温湿度传感器1L的分辨率设为低值的动作参数或将采样间隔设为长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入眠事件的事件条件(I)。即,返回到在判定睡眠时的事件的转变模式中判定最初的事件的状态(初始状态)。
在如上所述那样判定了入眠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为了取得舒适度相关的信息而详细地输出温湿度信息,在判定了降雨事件的情况下,为了获取降雨引起的湿度上升的变化,进一步变更温湿度传感器1L的动作,在判定了打鼾事件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打鼾的质量而变更声音传感器1I的动作设定,设定以便能够判定呼吸暂停综合症。
《具体例3》
图12表示设置于建筑物的传感器系统10中发生地震时的动作的一例。首先,使加速度传感器1F、照度传感器1K、气压传感器1M动作,通过信号处理部12对它们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事件判定部13将加速度传感器1F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100mg作为事件条件(r)进行判定,在该平均值超过了100mg的情况下、即满足了事件条件(r)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地震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地震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变更为将照度传感器1K的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停电事件的事件条件(s)。事件条件(s)例如是求10次在将照度传感器1K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进行了比较时的差,且该任意的差的最小值是否超过了10lx。进而,动作设定部14变更为将气压传感器1M的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以及将分辨率设为高值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建筑物的倒塌事件的事件条件(t)。事件条件(t)例如是求40次在将气压传感器1M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进行了比较时的差,且该任意的差是否超过了2hPa。
这样,在判定了地震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对判定作为关联事件的停电事件或建筑物的倒塌事件有利的动作参数,从而传感器系统10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能够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
《具体例4》
图13表示设置于用户的房间的传感器系统10的动作的一例。首先,使加速度传感器1F、照度传感器1K、声音传感器1I、气压传感器1M动作,通过信号处理部12对它们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
事件判定部13将照度传感器1K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进行比较而求出5次的差,将任意的差是否超过了200lx作为事件条件(v)进行判定。进而,事件判定部13将声音传感器1I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的平均是否超过了70dB作为事件条件(w)进行判定。在满足了该事件条件(v)或者事件条件(w)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发生了入室事件,并将该入室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动作参数。例如,变更为将温湿度传感器1L的采样间隔设为短值的动作参数。
此外,事件判定部13将气压传感器1M的输出值与上一次的输出值进行比较而求出5次的差,将任意的差是否超过了0.5hPa作为事件条件(x)进行判定。在该差超过了0.5hPa的情况下、即满足了事件条件(x)的情况下,事件判定部13判定为使用排气扇,且发生了烹饪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烹饪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火灾事件的事件条件(z)。事件条件(z)例如是温度传感器1K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中最小值是否超过了50℃。
并且,事件判定部13将加速度传感器1F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中最大值是否超过了100mg作为事件条件(u)进行判定,在该最大值超过了100mg的情况下、即满足了事件条件(u)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移动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移动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设定动作参数。例如,为了变更传感器系统10的设置位置而移动传感器系统10的情况下,直到再次设置为止不需要进行测量,因而设定使所有传感器的测量停止的、例如将采样间隔设为无限大的操作参数。此外,通信部16的发送也停止。
并且,经过预定时间后使加速度传感器1F动作,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移动结束事件的事件条件(y)。事件条件(y)例如是加速度传感器1F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中最小值是否小于10mg。
这样,通常判定入室事件或烹饪事件的发生,在进行了传感器系统10的移动的情况下,停止所有传感器1A~1Q的动作,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动作。
《具体例5》
图14表示设置于门或窗户上的传感器系统10的动作的一例。首先,使加速度传感器1F、花粉传感器1N动作,通过信号处理部12对它们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事件判定部13将加速度传感器1F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50mg作为事件条件(a1)进行判定,在该平均值超过了50mg的情况下、即满足了事件条件(a1)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开门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开门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进行动作设定,使得在打开门或窗户之前在存储器15中存储各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在判定了开门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即打开门或窗户,通信环境变好的情况下,将各传感器1A~1Q的输出值发送给应用服务器4。
此外,设定缩短花粉传感器1N的采样间隔的动作参数、或提高花粉传感器的分辨率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花粉报警事件的事件条件(2a)。事件条件(2a)例如是花粉传感器1N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0.2ppm。
这样,在判定了开门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通过设定通信部16的动作设定、或对判定作为关联事件的花粉报警事件有利的动作参数,从而传感器系统10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能够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
《具体例6》
图15表示设置于工厂的管道的传感器系统10的动作的一例。首先,使加速度传感器1F、温度传感器1H进行动作,通过信号处理部12对它们的输出值进行信号处理。事件判定部13将加速度传感器1F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50mg作为事件条件(b1)进行判定,在该平均值超过了50mg的情况下、即满足了事件条件(b1)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管道异常事件。若事件判定部13将该管道异常事件的发生通知给动作设定部14,则动作设定部14参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转变模式而设定用于判定关联事件的动作参数。例如,设定将判定管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H的采样间隔缩短的动作参数、以及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分辨率的动作参数。此外,作为关联事件,设定用于判定发热检测事件的事件条件(a2)。事件条件(a2)例如是温度传感器1H的最近5次的输出值进行平均后的平均值是否超过了40℃。
这样,在判定了管道异常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对判定作为关联事件的发热检测事件有利的动作参数,从而传感器系统10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能够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具体例,由于动作参数根据事件的发生状况而适当地设定,因而传感器系统10的传感器1A~1Q或通信部16能够自主地进行适当的动作,不进行不必要的动作,因而能够尽可能抑制功耗。因此,在通过电池来驱动传感器系统10的情况下,电池的更换次数减少,能够抑制维护成本。
标号说明
1A~1Q传感器、1复合传感器单元、2用户终端、3网关、4应用服务器、10传感器系统、12信号处理部、13事件判定部、14动作设定部、15存储器、16通信部。

Claims (8)

1.一种传感器系统,具有多个传感器且能够测量多个物理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
动作设定部件,设定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动作;以及
事件判定部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判定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
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
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变更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在判定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状态,其中,所述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关联地发生的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所述事件判定部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包含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关联事件条件,判定发生了所述关联事件的情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送部件,该发送部件向设置在外部的接收装置发送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值,
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状态的变更是指,将该传感器的分辨率、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发送间隔设定为对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更加有利的值,
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
所述动作设定部件提高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者缩短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缩短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发送间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预定的事件之前,
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将在判定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分辨率、或者该传感器进行的数据的采样间隔、或者从该传感器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间隔中的至少一个尽量设置为功耗少的省电模式。
5.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在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预定的事件的发生的事件条件时的、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出值,变更所述关联事件条件。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事件判定部件判定了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
所述动作设定部件将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在判定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的动作参数,设定为对判定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更加有利的值,其中,所述第二关联事件是可能与所述关联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关联地发生的事件,并且,
所述事件判定部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中包含在判定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时所需的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的输出值满足了相当于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的第二关联事件条件,判定所述第二关联事件的发生,
对于与所述第二关联事件进一步关联的事件,也重复同样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系统是将用于检测不同的物理量的所述多个传感器配置在一个封装内的组合传感器单元。
8.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传感器的每一个是将用于检测不同的物理量的多个传感器配置在一个封装内的组合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系统由配置在预定的区域上的多个组合传感器单元构成。
CN201680002586.2A 2015-03-11 2016-02-26 传感器系统 Active CN106687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8747A JP6409629B2 (ja) 2015-03-11 2015-03-11 センサシステム
JP2015-048747 2015-03-11
PCT/JP2016/055759 WO2016143545A1 (ja) 2015-03-11 2016-02-26 センサ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774A true CN106687774A (zh) 2017-05-17
CN106687774B CN106687774B (zh) 2019-07-09

Family

ID=5688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2586.2A Active CN106687774B (zh) 2015-03-11 2016-02-26 传感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5133B2 (zh)
JP (1) JP6409629B2 (zh)
CN (1) CN106687774B (zh)
DE (1) DE112016000097B4 (zh)
WO (1) WO201614354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366A (zh) * 2017-06-08 2017-09-29 江苏博大光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窨井环境监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639419A (zh) * 2018-09-21 2021-04-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测震传感器以及传感器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61110A (ja) * 2016-10-04 2018-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センサ機器
US10955373B2 (en) * 2016-10-14 2021-03-23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quality monitoring
JP6870955B2 (ja) * 2016-10-27 2021-05-1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可搬型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ユーザ特定方法
JP2018077045A (ja) * 2016-11-07 2018-05-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倒壊判定ユニット、被害状況推定装置、端末、倒壊検知システム、倒壊判定方法、および倒壊判定プログラム
JP6766689B2 (ja) * 2017-02-28 2020-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移設検知装置、移設検知システム及び移設検知方法
JP6801157B2 (ja) * 2017-03-13 2020-1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環境センサ
JP6801158B2 (ja) * 2017-03-13 2020-1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環境センサ
JP6838434B2 (ja) * 2017-03-13 2021-03-0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環境センサ
JP6828543B2 (ja) * 2017-03-22 2021-02-1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斜面監視装置、斜面監視方法、および、斜面監視プログラム
JP6903982B2 (ja) * 2017-03-23 2021-07-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環境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65617B2 (ja) * 2017-03-31 2021-04-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端末装置
JP6865616B2 (ja) * 2017-03-31 2021-04-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端末装置
JP6865618B2 (ja) * 2017-03-31 2021-04-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端末装置
CN107124458B (zh) * 2017-04-27 2020-01-31 大连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感知设备及感知系统
JPWO2018207266A1 (ja) * 2017-05-09 2019-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センサ集約局、無線センサ装置、サーバ装置、無線センサ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センサ制御方法
JP6915504B2 (ja) * 2017-11-10 2021-08-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
CN108489134A (zh) 2018-04-09 2018-09-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3396446A (zh) * 2018-12-17 2021-09-14 J·C·亨特 个人监控系统
JP7288372B2 (ja) * 2019-08-28 2023-06-07 積水樹脂株式会社 センサシステム
CN112799856A (zh) * 2019-11-14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获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7014860B2 (ja) * 2019-12-10 2022-02-01 環境リサーチ株式会社 空気採取装置、遠隔空気測定装置、空気採取システム、遠隔空気測定システム、空気採取プログラム、遠隔空気測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2414002B1 (ko) * 2020-07-13 2022-06-29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독립모듈형 비상대피 인디케이팅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920813B2 (en) * 2020-12-14 2024-03-05 Futura Technologies, LLC Drop-in exhaust fan humidity controller
CN112706716B (zh) * 2020-12-17 2023-02-07 贵州师范学院 汽车远程护童系统
JP7187730B1 (ja) 2022-08-25 2022-12-12 応用地質株式会社 土砂災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及び土砂災害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3358A1 (en) * 2001-07-12 2004-12-02 Michael Schliep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ation of and imaging of an environment subjectively taken to be real by a person
JP2005135057A (ja) * 2003-10-29 2005-05-26 Okutorii:Kk リライトカードの処理装置
JP2006170751A (ja) * 2004-12-15 2006-06-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321180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传感器网络系统和传感器节点
CN101621436A (zh) * 2008-07-03 2010-01-06 王金虎 一种基于无线网状网的服务提供系统及终端设备
JP2010256193A (ja) * 2009-04-27 2010-11-11 Transvirtual Inc 多変量検出装置および多変量検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3057A (ja) * 2003-06-25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植物育成システムと情報提供サービス
US7142107B2 (en) 2004-05-27 2006-11-28 Lawrence Kates Wireless sensor unit
US7537171B2 (en) 2004-11-17 2009-05-26 Emerson Electric Co. Thermostat control system providing power saving transmissions
CN104503608B (zh) 2007-07-09 2017-08-11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10248846A1 (en) 2010-04-13 2011-10-13 Green SHM Systems, Inc, Incorporated Wireless Sens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5766503B2 (ja) 2011-05-13 2015-08-19 富士通テレコム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管理システム、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伝送管理方法
JP2013054518A (ja) 2011-09-02 2013-03-21 Daito Tekko Kk 無線距離測定スイッチ,無線距離検知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タグ
JP5968253B2 (ja) 2013-03-06 2016-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計測システム、統合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ム、及びセンサ機器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3358A1 (en) * 2001-07-12 2004-12-02 Michael Schliep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ation of and imaging of an environment subjectively taken to be real by a person
JP2005135057A (ja) * 2003-10-29 2005-05-26 Okutorii:Kk リライトカードの処理装置
JP2006170751A (ja) * 2004-12-15 2006-06-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321180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传感器网络系统和传感器节点
CN101621436A (zh) * 2008-07-03 2010-01-06 王金虎 一种基于无线网状网的服务提供系统及终端设备
JP2010256193A (ja) * 2009-04-27 2010-11-11 Transvirtual Inc 多変量検出装置および多変量検出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366A (zh) * 2017-06-08 2017-09-29 江苏博大光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窨井环境监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222366B (zh) * 2017-06-08 2019-12-20 江苏博大光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窨井环境监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639419A (zh) * 2018-09-21 2021-04-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测震传感器以及传感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65133B2 (en) 2019-07-30
JP6409629B2 (ja) 2018-10-24
WO2016143545A1 (ja) 2016-09-15
DE112016000097T5 (de) 2017-05-24
JP2016170541A (ja) 2016-09-23
US20170284840A1 (en) 2017-10-05
DE112016000097B4 (de) 2023-12-21
CN106687774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774B (zh) 传感器系统
US11398145B2 (en) Thoughtful elderly monitoring in a smart home environment
US11234313B2 (en) Smart light switch with vacation mode
US9857238B2 (en) Thermodynamic model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using observed HVAC and/or enclosure characteristics
US11620897B2 (en) Machine learning motion sensing with auxiliary sensors
US9240111B2 (en) Inferring building metadata from distributed sensors
US10481561B2 (en) Managing home automation system based on behavior
US20160116343A1 (en) Adaptive threshold manipulation for movement detecting sensors
US20240069502A1 (en) Environ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inferring one or more commands for controlling an appliance taking into account room characteristics
US20150373022A1 (en) Selectively Restricting Communications from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Devices to Electronic Devices
US9668320B2 (en) Path light feedback compensation
US101544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vice using at least one sensor
US10621855B2 (en) Online occupancy state estimation
US10605470B1 (en) Controlling connected devices using an optimization function
US20190278242A1 (en) Training serv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redictive model for controlling an appliance
US1041614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acting upon cumulative exposure of a building occupant to a hazardous substance
US20200184329A1 (en) Environ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redictive models used for controlling a temperature in an area
US11460209B2 (en) Environ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redictive model of a neural network through 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US11861482B2 (en) Training serv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redictive model of a neural network through 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203276349U (zh) 一种自习室人数智能查询装置
JP7342598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huang et al.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mallest closed-area (SCA) mechanism for self-organiz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s in smart home control systems
EP3865781A1 (en) A contro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US20240086686A1 (en) Training serv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redictive model of a neural network through 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KR102465304B1 (ko) Ai 스위치와 ai 생활 정보기를 활용한 상황 기반 인공지능 스마트 홈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