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9358B -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9358B
CN106659358B CN201580030528.6A CN201580030528A CN106659358B CN 106659358 B CN106659358 B CN 106659358B CN 201580030528 A CN201580030528 A CN 201580030528A CN 106659358 B CN106659358 B CN 106659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fluid
pipeline
suction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0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9358A (zh
Inventor
末安秀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59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9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9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9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61B1/00068Valve switch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87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4Suction open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12Connection or coupling means
    • A61B1/00119Tubes or pipes in or with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4Suction control
    • A61M1/743Suction control by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line, e.g. flow regulating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74Optic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viewing angles
    • A61B1/00177Optic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viewing angles for 90 degrees side-view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Abstract

流体用栓部具有:气缸,其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彼此连通的方式与该第一管路和该第二管路分别连接;以及活塞,其切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处,抑制第一管路中的流体向外部漏出,在该第二位置处,流体经由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被抽吸装置抽吸。流体用栓部具有:第一流路,其在活塞配置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在活塞配置于第二位置时遮断与第一管路的连通;以及第二流路,其在活塞配置于第一位置时遮断与第一管路的连通,在活塞配置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

Description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内窥镜为了抽吸管腔中的包含粘液在内的体液和污液这样的流体而经由配设于内窥镜的通用缆线的连接部与配设于内窥镜的外部的抽吸装置连接。该内窥镜具有流体用栓部,该流体用栓部通过相对于气缸按压活塞而将抽吸状态和非抽吸状态中的一方切换为另一方。
内窥镜还具有抽吸用管路部,该抽吸用管路部具有与流体用栓部连接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和与流体用栓部连接的第二抽吸用管路部。
第一抽吸用管路部具有配设于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前端部和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基端部分为双叉的基端部。第一抽吸用管路部的一部分作为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发挥功能,该贯穿插入通道从插入部的前端部配设至作为一方的基端部发挥功能的处置器具插入部。第一抽吸用管路部的另一部分从双叉部分配设至作为另一方的基端部发挥功能的流体用栓部。第一抽吸用管路部的另一部分在双叉部分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的一部分连通。
第二抽吸用管路部从流体用栓部经由通用缆线配设至连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1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侧视型的内窥镜用于内窥镜的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以下,称为ERCP),插入部被插入到十二指肠这样的管腔中。直视型的内窥镜的插入部例如插入到大肠这样的管腔中。在这样的插入部被插入到管腔中时,在没有实施抽吸的非抽吸状态下,管腔内的压力有时比例如钳子栓侧等所处的外部气压高。
由于该压力的关系,例如胆汁等流体有可能与内窥镜的使用者的意图相违背地从配设于插入部前端的前端开口部流入第一抽吸用管路部。并且,流体有可能沿着从插入部的前端部突出的处置器具流入第一抽吸用管路部。
而且,在使用处置器具时和实施抽吸动作时,流体有时没有被抽吸到抽吸装置而是残留在第一抽吸用管路部、流体用栓部以及第二抽吸用管路部中的任意部位。
该流入的流体和残留的流体根据上述压力的关系而有可能在使用处置器具时例如从钳子栓向外部漏出。
为了抑制漏出,考虑有使钳子栓与贯穿插入钳子栓的处置器具牢固地紧密接触。
然而,在该情况下,用于使处置器具相对于钳子栓进行插拔的力量增加,处置器具相对于钳子栓的插拔性降低。
在该情况下,当为了处置器具的更换和处置器具的进退移动而减弱处置器具与钳子栓的紧密接触时,流体有可能从钳子栓向外部漏出。
这样,与处置器具和内窥镜的使用状況对应地,流体有可能从钳子栓漏出。
因此,期望在内窥镜为非抽吸状态下能够抑制流体从钳子栓漏出并且能够防止处置器具相对于钳子栓的插拔性的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流体从钳子栓漏出并且能够防止处置器具相对于钳子栓的插拔性的降低的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流体用栓部的一个方式是流体用栓部,该流体用栓部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连通,该第一管路具有前端和后端并且使流体通过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之间,该第二管路与抽吸装置连接,该抽吸装置使从所述第一管路流出的所述流体通向外部,其中,该流体用栓部具有:气缸,其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彼此连通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连接;活塞,其嵌合插入于所述气缸并且通过沿着所述气缸的轴向移动而切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抑制所述第一管路中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漏出,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第一管路向所述第二管路移动,所述活塞具有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相通的通气口部;第一流路,其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成为不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状态;以及第二流路,其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成为不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状态,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抽吸装置使外部气体从所述通气口部流入到所述气缸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将所述流体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管路抽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流体从钳子栓漏出并且能够防止处置器具相对于钳子栓的插拔性的降低的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抽吸机构的概略图。
图2A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漏出抑制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2B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抽吸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3A是对造影管向胆管插入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3B是对引导部件向胆管插入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3C是对通过引导部件的引导而使处置器具向胆管插入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4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阀的主视图。
图4B是沿图4A所示的4B-4B线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隙的一例的图。
图5B是沿图5A所示的5B-5B线的剖视图。
图6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隙的一例的图。
图6B是沿图6A所示的6B-6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
参照图1、图2A、图2B、图3A、图3B以及图3C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像在图1中省略了气缸71和活塞73的图示那样,在一部分的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明了而省略一部分部件的图示。
[内窥镜10]
图1所示的内窥镜10例如是侧视型的内窥镜,作为插入设备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内窥镜10具有:中空且细长的插入部20,其被插入到患者的体腔内等管腔内;以及操作部30,其与插入部20的基端部连结,对内窥镜10进行操作。
[插入部20]
如图1所示,插入部20从插入部20的前端部侧朝向插入部20的基端部侧依次具有前端硬质部21、弯曲部23以及挠性管部25。前端硬质部21的基端部与弯曲部23的前端部连结,弯曲部23的基端部与挠性管部25的前端部连结。
通过未图示的弯曲操作部的操作,弯曲部23例如向上下左右这样的期望的方向弯曲。通过弯曲部23弯曲,前端硬质部21的位置和朝向改变。而且,照明光对观察对象物进行照明,在观察视野内捕捉观察对象物。该观察对象物例如是被检体(例如体腔)内的患部和病变部。
挠性管部25具有期望的挠性。由此,挠性管部25通过外力而弯曲。挠性管部25是从操作部30的后述的主体部31延伸的管状部件。
[操作部30]
如图1所示,操作部30具有:主体部31,其延伸有挠性管部25;把持部33,其与主体部31的基端部连结,由对内窥镜10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把持;以及通用缆线41,其与把持部33连接。
[把持部33]
如图1所示,把持部33具有处置器具插入部35、未图示的弯曲操作部以及开关部39,该弯曲操作部对弯曲部23进行弯曲操作。处置器具插入部35配设于把持部33的前端部侧,弯曲操作部和开关部39配设于把持部33的基端部侧。
[处置器具插入部35]
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插入部35相对于把持部33分支。因此,处置器具插入部35的中心轴方向相对于把持部33的中心轴方向倾斜。
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插入部35具有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该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配设于处置器具插入部35的端部,用于供后述的引导部件300(参照图3B和图3C)和处置器具400(参照图3C)插入于内窥镜10内。
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与也作为后述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插入部侧管路部61a发挥功能的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的基端部连结。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配设于插入部20的内部,配设在从挠性管部25经由弯曲部23到前端硬质部21的整个范围。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的前端部与配设于前端硬质部21的外周面上的前端开口部35c连通。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是用于供引导部件300和处置器具400插入到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中的插入口部。
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的中心轴配设为与处置器具插入部35的中心轴同轴,因此相对于把持部33的中心轴倾斜。而且,中心轴方向相对于把持部33的中心轴方向倾斜。
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插入部35还具有筒形状的钳子栓36,该钳子栓36装卸自如地配设于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处。钳子栓36的中心轴配设为与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的中心轴同轴。因此,钳子栓36相对于把持部33倾斜。在钳子栓36配设于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时,钳子栓36经由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与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连通。
钳子栓36具有能够打开闭合的柔软性。这样的钳子栓36例如由橡胶等树脂形成。
在钳子栓36配设于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而处置器具400没有经由钳子栓36插入到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内的情况下,钳子栓36闭合,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被钳子栓36封闭。在处置器具400经由钳子栓36插入到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内的情况下,钳子栓36闭合,钳子栓36与处置器具400紧密接触。
图3B和图3C所示的引导部件300、图3C所示的处置器具400从钳子栓36插入到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内直至被压入前端硬质部21侧。而且,如图3B和图3C所示,引导部件300和处置器具400从前端开口部35c突出。
[开关部39]
如图1所示,开关部39具有抽吸开关39a、送气/送水开关39b以及内窥镜摄影用的各种开关39c。在操作者对把持部33进行把持时,通过操作者的手对抽吸开关39a、送气/送水开关39b以及各种开关39c进行操作。
在内窥镜10从兼作抽吸开口部的上述前端开口部35c经由后述的抽吸用管路部60来抽吸管腔中的包含粘液在内的体液和污液这样的流体时即后述的抽吸状态下,对抽吸开关39a进行操作。关于抽吸开关39a的具体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送气/送水开关39b是未图示的送气/送水机构的一部分。送气/送水机构的构造是公知的,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通用缆线41]
如图1所示,通用缆线41从把持部33的侧面延伸。通用缆线41具有与抽吸装置14a连接的连接部41a。抽吸装置14a例如具有未图示的抽吸泵和抽吸瓶14b。
[内窥镜10的抽吸机构50]
如图1所示,内窥镜10具有抽吸机构50,在连接部41a与抽吸装置14a连接时,该抽吸机构50与抽吸装置14a连接,并通过抽吸装置14a的抽吸泵的抽吸力对流体进行抽吸。流体包含管腔中的包含粘液在内的体液和污液等液体。在抽吸机构50中移动的被抽吸的流体中包含有被抽吸机构50抽吸的活体组织等固体。这样的流体贮存于抽吸瓶14b中。
如图1所示,抽吸机构50具有:抽吸用管路部60,其具有兼作抽吸开口部的前端开口部35c和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以及流体用栓部70,其以与抽吸用管路部60连通的方式与抽吸用管路部60连接,作为用于抽吸的抽吸阀单元发挥功能。
[抽吸用管路部60]
如图1所示,抽吸用管路部60具有: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其具有配设有钳子栓36的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和前端开口部35c;以及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其与抽吸装置14a连接。前端开口部35c抽吸流体,引导部件300和处置器具400从前端开口部35c突出。
图1所示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第一管路)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第二管路)63具有筒形状例如圆筒形状。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例如由树脂材料等柔软的管形成。
[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
如图1所示,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具有前端和后端并且使流体通过前端与后端之间。详细而言,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具有:前端部,其配设于插入部20的前端部;以及基端部,其配设于插入部20的基端部侧,分为双叉。这样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具有:插入部侧管路部61a,其配设于插入部20和主体部31的内部;以及操作部侧管路部61b,其配设于主体部31和把持部33的内部。
插入部侧管路部61a作为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发挥功能,该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从前端开口部35c(抽吸开口部)配设至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作为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一个基端部发挥功能。插入部侧管路部61a与前端开口部35c和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连通。
操作部侧管路部61b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与插入部侧管路部61a连结的双叉部分62配设至流体用栓部70。流体用栓部70作为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另一个基端部发挥功能。操作部侧管路部61b在双叉部分62与插入部侧管路部61a连通,在操作部侧管路部61b的基端部与流体用栓部70连通。
这样,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与前端开口部35c、配设有钳子栓36的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以及流体用栓部70连接并连通。
换个方式表达上述内容,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具有与前端开口部35c连结的前端侧管路部62a、与处置器具插入口部35a连结的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以及与流体用栓部70连结的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前端侧管路部62a、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以及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在双叉部分62彼此连通并连结。前端侧管路部62a和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作为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发挥功能,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作为操作部侧管路部61b发挥功能。
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具有:钳子栓36,其供处置器具400插入;以及前端开口部35c,其抽吸流体,并且处置器具400从该前端开口部35c突出。
[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
如图1所示,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从流体用栓部70经由通用缆线41配设至连接部41a。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的前端部与流体用栓部70连通。在连接部41a与抽吸装置14a连接时,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的基端部与抽吸装置14a连通。
这样,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配设于把持部33和通用缆线41的内部。而且,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与抽吸装置14a连接以供流体通过。
[抽吸机构50的抽吸用管路部60]
在抽吸机构50中,在连接部41a与抽吸装置14a连接时,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通过抽吸装置14a的抽吸力进行抽吸使流体从作为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前端部的前端开口部35c经由双叉部分62流至配设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基端部的流体用栓部70。因此,流体从前端侧管路部62a经由双叉部分62通过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被抽吸至流体用栓部70。
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通过抽吸装置14a的抽吸力进行抽吸使流体从配设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的前端部的流体用栓部70流至配设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的基端部的抽吸装置14a。因此,流体从流体用栓部70通过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而被抽吸至抽吸装置14a。
[流体用栓部70]
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流体用栓部70配设于把持部33。如上所述,流体用栓部70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分别连接,并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分别连通。
如图2A和图2B所示,流体用栓部70具有:气缸71,其以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彼此连通的方式分别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接;以及抽吸开关39a,其具有按压部391b和活塞73。
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按压部391b例如是在插入部20被插入到管腔内时为了将漏出抑制状态(第一位置/释放位置/自动抽吸状态/参照图2A)和抽吸状态(第二位置/按压位置/按压状态/参照图2B)中的任意一方切换到另一方而进行操作的操作部。该切换是通过活塞73相对于气缸71的移动而实施的。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例如是指插入有插入部20的前端侧的管腔内的压力。在漏出抑制状态下,通过抽吸装置14a使外部气体流入气缸71内并且将流体向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抽吸。因此,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抑制了随着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比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高而使流体从前端开口部35c被抽吸并通过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从钳子栓36向外部漏出。换言之,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抑制前端开口部35c侧的比外部气压高的压力的流体通过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从钳子栓36向外部漏出。抽吸状态是指如下的状态:不论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是否比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高,都通过抽吸装置14a从前端开口部35c抽吸流体,流体经由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抽吸装置14a强制抽吸。
在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下,为了抑制在前端开口部35c的压力比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高时流体由于压力差而从钳子栓36排出,使流体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通过流体用栓部70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抽吸到抽吸瓶14b。在漏出抑制状态下,在前端开口部35c的压力与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之间没有差的情况下,外部气体从活塞73的通气口部73a经由活塞73的内部空间、气缸71的内部空间以及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持续向抽吸装置14a抽吸。后面叙述详细内容,但漏出抑制状态下的抽吸与抽吸状态大致同样地是通过抽吸装置14a的抽吸而实施的。
在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下,流体被抽吸装置14a从前端开口部35c抽吸,流过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流体用栓部70以及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而贮存于抽吸瓶14b中。
如图2A和图2B所示,气缸71以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彼此连通的方式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活塞73装卸自如地嵌合插入于这样的气缸71中,能够伴随着按压部391b的操作而沿着气缸71的轴向相对于气缸71移动。而且,如图2A和图2B所示,通过伴随着按压部391b的按压操作或释放操作(非操作)而使活塞73相对于气缸71移动,流体用栓部70将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和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中的任意一方切换为另一方。
详细而言,如图2A所示,当按压部391b从被操作(按压)的状态切换为非操作(释放)的状态时,活塞73借助后述的施力部件77而向上方移动,流体用栓部70从抽吸状态切换为漏出抑制状态。如图2B所示,当按压部391b被按压操作而使活塞73沿其轴向被按入把持部33的内部时,流体用栓部70从漏出抑制状态切换为抽吸状态。
换言之,通过活塞73相对于气缸71在气缸71的轴向上移动,流体用栓部70将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和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中的任意一方切换为另一方。即,活塞73嵌合插入于气缸71中并且沿着气缸71的轴向移动,由此,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方切换为另一方,其中,在该第一位置处,抑制作为第一管路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中的流体从钳子栓36处向外部漏出,在该第二位置处,流体经由第一管路和作为第二管路的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抽吸装置14a抽吸。
气缸71例如具有筒形状,该筒形状具有中心轴C。气缸71例如由不锈钢材料等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2A和图2B所示,气缸71具有:一端部71a,其以供活塞73嵌合插入于气缸71中的方式开口;以及开口的另一端部71b,其以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与气缸71连通的方式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接。一端部71a作为供活塞73嵌合插入于气缸71中的插入口部发挥功能。如图2A和图2B所示,气缸71还具有侧面开口部71c,该侧面开口部71c配设于气缸71的侧面,以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与气缸71连通的方式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接。
如图2A和图2B所示,气缸71相对于配设于把持部33的孔部33a插拔自如,气缸71的一端部71a固定于把持部33,气缸71的另一端部71b配置于把持部33的内部。在这样的气缸71的一端部71a处配设有未图示的O形环等。由此,防止了在气缸71与把持部33之间流体从外部浸入内窥镜10的内部。即,确保了操作部30的内部的液密和气密。
活塞73具有沿着活塞73的轴向细长的筒形状。
另外,通过化学药品等对活塞73进行清洗,因此活塞73由具有耐化学药品性的材料形成。这样的活塞73例如由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聚砜/聚苯砜等砜系树脂、液晶聚合物、变性聚苯醚、聚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如图2A和图2B所示,活塞73具有:一端部,其配设于气缸71(把持部33)的外部,与平板状的按压部391b例如螺合;以及另一端部(开口端部),其配设于气缸7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73的外径与气缸71的内径大致相同以确保活塞73相对于气缸71为液密状态。因此,活塞73的外周面在气缸71的内周面上滑动。另外,如图2A所示,活塞73具有通气口部73a,该通气口部73a配设于活塞73的一端部侧,将外部气体取入活塞73的内侧。
如图2A和图2B所示,活塞73安装于配设在活塞73的一端部侧的安装部75。活塞73贯穿插入于安装部75,安装部75配设为包围活塞73的一端部侧。安装部75具有在一方具有底面75a的圆筒形状。底面75a具有供活塞73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75b。底面75a与配设于孔部33a周边的凸缘部33c抵接。在活塞73的轴向上,底面75a配设于按压部391b的下方。安装部75例如由橡胶等柔软的素材形成。
如图2A和图2B所示,抽吸开关39a的施力部件77在活塞73的轴向上配设于底面75a与按压部391b之间,与底面75a和按压部391b抵接。施力部件77配设为卷绕从气缸71露出的活塞73。作为施力部件77,例如使用金属制的螺旋弹簧。施力部件77能够在活塞73的轴向上伸缩。施力部件77具有沿着中心轴C向图2A中的上方(把持部33的外侧)对按压部391b施力并向上方(把持部33的外侧)对活塞73施力的作用力。此时,凸缘部33c与底面75a彼此抵接、彼此按压。由此,底面75a防止了活塞73从安装部75脱离。施力部件77被安装部75包围。
另外,按压部391b、活塞73、安装部75以及施力部件77优选为一体化。通过进行一体化,抽吸开关39a能够作为一个单元而通过安装部75相对于凸缘部33c进行装卸。该实施方式的活塞73优选为在周向上被定位。例如,通过适当地形成安装部75和凸缘部33c,活塞73在周向上被定位。
如图2A所示,当按压部391b从操作(按压)状态向非操作(释放)状态切换时,施力部件77伸展,施力部件77经由按压部391b向上方对活塞73施力。因此,活塞73向上方移动,流体用栓部70从抽吸状态切换为漏出抑制状态。
如图2B所示,当按压部391b被操作(按压)时,施力部件77收缩。因此,活塞73向下方移动,流体用栓部70从漏出抑制状态切换为抽吸状态。
抽吸机构50具有作为第一流路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和作为第二流路的抽吸用流路部90。
如图2A和图2B所示,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具有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该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配设为贯通活塞73的周面以使得在漏出抑制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还具有与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连通的活塞73的内部空间(以下,称为活塞内部空间部731)和与活塞内部空间部731连通的气缸71的内部空间(以下,称为气缸内部空间部711)。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优选为例如具有圆形状。
伴随着活塞73的移动,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在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从而允许抽吸。因此,在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下,流体通过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
即,在活塞73配置于图2A所示的作为漏出抑制状态的第一位置时,作为第一流路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与作为第一管路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作为第二管路的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
伴随着活塞73的移动,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在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下不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即相对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被遮断,但维持着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的状态。因此,在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下,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为不抽吸的状态。
即,在活塞73配置于图2B所示的作为抽吸状态的第二位置时,作为第一流路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遮断了与作为第一管路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连通。
抽吸用流路部90具有抽吸用贯通口91,该抽吸用贯通口91配设为在抽吸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且贯通活塞73的周面。抽吸用流路部90还具有也与抽吸用贯通口91连通的上述活塞内部空间部731和上述气缸内部空间部711。抽吸用贯通口91优选为例如具有圆形状。
伴随着活塞73的移动,抽吸用流路部90在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下不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即相对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被遮断,但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因此,在图2A所示的漏出抑制状态下,抽吸用流路部90为不抽吸的状态。
伴随着活塞73的移动,抽吸用流路部90在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以允许抽吸,允许流体的抽吸。因此,在图2B所示的抽吸状态下,流体通过抽吸用流路部90。
即,伴随着活塞73的移动,作为第二流路的抽吸用流路部90在活塞73配置于图2A所示的作为漏出抑制状态的第一位置时遮断与作为第一管路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连通,在活塞73配置于图2B所示的作为抽吸状态的第二位置时与作为第一管路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作为第二管路的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允许流体的抽吸。
这样,通过活塞73相对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气缸71的移动,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和抽吸用流路部90中的任意一方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
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和抽吸用贯通口91彼此配设于同轴上。而且,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在活塞73的轴向上配设为比抽吸用贯通口91远离按压部391b。
活塞内部空间部731和气缸内部空间部711兼作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和抽吸用流路部90,为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和抽吸用流路部90所共有,在漏出抑制状态下和抽吸状态下都能使用。而且,如图2A和图2B所示,不论活塞73如何移动,换言之不论是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中的哪个,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和抽吸用流路部90都始终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
如图2A所示,当按压部391b被非操作(释放)时,即在按压部391b没有被按压的状态下,活塞73借助施力部件77的作用力而维持向上方移动的状态。此时,流体用栓部70为漏出抑制状态,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抽吸用流路部90不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
在该情况下,为了漏出抑制状态的抽吸,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使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换言之,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使前端开口部35c侧与抽吸装置14a侧连通。
如图2B所示,当按压部391b被下压时,活塞73通过按压部391b而向下方移动。由此,流体用栓部70从漏出抑制状态切换为抽吸状态,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不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即被遮断,抽吸用流路部90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
在该情况下,为了抽吸状态的抽吸,抽吸用流路部90使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与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换言之,在抽吸状态下,抽吸用流路部90使前端开口部35c侧与抽吸装置14a侧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73配置于图2A所示的作为漏出抑制状态的第一位置时的作为第一流路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与活塞73配置于图2B所示的作为抽吸状态的第二位置时的作为第二流路的抽吸用流路部90相比,具有在被抽吸装置14a抽吸的状态下流体不容易流动的构造。详细而言,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开口量比抽吸用流路部90的开口量小。具体而言,如图2A和图2B所示,例如,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的直径比抽吸用贯通口91的直径短。或者,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开口量比与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连通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连通部分61c的开口量小。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与气缸71的连通部分61c优选为例如具有圆形状。具体而言,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的直径比与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连通的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连通部分61c的直径小。因此,在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和抽吸用流路部90中,表示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中的流体的流动难易程度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阻力比表示抽吸用流路部90中的流体的流动难易程度的抽吸用流路部90的阻力大。而且,被抽吸装置14a抽吸的状态下的漏出抑制状态下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中的流体比被抽吸装置14a抽吸的状态下的抽吸状态下的抽吸用流路部90中的流体难流动。
另外,当考虑抽吸状态下的抽吸性(换言之,堵塞)时,抽吸用贯通口91的直径优选为与连通部分61c的直径相同或比连通部分61c的直径大。
如上所述,在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下抽吸装置14a始终被驱动,例如不论是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中的哪个,都实施抽吸。在该抽吸中,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抽吸是为了抑制流体从钳子栓36向外部漏出而实施的。与此相对,在抽吸状态下,抽吸是为了将流体抽吸到抽吸装置14a而实施的。即,在抽吸状态下,流体被抽吸装置14a的抽吸力从前端开口部35c抽吸到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通过抽吸力,被抽吸的流体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经由流体用栓部70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流向抽吸装置14a,被抽吸到抽吸装置14a。
[作用]
在使用内窥镜10时,抽吸装置14a始终持续驱动,持续发挥抽吸功能。如图2A所示,在按压部391b非操作(释放)时,具有比抽吸用贯通口91的直径短的直径的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由此,在流体用栓部70中维持着漏出抑制状态。
在漏出抑制状态下,在插入部20的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与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没有差的情况下,外部气体从通气口部73a经由活塞内部空间部731、气缸内部空间部711以及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持续向抽吸装置14a抽吸。
插入部20被插入到适当的管腔中。在漏出抑制状态下,管腔内的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逐渐变得比管腔外的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高。于是,前端侧管路部62a内的压力逐渐变得比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内的压力高。并且,前端侧管路部62a内的压力逐渐变得比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内的压力高。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抽吸装置14a的抽吸力始终作用于气缸内部空间部711内。因此,在经由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与气缸内部空间部711连通的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和配设为比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远离气缸内部空间部711的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中,通过抽吸力的作用,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内的压力逐渐变得比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内的压力低。
由此,比起从前端侧管路部62a经由双叉部分62流向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流体更容易从前端侧管路部62a经由双叉部分62流向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从而流向流体用栓部70。而且,流体在流体用栓部70中经由与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连通的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活塞内部空间部731以及气缸内部空间部711流向与气缸71连通的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而且,通过抽吸装置14a的抽吸,流体通过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持续向抽吸瓶14b抽吸。
由此,防止了流体由于压力差而通过第一基端侧管路部62b从钳子栓36排出。
另外,当插入部20的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与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没有差的情况下,由于前端开口部35c比通气口部73a远离气缸内部空间部711,因此抽吸的大部分作用于通气口部73a。由此,在插入部20的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与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没有差的情况下,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控制了来自前端开口部35c侧的抽吸。
如图2B所示,当按压部391b被操作(按压)时,活塞73相对于气缸71向下方移动,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与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的连通被遮断,具有比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的直径长的直径的抽吸用贯通口91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因此,流体用栓部70切换为抽吸状态。通过抽吸,流体从前端侧管路部62a经由双叉部分62通过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流向流体用栓部70。流体在流体用栓部70中经由与第二基端侧管路部62c连通的抽吸用贯通口91、活塞内部空间部731以及气缸内部空间部711流向与气缸71连通的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而且,流体通过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被持续向抽吸瓶14b抽吸。
作为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中的流体的流动难易程度的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阻力比作为抽吸用流路部90中的流体的流动难易程度的抽吸用流路部90的阻力大。因此,通过这样能够防止在包含于漏出抑制状态的处置时和观察时流体不经意地被吸入前端开口部35c从而妨碍处置和观察。
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具有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抽吸用流路部90具有抽吸用贯通口91。由此,以简单的结构实施了上述动作。
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与抽吸用贯通口91配设在同轴上。由此,仅通过按压部391b压入或释放活塞73,就能够简单地将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中的任意一方切换为另一方。
另外,侧视型的内窥镜10例如用于内窥镜的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以下,称为ERCP)。
如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ERCP是指如下的手术方法:例如向胆管101这样的管腔注入造影剂,拍摄并检查管腔中的作为患部的胆道系统和胰管,通过处置器具400对患部进行处置。在ERCP中,处置器具400被引导部件300引导至患部。
引导部件300例如由细的线状部件形成。线状部件例如具有不锈钢制的线。线状部件也可以例如具有表面例如被氟树脂等涂层的镍钛线。
处置器具400例如包含内窥镜的乳头切开手术(以下,称为EST)用刀、套管、引导线、剪刀状的处置器具、镊子状的处置器具、钳子、粉碎石子的篮子状的处置器具以及不粉碎石子而将其带出到体外的篮子状的处置器具。处置器具400例如由细的线状部件形成。
处置器具400具有图3C所示那样的能够供引导部件300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口部(未图示)。处置器具400能够以引导部件300贯穿插入于贯穿插入口部的方式在引导部件300上滑动。这样,通过滑动,处置器具400能够沿着引导部件300移动。
ERCP的过程的一例如下所示。
如图3A所示,插入部20例如被插入到十二指肠100这样的管腔中,被称为套管的造影管600从钳子栓36经由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插入部侧管路部61a)和前端开口部35c插入到胆管101中。接着,造影剂经由造影管600注入到胆管101等被检体处,通过X射线等拍摄胆管101等被检体。
如图3B所示,引导部件300被插入到造影管600中,引导部件300的前端部从造影管600的前端突出。而且,引导部件300的前端部到达胆管101等被检体。另外,引导部件300的基端部从钳子栓36露出到内窥镜10的外部。而且,在引导部件300留在胆管101等被检体处的状态下,仅造影管600被从内窥镜10拉出。
接着,在处置器具400沿着引导部件300移动时,处置器具400被引导部件300引导,从钳子栓36插入到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中。而且,处置器具400在被引导部件300引导的状态下从前端开口部35c向侧方突出,到达被检体。
这样,处置器具400被引导部件300引导至被检体,对患部进行处置。
在上述那样的ERCP中,例如在插入部20被插入到十二指肠(管腔)100中时,插入有插入部20的十二指肠100内的压力(插入部20的前端侧的压力)有时比例如钳子栓36等的外部气压高。例如由于内窥镜10的送气动作,插入有插入部20的管腔内的压力有时比例如钳子栓36等的外部气压高。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图2A所示的按压部391b被释放的状态下,流体也有可能沿着处置器具400流入到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
流入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的流体、残留于抽吸用管路部60中的流体以及残留于流体用栓部70中的流体有可能从例如钳子栓36向外部漏出。残留于抽吸用管路部60中的流体例如包含由于使用处置器具400而残留于作为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的插入部侧管路部61a中的流体以及在流体被抽吸到内窥镜10中时没有被抽吸到抽吸装置14a而残留于操作部侧管路部61b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中的流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包含处置中途状态、处置器具的更换状态、观察状态以及非操作(释放)状态在内的漏出抑制状态下,抽吸装置14a也始终被驱动,如图2A所示,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在漏出抑制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连通。换言之,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使前端开口部35c侧与抽吸装置14a侧连通。因此,抽吸力始终作用于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以及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换言之,抽吸力作用至前端开口部35c侧。由此,即使不是抽吸状态,通过上述连通也使抽吸力作用于残留在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第二抽吸用管路部63以及流体用栓部70中的流体。其结果为,流体例如被可靠地抽吸到抽吸装置14a。
这样,抑制了流体从钳子栓36向外部漏出。
通过上述内容,即使使用不容易与钳子栓36紧密接触的处置器具400,也能够抑制漏出。换言之,无需为了抑制漏出而使钳子栓36与处置器具400牢固地紧密接触。因此,防止了处置器具400的插拔性降低。
根据上述内容,由于抑制了流体的漏出,因此无需为了处置器具400的更换和处置器具400的进退移动而减弱处置器具400与钳子栓36的紧密接触。通过减弱紧密接触,进一步抑制了流体从钳子栓36向外部漏出。
这样,根据处置器具400和内窥镜10的使用状況,抑制了流体从钳子栓36漏出。
[效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十二指肠100等管腔内的压力变得比外部气压高,也能够抑制流体从钳子栓36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流体从钳子栓36漏出,并且防止处置器具400相对于钳子栓36的插拔性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下抽吸装置14a始终被驱动,例如不论是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中的哪个状态,抽吸力都恒定且相同。不论是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中的哪个状态,这样的抽吸力都经由抽吸机构50和前端开口部35c始终作用于例如被检体内的患部和体液等流体。
漏出抑制状态包含有通过处置器具400对患部进行处置的处置中途状态、更换处置器具400的更换状态、观察患部的观察状态以及抽吸开关39a没有被操作的非操作状态(释放状态)。
因此,如上所述,当漏出抑制状态下的抽吸力与抽吸状态下的抽吸力相同时,漏出抑制状态下的抽吸力与抽吸状态下的抽吸力同样地经由抽吸机构50和前端开口部35c作用于患部。而且,在漏出抑制状态下,与抽吸状态同样地,通过抽吸力这样的作用于患部的作用力,患部与抽吸状态同样地被吸入前端开口部35c。由此,在包含处置中途状态和观察状态在内的漏出抑制状态下,与抽吸状态同样地,患部被吸入前端开口部35c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妨碍处置和观察。
因此,在作为抽吸状态以外的状态的漏出抑制状态下,作用力无需到达抽吸状态的程度。换言之,漏出抑制状态下的作用力需要小于抽吸状态下的作用力。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阻力大于抽吸用流路部90的阻力。详细而言,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开口量小于抽吸用流路部90的开口量,或者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的开口量小于与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连通的连通部分61c的开口量。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在处置时和观察时患部被抽吸力这样的作用于患部的作用力吸入前端开口部35c从而妨碍处置和观察。
在本实施方式中,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具有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抽吸用流路部90具有抽吸用贯通口91。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施上述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与抽吸用贯通口91配设在同轴上。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简单地将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中的任意一方切换为另一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限于在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下抽吸力都恒定且相同。可以根据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按照期望对抽吸力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被流体堵塞,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也可以具有过滤器等对流体进行过滤的过滤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优选为比抽吸的流体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机构50也可以配设于直视型的内窥镜10。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使大肠鼓起时,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例如插入有插入部20的前端侧的大肠内的压力)变得比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高。由此,与上述情况同样地,流体有可能从钳子栓36漏出。然而,上述流体用栓部70能够抑制这样的漏出。
[第一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4A和图4B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在本变形例中仅记载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如图4A和图4B所示,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还具有阀83,该阀83以在漏出抑制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的方式配设于活塞73的周面上。阀83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打开。详细而言,当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比钳子栓36侧的外部气压高时,阀83打开。将前端开口部35c侧的压力例如称为插入有插入部20的前端侧的大肠内的压力。
在该情况下,本变形例的活塞73例如由橡胶等高弹性部件形成。而且,阀83具有缝部83a。阀83从活塞73的外周面朝向内周面凹陷以使得阀83容易打开。
例如可以通过在活塞73的表面上涂层树脂并在树脂上配设缝部而形成阀83。例如可以在活塞73被嵌入成型时形成阀83。例如也可以通过双色成型等将阀83配设于活塞73。
由此,在本变形例中,能够简化活塞73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5A、图5B、图6A以及图6B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记载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配设漏出抑制用贯通口81,配设间隙85。
[结构]
漏出抑制用流路部80具有形成于气缸71的内周面与活塞73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85和与间隙85连通的气缸71的内部空间(以下,称为气缸内部空间部711)。间隙85形成于气缸71的内周面与活塞73的外周面之间。
如图5A和图5B所示,间隙85通过配设于气缸71的内周面上的内周槽71g而形成以使得气缸71的一部分71h比气缸71的另一部分71i薄。如图5B所示,一部分71h在气缸71的周向上与一部分71i相邻,在活塞73的轴向上配设在与一部分71i相同高度的位置。内周槽71g从气缸71的内周面朝向气缸71的外周面凹陷。内周槽71g以在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下内周槽71g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和气缸内部空间部711连通的方式与侧面开口部71c(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相邻。内周槽71g沿着气缸71的轴向配设为直线状。内周槽71g在气缸71的周向上配设于气缸71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活塞73具有恒定的厚度。
这里,对使气缸71的一部分71h为薄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使一部分71h相对于一部分71i薄壁,而是使气缸71发生变形。即,也可以是,气缸71变形为凹陷而不是薄壁。
另外,如图6A和图6B所示,间隙85也可以通过配设于活塞73的外周面上的外周槽73g而形成以使得活塞73的一部分73h比活塞73的另一部分73i薄。如图6B所示,一部分73h在活塞73的周向上与一部分73i相邻,并在活塞73的轴向上配设在与一部分73i相同高度的位置。外周槽73g从活塞73的外周面朝向活塞73的内周面凹陷。外周槽73g配设于比抽吸用贯通口91靠下方的位置,以使得外周槽73g在漏出抑制状态下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在抽吸状态下不与第一抽吸用管路部61连通,在漏出抑制状态和抽吸状态下都与气缸内部空间部711连通。外周槽73g沿着活塞73的轴向呈直线状配设。在该情况下,在活塞73滑动的范围内,气缸71的内径是恒定的。
这里,对使活塞73的一部分73h为薄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使一部分73h相对于一部分73i薄壁,而是使活塞73发生变形。即,也可以是,活塞73变形为凹陷而不是薄壁。
[效果]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间隙85的尺寸,在漏出抑制状态下按照期望对抽吸力进行调节。
另外,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流体用栓部70不仅可以配设于内窥镜10,也可以配设于抽吸导管等各种插入设备。
本发明不直接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结构要素变形而具体化。能够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来形成各种发明。

Claims (14)

1.一种流体用栓部,其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连通,该第一管路具有前端和后端并且使流体通过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之间,该第二管路与抽吸装置连接,该抽吸装置使从所述第一管路流出的所述流体通向外部,其中,该流体用栓部具有:
气缸,其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彼此连通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用栓部还具有:
活塞,其嵌合插入于所述气缸并且通过沿着所述气缸的轴向移动而切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抑制所述第一管路中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漏出,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第一管路向所述第二管路移动,所述活塞具有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相通的通气口部;
第一流路,其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成为不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状态;以及
第二流路,其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成为不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状态,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抽吸装置使外部气体从所述通气口部流入到所述气缸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将所述流体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管路抽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在所述活塞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流体被所述抽吸装置经由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抽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成为漏出抑制状态,在该漏出抑制状态下,抑制比开口部侧的外部气压高的压力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从供处置器具插入的钳子栓向外部漏出,该开口部供所述处置器具突出并且抽吸所述流体,
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成为抽吸状态,在该抽吸状态下,无论所述开口部侧的压力是否比所述外部气压高,所述流体都被所述抽吸装置从所述开口部经由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抽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成为所述通气口部将所述活塞的外部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状态,
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成为借助于所述通气口部而实施的所述活塞的所述外部与所述内部空间的连通被遮断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第二流路相比,具有使所述流体不容易流动的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的开口量比所述第二流路的开口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的开口量比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的所述第一管路的开口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第一管路具有钳子栓和开口部,该钳子栓供处置器具插入,该开口部供所述处置器具突出并且抽吸所述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具有第一贯通口,该第一贯通口配设为以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方式贯通所述活塞的周面,
所述第二流路具有第二贯通口,该第二贯通口配设为以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方式贯通所述活塞的所述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还具有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打开的阀,该阀以在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方式配设于所述活塞的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具有形成于所述气缸的内周面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间隙是通过内周槽而形成的,该内周槽以使所述气缸的一部分比所述气缸的其他部分薄的方式配设于所述气缸的内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其中,
所述间隙是通过外周槽而形成的,该外周槽以使所述活塞的一部分比所述活塞的其他部分薄的方式配设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上。
14.一种插入设备,其具有:
插入部,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管路;以及
操作部,其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连结而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该操作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栓部,该流体用栓部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管路连接。
CN201580030528.6A 2014-06-13 2015-06-05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Active CN106659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2797 2014-06-13
JP2014122797 2014-06-13
PCT/JP2015/066339 WO2015190412A1 (ja) 2014-06-13 2015-06-05 流体用栓部及び挿入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9358A CN106659358A (zh) 2017-05-10
CN106659358B true CN106659358B (zh) 2018-07-10

Family

ID=5483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0528.6A Active CN106659358B (zh) 2014-06-13 2015-06-05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1717B2 (zh)
EP (1) EP3155950A4 (zh)
JP (1) JP5989267B2 (zh)
CN (1) CN106659358B (zh)
WO (1) WO2015190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8762A1 (de) * 2018-11-15 2020-05-20 Olympus Winter & Ibe Gmbh Medizinisches Instrument für endoskopische Anwendungen und Einrichtung zum Regulieren eines Spülflüssigkeitsstroms für ein medizinisches Instrum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182A (en) * 1982-02-02 1985-08-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CN103006166A (zh) * 2011-09-26 2013-04-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流体管路切换装置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3877A (en) * 1973-06-13 1975-09-09 Olympus Optical Co Endoscope
JP3380080B2 (ja) * 1995-03-17 2003-02-24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吸引管路切換装置
JP4217475B2 (ja) * 2002-12-25 2009-02-0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JP4424978B2 (ja) * 2003-12-22 2010-03-03 Hoya株式会社 超音波内視鏡の吸引操作装置
JP2006055447A (ja) * 2004-08-20 2006-03-02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操作ボタンおよび内視鏡
JP4953977B2 (ja) * 2007-08-15 2012-06-13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配管切換弁
JP5570141B2 (ja) * 2009-05-20 2014-08-13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送気送液吸引装置
JP2012120664A (ja) * 2010-12-08 2012-06-28 Olympus Corp 内視鏡吸引管路切換装置
JP5701681B2 (ja) * 2011-05-16 2015-04-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吸引管路切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182A (en) * 1982-02-02 1985-08-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CN103006166A (zh) * 2011-09-26 2013-04-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流体管路切换装置及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5950A4 (en) 2018-03-28
JPWO2015190412A1 (ja) 2017-04-20
JP5989267B2 (ja) 2016-09-07
EP3155950A1 (en) 2017-04-19
US20170079514A1 (en) 2017-03-23
WO2015190412A1 (ja) 2015-12-17
US10271717B2 (en) 2019-04-30
CN106659358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2690B2 (ja) 内視鏡用流体供給装置及び内視鏡
KR101614695B1 (ko) 유동 제어 밸브를 갖춘 주사기 및 관련 방법
JP5860410B2 (ja) 結腸洗浄装置
CN104825119B (zh) 管路切换器及内窥镜装置
JP5722510B1 (ja) 内視鏡用流体制御装置
JP2009504302A (ja) 内視鏡の流体供給装置
CN108367104A (zh) 用于冲洗的方法和设备
US11771452B2 (en) Endoscopic tool for facilitating injection of a fluid into a submucosal layer of tissue
JP7433669B2 (ja) 開閉ユニットを含む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6659358B (zh)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WO2011111652A1 (ja) 骨セメント注入用穿刺針
WO2019202833A1 (ja) 内視鏡用流体制御装置
GB2468946A (en) Closed system suction catheter assembly
JP2011182995A (ja) 骨セメント注入用穿刺針
JP2005211453A (ja) 内視鏡
CN114795075A (zh) 用于内窥镜的多喷嘴控制器
KR20220110780A (ko) 작용제 전달을 위한 의료 기기 및 관련 사용 방법
JP2004248987A (ja) ガイドワイヤ挿入具
JP3769848B2 (ja) 内視鏡の流体装置
WO2023178185A2 (en) Cleaning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23250133A1 (en) Tubing flow control for endcoscopic system
JP2011015782A (ja) 内視鏡用送気送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