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2357A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2357A
CN106662357A CN201580041070.4A CN201580041070A CN106662357A CN 106662357 A CN106662357 A CN 106662357A CN 201580041070 A CN201580041070 A CN 201580041070A CN 106662357 A CN106662357 A CN 106662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rol
cold
indoor set
switching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10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2357B (zh
Inventor
井上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2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2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防止在对任一台室内机的运转种类进行切换之际,在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其它室内机的温控运转的种类也切换。多台室内机(40)各自属于控制组(A、C、D)中的任一个控制组,并且能够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按照每个控制组设置有空调控制器(60)。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各个空调控制器(60)进行按照每个控制组将温控运转的种类切换的冷热切换动作。切换动作控制部(37a)特别是在运转状态为“温控运转”的控制组有两个以上的情况下,禁止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进行冷热切换动作。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多台室内机和多个空调控制器。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有包括一台室内机的类型和包括多台室内机的类型。在包括多台室内机的类型的空调系统中,有的空调系统具有如下结构,该结构为: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对应于多台室内机设置有多个空调控制器。多台室内机与一台室外机属于同一个制冷剂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81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7-2087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包括多台室内机的空调系统中,室内机设置在起居室、浴室等各种各样的空调对象空间内。根据设置有室内机的空调对象空间的环境条件,有时会出现将温控运转的种类例如由制冷运转切换为制热运转的需求,其中,温控运转用以调节空调对象空间内的温度。
然而,在包括多台室内机的空调系统中,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不能同时进行,即不能进行任一台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同时其它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因此,如果处于运转过程中的任一台室内机的运转种类(即温控运转的种类)被切换,则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其它室内机的运转种类也会自动地切换。在此情况下,对在其它室内机的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用户而言,虽然自己并没有希望切换,但运转种类就会自动地切换,由此降低用户便利性。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在对任一台室内机的运转种类进行切换之际,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其它室内机的运转种类也切换。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以一种空调系统作为对象,所述空调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一台室外机30、多台室内机40、多个空调控制器60以及一个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多台所述室内机40彼此与所述室外机30属于同一个制冷剂系统,并且多台所述室内机40各自属于多个控制系统中的任一个控制系统,多台所述室内机40能够将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作为温控运转而执行,多个所述空调控制器60与多个所述控制系统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着设置,所述空调控制器60对属于与该空调控制器60相对应的所述控制系统的所述室内机40进行控制,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多个所述空调控制器60分别进行冷热切换动作,所述冷热切换动作为:按照每一个所述控制系统将所述室内机40的所述温控运转的种类切换为所述制冷运转或所述制热运转,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处于执行所述温控运转过程中的所述室内机40所属的所述控制系统至少有两个的情况下,禁止所有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
在此,多台室内机40a、40b、40c、40d中的各台室内机属于多个控制系统A、C、D中的任一个控制系统,空调控制器60a、60c、60d中的各个空调控制器与各个控制系统A、C、D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着设置。而且,空调系统10不能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在这种空调系统10中,在多个控制系统A、C、D中处于执行温控运转过程中的室内机40a、40b、40c、40d所属的控制系统有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的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以上的控制系统的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则不管哪一个空调控制器60都不接受用户对运转种类(即,温控运转的种类)的切换。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即:由于处于运转过程中的任一个控制系统的运转种类通过任一个空调控制器60而被切换,因而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其它控制系统的运转种类被联动地切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处于执行所述温控运转过程中的所述室内机40所属的所述控制系统为一个的情况下,仅允许与该控制系统相对应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
由此,用户仅通过与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的一个控制系统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就能够自由地切换该一个控制系统的运转种类。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所有的所述室内机40分别处于停止运转或者处于执行送风运转过程中的情况下,允许所有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
由此,用户在任一个控制系统A、C、D的运转状态都处于“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的情况下,能够以每个控制系统A、C、D为单位且通过每个控制系统所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自由地切换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通知部61,所述通知部61通知与所述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相关的信息inf1。
由此,用户能够掌握存在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即:用户要白白地使用冷热切换动作已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进行冷热切换动作,或者,用户因冷热切换动作不能被接受而误判断空调系统10发生了故障。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异常掌握部37b,所述异常掌握部37b掌握有无与各个所述控制系统相关的异常。在所述异常掌握部37b掌握到发生了与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系统相关的异常时,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与下述第二控制系统相对应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为:在所有的所述控制系统中将发生了异常的第一控制系统除去后剩下的控制系统。
在此,在发生了与任一个控制系统相关的异常时,与该异常发生的控制系统以外的控制系统(即,第二控制系统)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成为被允许及禁止冷热切换动作的候补空调控制器60。即,以与正常控制系统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为候补空调控制器60,不受已发生异常的控制系统的影响进行冷热切换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即:由于处于运转过程中的任一个控制系统的运转种类通过任一个空调控制器60而被切换,因而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其它控制系统的运转种类被联动地切换。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用户仅通过与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的一个控制系统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能够自由地切换该一个控制系统的运转种类。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用户在任一个控制系统A、C、D的运转状态都处于“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的情况下,能够以每个控制系统A、C、D为单位且通过每个控制系统所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自由地切换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即:用户要白白地使用冷热切换动作已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进行冷热切换动作,或者,用户因冷热切换动作不能被接受而误判断空调系统10发生了故障。
根据所述第五方面,以与正常控制系统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为候补空调控制器60,不受已发生异常的控制系统的影响进行冷热切换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系统的结构略图。
图2是由一台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空调控制器的外观图。
图4是表示各个控制组的运转状态、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以及冷热选择权有无的推移的图。
图5是用以说明在与控制组D相关的异常发生时的、空调系统的控制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以下实施方式在本质上为优选示例,但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
(实施方式)
<空调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主要包括一台室外机30、多台室内机40以及多个空调控制器60。
室外机30设置在建筑物外。多台室内机40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空调对象空间的天花板等上。如图2所示,多台室内机40彼此与室外机30属于同一个制冷剂系统,并且与室外机30共同构成制冷剂回路20。多台室内机40通过将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作为温控运转而进行,从而能够将所述室内机40所设置的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温度调节为设定温度。此外,如图1所示,各台室内机40也经由电气布线11、12、13、14与室外机30电连接。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台室内机40各自属于多个控制组(相当于控制系统)A、C、D中的任一个控制组。控制组A、C、D分别决定一个空调控制器60的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说是一个控制组为一个控制系统。针对哪一台室内机40属于哪一个控制组A、C、D,根据设置有各台室内机40的空调对象空间等适当地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系统10构成为不能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因此,即使以每个控制组A、C、D为单位进行运转控制,也不允许每个控制组A、C、D的温控运转的种类互不相同。例如,属于控制组A的室内机40和属于控制组C的室内机40都进行制冷运转,或者,都进行制热运转。
多个空调控制器60分别安装在空调对象空间的壁面等上。各个空调控制器60与多个控制组A、C、D中的每个控制组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着设置,并且经由电气布线15、16、17、18与属于所对应的控制组A、C、D的室内机40电连接。如果空调控制器60收到了来自用户的运转指示等,就按照该运转指示,对属于所对应的控制组A、C、D的室内机40进行远程控制。
具体而言,在图1中,空调控制器60a经由电气布线15、16与属于控制组A的两台室内机40a、40b连接,该空调控制器60a对这些室内机40a、40b进行远程控制。空调控制器60c经由电气布线17与属于控制组C的一台室内机40c连接,该空调控制器60c对该室内机40c进行远程控制。空调控制器60d经由电气布线18与属于控制组D的一台室内机40d连接,该空调控制器60d对该室内机40d进行远程控制。
下面,只在有必要规定出各台室内机40的情况下使用“室内机40a、40b、40c、40d”的符号。只在有必要规定出各个空调控制器60的情况下使用“空调控制器60a、60c、60d”的符号。
<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结构>
如图2所示,多台室内机40通过制冷剂配管22、24相对于一台室外机30并联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制冷剂系统即制冷剂回路20。
如图1和图2所示,室外机30主要包括室外机壳31、压缩机32、四通换向阀33、室外热交换器34、膨胀阀35、室外风扇36以及室外控制部37。
室外机壳31形成为高度较高的长方体状,压缩机32、四通换向阀33、室外热交换器34、膨胀阀35、室外风扇36以及室外控制部37收纳在该室外机壳31的内部。压缩机3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在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之间的切换时,四通换向阀33将制冷剂回路22内的制冷剂的流向切换为图2中的实线或虚线所示的方向。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34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发挥作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34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由此在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阀35是使制冷剂减压的节流阀,膨胀阀35调节制冷剂回路20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室外风扇36对室外热交换器34供给室外空气。室外控制部37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外控制部37控制压缩机32和室外风扇36工作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控制部37也对各个空调控制器60进行允许或禁止切换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这一控制。在“<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中详细说明该控制。
多台室内机40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各台室内机40主要包括室内机壳41、室内热交换器42、室内风扇43以及室内控制部45。
室内机壳4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室内热交换器42、室内风扇43和室内控制部45收纳在该室内机壳41的内部。在室内机壳4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虽未图示,但吸入口被吸入栅覆盖,在吹出口附近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有水平叶片。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发挥作用,由此在制冷剂与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风扇43形成下述气流,即: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从吸入口被吸入室内机壳41内部,并且热交换后的空气经由吹出口吹向空调对象空间内。室内控制部45是由CPU以及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内控制部45控制室内风扇43工作等。室内控制部45与所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
<空调控制器的结构>
多个空调控制器60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3所示,各个空调控制器60主要包括显示部61(相当于通知部)以及输入按钮群62。
显示部61显示:目前已针对属于所对应的控制组A、C、D的室内机40,设定好的信息等。作为该信息,可列举出温控运转及送风运转的有无、风量、设定温度等。
输入按钮群62用于供用户对属于所对应的控制组A、C、D的室内机40进行用户所需要的设定。输入按钮群62包括:使室内机40开始或停止运转的按钮;用于切换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或将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切换为送风运转的按钮;改变风量和风向的按钮;以及使设定温度上升或降低的按钮等。
<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
如上所述,各个空调控制器60具有对属于所对应的控制组A、C、D的室内机40的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进行改变的功能。另一方面,空调系统10不能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因此,空调系统10具有下述结构,即:根据各种条件允许或禁止通过空调控制器60切换运转种类(是指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以下相同)的结构。如果各个空调控制器60已被赋予能够切换冷热的权利即冷热选择权,则说明各个空调控制器60处于已被允许切换运转种类的状态,相反地,如果各个空调控制器60没有被赋予冷热选择权,则说明各个空调控制器60处于已被禁止切换运转种类的状态。
如图2所示,对各个空调控制器60的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通过室外机30的室外控制部37作为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发挥作用而执行。即,属于各个控制组A、C、D的室内机40的运转种类在原则上以每个控制组A、C、D为单位被切换为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多个空调控制器60分别进行该冷热切换动作。
在图1中,属于控制组A的室内机40a、40b的运转种类原则上通过空调控制器60a而切换。属于控制组C的室内机40c的运转种类原则上通过空调控制器60c而切换。属于控制组D的室内机40d的运转种类原则上通过空调控制器60d而切换。而且,在切换动作控制部37a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冷热选择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对所有的控制组A、C、D通过各个空调控制器60a、60c、60d按照每个控制组A、C、D选择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如果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仅赋予空调控制器60a冷热选择权,则用户对控制组A能够通过空调控制器60a选择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但对其它控制组C、D不能通过空调控制器60c、60d选择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接下来,用图4对冷热选择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赋予哪个控制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的状态(I)所示,在空调系统10内的所有的室内机40a、40b、40c、40d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切换动作控制部37a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冷热选择权。即,在所有的室内机40a、40b、40c、40d停止运转期间,用户能够按照每个控制组A、C、D自由地切换运转种类。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在所有的室内机40a、40b、40c、40d都进行送风运转,或者所有的室内机40a、40b、40c、40d分别处于停止运转和执行送风运转中的任一状态时,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也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冷热选择权。即,只要所有的室内机40a、40b、40c、40d都处于未执行温控运转的状态,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就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冷热选择权。
如图4的状态(II)所示,在处于执行温控运转过程中的室内机40所属的控制组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仅赋予与该控制组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冷热选择权。例如,在属于控制组A的室内机40a、40b处于执行温控运转过程中,但属于其它控制组C、D的室内机40c、40d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仅赋予与控制组A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a冷热选择权,并且不赋予与其它控制组C、D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c、60d冷热选择权。在此情况下,用户能够自由地切换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但不能自由地切换其它控制组C、D的运转种类。
如图4的状态(III)所示,在处于执行温控运转过程中的室内机40所属的控制组至少有两个的情况下,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不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冷热选择权。即,在运转状态为“温控运转”的控制组存在有两个以上(在图4的状态(III)中,所有的控制组A、C、D都处于“温控运转”)的情况下,不管哪一个控制组A、C、D的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送风运转”和“停止运转”中的任一状态,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都被禁止冷热切换动作。在此情况下,用户能够切换各控制组A、C、D的运转状态(“停止运转”、“温控运转”或“送风运转”),但不能自由地切换各控制组A、C、D的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
而且,如图3所示,在未被赋予冷热选择权的空调控制器60的显示部61上,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这样的内容被作为“与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相关的信息inf1”显示出来。在图4的状态(II)中,显示该信息inf1的对象为空调控制器60c、60d,在图4的状态(III)中,显示该信息inf1的对象为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
接着,着眼于状态的推移,参照图4对空调系统10的工作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的状态(I)所示,所有的室内机40都处于停止运转的状态,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都被赋予冷热选择权。
在状态(I)中,如果控制组A的运转状态由用户通过空调控制器60a从“停止运转”改变为“温控运转”(状态(II)),属于控制组A的室内机40a、40b就以已经设定的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制冷”开始运转。与此同时,在室内机40a、40b的室内控制部45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控制部45,通过电气布线11、12将表示已开始运转的运转开始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收到了该运转开始信息的室外机30的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一边维持与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控制组A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a“有”冷热选择权的状态,一边撤回与其它控制组C、D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c、60d的冷热选择权。即,在状态(II)中,仅赋予在状态(I)中最早开始温控运转的空调控制器60冷热选择权。
然后,在从状态(I)推移到状态(II)之际,在运转状态被切换为“温控运转”的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和运转状态保持“停止运转”的控制组C、D的运转种类不同的情况下,运转状态保持“停止运转”的控制组C、D的运转种类被自动地改变为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例如,图4中的控制组C)。即,在图4的状态(I)中为“制热”的控制组C的运转种类被自动地改变为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制冷”。此外,在图4的状态(II)中,就唯一被赋予冷热选择权的空调控制器60a而言,在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处于运转过程中被切换之际,不仅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与该切换联动而改变,其它控制组C、D的运转种类也与该切换联动而一齐改变。这是因为空调系统10不能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而且,在状态(II)中,如果控制组C、D的运转状态通过未被赋予冷热选择权的空调控制器60c、60d从“停止运转”改变为“温控运转”(状态(III)),属于控制组C、D的室内机40c、40d就以与控制组A相同的运转种类开始运转。与此同时,各台室内机40c、40d的室内控制部45通过电气布线11、12、13、14将运转开始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收到了该运转开始信息的室外机30的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判断为: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的控制组的数量达到了两个以上,而撤回空调控制器60a的冷热选择权。由此,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处于“无”冷热选择权的状态。
在状态(III)中,如果要改变控制组A、C、D中的任一个控制组的温控运转,用户就将为非改变对象的控制组中的运转状态全部通过与该控制组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而切换为“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例如,如果要改变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用户就通过空调控制器60c、60d将控制组C、D的运转状态切换为“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随之,已停止运转的室内机40的室内控制部45分别将显示停止运转或者处于送风运转过程中的温控运转停止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
收到了温控运转停止信息的室外机30的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分别掌握:运转状态从“温控运转”切换为“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的控制组;以及运转状态仍然保持“温控运转”的控制组。如果切换动作控制部37a掌握到运转状态保持“温控运转”的控制组的数量变成了一个这种情况,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就仅赋予与运转状态保持“温控运转”的控制组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冷热选择权。即,空调系统10的状态从状态(III)推移到状态(II)。由此,用户能够通过被赋予冷热选择权的空调控制器60对所希望的控制组的运转种类进行改变。
在状态(II)中,在所有室内机40都变为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后,新停止了运转的室内机40和新切换为送风运转的室内机40的室内控制部45将温控运转停止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如果收到了温控运转停止信息的室外机30的切换动作控制部37a掌握到所有的控制组A、C、D的运转状态分别为“停止运转”和“送风运转”中的任一状态,则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冷热选择权。即,空调系统10的状态从状态(II)推移到状态(I)。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空调系统10的状态推移包括从状态(I)到状态(III)的推移和从状态(III)到状态(I)的推移。在从状态(I)推移到状态(III)之际,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一齐撤回已在状态(I)中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的冷热选择权。在从状态(III)推移到状态(I)之际,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一齐赋予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冷热选择权。
上述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能够充分满足如下所述的需求,即:例如就像设置在起居室的室内机40在白天时间进行制冷运转,但设置在浴室的室内机40通过在夜间时间进行制热运转而使浴室内干燥等情况那样,根据空调对象空间的每个单位或时间频繁地切换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而使用这种需求。
<异常发生时的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
在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10中,可以考虑到会发生下述情况:例如发生了室内机40与空调控制器60之间的通信断开,或者室内机40和空调控制器60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某种异常。在发生了这种异常的情况时,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将与发生异常的控制组相关的空调控制器60从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候补中排除,并将冷热选择权赋予给与剩下的控制组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
下面,对异常发生时的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各台室内机40的室内控制部45在所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收到在该控制器60发生异常这种信息时,将表示发生了与该室内控制部45本身所属的控制组A、C、D相关的异常的异常发生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此外,在虽然室内控制部45已要求与该室内控制部45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应答,但没有应答时,则判断为在该控制器60中发生了影响通信的异常或者电气布线15、16、17、18已断线。在这种情况下,室内控制部45也将异常发生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
此外,室内控制部45在与该室内控制部45本身相对应的室内机40中发生了某种异常时,也将异常发生信息向室外机30发出。
另一方面,室外机30的室外控制部37也能够作为异常掌握部37b发挥作用。异常掌握部37b根据从各台室内机40收到的异常发生信息,掌握是否有与各个控制组A、C、D相关的异常。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异常掌握部37b在要求各台室内机40应答但没有其应答时,判断为在该室内机40发生了影响通信的异常或者电气布线12、13、14已断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异常掌握部37b也判断为发生了与该室内机40所属的控制组相关的异常。
而且,在异常掌握部37b掌握到发生了与至少一个控制组相关的异常时,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下述第二控制组进行冷热切换动作,所述第二控制组为:在所有的控制组A、C、D中将发生了异常的第一控制组除去后剩下的控制组。
例如,如图5所示,假设异常掌握部37b掌握到发生了与控制组D相关的异常。在此情况下,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将控制组D作为第一控制组,并将所有的控制组A、C、D中将控制组D除去后剩下的控制组A、C作为第二控制组。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将第二控制组(即,控制组A、C)作为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候补,并掌握控制组A、C符合在图4的状态(I)~(III)中的哪一状态。
控制组A、C的运转状态分别处于“停止运转”或“送风运转”时(状态(I)),切换动作控制部37a赋予空调控制器60a、60c两者冷热选择权。在控制组A、C中的任一个的控制组的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时(状态(II)),切换动作控制部37a仅赋予与处于“温控运转”的控制组A、C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a、60c冷热选择权。控制组A、C的运转状态都处于“温控运转”时(状态(III)),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对空调控制器60a、60c都不赋予冷热选择权。
需要说明的是,属于第一控制组(即,发生了异常的控制组)的室内机40立即停止运转,与其所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会处于即使按下输入按钮群62也不能接受设定输入的状态。此时,也可以在该空调控制器60的显示部61上显示出促使用户与服务中心联系的画面。
<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台室内机40a、40b、40c、40d属于多个控制组A、C、D中的任一个控制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与各控制组A、C、D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着设置。而且,空调系统10不能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在这种空调系统10中,如图4的状态(III)所示,在多个控制组A、C、D中,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的控制组有两个以上时,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的冷热切换动作都被禁止。由此,如果两个以上的控制组的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任一个空调控制器60a、60c、60d也不会接受用户对运转种类的切换。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即:任一个控制组的运转种类通过处于运转过程中的任一个空调控制器60而被切换,从而导致处于运转过程中的其它控制组的运转状态被联动地切换。
如图4的状态(II)所示,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运转状态处于“温控运转”的控制组(例如,控制组A)有一个的情况下,仅允许与控制组A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a进行冷热切换动作。由此,用户能够通过该空调控制器60a而自由地切换控制组A的运转种类。
如图4的状态(I)所示,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所有的室内机40a、40b、40c、40d停止运转或进行送风运转的情况下,允许所有的空调控制器60a、60c、60d进行冷热切换动作。由此,用户在所有的控制组A、C、D的运转状态都处于“停止运转”时,能够以每个控制组A、C、D为单位且通过每个控制组所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而自由地切换温控运转的运转种类。
如图3所示,在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的显示部61上,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这样的内容被作为信息inf1显示出来。由此,用户能够掌握到存在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即:用户要白白地使用冷热切换动作已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进行冷热切换动作,或者,用户因冷热切换动作不能被接受而误判断空调系统10发生了故障。
如图5所示,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发生了与至少一个控制组(例如,控制组D)相关的异常时(第一控制系统),允许或禁止与在所有的控制组A、C、D中将第一控制系统除去后剩下的第二控制系统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a、60c进行冷热切换动作。即,以与正常控制组A、C相对应的空调控制器60a、60c作为候补空调控制器60,不受已发生异常的控制组D的影响进行冷热切换动作。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可以是这样的: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不是由室外机30的室外控制部37进行,而是由任一台室内机40的室内控制部45进行。在此情况下,各台室内机40的室内控制部45可以通过电气布线12、13、14向其它室内机40发送包括下述内容的信息,该内容为:自己是否处于运转过程中,以及与自己连接的空调控制器60是否被赋予冷热选择权。而且,各台室内机40的室内控制部45根据从其它室内机40收到的该信息,对与自己连接的空调控制器60进行冷热选择权的赋予控制。
也可以是这样的: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由管理服务器进行,该管理服务器对室外机30和所有室内机40进行统筹管理。
也可以是这样的:与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相关的信息inf1不显示在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本身的显示部61上。也可以将整个空调系统10的该信息inf1全部显示在例如对室外机30和对所有室内机40进行统筹管理的管理服务器的显示部上,或者全部显示在与另外设置的与空调控制器60不同的显示装置等上。
也可以是这样的:与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空调控制器60相关的信息inf1不是通过显示装置而是通过声音输出装置进行通知,或者将显示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组合起来进行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一定需要通知所述信息inf1。
就空调系统10而言,一定需要采取图4的状态(III),但并不一定需要采取图4的状态(I)和状态(II)。
并不一定需要上述的<异常发生时的冷热选择权的赋予动作>。
空调系统10也可以为采用热泵的系统。
室内机40并不限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类型,任何类型都可适用。
室外机30的数量、室内机40的数量以及空调控制器60的数量并不限于图1中的数量。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包括多台室内机和多个空调控制器的空调系统很有用。
-符号说明-
10 空调系统
30 室外机
37a 切换动作控制部
37b 异常掌握部
40 室内机
60 空调控制器
61 显示部(通知部)
A、C、D 控制组(控制系统)

Claims (5)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一台室外机(30)、多台室内机(40)、多个空调控制器(60)以及一个切换动作控制部(37a),
多台所述室内机(40)彼此与所述室外机(30)属于同一个制冷剂系统,并且多台所述室内机(40)各自属于多个控制系统中的任一个控制系统,多台所述室内机(40)能够将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作为温控运转而执行,
多个所述空调控制器(60)与多个所述控制系统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着设置,所述空调控制器(60)对属于与该空调控制器(60)相对应的所述控制系统的所述室内机(40)进行控制,
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多个所述空调控制器(60)分别进行冷热切换动作,所述冷热切换动作为:按照每一个所述控制系统将所述室内机(40)的所述温控运转的种类切换为所述制冷运转或所述制热运转,
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处于执行所述温控运转过程中的所述室内机(40)所属的所述控制系统至少有两个的情况下,禁止所有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处于执行所述温控运转过程中的所述室内机(40)所属的所述控制系统为一个的情况下,仅允许与该控制系统相对应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在所有的所述室内机(40)分别处于停止运转或者处于执行送风运转过程中的情况下,允许所有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通知部(61),所述通知部(61)通知与所述冷热切换动作被禁止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相关的信息(inf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异常掌握部(37b),所述异常掌握部(37b)掌握有无与各个所述控制系统相关的异常,
在所述异常掌握部(37b)掌握到发生了与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系统相关的异常时,所述切换动作控制部(37a)允许或禁止与下述第二控制系统相对应的所述空调控制器(60)进行所述冷热切换动作,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为:在所有的所述控制系统中将发生了异常的第一控制系统除去后剩下的控制系统。
CN201580041070.4A 2014-07-31 2015-04-14 空调系统 Active CN106662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874 2014-07-31
JP2014156874A JP6365078B2 (ja) 2014-07-31 2014-07-31 空調システム
PCT/JP2015/002066 WO2016017051A1 (ja) 2014-07-31 2015-04-14 空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357A true CN106662357A (zh) 2017-05-10
CN106662357B CN106662357B (zh) 2020-04-07

Family

ID=5521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1070.4A Active CN106662357B (zh) 2014-07-31 2015-04-14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65078B2 (zh)
CN (1) CN106662357B (zh)
WO (1) WO20160170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30626A1 (en) * 2016-08-31 2021-02-04 Abbvie Inc. Electronic Pill Dispenser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112594875B (zh) * 2021-01-19 2022-07-08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通讯台数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3946A (ja) * 1990-01-17 1991-09-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11012826A (ja) * 2009-06-30 2011-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03354891A (zh) * 2011-02-07 2013-10-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363619A (zh) * 2012-03-26 2013-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操作终端
CN103542463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0780B2 (en) * 2007-11-30 2011-09-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hermostat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configurable lock
KR101270621B1 (ko) * 2007-12-21 2013-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 시스템
JP5404838B2 (ja) * 2012-03-23 2014-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21648A (ja) * 2012-04-16 2013-10-2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3946A (ja) * 1990-01-17 1991-09-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11012826A (ja) * 2009-06-30 2011-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03354891A (zh) * 2011-02-07 2013-10-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363619A (zh) * 2012-03-26 2013-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操作终端
CN103542463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17051A1 (ja) 2016-02-04
CN106662357B (zh) 2020-04-07
JP2016033445A (ja) 2016-03-10
JP6365078B2 (ja)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6109344A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0159905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5383899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1220608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7485881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WO2015190001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EP1980796B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2012098009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5169399A (ja) 換気装置
JP6355660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6662357A (zh) 空调系统
CN114026368B (zh) 外部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系统
JP2011179807A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JP5409684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13710964A (zh) 空调系统
KR100585694B1 (ko) 혼합형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장치
CN109073256A (zh) 空调装置
KR100712857B1 (ko) 혼합형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장치의 냉매량 조절방법
CN113728203B (zh) 空调系统
KR100712928B1 (ko) 혼합형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장치의 압축기 선택 운전방법
JP2021009021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110138014A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KR20110003814A (ko) 복수의 송풍팬 제어기능이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
US20220390136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23148854A1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